如何看待最近出現的「逃離北上廣」向「逃回北上廣」的轉變?
有資格逃離的忽悠了一大批沒資格逃離的,現在被忽悠的醒悟了。
補充個笑話:飛機上鸚鵡說,這航班服務太差了,老子不坐了,說完就打開飛機門跳出去了。豬也站起來說,你說得太對了,我也不坐了,也跟著跳出去了。半空中鸚鵡對豬說,你不會飛跟我出來幹嘛?
看到問題,腦海中便浮現了三個字:「八О後」,我們這一代。亦即經歷了此種轉變的絕大多數。其實對於自古至今的帝都來說,直到現在的九О後,ОО後……都是一樣的吧。
說起來,不僅僅是婚姻、去留和事業…
人生又何處不圍城呢?
當初為何逃離
多數人都是畢業後決定留在北上廣奮鬥,為了對理想的期待,未來的美好憧憬。
然後殘酷的現實壓力一次次摧毀著僅有的堅持和意志。除了工作、愛情帶來的精神壓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房子吧。
蝸居。在每次因水電器故障、素質差的租客、冷漠的房東而焦頭爛額,甚至找不到中意的房子幾近露宿街頭的時候,誰能保證從沒接近崩潰過?
所以選擇逃離。回到二三線城市的家裡,過安穩無憂的日子。可是又真的無憂么?
對了,「逃離北上廣」這個話題在網路大熱,是09年末的時候。那一年,80後正式集體奔三。而帶頭的80年生人的哥哥姐姐,已經快邁過奔四的門檻。
而現在,奔四的80後,已經快接近一半了。
對於青春不再卻仍然漂泊無依,你恐懼么?
為何再次回來
當初嘴裡念叨著公平公平離開了北上廣,到了家才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與大城市相比,小城市更加靠關係、拼爹。反而大大弱化了個人奮鬥的希望。
不思進取的生活方式,觀念的代溝,思維方式的差異,精神生活的匱乏,一眼便望得到頭的生活? ? ?
行了,還是回北上廣深吧。一切都是自由的代價啊。
大城市雖然壓力大,但畢竟存在著國內最健康向上而公平的市場力量。所以物質生活再艱難,沒有背景的平凡人的前途卻更加光明。
那些來自外地已紮根北上廣的很光鮮的成功人士,誰又知道他們在出頭之前經歷過多少不為人知不欲人知的物質與精神上的艱辛呢?
————————————————————————————————————————
這不是最好的時代,卻也不是最壞的時代。這裡什麼都能滿足你,這裡什麼都不屬於你。
但最重要的是,在這裡契約精神和理性是最大的主宰,人人所嚮往的自由也是這裡的文化特質,支撐著所有在打拚奮鬥著的年輕人的夢想。
這裡永遠有著無窮無盡並相對公平的機會,能否把握看你自己。
所以沉住氣,年輕人。這是屬於你們的時代,一切逆潮阻礙歷史前進的都會被你們踩在腳下。
你只需要努力奮鬥,有一點耐心。就在不遠的前方, 希望一直等著你。
[1].關於Path的回答,或許你也會有同感:到目前為止的 Path,哪些設計細節讓你感動?
首發自「站在你這邊」,可能是銀河系最理想主義並煙酒氣的文學創作小組。
http://weixin.qq.com/r/yDlUTAHESFw3rUUv92za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來是很酷的GIF,但知乎不支持T.T)分享一篇文章,關於北上廣,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你無法逃離北上廣
古典/ 新精英創始人、生涯規劃師
每天早上,我的手機都會給我準時的推動一個信息,「今天北京的空氣質量指數為187,
屬於不健康,請減少戶外活動,關閉門窗。」我把提示按掉,下意識深吸一口氣,又馬上呼出來。十五分鐘後我們打開門,做了一個類似跳入游泳池前的決絕表情,
一頭扎入這個漫天霧霾的城市中去。和我同樣感受的人不止我一個,已經有好多人說要,準備或者已經離開了北京。
逃離北上廣已成為公眾流行詞多年——有那麼幾年,人們先是嚷著要離開;然後是然後越來越多人們在郊
區買房買地,接著是先驅者開始曬自己在麗江大理威海的定居照片;這段時間,又有先烈們受不了小城市的平淡,默默的回來。美國用了40年時間從城市化-城市
郊區化-逆城市化-城市化的過程,神奇國度上的人用10年就走了一圈——但我們到底該逃離何處?
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別去想那隻粉紅色的大象」。參與者被要求不要去想像房間裡面有一頭「粉紅
色的大象」,但是沒有人成功過——正如你腦袋裡會無可抑止的出現粉紅色奇怪的大象一樣,這個實驗證明了你永遠無法「不要想起」些什麼。同樣,你永遠無法
「逃離」些什麼,直到你開始追尋些什麼。只有你有一天你突然把誰想起來,你才知道你已經把他忘記。
所以,你無法逃離北上廣,除非有一天,你願意走出去或走回來,為了尋找自己更好的生活。離開城市我們有很多去處——二線城市、老家、有錢的去國外……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尋找什麼,世界之大,你又怎可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你最需要要知道的是不同的城市,各自有什麼好處。
第一是職業與生活的多元可能的不同
當BEATLES的主唱列儂被採訪,問到為什麼你們是一個英國樂隊,卻要來美國發展的時候後,列儂說,「在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裡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要來紐約,因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大城市最大的好處,在於作為世界的中心,這裡有無限可能。越大的城市,有著越多的職業和文化的可
能。大城市有各種有趣的職業任務、項目、職位、公司和企業的形式。芳香治療師、遊戲設計、幾個億的項目、在網上可以訂送的燒餅、專門給人買衣服的買手。城
市有歌劇、音樂、極客、電影,有專門為了討論有沒有外星人而存在的咖啡廳……城市的最大魅力就是林子大了,你能見到各種鳥。
小城市的可能性銳減,職業種類和文化都單一起來,但是其純度卻大大提高。小城市自有小城的風範——
所以在你選擇一個小城之前,一定要找到小城市的文化核心所在,並確認你真的喜歡他。青島珠海的海濱和寧靜,長沙武漢的生活氣氛,成都的安逸、西安的厚重、
昆明的宜人。正如逛商店,一開始你喜歡到處看看,尋找可能性。幾年下來,你會知道自己的風格,直接走入某個品牌店,那裡有最多屬於你的東西。
所以如果你還是一個希望生活有更多可能的人,把可能當成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的人,城市對於你的魅力是致命的。如果你已經找到自己內心所需,徑直走向一個你喜歡的城市,則是最好。
第二是生活的壓力不同。
一線城市的房價貴,消費高,是不爭的事實。但當你看到房價高得讓人絕望卻還在漲,35元只有一個雞
腿的盒飯卻還是賣到排隊,你就該明白,大城市也為相當一部分人提供了與之相匹配的收入水平,或者至少是可能性。這有點殘酷——你覺得高,只是因為你不是獲
利的人。大城市是個大的PK賽場,賽場附近堵車、人擠、高壓力又烏煙瘴氣——卻也有巨額賞金——你是決定再試一把,還是換個遊戲玩?這個純粹是你的個人心
氣問題。
同樣道理,小城市沒有高壓力的淘金遊戲,有合理的物價,相對輕鬆的房價,和相對從容的工作,同時也
有穩定平靜的工作。小城市面臨的不是消費壓力,而是收入的壓力。你拿著只有以前一半的工資,以一半的效率工作者。雖然夠用,總覺得虧。這樣的低節奏也帶來
了高速運轉的大城市人的恐慌,這樣再過幾年,你也許永遠回不去了。
最後是特殊資源——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資源。大城市幾乎集中了中國最好的教育、藝術、和醫療資源; 還有政治和交融資源(如果你玩這個的話)。而小城市也有特殊的資源:和父母親生活在一起,在家鄉生活的歸屬感,以及老家來自家庭的各種人脈關係。
只有你明白了各自的好處,你才能在不同地方真正過得好,在我看來,活得最坎坷的,是那些忍受著城市
最讓人痛苦的一面——做著擁擠的地鐵在霧霾中穿行,然後進入一個不喜歡也無可能的工作,晚上再坐2小時的車才能回家的人,卻從來不參與任何一個冒險、聚
會、沙龍、展覽的人。他們在承受城市最操蛋的一面,卻完全享受不到城市的美好——機會、可能、新鮮、多元。
你永遠無法停止逃離,除非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要做清楚這個選擇,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思考:你這個階段到底想要些什麼?職業、自我、家庭,你的重心在何處?精彩、多元、歸屬、從容、可能、宜居……哪些是你不可或缺的生命資源?
