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怎麼後期會比較好?

每次拍出來的照片都不盡如人意,自己也試過好多後期方法都修不出來想要的效果,總是灰濛濛的。
怎麼樣才能讓天空的色彩更絢爛,同時讓地面建築細節更清晰?

這個是原圖轉成的JPG。

這個是我自己P的(這張參照了 翔宇情,中立客觀器材黨 說的方法,當然僅代表我個人的水平,爛得與他沒關係哈):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照片拍得這麼爛到底是拍攝技術不行,還是後期功夫不到家。。。好吧,其實我也知道肯定兩者都有,那麼問題來了,哪個因素影響更大??

另外,好多同學表示有興趣拿這個練練手,我可以提供RAW的原片,但僅供本帖交流使用。

看來有必要澄清一點,這是早晨,不是黃昏,不是黃昏,再重複一遍:不是黃昏!!


濕主看這個能看不?
濕主問是拍照技術還是後期技術差。確實都有,但問到那個問題更大的話,還真不好比較。都努力提高一下吧,後期比攝影要好提高的多。
具體這張片怎麼修,明日起床有空填坑。
睡個大懶覺先~~
4.11一點四十更新~
只是為了證明我還活著,這就滾去填坑。
----------------------------------------------------------------------------------------------------------------------------------------------------------------------------------------------------------------------------------------------------------------------------------------

業餘有一點點愛好攝影,觀點多有主觀性,望讀者斟酌而讀。

【1】每次拍出來的照片都不盡如人意
這個的話一方面 有一點兒可能是 器材原因:鏡頭不好,拍風景銳度不夠,拍人像虛化不夠。一方面如果是手機的話,一方面是軟體優化不好,一方面是手機畢竟是手機,嗯。相機的話,直出一般顏色會比較保守,具體原因可百度,在於感光元件採集圖像的原理。(色彩,亮度分開採集)
【2】總是灰濛濛的,怎麼樣才能讓天空的色彩更絢爛,同時讓地面建築細節更清晰
灰濛濛的上面說了可能是相機本身設定,一方面也可能是景色本身原因。而細節清晰這個問題,把光圈整小點拍,拉大景深。在後期中這兩個問題:灰濛濛的方法極多,包括提高對比度,用灰度係數矯正,提高飽和度,麻煩點兒的用「可選顏色」,等等等等。細節清晰:銳化、HDR等等等等。
【3】這是早晨,不是黃昏
其實,黃昏和早晨本來就很像很像。
都是把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很長(笑

【修圖階段】

本以為周六時間大把,結果又接了幾個任務,我就全程用一個最擅長的PS儘快偷工減料完成吧。業餘輕噴

一、為了傳說中的細節盡顯,我們用ps自帶camera raw濾鏡拉低高光,拉高陰影,降低對比度,略降低自然飽和度,這樣所有的部分都能看到了(雖然灰濛濛的)

二、點擊傳說中的「打開圖像按鈕」(我知道誰都會,只是為了氣場強一些,嗯)。然後我們先複製圖層到新建的文檔做個備份(懶惰的我要直接使用PS的自帶HDR,這玩意兒會合併全部圖層,只好備份)。

複製好以後調整一下HDR的各項參數,具體哪個幹什麼可以自己隨便拉一拉看看找感覺。降低高光把太陽壓下來,提高一點點自然飽和度不讓他那麼灰。拉高點細節,顯得銳度高點。其餘的憑手感

三、拉高一點點對比度,消除一點灰濛濛的感覺。

四、建立亮度對比度調整層,並用蒙板擦拭,讓調整層隻影響中間的建築和樹。讓建築和樹亮一點,對比度高一點。複製調整層,加強效果。(中間調了一下色溫,發現題主把原片色溫降低了,我調冷了一點點)

