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生活的华人如何解决子女的中文教育问题?

大多数在中国的外国父母,都会选择让子女进入本国资助建立或者政府直接筹办的外国人学校,比如在北京的日本人学校,德国学校,加拿大学校等。而中国也建立过一些同时接纳本国和外国学生的学校,比如北京55中。但海外人口同样巨大的华人父母,如何解决在海外下一代的本国文化和语言教育?


我在小学初期出国,到法国后一直就在当地接受教育,当时在学校选择方面并没有考虑太多的因素,只是就近入学。不过有一点是我的母亲一直坚持和强调的,那就是虽然方便很重要,但在什么地方上学更重要。这对我的语言学习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更深层的方面而言却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一个人在还没有建立起足够完整坚定的观念之前,很容易直接就被环境带着走了,大人亦是如此,更何况一个小学生。这一点看似关系不大,却决定了很多事情,它决定的是我会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导致了我后面深厚的兴趣和逐渐深入的主动学习。


在我的语言学习中大多数来自父母的影响大多都是间接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刻意投入太多在这方面,并不会专门教育我说中文也并不曾让我去上中文班,像很多家长一样他们平日里都非常忙,像很多家长一样他们并不了解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以及与他们沟通,因此他们并不会也无法投入太多在这上面。教育是一件含有许多未知数,需要投入很多,但回报的范围却有着极大波动的一项长期投资,可以从零到无穷。我认识一些朋友,父母双双毕业于国内名校甚至是大学教授,但孩子只能大概听懂一些中文,并不会说也不会读写,好在他们经常进行交流,对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多少有些了解也有兴趣,但更多的是不喜欢也没有兴趣,平时和中文唯二的联系是用家乡话和父母沟通以及去亚洲超市买吃食。

中文的教育问题并不仅仅是中文的教育问题,它是认识和自我定位的一部分,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如果仅仅把这个当作一个工具的话,未必太可惜了。它可以带来的比这个多很多,这把钥匙可以开启的是一个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后面才是最精彩的,而不是「我拥有了这把钥匙,就可以了」。

他们所做的是让我看到了那个世界的精彩和广阔宏大之处,然后我就自然就被说服了。
为什么很多自身文化和中华文化差了十万八千里的人会想要去学一门新的语言呢?为什么是中文,而不是其它呢?为什么很多人甚至会千里迢迢去中国?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原因,比如工作需要,比如中国的崛起,但能够让人保持长期而持续的主动性的,是兴趣。不然就是煎熬,恨不得早一些下课完事才好呢,那是在交差,不会真正把心放进去。我之所以会去学日语,是因为对ACG感兴趣,在此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更多,因此更想要一步步挖掘下去。
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都是令人赞叹和让人好奇不已的,现在逐渐变得强大的状态更是会让不了解它的人对它产生兴趣。作为华人,对此更有着得天独厚的紧密联系,何不使用起来呢?融入并不和肯定自身的华人身份相冲突,而优势更是从来都不嫌多。

到现在也有很多人惊讶我的中文水平,因为在同样条件下很多人往往都是外语比中文好,在写字、写繁体字、文化方面更是不会投入多少精神去学。输出总是更难的。

其实当时我父母首先担心的不是我的中文,而是法文。刚到的那时候我真的是一句话都不会说,上课如同听天书,周围也没有一个中国乃至于是亚裔的同学。所以我当初的表现放到现在来看是十分内向的一个人吧。有一段时间也很喜欢玩一些和同学一样的游戏,也投入了不少精力在课程上,但很快就感到了无聊,毕竟法国的初级教育内容并不难……

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在读书上面。

我在中国读过幼儿园和一点小学,不过识字的这个过程则是在幼儿园之前完成的,主要源于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平时白天父母工作忙,就到晚上睡前的时候会拿着故事书给我念故事,但翻来覆去也就那几个故事,我听多了都会一字不漏地背了。有天晚上我家人照常来给我读故事书,结果看到我自己捧着书在那里指着字一个个地读,哦不对,那不叫读,只是根据印象中的音节来对照认字。结果似乎就这么学会认字了。估计父母也是有点惊讶的,上幼儿园就可以读报纸了(只是能「读」)。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不喜欢上幼儿园,害怕和人打交道,因为他们玩的我都不感兴趣,也没人和我玩到一块去,毕竟谁上幼儿园是为了看各种XX快报,XX日报,XX字典啊……总之那段时间,我一要出门就想抱着家里的柱子,可能有一部分也是不喜欢有规律的生活。

当然我会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天生就对书敏感,而是大人喜欢看书,经常看书,然后我有事就来管管我,没事的时候我也不会去闹他们。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于是他们在那边看书我也就随手抓一本绘本抓一张报纸来装模作样地看,即使真的就是装,实际上半点也看不懂到底在说什么。不过有不认得的字的时候就去问家长,然后次数实在多了,他们就扔给我一本新华字典,教我怎么用。稍微大了一些的时候,因为父母经常会用电脑工作,于是也教会了我用智能ABC打字,那个时候似乎还是Win98吧,我记得都是打了之后存在软盘里的,家里放了一盒又一盒的软盘。

到了法国之后没有了各种XX日报,而且天天哭着喊着学法文,于是我就转向了别的方向。由于父母都是特别喜欢书的人,不管到哪里家里的房间都是三面环绕着书架,一方面也是因为不这么做真的就没地方放了,又都舍不得扔,结果每次搬家都累得半死。

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花在了上学上的——毕竟一到法国马上就进入了相对应年级的班级,虽然老师说的什么也听不懂简直就是睁着两眼摸瞎——然后回家就立马想先摸鱼了。当时家里还没有游戏,我也不太喜欢出门的性格,于是就到书架上去摸书。在此感谢一下我的妈妈,是她在我犹豫时果断推荐了有着金庸巅峰之作之称的《射雕英雄传》,开启了我一系列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之路,顺说我至今最喜欢的还是金庸的书。我不知道当时如果是另一本的话,会不会有这么沉迷,但总归,先看到了最好的,以后就一直会记着了。

当时看到的东西就多了——
什么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武功绝学,桃花岛的奇门遁甲和五行八卦、程灵素的妙手回春术、曲洋刘正风的笑傲江湖曲、层出不穷各富魅力的人物,从重情重义义薄云天的萧峰到机灵聪慧刁钻古怪的少女黄蓉,简直一下就把我给迷住了,想着要去桃花岛要去塞外大草原要去襄阳亲眼看看,这种意愿不亚于当时看了《哈利波特》之后对伦敦King"s Cross去苏格兰去霍格沃茨看看的向往。我十一岁的时候一边等着霍格沃茨的猫头鹰(很遗憾,可能是找错地方了,到现在还没有收到)一边盘算着以后也想学会骑马射箭去大草原上玩。现在大草原还没去,前两者倒是在学了,希望近期能有时间去吧。

在看完了金庸先生的十四本后(以及翻了无数次字典之后),我又去找来古龙先生和梁羽生先生的书,此中最喜欢的是古龙先生的《绝代双骄》和楚留香系列,和梁羽生先生的大唐游侠系列。前者把我带进了游戏的世界,后者则是让我对一些唐人的故事和历史产生了兴趣,毕竟那是一个全盛的时代,有那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啊,而金庸作品里并没有以这个朝代为背景的。


与此同时我还看起了电视剧,主要是在国内比较火的,我妈妈就会给我推荐一下,顺便说两句哎呀你看那个晴儿真是聪明乖巧那个紫薇琴棋书画样样都通那个小燕子天真活泼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啊,来勾引天真不懂事的我。当时还很少在网上看,都是从国内买了一堆堆的VCD碟(对,VCD),运过来看。现在数数,估计堆了能有一层书架。


《还珠格格》是其中一个,初次之外印象深刻的还有83版的《射雕英雄传》、欧阳奋强先生和陈晓旭女士主演的《红楼梦》、六小龄童先生出演的《西游记》、《铁齿铜牙纪晓岚》和《汉武大帝》、以及《三国演义》、《走向共和》等等……


有段时间我的父母特别忙,很少能说上话,然后我一个人在家又比较没趣。于是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我经常就会手舞足蹈地说说自己最近做了什么,由于那段时间全都在看电视剧,于是就每天一集地给他们连载了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不是说内容,而是手舞足蹈地说书扮演,台词中有时会出现「说时迟,那时快,她们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就把许仙一行人给劫持了去——」。……好像是一种武侠和古风电视剧的糅合体,现在想来是有点滑稽的。但妈妈听我说的时候不会嘲笑不会打断,估计也没全神贯注在听,但有时候还是会问问「后来呢?」让我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兴趣。这样不加打压、不会不耐烦的态度其实是很有鼓励作用的。

其实有很多人都说我父母太宠我了,我要什么都会给买,包括上面说的电视剧啊书啊下面即将说到的游戏啊,每次都是一箱箱地往家里抬,导致后来书架都不够了得再订,但我妈妈说她并不觉得,因为这是我的兴趣爱好,要求也不过份,喜欢看书总是好的。后来我喜欢上ACG,她也是知道的,我还和她推荐了One Piece,她表示有了空也要去看看,不过至今还未有机会。有次我回家她送了我一份谜之礼物,还特别开心地和我说「是你喜欢的动漫哦~」。


结果我打开包装一看是一本轻小说,标题是……《我的妹妹哪有这么可爱!》


……Σ(;?д?)?!?!

(至少,请给我一本《我的哥哥哪有这么可爱!》啊……)


至此之后被国内的亲戚安利了《仙剑奇侠传》,又开始玩起了一系列国产游戏游戏。比如《剑侠情缘》、《轩辕剑》、《绝代双骄》、《武林群侠传》、《幻想三国志》……简直就是一个一下课就麻利着跑回家沉迷游戏的少年。

小时候的时间啊,还真是多。

如果说有一件什么事能给人无穷的动力,那大抵就是「爱」了。

玩完仙三之后我就特别喜欢重楼,然后我就拿了本本子,把他的台词全手抄了一遍。之后又开始考据,从角色名字到药草特性、再从地名到音乐名等等,全都看了一遍。当时我有好几本笔记本,都是用来抄资料的。当然,打印出来更快,但小时候时间充裕啊,我就是觉得手写的更有纪念意义。这一点坚持至今,很多内容依然会手写,因为这么做有一种「主动学习」的意味在内,比起被动地浏览要更有效,不过现在做的更多的是看完之后,把脑内整理出来的信息再反馈出来。

因为看的小说和玩的游戏都和中国古典文化息息相关,且自己开始写起了同人文之后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知识量的贫乏,于是又顺藤摸瓜开始看起了一些文言著作和历史书籍,比如《战国策》等,除此之外也看了一些流行书籍,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小时候我有过一整套配着拼音的《上下五千年》,刚学拼音的时候就是看那个的,所以多少有些印象。看文言起初较为艰难,好在有万能的网络,自己后来也购入了一些注释书籍。


一入了这个坑,就是一片汪洋大海了……满地都是坑,我到现在没看完的书还一堆堆的。就好比看到一篇好论文,跟着下面的reference爬过去,结果越爬信息量越多,简直目不暇接。

试问看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里面对无常的慷慨气魄,看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里的豪情壮志,看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里透出的情深不寿,看到庄子流露出的「眼极冷,心肠极热」,看到更多数之不尽多如繁星却又各自不同的经典之时,如何让人不从心底动容,让人对中文之美和中华文化之广博肃然起敬呢。那是可以把平日里平淡无奇的一个个字组合在一起,变成能够穿透血肉直击人心,引起永不停息的回响的文字啊。

语言和文化的精神之美可以跨越国界也可以跨越文化的类型,在柏拉图在西塞罗在伏尔泰在卢梭在孟德斯鸠在雨果在波德莱尔的语言中都蕴含着许多动人心魄的美,但这是不一样的。

我真心爱她啊。


当时对游戏的热爱给我带来了一样意外之喜,那就是我在网络上认识了不少小伙伴。有通过百度贴吧的,有通过仙剑联盟的,也有通过很多别的地方的,至今十多年仍有联系。他们不把我特殊化,我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同,于是交流得特别愉快,一起聊天灌水一起学软件一起追新番一起发掘游戏里的新玩点。那些小伙伴们都特别可爱,都不会批评我写的如今一看简直幼稚到不行的同人文和打油诗。

但因为家教严格,所以是绝对不允许把网络语言带到现实里来的。记得小时候我对各种骂人的话的严重程度还不是很有概念,就当作是语气词,结果有次和母亲说话的时候不小心一声感叹说出来了,被她那个给瞪的啊,正颜厉色地对我说这句不是好话,以后不准说,我到现在还记得。

当然,他们从来都是用中文和我沟通的,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


后来我又喜欢上了ACG,不过那是后话了,和中文没有什么关系,和日文比较有关系。但这其实是同一回事—— 都是从兴趣产生出的爱,然后把这种爱转化成了学习的动力。比如说,暗恋上老师(或是同班学霸)也可以让学习热情和进度都一日千里。

说实话,如果是在外国出生,土生土长的话,即使父母是中国人,也很难拥有身份认同感。也就是理性上明白「我是华裔」,但感情上总不会有太多归属感,也不会内化这种联系,不会感到「比起别的国家,她和我的关系更加紧密」。毕竟一直在国外,如果从未去过一个地方的话,那真的很难对其怀有太深厚的感情……也许有,但那不是对「如今的那个中国」,而是「我脑海中的那个中国」。而无论是书上的,别人口中的,还是网络上所见的,和「自己见到的真实」始终是无法相比的。当今的中国不是大唐,不是满清,不是民国,她就是一个有特色的中国。


如果学了中国文化,那么在文化上是会有一定的认同和传承感的。也许还会有向往,如同许多学习华夏文化的人一样。


但书本里的中国、东西方媒体里的中国和当今日新月异的中国,终究是有着深深的差别的。而这差别,如果不靠自己去体会,最多也只能在理性上明白。


从小到大,除了最初那段时间外,我每年夏天都会回国一段时间。不一定都会日程满满,或许有时也就是在空调房里消遣度日,但也能够体验到夏日炎炎,能够体验到大街小巷里的生活,能够去菜场和市场、茶楼和商场到处转转,能够趁着太阳尚未升起时散步到荷花盛开的西湖边,然后顿悟,哦,原来这就是书上说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当然,也会飞去和久别的小伙伴们见个面(不再是仅仅写明信片了!),时而体验一下雾霾,然后开心地一起吐个槽。


不过在春节的时候往往不能回国,至今已逾十年没有在春节时回去过,恰好也避开了春运,但还是有些可惜。在清明时节仍会回国为已逝去的祖辈扫墓,也仍会时时自发地关注着国内的动态,


如果等到观念完全形成了再去直接接触,会受到许多冲击,会感到许多不解。也许会感叹为何「如今的那个中国」不是「我脑海中的那个中国」,也许只是单纯地对许多现象感到惊讶,但那时候再来看,终究是很难再从「中国人」和「外国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了,因为身份和认同感早已被下了定义。


