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跟喜茶叫板的喪茶?

反營銷策略?具體資料:喜茶對面開了一家喪茶,聽說喝完滿滿的小確喪....-網紅美食店每日推薦


喪茶是一次成功的快閃店案例。

乍一看,它很容易讓人想起那些網路熱議但又快速平寂的商品。典型的例子是「白花蛇草水」,去年微博、知乎都對它有過熱烈討論,但現在已經很少看到它的內容。

白花蛇草水的百度指數。去年4月開始有過熱烈討論,但現在它的話題期過去了

互聯網的特徵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可以預見,喪茶的話題也會在熱烈討論之後快速過期。但和前輩們不同的是,它採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解決了話題過期後的經營壓力——它的店鋪只營業4天,之後不會再開張。這樣的店鋪被人們稱為「快閃店」(Pop-up Store)。

快閃店最早源自2002年一家英國超市的促銷活動,現在主要被時尚品牌採用。快閃店的短期經營模式特別適用於那些容易過期的商品,時尚類商品最容易因為季節因素而過時滯銷。於是二者一拍即合。2014年,日本設計師川久保玲在柏林米特區開設了一家快閃店,將當季商品和過季商品混搭銷售,在12月中就賣光了所有庫存商品。

總結快閃店的特點,你會發現它和互聯網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都強調創新營銷,都重視短期熱度,都在努力刺激用戶的非理性消費。因此在時尚品牌的快閃店大獲成功之後,很多互聯網公司也開始採用「快閃店」模式。亞馬遜在2015年開始開設快閃店,今年更是計劃將快閃店數量提升到100家。

另一家互聯網公司,Snapchat,在去年售賣眼鏡Spectacle時,同樣採用了「快閃店」的模式。他們將Spectacle眼鏡放在一個名為Snapbots的巨型自動售貨機中,開賣前24小時才公布售貨機的具體位置。售貨機在一個地方只待一天,之後就會換到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快閃」遊戲。

Snapchat採用「快閃店」的模式銷售Spectacle眼鏡,吸引到很多人排隊購買 / 圖片:GeekWire

「快閃店」幫助Snapchat解決了Spectacle初期產能不足的問題。去年秋季上市時,Spectacle首批上市的產品數量據說只有幾千款。今年2月,Spectacle克服產能爬坡、實現穩定量產。Snapchat便關閉了在紐約開設的固定門店,鼓勵用戶上網購買。

看完亞馬遜和Snapchat,再來看看喪茶。它的成功一方面得益於喜茶已有的熱點,以及由此產生的「喪茶」的創新性概念;另一方面在於對時間點的巧妙把握,喪茶推出的時間與「五一」只相隔幾天,話題討論帶動的嘗試性消費正好在假期里集中爆發。排隊購買之類的話題又引發新的討論和消費。

但最重要的是,喪茶通過「快閃店」的方式降低了經營成本。話題性商品最大的問題在於:話題期結束後,商品庫存、店鋪租金都是巨大的成本壓力,後期難以為繼。但快閃店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策劃「喪茶」的網易品牌負責人楊媛媛在澎湃採訪中說,活動火了之後有投資方找過來,問要不要開一家實體店,但他們肯定不會做。


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阿多諾(H. Adorno)等20世紀的文化研究者已經為我們解釋過文化如何商品化的過程。 「喪」和自暴自棄、失敗之類的詞有強關聯,一般還伴隨著自嘲,當然這種情緒可能和社會大環境有關吧,社會階層板結,不可抗力太多,努力不能帶來收穫。

《馬男波傑克》就被認為是一部典型的喪片,它於2014年8月22日在Netflix開播。作為「當代不快樂」的代表,「老天啊,我還是老樣子,永遠也不會開心」是主角波傑克——一名50多歲的過氣情景喜劇演員——時常掛嘴邊的台詞。《紐約時報》對它的評論是:「在電視達到『峰值』的這個時代……現在的喜劇主角想要在文化上形成辛普森和阿奇·邦克那樣的影響力是十分困難的。不過對於他的死忠粉來說,馬男波傑克達到了這種地位。」

網易新聞品牌主管馬達對《第一財經周刊》:「 (既然)年輕人的情緒高點不明顯,抓住他們的情緒弱點是一個辦法。

除了喪茶,一財君整理了其他「喪」文化的商品化案例:

1. 4月19日,來自成都的創意團隊「試物所」為乳業品牌新希望策划了一場營銷活動。它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是時候,喝袋「沒希望酸奶」了》的文章,還為這款「沒希望酸奶」設計了一系列海報,主題是「哪些瞬間讓你覺得生活沒希望」。這篇文章的閱讀數很快超過2萬——通常這個公眾號每篇文章的閱讀量只有兩三千。

