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書太貴的前提下,怎樣讀書省錢?

請注意,本題的前提條件是「書太貴」。


  • 最省錢的辦法是辦一張當地圖書館或者大學的借書證
  • 找一個當地的,愛書人多的Q群什麼的,提議大家換書看(錢鍾書老先生指出,追 MM 的一大手段就是借書,一來一往,又有共同話題,又多了見面的機會)
  • 京東、噹噹、亞馬遜等各大電商網站的書相對比實體店便宜,一般在書籍定價的七五折左右,而且時常還會有打折和返券的活動。
  • 使用豆瓣購書單http://book.douban.com/cart和缺書網http://www.queshu.com/jianlou/2-1-1/來貨比三家
  • 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叫「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都是大家討論怎麼省錢買書http://www.douban.com/group/buybook/
  • 孔夫子舊書網也是不錯的選擇,有時看那好書賣的是白菜價,看得我都心疼了
  • 不要小看淘寶,有時也有驚喜
  • 豆瓣上也經常有處理二手書的,交換和買賣的都有
  • 搜一搜本地的特價書店、舊書商店、圖書批發市場,比如北京的舊書店有這些http://tech.sina.com.cn/i/2012-06-09/02247245495.shtml,當然還有不容錯過的地壇書市。在成堆的書中找到自己真愛的那一個並把它帶回家的感覺,恍如談了一場戀愛,那種快樂是網購不能比擬的
  • 電子書的話,買一個 Kindle,絕對是電子閱讀之神器。蘋果或安卓系統上也有很好的閱讀軟體,資源的話,亞馬遜中國、豆瓣閱讀、多看書城、位元組社的電子書都是很不錯的。
  • 補充個實體店買書的辦法:找收卡的卡販子買兩張。 購物卡很多人九六折收,但購書卡大多不超過六九折。七折左右的購書卡可以在圖書大廈買很多書了——同時保證買到書的品相和有人幫找書的服務,以及提前確定書籍內容。(笑道人提供)

最後還是呼籲大家支持一下正版,無論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商品時代,有人肯為了看書花錢,才有人為了賺錢而出書。大家為了嚴肅認真的書籍花的錢越多,這個市場才會越活躍越繁榮。否則過幾年,不說沒人出書吧,可能也都是食療啊、養生啊、勵志啊什麼什麼的了。

書價說貴也不貴,市面上一本書原價平均下來在 35 元左右,如果每天少花 10 元錢(也就是一罐樂事薯片或一盒中南海香煙或兩瓶青島啤酒或三公里的打車費或四聽可口可樂或三分之二個奧爾良烤雞腿堡或四分之一張電影票或二十分之一件衣服或四百分之一部 iPhone 手機的價格),每周就可以買兩本書。一年 52 周,就是超過 100 本書。

如果一年能讀 100 本書,你就已經是可以讓大家刮目相看的讀書人了。更何況,一本好書你可以一遍一遍地看。

當然,這是個很功利的說法。我們還是要在追求的前提下,再去擴展。具體可以參考這個問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44284
.


其實真正有效的讀書花錢很少,個人總結個「省錢讀書十法」吧:

  1. 淘讀:上舊書市場淘舊書來讀是謂淘讀。舊書不僅相對便宜,而且除了前沿科技和新興學科,許多舊書的寫作、翻譯、校勘、排版質量均好於新書。另外有一些大型書店有專門處理賣不掉的書籍的地方,也可以淘書。
  2. 復讀:買來一本好書一遍一遍反覆精讀。半部論語就可治天下,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一部《論語》讀通,比你讀幾十本《社交指南》《人際關係秘訣》之類的書都要強很多。一本《離騷》看下來,就不用看那些神魔YY了。
  3. 覽讀:現在許多大型書店都有抄書處,完全可以拿一本喜歡的圖書坐下,邊讀邊做筆記,一分錢不花。即使沒有抄書處,也可以在書店瀏覽,強迫記憶,不但看了書,還鍛煉了記憶能力。
  4. 享讀:看他人分享的讀書筆記,參加讀書報告會,加入讀書交流群等。享受別人的解讀,是為享讀。享讀不僅可以省錢,而且可以只聽精華,同時還可以吸收到別人獨到的理解,一舉多得。
  5. 看讀:土豆、優酷、PPStream等提供的內容中,有許多是對書的講解、評析等,觀看此類節目,相當於讀書。
  6. 聽讀:廣播電台總會放些有聲書、評書之類的,對一些經典的文字,也有如@鍾華老師以及LibriVox 這樣的免費朗讀版本。通過聆聽來閱讀,雖然不能很精細,但可以利用零碎時間,也是一種好方法。
  7. 借讀:圖書館是個好地方,其中的書包羅萬象,喜歡哪本借哪本,讀不完就再借一次。另外還可以跟朋友借,只是借完了記得道謝、記得還。
  8. 網讀:許多經典書籍的版權都已經過期,如果只是為了閱讀,完全沒有必要再購買圖書了,上網搜索一下便可找到。在線閱讀、手持設備閱讀、列印閱讀都悉聽尊便了。
  9. 芻讀:看過記住的書籍,可在心中重複閱讀,反覆體會其中各方面的意蘊,比如《西遊記》從政治的角度如何理解?從職場角度看有何啟示?通過反芻獲得新的理解,此聖人所云「溫故而知新」也。
  10. 不讀:讀一個階段的書,就好比吃了一大堆東西,需要休息一下,讓自己消化吸收。在於讀書的方面就是讓知識互相聯繫起來,融會貫通。隔三差五不讀書一次,用來檢查、梳理、反思自己所讀過的書籍,形成新的思想認識,是為不讀書的妙用。

=============================戾氣分割線==========================
都藉此地發牢騷啊,那我也發幾個:

原問題是如何省錢讀書,偏偏有一大堆人跑出來說書不貴,還有出版人出來說書太便宜了,出版成本也很高,出版社虧本了云云。不但答非所問,而且甚是無理。

  • 一樣東西的貴賤本身是個主觀的東西,很有可能題主月薪並不高,勉強維持生計,並不能像許多人一樣月月吃大餐看電影喝咖啡什麼的。比爾蓋茨可能還覺得買個飛機不貴呢,難道他也能要求你這麼認為?不要把自己的判斷強加到別人頭上是基本素養。
  • 書的質量本身也是個問題。是,一本三五百頁的書買你二十多塊可能本身不算貴,可如果這是一本內容特別口水,翻譯得極不通順,錯別字不少,甚至有錯印、倒印、裝幀錯誤的書籍呢?賣您二十您要嗎?
  • 也許題主所說的是專業書呢?圖書市場極其專業的書(買的人太少)和極其水的書(價值太低)顯得貴是人盡皆知的。一部《道藏》一套將兩萬餘元,一套《十三經註疏》好幾千元,一本《金文編》也要兩百多元,你知道研究這些學問的學者一個月工資多少嗎?許多二三線城市中沒有名望的學者可能一個月一千塊都都拿不到。
  • 懂點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商品的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賣不動的書就得虧本,這和你出版社成本多少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 現在出版的書籍垃圾書也很多,這是拉低了出版社盈利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出版社20%的暢銷書賺錢,80%的書都是剛剛夠本甚至虧本,這本身有出版社許多問題。非要歸咎到買書人身上,實在是不能理解。

(另:本人對出版行業及出版人並無不敬,只是我覺得應該允許人說書貴。)


就說下親身體驗,2010 年之前,記得查過噹噹和卓越的購書記錄,大概一年有 5000 塊錢,夠上兩個網站的 VIP 了,還不算有時候逛逛萬聖和其他書店看到的好書。當時買一些設計、建築類的書,很貴。