对于自己的身份定义,我也曾经有过疑惑,但现在觉得,这样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为什么一定要用国界地域给自己划一个身份,非此即彼呢?在大多数情况下,拥有相似身份的人之间的距离总是更有机会比和和另一个国家的人之间的距离要小的。可我觉得,即使是在一国之内,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距离,或许反倒是比这个人和某一个千山万水外的人的距离要更远一些。或许习惯上或有众多不同,但性情和价值却或许更相似。

并不是一定要一样的人才能算作同类,也可以和而不同。

而对于国家,无论如何,我都知道我深爱着她,这就够了。


《飘》中,郝思嘉的父亲曾抓起一把家中的土,和她说过一些话,我一直记着:

「思嘉,你是在告诉我,这片土地对你毫无意义吗?[...] 」
「爸,你的口气好像爱尔兰人。」
「我以身爱尔兰人为傲。别忘了,小姐,你也是半个爱尔兰人。任何有爱尔兰血统的人,总是把土地当成母亲一般。但你年纪还小,有一天你会感受到对土地的爱,只要是爱尔兰人就无一例外。」

我觉得,如果在第三句前段中把「爱尔兰」换成「中国」,也能成立的话,就好了。


想千遍不如挽起袖子去做,读万卷不如亲临其境去活。

最深的认同感,莫过于「我了解它的过去,我活在它的当下,我知晓它的优点,我也深知它的缺点,但我仍然深爱它,并想让它的未来变得更好」。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




感謝閱讀。


经 @Damien刘 和@未名 二位提醒,把ABC改成了FBC。呃,虽然编辑之后关于ABC的那句话不见了。

原本发布于14年9月9日。

还有不到一周春天就要到了,开心:)


昨天我的朋友艾小柯在微信上把这个问题发给我,为了回答它我特意注册了知乎账号。
我是北美中文儿童杂志《小枇杷》的主编,也是杂志出版者嘉树出版社(Noble Tree Publishing Inc.)的CEO。我们是一家irs 501C3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旨在出版高质量中英双语读物,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消除华裔移民家庭两代间隔阂和增强华裔儿童自信。《小枇杷》是我们目前的主要产品,也是唯一一本全美发行的中文儿童杂志。此外我们还有双语书籍app、各类比赛、在线电台和各地的小枇杷中文家庭读书会。创办嘉树至今已有三年半,杂志也出了18本,打过交道的中文学校有上百所,更不用提形形色色的学习汉语的家庭,因此我有很多信息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讲的情况主要限于北美,尤其是美国。

首先,我回答下要让孩子学中文在美国有哪些选择:

  1. 海外中国人想要子女学中文最主要的是依靠中文学校。各地都有,大大小小,全美有几百家。有些上面有总部,如“华夏中文学校”;有些就是当地居民自己办的。这类学校分两大类:一是周末学校,又分非营利的,和营利性的。营利性质的就是作为一个商业机构运营,主要集中在华人聚集的地区,如加州。非营利的通常学费很便宜,比如一年才200多,每周两小时中文课,一小时文化课(各个学校间略有差别),这些学校的负责人是义务或拿很少的钱,有个董事会一起决定教材的使用、老师的聘用等。除了教授中文外,还有社区的功能,会组织一些比如太极、国画等课程给家长等孩子上课的时候上,或者平时等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会聚在一起聊天,听个理财讲座之类的,新年有庆祝活动。另一类中文学校是课后班,也是华人多的地区才有,每天把学生从他们所在的学校接走,到父母下班。除了教中文,也可能教一些其他课程、才艺,或者让孩子有些自由玩耍、写学校作业的时间。这类学校我所了解的情况都是营利性的。
  2. 除了以上,现在北美有了越来越多的双语沉浸式学校(immersion school)。这类学校通常上午和下午各用一种语言教学,比如上午学的虽然是数学,但是是用中文教的。在这类学校呆到高年级的学生中文非常好,可以接近母语水平。但是这里面中国家庭只是很小部分,主要还是家里说英文的孩子。现在不少所谓“上流社会”的美国人都把孩子送immersion school学习中文。相当部分的这类学校学费也很昂贵。比如纽约的Avenue school一年学费四万五千美金,还不包括其他费用。
  3. 再有最后一类,就是请私人家教或家长自己教。私人教师小时工资在$15-$30/小时,这只是大概范围,根据地域、学生人数、老师资历都会有不同。家长教的情况也不少。一直选择自己教而不去中文学校的家庭,通常因为:1.附近没有中文学校,或学校时间跟家庭安排有冲突;2.对中文学校信不过,认为自己教效果更好。

其次,我再来说一下各种方式的优劣,以及是否能解决海外儿童中文教学的难题:

  1. 周末中文学校,一周一次,每次才两小时。没有升学压力(一年以后全班自动升下一个年纪),全班水平参差不齐(取决于家里对孩子学中文是否提供帮助,有些家里不说中文的小孩,连老师的话都听不懂),越到高年级,越难以坚持。平时如果家里不监督中文作业、课外阅读和听写,很少有孩子能真正掌握中文。有一次我到中文学校接孩子,迎面走来十几个带着各自孩子的中国家长,居然无一例外在说英文,让我非常惊讶。如果这是普遍现象,那可以想象这些孩子学中文多么困难。另一方面,非营利的学校,从董事到校长、教务长都是志愿者或半志愿者性质,是否负责全看个人。最近我们杂志希望向小朋友们约稿发表,本来是挺好的事,联系了上百所学校,只有两所回复并转发给学生,因为这是他们“分外的事”。这其中,董事们为了过“官瘾”闹内斗的故事也层出不穷,不同年龄的几代华人家长间观念差异也大,总之我觉得依靠中文学校学中文,虽是目前的主流,但不是一个高效的渠道,存在很多问题。
  2. 课后班也许会好一点,毕竟每天都有中文刺激,但是这类学校大多兴办在华人密集地区,为了解决华人双职工父母下班晚的问题,所以看孩子挣钱才是第一位的。很多课外班教师素质很差,普通话都说不好,也没有受过教学方面的训练。相对来说,私立的中文学校(包括周末学校和课外学校)确实有几所不错的,比如《马立平中文》的编写者马立平博士自己创办的斯坦福中文学校。还有北加另外几所,校长都是很有热情和想法,在中文教学领域有很强能力的人。但这类学校只能办在华人集中地区,因为一旦华人没这么密集,它无法营利,还是只能走松散的“非营利”道路。(同理我们出版社也只能是非营利组织,因为市场太小啦,无法不亏)
  3. 再来说immersion school,全美大约有100多所,因此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比如宾夕法里亚州就一所也没有。再加上学费昂贵,或者有宗教背景,并没有很多华人学生。但是它的兴起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中文越来越重视。
  4. 一对一或小班授课效果通常不错。但这取决于你的附近是否有好的中文老师、你的经济情况等因素,据我所知,使用的比例并不高。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很多华人家庭并没有觉得中文多么重要,不能帮助孩子“爬藤”(进入名校),愿意上一小时60美元的钢琴,不愿意一小时20美元学中文。
  5. 最后,家长还是孩子最好的中文老师。不管以上哪一种情况,或是家长亲授,只要家长能坚持帮助孩子,孩子的中文几乎没有不好的。可是能做到的家长有多少呢?我不敢随意给一个百分比,只能说,普及海外儿童中文任重道远……

容我稍微跑一下题,为什么家长不重视?
一方面是功利性,就像我前面说的,虽然现在中美合作越来越多,但是学中文还看不到明确的好处,至少申请大学,你一个abc说自己ap课选了中文,不管成绩多好,都没什么帮助,人家大学还觉得你是为了少学一门外语。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文化不自信,急于融入主流文化,无法从心底去告诉孩子,我们的文化是美的,丰富的,值得探寻的。很多家长向我解释不买《小枇杷》的原因:孩子不自己读啊。我们的杂志有非常简单的一星栏目,但是如果是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满足只有几个字的看图说话,他们需要有情节、有思想的文章,但是他的环境中缺乏中文,怎么指望他自己一下就能看懂呢?我反反复复地说,我们是亲子杂志,一开始需要家长伴读,尤其是五星文章,是为了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用的,不一定要孩子独立阅读;理解文化是学会语言的基础。。。有些家长会说我每天太忙了没有时间。忙与不忙,只看你认为这事有多重要。当你觉得孩子会不会中文无所谓时,自然是忙得一分钟都没了。

再说下两个额外的信息:
1.美国政府的支持。
现在越来越多美国学校开始设立中文课程。这其中有些是因为汉办的帮助(下面还会说),有些是当地教育局的决定,也是华人家长要求的结果(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曾转载过德州一些华人是如何自发组织,要求学区开设中文课程,一波三折最后终于成功的过程,非常鼓舞人)。这其中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不能完全说是政府支持,姑且算一类吧。当然华人子女如果只依靠学校的“外语课程”学学中文,是很难到达母语水平的。他们的教材就是为英文母语的人编写,有些内容在我们看来甚至是混乱和生硬的。

2.中国政府的支持。
中国政府的支持主要来自于汉办,和旗下的孔子学院。他们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大学、中学和一些组织内设办孔子学院,以及在中学开设中文课程(汉办提供教师和教材等),对海外汉语推广的确起到了作用。但是他们的宗旨是教外国人中文,而ABC(heritage children)并不在他们服务范围内。我对这一点很清楚是因为很多朋友、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教授都知道我们杂志缺钱缺人,完全是以民间的力量在海外传播中文,就会建议我们找汉办,也有人从不同渠道帮我们接触过不同地区的孔子学院。得到的答复就是如此,他们只教“外国人”中文,移民的孩子还不算他们定义里的“外国人“。我不太理解国家为什么不先团结最能够团结的力量,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只是官僚的托词(说他们”官僚“有很多事例,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以汉办投入的资金,如果好好做,推广中文的效果应该比这个大很多很多吧)。

以上我说的都比较消极。但显然,现在的海外华人比他们的前辈无论是对重视中文的程度,和推娃学中文的条件都好得太多。我身边的朋友,7、8岁跟父母一口流利中文的不占少数,只是大了以后还说不说、是否能过阅读和写作关就不一定了。这些年我也认识了很多对推广中文很有热情的人,其中一些人成了我们的捐款者(作为一个年经费需要15-20万美金的非营利组织,虽然我们杂志是出售的,但是主要资金依然来自于捐款),有些成了志愿者(各地读书会完全是志愿者负责,小枇杷电台也是无数志愿者录音、编辑、统筹的结果,杂志和电子书的编辑有志愿者也有领取微薄工资的编辑,作者和插画家我们为了保持专业水准都是付稿费的,但也有人主动不要稿费,此外还有志愿者参与销售、网站、募捐各个环节),还有一些成为朋友和合作者(这包括中文学校的工作人员、海外中文报刊的编辑、作家、艺术家、其他与我们宗旨相近非营利组织和公司)。我认识了很多对推娃中文很有心得的家长,并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很多中文非常优秀甚至可以写诗写小说的ABC。当你看到一件事的趋势是向上的时候,无论现状有多少不足和揪心,还是应该满怀希望和信心的吧!


在日报看到这个问题好激动,上知乎这么久了,总算有个能回答的问题了!

本人具体情况:
我非海外生,但六岁就随父母出国,至今十一年了;还有两个本地生的弟弟妹妹,小一小三年级,目前正辅助爸妈教导他俩中。
答题思路:
希望从【被教导者】以及【教导者】(水分略大)两个方面来分析针对海外华侨子女的中文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希望没跑题OTL)

先说说我自己的中文学习经历吧。
【这是开场预热,无兴趣者直接滑到总结吧。^_^】

我是小学一年级到意大利的,当时的感想就先不说了,记忆很深刻的是妈妈当年为了我的中文不落下,特地从中国带出来很多教材,每天等我放学后回家逐字逐句地教我中文。
认真算起来我的中文基础便是在中国的三年幼儿园以及这一年在意大利时妈妈每天辛勤的教导吧。(虽然因此意大利语没学多少,不过感觉个人性格也很有问题,当时不是特别能融入环境)
在意大利时有妈妈教导真的是很不错的学习体验,只可惜在意大利待了一年后,我又随着他们到了西班牙……
从这时起,爸妈越来越忙,一开始虽然还会抽空教我中文和数学,但之后就完全是放养了,真的是放、养,就是不管中文还是西班牙文都任我在学校自生自灭去了。(小小插播下怨气)
但是呢,凭借着那几年的基础以及我对中文无法割舍的喜爱与兴趣,我还是抓紧机会从各种电视剧练习听力与口语,再从各种中文书(故事会、教材、小说……有什么看什么)认识生字、扩充中文词库。由此顺便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兴趣什么的都是附赠品了,尽管这在之后对我学习中文的帮助也非常大。(脑洞也非常大?)
后来大约三年级的时候,有电脑了,当然一开始不是给我用的,我也不会用。可是对于那个年纪好奇心及学习能力都爆棚的小朋友来说,我还是在四五年级左右时大致学会了操作电脑以及,上网看小说……
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尽管对我加强中文能力是非常非常非常有帮助的,我大部分成语都是在此处习来的,但?是?,我至今仍记得那段时期我的成绩究竟有多惨不忍睹……
还好因为英文和数学不错,最后直到小六毕业也没留过级,当真万幸。
转折点是在初一下学期,那时通过学校认识的中国女生知道了中文学校的存在,也由此总算过上了每周六系统学习中文的日子了。从初一直到初四毕业,非常及时地填补了我写作能力的空缺,从此一门语言所需要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基本备齐,我也和中文学校认识的机油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总言之:要想从小在国外接受教育的孩子不忘中文并且学好中文,需要:
—父母先行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非常必要的学习兴趣,否则什么也白搭;
—有个可以将学习长期化的环境,毕竟语言学习是要慢慢积累的;
—最好能进入一个能够进行系统性学习并且有学习伙伴的机构,以保证小孩的学习兴趣不会随着时间就那么挥发了。】

【弟弟妹妹教导篇】
(还是预热。无兴趣直接看总结,虽然也很长……囧rz)

时间紧急先大致写一下:

妹妹八岁弟弟六岁,因为两人从小粘一起就没分开过,所以两人就一起来讲讲吧。
他们二人直到弟弟四岁一直都是由保姆在带的,而保姆前前后后换过好几个还是第一个北方的阿姨带他们最久也影响最大——直接导致他们俩只会普通话不懂我们家乡的方言。
不过也亏了保姆阿姨,他们的普通话口语基础是很不错的,至少在直到弟弟三岁上幼儿园前,他们和家人的对话都是中文并且鲜有不会的日常用语。(感谢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等,在启蒙方面还是不错的)
这时虽然妹妹已上幼儿园两年,但在家鲜有机会讲西班牙语,她最习惯并且擅长的还是中文。
然而自从弟弟开始上幼儿园,开始习惯使用西班牙语及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官方语言)后,两人的交流语言从最开始单纯的中文渐渐频繁地插入西班牙语及加泰罗尼亚语单词,直到后来他们的交流就是一句中文一句西语地无压力切换。(我花了这么多年才成功完成……)
这段时间持续了两年吧,他们的西语越来越好,词汇越来越丰富、语感越来越强,中文就讲得越来越少了。
而我们的应对措施就是继续给他们放喜羊羊等等中文动画片,效果其实还是蛮不错的。
但是敌不过终于装好的电视机(之前一直用电脑播放)以及一波波的西语儿童动画片呐!( ;′Д`)
渐渐就抛弃了之前麻烦的电脑转而投向了一按就能看的电视了……(?_?;)
妈妈的应对措施就是去年起让他们和我一起去中文学校。
彼时我只是去学习古筝了,他们中文具体学得怎样我是不清楚啦,但是讲中文的机会绝对增多了,再加上新认识的好多小伙伴们,不得不说这一年来讲的中文真的有进步,更何况他们也能系统性学习书写及阅读能力了(之前为零)。
到现在,我用中文给他们解释时基本都能懂,不排除不用西语不行的情况,但总体算少的。