2. 更早之前,台灣一家名為「Moonleaf月葉」的奶茶店推出了4款「消極杯」,文案由Facebook上的網路插畫家「消極男子」(同樣因為寫負能量段子而走紅)撰寫,也在社交網路上獲得了大量關注。

3. 今年1月24日,潘婷的官方微博一次性發布了9張「毒雞湯」海報——「嫁出去的女兒,才不是潑出去的水呢!畢竟潑水容易,嫁女兒難啊!」「勸大家不要換了個造型,就到處問別人覺得哪裡不同,不然你就會發現,原來根本沒有人注意過你!」……這是潘婷發起的以「強韌開年」為主題的新年營銷活動的一部分。

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起的「毒雞湯」徵集活動也收到了超過1000條投稿,隨後發布的一個HTML 5更是獲得了平均1分44秒的停留時間, 寶潔美髮護髮類傳播與公關總監王虹說這是平均停留時間的3倍,「說明大家喜歡潘婷煲的毒雞湯。」

4. 2016年11月,上海本土的創意公司天與空為一個互聯網鴨脖品牌「鴨鴨驚」策划了一套傳播方案,包括50張海報和3條小視頻。「當品牌把銷售陣地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時,你的溝通對象更多是網民,尤其是90後的網民,這些人不會只對產品的口感感興趣,也不喜歡品牌高高在上地灌輸心靈雞湯,」創始人楊燁炘說,「他們更願意接受跟他們日常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內容,這樣才有代入感。」

他讓團隊的每個人從自己的角度去寫一些話,最後從好幾百條文案里挑出了現在的50條,例如,「美人痣長歪了」「我買國足贏」「老虎蒼蠅抓不完」,並在最後都加上一句「一鴨一鴨喲!」。「這句話的心態很值得琢磨。」楊燁炘認為它能傳達一種沒心沒肺、對所有事情都能一笑而過的感覺,這是整個創意的核心所在。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商業回報轉化成銷售的結果不太樂觀,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會提升。但「喪」文化的商業化有三個需要注意的點:

1.品牌的調性和產品的特徵應該與喪文化相契合。 比如UCC咖啡的案例之所以成為經典,很重要一點在於,其產品(苦澀)及包裝(暗黑、高冷)的特性和目標族群(上班族)的屬性及負能量很「搭」。

2. 當這種反主流再次成為主流的時候它想要拉攏的對象還是會感到無聊,就像當初他們覺得正能量雞湯無聊一樣。

3.喪文化難以過廣告審查。 截至目前,似乎也沒有哪條電視廣告或戶外廣告敢這麼做,負能量文案仍然只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台灣喪文化KOL(關鍵意見領袖)林育聖介紹,他跟品牌的合作大多都是「貼文」的形式,即幫品牌創作海報,在自己的Facebook賬號上分享後,品牌再轉發,「品牌基本不會把這些海報落到實處,比如做成外包裝之類。」


【關於喪茶營銷你所知道的和你所不知道的都這裡了!】

喪茶的來源:

「喪茶」的概念最早來自微博用戶「養樂多男孩洸洸」的一條微博,他在微博裡面這樣寫道:「想在喜茶對面開一家喪茶,主打:一事無成奶綠、碌碌無為紅茶、依舊單身綠茶、想死沒勇氣瑪奇朵、沒錢整容奶昔、瘦不下去果茶、前男友越活越好奶茶、加班到死也沒錢咖啡、公司都是比擬年輕女大學生果汁、叫號看緣分、口味分微苦中苦和大苦,店裡放滿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杯子上的標語「喝完請勿在店內自殺」

雖然說喪茶這個概念是來自這位boy,但是在上海開張的第一家喪茶店卻跟這個boy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這是餓了么和網易新聞共同合作的一次快閃活動而已。所以當有媒體聯繫這位boy的時候,看得出是很無奈的,因為這是提出來的,但是卻跟他沒關係,放作是你估計也是如此吧!