從生涯來看,人生是一個打開再合攏的過程——你需要在年輕的時候看到足夠多的可能,才有可能在而立
之年從容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好的生涯軌跡一般是20-35歲前以職業發展為核心,在大城市嘗試各種可能,有機會就再往上。到了35歲前後,形成穩定的
對生活的定見,然後過職業-家庭-自我的平衡選擇。你只有一日看盡長安花,才敢在某一天平平淡淡才是真。
對於自己內心沒有方向的人,去哪裡都是逃離,而對於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裡都是追尋。所以蘇軾被發配到那時的四線城市惠州,才會寫下「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古少俠微信(微信號gudian515)獨家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QQ大數據:逃離北上廣深後27%的人又想回去了
在2014年的時候,北上廣深的話題火了起來,當時和QQ數據中心的同事一合計,做了一期大數據,跑了北上廣深四城市的人群逃離和新增情況。見: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拚,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前幾天,央視剛好有一個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的活動,邀請我們參加,選中了當年的那個案例上台分享,就再對北上廣深的逃離情況做了一次調查,這次增加了定性的分析,針對逃離人群做了問卷投放。在這裡也給大家做一下分享,希望對回答這個問題有所幫助。
12%用戶「逃離」北上廣深
一直以來,「逃離」北上廣深是大家非常關心的民生問題。QQ 大數據顯示,2015 年 2 月 4日至 2 月 15 日,共計 5334 萬人從北上廣深四城,回到全國各地,佔四地總用戶數的 58%。節後,約 1084 萬的人真正逃離了北上廣深,逃離率為 12%,比上年同期上漲了1%。其中北京又以 19% 的逃離率成為人們最想逃離的城市。調查顯示,在逃離的人群中,又有27.1%的用戶想重回北上廣深。
QQ通過問卷抽樣調查發現,「逃離」北上廣深的用戶中,25—30歲的QQ用戶佔35.8%居首位,其次是31—35歲的用戶。此外,35.6%的用戶收入範圍在3001-5000元,23%的用戶收入範圍在5001-10000元。
這些節後沒有返回北上廣深的人們,去哪兒了呢?QQ大數據顯示,他們大多在臨近的城市找到了新天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離開北京的用戶中,有將近10%的用戶選擇前往廣東。廣東以23%的佔比成為北上廣深四城逃離用戶的首選,其餘大部分用戶選擇前往江蘇、河北、山東、湖南、浙江等城市。
無法與親人伴侶團聚成「逃離」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離開北上廣深的用戶中,有41.5%的用戶是因為無法和親人伴侶相聚。其次如生活消費成本高、戶籍不在當地、房價、房租等問題也排前列。而僅有5.9%的用戶認為城市交通問題是他們離開的原因,可見城市再堵也攔不住年輕人追夢的心。
超兩千萬新用戶尋夢北上廣深
「北上廣深」就像一座圍牆,在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在2015年春節後,有超過兩千萬新的QQ用戶來到北上廣深尋找夢想,佔四地總用戶的26%。其中,北京以40%的湧入率位列四城之首。流入北上廣深的「新血液」大多是25—29歲的QQ用戶,僅這部分用戶就超過26%,並且超過半數為男生。
2014年,北上廣深四地的新增率是21%,一年增長了5個百分點,主見北上廣深的吸引力。
從QQ大數據分析可見,儘管很多人在「逃離」,但兩倍的人還在「進入」,北上廣深的人口吸引強勢地位仍在加劇,北京依然是年輕人「追夢」的首選之地。同時通過問卷調研,可以看出58.3%的QQ用戶是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及更多就業機會而來到北上廣深,這裡的高收入、良好的生活設施及文化建設吸引著他們前來。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如期而至。許多學長學姐在畢業找工作的這段日子裡都會問我一個問題:
我是應該留在上海呢,還是回家鄉呢?
但往往還沒等我開始回答,他們自己就先開始分析了:上海的工作機會多,但是壓力大;家鄉工作可能比較無聊,但是可能比較輕鬆,離父母近,也方便。但男朋友/女朋友怎麼辦,要換一個么。諸如此類。BlaBla。聽完一個小時的絮叨之後,他們終於會問:那麼,你怎麼看呢?
為了回饋她們的絮叨,我也決定開啟絮叨模式,於是我說:要回答你這個問題,我需要講一個比較長的故事,你有耐心聽嗎?
———————————一個比較長的故事的分割線——————————————
即使五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2010年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形勢也都好得有點不太像話了。
為什麼這麼說?看圖便知:
通過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可以看到:2010年,雖然我國各省級單元(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年齡人口(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勞動力)的總量各異,但其勞動年齡人口比例都處於60%~80%的區間(除貴州以外)。像北京上海天津這種直轄市,其比例甚至達到70%~80%的區間。
換句話說,全國勞動力充沛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橫向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到,即使是全球一線城市,如倫敦紐約東京,他們的人口年齡結構預期也不過就是在這個60%~80%的區間而已。如下圖所示:
但即使在這麼一片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我們還總是偶爾能聽到一些人口或經濟學家在時不時發出憂患的感嘆聲。他們在擔心什麼呢?
他們擔心一個數,叫做總和生育率,而六普統計指出,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18,這是一個偏低的值。
有人質疑:低了怕什麼,開放二胎好了,甚至未來開放生育限制,難道還怕人不夠么?中國人不是很能生嗎?