2011 年 ~ 2012 年,購書花銷大幅下降,平均下來每個月不會超過 200,工作變化等不說(在媒體工作有意無意的會保持閱讀和寫作習慣),在互聯網行業時間變碎,但其實看得書也沒變少,而且花費大幅下降,主要因為移動閱讀終端和很多免費公版書資源(大量來自新浪愛問),解放了時間而且豐富了書籍來源。

我讀好書,又省錢的建議是,其實每年出版的大量新書中,特別是國內,值得一讀的不多,不如讀讀古典作家已經開放版權的老書,像什麼《修辭學》、《歌德文集》,了解中國的像《鄉土中國》這樣的。和他們比起來大部分當下出版的書都不叫書(就是 PPT )。何況隨著年齡增長就發現,騙人的、誤導人的、後來被證明錯誤的書太多了,會讓你經常懷疑知識,不如看一些培養精神的書,大部分知識來源於生活。

遇到時下流行又的確有價值的紙質書也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甚至會多買幾套送人(像《思考,快與慢》這種)。還經常買唐茶、Kindle書店等的書,講信息技術、科技方面的書電子版經常是走在前面的,那每月不到 200 塊錢都花在這些地方。當然也有買來一看失策的,說明還是有縮減的可能。關鍵還是讀好書,技術條件進步自然就省錢了。


我是來唱反調的
作為一個圖書從業者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 卓越這些網店的價格都是虧本在虧本賣的 沒有任何一家正常的出版社暢銷書籍可以低於55折批發 作者的版權費以及印刷成本已經佔去不只25%了 算上出版社的任何營銷費用以及跟批發商之間的來回運費 這裡面早就超過了4折(請別拿極端來做比較 一般200頁的暢銷書幾乎都是20~30定價 越暢銷作者費用越高)
在加上亞馬遜等不是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的 合作的物流配送小包裹倉庫和客戶地區的送貨費用是1.5到2元價格不等 還有各種退單返單(卓越雙11前幾天300-100 雙11當天300-150這裡面有多少人拒收重新下單 來回運費還是要付的) 以及返利等 卓越這邊出貨的成本絕對3折都不到
這種變態的惡性競爭的價格 還有一堆人嫌貴 你們覺得書就應該白菜價么? 自己寫本定價20試試? 首印5000 你能拿到的稿費7000都不到 你當寫書是聊天么 1天一本還是1月一本?
外國的書店 人家那是良性競爭 與實體店的區別就是書的齊全度 但是 那起碼不是賠本吆喝 再不濟 最多不賺錢 不會出這種下三濫的價格戰打法
有多少個人敢說300-100里全是 自己想買的書而不是湊單出來的 有多少個買了那些書又看的? 虛假的銷量能撐多少 他們為的是你買多幾次能成為回頭客 能記得他們網店的名字 敢問有多少個同學 不是打折扣的時候去他們網店買書?
十年前的貝塔斯曼怎麼倒下的? 最近的噹噹的負面新聞怎麼不查查 為了搞雙11虧到傾家蕩產直接打劫出版社 要挾出版社給錢給利潤打價格戰 不給的就下架 敢問出版社如何有時間在去尋找好書給你們出版 哪裡還有版權費給作者?
感情都喜歡《盜墓筆記》《臧海華》這種印刷? 這就是出版社應對你們的辦法 廁紙印刷200頁 定價25打個8折你們不爽? 好貴啊 不買 網店也不願意要 促銷沒地方出錢呢
沒問題 定個40就好了 直接打5折 卧槽看著這個價格好心動好良心喔 超值的說 網店還300-100 算起來不到4折呢 網店就是好啊