喪茶概念在清明節前後是很火的,但是真正落地的是在28號這天。是網易新聞聯手餓了么在上海普陀區的近鐵城市廣場新開喪茶實體店,並在餓了么App上接受外賣服務,這個原本只是網友腦洞大開的惡搞,卻在這個五一小長假前被實現。而這個概念從被提出到真正落地,其實一直都很火爆,甚至叫板現在同樣很火的喜茶,而這個火爆的背後肯定也是人為操作因素佔了絕大部分的,就像我之前說的:在互聯網社會,你所看到百分之90的事物都是經過人為設計,所以這個喪茶火爆的背後也是滿滿的營銷套路。

關於喪茶的地理位置

首先這家店是開在魔都上海的普陀區近鐵城市廣場,這裡是一個集Shopping Mall和寫字樓於一體的大型地鐵上蓋綜合物業,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上海經濟發展最具活力、最具投資價值的地區,是長風生態商務區的第一門戶,中環線上的璀璨明珠。喪茶開在這樣一個地區,首先保證的是用戶流量的集中,為此次事件的爆發提供了一個最基礎的根基。

關於喪茶的店內環境

喪茶的店內裝飾處處都是給人一種消極陰暗的一面。這裡的電視,一天24小時都在播放那種讓人生無可戀的電影,滾動播放著讓你「一喪到底」的影片,比如:殺光一個小鎮只剩一條狗的《狗鎮》,小女孩誣陷成年人性侵的丹麥電影《狩獵》,當然還有《熔爐》、《殺人回憶》等優秀的韓國電影,等看完了這些電影,估計你都要開始懷疑人生了,到底還有什麼希望。不僅如此,店裡的每一位員工都是撲克臉,一直板著臉絕不會對你微笑!一進入喪茶門店就被他們的員工告知:愛喝喝,不喝滾!

更為明顯的是喪茶的「吉祥物」,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品牌的吉祥物都是以快樂、歡愉的形象展現給用戶的,因為吉祥物本身就是帶著一種好的兆頭在裡面,因此我們看到大多數的吉祥物都是喜慶的。但是在喪茶店裡,你看到的吉祥物卻是如下圖的。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這跟很多吉祥物的形象都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逆向營銷的一個表現。

這在任何一家消費型的商店都是不可能存在的現象,因為這個本身是屬於服務行業,如果服務都不能給人一種舒服的享受,那意義就不存在。但是在這個後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在追求一種變異的精神文明,特別是個性鮮明的90、00一代成長起來後,這個消費升級趨勢就變得愈發明顯,所以喪茶的不走尋常路以及反向營銷,反而博得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歡。

關於喪茶的產品包裝

喪茶,就是一種給人高姿態的感覺,你不會想像到這個會有多好喝,或者你不會想像到這個跟其他的產品有什麼不一樣。但是話又說回來,因為他賣的不是喪茶,但是很多用戶關注的點是不在這個茶上的,也就是說他的關注焦點不在茶上,喪茶的運營團隊也不會把這個茶描述得有多好喝,有多甜多天然,這跟很多賣這種甜品的品牌也是不同。

拿這個產品的集中點在哪裡呢?除了上面的店面裝飾外,這個喪茶品牌我們關注的更多是他的周邊的設計、概念品以及其他東西。

就比如他的產品設計上

是不是個人一種極簡主義的感覺的,沒有過多的裝飾,簡單就好。

還有就是在他的文案上也是別有用心,雖然這個套路之前有很多大品牌也是用過,比如可口可樂,還有辣條界的杜蕾斯衛龍。就是在包裝上寫上一些能代表年輕人鮮明個性的文案以及能夠反映這一代的一些生活感悟等毒雞湯

還有這些:

1.不加糖就沒法喝了是嗎?沒有夢想你不照樣好好活著?
2.反正你都夠胖了,少喝一杯也不會變輕的。
3.我們只有單人桌,反正你也沒有朋友。
4.喝完快走,別自拍了,你長得又不好看。
5.我們的茶又苦又冰?你的生活不也一樣么!
6.在喪茶,喝完茶飲之後,請勿在店內自殺!
關於喪茶的跨界玩法

喪茶這次在上海開張,是網易新聞跟餓了么的一次共同策劃快閃活動,一個是做新聞資訊的媒體,優勢是在於有傳播的效應,此次的喪茶爆紅也是很大程度藉助了這個平台做一個先發媒介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而餓了么作為現在外賣平台前三的平台,一直都是很多年輕用戶喜歡點餐的平台,喪茶可以在餓了么作為一個線上售賣渠道,支持全網的外賣APP,無需排隊六個小時,並且還可以選擇自己的口味,例如,你可以選擇來一杯少冰,微苦的前男友比你過得好果茶!這主要是跟線下打通,最大化地擴大了銷售的渠道。他們的聯合策劃都是利用了各自的優勢,所以這次的聯姻可以看做是一次完美的結合,但是他們會不會繼續把這個效應繼續擴大,就要看這兩個平台在後面的更多玩法和因素加入了。