呵呵。事實遠非如此。在提高生育率這個問題上,許多學者均做出了不同結(li)果(chang)的判斷。比如計生委信誓旦旦地說只要放開二胎,我國生育率就會蹭蹭蹭地提高1.5倍,但有些專家認為你放開八胎也沒用生育率最多也不過能提高1.06倍而已,眾說紛紜爭執不下。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妨引用梁建章教授的研究看看。梁建章曾經對中國知網1990至2010年共211篇中國生育意願(理想孩子數)的文章進行了整理,得出下表。
2010年共211篇中國生育意願(理想孩子數)的文章進行了整理,得出下表。
可以看到,從90年代到00年代,中國整體生育意願是降低的,而城市居民的生育意願更遠遠低於農村居民和外出務工人員。假如未來中國的生育率能夠達到1.4至1.8的水平,倒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然而,生育意願並不能代表實際生育率,二者之間往往有著巨大的差異。在日本和韓國的調查中,生育意願都超過2,但實際生育率卻都不到1.4。根據上述數據,梁教授認為,在沒有任何限制下,中國的自然生育率也不會超過1.7。
好吧,我們就假設計生委忽然duang地一聲被解散,中國再無生育限制,在最好的情況下,全國的總和生育率能夠提高到1.7(即2010年水平的1.44倍)。那麼會看到怎樣的結果呢?我們將1.7這個值放入到人口推算模型中(具體可參看上海應該控制人口規模嗎? - 團支書的回答)計算, 得出以下結果:
如圖所示,即使生育率上調至1.7,但自2010年起,勞動年齡人口水平仍在一路下跌:
至2030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1億人;
至2040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1.5億人;
至2050年,建國100周年之際,全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將下降2.5億。差不多扣掉兩個日本。
2.5億,很多嗎?
我堂堂天朝13億人口,區區2.5億的減少而已,算什麼,正好幫助天朝解決了人口過剩問題嘛。連計生委也漲紅了臉,掐指一算,問道:19%縮減而已,人口的事,算是危機么?
這個計算沒錯,2.5億勞動力的凈減少,對於13.3億人口而言,貌似只是19%的縮減。但它背後還隱藏著年齡更迭的槓桿作用:
看上去只有19%的縮減,但實際上卻會使全國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縮水了27%,直接下降到51%的危險地帶;同時相應地,全國的老齡化率也將從13.7%暴漲到31.3%。
這是毋庸置疑的人口危機啊。
幸運的是,中國是一個大國,因此人口的危機也並非均等地分布在所有的城市和地區當中。總會有一些城市和地區能夠逃出生天。
但不幸的是,雖然有些城市可以倖免,單這2.5億勞動力缺口的黑鍋,總是需要有人來背的。
那麼,到底是誰來背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全國尺度的人口流動圖:
從2005年到2010年各省流動人口規模上來看,在各自省內流動的人口比例佔了全國人口流動總量的大頭。大部分省級單元的省級流動比例均低於10%。也就是說,全國的人口流動性基本上被封閉在省一級的單元當中。而能夠產生較大規模(大於10%)跨省人口流動,大概只有這六個地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
那麼,這些地區在跨省的人口流動中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請看下圖:
我們把省內流動數據剝離出去,只保留省級之間的人口遷移,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這六個省級單位的跨省人口流動,全部都是凈流入。
是的,它們不生產人口,它們只是人口的抽水機。
而它們抽取的水源,則來自上圖中排名靠後的那些省份: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等。總體而言,抽水的省份遠遠少於被抽的,這是一個清晰的遵循冪率規律的世界。
我們可以在空間上清楚地看到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請看下圖:
從上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半個中國的人口,以省為單位來觀察的話,全都在凈流出,而少數凈流入的地區,則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和北京天津兩地。
因此,回到之前我們提到的問題,到底是由誰來背未來的2.5億勞動力缺口的黑鍋呢?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這有可能是上圖中偏黃色的任何一個地區。
是的。幾乎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會被人口危機選中。 因為35年後,留給中國的並不是一個美好的未來:2050年,2.5億勞動力的凈減少,下跌至51%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以及高達31%的老齡化率。毫無疑問,「衰落」與「收縮」,將取代「發展」與「建設」,成為未來的我們和我們下一代更為熟悉的辭彙。
客觀地說,在中國無法做到像美國一樣以優質和穩定的移民來確保自身整體人口結構合理性的情況下,有些地區就必然會死去,或者是鄉村,或者是城市。就像今天的日本一樣。全日本人口都在減少,無數村莊城鎮衰亡凋敗,但只有東京和大阪都市圈依然挺立。
在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大都市將毫不留情地吸干周邊地區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夠生存。殘酷嗎?也許,但這卻是每一個年輕勞動力自己用腳投出的結果。
未來的中國也毫不例外。
最後,為了更清晰地看到未來,我們可以簡單設計這樣一組計算:
假如,北京、上海、廣州三個一線城市的勞動力總量(比例就不提了,結果不敢拿出來給大家看)在2050年時仍然能夠維持2010年的水平。那麼,這三個城市需要從哪些省份抽取多少勞動力資源才夠呢?
完成這個計算一共需要四步:
第一步,先取出這三個城市凈流入人口的來源進行分析,請看下圖:
第二步,綜合這三個城市的外來人口來源地的比例分布,計算後選擇了前十名的省份,確定為「北上廣」的勞動力補給省,請看下圖:
第三步,計算「北上廣」至2050年的勞動年齡人口缺口。我們假設這三個一線城市從2010年至2050年都不再有移民進入,那麼通過人口模型計算其勞動力的缺口將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將這三個城市的2050年勞動力缺口值按照比例分配到」供給省「,並且推算「供給省」在2050年的人口自然變化值,將這兩個值疊加起來,即可看到在「北上廣」抽滿之後這些「供給省」所剩下的「血量」。請看下圖:
當然,這僅僅是「補給省份」被「北上廣」抽血後的情景。其實這些省份本身就包括不少抽血大省,比如江蘇。它雖然被上海抽掉不少,但是它還能從臨近的安徽河南等地補回來一些。總體而言,假如考慮全國情況,這張圖裡有些「補給省份」的血量會變得更低。
—————————講完了故事開始總結答案的分割線————————————
故事講完了,感謝堅持看到這裡的朋友。最後一段話,算是正式回答這個問題吧: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在猶豫。究竟是要回歸生活愜意的小城鎮家鄉,還是奔赴大城市或者「北上廣」辛苦打拚開拓人生?比如我的學長學姐,問我的正是這樣的問題。
其實,這是每個人自己需要去做的選擇,我們無法干預。
但我想對他們說的是:
你還能在這些選擇中猶豫,說明你無比幸福,因為你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會再有任何選擇的機會。假如你最終選擇留在了一個生活安逸風景如畫的小城鎮上,你也許會幸福地過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很可能他們有且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
逃離他們終將衰落的家鄉。
就是這樣。
*註:除知乎日報外,轉載本回答的話請聯繫我。一般都會同意,但請一定要聯繫我先。謝謝。逃離北上廣,其實原本是一批逃往雲南西藏的人先說出來的,他們賺夠了錢,去麗江大理開一個酒吧旅社什麼的,優遊歲月,這叫逃離北上廣。
沒想到,一批原本在掙扎間的大學畢業生受到了影響,以為二三線城市就是麗江大理,於是逃離了。
在我看來,中國的三四線城市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不公平和乏味。
我們指著北京上海亂罵,你們不公平!你們排外!你們有準入制度!