【总言之:要让本地生且除了家人外无其他中文交流对象的小孩学习并【学好】中文,需要:
—父母耐心地坚持用中文沟通,如果怕孩子在学校会有沟通障碍而自小用外语,孩子的兴趣不会培养起来、归属感也不会产生,中文对他本身便是可有可无的了,学会可以,【学好】就不一定了;
—学习环境,这个其实就是电视啦动画啦小人书啦共同创造出来的,尽量放中文吧,小孩小只能被动接受还好说啦,等大了自己会按电视玩电脑调戏iPad了,要没小时候产生的兴趣这时候会理中文才怪了;
—学习平台及小伙伴,还是中文学校啦啦啦,有个靠谱的机构系统性学习真的很重要,至少能让孩子懂得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个人感觉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小伙伴的存在,学习效率成倍增加——毕竟那是平等交流对象。o(`ω′ )o】

到这里应该能发现我自始至终都对外语的学习不大看重,一切以学好中文为优先——

其实不是我不在乎啊!
应该说我当年深受沟通障碍的折磨啊!
可是我后来真的真的发现,语言不通导致的沟通困难都是红果果的借口啊!
说白了就是太内向了的性格原因啊!
多少相似经历的朋友外语那叫一个顺溜啊!( ;′Д`)

以上为吐槽,正经的在这儿:
孩子自上学起,每天醒着的时间中一大半都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中度过的,父母在放学后进行的那点中文辅导实在算不得什么,基本上影响不了外语的学习。
若认真论起来,一开始的各方面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势必没有人家自小讲外语的好,但是随着时间父母要担心的就是小孩不讲中文而不是外语不好了,想当年我中文学校的同学不知有多少人是如此被父母逼着去学中文的——而这也是我为何始终力荐去上中文学校的原因,毕竟目睹好多一开始会几个单词儿的香蕉人向着芒果人的方向进化成功了~\(^o^)/~【机油们的激励至关重要,若不是有他们,好多人不会在毕业后才离开中文学校】

到此初回答正式完结。Y(^O^)Y

说好的【大致】说一下呢!
两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啊,作业……
? ヽ(`Д′)? ┻━┻
【自我吐槽,请无视】


这个问题属于实践中,孩子快4岁,法国。幼儿园中班,所处地区为法国一个风景超美但是方圆数十公里没有什么大城市的中世纪风景保留区,所以首先是本地就罕有中国人,更不用说中文环境,中文学校,假期时间不长,所以比较少回国,孩子从出生起就是我们自己两个人带,从来没考虑过放回国让长辈带。

总的来说,子女的中文教育问题,感觉取决于两个方面,孩子自身的语言能力和兴趣,父母的期望水平。如果父母对子女的中文水平期望过高,听说读写样样精通,子女的语言能力又一般的话,失望肯定是很大的。

首先要明确一点,对在海外出生的华人子女而言,母语,并不必然是汉语,有一种理论认为,幼年期间的主要“教育语言”,才是真正的母语。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对他们来说,所在国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里面大家都说的话,才是他们的母语。中文对他们来说,最高的标准也就是“我作为中国人后裔所说的话”,也就是对她自己的身份认同,这已经非常成功了;次之,是“家里人所说的话”,这是家庭认同,或者说是一种家规和习惯,比前者要被动一些;最次是“中文学校里面教的话”,这基本上就降到了和其他非母语外语一样的境地...

就我来说,我肯定是想避免让中文完全沦为和英语一样的位置(她的母语是法语),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让一个4岁的孩子能够完全认同她的身份和语言的方法(可能太早了),所以现在基本上纠结在第二种状况中。

1、在家里面要求她使用中文,最低是做到我们自己对她只说中文(同时也要顾及她的法语水平,比如鼓励她在学校多讲话,及时纠正她明显的法语语法错误)。说中文就打手,在这个年龄操作性很低,会造成严重的亲子关系紧张和不利影响,因为首先是她在学校里面学到的很多新东西,她根本就不知道中文怎么说,其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诉求都很简单粗暴。所以操作性强矛盾较少的方法是:不厌其烦的将她说的法语变成中文,并且要求她再说一遍,尤其是当她提出某项请求的时候,不用中文是得不到请求的回应的。

2、创造环境和珍惜环境。小家伙在学校,早8点半到晚7点,听到的说道的都是法语,虽然有些杯水车薪,但是我们作为父母还是必须要争夺这个语言环境的阵地,这块阵地不大,晚7点到9点,以及周末两天,假期等等,在这个之间段内,尽可能的多陪伴她,和她用中文交流等等。最糟糕的父母,就是一方面各种不陪,要求小朋友自己“安安静静的独自玩耍”,不吵父母,一方面又要求她中文流利,严守说中文的家规。这不是搞笑吗?说白了还是自己懒,然后让孩子来承受自己懒的后果,施罚者还是这个懒得要死的自己。

3、实在没法陪的时候,还是要多利用一下现代的多媒体。选择好合适的节目或者游戏,其实往往还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这个方法,必须有配合的规则,就是看什么,玩什么,什么时候,多久,都是父母说了算。

4、最后一点是,可能的情况下,时不时的主动和学校联系,志愿给孩子们上一堂中文课,自己的孩子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旁听,增加她的身份认同感。

第一点,就是执行的力度比较难把握,但是我现在觉得适当的严格是应当的,也是一种对人的尊重,法国这边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的后裔,通常母国语言也都掌握得很好,当然他们本身也和法语差别不大,但是家庭理念还是一样的,就是父母说什么语言,子女也要说什么语言。

第二点上,我们现在是通过海淘找些国内的书,饭后睡前,根据她的兴趣读读看看。4岁的孩子对新鲜事务是有动力的,适当的还要采取一点欲擒故纵的方法,“限制”她学习的时间。

第三点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一些,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姑娘一直看的是巧虎,从里面确实也学到了不少中国的东西和中文的表达,以及各种歌曲,幼儿园到了小班以后就麻烦一些了,她更偏好看一些法语的动画和节目,唱法语的儿歌(学校生活抢夺阵地...),要看ours brun,要看chupie,要看peppa,不要看巧虎...主要是中文动画片,关于4-6岁幼儿园的日常生活的,制作的比较一般,巧虎之类的说教味还是太重,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推荐?

第四条,没法常用的大招,不过用过一次,小姑娘就会常常说,我是中国人,我爸爸会讲中文(用法语)。

抛砖引玉。

另外关于外国人学校的问题,感觉并不是这些国家的海外公民在任何国家都会找对应的外国人学校,比如我就没有怎么见过在法国的日本人学校,德国学校,英国学校,有,但是不普遍,绝大多数还是去法国的公立或者私立学校。主要原因是法国学校根本就不区分身份,所有人的孩子都是一个政策,一个价格,一个标准,不管你的父母是法国人还是外国人,黑人还是白人还是黄人还是外星人,有身份还是没有身份,唯一有区分的就是父母的收入会影响饭票的价格。。。收入低的饭票不要钱,收入高的饭票就贵。我觉得基本就这条,很多外国人子女在中国学校上学就有很多困难,参照无本地户口居民子女上学的问题(所谓的民工子弟学校)。

题外话,不展开说。


11月21日再次完整更新补充:

以下文章原著并不是我,是我偶然从微信公众号看来的,借此完整的分享给大家,谢谢!

Ta们|马来西亚华人:风雨中的存在

2014-11-17 成为读者请+ 北窗

编者按: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近日,马来西亚总理兼国阵主席纳吉再次保证,国阵政府“不会关闭华小(华文小学)”,因为“华小是马来西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政府会让它继续在马来西亚存在。”


不止是“关闭华小”这句在马来西亚几乎年年上演的言论,对许多中国人来,那片土地上的华人,他们的悲喜命运,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仍然陌生。


马来西亚华人灿浩,是个笑容阳光的男孩。当我们和他联系刊发稿件时,他一直强调,这是早期的文章,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些表述亦只能代表当时个人的一点看法。他用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呈现出一位华人青年热切的思考,和带着苦涩却从不放弃的信念。

文| 灿浩

缘起

当我刚到中国时,人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的汉语怎么说得那么好啊?”紧接着“来到中国多说年了?”“难道是从小学汉语吗?”


当我和中文系的辩论队一起看01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时,马来亚大学的三辩提到“日本军在南京大屠杀凌虐我中华妇女”。


有位同学问我,“你们也提‘中华妇女’吗?”


从我到中国以来,以上的情况遇上了无数遍。于是,我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谈一谈,在我心中,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从我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写起。


先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背景来做开场白。1840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时期。一方面,好些中国人想往外逃窜;另一方面,西方列强想捉苦力到东南亚地区为他们服务。于是,大量的中国人(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就散布到东南亚各个地区,其中就包括了马来西亚。这样,我们话题中的那群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一)尴尬的存在


回到开头,每当人家问我“你的汉语怎么说得那么好啊?”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还真觉得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因为我祖先是中国人”。但是有人还会问:“那么为什么好多印尼人就不会说汉语了呢?”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这里。


从迁居到马来西亚,我们的祖先就特别重视中文的教育,通过私塾、宗祠等单位教授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教材,后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改革。这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基本上还是以中国人自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华侨、抗日战争时期全体华侨出钱出力、著名的华侨陈嘉庚创办厦大、集美大学……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后来,随着居住在马来西亚日久,我们的命运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从马来西亚(大马)方面来看,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大马的政治,与马来族、印度族联手争取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从中国方面来看,周恩来总理提出:华侨应在其居住地生根发芽。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侨没有组成统一的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在中国人普遍认为完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总理主动地消灭了中文教育,关闭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南洋大学,全体人民学习英文,于是目前多数新加坡人的母语是英语。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文的“经济”价值日益提高,许多东南亚国家才掀起了“汉语热”。唯一的例外是马来西亚,因为我们的先贤从头到尾就没有以“经济”作为考量,而是从“民族文化”出发。

那么,难道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就没有遭遇当地政府的阻挠吗?有!而且,很大!


马来西亚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以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换言之,华语、淡米尔语教学的中小学迟早都得消失。60年代,大马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的津贴,于是许多中文中学纷纷改制,变为政府中学。这时,我们的先贤,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明确地提出:学习母语是每个族群天赋人权,即使不要一分钱的津贴,我们也要办独立中学。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保留了下来,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我们基本上就是以这张文凭为基础考进北大的。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先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林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好多人被大马政府关押,无数的民众以自己的血汗钱支持独立中学。


但是,来到中国,我发现少有人知道这一切。不止中国,我相信世界上的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一切,不知道被我们称为“族魂”的林连玉,不知道马来西亚的华人用血、汗和泪水来争取母语教育的权利。于是,中国的同学反过来问我们“为什么你们会说汉语?”时,我真觉得这是很大的讽刺。


尤其,当中国同学问起我“为什么你们也说‘中华妇女’?”时——尽管不理智——我还是立时火了:“为什么日军侵袭时,马来西亚的华人要出钱出力?为什么同一年发生缅甸风灾和四川大地震时,我们华人对后者的捐款额要远远大于前者,我们难道就没有资格称自己为‘中华民族’吗?”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一方土地,我们抱着怎样深厚的感情和信念,在强权压制下顽强地抗争,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甚至还有完整的“马华文学”,而这一切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得不到承认的。反倒是曾经废除过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为强大的国势,反而被认为是在海外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国家。


“尴尬”之处就在于此: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不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亦不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第一种存在:尴尬的存在。

(二)独立的存在


独立的存在,另一个说法是孤立的存在。“马来西亚华人”这个词儿意味着: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但不是马来人;我们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于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和文化产生了。独立于世界之林。


我们跟其他马来西亚人(例如马来人、印度人)的差别很明显,黄皮肤在一片黑色的人海之中额外显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马来人其实真的很好相处,什么种族冲突,多是政府搞出来的——整个群体都受到马来族极大的影响,这就铸成了我们好多的共同点,而与他们的这些共同点恰恰就是我们和中国人的相异之处。


马来西亚儿童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口头表达。


首先是口音,我朋友总说:“看你的时候一点都不像外国人,但你一说话我们就马上知道了。”在辩论赛场上时,我的一口马来腔更是显得极为突兀。所谓马来西亚口音,大概就是广东腔+福建腔,翘舌少、轻声较少(个人认为)、没有儿化、语调趋平。其次是词汇,以中文词汇为主体,再加上各种方言、马来语、英语的词汇,各种语气词“啦”、“咯”、“哄”层出不穷。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百度输入“马来西亚VS中国”,马上就能找到许多具体的例子。


但是,我以为:更深层的差距不在嘴巴上,而在脑子里。有一次,中文系的徐艺峰师兄领着我们留学生辩论队讨论一个辩题,他最感叹的就是:“如果是跟中国学生讨论,第三个衡量标准一定是‘何者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看看中国同学的课就知道,什么思修、毛概、邓小平思想、军事理论,这些似乎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
(北窗注:当时北大辩论圈流行立论时必有“三点论”,第三点务虚的居多,灿浩说的“第三条衡量标准”即为此)


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即使同样都继承了中华文化,两地的继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这里,大部分的人都信仰“无神论”。但是,我们那里好多人都还信仰观十八罗汉、观音娘娘、关公、济公、齐天大圣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庙,我们还保留了大量的宗祠、会馆,并且还在华人社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由于我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惊讶,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中国风气的开放。校内校外,情侣相拥亲吻的情况无所不在,这还真和我想象中的中国不同。当然,我们那里也有很开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上要比中国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乡相比)。


此外,许多大马华人一致公认的是:中国学生真的很多“学术牛人”,大体上比我们那儿的人要勤劳的多。中国人多竞争大,我所认识的每位同学一个个都是从高考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英雄豪杰,他们那股永不言倦的冲劲着实让我们折服。相较而言,马来西亚人则比较慵懒,更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们玩起来比较放浪形骸,比较不顾形象,大声吵、大声笑、大声闹。


既不是马来人,也不是中国人,我们仿佛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混血儿,所以或许我们有点孤单。但是,这或许就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既传承了悠久的中华文化,又成长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想法更自由、更多元。所以,即使我们这个群体在世界上似乎很孤立,但如果让我有机会选择,我仍然愿意出生在马来西亚,当马来西亚的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放孔明灯祈福

(三)悲壮的存在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句俗语在马来西亚人身上得到绝佳的体现。在过去,马来人、华人、印度人曾经联手争取了国家的独立;但是,随着马来政客逐渐独掌大权,华人、印度人的地位也日渐衰弱。首先,马来语成了唯一的官方语言。再来,马来西亚教育的最终目标定为:“使马来语成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