其實這種逆向營銷,即負能量營銷手段其實喪茶不是鼻祖,在此之前已經有很多平台也是在玩。

比如沒希望酸奶

今年年初,位於成都的創意團隊「試物所」 推出了一款「沒希望」酸奶,看似惡搞,但事後證明這是四川某著名乳品企業一次成功的營銷方案。通過將包裝袋上的「新」塗改成「沒」,一個新品牌就這樣誕生了。試物所甚至還專門設計了品牌的 Slogan 和代言人宣傳照。

在「沒希望」走紅之後,試物所又迅速推出了兩個「子品牌」,分別為「不熟酸奶」和「扎心酸奶」,並細化了「沒希望」酸奶的分類。不熟酸奶喝扎心酸奶用語錄拆穿生活中的那些尷尬瞬間,沒希望酸奶則走的是圈層營銷,「減肥沒希望酸奶」、「買房沒希望酸奶」,總有一款適合你。

還有負能量奶茶

負能量奶茶是台灣奶產店 Moonleaf 月葉和網路插畫家「消極男子」合作推出的系列產品,共包括 4 款「消極杯」,在奶茶的外包裝上玩起了反雞湯。每一杯奶茶上都會有簡單的文字和配圖,如「體重,不會因為少喝一杯飲料就變輕」。這些腦洞大開的負能量,不僅沒有令消費者產生反感,反而引起圍觀,一時成為「網紅」奶茶。

最好還有UCC Coffee

日本咖啡品牌 UCC 曾在台灣發起過一場叫做「大人的腹黑語錄」的營銷活動,來宣傳宣傳旗下的無糖黑咖啡UCC BLACK。通過和因為「負能量語錄」而走紅台灣的網路紅人合作,品牌將他吐槽正能量的語錄印製在了產品的外包裝上。選擇用負能量語錄的形式進行網路推廣和 UCC BLACK 的定位相關,UCC BLACK 的賣點是無糖、零卡路里和非速溶,適合那些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又要追求生活品質的初入職場的都市人。

其實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在積極迎接這種「喪文化」,因為這種毒雞湯文化實際是給現在處於大都市充滿焦慮感的年輕人的一種安全感。而這種喪文化也是給了更多品牌借勢營銷的機會,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新興品牌崛起的機會,而這種文化能不能夠持久,也是很多人所擔憂的,因為不可能是一個人總是喝毒雞湯,就像我們前面的不能一直都喝正面雞湯。而這也是社會的發展趨勢,這是自然社會發展一定的產物,下一次營銷機會我們不得而知,而我們現在知道的就是利用好當下社會所提供的大環境的機會,就一定能夠爆紅。

關注藝林小宇 - 知乎

藝林小宇,資深運營自媒體人,多個運營專欄作家,如果你也是0-3歲的產品運營,這個公眾號適合你:藝林小宇(cs-jy8),新書《全棧運營》即將上市!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喪文化越來越流行。

相較於「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之類的勵志名言,「轉角不會遇到愛,只會遇到乞丐」、「今天一天過得不錯吧?夢想是不是更遠了」、「真正努力過的人,就會明白天賦的重要」……這樣絕望特質的毒雞湯,似乎更能引起年輕群體的共鳴。

所以,當「不排一個多鐘頭真喝不上」的網紅奶茶店走紅上海灘時,引起了「喪文化」愛好者情緒反彈,他們喪心病狂的提議眾籌在「喜茶」對面開一家作死的「喪茶」,懟它!

粉絲們甚至信誓旦旦的說,要在清明節這天開業。

萬萬沒想到,4月28日,這家傳說中的「喪茶」店竟然真的開業了!

網易新聞和餓了么,兩家互聯網公司不好好搞IT居然開啟了喪茶店,真是「喪心病狂」x2!

順便麻煩你們把廣告費打給我,反正待會肯定有人說我這篇是軟文~

「上午已售完,下午看心情開業」orz,「喪心病狂」x3!