要我說,北京上海是最公平的,有能力就有的混。在看似殘酷的背後,是巨大的公平!
在三亞,房地產推銷商也這麼跟我說,來來來,三亞什麼都有,免稅店……
我說,一個沒有美術館,沒有歌劇院,沒有大圖書館,沒有科技館,沒有演唱會,沒有大學,沒有科技公司的城市,註定是沒有意思的。
其實大多數人是離不開北上廣的。這些年輕人們除了北上廣,哪裡也去不了。整天喜歡策劃「逃離北上廣」活動的營銷號,其實註冊地址就在北京市朝陽區。
相信很多人最近又一次看到了「逃離北上廣」的活動。雖然每一次,營銷號都能把這一活動包裝得非常有情懷且有意義,但當北上廣早已開始限制外來人口進入,新移民在這裡生存越來越困難時,該營銷號的鼓吹像是為政府的宏偉大計做的輿論宣傳,實際上卻是非蠢即壞的惡意營銷。
儘管「逃離北上廣」的文案說,逃離北上廣背後是兩種強烈 「社會衝動」,「一是暫時離開當下生活,尋找精神力量;一是長期離開,實現更想過的生活。我們不該污名化這兩種合乎情理的衝動,不該忽視它們。」
但是,冷靜的營銷號並不在意人們為何要逃離又為何要留下,它只負責聯繫幾個有錢的商家送人幾張機票,在一次短暫的旅行過後,生活仍將繼續,詩和遠方仍舊是幻夢一場。
- 你不逃,就別鼓動別人逃
也許對於某些名利皆收的人來說,逃離北上廣可能是一個選擇,但對於大部分想要過上更優渥的生活的人來說,他們只能選擇來到北上廣或者被迫離開北上廣,而非逃離。
根據智聯招聘和中國就業研究所近期公布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顯示,在一線城市,競爭壓力遠高於二三線城市。(CIER指數=市場招聘需求人數/市場求職申請人數。指數大於1就說明就業市場中勞動力需求多於市場勞動力供給,就業市場競爭趨於緩和,而CIER指數小於1時,就說明招聘人數小於求職人數,就業市場競爭趨於激烈。)
?2017年2月25日,上海。浦東一場招聘會,應聘者期望薪資至少6000 / 視覺中國
如果你確實想找一份工作,在二三線城市比在一線城市容易多了,2017年的數據表明,至少有一部分人在一線城市是找不到工作的。
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人們依舊要來到北上廣。小城市能提供的工作機會大多以第二產業為主,而就業形勢最好的行業,基本上互聯網、金融保險為主,而這些行業發展最好的地方也都在大城市。
一線城市的互聯網、金融保險服務發達,工作機會多 / 中國就業研究所
在京的外地人口中,數量最多的分別來自河北、河南、山東、安徽、黑龍江等省份,而這些地區的人均工資遠低於北京上海等地。北京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11390元,上海為109174元,而河北省(50921元)、黑龍江省(48881元)、河南省(45403元)則是平均工資全國最低的三個省份。
而一線城市能提供的酬勞、創造的價值遠遠高於其他地方。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的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突破了5萬大關,上海以54305元位居榜首,北京以52530元緊隨其後。加上廣東在內,有6個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3萬大關。
?2017年2月5日,北京。對於很多人來說,破敗的家鄉是回不去的 / 視覺中國
並且,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而這正是高收入人群所集中的行業。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年平均工資最高的是金融業114777元,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204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9410元。從分布上看,上海和北京恰好又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 就算逃離了北上廣,終究還是要逃回
在2011年媒體針對「逃回北上廣」的報道中,曾經逃離「北上廣」回到老家的例子並不那麼閑適愜意,他們要麼是 「依託父母的關係」在當地考進了公務員或相對較好的企事業單位;要麼因為「家裡沒有關係」而找不到一個好工作而感到絕望;還有人正因為小城市「關係社會」帶來的各種「關係債」讓人不堪忍受。
北大社會學博士馮軍旗在中部某縣掛職期間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在一個80多萬人的縣,基本上就是由21 個政治「大家族」 (副科級及以上超過5 人) 和140 個政治「小家族」 (副科級及以上2-5 人) 壟斷了公務員幹部階層。大城市雖然競爭激烈,但是至少還有上升的途徑,而在小地方,如果沒有關係,找個好工作幾乎沒有可能。
?2017年03月11日,江蘇南京。公務員省考對大多數人來說機會渺茫 / 視覺中國
某門戶網站大數據一項針對全國5334萬北上廣深外來人口用戶的網路調查顯示,12%的人在2015年春節假期結束後沒有再回來,廣東、江蘇、河北、山東、湖南、浙江的一些城市成為他們新的落腳點。但是,在諸多逃離者中,又有近三成人打算重返北上廣。單調的生活、貧乏的圈子,甚至親戚的噓寒問暖與頻繁安排的相親,都成了他們再次回到北上廣的原因。
國際組織Youthful cities曾經調查過千禧一代最看重的城市屬性,對於亞洲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最看重一個城市的,是城市的安全、教育、就業等。而跟我們所以為的不一樣的是,電影、時尚、夜生活等娛樂因素則排在偏後的位置。這實際上說明,年輕人更多地還是關心一個城市能帶給自己的發展,而不是別人眼中的「迷失於繁華中」。
?2014年3月21日,北京。只有北上廣的中學才會有奧巴馬夫人來拜訪 / 視覺中國
而由《瞭望東方周刊》聯合《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共同主辦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評選中,「教育幸福感」最強的依然是北京、上海。
即便是一個對自己沒有什麼太高追求的人,當考慮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時,能想到的最好的地方還是北上廣。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北上廣地區縮緊對外來人員子女入學的限制,依然有那麼多人費儘力氣要把孩子送進北上廣的名校中。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便孩子不能進入名校學習,北上廣豐富的沙龍講座和書店,都是開拓視野最好的教材。
為了自己逃離北上廣的,也終將為了孩子再逃回。當然,營銷號可沒管那麼多。
小清新田園牧歌,離了大城市也不行
說到底,負責「逃離北上廣」活動的營銷號就是一個搞文藝小清新的公眾號,每一次營銷事件都不忘了打上情懷和文化的標籤。比如推出「青春版《紅樓夢》」,在地鐵上開展「丟書大戰」,不管它做了什麼事,都不忘了說一聲自己是個文化人。哪怕鼓吹別人逃離北上廣,也會包裝成是一次「純粹的思考」。但實際上,即便是文藝小清新,也離不開城市文化的孕育。
比如,文藝青年常常喜歡手捧一本梭羅的《瓦爾登湖》,憧憬嚮往一下田園生活的美好。梭羅在湖邊的小屋一個人住了兩年,白天種土豆晚上看書,最後還寫出了一本書,這樣的生活不正是營銷號鼓吹的「純粹的思考」嗎?