但是,最大的转折点是六、七十年代的“五·一三事件”。由于华人比较刻苦耐劳,比其他的族群来得富有,无形中造成了族群间的矛盾。出于权力斗争的目的,政治人物鼓动马来人屠杀华人。于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借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顺势上台,颁布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法令。在经济上,每家公司都至少要雇用30%的土著(其实就是马来人和其他极少部分的少数族群);在教育上,大学也实施固打制(北窗注:按照族群配额而非依成绩等其他标准遴选),要保留一定的份额给土著。此外,对中文教育的打压更是变本加厉,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改制事件,即不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府中学就领不到政府一分钱的津贴。


打压归打压,但是马来西亚华人依然在暴风雨中茁壮成长。如前文所述,我们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各领域人才辈出。大家熟知的梁静茹、曹格、光良皆是马来西亚华人;大家现在人手一支的U盘是马来西亚的潘建成发明的;在华语辩论界上,马来西亚以其犀利的辩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马来西亚的十大首富中也大部分是华人。


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可悲的现实。大马华人自己创办的独立中学培养了无数英才那又怎样?全世界大部分高等学府都承认我们的统考文凭时,唯有马来西亚政府不承认!马来亚大学在辩坛创出赫赫威名那又怎样?在政府控制下的马来亚大学还曾经试图禁止马大的辩手参赛!梁静茹、潘建成等辈就更加可悲了,许多人都以为他们是台湾人!潘建成自己就说过:“如果我留在马来西亚,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因为在马来西亚,华人发展的空间有限,报国无门又无法自我实现,不出国发展还能怎样?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成长是成长了,可这难说是政府之绩。因为我们政府很慷慨,在全世界都在争夺人才时,我们政府眼看马来西亚出现人才外流的滚滚洪流仍然可以视而不见。在马来西亚大力提倡向外吸纳人才时,去看看,有多少马来西亚的人才在新加坡工作!有一次,我们国家的首相到新加坡访问,探访一间医院时,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用马来语跟他致敬,这是何等的讽刺。


我原本把第三篇命名为“令人骄傲的存在”,可是后来改成了“悲壮”。的确,我们有很傲人的成就。可是,在我们有心报效祖国时,却只能被不公平的政策拒之国门。马来西亚那么一块宝地,没有天灾、资源丰富、文化多样,又居于世界要冲,如果真的有英明的政府,摇身变为世界强国绝非难事!反观新加坡,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又是弹丸之地,可是,现在我们只有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成了新加坡的腹地,眼看着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的新加坡一天比一天强大,这种感觉真的很复杂,真的很难以言喻。


谓之“悲壮”,我想应该甚为贴切。

可能很多人很意外,我从小时候开始就自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从小读的书就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一套书大概就是一套三十本的中国历史漫画图集。在我小小脑海中,出现的总是滚滚的黄土和快马飞驰的勇将。长大了一点,看过《中国人史纲》、《中国寓言》,偶尔会翻翻《唐诗三百首》。


那时,我真的自认为我是中国人,我的文化之根和这里的人是联系在一起的。


去年9月,我来到了中国,就读于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习着自己最想念的中文系,一切看起来都像梦想成真。但是,来到了这里,我才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我是马来西亚人。我才第一次感觉到:我有可能是爱国的。在祖国成长的每一部分,不管是口音、思维等,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即使我可能算是马来西亚里最中国的一小撮人,即使我跟很多中国同学相处得不错,但是我仍然能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不同之处。不管怎么样,在中国,只要是外国人,就真的只是外国人。


原来,我自己所谓的“根”早已深深地扎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只是我之前从来不懂。

注:编者按中提到的“纳吉”人名是马来西亚译法,在中国则译为“纳吉布”。灿浩建议我们改成纳吉,“我是想突出马来西亚本地中文的译名。中文在马来西亚生根很多年,我想即使是一个小细节,也应该让中国读者知道中文本身也存在多元性,有各地不同的习惯用法。”

“北窗”专栏设置——这些都可以投稿:

Ta们 | 人物记录

打败时间 | 书、影、剧评 游记城记

公共收听 | 文史、公共记叙思考,公益推介

五四街29号 | 阳光下眯眼动笔,笑侃世界

二手 | 不分享会手痒的好文


另有编读互动、线下活动,敬请期待。
订阅后回复“目录”可查看各栏目往期精彩文章。

北窗将在周一、周五推送原创作品,周三不定期推送编读互动,仅二手专栏推送二手作品。登载图文版权均属北窗,如需转载,敬请联系。
--------------------------------------------------------------------------------------

11月17日补充:

感谢大家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有个认识。其实我们保留了很多中华文化,对很多我身边的中国朋友来说我们好像活在以前的中国(我指的是生活上),我们会比中国人还来的迷信,不管是做生意还是什么,大家都很倾向先去问神,或者算命,当经济面临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去问神算命。(不好意思,接下来的回答可能和学校话题离题了) 我不知道传统是好还是不好,其中一个可以告诉大家一点的是,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创办的公司大部分门外都会安个拿督公"土地公",老板们第一时间来到公司并不是马上进办公室,而是先去"拿督公"那里上香拜拜。我身边有个搞企业的朋友,每天出门上班前他都会向家神拜拜祈求生意顺风顺水,财源广进,这是我最近听他说的。这是中国以前的文化,我们保留下来的传统,中国朋友们你们还会这样吗?

马来西亚有家要上市的本地华人传销企业叫visiber,visiber的盈利模式就是金字塔以及靠会员费以及销售产品为盈利。产品是数字吊坠以及戒指等等,他们有套自己的测字方法,不用你的生辰八字,只要你的出生年月日他们就能算出你的命格是属于哪个数字,我的命格数字是2,所以我以前也向他们买了一个2字型的吊坠来带,据说带了会使你命运变得更不同,因为数字可以改变命运和一切,这是他们当时和我说的,我不知是真假,中国朋友们你们信吗?但我喜欢他们那2字型的吊坠设计,因为很cool,呵呵。

Visiber最低端的数字吊坠从马币三百块钱以上,visiber的会员大部分也都是大马华人。我的问题是,是不是因为马来西亚华人还很传统以及保守迷信,所以就给了很多国外或大马国内的假借神佛或风水之学的骗子来行骗? 我顿时发现马来西亚人的钱真的非常好骗,之前来了个风靡全马华人社会的中国张健来大马搞传销行骗,张健的slogan是: 云数贸,项目好,老板亏!亏!亏! 短短的几个月,张健就骗了几千万马币逃到泰国,是马来西亚华人太单纯了?

第二
其中一个华人还保留的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仍有如此多的真实案例,每当baby出生前后,总有许多的亲戚朋友他们会把他们的baby或别人家的baby所穿过的衣服裤子手套或鞋子收集过来给予赠送,据老人家说,穿了其他baby曾穿过的旧衣物,自己家的baby才会像其他家的baby那样健康成长。中国朋友们,你们还保留吗?哈哈

第三
我记得在俩年前,facebook发布了全亚洲的数据,全亚洲就属马来西亚在facebook上的的活跃用户是最高的了,这是不是说明马来西亚互联网已经非常普遍以及马来西亚人都太"闲"了? 还是马来西亚人生活都很安逸所以对社交或精神追求需求非常强烈呢? 微信也一样,进入东南亚市场时,在马来西亚的主流电视频道打了几期的广告,一下子就占据了全马来西亚im市场的大份额,比原本大家都使用的line给拉了一个大距离,微信就成为了全东南亚就属马来西亚的活跃和注册用户是最高的,忘了之前在哪看到的微信数据发布。马来西亚人,非常吃广告,营销,噱头,炒作这一类商业手段,欢迎做互联网产品有意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朋友供参考。

--------------------------------------------------------------------------------------
我是MBC! Malaysia born chinese!

在马来西亚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华人子女可以选择到私立学校学习,私立学校都是以中文为基础教学,马来西亚十三个州,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中文私立学校,就像我来自檳城大山脚,在大山脚就有一所日新独立中学私立学校,我中学都是在那学习滴。

P/S 马来西亚独立中学都是由社会资助建立起来的,马来西亚政府到现在不资助独立中学的建立,一分钱都没资助过! 所以,在我中学时期,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外筹款,找陌生人熟人筹款来支撑学校以及可以持续运营,我记得我也曾每年参与学校筹款运动,我们班被派到学校附近的菜市去筹款,基本都是找华人筹的款,因为独立中学是偏中文为基础教学,学生大部分都是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很少会让自己的子女进入独立中学。

我们为了保留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文语言的传承,马来西亚政府虽然不资助,但也没不让华人社会办独立学校,所以自己帮自己! 政府不资助就找华人社会资助! 中国是我们华人的根,不可以忘根,不可以扼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语言的传承意愿!


泻药。

答主知道很多人对我中文水平感到好奇,在知乎也收到了很多很多礼貌或不礼貌的私信。此篇回答只涉及个人成长经验。希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因材施教,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父母所用的方法并不一定适于你们的孩子。同时我希望各位能客观对待我的父母,你们尽可以不赞同,但请对我父母教育方法持有足够的尊重。

答案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I. 基础中文教育
II. 深度发展
III. 文化认同

——————————————————————————————

很多人都好奇,我作为一个生长在瑞士的二胎,是如何达到今日这种的中文水平。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方面我很理解这种好奇的心情,因为我的确认识一些小学毕业才出国的华裔,然而中文水平却远远不如我。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是个十分悲哀的事情:作为父母都是中国人的华裔,能够流利的使用母语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很多人却觉得这是一项不得了的成就。何况,我的中文远远当不上母语者中的【好】这个字。


首先,我觉得一个孩子的中文成就,首先是和父母的注重度以及投入离不开关系的。

只不过,这也许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简单的投入以及回报。在我的情况下,应该说是我父母投入了十分甚至二十分的精力,我们才得到了那一分的收获。我妈妈经常背地感叹,这是一场收益未知的长期投资。她不止一次的觉得,要不就这样算了吧,何苦为了未知数把孩子和自己逼的这样难受。能狠下心来坚持对我和我哥的中文教育,这和他们夫妻以及家里长辈高度统一的坚持不缺关系。


为了我们哥俩的中文教育,不仅动用了我们小家的全部资源, 更主要的是靠国内亲属的全力支持。

我哥哥被接出来的时候,好歹也是念了学前班,加上外公外婆的教育,自己看看儿童书是没问题的。我才是最让全家头疼的那个。我父母几乎都能看见我满口洋文没规矩的模样。瑞士的工作条件不比其他国家,当时我父母还没有固定位置,我父亲是个根据资金延合同的PhD,我妈妈则刚刚答辩完。当时我们一家是否能在瑞士留下来很大程度都是未知数,这也是他们狠下心抓我们中文的最主要原因。他们觉得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哥俩创造一个语言环境。

我妈妈跟我说,教你们中文并不是问题。而是在国外打拼的夫妇,很多情况没有太多精力去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 她休完产假就回归实验室了,她并不是工作狂,实在是情况所迫。

那时我父母做了个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请保姆。

是的,花了大钱请保姆。而不是召唤自家父母。虽然是双亲工作,但是我妈妈80%的工资都付给保姆了。

关于罗姨年代久远我自己记不清楚,大约只从我妈日后絮叨了解罗姨是川大文科毕业的高材生。随丈夫外派来瑞士,专业加上语言问题只能怀才不遇的暂且做个家庭妇女。因为和我妈妈关系很好,请来照顾我们哥俩的时候罗姨答应的很痛快。

我对罗姨的印象除了眼镜之外,大概就是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牛奶煮菠菜...了... 虽然家里一致表示,罗姨的川菜那是一绝啊一绝。

跑题了,我中文的启蒙工作,这位罗姨接手了大半儿。
剩下那小半儿是我哥做的,或者说,是我逼着他做的。

我小时候没有太多别的爱好,只是特别的爱听故事。而且还是个喜新厌旧的家伙。所以外公当时几乎是每个月都要邮一小箱中文小儿书来,这种情况在90年代的留学生群体中简直是钱多了烧的丧心病狂。一般情况下是缠着罗姨念,但明显我更喜欢缠着我哥念。瑞士小学本身又没什么作业,他偶尔一个无聊就把整个一本算数题本给做完了... 所以很多情况下他都在疯玩。

我哥从小就是个特别好面子的人,咳。他能在字儿都认不全的情况下,连蒙带糊弄的给我胡诌一本封神演义出来。我家永世流传的段子如下——

【股朝有个狐狸精。】

至于【托塔天王李青】这类称号简直数不胜数...

我爹妈深感我哥的不靠谱,便开始鼓励我自己认字儿看,甚至一手促成了我和我哥的中文竞争。晚上必定是要让我简单讲一篇今天看了的小故事,临睡之前我爹也必定再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跟我玩一遍识字卡片。

我在上幼儿园之前,我父母是更加侧重我的中文教育的。我在四岁之前是完全接触不到德语的。

这种事情是好是坏,需要父母个人来衡量。我妈妈说,她一开始也说不准,毕竟在家里稳定下来之后,他们开始后悔甚至开始担心我的文化融入,毕竟当时和我同龄的华裔德语都是溜溜的,我中文也实在不出彩。还是外公仔细劝诫他们才能让他们下了这个决心。他们促发的竞争机制其实也有很多弊端,那时候我们俩之间的良性和恶性竞争的边界其实很模糊。我和我哥因为一字不合大打出手绝不是稀奇情况。特别在父母都是双职工,两个孩子都高度希望得到父母关注的情况下,中文竞争很容易变成恶性的个人竞争。

上了学之后,我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则是更严格的。特别是在中文上面,我们是牺牲了很多课外时间去上中文学校(并没有卵用),同时他们也牺牲了更多自己的时间,来严抓我们哥俩的中文教育。我敢说,当时华人圈子里家的孩子没一个和我们哥俩这样,周末早上去吃过早饭必须要做一篇大卷子正确率80%以上才能出去玩的。 更不要说,暑假把你扔回国跟中国小孩一起去上课这种铁腕的行为了。

其实现在想起来我都会问我爹妈,你们当初怎么能那么狠心对我们啊... ... 苍天知道我那时候有多痛苦,我真是想尽一切办法才在小学四年级争取到了【回国再也不和国内小朋友一起考期末】这种宝贵的自由。

我妈还放下过你语文考不到六十分就不带你回瑞士这种狠话来吓我嘤嘤嘤嘤 ...

我还真怀疑过我是不是垃圾箱里捡来的...