喪茶神獸卡通形象借鑒了著名「喪文化」IP馬男波傑克,只不過「馬」變成了「草泥馬」,「喪」到升級。

從這件事情上,至少看到2個非常有趣的點:

1. 線下店也可以網路熱點了:「喜茶」是紅網奶茶店,自帶多客戶流量,那麼很好,我就順水推舟在你對面開一家群而不同的店,天然就能享受流量優勢——必須是「群而不同」,如果一條街上開兩家沙縣餛飩,彼此產品完全一致,他們之間是零和博弈,爭搶客流;而「喪茶」和「喜茶」同品類但不同文化/產品述求,反而能相互滋長,形成話題,吸引更多人流。

2. 新零售時代,實體店需要以完美的五感設計創造極致的終端消費體驗:如果僅僅是有「喪茶」名字,看上去沒有「喪文化」氛圍,那隻能算「抖機靈」,根本無法黏住顧客。O2O時代,物質供應極大豐富,實體店的消費體驗價值被重新定義與凸顯。以「喪茶」概念店為例,做到了極致的體驗營銷,終端門店不僅僅是一個提供產品的鋪子,更多是是精心用五感設計,立體展現「喪文化」氛圍。

這個放飛腦洞的項目格外值得我們期待。


【視覺】

黑色簡約的門面,足夠醒目,完美體現「喪文化」氛圍,並保持了高逼格氣質

我真誠的建議在喪駝面前擺一個真實的乞討盆——演戲要演足嘛——每天打賞一定不少

「老闆」都坐到店門口要飯,店員也是要死不活的喪氣樣,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這是一個很喪的奶茶店——聽說,人們在受驚嚇的時候,胃酸分泌更多,更有食慾哦

按照VMD(Visual+Marchandising)——通過視覺向顧客展現商品和賣場價值的賣場打造方法體系,在實踐中有一個關鍵點:磁力點,也就是在空間內設置視線關注重點。比如從入口開始連續設置磁力點,將顧客的視線逐步從入口引導到店鋪內部深處的位置,提高顧客接觸商品的頻率、提高店內檢索性、或延長停留時間。

【聽覺】

美妙的聲音能讓人產生感動或興奮的感覺。根據空間具體情況,設計制茶機器的轟鳴聲、蒸汽噴涌的爽呲聲、落座時合適的環境音樂等,大大提高空間魅力。

聲音用的妙,不僅能引導顧客對店鋪的形象形成認知、產生情感誘導,甚至能改變顧客對時間快慢的感受。


【味覺】

我的人生就是個烏龍瑪奇朵、你不是一無所有你還有病啊烏龍茶、加油你是最胖的紅茶拿鐵、加班不止加薪無望綠茶……菜單並不是毫無根據地羅列商品,而是以「喪文化」生活方式為軸心,把年輕消費者想法和主張體現產品設計中,例如,或許可以有一款「變態酸」的檸檬茶」作為「喪茶」招牌茶,甚至乾脆賣14.14元/杯純白開水「喪心病狂的白開水也竟然有人買」,彰顯品牌獨特魅力。


【嗅覺】

奶茶店,會讓顧客聞到迎面而來的茶香。嗅覺在人體五感中具有幫助延長記憶的功能。女性顧客敏感細膩,受香氣影響購買決策的狀況更顯著。因此,要想讓顧客對店鋪形成深刻的印象,需要用一些適合的香氣來輔助顧客回想起在店內的場景。香氣同時具有提升品牌逼格、讓人放鬆自在地購物、提高購物意願等作用。

喪茶,唯獨不能在嗅覺體驗「喪」,還是以傳統茶香味、果香味為宜。


【觸覺】

a. 產品:細微的觸覺感受能創造高級的產品體驗。以另一個網紅品牌「茶閣里的貓眼石」為例,他們家奶茶上面那一層白白的霜狀物不是奶蓋,而是茶過濾後產生的綿密泡沫,據說只有真正茶葉泡出的茶湯才能有如此濃郁而細膩的泡沫。

b. 道具:預算合理範圍內,可以在杯子材質上做一些小文章,創造別具一格「喪」的觸感。以及,送給顧客一些很「喪」心病狂的互動道具,例如「喪文化」貼紙。

c. 光線:也是「觸覺」的重要體驗載體。同樣的產品/環境,隨著光照的強弱、照射位置的不同、色溫的差異等,會呈現出變化多樣的「觸覺」效果,帶給顧客不同的體驗。「喪茶」作為奶茶店,建議和咖啡店、麵包房類似,選用明亮、柔和的光照(非堂吃,所以宜明亮),但是可以每隔15分鐘,突然出現時長10多秒的明暗跳閃、同時播放滑稽感的恐怖音效,創造一種鬼屋式劇場感

像「喪茶」這樣,靠著網友眾籌腦洞形成創意、最後落地實現的網紅品牌,也算奇葩。

「喪文化」最後的情感落腳點其實是正面的,體現年輕人看似玩世不恭、卻仍然頂著壓力拚命生活的態度——另類的表達方式,或者說營銷手段,只是品牌為了迎合年輕人、把正面品牌內核包裝成負能量的做法而已。