沒有人有權利去要求你在哪裡買書 也跟上面那個說的一樣 沒有人會阻止你去實體店掃條形碼去網店買書 等哪一天實體店消失了 網店也會有實體掃描的 這個絕對放心 但是我可以保證 到那個時候 書的價格 跟現在實體店的價格 絕對沒差 網店一直這麼虧錢虧到賠本倒閉? 我只能呵呵了 想想家樂福 沃爾瑪剛進入你們身邊時候的價格吧 先低價虧本把本地的小店全部弄死 等自己佔山為王的時候 我愛開多少開多少 節日促銷五折 保證滿足你 我們這原來烤雞翅本地超市2快2 家樂福剛來的時候1快5 市場生的零售算起來是1快8 2年逼死本土超市 現在賣4快5 節假日促銷只要3快5喔 親 趕快來買 生的市場都要2快2呢

我知道我跑題嚴重了 只是我實在無法理解這種問題的出現和回答 你覺得貴 TXT適合你 真的 沒有比這再便宜不過的了


別只想怎麼省錢,想想怎麼賺錢。看書看的多,至少可以寫稿,千字幾百元,能再買許多書。


如果住在省會以上城市,立即辦一張城裡最大的圖書館的借書證。現在絕大部分省立圖書館的服務都是免費的,自助借閱很方便(深圳還有很多街頭自助借閱機,可以預約送書到離你最近那個自助圖書館機)。書也不舊,以我對陝西省圖書館和蘇州圖書館的印象,一年前出版的書都能找得到。

如果住在小地方,可以在微薄關注類似「什麼值得買」、「超值分享匯」這樣的鏗錢帳號,可以不錯過電商折扣的機會。你要知道,亞馬遜在法國賣法文書,提供的折扣不能高於5%,相比較中國動輒折上再五折,你去哪裡找這樣的國度。以一個普通上班族來說,100元人民幣在電商做活動時購買的書,已經足夠他每天讀書讀滿一個月了,這,很便宜吧。

再有就是電子閱讀器了,以當下中國的電子書環境,你可以讀的免費書幾乎是無限量的。

真想讀書怎麼樣都讀得到的。


不一定要揪著「書太貴」這句狂轟濫炸吧,誰知道提問者是不是每天三餐鹹菜稀飯從來不打車但就是想多讀書的人呢?各位出版界前輩是被傷怕了…… 我高中的時候每個月生活費一千塊錢,吃穿用(從不吃貴的,不常買衣服)外全部用來買書,在書店打工,老闆還常常送一兩本,我照舊覺得自己買不起,覺得「書太貴」。

想讀書,不是壞事;想省錢也不是。價格升不上去顯然是需求問題,供方哭窮不是解決方法。

想讀更多的書?除了之前回答的眾人給出的精密方法,還有個很笨的、收益卻遠遠多於僅僅把眼光放在砍價上。想讀更多的書,先要把自己的書借出去:

「你上次說自己對美國中學教育感興趣?我這裡有本《美國語文》借你吧!」
「我也覺得政治課本很瞎,我那兒有一本哲學入門的《大問題》你要不要看?」
「你喜歡《挪威的森林》啊,我知道那家書店有超全的菲茨傑拉德。」

慢慢的他們就會開始和你分享他們的書。

不要講故作高深的話,從暢銷書開始推薦。讓書成為你們之間閑聊的話題,帶他們逛書店;和他們分享新書、有趣的書;普及正版的必要;時不時問他們有什麼推薦;相信你身邊其實有很多未能發現的愛書人、有品味的人和……有錢人。

讀書不是一個人的事。


一年內的新書,基本上只能買了,通過豆瓣等比一比哪家電商更便宜吧。

一年至五年的書,本地圖書館是個好選擇,一般的圖書館藏書量都在幾百萬,而且押金也就一百塊。可以借別人身份證去多辦幾張,不過每次別借太多。(有回一次性借了10本,扛回去累死我了)

青番茄上也可以借,有很多新書,最高的500塊押金可以借10本,借期兩個月,免費上門送書還書。不過比較慢,下單後可能要一個多禮拜才能收到書。

比較冷門的書也要考慮網購,新書走電商,舊書走孔夫子。

另外可以考慮電子書。舊時代的電子書基本上都是掃描的實體書,兩年以上的書大多可以在超星和讀秀上找到,另外VeryCD上也有很多人掃描圖書做成PDF,真的很感謝他們。新時代的電子書有Kindle、豆瓣閱讀、唐茶等,這些才是真正的電子書,閱讀起來很舒服。


書的價值是讀。
讀書的最大成本不是錢,而是時間,心情,精力等。


怎樣讀書省錢?問這樣的問題,恐怕就很難靜心讀書了。我們的問題應該是:怎樣省錢讀書?