我妈妈经常背后偷偷和我说,很多父母都来问,你们孩子是怎样做到的。她并不是想藏私,而是知道很多人都下不了这个狠心去对孩子。不要说我哥,就拿我这个混世魔王来说。什么摔书耍赖啊这都是小事儿,当着她面儿撕卷子撕作业这么熊的事儿我可是没少干。她多少次被我做的混账事儿气的差点丧失理智想揍我。强忍着才决定关我的禁闭、没收游戏,我呢,这边喊着【你太坏了】【我最讨厌你了】【大风把你刮走】然后嚎的惊天动地,她则在自己房间里背着我哭。但她和我爹都狠得下心,无论我哭的多撕心裂肺,卷纸做不完就别想出去玩。她们就是能狠得下心对我的小伙伴说不可以,她没有好好完成作业,所以她不能和你们玩。

我几位发小在虎妈出书之前,就见识到了亚裔父母的厉害。

在这里小结一下: 我中文基础(也就是字儿能认全、拼音)绝对是我父母狠下心铁腕抓出来的。我家回国带的最多的,就是书、书、书、各色中文书。一个箱子能腾出一半来装书,有国内的当年卖99还是199的四本青少年百科全书是我父母从国内拖回来的。更不要说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幼儿版名著唐诗三百首等等。国内外公外婆也不断斥资给我们邮书、各种文化教材、给我妈妈写长长的育儿信,跟我爸打电话沟通调解。保姆阿姨的耐心教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我父母在教育上的高度统一以及高度重视,才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II. 中文进阶

我中文真正能达到今日这个水平,应该感谢当年群魔乱舞的大互联网时代。无数善心网友对我的调教(双手合十)事实上,至今还有两位萌妹不离不弃的纠正着我的中文,并且帮我平息着用词不当的副作用 ヾ(●゜▽゜●)? @拙行@满长阳 么么哒么么哒

我爹是个科技绝对拥护者,我家电脑买的早网拉的也早。我父母一方面对我们很严格,但另一方面对我们却很宽松。像几年前我和我哥去父母家收拾地窖, 从98年的蓝壳imac到我哥俩从小到大的游戏机主机掌机...我们都私下开玩笑说我爹其实可以自己开个电器进化博物馆。

正是我父母对我这方面的纵容,我才找到一个真正用来提升中文、练习中文的平台。一个没有外界压力,让我自发的使用这门语言的地方。

—— 我大概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在我哥的监护下上网一起看动画片看漫画了。

虽然看的...实在吃力。

好在身边有个半边字词典,我们两个半边字大师凑一起,还真能看得懂大多数漫画。两个人齐心合力 的话一个小时能大概看完一话到两话的幽游白书。

和平相处了一年多后,我和我哥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分歧。我是绝对的百变小樱拥护者,然而他觉得一起看这个绝对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同时他义正言辞的拒绝和我一起看第不知道多少遍的灌篮高手DVD。

毕竟他的征途属于星辰大海。中二少年如是说。
好吧好吧,事实是他和人谈恋爱去了,而且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网球和把妹神器吉他里面。

于是我开始独自靠着半吊子的拼音混迹于各种二次元论坛中。具体的学习过程真的很模糊了,应该说是,没有刻意的去学,而是逐渐积累了很多的东西。也谢谢网友们的宽容,笑,其实我还记得很多人的名字。捂脸。印象最深的是十一二岁时候在不知道那个论坛遇见的留德学生,ID是RhapSody,集体灌水的时候他会帮我翻译,必要情况还会用德语进行中文教导。他带着我从动画圈跳到美剧圈,从一个坑蹦向另一个,蹦着蹦着也就逐渐失去了联系。假设你能看见,真的真的真的谢谢你有耐心去指导一个脑残小萝莉。鞠躬。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靠网上聊天看漫画看动画看同人打游戏... 一丁一点的从一个脑残小学生到中二少女逐渐的进化成现在这个纪昭。我爹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长,一开始偶尔还指点指点我帮我改一改语句,观察下我到底出没于什么网站,后来干脆放任自由了。

我爹现在还会黑我【诶,你当年怎么说来着,我不是我,那是偶? 呕—— 】他个五大三粗的东北汉子,还会嗲声嗲气的微信回我【( ⊙ o ⊙ )啊!你说虾米呀~~】

老实说,我觉得我的成长还是很成功的,家里带出去见长辈也是偶尔可以夸一夸的。起码表面上挺道貌岸然,也并没有成为千夫所指的网瘾少女。

认真的感谢汉化组和字幕组以及善良的二次元同好们,在你们的陪练下我起码达到了目前流利的中文水平。但同时互联网中文教育对我留下了很深刻的负面影响——

我的中文并不规范。

也就是说,我可以毫无压力的用网络用语扯皮。但我不具备基本中文欣赏能力。随着年龄增长我也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打个比方,我和 @拙行 一起看一篇生肉的翻译,她作为有文字功底的人觉得这翻译简直难以入眼,然而我却浑然没有感觉到【不妥】【不通顺】的地方。同时我也很清楚,我自己中文水平多半局限于我妈妈所称的【网络火星语】范围内。 仔细看过我知乎答案的人都会发现,我的中文能力并不能来解释、叙述复杂学术现象。我的答案行文多数都是很肤浅、口语化的

我可以用颜文字卖萌,我熟练掌握网络用语,但我并不具备用中文写一篇论文这种语言能力。我未能培养出欣赏这门语言的美感这种能力。

更何况在没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让我用中文写点什么简直是难中之难,更不要提我狗爬的字体了 (?í _ ì?)

——答主我也是参加过中文等级考试的啊哈哈哈哈成绩我就不告诉你们了。
—— 收到过我明信片和手信的小伙伴不要揭发了谢谢你们。

以上就是我很抗拒别人说我中文【好】的主要原因。因为我觉得大家的要求委实太低了。同时我也很不喜欢别人拿我和其他二代海鳖们对比。我在这门语言上下的功夫以及我父母在我们身上的投入,是很多家庭的数十倍不止。我父母在我高中毕业后愿意资助我整整一年的exchange year,包下了我所有的开销,条件是这一年里我必须在回国呆上三个月集中学语言。起码在我的社交圈中,这是绝无仅有的。瑞士主流高中到大学过渡的exchange year都是打工半年,再用半年去旅行。

—— 虽然我哥说,这是我家打着教育投资而冠冕堂皇惯孩子的奇葩方式。囧

III.

我父母在稳定之后更加注重我们的文化融入问题。再加上瑞士华人学术圈也是四五年换一拨的节奏。当初他们的朋友多数都各奔前程,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精力再与新来华人交际,慢慢的他们的圈子也从华人转换到了邻里、教会和工作上的伙伴

他们开始更加注重靠拢瑞士文化。我和我哥加入的也是reformierte Kirche,十六岁那年也是聚集了亲朋好友举行了自己的Konfirmation。我们的华裔小伙伴自然也越来越少。

偶尔几个华裔能聚在一起,也不爱说中文,词不达意还不如直接说德语。

只有我父母在学习上的严格还提醒着我们,我们是个亚裔家庭,我们到底是和小伙伴们不一样的。

这其实是所有二代都会遇见的问题: 中国文化随着年龄增长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我父母勉强坚持着端午节包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的饺子这些习俗。背后的故事也讲给我们听过,然而so what? 几千年的屈原投汨罗江,这江到底是那条江?母鸡啊,比起这个还是二月的Fasnacht更带感啊!赛龙舟啊从小到大没看过。还不如八一国庆去看莱茵河边的烟花更有气氛。中秋团圆的大家庭概念也没有,从小就在自己的小家里长大。至于冬至吃饺子到底是为什么至今都不知道...

我和我哥两个大学搬出去自立门户的后,除非父母喊我们回家过节,不然我们靠自己是绝对记不起来过这些节日的。农历弄不清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嫌麻烦、也不愿意去折腾。生日的时候给自己下一碗长寿面,这大概是我们俩能做到的最好程度就是了。我妈妈年纪大了也经常对着我叹气,她们夫妇要是回国养老了,我们俩怕是连春节都不过的。

基础是父母能用雷霆手段来巩固的,然而文化的差异是无法抹平的。

我小时候认为,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本身是不能相容的。他们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样,我所做的则是在这两个世界中疲于奔命。

我相信很多亚裔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就像自己是精神分裂症一样。在外面过着标准歪果仁的生活,回家却被父母按着中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曾经有人在我答案下撕我说我有self identity issue,我不否认我在青春期有过很严重的归属感问题,觉得自己在两种文化之间残喘求生。我父母的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标准也许不是起因,但起码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后来我们住的村儿里恰好搬来了三好一家。他们给我父母很大的启发。三好先生是钢琴家,娶了瑞士美娇娘,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之后又生了一对儿女。可谓是中国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他家的双胞胎恰好和我差不多大,同是亚裔背景在学校里我们很快就打成了一片。两家也变得亲近起来。

三好先生家的孩子日语水平简直让人叹而观止,特别是纱羅姐妹。三好家对儿女的教导是启发式的。特别是在母亲是瑞士人的情况下,对于他们来说每个日本节日、来自日本亲属的邮件也好,都是值得【特别庆祝】的他们想尽办法提起孩子对日本文化甚至亚洲文化的兴趣,父母的努力就这样直接反映在孩子身上。三好女士本人又是汉学者,对亚洲文化理解并不像普通欧洲人那样肤浅。是她教给我们融汇贯通的真正含义。

就像我小时候永远都没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弱鸡的刘备那么备受推崇,大杀八方的曹操怎么就是坏人。 这背后刘皇叔的血统本身就涉及了千古不变的君权legitimacy概念。中西文化虽然表面大不同,然而人类文化传承中,总有一些跨越文化差异的core value。 他们根据每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相似又不同,不同又相似。

在这方面三好女士帮助我塑造了很重要的世界观,通过她我才确认,一个亚裔的背景,我背后文化中的不同,并不值得让我困扰。我可以做一个有中国背景的瑞士人,就像这个国家里也有德国背景、法国背景、意大利背景的瑞士人一样。并不是血统决定了我是哪国人,而是对于这个国家信念上的认同。我所做的应当是带着我的背景文化丰富这个社会,而不是抛弃我的文化迎合目前的社会。如果我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的背景文化,我才会发现许多不同中的相同。同时,如果我更加深入了解欧洲社会历史,我也会找到那些相同之中的不同。我应当像三好女神一样,通过自己来让对方认识他们不熟悉的风景。

她启发了我真正深度学习中国文化背后的欲望,同时告诉我,这种背景不应该成为一种压力,它本身是一笔财富。

我父母双方都是自然科学家,他们是出色的学者,但不具备和我深入讨论这些人文科学知识的能力。三好女神是我的启蒙者,真正让我加深文化理解的则是我家的两位长辈。感谢我的外公外婆,回国的生活也并不那么枯燥可怕了。

—— 老实说,海鳖二代在国内没有小伙伴的话,回国基本上就是混吃等回家。

我外公是法家的推崇者,外婆则受她父亲影响,继承了大多儒家思想。在具备了一定文化背景之后后,听着老两口引经据典的拌嘴简直是我最大的乐趣。然而我能听得懂,甚至参与这种讨论的前提是我要有足够的文化背景来去理解这些东西。

而如何给孩子提供这种文化背景的理解,才是父母最难做到的责任。学习一门语言是可以硬啃下来的,然而这语言背后的文化该如何传授,这文化该如何和子女成长环境下的文化融合,这才是海外二代父母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而无论做好上述任意一项,都要耗费父母相当大的精力和心血。在国外打拼的一代们能否有精力兼顾呢?据我所知,很多父母是没有太多精力去兼顾子女教育的。在大体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孩子可以自由成长。

像语言背后的文化该如何传授,这文化该如何和子女成长环境下的文化融合这种问题,并没有绝对的最优答案。我知道亚裔作为著名的【移民模范生】是相当倾向于彻底融入到当地社会文化当中的,该保留多少,放弃多少,这都是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应该根据自身意愿做出的选择题

——————————————————————————————

答主熬夜赶工看见大家的回复,觉得很暖心。就像十二月站在外面喝Glühwein一样暖。


这个答案是我很早写的草稿,本来想修改得更完善再发出来就任其在草稿箱躺了一个月,前两天又看到不太正确的答案被推送到我时间线上,所以就先匆匆发出来,有时间再继续完善。

—————————————————06/10/2014第一稿——————————————————

中文教育问题其实可以割裂为两个问题:

  1. 要不要学中文;
  2. 怎么学中文/父母怎么教中文。
  •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学中文相对来说更为有益。原因在下文第一部分会详述。
  •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理解儿童语言学习机制,早开始,促兴趣,多引导,少强制。这样一个建议的依据是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外语学习,语言态度,语言和身份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具体引介见第二部分。

Section 1 Bilingualism Matters 双语很重要

在阅读这一部分前,建议先参考社会语言学第三讲:双语很重要——谈谈多语现象Multilingualism - 宏树酒馆 - 知乎专栏,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双语或者多语的重要性以及优越性。下面将从个人语言认知发展角度谈一谈双语/多语的益处。

我在看书时脑洞开太大,如何解决?里面就双语/多语对于认知发展的益处做了这样的描述:

很多实验结果表明,会说双语或者多语的人,比只会说单语的人在有干扰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任务。听起来可能很反直觉,因为会说多语的人大脑中有多套系统,难道不会打架嘛?恰恰相反,多套系统并存并且良好运转的前提就是,大脑的抑制能力非常强——能够在一套语言系统运行的时候,同时抑制另外一套或多套系统。

而且实验结果还表明,会说双语或多语的人,也是非常棒的多面手multitasking,能够多任务在后台运行,说明1是脑容大(储存了多套语言系统),2是系统分区能力强(多套语言系统不打架)。

多语还能推迟失忆症老年痴呆症的到来,减缓认知衰退。(Bialystok et al., 2007; Chertkow, H. et al., 2010)

备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但是不必惊慌,这只是一个中间阶段,而不是最终态。

  • 这里再说两点题外话:
  • a. 有知友对双语的认知裨益在儿童时期往后的延续性表示怀疑,认为学习双语只有在儿童时期才能产生上述益处。对此我的回应是,不对,双语的认知裨益是可以延续终生的。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奥兹海默症的治疗,现在正在试验阶段的一个疗法就是,外语学习。我们语言学院和医学院以及苏格兰皇家医院正在合作这个实验项目,而且从不久前的一个会议报告来看,目前得到的初步实验结果是很乐观的。
  • b. 有些答案提到了认知混乱这一点。首先,认知这个概念不要随便用;其次,认知混乱,如果直接翻译为cognitive confusion,是一种临床心理病症,略严重;再次,就像我上面说的,同时学习双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但这只是一个中间阶段,并非最终态。

说了双语/多语的益处,我们再来说说小孩双语或多语的益处。因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大多通英语,这里除了专业术语其他部分我就不翻译了。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bilingualism is beneficial for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their future. Children exposed to different languages become more aware of different cultures, other people and other points of view. But they also tend to be better than monolinguals (单语) at ‘multitasking’ and focusing attention. They often are more precocious readers, and generally find it easier to learn other languages. Bilingualism gives children much more than two languages!

More recent research also suggests that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can have benefits in later life, delaying the onset of dementia symptoms (失忆症状), and slowing cognitive aging (认知衰退). The good news is that these benefits seem to exist even when people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later in life.

