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分享?

可以說全人類的,也可以說說自己為什麼要分享。比方說,人們日常的分享行為以及在社交網路上的分享。分享動機是什麼?


隨想隨說。

人們天天都有分享行為,但要說清其中的道理,似乎並不容易。

分享是人們與社會產生聯繫的一種方式,本質上是一種互利行為,在互利中,選擇、鞏固和發展彼此的社會關係。完全沒有分享,社會將不能成立。分享是構成社會的要素之一。

凡帶有一定社會性的群居動物,也都有分享行為。民間有「虎不成群」的說法,虎乃百獸之王,他大約需要100平方公里的食物鏈生存空間,強大到可以獨霸,不需要分享。但即使是虎,撫育後代時,捕獲的食物,也會有先子後母的分享行為。狼則要成群,共同覓食,共同分享,否則就不足以自保。

從中還可以看出,分享是一種生存和發展需要,無論是人,還是群居性動物,都需要在分享中實現自利和自保。

中國民間有大量反映這種分享關係的語言。如「你有我有,才是朋友」「禮尚往來」「上山打獵,見者有份」「吃得虧,打得堆」等等,講述不同的分享行為和道理。

分享可以分為若干類型。勞動交換,是一種更為廣泛的分享行為。分工越細,分享越多。商業社會中的自利,也是通過利他的行為來實現的。商業交往中的雙贏、多贏,也都是通過分享的方式,來共享成果。因自利而利他,因利他而自利。並因此而產生了大量的規則和錯綜複雜的行為。

你要有,才能讓他人分享。你要沒有,事關生存,甚而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於是便有了社保,捐助,這屬於社會成果分享、社會責任、同情、愛心範疇的問題。

這種客觀存在,作用於道德範疇,便有了相關的道德規範,作用于思想情感,便有了相關的喜怒哀樂。多人的成果,被一人因某種原因獨享。「獨享其成,於心何忍?!」獨享者便會遭受道德譴責,自己也會經歷心理情感上的折磨。

總是分享他人的成果,而無成果讓他人分享,會有感激之心,卻未必會愉悅,可能會因自己的無能而沮喪。總讓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如果是一種人格修養的自然表現,會愉悅,如果是出於責任驅動,則會心安。

在極端飢餓的困難情況下,你的同伴只有一個饅頭,分了一半給你,你會永久心存感激。這中間或許還包括著另一種人生暗示,人生禍福無常,也許某一天,他自己也會遭遇厄運,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

分享中,各種不同的思想情感表現,也劃分出了人的思想情操高低。似乎還不僅如此,各種行為中,還有對人生無常的把握。

有知乎網友,提出傳播學中的分享問題。媒體或媒體從業人員,其職業狀態,是一種接受公眾或稱受眾委託從事的一種服務和引導行為。

記者首先不是自己,而是接受公眾委託去采寫新聞信息的職業人,他必須代表受眾去感受、去採集。記者採集到的新聞信息,如果不發表,獨享,不屬於傳播學意義上的新聞信息,如果發表了,公眾不感興趣或不太感興趣,是無效的或者價值不大的新聞信息。記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和表達特色,但最後也要依受眾的喜好來選擇。越為受眾喜好和分享,記者當得越好。

如果一家媒體或記者傳播的信息,沒有受眾樂意分享,那麼其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可以說,傳播學,天生就是研究讓人分享新聞信息的學問。

「知乎網」就是一個分享平台。分享問題和對問題的回答。她是由問題來組織分享的,在分享中同時傳播了知識和網友的思維成果。這是和按知識點來組織搜索的「百度」的最大區別點。

「人為什麼要分享?」這個問題提得好。謝謝提問者,讓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

生活中有大量讓人習焉不察的事,其間的道理,更是未必有人去想。有時,提出問題比解答更重要,因為可以打開思想閘門,有些問題不一定會一下子獲得答案,或者永遠不會有終極答案,但會促進人深思,深思中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認識,也是成果。