堅持用一架破手機,或者幾乎不用手機,相比I Phone,差不多省了5000塊;堅持用一架破電腦,打個字上個網什麼的,相比 Mac Book,差不多省6000塊;堅持穿一件舊袍,相比一件闊氣的秋冬大衣,差不多也可以省2000塊。

合計13,000元。現在中文書價格水漲船高,就算平均50塊一本,那就是260本;英文書平均200塊一本,就是65本。總是可以讀一陣了。

如果還可以粗茶飲水,不喝咖啡,那兩杯星巴克咖啡差不多就可以變出一本中文書來——這我做不到。如果還能夠把面煮軟,加一點鹽吃下去,那每一天其實又多出一本書來——當然這麼做不提倡。士志於道,本不以惡衣惡食為恥,但也不應以之為榮,於身心家人都應有更長遠的規劃。無論如何,用自己的心力省下來的錢、買來的書,我以為,讀起來有趣味得多。假以時日,選購的書會更精,讀書也會更細。


買一枚kindle5。69美元。其他你懂的。


書價太便宜了,與其耗費心力省出這點小錢,莫若從他處節省,興之所至,隨時網上或店中購買。讀書不是囤化妝品和衣服,過了那個時間點再讀,總有不痛快的感覺。

一次打車、一杯咖啡、一場電影……隨便省省就是一本書咯~


很小的時候,我和爸爸逛書攤,逛書店幾乎從不空手出來。
很多人覺得浪費錢,小孩能讀懂什麼?
爸爸的回答:如果買一本書,我兒子能學到1個字就值得了。

長大後我常跟周圍的朋友說:
我買書從來不看價錢,只要想看就買下來。
有的書看完做了詳細的筆記
有的書看完了
有的書看了一半
有的書看了序言
有的書只看了封皮和封底
還有的書掃了一下就扔掉了。

很多人會說這不是很浪費么?
我想說的是比起這些:
1、無數次猶豫買還不是不買?
2、無數次掙扎買這本還是那本?
3、無數次擔憂買了我會不會看?
糾結在這些問題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的人來說,我覺得我沒有浪費

越過無數的廣告和糾結,簡單的點擊購買
1、發現好書,收穫成長
2、擴展知識,增加見識
3、總結錯誤,了解自己(知道這本書不適合我,難道不是很大的收穫么?)
通過多年的閱讀,我的閱讀進化:
1、會區分想讀的不想讀的
2、會區分有意義閱讀和好奇心閱讀
3、會區分有效閱讀(硬閱讀)和零散閱讀
4、會區分閱讀和深度閱讀(PRR)
這些經驗和教訓讓我更好的分配閱讀時間,真的是很合算的生意。


綜上所述, 根據我們家的祖訓:

爸爸的回答:如果買一本書,我兒子能學到1個字就值得了。(我也會這麼教育我女兒)

書不貴,昂貴的是你面對讀書是否物有所值的恐懼。

一直到現在,我仍然相信物質不滅定律。付出過的努力,也許現在看不到,但一定會以某種形式累積起來。
——絕世白起

請把恐懼放下,你所閱讀的每一個字,都將成為你未來某個剎那寶貴的財富。


之前是去亞馬遜買
現在我住在重慶圖書館旁邊~
所以~嗯~圖書館

另外對排名第一的回答我想說……
您搞錯了一個概念,我們覺得貴並不是覺得書的價格比書的價值來的貴,而是覺得書的價格對我們的支付能力來說是「貴」的

其中所謂的「先低價虧本把本地的小店全部弄死,等自己佔山為王的時候,我愛開多少開多少。節日促銷五折?保證滿足你。我們這兒原來烤雞翅本地超市 2 塊 2。家樂福剛來的時候 1 塊 5。市場生的零售算起來是 1 塊 8。2 年逼死本土超市。現在賣 4 塊 5,節假日促銷只要 3 塊 5 喔!親,趕快來買,生的市場都要 2 塊 2 呢。」非常不贊同