五、接下來是史上最好用的工具之一;「可選顏色」。
選白色,把青色拉高,紅色拉低,黃色拉低,把雲弄得青藍一點。

再憑感覺調調青色和藍色
六、上神器!!!噹噹噹噹~(此處腦補音調)來個中央漸變,由灰漸變到黑。沒錯,就是用漸變工具畫一個,然後調整下形狀。就是畫的,你沒看錯。

圖層混合模式設置成疊加,然後調整下這個圖層的透明度。怎麼樣,是不是分分鐘美圖秀秀lomo即視感。

好像有點兒意思了。可是顏色不是太好。
七、繼續上可選顏色,修一下自己不滿意的顏色。
我修了一下綠色,黃色神馬的。

八、為了視覺張力,裁成16:9(個人覺得越扁張力越大)。同時因為裁剪那個漸變的疊加層也被裁了,依個人口味再調整一下。

九、(這一步大概可有可無)太陽跟周圍不太和諧,那就再其上畫個米黃色的坨坨,把周圍照亮。

嗯,就是一個坨,然後圖層混合模式設置成柔光,調整下透明度
就像這樣

九、好像太冷了,新建個圖層,填充黃色(可以偏紅一點點),圖層混合模式設置成柔光,然後透明度拉倒很低很低。具體數值看個人口味。現在就算完成啦~

成片:

--------------------------------------------------------------------------------------------------------------------------------------------
跟昨晚做的片有點不太一樣(用了raw反而沒那個好看了?),因為那張jpg太陽太噁心了了,我索性畫了個白坨蓋上了,這個raw我就保留了太陽色。
個人建議喜歡這樣修片的就用來刷刷朋友圈,這樣修過於浮誇,對細節殺傷力也過高,很不專業。
其實 @葉明老師的答案看似逗逼(最近貌似一直走逗比風),大家忽略圖,看其中的道理,明了理,就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這玩意兒比攝影好學多了。


謝邀。

你的問題很多,我一個個回答。

1、自己也試過好多後期方法都修不出來想要的效果,總是灰濛濛的。

修不出想要的效果,無非是儲備太少,無論是後期方向,還是後期技巧。
消灰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提高對比度,或者使用低光拉伸曲線。

2、怎麼樣才能讓天空的色彩更絢爛。

其實我不太明白為什麼要讓天空色彩更絢爛,難道像這樣?

哈哈哈,開個玩笑,不過說實話,這樣還挺有梵高的范兒。

我的意思是,為什麼不因勢利導,非要強行扭曲呢?這種天空本來就不適合修成絢爛型的。

3、怎麼讓地面建築細節更清晰

這個就是一個前期和後期技巧的問題了,後面再講。


4、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照片拍得這麼爛到底是拍攝技術不行,還是後期功夫不到家。

借用你的自我評價:好吧,其實我也知道肯定兩者都有。

5、那麼問題來了,哪個因素影響更大?

其實吧,前期和後期從來都不是分離存在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以你這張照片為例,在這種場景下,光比較大,要同時保留高光和暗部的細節,一般的後期手法就是HDR了,但是呢?HDR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啊,你前期時候多曝光幾張幾乎是必備的程序,然而你卻沒有做,這時候再來問怎麼後期,食材都不夠,卻硬要做出大餐,頂級廚師也很無奈啊。

我們先看一下你的照片:

我們隨意調一下參數,效果是這樣的:

看一下細節:

對於這種圖片,重要的是三個方面:
一、如何平衡曝光。
二、如何調整色調。
三、如何選擇氛圍。


一是基礎,二是修飾,三是靈魂。


如何理解?

如果你無法平衡好曝光,整個畫面細節全失,無論你後面怎麼調,都是一盤燒糊了菜。
如果你不能調整好色調,無論畫面的細節多麼豐富,也只是一盤食而無味的菜。
如果你不能選擇好氛圍,無論前兩者做得多好,都是沒有靈魂的菜(什麼鬼 - -!)。

平衡曝光,說白了,就是讓亮的地方暗一些,暗的地方亮一些,從而讓畫面的細節更加豐富。
方法有很多,我推薦兩種:
HDR和分區調整。

HDR不講了,核心要素就是幾張包圍曝光的圖片。

分區調整,最簡單的應用就是,用RAW格式,提亮一張,壓暗一張,然後分別保存,再用蒙版拉,這是最樸素的思想。


但是,在沒有包圍曝光的情況下,我又想用HDR怎麼辦?