「喪茶」和「喜茶」,其實是一個硬幣的不同兩面,不同風格的表達方式,裝得都是一樣濃郁的雞湯。

好吧,反正體重並不會因為少喝一杯飲料就變輕~

4月28日,讓我們幹了這杯「喪茶」!~

原文發布在:廣告老司機 - 知乎專欄

本文不是軟文,但有廣告:敝公司承接零售終端SI設計及店面裝修,是海底撈的供應商

——————

http://weixin.qq.com/r/k0iguBjEYkUdrVzb9x2B (二維碼自動識別)

鮮肉資訊·老司機分享·廣告YAN值
廣告圈最值得關注的公眾號:DHAplus
專欄:廣告老司機 - 知乎專欄;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人生如同在陰溝里仰望星空,所以營銷方向有兩種,一種讓人仰望凈空,一種讓人在陰溝里焦慮的時候,心情稍微放鬆點。

每個人都有一個現實自我和一個理想人格。比方說勤奮、自律,這個是理想人格;而懶惰、容易被誘惑,這個是現實人格。人的很多壓力來自於用理想人格的標準要求現實人格。而有一種產品,能讓人在這種「綳著」的壓力中,得到釋放和紓解。比方說加菲貓和櫻桃小丸子。

所以喪茶這種調調,就是說「在陰溝里仰望得太累,先讓我趴下休息會,反正已經在陰溝里了」。


我還見過奶茶旁邊開個 爺茶的。。。
上圖了


明星接受潛規則是為了便於自己更順利的演出,而嫩模參加演出是為了更順利的被潛規則。

同樣,互聯網創業者也有兩種:

明星型創業者:炒作自己是為了更好地創業和賣產品;

而嫩模型創業者參加創業和賣產品是為了更好地炒作。

所以,創建「喪茶」,看似創業,實則為了更好的炒作。

-----------------------------------------------

想要更多討論關於這類商業問題的,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nick說」,在裡面有很多我關於商業、營銷等的見解


作為「喪茶」品牌註冊方,也算是知情人之一,用時間線的方式幫大家梳理下整個流程:


壹:3月25日,一位微博用戶吐槽:「想在喜茶對面開一家喪茶」。此時只有一個名稱。

貳:3月29日,愚人節前兩天,公眾平台「上海好白相」推送「魔都新網紅喪茶來了,就開在喜茶對面」一文。

該文案創作了完整的設計,包括店招,菜單,產品照,外賣等。此時很多人誤以為已經有實體店了。之後流傳的圖片大多出自該推送。

叄:3月30日,我發現該品牌只是個愚人節玩笑,尚未有實體門店,遂申請註冊了「喪茶」的商標。

肆:4月7日 有門互動的工作人員通過知乎加了我微信,諮詢了「喪茶」商標的使用問題。此時,有門互動應該已經開始策劃閃店。


伍:4月28日 餓了么,網易新聞,有門互動聯合在上海開設了閃店。第一次將「喪茶」從概念變成了實體門店。

陸:4月29日,由於營銷效果太好,為避免商標法務方面的風險,有門互動工作人員向我申請正式的商標授權書。


我就想知道如果喜茶改名叫習茶,喪茶準備怎麼應對(?⊿?)?


三月份的時候在北京跟朋友喝酒,他說咱們一起弄一個微信號吧,叫 年輕人為什麼喝酒,每天推一些喪得沒變的稿子,在絕望中找希望。然而因為我們兩的拖延症,仍未成行。
文化本應該是多元的,我本人很反感每天都是正能量的口號,不願正視社會的尖銳矛盾是一種自我催眠。
喪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態度,魏晉那種由士族階級引發的社會矛盾所培養出來的竹林七賢已經表明了這是一種擁有社會價值的理念。再來看看,現在的階級固化跟魏晉年間的士族階級死灰復燃是不是又有異曲同工之妙?
希望喪茶並不只是一個蹭熱點的產品,如果能夠藉由這種熱點開啟一個思潮的話,那也算見證了一個時代。


叫衰茶,背茶也比喪茶好一百倍

太觸霉頭了完全接受不了

而且這一波配合的宣傳文案質量也不高,又加上強行碰瓷大減分


據說今天開了一家喪茶。

說真的我覺得我也算是蠻喪了。作為一個喪逼,人家連喪茶都開出來了,我連個「小卻喪」的公眾號都沒做起來。但是又怎麼樣呢?如果做得起來就不用喪了。

說起來,喪本來是個很小眾的概念,但是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喜歡喪文化呢?什麼「你的人生就是一場烏龍瑪奇朵」「愛上一匹野馬頭上都是草原奶綠」,都市人現在就吃這一套。