?2015年7月21日,大理洱海。你在這種地方是找不到什麼像樣工作的 / 視覺中國
但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愛德華·格萊澤(Edward Glaeser)在《城市的勝利》中曾專門地分析過梭羅的成才之路。他指出,之所以能有《瓦爾登湖》這樣一部極其暢銷的作品,跟梭羅在城市中參加的文化沙龍密切相關,在由愛默生主持的超驗主義沙龍中,梭羅接觸了當時非常多的學者名流,這為他的作品打下了基礎。即便梭羅對鄉村和田園極盡吹捧,但過了兩年他也還是繼續回到了城市中來。
無數文青們都幻想著能夠在家鄉的小城市開一家自己的實體書店,然而事實證明,能開的下去的書店只能在大城市中。隨著網上書店的衝擊,單純靠售賣圖書已經難以再維持書店的生存,從2007年到2009年,中國共有1萬多家書店停業,10年來全國有將近50%的民營實體書店倒閉。
?2016年2月18日,上海,沒有足夠的人流你是維持不了獨立書店的 / 視覺中國
在這種的衝擊下,國內大中城市的一些實體書店只能採用集書店、咖啡館、培訓中心、文創產品專櫃為一體的模式經營,以促進多元化消費。大城市中更密集的人流使得書店能以售賣咖啡、舉辦沙龍等方式盈利,而在小城市,這幾乎是難以實現的。在小城市,能存活下來的只有靠販賣教輔讀物盈利的書店了。
要讓大家記住「詩和遠方」的高曉松自己就是在北京長大的孩子,嚷著逃離北上廣的營銷號,註冊地址就在北京市朝陽區。不管怎麼追求詩情畫意,都不得不承認,滋養文化最豐厚的土壤仍然是在北上廣。哪怕是想出版一本書,在一線城市都會比在其它城市更加容易。
逃離北上廣聽起來是一件意氣風發的事情,但實際上真正逃離的那個地方才是最有可能孕育出創造與文藝的。營銷號的所謂逃離只需要幾張飛機票就能完成,不僅簡單而且幾乎沒有風險。把情懷做到如此廉價,是在營銷策划上的蠢。而把話題指向逃離北上廣,對於無數想要在大城市發展的人來說,就實在是壞了。
北上廣不是三個城市,而是三個城市集團。拿一個內陸小城市與北上廣比是不合理的,因為級別不夠。
中國城市分級(這兩個圖值得所有中國搞房地產、快消品、傢具家居、汽車、金融、電子商務、互聯網行業的人研究3個月):
(第一財經周刊花近一年時間的調查製圖。分級標準有十個維度:?一線品牌進入密度 ?一線品牌進入數量 ?GDP ?人均收入 ?211高校 ?《財富》全球500強進入數量 ?大公司重點戰略城市排名 ?機場吞吐量 ?使領館數量 ?國際航線數量)
北上廣集中的資源,也是內陸一個小城市遠遠不能比的。一個城市所佔的資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① 政治資源
② 商業資源
③ 教育醫療資源
④ 人力智力資源
北上廣之所以人口大量湧入,房價之所以高,因為它們集中了中國最優質的政治資源,中國最優質的商業資源,中國最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中國最優質的人力智力資源。
The One Who Wants to Wear a Crown Must Bear the Weight.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其他觀點,請移步:
人人網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局?
豆瓣現在發展的瓶頸是什麼?
如果你是微軟的CEO,將如何復興微軟?
房價何時崩潰?
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將帶來哪些機會?
未來10-20年,什麼行業會快速發展?
如何看待最近出現的「逃離北上廣」向「逃回北上廣」的轉變?
快消品行業如何讓對手學不會?
您能介紹一下您的學習方法或經驗嗎?
說好聽的叫逃離,實際就是混不下去了。回家一看,發小兒不是公檢法就是水電煤,要不就是工商稅務郵電局,最次也是計生委,個個寶馬嬌妻金兒玉女。而且成天抬頭不見低頭見,臉都不知往哪擱,一咬牙一跺腳,又逃回來了,給老家部分人留下一個斯人獨立北上廣的美麗傳說。
我就是逃離北上廣的一員,現定居南京,並沒覺得有必要逃回去啊。實際上我也沒覺得我是逃離啊,只是有原因就換城市而已,跟換衣服是一樣的,為何要搞出一對對立的概念來?
-----------------回到正題------------------------
脫離具體的個人情況談逃離還是逃回都是無意義的。
地區差異是顯著存在的,但留在北上廣的,不能就說其他十億人民就水深火熱,逃離北上廣的,也不能說七八千萬留下的就是虛榮呆傻。
對多數個人來說,二三線城市已經有足夠的空間,根本不需要糾結北上廣。
但我覺得過度關注什麼北上廣,本身就是狹小和危險的。
這本質只是個生活和工作空間的選擇問題。
生活的舒適性,總體上北上廣屬於國內資源最好但成本也最高的地方,對普通大學畢業生來說,很多二線城市已經足夠好了,沒有太多可挑剔的。誰還真的天天趴在國家大劇院里過日子啊?還是天天得絕症在協和住院?
在高鐵和互聯網已經普及的年代,很多城市足夠滿足多數人的優質生活需求了,生活上要看性價比,不是一味去最大的城市,市場自然會對這個進行調節。(但是確有一批底層的城市啥都沒有,比如四五線以下城市嚴重缺乏娛樂和生活條件的,那就不談了。)
真正有影響的其實是工作的選擇,也就是事業的發展。事業發展最主要的是看產業分布,而不是城市大小。
有些產業確實非某些城市不可,比如演藝影視,這個除了北京別無選擇,稍微想發展好一點,上海的資源也不夠看,雖然也有上戲這樣的學校。但有些行業,本身利潤和資源要求反過來是不適合北上廣的,特別是製造業早已擠出這些大城市了,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即使是北京本地人,也得老老實實去東莞蓋廠子做事情,我不止一個朋友是這種情況。
跟著自己的專業走,產業布局在哪裡就去哪裡,這是合理的。一二三線城市有相應的產業布局,從而對從業人員的選擇產生影響。
比如我們建築設計,我觀察的情況是已經不適合在北上廣發展,成本根本打不住,就跟世界名牌紛紛選擇在中國東南亞設廠一樣,設計院最合適的是轉移生產到二線城市,所以我就離開北京回到了南京,感覺好多了。我還見到甚至有四線城市的設計師,收入比二線城市同樣水平的人顯著高,原因就是那裡競爭不激烈,活多人少收入高,性價比好得很。企業總在尋找新市場,比如下沉三四線城市,而不是跟城市大小走。我另一個同學跟著公司戰略從深圳去了成都,現在當著區域主管領導,比在深圳憋著當個中層幹部開心多了。我個人的偏好是去新地方開拓,而不是留在資源多的地方掙資源。
當然,普通上班族,根本沒有必要糾結是不是北上廣深,看看自己能在哪裡找更好的工作才是問題,還有就是生活習不習慣,離家遠不遠,管他是不是北上廣。就目前性價比和必要性而言,我更贊成多數人關注北上廣以外包括國外的機會。
--------------------------結論---------------------------------
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逃離還是逃回,只知道盯著北上廣本身是危險和狹隘的。不要把自己變成井底之蛙,城市就知道北上廣,大學就知道清華北大,從來沒想過去外面闖一闖。你看,不是還有北美和非洲么?