謝邀。

《紐約時報》當時在芝加哥、舊金山和紐約,做了個不算小的問卷調查。

一個基本前提是:分享,是一種追求精神滿足的行為,一種自我實現。

85%的人說,看他人的網路回應,能幫助自己理解各類信息。
73%的人說,他們分享信息之後,能更深刻貫通地理解信息。
簡單說,「分享信息,對分享者自己理解信息,也是有利的。」

94%的人認為自己分享信息會對他人有用。
49%的人認為分享信息可以讓他人注意到自己的趣味和傾向。
68%的人認為自己分享信息可以讓別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或者說,自己想保持的形象。
78%的人認為分享信息會讓自己與他人保持接觸與溝通。
73%的人認為分享信息能吸引到同道中人。
69%的人認為分享信息能讓自己更融入周遭的世界。
84%的人相信分享信息有利於支持自己喜歡的東西。


所以,分享的動力,可以概括為:
——傳遞信息。
——顯示自我。
——社交。
——履行自我。
——宣揚理念。

以微信朋友圈打一個比方。
一個阿姨轉發了一個超級高價的保健品說明。這意味著:
傳遞信息——姐妹們看啊!這個保健品對身體好啊!
顯示自我——我還買得起這麼貴的呢!
社交——有沒有其他姐妹看到跟我一起吃兩個療程的呀?咱老姐妹好一起聊聊。
履行自我——我也是個重視保健的人哪!老姐妹都知道,我也得這麼做啊!
宣揚理念——人老了還是要重視保健啊!我傳揚這個也是為了大家都注意身體啊!

當然,如上所述,分享本身是一種精神的、自我實現的行為,所以無論分享內容如何,至少這種行為是慷慨的,而任何積極反饋,都能鼓勵他們進一步分享。
所以常給長輩們點贊,也許會鼓勵他們進一步轉發些亂七八糟的玩意,但也會順便鼓勵他們進一步講求精神,而不在意物質。

所以我和朋友們的理論是:
要改變長輩們摳門、重視物質、斤斤計較的做派,從默默給他們的各種分享點贊開始……


很期待看到有人能從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的角度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先拋磚引玉,隨想隨答,沒有系統性

人們分享可能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利益驅動,第二是社交驅動。
1、利益渠道好解釋,看看新浪微博上轉發抽獎什麼的就明白了。
2、社交驅動感覺比較複雜。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化關係促使人們進行分享。
#分享某方面的東西表明了自己的社會屬性和群體歸屬感。比如我喜歡Social Media,我願意分享相關的東西,那麼我在社會中可能就是屬於這個群體。

#分享能夠體現個人價值。我把我掌握的知識和技巧、或者信息資訊分享出來,能夠在一定程度我的個人價值,獲得大家的認同感。比如我在回答的時候,我也是在分享自己的東西,我期望得到認同,比如有些東西我是第一時間知道的,希望大家覺得我消息的靈通性。

#從情感的角度,任何引起人歡樂、靈感、可愛、本質、震驚、驚喜的情感的內容都能激發人們分享的慾望。


分享是為了傳遞基因。
其實分享變得普遍是從有了互聯網,分享的成本大幅降低開始的。
在分享成本高昂的時代,人類傳遞自己的基因必須以自私的方式,比如只分享給有血緣關係的同類等。在分享成本低廉的時代,人類可以通過利他的方式,比如投資,將自己的基因傳遞給更多人。
--
以上是一年多以前的回答,沒什麼可操作性,更新一下回答:
還原一種真實場景,下雨地面濕滑,當你一個人走,而且你知道附近沒有人,你險些滑倒的時候不會有說出來「哎呀,太滑了」的行為(大家自己回憶一下是不是,一定是你意識到沒人在場的條件下);而有人在場就不一樣,你險些滑倒的時候,會說出來「哎呀,太滑了」。其實你的心情都一樣,同樣是害怕滑倒,說出來可以釋放一下,但有人在場和沒人在場又不一樣。所以,是不是能說,分享要兩個條件,1、被某個信息刺激到,產生了某種情緒;2、能意識到有他人在場。


引用電影《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里的台詞:

「People have to share things... That"s what intimacy is.」

人們分享,因此變得親密。


1.從個人成長的角度:越分享,收穫越多:我分享了,能讓人更了解我的想法和狀態,遇到的問題等,人們能夠更有針對性地跟我討論問題,向我提
供幫助;我分享了,能夠激發人們不同的想法,或者是更好的靈感,能夠跟我進行更深入的更有創意的互動;我分享了,給某些人帶去一些價值,分享精神能夠傳
遞,最終我也會受益更多……

2.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

  • 通過分享,讓別人也能感受到與自己相同的快樂
  • 分享能表達我們對他人的關心
  • 通過分享可以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在某個領域的權威性和美譽度)
  • 期望回報,今天的分享對於他人有用,下次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人也願意幫助你
  • 分享是一種感恩:曾經因為他人的幫助而受益,以分享作為回報

為了別人更好的了解自己,擁有更多朋友和快樂。
為了在別人的反饋中得到啟示,改進不足。
為了在獲取的時候能夠更心安理得一點。


人要分享,是因為有愛。希望別人好。而且越是分享越會得到更多。分享快樂,就會得到更多快樂,是顯而易見的,分享知識會得到更多知識,在知乎你可以看到。但是,分享財富能得到更多財富的秘密,很難被人接受。

施比受更為有福。因為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

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

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

量給們。

話說有一次,神允許一個人可以到地獄和天堂各轉一圈。他決定先到地獄看看,他發現地獄裡的人在吃火鍋,鍋有很多好吃的,但每個人都是臉黃肌瘦,因為要夾火鍋的筷子很長,要夾到自己的嘴裡很困難,有人手特別長,還可以有剩餘的可以放在碗里,但要怕爛掉了,還要防範別人會來偷,所以很不開心,心事重重。
然後,他到了天堂,發現大家也在
吃火鍋
筷子也是很長,夾到自己的嘴裡也很困難!但是每個人都是營養良好,而且開心快樂,彼此說笑,彼此關心,其樂融融!!!他不明白,再仔細看看。。。。。。。。。。。。。。。。。。。。。。。。。。。。。。。。。。。。。。。。。。。。。。。。。。。。。。。。。。。。。。。。。。。。。。。。。。。。。。。。。。。原來,他們用長筷子彼此餵養,看到好吃的東西先想到夾給別人而不是自己---夾到別人的嘴裡就不難了!每個人都這樣想,結果大家都吃上好東西,而且彼此心存感激,並且感恩鍋里總是有好東西吃

那麼,看看下面郎咸平如何說南美和北美的差別吧。

假設在一個地方發現了金礦,來了一個人投資建了一個礦場,雇一百個工人為他淘金,每年獲利1000萬,礦主把其中的50%做為工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每年收入5萬,他們拿一萬來租房子,剩下的四萬可以結婚,生孩子,成家立業,礦主手裡還有五百萬,可以做投資。因為工人手裡有錢,要安家落戶,所以,房子出現需求。於是礦主用手裡的錢蓋房子,租給工人,或者賣給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開飯店,把工人手裡的錢再賺回來。開飯館又要雇別的工人,於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業機會,也有了收入。一個家庭的消費需求就更大了。這樣,幾年之後,在這個地方出現了100個家庭。孩子要讀書,有了教育的需求,於是有人來辦學校,工人要約會,要消費,要做別的東西,於是有了電影院,有了商店,這樣,50年過去以後,當這個地方的礦快被挖光了的時候,這裡已經成了一個10萬人左右的繁榮城市。

而第二種情況是這樣的:

假設同樣發現了金礦,同樣有人來投資開採,同樣雇100工人,同樣每年獲利1000萬,但是礦主把其中10%作為工資發下去,每個工人一年1萬。這些錢只夠他們勉強填飽肚子,沒有錢租房子,沒有錢討老婆,只能住窩棚。礦主一年賺了900萬,但是看一看滿眼都是窮人,在本地再投資什麼都不會有需求。於是,他把錢轉到國外,因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蓋幾個豪華別墅,雇幾個工人當保鏢,工人沒有前途,除了拚命工作糊口,根本沒有別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戲的就是想辦法騙一個老婆來,生一個漂亮女兒,或許還可以嫁給礦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後,這個地方除了豪華別墅,依然沒有別的產業。等到礦挖完了,礦主帶著巨款走了,工人要麼流亡,要麼男的為盜,女的為娼。

Seeking the best for the loved one delights both hearts。SHARE!分享!