来源:Bilingualism Matters

以上信息集中起来就是这么两点:

  1. 儿童的大脑可塑性跟成年人相比要强,在这个时期语言习得的效率会相对较高,对大脑产生的有益影响相对来说更显著;
  2. 在儿童时期学第二种/多种语言,对语言发展,以及各方面认知发展都有好处;
  3. 在儿童时期学第二种/多种语言,在以后的生活中,将会继续对语言学习,以及认知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

说了小孩子通双语/多语的益处,我们接下来讲学习汉语对身处英语环境中的小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好处

首先就是可行性。天然的二语环境摆在这里,不利用,实属可惜。作为一种公认很难学习的语言,父母双方/一方母语是中文实在是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其次就是汉语带来的益处。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讲,汉语社群作为一个兴旺发展、不断壮大的社群,已经拥有,也即将继续拥有不断扩大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而掌握了与这一社群沟通交往的语言技能,就相当于掌握了一枚有相当分量的入场券。在很多答案中我都反复讲过这样一句话,语言没有优劣之分,而语言代表的社会群体是有先进落后之别的。所谓“先进”的语言背后有着广阔的市场,能够给进入这个市场的人提供先进的受教育机会和丰富的就业机会。(从“为了读懂世界”到“为了让世界读懂我们”——简单说说语言权利 - 宏树酒馆 - 知乎专栏

从语言本身来讲,学习汉语跟学习其他印欧语系中的语言相比,其优势在于,增加语言系统的多样性。唔,谈到这一点其实是有点危险的,所以我要强调*在这里我说的并不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i.e. 并没有暗示学习汉语会带来与汉语言文化相关的思维习惯的影响,我说的语言系统的多样性只是最直接,最浅显的,限于句法和语音的多样性。有关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我的观点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语言对思维并没有直接、显著的影响,此外我完全同意家猫在这方面的说法,链接在此:学外语可以学到思维方式吗?

下面来举例子。提到汉语的特点,最直接能想到的是,它是一种有字调的语言。什么叫有字调,就是不同的声调可以起到区分区分语义的作用(很多西方人念汉语的「窝们歪果人」这样的声调是因为什么?),而这在英语里面没有,在有些答案中提到的法语、西班牙语里面也没有。像这样的特点,就是我上文所指的语言系统多样性。那这个多样性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研究表明,tonal language,也就是像汉语这样有字调的语言,它的母语者也好,二语习得者也好,相对来说对音乐会由更加敏锐的感知和辨别能力,因为字调的习得会在大脑中建立相应的映射来辨别不同声调之间的细微差别,这种敏锐的辨别力会相应地提升一个人的音乐感知能力。反过来也成立,那就是说,在音乐方面有特长/天赋,或者受过系统音乐训练的人,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时,会更加容易。参考资料见Ref 1.4.5.6.

Section 2 早开始,促兴趣,多引导,少强制

1. 早开始
早开始的原因我在上文已经提到了,那就是儿童大脑的可塑性更强+语言习得效率更高。儿童,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可以在有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等各种状态下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学习,这是儿童学习语言跟成年人学习语言一个最显著的差别之一。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说儿童学习语言要“事半功倍”。

2. 促兴趣
跟学习其他事物一样,兴趣在语言学系中也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母语水平决定了外语水平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我提到学习语言(主要是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动机,注意力和脑容,脑容难以人为控制,但是动机和注意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来影响、塑造的。

对小孩子来说,父母对一种语言、文化的态度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没办法决定。拿汉语来说,父母那种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小孩子是感受不到的。所以在这一点上父母不能强求,不能觉得你是我们的孩子,身上流着炎黄子孙的血,你就必须对我们的感受也感同身受。

但是,环境这个东西是可以创造的。创造一个环境让子女感受到自己热爱的文化,比强迫子女去接受自己观点,要更加自然、科学,可操作性也会更强。

举个例子,我在学习bilingualism 这门课的时候去爱丁堡的双语家庭做过访谈。在家庭A录制的音频资料中,我们发现父母和女儿在饭桌交谈的时候起了争执。在讲述学校见闻的时候,父母执意要求自己的小孩讲汉语,但是小姑娘不乐意,双方就僵持了好一阵,最后不欢而散。

后来做回访的时候提到这个问题,正好小姑娘也放假在家,我主动提出帮忙,父母欣然同意。在做完访谈以后,我跟小姑娘一起在她的房间给芭比娃娃做衣服玩,她看到我针线活做得好非常羡慕,要我教她。我跟她说(用英文)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棒么?那是因为我小时候有个Chinese opera doll,她的衣服非常漂亮,可是一个娃娃只有一套,我想给娃娃玩换装又买不到新衣服,就开始自己做衣服。

小姑娘瞪大眼睛问我,Chinese opera doll的衣服比芭比娃娃的衣服还漂亮吗?

我使劲点头,还漂亮,因为她们的衣服是京剧表演里面的戏服,你知道什么是戏服吗?

小姑娘迷茫地摇头。我说戏服就是相当于公主去舞会的时候穿的衣服,prom dress,所以当然比平常穿的衣服要好看了!

小姑娘说,awesome!

我故意问她,你爸爸妈妈没跟你讲过Beijing Opera吗?小姑娘很伤心地说,他们只给我讲我要好好学中文,可是中文好难,而且没有小朋友会讲,所以我也不愿意讲(小孩子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

我说,Beijing Opera只有会中文才听得懂,而且呀,你可以这样想,没有小朋友会讲中文,只有你会讲,就像你有一双很酷的sneaker,独一无二,别人都买不到,也学不来!

小姑娘眨巴眨巴眼睛,很溜地用中文说,对的呢!

今天先更到这里,关于在学中文的过程中具体如何引导,内容很多,有时间会继续更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相关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我能听懂一种语言,却说不出来?

References:

Bialystok, E., Craik, F. Freedman, M.(2007). Bilingualism as a protection against the onset of symptoms of dementia. Neuropsychologia 45:2, 459-464
http://cog.lab.yorku.ca/files/2009/08/Bialystok_Craik_Freedman.pdf

Bidelman, G.M., Gandour, J.T., Krishnan, A.(2011) Musicians and tone-language speakers share enhanced brainstem encoding but not perceptual benefits for musical pitch. Brian and Cognition, 77:1, 1-10

Chertkew, H., Whitehead, V., Phillips, N., Wolfson, C., Atherton, J. Bergman, H. (2010) Multilingualism (but not always bilingualism) delays the onset of Alzheimer Disease: Evidence from a bilingual community. Alzheimer Disease and Associated Disorders, 24:2, 118-125
http://www-psychology.concordia.ca/fac/phillips/files/ChertkowetalbilingualismADAD2010.pdf

Delogu, F., Lampis, G., Belardineli, M. (2006) Music-to-language transfer effect: may melodic ability improve learning of tonal languages by native nontonal speakers? Cognitive Processing, 7:3, 203-207

Goswami, U., Wang, S.H.L, Fosker, T., Mead, N., Huss, M. (2011) Language- universal sensory deficits in developmental dyslexia: English, Spanish, and Chinese. 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 23:2, 325-337

Patel, A.D. Iversen, J.R. (2007) The linguistic benefits of musical abilitie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9, 369-372


这个问题,是在上班的时候看到,立马收藏,等着有时间就来回答。

好吧!我绝对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好嘛!!!

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海外华裔,不过跟其他高大上的同胞们不大一样,我不是ABC,是VBC。没错,就是好邻居/好兄弟的越南童鞋!


简单介绍

出生地:越南胡志明市

祖籍:广东

在越南时间:从出生到大学毕业

现在坐标:我爱北京

从事职业:某互联网公司产品狗一只


FAQ

问:为什么你会在越南出生呢?

答:太爷那一辈在越南做生意,外公那一辈是20来岁的时候广东被日军占领然后逃亡

问:你父母都是华人?

答:对,父母都是祖籍广东

问:你怎么中文这么好?

答:我是华人好嘛,拜托!

问:你会越南语吗?

答:这个是必须的!

问:越南新娘是不是很好?

答: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跟本问题无关,跳过。。。


啰嗦了那么久,入正题

越南胡志明市是华人聚集的地方,这里的华人很多到现在基本上都是第三第四代了。跟其他欧美国家的华人不一样,越南华人的移民潮很早就已经开始,有的是以前做生意的,在南洋一带安居乐业的富豪(如杜拉斯《情人》里面的男主家族),更多的是因为1920年代,战乱时候,逃亡来到南洋,也有一些被卖猪仔卖到这边来的。


跟世界上的华人社区类似,越南华人也有一个China Town。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西关风格的房子,可以看到很多传统手工艺的影子(也许这些印记在大陆已经看不到了)如:卖文房四宝的书法店,卖剪刀的店铺,卖刺绣用品,卖祭神用品(神冠/神袍等),卖节日用品(中秋花灯/过年舞龙舞狮)。这些店铺都会有大大的中文招牌,都会有一些很广东的名字:XX记/ XX隆/ XX行等,购物交流基本上广东话就可以搞定,所以,华人们的粤语和文化就这样被传承下来了


我四岁开始进幼儿园,其实是华人自己开的,开始学写中文字。两年后,六岁要进小学了。小学必须上越南语学校,因为这才是教育部承认的成绩和证书,一直到大学。期间,除了上教育部公认的越南语学校,我们还上华人自己组办的华文中心。

这些华文中心一般上4个小时,教育程度从一年级到高三。学习成绩是没有教育部认可的,但华人子弟们都去上课,因为这是自身文化的一部分。

华文中心学科也逐渐缩减。我记得一年级的时候,华文中心是有越南语课程以及数学课程,后来这些学科被逐渐缩减到只有:语文/尺牍/常识三门。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如果华文中心也教越南语了,那么就很大可能有一部分华人家庭子弟就放弃越南语学校,只在华文中心上课了,这样的话,对教育对他们本身都不会是好事。


我就是这样,小学到初中,上午上越南语学校课程,下午去华文中心学中文,或者反过来。家里父母也是只允许说粤语,到外面才说越南语,就这样,感谢家里的坚持和周围环境的氛围,让我现在能对中文如此熟练,对中华文化对自己的根有深刻的了解。其实,我想总结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人和自己的认同和坚持,才能有效地在海外传承华人文化。


----------------------------------------------------------------------------------------------------------------

如我上面所说,需要家里和自己的认同和坚持,海外华人才能有效的传承汉语和中华文化,我就说一下现状的另一面:

目前很多越南华人的父母,由于心疼孩子,生怕孩子上越南语学校的时候不懂语言被老师同学欺负(本人一年级的时候可惨了,老师说什么完全听不懂-。-),所以他们早早就训练孩子用越南语对话,当孩子上学后,就会习惯了觉得越南语对话起来更顺畅就一直用下去了。当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把他们送到华文中心的时候,也太迟了,因为越南语学校的作业不是也不少的啊,华文中心也是有很多作业的!父母心疼孩子中文学习太辛苦了,也太难了,老师太凶了,那还是先保住越南语学习吧,然后就从此放弃了中文了。这就是目前的趋势,从我这一辈已经有同伴是这样放弃了,到现在他们的下一辈只能更加脱离华人文化了,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文化少了认同感,自然而然也没有了坚持的必要。


在美东教过两年半中文,教过大陆人办的中文学校、美国人办的中英双语幼儿园、教过学校里孔院里的大学生,在公立高中教中文一年。

华人子女的中文如何?说实话,一声长叹。

我所经手的学生从大学生到小学生,华人子女并没有比班里的其他国家学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在发音方面的确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发音比纯外国家庭里的地道,但是比起母语者来说也依然差了不少。具有Heritage Speaker的特点,但是也仅限于heritage speaker,要想达到如同他们父母般的母语者,非常罕见。

很多华人子女最大的特点是,对中文没什么特别的情感,而是从小被父母逼着学,并且,周围的环境中并没有太多用到中文的机会,甚至跟父母都是英文交流(除非是父母不会英文的)。就算是周末上中文学校,一大片中国小伙伴,下课了依然是纯正的英文交流。住在中国人社区依然如此。

看看 @纪昭的回答,就明白,一个华人二代如果想实现像他那样的汉语水平,父母是花费了多少心血,他自己是经历了多少痛苦。这般的付出值得吗?如今的结果可能是他父母非常欣慰,也是他为自己感到高兴的,但是过程非常不易。那么怎么办?如果华人父母依然执着于自己的子女一定要习得母语呢?

既然学习母语如此艰难,那就试试习得。

从小开始,每年回国两三个月啊。这是我能想到的最轻松、最便捷的方法了。不仅对语言提高,还能增进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也能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和亲人加进联系。回国前做好回国计划,可以参加旅游团,可以住在亲人家,和表兄弟妹什么的一起参加课外班,我大中国也有很多暑期夏令营啊!坚持写写日记,观察祖国,理解祖国。

很多家长要说了,孩子的寒暑假如此宝贵,还要参加很多夏令营等等,怎么能都放回中国呢?如果这般贪图全面,给孩子这么多任务,他一定什么都学不好。看看其他几位答主的回答,不下大功夫,不做取舍,如何成为母语者?

至于说回国不现实,住哪儿,没有小朋友怎么交流,给亲戚添麻烦什么的,移民国外了怎么国内就一点联系都没有了吗?作为父母自己都没有母国牵挂了,逼孩子做什么中国人。


说到国外中文教育,必须提提神奇的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情况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是除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以外唯一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马来西亚人口约2600多万,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组成,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马华人约62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23.6%,祖籍以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为主,日常社交中除使用方言外,华语是他们共同使用的母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全球已成为一种强势语文。马政府对华文教育态度有所好转。我积极与马开展教育交流,为马华文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马华文教育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历史悠久

  自19世纪初,华文教育以私塾的形式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出现至今,虽历尽艰辛坎坷,但从未在马中断过。不论是在英国殖民时期、日战期间,还是在独立以后,无论受政府法令和政策的限制,还是受马来民族主义情感的制约,但在华人社团和马华人政党的共同努力下,马华文教育保存完好。

  为维护华人学习母语的权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长期以来,马华社通过华人政党向政府提出诉求;“董教总”(马华文学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和马华文学校教师会总会的简称),作为维护和发展马华文教育的主要民间机构,为华教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华社、华商出钱出力,支持华小和独中的生存与发展。马华文教育能有今天的发展,凝聚了马华各政党和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热心华文教育的华社有识之士的满腔心血。

  二、马华文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相当的规模

  据马教育部提供的最新资料,马现有华文小学1290所,华文独中60所,华文大专院校3所(南方学院、韩江学院、新纪元学院)。除此之外,还有153所国民小学提供交际华文课程,78所国民改制型中学设有华文必修课程,24所寄宿中学向马来学生提供华文课程,16所师范学院开办中小学中文教师培训课程,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学、国民大学等国立大学也设有中文系,其中马来亚大学还设有中国问题研究所。全国就读华文人数超过20万人,其中华文独中在校学生6万多人。近年来,不仅是华裔子女进华校,一些马来人、印度人的子女也开始到华校读书。目前就读华文独中的马来学生约5000多人,就读华文小学的非华裔学生近7万人。