作者這樣舉例是不對的首先家樂福來的時候也不是自己來的,還有沃爾瑪等別的超市一起來,除了和國內超市競爭,也要和沃爾瑪競爭,不是打倒本地超市就能佔山為王。
同樣,京東也要和亞馬遜、噹噹競爭。 並且,如果您高中有認真學習經濟學相關基礎知識,應該知道這個道理。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現在的價格比當初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一些物品的價格是要高些,但作者忽略了在您所說的這「2年」里通貨膨脹的情況,09年的時候您吃一碗牛肉麵的價格和11年的價格恐怕也不再是一個價格了。這樣脫離高通貨膨脹市場大背景來單講所謂「漲價」是不理智的,也體現了作者的思考能力和智力水平。

第三,家樂福進入重慶超過5年了(我也記不得具體幾年了,但肯定超過五年),重百隆、新世紀、重百超市等本地超市目前仍然經營的很好,並沒有被家樂福/沃爾瑪逼死,也許您所在地的本地超市被逼死,還有一種人們常常說到的可能,通常,我們說這樣的超市「經營不善」。

當然,我也很意外這麼偏激且漏洞百出的小片會被選到周刊。

最後建議@符明銳 您讀下這本書:學會提問 (豆瓣)
應該能更好的幫助您理解和回答他人的問題。並且,您一定也不嫌貴。


找幾個好書友,建立共同基金,組建圈子內的圖書共享。一來一起出錢買書,二來有人交流讀書心得。三來……說不定有好姻緣哦~嘿嘿


超想回去中國買書。。。。。。


我讀書效率最高的是前年,一年200本(平均每周四本,一半是推理小說所以速度比較快),全是實體書,總計消費5000元(自己算過)。

按照平均每本書5小時算(取個大概的平均值,一般歷史和社科類要慢很多,小說類如果常看書的人的閱讀速度比這要快),這5000元的支出分攤在1000小時下,平均每小時的閱讀成本是5元。

相比玩網路遊戲(除了dota和極少的點卡遊戲外)、看電影、逛街等其他業餘時間可以做的相比,算很便宜的了吧?如果你覺得每天上網聊天和看電視節目也不錯的話那也沒什麼。

哪怕從功利的角度看,和其他方式相比,讀書是能提升自己底蘊和價值的最佳方式,雖然未必立刻見效,但是長遠來看你通過讀書擴大的視野、積累的知識,甚至重新形成的方法論,都會讓你受益匪淺(包括工作和生活),這是金錢無法買到的。


只買經典的,值的看的書。值的一看的書一般都很短,也很便宜,不值得看的書倒又長又臭又貴。一本好書值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也算是為你節省了錢。


我覺得中國的衣服貴,還有一些充面子的東西例如土豪金,豪車等等貴卻沒人閑反倒趨之若鶩。可是中國的書還有網上的電影資源,音樂資源特別便宜。真是要把這些腦力勞動者給餓死大家才覺得好。


書太便宜了,稿費和編輯費也太便宜了。我做了11年的平媒編輯結果還是跑到了遊戲行業。中國(大陸)的書真的太便宜了。


推薦閱讀:

古風的本質?
《紅樓夢》中有哪些可悲的細節?
如何優雅的看失樂園而不雄起?
如何定義「讀過書的聰明」?
為什麼歐美國家的人喜歡閱讀?喜歡紙質的書?––外出旅遊空擋都會拿出來看,國人都是看手機?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