分享關於信息和物質。信息的分享正如前一個答案有提,減少信息不對稱。從傳播上來說,分享有兩個好處:1、增加雙方的共同意義空間,也就是說,就不同問題進行越多的信息交換,能有效的幫助雙方形成越多的「共同意義」,你們之間的共同意義空間越大,你們以後的交流成本就越低——省去了解碼過程中的失真。所以我們變得更加親密。2、得到有效的反饋。傳播都帶有一定的意圖,這個意圖表達的越完整,你越有可能獲得預料之中的反應——或者相反。也就是說,你有話你就直說,這樣你才能最有效的達到目的,無論這個目的是讓對方按你的意圖行動,抑或只是看看對方有何反應。無論如何,信息分享的越多,對傳播的一方越有利。由於傳播過程通常是互動的,因此對受傳者也是如此。
物質分享。。。待續

在瀏覽了很多問題之後發現知乎對「分享」的關注更多是建立在網路社區基礎上對公共資訊的共享,而非個人思想情感方面。那麼就現在很流行的「分享」,也可以做出傳播學方面的回答:
新型的營銷理論已經把「分享」列入消費者行為過程。
為什麼這種分享被營銷人員關注和重視?因為覺得它威力大。也就是口碑效應吧。
口碑效應老早就有了。網路時代的口碑效應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那就是"分享"這個過程,將傳播中最重要(私以為最重要)的兩種模式結合起來。即人際傳播和大眾傳播。
人際傳播本來指人跟人面對面的傳播。這種傳播是最有效的傳播,因為除了豐富的訊息被傳遞,場景、關係等因素使得這種傳播最有人情味。網路時代的傳播具有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所以那麼多網站都很重視所謂的黏著度。所以你看到你朋友推薦的東西,與看到莫名商家的廣告,是完全不同的反應。
有了這種人情味的關係,就像舊時的口口相傳。但這規模太小了。因此分享的另一特徵就是大眾傳播的超級規模。人際傳播可以不限於兩兩之間,它幾乎是N對N的形式擴散出去,規模空前。
將最有效的傳播與最有規模效應的傳播結合起來,私人空間變小,公共空間空前的大。所以分享變的流行。


分享的原因:
1.炫耀(分享新潮的玩意)
2.獲得快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3.獲得實在的利益(用戶量/獎品/積分)
4.交流,碰撞思想(溝通碰撞中獲取真知)
5.獲得認同,提升社會地位(分享獨特的有質量的內容,能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6.表達關愛(讓關愛的人了解更多,更快成長)
7.感恩(一種付出,一種責任)


我嘗試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一問題吧。人為什麼樂於分享?分享其實是一種互惠互利的利他行為。依據內含適應性理論(inclusive fitness)認為人類的繁衍是自然選擇、性選擇和親屬選擇的混合體。即是說一個人的作出某種行為的根本原因是為了加權繁衍機會最大化。人們會在潛意識裡整合自身繁衍的成功幾率、其親屬的繁殖成功率、對自己及親屬繁衍有潛在重大貢獻的人的繁殖成功率,把這些加權以尋求最大的繁殖成功率。因此人們會產生利他的分享行為,因為這樣的行為會使得包括他本身的所在團體利益最大化。不知道我是否解釋清楚。


源於「意識自私性」的需要,有思想的生物是自私的,它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意識)傳播的最廣。正如所有有基因的生物,它們希望把自己的基因傳播的最廣。