  华文已成为马新闻媒体的主要语言之一。目前马全国中文报刊杂志几十家,马国家新闻社提供中文资讯服务,国家电视台开设了华文新闻,播放华语影片,Astro卫星电视设有多个华语频道。吉隆坡国际机场不仅在3年前开始使用中文投影通告,而且在今年年初开始用华语广播航班抵离信息。多年来,马华人文化协会、华人作家协会、华文出版社和文艺团体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精通中国历史文化的汉学家在马不乏其人。这些传媒、组织和学者对华文的传播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马华文教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马政府主张保持各种族文化特色,鼓励各种族交流和融合,学习对方的语言,促进种族和谐。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强大,中文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为便于在中国寻找更大的商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马旅游,马政府对华文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对华文教育的态度也有所松动。目前,马华小的教师工资由政府发放。政府也承诺将改善华小教学设施,培训更多华文师资。今年5月,马总理巴达维宣布在第九五计划内,马所有国民小学将开设中文课程。在压倒多数的国民小学引进华课程,将意味华文进入马主流社会,其意义不同凡响。

  马教育部还多次邀请我汉语语言专家来马进行华语规范讲座。今年5月,应马教育部的邀请,由我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琨教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教授和上海大学教授余志鸿组成的华语规范讲演团来马,在吉隆坡和槟城等地举办巡回讲座。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韩春锦亲自担任讲座筹委会主席。这些互动形式的讲座广受马华文界的欢迎,吸引了数千人次出席。

  四、马华文教育面临的困难

  由于历史和种族的因素,马政府对华文教育仍采取限制政策,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始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课题。

  在“新经济政策”下,马政府在教育领域实行固打(比例)制,大学在录取新生时不以分数为录取标准,而是按种族比例分配。2002年政府虽将固打制改为绩效制(成绩),但未能改变教育歧视政策,许多品学兼优的华裔子女被国立高等学府拒之门外,难以获得政府奖学金到国外深造。长期以来,马政府不承认独中的文凭,初、高中毕业生必须在参加政府学校同等的水平考试,才能获得政府承认的相关文凭,进入高中或大学。此外,马政府至今还不承认中国大学的文凭,给赴华留学生回国就业造成困难,影响了学生到中国留学的积极性。

  马政府长期致力于马来语成为唯一教学媒介语的努力。前两年,马政府又提出用英语作为数理科教学用语。这些都对华文母语教学产生重大冲击。

  马华文教育虽面临政府的限制、华校资金和师资不足等诸多困难,但拥有良好基础的华文教育,在马华人社团和华人政党的重视和支持下,特别是随着我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随着中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马华文教育仍有很好发展前景。我宜继续做好马上层的工作,将马华人社团、马华人政党、国内教育部门及我馆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使马华文教育有更大的发展。


看到@OursLeya 的回答,想了很多。因为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关系,总被身边的朋友问到小孩语言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海外的家长。但因为我毕竟是纸上谈兵,所以很多建议都是通过研究结果或者文献资料得出的。看到@OursLeya的回答觉得写的很真实诚恳,毕竟是实践者所以有更多的回馈和反思总结的机会。


based on this,写几点个人的看法,【不光是关于中文教育,也扯到了一些generally关于小孩语言教育的想法】。因为不接触academic linguistics很久了,所以这里大部分都是【个人看法】,如果有记忆错误或者疏漏的地方请见谅,也欢迎指正 ; )


1:我记得本科时候老师上课说过语言学上对于何时学习语言最有效率也是有些争议的,但比较多的是觉得6-8岁和12岁左右这两个阶段系统语言学习最快速有效。但这确实是好几年前的记忆了,我找了一会暂时没找到相关的reference,所以这一条的准确性待定。


这里有一篇paper 大部分都是讲chomsky的一些理论想法的:Innateness and Languag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很具细,可读性很强易懂。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摘录一段相关的:there is a sensitive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 a time, from roughly birth age 1 to age 6 or 7, in which language is acquired most easily and naturally, and when a native-like outcome is virtually guaranteed. (Cf. Mayberry and Eichen 1991.)


2:@OursLeya的回答中说到对海外出生长大的孩子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不要期望太高,我想说的是从我毕业论文的结论来看(IrishBornChinese对于中文的attitude)这些孩子对中文的兴趣没你想像的那么高(至少比我预想的低很多),和父母对中文的情感没法比。在做调查接触那些孩子之后,我的感受是 就如@OursLeya文中所说的,确实是如果孩子(特别在上中学前)能有「因为我是中国裔,所以我要学中文」这个意识已经很不错了,在我的调查对象里有这样想法的孩子确实中文相比有好些(但这几个孩子中也包括曾回中国待过些日子的孩子,所以认同感以及语言能力相对较高也是合情合理的)。


3:文中的一些小tips很不错。比如去孩子学校上一次中文课增加认同感,虽然操作起来复杂,但是如果做得好那影响会很积极深远。一些类似活动同理可得。


这边正巧翻到一篇paper里的一段话,可以看看: “ language as communicative practice is tied to a person’s position in time, spac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lations, and his/her social and emotional identity. through language and other symbolic tools, children and adults construct the culture they live in by publicly signalling the actions they are performing, the stances they are displaying, i.e., their evaluation of their own and others’ feelings and beliefs, the social identities they put forward, and the sequence of actions, or activities, in which they are engaged. Language acquisition ... is a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Davies Elder 2004, p.249)


4:孩子code-mixing过度严重,也是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轻微语言/交流障碍的。人有语言的innate blueprint,但与此同时这些感知能力也会因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素质而产生变化。这是孩子成长很正常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国外有speech therapy,比如据我所知像爱尔兰政府是有免费的语言诊疗项目的,在当地出生的外籍小孩也可以享受。如果有此类困扰,请积极的去试试。


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quote:「increasing evidence show that normal brain development depends on early and regular exposure to language」(Fromkin. et al. 2007, p.52) 学习语言顿时高大上了有木有 ;p


5:切记强压,在情感上认同感上强压会适得其反。但因为毕竟是语言学习,无法避免枯燥繁琐,所以教学本身可以适当强压,当然用有趣的方式教学,增强语言环境是不变的利器。不过我个人是不会选择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上小学前)过于系统的学习语言的。无论如何还是要抱以积极态度,相信孩子的语言悟性,无论什么学习,给予信任都是很好的催化剂。


6:家长本身在传播语言的时候要尽量规范自己的语言,特别是读音。在海外,孩子接触中文特别是标准普通话的机会并不多。国内孩子成长(包括我自己)很多都是在小时候自然使用方言,而之后通过学校教育而学会使用标准普通话(这里暂且不论普通话很烂的小学语文老师),而海外出生的孩子除了接受爸妈口音之外,接受标准普通话的机会或者强度远不及在国内受教育的孩子,再次矫正的机会很小也很难,所以如果希望自己孩子的普通话(读音等)标准的父母请不要忽视自己口音或者错音对孩子普通话的发展(这里暂且不论那些只希望孩子会自己方言口音的case,以及反对普通话普及人士等等。个人也是尊重方言尊重语言多样性的)。在做调查的过程中也接触了爱尔兰的一些中文学校,包括我调查对象的那些孩子(小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周六上半天中文课,要学好这门语言,这个强度/频率的语言学习我觉得是不够的。


7: 半题外话一下:动画片的语言教育 我觉得peppa和dora很赞。(我会告诉你我每天回家都陪朋友的小儿子看动画片嘛)像peppa里面有很多欧洲语言的渗入:比如他们都叫那只山羊老师mademoiselle XXX,然后有趣的是那位mademoiselle羊的英语也是法语口音的,有时候也会冒出几句法语。我觉得这样的语言渗入非常自然有效。每只小朋友的口音也不太相同。(这也是我很喜欢看peppa的原因,kkk)然后dora里面教学味相对比较重,但是她会认真教简单的语言(除英语(as mother tongue in this context i suppose) 外,我还看到过教西班牙语法语这些):数字、问候等。


暂且想到这几点,再次申明这篇回答非专业,个人想法居多。很多朋友正在经历或者即将面对这个大问题,所以希望我的一些想法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References:

Davies, A., Elder, C. 2004. The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Fromkin, V., Rodman, R., Hyams, N.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8th ed. U.S.:

Thomson Wadsworth.


问了我的一个朋友,移民美国20多年,三个小孩都在美国生美国长,但中文都说得很好,没口音,除了一些高深的词不会,如果短暂的跟他们对话是听不出来他们是外国人,老大当年考中文AP是满分。

朋友说:

要不要學中文 見仁見智
如果做家長的 尊重自己的語言 看重自己的語言 孩子自然就再不喜歡也會乖乖去學
孩子的學習態度 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態度
家長堅持不放棄 孩子不會放棄的
我家三個就都是這樣被堅持去學中文的
我看得起中國文化 中國語言 中國習俗
小孩自然就跟著看得起中國的一切
如果家長崇洋媚外 那又怎能要求小孩學連家長自己都看不起的東西呢
上中文 靠的不是老師 也不是教材 靠的是家長的愛心耐心和栽培
要讓小孩覺得 自己會中文 很了不起 比那些只會說英文的人 強百萬倍
這樣他們才有動力
不然 幹嘛要在主流文化裡去學次級文化


作为一个在美帝生活了十二年的中德混血我决定来讲一下我学中文的故事~


我爸是中国人,很注重我的中文学习。他是在美国上的大学,在大学见了很多讲不好中文的华裔,他觉得作为华人竟然讲不好自己的语言简直是shame,所以他说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在我身上出现~

小时候真的很讨厌说汉语,毕竟生活在美语环境中,而且小时候在家我们也基本说英语(我爸最好的语言是汉语我妈最好的语言是德语,所以讲英语就是各退一步比较公平。而且五岁之前我天天在家,家里基本上是我唯一的语言环境,如果不说英语会导致以后在托儿所遇到麻烦)。不过我爸妈在碰到新事物的时候,还是会用各自的母语给我讲解一遍。比如小时候看见邻居有一匹很可爱的小马,我爸会说这是小马驹,我妈会说这是Fohlen。所以,在我上托儿所之前,我掌握的汉语和德语都以词汇为主。

上托儿所之后,我每天就有了一个固定的英文环境。这时候,我爸开始坚持用汉语和我对话。我自然不怎么听得懂,因为我掌握的都是词汇而且很有限,感觉和听天书一样。于是就各种死皮赖脸痛哭流涕求我爸说英语,不管我爸说什么我都回答i dont know what you mean;我妈也开始坚持用德语和我对话(当然和我爸还是英文交流,英文就像他们的secret一样),你们可能没法理解我当时那感觉,真的是很难受很难受,我那时候都以为我爸妈不爱我了。后来我爸妈也意识到这样对我要求太急了,于是和我对话时会故意放慢语速,并用动作演示。比如吃饭的时候他会和我说“开饭啦,快去洗手再放好餐具”,然后带我去洗手,领我摆好餐具。当然我妈也会这样。这样的日子大概坚持了两年多,我小学快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能用汉语和德语交流了。

二年级的时候,我一个华裔同学的妈妈帮她报了中文学校,也推荐我去上了。每周六下午上课,地点是家附近的一所小学(他们愿意提供场地),老师是一个留学生,很活泼,上课也很能带动气氛。来的同学大多数是华裔,大家约法三章在这里只能说中文。我在那上了四年课,从八岁到十二岁,期间换了两次老师,但老师都很热情很awesome。

我在美国生活的十二年中,我爸坚持每年暑假送我回中国一个月,欣赏一下祖国大好河山,大吃大喝各种美食,顺便练练汉语。我十二岁来中国居住,没有花太长时间适应,这和每年一次的中国度假也是分不开的。

当然我中文真正突飞猛进还是在回中国之后,毕竟环境最重要。

以上。


1. 父母在家提供中文环境,通过读书、讲故事,写日记等方式教授中文。多见于父母作为留学生过来,之后工作并定居美国的家庭。
2. 课外补习班。多见于父母有意识让孩子学中文,但是自己水平有限、或者使用方言(粤语,闽南话等)的家庭。
3. 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中的双语教学项目,学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比如纽约皇后区173号公立小学。)
这三种是我经常接触的情况,教学效果的话1好于3好于2。
Quora上有一个类似的题目,其中一个人提到ABC学习中文的起点其实和其他语言的人差不多,但是人们普遍认为ABC学好中文是理所应当的,学不好才是有问题。而其他语言使用者能学好中文就会被视为“非常厉害”。因此相较其他语言使用者,ABC学习中文时由于普遍缺乏奖励驱动力,反而很难学好。
分享我在quora的相关回答:
http://qr.ae/Udt3E


由于写了太多,评论里发不了,只能另起炉灶,叨饶了。

本答案主要是读了 @谢唯十三 的回答后,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得阐述,如与题不符,还请多多包涵。

读了你的回答就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相似得令人毛骨悚然。我比你出国还早,连幼儿园都没上过就去了异国他乡(摩洛哥
Maroc),我当时会说普通话(虽然带着乡音)但一句法语或阿拉伯语都不会说,上幼儿园小朋友都不理我,因为无法交流。我记得我当时整整哭了一个月,每
天早上都要大哭一场,不想要去上学。由于我爸妈也不会说法语,他们对我这种情况也很无力,只能靠我自己慢慢地适应。也许是因为年纪尚小吧,我也不记得怎么
就不知不觉地会说法语了。记得我妈妈跟我说,我直到小学一年级说法语还是结结巴巴的,很难组句,后来暑假一直让我在当地的法盟补课,才说得好了。之后我爸
妈就愁我的中文,由于我出国之前从来没上过学,根本不识字,我妈妈只能每两年暑假(我爸妈两年可以回国探亲一次)带我回国补中文,但可想而知,效果一般,
试问一种语言怎么可能靠每两年学两个月就能学会呢?还好的是,我妈妈并没有就此放弃,她发现我很快地就学会了拼音,她就从国内给我买了很多带拼音的童话
书,让我一点点的读,给我看带字幕的节目(从小只看CCTV4的人伤不起,从动画城看到夕阳红,中间夹杂着新闻联播和今日关注。。)。当时我们那里的中国
人非常的少,我喜欢看古装剧和武侠剧,我妈妈就到处找人借盒带,什么《雍正王朝》啊,《宰相刘罗锅》啊,《包青天》啊,记得《宰相刘罗锅》我看了不下30
遍,基本上你只要给我说一个情节,我就能准确地找出那个盒带和具体的时间。

我从小非常喜欢看小说,我妈妈不辞辛苦地从中国给我背小说(每
两年回国一次,一次背十公斤),专门挑我喜欢看的,尤其是二月河系列,我最喜欢了,不认识的字就用新华词典查。后来有了网络之后,我会自己在网上找书看
(特别不好意思地说都是盗版,因为当时网上购物还不流行。。),最喜欢的就是金庸和古龙,我妈妈怕对着电脑看伤眼睛,让我用家里的打印机把整套天龙八部和
绝代双骄都打印下来了(现在想来成本好高啊!),我开心地都合不拢嘴。之后就迷上了网络小说,什么《诛仙》啊,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等,所有的书我都看
了。后来又迷上了游戏,不过条件不允许(羡慕你们从小在法国的,比我方便多了),只玩过仙剑系列和轩辕剑。

再后来就觉得自己非常low,看得都不是什么正经书(感谢妈妈的包容),开始转战稍微水平高一点的书,最喜欢的就是三毛的《沙哈拉沙漠》,让我很有共鸣,那种孤单的感觉,那种对周围的人即恨又爱的矛盾心理,我都深有体会。

对不起啦,在这里啰嗦了这么多,实在是难得碰到一个经历如此相似的人,如果有机会,希望能一起更深地探讨和交流,尤其是你最后提到的寻找自我的心理路程。


我们家的情况是:
1) 上中文学校, 效果很一般, 孩子把中文学校当任务, 中文教材也枯燥乏味, 老师大多不是职业老师是自愿来上课的, 远不如孩子在英文学校学得生动活泼

2) 父母和孩子说中文, 暑假外祖父母总回来, 他们完全用中文相互交流, 孩子和外祖父母关系很融洽, 对他们的中文口语有很大帮助.