所以我對這所有關注這個問題的人的建議是,大家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忘掉什麼北上廣。
多了解和研究一些不同的城市,開闊眼界,多找機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讓人員和資源充分流動起來,就像當年歐洲人開拓北美一樣。
說說自己的感受。最近剛剛從上海到了珠海,雖然只差一個字,但確實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跨越。
初識:第一次來珠海,是面試是的時候(跳槽...),一到珠海,整個人的節奏瞬間被拉下來了,我看到的是僅有幾個行人的馬路,感受著潮濕的海風和溫暖的天氣(那時候上海還要穿毛衣),瞬間對這個城市有了好感,覺得可以留下。
-------------------------------------------------------------------小插曲---------------------------------------------------------------
那次面試結束後,因為離飛機起飛還早,我就在海邊逛了逛,看人撈了1個小時魚,一個也沒撈到,重點是——居然有一排人跟我一樣無聊看了這麼久!!!
後來到了機場,由於還是很早,我沒有換登機牌,而是在機場的大廳找了個好位置看飛機起飛和降落,又看了1個小時,重點是——居然也有一堆人跟我一樣無聊看了這麼久!!!
這種從未有過的慢節奏讓我整個人都慵懶了,當時心想,真TM舒服。
--------------------------------------------------------------------------------------------------------------------------------------------
相處:說完初識,說說和這坐小城市的相處。雖然從上海到珠海,用更便宜的價錢租了更大的房子,天氣也十分舒爽。但是物質生活實在不便利,精神生活實在匱乏。而且重點是作為一條IT狗,我的生活節奏根本慢不下來有木有!依然天天加班啊!
----------------------------------------------------------又到了小插曲---------------------------------------------------------------
剛入職第一天,我就為了找便利店,走過了5個街口,丫的,都走到了海邊有木有!!然後好不容易有個小賣部,3.5的薯片居然賣5塊!!
再然後,有一天要坐公交,竟然要1.5...我TM哪來的5毛啊,親。於是向隔壁賣紅薯的大媽投去了求助的目光,結果大媽直接回絕了,不跟我換零錢...一怒之下,直接打車了....
--------------------------------------------------------------------------------------------------------------------------------------------
結論:上面說的都是小故事。其實,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在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上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在兩者間切換確實有很多的不適用。
至於選擇逃離北上廣,留在北上廣,我認為最本質的,還是人。你能否找到你的同類!
在珠海,我看到的都是成家立業,安身立命的人們;而在上海我看到各種各樣有勇氣有創造力的人們(包容性極強啊!)。
我現在很想上海,很想那群一起奮鬥的屌絲,也很想在人民廣場看場午夜場電影;懷念和朋友在新天地的酒吧坐等新年到來,也懷念為了吃頓飯等位一個小時的日子;偶爾會想起剛到上海那一年的豪言壯語,也會唏噓現在的「安穩」。
我想我還會回到一線城市。^_^我身邊有「逃離」國外到北上廣,然後「逃離」北上廣回到老家的朋友,他們的共性是,回家有爹可拼,何必在外辛苦。
至於還在異鄉堅守一族,在老家沒有富爸爸沒有乾爹,支撐他們的,是改變命運的那種渴望。
---------一段時間之前寫的答案了,最後一句有點雞湯。其實這個答案想說的是,其實很多人「逃離」北上廣,根本不是混不下去,而是回鄉反而能獲得更多。很多人來到北上廣是因為「務實」,而很多人離開北上廣是因為「更務實」。
只是提供這一個角度而已。
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其實這個問題關注很久了,也思考了很久。如果說今年過年有什麼最大的收穫,那應該就是想明白了為什麼要留在北京而不是回到家裡的絕對理由吧。
過程並不輕鬆,尤其在剛回到家時,看到親戚家的哥哥姐姐中專畢業,如今有房有車有伴侶有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聊天時我根本無從插嘴,他們似乎也對我在大城市的生活根本不感興趣,更別說羨慕了。所以那一刻,我真的很懷疑自己辛辛苦苦讀這麼多年書,經歷孤獨、挫折、失敗,究竟換回了什麼?這到底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為什麼要放棄家鄉的溫暖留在冰冷的大都市呢?
因為想不通,所以很折磨,然後偷偷流淚。看了王同學那個著名的回答,很羨慕他有那麼明確的方向,自己卻沒有任何共鳴。
轉變發生在同學聚會。
和留在家鄉的幾個高中姐妹聚會,其中一個看起來困擾不已,說出了究竟,我發現這是我在大概4、5年前就經歷過、如今已經想明白了的一個挫折。
於是這般那般,把自己的心路歷程,還有具體做法都告訴了她。然後她像遇見人生導師般握住了我的手。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對我來說,留在大城市的意義。
不是為了所謂更好的前途,也不是為了更多的資源,這些當然都是誘惑,卻沒有構成說服我的最有力的部分,真正讓我頓悟的,是人生的經歷密度。
人生不長,好吃好喝沒病沒災,最多不過百年。但是具體到了每個人,人生的長度不一樣,這種區別,在於經歷事情的多少,而這些事情,往往不是指那些美好,而是苦痛、失敗、困難和折磨。
我一直深信,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是有任務的,人人都要經歷至少一道痛徹骨髓的坎,就是這道坎,劃分了你人生的上半場和下半場,讓你從懵懂的孩童,穿透那層現世的薄膜,來一次新的降生,成為一個成熟的大人,有份看清和觸碰世界真正的模樣。而我一直認為,起決定作用的從來都是下半場,所以這道坎來得越早,你越能更好把握自己後面的人生,越有機會遇見美好,並且學會珍惜。
不得不說,從概率上來講,年輕時在大城市打拚的人們可能會更早遇到這道坎。因為他們每天接觸大量的人群,處理大量的信息,每一天的情緒、思維變化可能要數倍於小城市裡安逸生活的人們。他們也會經歷更多瀕臨崩潰的時刻,而那個吹響人生下半場的哨聲,或許就會孕育其中,又或者這無數個黑暗的時刻,就是那哨聲本身。
有人被它折磨得捂住耳朵,無法從痛苦中自拔,直至死亡,我們會說這樣的人從未活過;有人硬著頭皮、流著眼淚挺過去,變得更加堅強。有沒有沒聽到過它的幸運兒?我不知道。可是我想在大多數人的生命中,或早或晚,它總會響起,而且不止一次。可是越早迎接它的到來的人,越早把自己磨練得更加堅強的人,會發現這哨聲一次比一次微弱,即使不斷響起,他也不再害怕。
一家之言,或許偏激,或許片面。但至少,這是我悟出的道理,並且因此第一次對我身處的這座巨大的城市,生出了感恩之情。
年輕人,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年輕人,你得知道自己能要什麼。
年輕人,你得知道自己應該放棄什麼。
你無法「逃離」北上廣
文 古典/新精英創始人
每天早上,我的手機都會給我準時的推動一個信息,「今天北京的空氣質量指數為187,
屬於不健康,請減少戶外活動,關閉門窗。」我把提示按掉,下意識深吸一口氣,又馬上呼出來。十五分鐘後我們打開門,做了一個類似跳入游泳池前的決絕表情,
一頭扎入這個漫天霧霾的城市中去。和我同樣感受的人不止我一個,已經有好多人說要,準備或者已經離開了北京。
逃離北上廣已成為公眾流行詞多年——有那麼幾年,人們先是嚷著要離開;然後是然後越來越多人們在郊區買房買地,接著是先驅者開始曬自己在麗江大理威
海的定居照片;這段時間,又有先烈們受不了小城市的平淡,默默的回來。美國用了40年時間從城市化-城市郊區化-逆城市化-城市化的過程,神奇國度上的人
用10年就走了一圈——但我們到底該逃離何處?