基因自私性決定了存在基礎。
意識自私性決定了存在品質。


讓我為關心內容傳播力大小和正在做社交網路、新媒體以及關心用戶增長的朋友們寫點值回票價、賺回注意力成本的內容吧。

近期恰好在思考社交網路上用戶分享的動機有哪些。以下是一些思考和漫閱互聯網後梳理內容。

事先約定,本回答中,內容一詞泛指文字內容、知識、照片、藝術作品和商品等一切務待傳播的事物。

我們在創造和發布內容時,會陷入誤區,慣於僅從單一的維度來考量內容是否優質,包括今年開始流行的,自查內容是否有料和有趣。但這種常態做法,本身就沒有為內容賦予傳播力、也沒有為其內容接觸到的用戶給予容易Get的分享動機。

事實上,想要讓內容參與進社交環節中,光從優化內容本身的質量和紮實程度,遠遠不夠。這在邏輯上還不夠直白么,分享的本質,是有施主有受主的社交行為。好內容是有閱讀價值,但其社交價值如何,就是靠運氣了。

可靠運氣顯然不能解決問題。這裡,為賦予內容在社交行為中不可缺少的價值,我們需要想一個關鍵問題。

關鍵問題:我們想要讓用戶分享的內容,這可以幫助用戶完成什麼社交任務?

The New York Times曾在2011年左右調查用戶分享動機,總結了內容在社交環節中可以扮演的五種角色。

  • 尋找談資——我的內容能給別人提供談資嗎?
  • 表達想法——我的內容幫他們說出了內心想說的那句話了嗎?
  • 幫助別人——我的內容能夠讓他們幫助自己的朋友嗎?
  • 塑造形象——我的內容能否代表他們的形象?
  • 社會比較——我的內容是否讓他們看起來更有地位?

這裡其中一部分和本題高贊回答張公子分享的內容一致,建議大家參考,在此處不做贅述了。但我想幫助各位強調的是,這個列表我已經改了一個字,把「你」字改成了「我」字,使其擁有了工具屬性。

那麼,怎麼用呢?用法倒是簡單:把這五個問題抄下來,命名為CheckList,在你的內容完成初稿Draft後,掏出這五個問題,逐一念一遍,如果這五個問題,你直覺上的回答都是「不」,那麼此時,我建議你再優化一遍你的內容。這算不算值得點個贊的乾貨?

當然了,並不需要五問都回答是。只要有一兩題你很肯定你的內容該回答是,就很強勢很牆裂了,嘻嘻。

讀到這裡,倒可以歇歇了。下面就是問題之外的補充材料,如果你對用戶分享機制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閱讀。

#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上面的回答中,我們模糊了用戶的特點,統一認為用戶都是一樣的。但客觀上並非如此。

我在另一篇名為《5 reasons people share news how you can get them to share yours》的文章中,學到了我們用戶基於不同的分享動機,有六類不同的最為有特點的分享者們。

在這篇報告中,相似地,用戶們的分享動機被分類為自我形象塑造、利他、保持與社交網路的連接性以及共情這五種。和上面的總結大致類似。

但其更進一步地提出了六種典型的分享者,就讓人覺得有意思多了。你甚至通過我接下來的描述,逐個想起來你朋友圈中的那個誰誰誰。

第一類:利他者。一般是想要幫助他人並一塊兒分享世上美好的事物的女性。她/他們的分享動機主要由利他性、共情能力、保持和他人連接的慾望以及傳福音精神(這是一種比喻)組成。
第二類:野心家(非貶義)。這類人在強社交網路中專業性(或者說逼格?)滿滿。他們熱衷於分享嚴肅、有用的好內容並期望以此建立名聲。主要由展示自我定義、保持連接性這兩種動機驅動。
第三類:弄潮兒。這一類一般是年輕人和男性。他們喜歡通過分享來開聊開扒,並以此來釋放「他們是誰」的信號。顯然,動機是自我形象塑造、共情和連接性。
第四類:回飛鏢。這類人喜歡開展討論、大量評論其他事物,無論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主要動機是想通過你來我往的方式和更多人連接,因此各個平台都特別活躍。這類人也就是我們平常愛說的,刷臉黨,喜歡以此刷存在感。
第五類:聯結者。一般是女性,喜歡通過分享來證明咱倆關係更鐵、更蜜。動機主要是共情和與社交圈的連接性。
第六類:篩選者。這一類自古就有,他們喜歡像特定的人群分享與該人群價值取向相符的內容,而且為保證質量,分享有限。動機主要是利他精神和互聯網連接性。比方說,報刊編輯、淘寶店買手和公眾號小編特性的人。

我們做出這樣的分類,是為了玩概念鬧著玩么。如果不是,價值在哪裡呢?