其實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個月減肥和你八字不合蛋糕」和「比你的臉還要油光可鑒的冰火菠蘿油」相比,前者會讓人覺得有點小萌萌噠,後者大概會讓你把菠蘿油扔到侍應生臉上。

同理,「升職無望」「買不起房」「每天都要加班」「減肥失敗」等等,無論是吐槽別人還是自黑,都尚在可接受範圍之內,而「身高一米六」「工作沒能力」「智商有點低」「丑得有特色」這類的話則基本上可以算是人身攻擊了,一般也少有人會缺心眼地這樣形容自己。

原因就在於,前者要麼不是你的錯,要麼就是可以通過努力而解決的問題;而後者,基本上都是你自己不行,或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

同樣說自己胖,「減肥失敗」給人的感覺是「哎呀我會成功的只不過不是現在等天氣熱了肉自然會掉的」,而「喝水都胖」則給人一種「哎我真的沒辦法了我的人生真的一塌糊塗你看我這個樣子哪個吳彥祖會愛上我」的感覺。

說白了,很多人之所以表現得喪,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給自己打氣:「哎呀我其實不是不行,我只是現在沒時間/沒精力/沒經驗/沒錢干這件事,等我有時間/有精力/有經驗/有錢了,就很快可以升任總經理迎娶白富美練出八塊腹肌買到翠湖天地登上人生巔峰了。」

他們一點也不喪,他們心裡充滿了正能量。他們偷偷地報各種學習班,一邊號稱「哎呀我今天不減肥了」一邊偷偷吐掉嘴裡的馬卡龍。

真正解決不了的錐心之痛,誰都不會拿出來說的。你看那些哀嘆房價的,大部分都是努努力還有機會買房子的,真完全買不起的,根本不會看著房價的新聞給自己添堵。你再看說自己長得不行的,基本上沒有低於五分的,像我這樣的從來不說自己長得丑,因為真長得丑。

而且,大家都是混社會的,肯定知道一個道理:你的喪能夠舒緩別人的心情。不說別的,讀書的時候相信大家都見到過一類賤人,讀書必偷偷摸摸,對外從來都說自己不複習,考試萬一得了高分非說是運氣,難得拿了一次低分就非要全班嚷嚷「哎呀我就說我不行,你看這才是我的真實水平」。

(我絕不是這種賤人,我是那種每次都拿最高分然後在全班嚷嚷「你們這群渣渣」的賤人,兩類人有本質的不同。)

其實這種人也是被逼出來的。人都有一種寶貴品質,被稱為「看不得別人好」,一個人考試得了50分,他需要的絕不是80分的哥們深情的鼓勵,而是和45分的哥們一起罵老師變態,第一名是書獃子,等等。

所以,當一個人覺得生活不那麼如意(在當今社會,生活不如意簡直就是太容易達成的成就,我要是翻個白眼給人去算命,說一句「你最近有事情不順心」,準確率肯定超過80%)的時候,他也會下意識地喜歡看到別人很喪。喪這件事情,能夠有效舒緩他人的心情。

所以,聰明的你知道,為什麼你應該表現得喪一點,而不是一天到晚發「我又健身啦」「我又讀書啦」「我又去上課啦」之類的朋友圈了。

以下的二維碼是那個沒做起來的公眾號,因為不追求盈利所以估計不會更新得很及時,而且也不會經常說你喜歡聽的話。

http://weixin.qq.com/r/3UTl-enEILRfra2e9xH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懷疑根本就是一個老闆,一個團隊互相演雙簧圈粉


我就想知道,餓了么有給提出這個創意的人創意費嗎


居然下面還有人說什麼喪文化。。。和網路亞文化有什麼關係?就是利用一些消費者追趕話題的心理掙錢罷了。

之前因為喜茶火爆,有人在網上玩了個惡搞,現在餓了嗎拿過來做幾天快閃店,不收現金,只能用餓了嗎下單取貨。也是為了APP推廣。據說一下子排隊3個多小時。

去的人真有腦子這東西嗎?為了趕時髦拍照發圈,讓別人隨便一個營銷就能撩到G點。不過話說回來,作為商家不忽悠這種人也是沒道理的——就像社會上的詐騙案,有些是騙子惡毒,但有些卻是被騙者活該!

——————割一下——————

下面有人說買的人心裡知道,就是圖個樂子,呵呵,自我安慰還真是方便吖。和老年人被忽悠去聽保健講座買保健品有啥區別嘛。就許你年輕人有樂子,不許年紀大的樂一下?