有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叫「別去想那隻粉紅色的大象」。參與者被要求不要去想像房間裡面有一頭「粉紅色的大象」,但是沒有人成功過——正如你腦袋裡會
無可抑止的出現粉紅色奇怪的大象一樣,這個實驗證明了你永遠無法「不要想起」些什麼。同樣,你永遠無法「逃離」些什麼,直到你開始追尋些什麼。只有你有一
天你突然把誰想起來,你才知道你已經把他忘記。
所以,你無法逃離北上廣,除非有一天,你願意走出去或走回來,為了尋找自己更好的生活。離開城市我們有很多去處——二線城市、老家、有錢的去國外……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尋找什麼,世界之大,你又怎可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你最需要要知道的是不同的城市,各自有什麼好處。
第一是職業與生活的多元可能的不同
當BEATLES的主唱列儂被採訪,問到為什麼你們是一個英國樂隊,卻要來美國發展的時候後,列儂說,「在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裡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要來紐約,因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大城市最大的好處,在於作為世界的中心,這裡有無限可能。越大的城市,有著越多的職業和文化的可能。大城市有各種有趣的職業任務、項目、職位、公司
和企業的形式。芳香治療師、遊戲設計、幾個億的項目、在網上可以訂送的燒餅、專門給人買衣服的買手。城市有歌劇、音樂、極客、電影,有專門為了討論有沒有
外星人而存在的咖啡廳……城市的最大魅力就是林子大了,你能見到各種鳥。
小城市的可能性銳減,職業種類和文化都單一起來,但是其純度卻大大提高。小城市自有小城的風範——所以在你選擇一個小城之前,一定要找到小城市的文
化核心所在,並確認你真的喜歡他。青島珠海的海濱和寧靜,長沙武漢的生活氣氛,成都的安逸、西安的厚重、昆明的宜人。正如逛商店,一開始你喜歡到處看看,
尋找可能性。幾年下來,你會知道自己的風格,直接走入某個品牌店,那裡有最多屬於你的東西。
所以如果你還是一個希望生活有更多可能的人,把可能當成生命中很重要的東西的人,城市對於你的魅力是致命的。如果你已經找到自己內心所需,徑直走向一個你喜歡的城市,則是最好。
第二是生活的壓力不同。
一線城市的房價貴,消費高,是不爭的事實。但當你看到房價高得讓人絕望卻還在漲,35元只有一個雞腿的盒飯卻還是賣到排隊,你就該明白,大城市也為
相當一部分人提供了與之相匹配的收入水平,或者至少是可能性。這有點殘酷——你覺得高,只是因為你不是獲利的人。大城市是個大的PK賽場,賽場附近堵車、
人擠、高壓力又烏煙瘴氣——卻也有巨額賞金——你是決定再試一把,還是換個遊戲玩?這個純粹是你的個人心氣問題。
同樣道理,小城市沒有高壓力的淘金遊戲,有合理的物價,相對輕鬆的房價,和相對從容的工作,同時也有穩定平靜的工作。小城市面臨的不是消費壓力,而
是收入的壓力。你拿著只有以前一半的工資,以一半的效率工作者。雖然夠用,總覺得虧。這樣的低節奏也帶來了高速運轉的大城市人的恐慌,這樣再過幾年,你也
許永遠回不去了。
最後是特殊資源——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資源。大城市幾乎集中了中國最好的教育、藝術、和醫療資源; 還有政治和交融資源(如果你玩這個的話)。而小城市也有特殊的資源:和父母親生活在一起,在家鄉生活的歸屬感,以及老家來自家庭的各種人脈關係。
只有你明白了各自的好處,你才能在不同地方真正過得好,在我看來,活得最坎坷的,是那些忍受著城市最讓人痛苦的一面——做著擁擠的地鐵在霧霾中穿
行,然後進入一個不喜歡也無可能的工作,晚上再坐2小時的車才能回家的人,卻從來不參與任何一個冒險、聚會、沙龍、展覽的人。他們在承受城市最操蛋的一
面,卻完全享受不到城市的美好——機會、可能、新鮮、多元。
你永遠無法停止逃離,除非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要做清楚這個選擇,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思考:你這個階段到底想要些什麼?職業、自我、家庭,你的重心在何處?精彩、多元、歸屬、從容、可能、宜居……哪些是你不可或缺的生命資源?
從生涯來看,人生是一個打開再合攏的過程——你需要在年輕的時候看到足夠多的可能,才有可能在而立之年從容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好的生涯軌跡一般
是20-35歲前以職業發展為核心,在大城市嘗試各種可能,有機會就再往上。到了35歲前後,形成穩定的對生活的定見,然後過職業-家庭-自我的平衡選
擇。你只有一日看盡長安花,才敢在某一天平平淡淡才是真。
對於自己內心沒有方向的人,去哪裡都是逃離,而對於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裡都是追尋。所以蘇軾被發配到那時的四線城市惠州,才會寫下「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試試看】:如果在「精彩豐富,充滿可能」和「平淡寧靜,從容穩定」之間畫一條線,0-10分,你會選擇站哪個點?這些點應什方?