一是,既然內容挑人,不同的內容、商品和知識,適合其中不同的人來傳播。大家受限於自己平台和渠道的用戶畫像(你的平台上,這六類哪幾類是主體?),因地適宜的選擇優化的角度。也就是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吼噠。

二是,如果你的內容不挑人,這種分類其實就豐富了優化內容的維度。有些公眾號作者明知道自己寫的話題爭議性強,還非得往外發。這就是吃准了用戶群體里的野心家和回飛鏢們的口味。而有的內容更適合打磨成生活攻略和不得不知道的生活小技巧,這就適合在人群里的聯結者和利他者之間傳播了。
嗯,都是套路,城裡套路深,想回農村的快上車。

三是,寫回答寫三點比較權威。像我對這種問題暫時只能歸納出兩點的,自然先佔個位,等有靈感了再來補。

此外,我還讀到了幾句優化意見,似乎放在黑底白字的PPT中單獨佔一頁是最好的。簡單的英語金句,新年工作例會中萬一用得到呢。

如下:

  • Think of your users』 relationships.
  • Keep it simple.
  • Reconsider your share button.
  • Share on the right networks.
  • Remember email.
  • Customize sharing options.

寫完了,累死我了。吃幾個核桃去。

+++++

參考資料:
[1] 5 reasons people share news how you can get them to share yours
[2] The Secret Psychology of Facebook: Why We Like, Share, Comment and Keep Coming Back
[3] Why Is Facebook So Successful? Psychophysiological Measures Describe a Core Flow State While Using Facebook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得回答「人為什麼會分享這個問題」

會分享是一種現象,而要分享背後的原因。

一般而言,在朋友圈分享某類文章,動機有三:

一、你看,我最近是關注的是多麼高大上的東西。

二、這東西挺適合拿來分享,好顯出我是個合群的人。

三、這確實是好東西,有必要讓別人看到。

第一種第二種是偽分享,分別屬於通俗心理學所稱的「裝X」和傳統心理學上所說的「媚俗」。

只有第三種分享才是真分享,切以為這種分享根源在於「雙贏思維」。

人的思維可以劃分為三類,分別是「win–lose」模式,「win–win」模式和「lose–lose」模式。

第一種就是所謂的零和博弈(Zero-sum Gaming),第三種比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而現代社會越來越提倡雙贏模式。

所以分享是一種美德,但只有第三種分享才是真正的美德。


本人在愛奇藝負責微信等SNS的播放迴流,所以剛好有整理過用戶在線分享的原因。

分享是一種行為,而每種行為都有對應的心理動機,以下就是根據不同的心理動機對分享者進行分類,然後逐類分析每種人群的分享動機。


人類天生需要通過交換信息來消除不安。

分享信息是交換信息中的一個環節。


我也有一個蘋果,如果彼此交換,還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另一種思想,而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就各有兩種思想.——亞里士多德。


這個問題如果提到基因層面,那「分享」就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屬性,如同基因自私一樣——為了「存在」,基因只能自私,你能看到這個問題,正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分享型宇宙」。雖然有點人擇,但我找不出更好的理由了。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it is human nature. environment will have great influence though.


推薦閱讀:

感覺自己的同齡人low是因為自己太自負嗎?
知乎大 V 是如何認識其他大 V 的?認識之後社交關係是怎樣的?
生氣時總是抑制不住地想笑,我是不是有病?
你身邊有怎樣的逗比讓你又愛又恨?

TAG:社會科學 | 推薦分享 | 用戶心理學 | 社會化分享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