3)定期给外祖父母发电子邮件, 一定程度了帮助了在电脑书写中文.

4)小时候买过很多中文读物和动画片, 但孩子大一点以后就不要看了. 说实在话, 英文读物的质量和水平要远远高于中文读物和动画片, 连我都不愿意读中文的儿童读物, 何必强迫他们.

总的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孩子现在能说中文, 交流没大问题, 但读写都成问题. 可以下更大的工夫让他们学习, 但他们的兴趣不够. 我也找不到很好的切入点让他们学习中文. 我在国内的亲戚不多, 回国他们也找不到人玩, 国内的楼房现在比美国还封闭, 他们都是和老人在一起, 所以帮助也不大.

但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说, 中文还是很重要. 对国外的孩子, 中文是一种重要技能. 我相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所以中文的地位和其余的数理化英文读写是同等重要的.


我回答一个本人在知乎上篇幅最短的答案吧:
把娃那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接来同住就行,效果极好~


英国早就(至少十几年前)有 GCSE Mandarin(初中)和 A-Level Mandarin(高中),也就是说和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同等课业水平的正规考试。从水平上来说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如果选了,不可能一句都不会说。没选的话只能说明1)老师少 2)家长孩子觉得它不如其他科目重要(完全可以自学的)。

至于高中教学到什么水平,我没学也没必要学,但我知道有一年考的是课余通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并根据考卷题目作文。

美国的 Dwight School,国际学校,纽约伦敦和几个大城市都有分校。据我所知至少纽约的教中文,幼儿园开始,教到什么程度不知道。

学费一览:

最下面两行是幼儿园和小学初中高中每年学费,前面的都是幼儿园之前的。

据我所知伦敦也有财团在筹办中英学校。正规学校,不是那种华人社区类型的。

所以,这事儿在将来,就是钱的问题。

———

话说这个问题值得各位这样嘲讽么?「我不知道答案但我必须把我的偏见发出来」——知乎常见现象。


转一下我另一个回答吧:

一定要让孩子对中国感兴趣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的兴趣不是可以人为决定的。题主唯一可以做的是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但是学会中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看题主是否愿意花时间,下功夫。下面我说下个人经历和一些个人建议,另外题主可以看移民对于孩子,是弊大于利吗? - 归来笳鼓竞的回答,里面也有些可用的东西。

就学习中文来说,对于幼儿第一步是学会汉语拼音(但是这也有问题,我下面解释)。有了汉语拼音才可以开通学汉语之门,让孩子可以迅速掌握汉语的发音并可以开始阅读幼儿书籍。另外可以在家贴一些汉语海报。我记得我家里门上都是各种偏旁部首的海报和相配对的常用词,天天看,不背也背下来了。题主也可以买一些教学卡片来帮助学习,比如那些写着人从众,木林森之类的,没事就考考,答对了有奖励等。

在孩子到了小学的年级,如果题主有精力,时间和毅力,就自己买国内教材同步教学。我母亲是学幼儿教育的,出国以后自己买的人教版全套小学语文数学和辅导书练习题教我,并全部教完,初中语文是自学的。只是这种做法很苦逼,需要费很多的时间,而且就孩子来说也很辛苦。每天白天上课学外语,放学回来学中文。但是效果是明显的。另一方面,一定要给孩子一本字典并教会他使用。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孩子会了拼音和字典的使用就可以开始独自学习新的汉字。

就家长的角度来说,教完小学的语文基本上就足够了,之后有时间可以继续教孩子初中课本,但是一般孩子学习开始紧张,不能够下午放学再学一晚上中文。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孩子汉字上面,写汉字和每课听写,单元听写是必须的。要求孩子之后会流利书写汉子也是不现实的,但是至少通过一定的词汇量和拼音可以打字(比如我……)。

教汉语的问题来说,首先就是时间精力。我小时候其实很抗拒学中文,不为别的。就是我放学得回家继续学到晚上八点,其他孩子可以出去玩儿耍,凭什么?完后就是哭闹不干,完后就是挨打,完后默默学了……从现在看来还是很感谢家长对我的中文教育,但是这个代价是否值得,我也不好说。另外我提到先学习拼音。一般来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些孩子会把汉语拼音跟当地字母混淆。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国外出生的孩子身上出现,且对一个语言的认知还不成熟就学第二个造成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详……但是我觉得就是不要让两个语言的认知在同一阶段。

现在说说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问题。其实兴趣都是由环境影响的,所以题主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为孩子在家营造一个中国文化的环境,因为一出家门全是外国文化。达到这一点一方面要靠家长的行为,和文化背景。比如我父亲在家写毛笔,唱老歌,红歌。我们家只吃中餐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看见了就会自然好奇,学习。另外题主可以增加接触中国文化的媒介比如电视剧。我们家吃饭经常看剧,晚上也会一家人在电视前看。当然要选好的,比如康熙王朝,大染坊,血色浪漫。在看的同时,给孩子进行讲解,但是不要以教育的口吻讲解,而是提起孩子的好奇心。可以问孩子“你知道电视里这个是做什么的么?”“你猜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啊?”等等,否则孩子又觉得是在学习会排斥。另外在孩子有一定阅读水平时,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小人书。我小时候就是看三国,西游,水浒的连环画的。石头记还是算了……貌似也没小人书版的吧?再者,如果有机会,可以多带孩子回国看看,比如老家等,有助于了解文化。也可以报名参加国侨办的寻根之旅夏令营。

如果真的要巩固中文,我认为可以在中学前让孩子回国上一年或者一学期,提高会很大。还有如果当地华人不多,一般来说中文学校的作用不大。教孩子还是靠个人,需要耐心和陪伴。有时孩子会不理解,会很委屈,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想让孩子学中文就下狠心吧。反正我是没少挨打,单打双打,男女混合,皮带棍子都上过,但是也就到十二岁。之后自己喜欢中文,自己自学并阅读,也就没有挨揍的理由了。对女儿如何下狠心不详。

因此大方向按重要性基本总结为以下:

1.教孩子拼音

2.教孩子使用字典

3.亲自同步国内课本教学

最后!

不要跟孩子说外语!

不要跟孩子说外语!

不要跟孩子说外语!

本来出门就天天当地语言,你再不跟孩子说中文就没语言环境了!

不要图方便,孩子只要说外语就是装作听不懂!


结论:父母文学素养高的尽力使子女对中文背后的文化魅力产生兴趣,学习起来就万事难敌我愿意了。语言输入量必须足够,对子女要求必须严格。
我来说一个个例。
一个家庭旅居泰国已经第三代的华侨家族,我们称之为A家吧。
总体来说,老一辈东南亚华人华侨出身闽粤居多。近年来华东省份去东南亚投资工作的人数有所增加,泰国也渐渐有了说其他方言的华人圈子。
我所认识的这户人家,祖父母辈A1(第一代)出身上海,20世纪四十年代辗转从香港赴泰,一直持中国(具体是PRC还是ROC就不管了我估计是ROC)护照没有入籍泰国,其子女辈A2(第二代)于五十~七十年代出生,均领取PRC护照,孙辈A3(第三代)均为90年代生人。
一家人语言情况如下:
第一代,祖父母A1均受过高等教育,能说英语、粤语和沪语,普通话(老国语?)口音反正和现时中国大陆通行的普通话有些差别,在泰国多年泰语说得也很流利,读写泰语困难。
第二代,子女辈A2生长于泰国,幼时正处于国际政治微妙时期,泰国华文教育正值衰落期,他们于中国改革开放后才第一次踏上母国土地。双母语泰语和沪语,完整的学校教育和语言环境使泰语水平优于沪语。汉字读写较弱,写作文法大概初中生水平,能识繁写简。多有欧美留学经历,英语流利。成年后因经常往来于中泰两国,中文水平应有所提升。
第三代,孙辈A3均出生于泰国,多半出生即持有PRC护照。母语泰语和沪语,泰语毫无压力绝对优势地位母语,沪语可以无缝转换。虽然彼时泰国华文教育历尽沧桑,复兴后开始蓬勃发展,但是他们汉字读写和普通话都稀烂……英语受泰国学校教育,水平就……我们怎么样人家就怎么样罢。学习好的孩子有中国或欧美高等教育经历,对应语言水平较好。第三代里有儿童时随父母回国之后就定居在上海的孩子,语言环境已变,泰语变成了外语,之后的语言教育问题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可以看到,这一家人对子女的中文教育分两个部分,一是祖父母A1(第一代)对子女辈A2(第二代)的教育,二是两代长辈对孙辈A3(第三代)的教育。而华人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之大,致使其对子女的中文教育其实与社会大背景息息相关。

【A2们的华校教育】
本例中家庭第二代A2生于特殊年代,虽为中国人,却无法回国,所以不能不谈为他们提供中文教育的泰国华校。
20世纪初华人华侨纷纷涌入泰国,华校兴起。此时的华校教育意识形态仍旧是认同中华的,或保皇或认同孙中山,各种政治思想。教授内容全盘设定依照中国国内标准,华校出来的孩子深刻认同自己是个中国人。总之就没泰国什么事。
二战时泰国初为日本盟国,大肆排华,华文学校处境颇为艰难。
后泰国反水加入英美阵营,战后中泰关系较好(不过中方应该是ROC)华校得以短暂繁荣发展,以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华校的教育质量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这时候的华校教出来的孩子,仍旧是中国人,但也埋下祸根。
在泰华人在20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里是不认同泰国的,各种政治思想在泰国华人圈里互相碰撞,亲共亲国民党亲泰各种思想斗成一锅粥。这引起了泰国政府和本土国民的不满。政府颁布了各种法律条文来限制和打压华校和中国籍华侨,同时也出台了各种加速民族融合的政策。这一时期很多华人迫于生计开始由中国人转变成泰国人。
20世纪60年代起华校极度衰落,有几个原因。
①许多华人完成了国族认同的转变,已经落地生根成为泰国人。
②由于法规限制,华校的中文课时有限,致使学生中文水平达不到很高的程度,又耽误学生生存于泰语社会的升学前路。
③华人传统,闷声发大财,学英语更有用。
④对中文教育需求的减弱,供求关系变化导致华校办学师资、资金来源困难,发展更陷困境。
⑤社会环境对红色革命的畏惧,中国正处于文革动荡期,意识形态令泰国不安。
直到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使泰国对汉语人才需求量剧增,政治环境变得宽松,泰国华校方见复兴曙光。如今泰国的汉语教学机构已经遍地开花。
在这种背景下,正好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A2们就读当时举步维艰的华校,教学效果并不是太好。A2们在华校只就读了一两年便转入英文教学见长的西洋式学校。在学校说英语,在家说汉语(沪语方言),其他场合说泰语。A1本身文学素养极佳,与中国血亲仍有通信,见国内语文教学风气荒唐(各种语录口号),便以旧式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子女,还时常出题考作文,A1巧妙地用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作引导,使A2们主动对中文学习产生兴趣,避免了硬着头皮强迫孩子学一门平时不太用的外语这种尴尬的局面

(图:A2汉字启蒙千字文,其实我觉得三百千里,千字文的大部分内容来说较另二者更好些。)
需要看到,A1对A2的中文教育是与其良好的书香门第氛围和严格的母语教育家风观念分不开的。是以A2们虽然以中国标准衡量其写作水平不高,但其口头表达能力与国内同胞无异,只不过没有同时期国内同胞语言习惯上的时代烙印而已。另外写作这个事情不能强求,所以A1最后也不得不顺其自然了。须知在中国的我们除了学习基础文法和字词,语文的意义更多的是学习和欣赏汉语言文学,文学修养和勤动笔对写作的重要性无需赘述。

【A3们的挣扎】

(图:泰语和汉语虽然同属汉藏语系,不过文字书写系统真是差得天远。)
为了培养国际化能力,加上A2们多有留洋经历,他们的孩子A3们从一开始就就读于英文学校,新时代即便是国际学校里泰国孩子也是占多数的,即便教学用语是英文,汉语和泰语都是“二外”,也免不了课余时间大家自动转换成泰语沟通。A3的父辈A2们费尽力气,也只得一些华校童子功和重视中文教育的A1教导,才不致变成汉字文盲。A1于20世纪末在海内外亲眷协助下,终于回国安心定居养老。失去祖父教导,父辈水平不足,A3们的中文启蒙教育基本不行。举例来说就是听得懂“拉稀”,听不懂“腹泻”。
对此情况,A2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向各不相同。
①孙辈A3a,其父辈正视客居异国已久的现状,在坚持教育A3a能中文对话的前提下,对读写水平不作要求。此子将继承泰国家业,今后回国居住的几率不大,未来及下一代不做语言和国籍要求,如果愿意从此在泰国落地生根亦可。
②孙辈A3b,天赋异禀,从小对中国文化深深着迷,有祖父遗风。父母皆英美留学返泰(母大陆籍留英学生),A3c念的是英文国际学校,凭借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汉语,后于就读中国的大学,语文水平好到一般人发现不了她第三代华侨后裔的身份。
③孙辈A3c,小学归国念了两年书,扛不住汉语环境闹着要返泰,然后中文水平小学程度原地踏步估计还退化了。高中赴新加坡,学成后定居新加坡。幼年丧母(母台籍),继母为泰籍。
④孙辈A3d,中泰混血,泰籍,汉语水平勉强能日常对话,估计是不会离开泰国了。
⑤孙辈A3e,幼年归国,接受九年义务完整教育,没有语言问题,反而家长比较头疼怎么学好泰语。
和其他泰化入籍的华人不同,A一家成员多持有中国护照,所以家庭生活中坚持说汉语(沪语方言),口语水平保持较好。保留中国籍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新中国成立后国籍遗留问题相当多……而且初时PRC政府的态度是鼓励入籍居住国。并且居住国政府也出台了很多不入籍就各种限制,入籍则工作就业环境有改善的政策。A家海外关系较多,有不少旅居欧美的亲眷,A2一辈也多留洋,故此留在泰国的亲属生活不算困难。PS. A家在海外过得多好,其中国大陆的亲属在文革中就有多惨……(-__-)
泰化入籍的华人后裔历经排华和华校衰败劫难,加上家庭不重视,听说读写皆废的不在少数,许多祖孙语言已不能互通,需要父辈做翻译。不过话说回来泰籍华人已经是泰国人了,也没什么立场能指责他们不保留祖居国文化。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印度尼西亞難成大器?
在集成電路或者晶元設計領域,世界上有比較知名的華裔學者或者工程師么?

TAG:语言 | 华人 | 教育 | 出国 | 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