如果你有RAW格式的圖片,提亮、正常曝光、壓暗各一張,然後再合成。

如果你沒有RAW格式的圖片,只有JEPG,那就死馬當活馬醫吧,導入兩張JEPG也可以。但效果與上面那種情形肯定相差甚遠。


我是怎麼用的呢?

HDR+分區調整。
在僅有單張RAW格式的情況下,首先,分離三張不同曝光的JEPG圖片,然後HDR合成,輸出,然後再把合成的圖片結合之前的三張圖片,用蒙版工具進行局部優化,使之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這是一個細心的活兒,要捨得花時間。

第二項,調整色彩,我講得很多了,無論是我過去的答案,還是我的書裡面,我就不贅述了。

第三項,氛圍。

其實所謂的氛圍,也沒那麼玄乎,簡而言之就是:你想把圖片處理成什麼樣。

比如提出想把天空處理成絢爛的天空,這就是你想要營造的氛圍,這個氛圍決定了你的後期方向,也決定了你圖片的最終走向。

所以說,氛圍是靈魂。


比如說,這張圖片我最終想達到的效果其實是這樣的:

怎麼樣,你們的靈魂已經在顫抖了吧

回答完畢。

哦,忘了兩個字。
以上。

不對,算上標點符號,其實是三個字。


我第一次知道要處理這張照片的時候呢,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我覺得..呃..你不能叫我後期就馬上後期,第一,我要先試一下,不然我又不想說.你做了一個後期,加了很多特效,那畫面啊,多了一個塊,很亮,很刺眼,,這結果觀眾出來一定罵我,根本沒有這種後期,就證明上面的後期是假的,我說先要給我試一下,我處理完之後是這樣子,你們處理完之後也是這樣子.(結束,並甩頭)

先回答樓主的問題:
1:每次拍出來的照片都不盡如人意。確實不盡人意,擼主要多看攝影作品,多學習攝影方法,國內的攝影網站多如牛毛。最起碼要掌握相機的光圈、iso、快門速度配合,然後學習構圖理論。知道什麼環境下用什麼鏡頭,調什麼樣的參數。

2:總是灰濛濛的。灰就對了,raw中灰中所包含的圖像信息最多,反而是最容易處理而不損傷圖像信息的。擼主這一張清晨拍的照片不是灰,是逆光拍攝加上相機參數沒設置好。雖然沒有這張圖的raw,但是可以猜測是光圈太小了,對焦點沒有對焦到位。

3、怎麼樣才能讓天空的色彩更絢爛,同時讓地面建築細節更清晰:鑒於這張圖的現狀,直接拖入acr中,從上往下拉一個漸變濾鏡、色溫拉低,這樣天空就藍色了,天空藍了地面也應當相對應稍微漸變藍色一點。地面建築細節更清晰:把黑色和陰影拉高,把清晰度拉到最高即可。這樣圖片的大致效果就出來了,加自然飽和度。然後進行局部調整,用徑向濾鏡,對建築進一步提升清晰度和陰影,不斷的根據你的感覺用徑向濾鏡進行局部調整。進入HSL中,把藍色提亮、提升飽和度。因為這張jpg的畫質經過調整後已經有一些雜質,尤其是提升清晰度後有顆粒,所以要進入細節中,調整減少雜色。最後點擊確定,退出ACR,在ps中另存為jpg導出即可。
上午:清新的城堡氣氛

晚上:濃郁雲霧籠罩下浪漫氣息


試著用手機修圖,其實手機也可以出來不錯的效果。不過,手機客戶端上傳圖片,圖片質量被壓縮的好厲害啊!