還有,去排隊買這個茶,不就是為了蹭熱點么,拍個照發個圈說明自己夠潮。既然這樣,可見是希望得到關注的,怎麼關注來了反而玻璃心受不了了?誰說關注必須是認可?不認可不行?本來話題營銷就是正反觀點都會有,否則會有熱度?那些排隊買茶卻又不許別人批評這事的人思路好奇怪。。。


也許在不久之後,假裝得抑鬱症會是一件很潮的事情。


搞笑,開不開的下去難道不是看他們的茶品到底好不好喝嗎?
我就喜歡這種毒雞湯,我就不相信世界有什麼善意。小孩子才信什麼治癒系信什麼正能量,早看透一切比傻乎乎的相信要好一百倍。


沖這名字我就不會去 難聽


去喝這家茶完全不可以用跑的,只能走!那是因為

跑了那就叫奔喪了。


謝邀,這個問題已經被討論的很深入了,感謝大家這麼關注這個好玩的營銷事件,我就來談談我們的初衷吧。


為什麼「喪茶」可以火成這樣,成為這樣一個現象級的事件?其實這鼓「喪風」已經吹了很久了,我們只是選擇在恰當的時間,提供了需要的服務。

2016年的夏天,以葛優躺為先鋒的一場早有預謀的比廢大戰拉開了序幕,無數個90後青年從這部十幾年前的老鏡頭裡面,看到了真實的自我。幾乎是突然之間,與傳統價值觀大相徑庭的流行語爆炸式地在網路上傳播開來:「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感覺身體被掏空」,這些似乎帶一些絕望性質的語言成為年輕人新一輪的個性標籤。

這其實不是」喪文化「第一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了:悲傷蛙、長腿的鹹魚、馬男波傑克、鮑比希爾等善於傳播毒雞湯喪文化的代表們,在「葛優躺」的帶領下,也不斷受到青年人的追捧。

我們正是抓住時下的流行熱度,將喪茶帶到了魔都。做這種事情的想法顯而易見,為了討好年輕人。但是,年輕人真的欣賞喪文化嗎?加班已經夠喪了,還要給我喝這個茶嗎?對於我們來說,「喪茶」好像有那麼點不一樣。

表面上看來,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喜歡講」喪「,似乎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精神狀態,就像這些海報上說的一樣。畢竟渺茫的發展前景、曲折的前進道路、空虛的內心才是我們真實的寫照。原本都以為自己會是條深海小白龍,在海與浪之中隨意抽動,但生活教育了你,每動一下都是窒息,每走一步就是無情的小浪頭向你胡亂拍來。

然而,事實上是,那些喊喪的年輕人,其實都依然在賣力工作生活,掙扎於眼前的苟且。他們嘴上抱怨不想上班,抱怨孤獨,但是他們比任何一代都更看重個人價值的實現。餓了么看準了年輕人這樣的自我嘲諷,卻實質緩衝的心理意識,把正面品牌內核包裝成看似的負能量,一把戳中了年輕人的心理。

幹了這杯小確喪:生活總會出現困擾,並不至於悲慘,雖然密集出現,但是依然懷有希望。

其實我覺得我們公司一向挺愛玩的,畢竟是一家由年輕人組成的公司嘛,這場喪茶的快閃營銷精準地洞察了當下年輕人的心理,用「喪茶」和年輕人們一起,通過一種自嘲調侃的方式來表達對現實生活的紓解和美好生活的嚮往。

隨著消費升級,當下的年輕人的消費需求相比過去有了巨大的變化,他們更加追求精神層面的理解和服務,而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滿足。

從去年的阿大蔥油餅到今年上半年的夢花街餛飩,餓了么以飲食文化作為緯度,著力培育網紅餐廳,這次只開4天的喪茶快閃店的出現,只是餓了么「創意熱店」的第一波。不僅僅是以傳統品牌餐廳,更是以用戶喜愛的網紅餐廳作為切入點,真正意義上去完善對於品質的定義和解讀。
才剛過去不久的419和520,餓了么先和杜蕾斯聯合玩了一撥SOS,後和zaker開了「愛無能小酒館」,世界充滿惡意,讓美食治癒小確喪。餓了么在將來還會繼續帶來精彩,請大家繼續期待!


推薦閱讀:

一個人 能有多喪?
一個很喪的人性格是怎麼樣的?
有哪些特別喪的歌?
你經歷過哪些『小確喪』?
有沒有一張圖片能表達出「喪」的感覺。?

TAG:市場營銷 | 奶茶店 | | 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