。在大上海,別人叫我andy.wang,我今年28歲,金融公司的hr,月入過萬,口紅用ysl,衣服上千,喝星巴克,裝修出租屋,每天發朋友圈能獲得50個贊。
人美健身講女權,從不缺男朋友,各種各樣的哥哥弟弟換著睡,身邊接觸的都是優質男,而且他們看起來對我好像很感興趣,鄙視一切意見不同的直男癌。
雖然每個月一分錢不剩,偶爾剁手後還有些拮据,但是我經濟獨立自給自足,而且我相信以我的姿色和能力,街上有車有房有錢有顏的男人那麼多,肯定會有那麼一個娶我的。
這時候,媽媽卻勸我既然在上海5年了也沒落根,回家呆幾天試試吧。聽著媽媽帶著哭音的勸說,雖然很不同意她的三觀,但是勉強回去待幾天。
回到縣城,爸媽天天和我念叨,翠菊呀,女人過了三十就嫁不出去了。隔三差五就給我安排相親,都是些什麼奇葩啊,這些在上海我看都不看一眼的臭屌絲,直男癌晚期。
找了三個月工作,我說我是資深hr,人家說聽不懂,這有個文員的工作做不做,工資兩千多沒有五險一金還單休。
老爸說要花10萬找人進事業單位,我不同意,幹嘛花那麼多錢找一個3000塊月薪的破工作呢?
在家裡待了幾個月,信用卡都還不起了,找不到地方買衣服,市場上都是些老掉牙的款式,叫不出名字的牌子。
這日子是人過的嗎?於是我只好向原來公司的備胎陳阿狗借了1萬塊,訂了回上海的機票。
鉤直餌咸,卻還是能釣上不少魚呢
_:(′□`」 ∠):_
村裡的少年想去看看遠方,他騎上馬就啟程了,甚至連乾糧也沒有帶。
至於後來的故事,他凍著了,餓斃街頭了,衣錦還鄉了,戰敗了惡龍,救回了公主,變成了最偉大的魔法師或是一個普通的小裁縫,自古以來都有各種各樣的結局。
引用一段喜歡的語錄:為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勇於放棄一些東西。這個世界沒有公正之處,你也永遠得不到兩全之計。若要自由,就得犧牲安全。若要閑散,就不能獲得別人評價中的成就。若要愉悅,就無需計較身邊人給予的態度。若要前行,就得離開你現在停留的地方。
安逸也好折騰也罷,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論。生活在於經歷,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慶幸自己始終擁有選擇自己生活的能力,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付諸努力,用心感知正經歷的生活,夢想終會觸手可及。
說點兒簡單直接有效的,我結婚前是有打算回老家的,濟南喲,按某些排名是一線城市呢!夫婦倆都是做遊戲的,回去完全沒有活兒干,沒有從事本專業導致公務員考試從報名資格那裡就只能滾蛋,事業單位家裡找關係也沒法編製內,企業的話好了3000,一般的2000,家庭收入光看賬面工資就折掉四分之三還多,其他的福利都沒算呢,而且我在帝都幹活靠本身靠自己的社會關係,我不用給領導送禮也能活。家裡那些工作,企業的要麼是半死不活的(傻逼編輯在下面的城市沒網站做,報紙雜誌出版社都是虧損的),事業單位要麼只能先一年一簽沒編製,給領導送禮的錢比你工資都高,不然年底就不跟你簽了,我家給找的那個領導就是這麼說的「年底續約的時候少簽一個就有你家孩子的了。」
有很多工種,尤其是做IT的做遊戲的,離開北上廣深說不定真能餓死自己。當然,這誇張了,但如果你這個行業的資源在北上廣深有著巨大的優勢,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下面的城市不可能追得上,回去多少是覺得HARD模式還不夠好玩吧?當然,有很多行業回去小城市很不錯的,比如做城建設計啊、從醫的啊,機遇好的話大城市的經歷會成為很好的資本,但是像我這種做遊戲的,連這個產業基本都不存在,我又不是能開個公司去騙個政府投資的那種大強者,就打工一輩子的命罷了。
其實那時候還沒什麼逃離北上廣的思潮,當然這種情緒一直是有的。倒不是帝都過不下去了之類的,那時候一個月倆人加起來也有16K往上,有個小房子住,生活的幸福感還是很強的,我老家霧霾比帝都還厲害空氣質量也不是大事,物價也真沒比北京有多少優勢。當時是想著結婚了,以後孩子上學、家裡的社會關係,以及父母身體都不好應該多陪陪之類的。其實那時候已經談不上什麼職業規劃、人生夢想了。
但是最後,還是沒回去,就是我不用腦補就知道一個月3000塊的生活我已經活不下去了,而且就是個遊戲媒體編輯,你讓我干別的我真不會……
恩,看到這個來回答下。
在廣州呆了快五年,很喜歡廣州,不管是氣候還是城市都很舒服,在一個也算一線的IT公司上班,發展也很好,在這裡成長了很多,養成了很多好的職業習慣,如果我還是20來歲的話我非常願意待在廣州,我有老婆孩子,有股票,公司還提供免息貸款,但是我依然不敢買房在廣州安定下來。
就是為了老婆孩子,父母。
我爸長期抽煙喝酒,心血管堵塞,一次心梗把我媽嚇的半死,那天我在廣州。
我老婆懷孕,在老家休養,早產了兩個禮拜,我兒子出生那天我在廣州。
。。。。。
所以我決定回來。
我不清楚那些說到回家就是進單位,公務員什麼的,什麼自由公平的,是地方不同嗎?為什麼我們這的年輕人基本都是靠自己慢慢混的?拼的都是個人能力。
我老家周邊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靠自己混出來的,買房買車的非常多(別小看小地方,消費房價可不低,小縣城中心房價14000你敢信?)
而公務員就不說了,我打心眼裡就鄙視有些小縣城的公務員,收入不高仗著有點小權利,都是牛氣哄哄的樣子。
說說自己,回老家,賣了股票幫家裡還了債,也很迷茫,拿了手上的所有錢給老婆開了個童裝店,自己在家做個人網站。
老婆的店半年時間賺回了所有成本,我網站最高做到了將近400萬的PV,收入比在廣州還多的多。
時間很多,可以陪父母,不用上班可以每天帶兒子出去玩,可以到處走親戚,見朋友。
可是依然會懷念廣州的生活,小地方氣候不是很好,而且實在不方便,看電影比別人落後,很多東西吃不到,很多東西只能網上買,醫療服務行業差距更不是一點半點,大城市確實方便啊。
在哪裡混都一樣,小地方賺錢的路子也很多,北上廣機會更多更大,能取得的成就也更大,小地方混好了也就那樣。
比如說我這輩子都混不到以前廣州的老大那樣,能買瑪莎拉蒂。
推薦閱讀:
※有哪些有趣的社會調查?
※怎麼看待要自殺但影響社會秩序的人?
※張萬年的逝世和姚貝娜的離世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嗎?
※怎麼看待周杰倫演唱會上歌迷diss前男友?
※如何看待年輕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給老人讓座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