題主原圖

再次審視發現有一個不足的地方需要調整。除了畫布比例,你看的出哪裡修改了嗎?(處女座好無聊哦……)

再次更新一些雲層細節……


我感覺這張照片的問題就是不清楚,黑不溜秋,把照片調清晰一點,然後加點顏色就算可以了吧。

筆記本就是不能調片,跟手機上差太遠了!


希望題主能提供RAW

用了兩種思路調了一下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我覺得黑白的好一點哇


後期永遠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三步走你!
第一步:陰影高光先調調,讓東西都顯示出來

第二步:玩了上了個顏色查找,讓太陽不要那麼刺眼,畢竟是黃昏

第三步:其實調到上面一步就差不多了,閑暇之餘用可選顏色調了下細節,雲彩跟右側房子調了藍色,數目跟草地也調了黑色跟綠色,因為是黃昏嘛,地面或者房子應該都有點黃光反射

題主,這是不是你當時眼睛看到的景色呢?還是我過度了~~~


RAW格式
進LR裡面

高光-100
陰影+100
適當+白色色階
適當-黑色色階

然後調整色溫,這個看你自己喜好



PS修的,主要是拉的曲線。


為什麼不把倒影拍全?x10

手機玩一下


試著修了下
==============================================
本來想重新修一遍來個過程圖的,結果發現修不成一模一樣的了心塞塞。
那我就大概說一下好了,全程LR修片。
先調節了一下白平衡,將高光向左拉以求保留更多細節。調整清晰度。清晰度調高之後發現暗部過黑,將黑色色階、陰影調高以求平衡。
拉一個漸變濾鏡調整雲彩。重複高光陰影黑色色階白色色階的調整,使雲層細節更豐富。
拉一個徑向濾鏡在人群處,微微調亮,使照片不是那麼單調。今天又重新修了下,電腦不一樣色差略大,沒辦法修的跟之前差不多了so sad
思路大概就是這樣。PS其實這張好像確實調黑白好一點。


沒開電腦,拿手機用vsco和snapseed分別 調了一下,跟原圖做個對比。

提示:用手機看就好了,別用電腦看,壓縮比較厲害,看著會很奇怪的....

原圖

vsco 調的

snapseed 調的,做了裁剪,把地平線放在了三分之一處

主要做的其實跟HDR差不多,vsco高光保留和暗部保留都調到最高,同時風景照飽和度一上去了立馬就有不一樣的感覺,因為圖片不是raw 調的,所以顏色有點溢出....沒辦法.... snapseed 的話有直接的HDR選項,不過切記把強度調低一點。

比較起來的話,vscoHDR 效果不明顯,但是貴在乾淨,所以復古小清新比較合適,snapseed有局部調整,但是一上HDR 就會變髒.....也是無奈╮(╯_╰)╭

有空補一張用電腦調的


題意所需。因為看到大家好像都很想玩,真的只是在玩,所以就來摻一腳。

個人會比較喜歡這樣的。建築細節要清晰還是需要機子好些,技術過關,風格就可以比較依賴後期。


占坑~已收到題主圖片,回家修~snapseed先試試來一張。。


照片後期處理rule no. 0: 永遠不要花時間在挽救爛片上
修片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很好奇,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任何講後期的書中都不會提到


隨手p了一下


像不像早晨?

用了選區 羽化 曲線 歷史記錄畫筆 複製圖層柔光 色階 色相飽和度 可選顏色 降噪濾鏡
水面刻意比建築和天空更加亮了些

還可以整體再加亮,不過感覺好像更近了些,我還是喜歡那個暗的,顯得更悠遠


那些手機調的一定不知道在電腦上看到的是什麼樣子


這樣呢


推薦閱讀:

請問Straysheep大神是如何將圖1轉成圖2的?
如何用手機拍出好看的美食照片?
如何判斷一張照片的曝光是否完全準確?
如何把人像照片處理得有「顆粒/光澤/金屬」質感?

TAG:AdobePhotoshop | 攝影 | 攝影后期技術 | 攝影技術 | 照片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