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法國的微電影《盲人調音師》?

最近看了這部13分鐘的微電影,感覺很精妙,其中蘊含了不少寓意,最後的結尾發人深思!大家怎麼看?


昨晚上睡前看到了這個微電影,看完翻了翻影評,因為是五年前的電影,所以影評大致已經成熟,定性。
從上到下看了看,發現大家都忽略了一個細節,這個細節真的是絕妙,我來稍微解析一下。
男主角是被大家解讀最多的人物,剛開始我也站在這個角度,可是今天早上我靈光一閃,發現了那個老婦人的問題。
大家都從各種細節來推測男主角其實早已被老婦人看穿不是盲人,各種文章都是在找到這樣細節來佐證確實如此,我也覺得老婦人早已發現。
可是卻沒人說老婦人發現之後的行為和心理,我覺得這才是這部微電影的精妙之處!
我們來想,老婦人是在什麼時候發現男主不是盲人的,是進屋之前。
因為男主在按下第一次門鈴的時候,老婦人就已經站在了門後,並通過貓眼看到了男主在門外的行為,從他的行為肯定了他不是一個盲人,所以才推三阻四的不想讓男主進屋。
可是既然已經知道了他不是盲人,為什麼還要讓他進來?
是因為對面的鄰居。
老婦人本來是根本沒想讓男主進來,可是她突然想到了對面的鄰居,從而想到了對面鄰居對她家的熟悉,在老婦人已經撒了好多慌言之後,男主還一直堅定的非要進來,老婦人害怕對面鄰居起疑,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不得不讓男主進屋。
自男主進屋之時,老婦人就已經下了殺心,網友還在推測男主到底死沒死,那肯定是死了。
很多解析文章都已經說了,男主進門後,老婦人把門反鎖,這是第一個。
男主進門就摔了一跤,剛開始我以為男主衣服上染的是血,後來網友說是紅色油漆,我一想也確實,就算老頭死了也不能流那麼多血。
現在想來,這紅色油漆估計就是老婦人故意潑到地上的,一個目的就讓男主衣服沾到,從而讓男主脫掉衣服解除武裝,第二個目的就是掩蓋血腥味。
那你想既然老婦人知道男主不是盲人,為什麼還要掩蓋血腥味,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盲人男主想讓人以為他就是一個盲人,老婦人同樣也想讓男主演好自己的盲人角色。
男主是一個年輕人,老婦人想要正面殺他絕對不可能,所以老婦人要時刻提醒男主,提醒他,你是一個什麼都看不見的盲人!
一般人面對這種兇殺場面,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離,而男主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是盲人這個優勢,只要讓老婦人相信自己真的是一個盲人,那麼就很有可能會放他走,所以他必須要演好自己這個盲人的角色。
兩人都想到了一塊去,但是老婦人還是害怕男主突然看見,突然不假裝了,所以就各種試探。
先讓他脫下衣服,解除他的武裝防備。
然後脫下他的眼鏡用手在他眼前晃動,這個行為很重要,這不是在試探他到底是不是盲人,而是想提醒男主,讓他時刻記得,他是一個看不見的盲人!
而老婦人這樣一個行為,恰恰成了男主的一個強心劑,讓男主產生了一種能夠活著的希望,能夠生還的幻覺,所以他就更加小心翼翼的偽裝,想讓老婦人看在他是一個盲人的份上,放他一馬。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在整個情節里,男主的心理是一種飄忽不定的,說不定就突然看見了,那老婦人呢,就是要讓他產生,你只有一直是盲人才能活著離開的堅定信念。


被譽為最有希望的天才,在最關鍵的鋼琴比賽中因為過度緊張而失利,本片也通過很多特寫鏡頭表現出了,男主角的懦弱與逃避現實的傾向。最後他選擇的改變則是躲在自己軀殼裡扮演弱勢者,一開始如魚得水,並且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與照顧。但萬萬沒想到的事發生了,不小心走進了剛剛發生命案的房間,接待他的是一個老婦,這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逃跑或者爭鬥。而是更讓他習慣的,躲在自己的軀殼裡扮演弱者,希望能博取老婦的同情或者避免她的懷疑。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情弱者。
很多人都說結局是敞開式的,但我覺得不是,提供的線索夠充分了。
男主角一定死了,男主角的衣服都沾滿了血,讓他穿衣服走人也會被人發現,而且最後沒有聽到解鎖的聲音。並且看到了男主角的筆記本,盲人會寫字?
個人認為,老婦遲遲不開槍是出於謹慎。做好充分的準備,畢竟眼前的是年輕力壯的男士。而且釘槍的準度也不高,不過意外的是,男主角一直在老婦的掌控範圍內,扮演著弱者,老婦也就順水推舟。
這是我看過的最優秀的短片,沒有之一。敘事結構以及節奏的把控上,可以說是天才,用13分鐘的短片,給人的感覺是就像看了一部完整的電影一樣。更讓人叫絕的是,從一個側面巧妙地剖析了人性的弱點 —— 躲在自己面具的後面毫不客氣地博取善人的同情與施捨,而且不拒偷窺的貪婪。一旦面對惡人,就躲在面具後面的角落瑟瑟發抖,任人宰割的懦弱。

鄙人理解的寓意有點像《掩耳盜鈴》,當然掩耳盜鈴可能講的是智力問題,而這裡講的是自欺欺人的懦弱。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在這遵循達爾文優勝劣汰法則的世界中,不能從懦弱的溫床中邁出的弱者,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滅亡(廣義)。


終於想起來要寫一點影評。從構建衝突來說,第一重衝突是謊言與現實的衝突,主角謊稱自己失明,騙取顧客的信任,這一重矛盾是後面一切情節的基礎。第二重矛盾則圍繞故事的主題,主角藉助盲人調音師這個身份「窺探」了顧客們的秘密,這是暴露癖和偷窺狂之間的矛盾。
暴露癖很享受在盲人並不存在的目光下暴露自己秘密的驚訝、羞澀、激動中,而主角這個偷窺狂藉助盲人這層掩護,隱藏了自己四處亂掃的雙眼,這時暴露癖和偷窺狂相安無事,雙方合作愉快,這解釋了主角在「失明」之後生意興隆。
這個說法劇中舒緩的對話中有所暗示:「這個社會上不是暴露癖就是偷窺狂」(小說的主題往往在這些解說性過渡性的情節中詮釋)。但是如果有一天,暴露癖發現了偷窺的雙眼....這個「合作」就被打破了。電影最後一幕,老婦人由日程本發現主角並非盲人(有經驗的朋友應該一眼就能猜到日程本是個伏筆),對主角動了殺心。
結局很迷人,老婦人在猜疑和恐懼中遲遲不開槍,主角為賺取老婦人信任只能不停地彈鋼琴。主角這個時候只穿著一條內褲,像是被扒開了偽裝發現了真相,又比喻毫無防護任人宰割。兩人的對峙會延續很長時間,這讓我想到某些懸疑電影裡面主角無數次經歷同樣的情節,在這部作品裡好像時間和維度的規則被打破,事件會永遠持續,槍響永遠不會響起。
其實一部小說、電影作品的意圖並不一定要揭露作者的某個觀點,作者可能想借事件引發一個討論。同樣是討論,情色片《綠椅子》在情節中已經隱含了導演某些正能量的觀點,在結尾場景,導演借眾人的口,審判一樣說出了問題的一些推測和證據(感覺很贊,拋開眾人的軀殼,是導演直接和你對話,是世界的本質在和你對話)。在《盲人調音師》裡面,導演引發了暴露癖和偷窺狂之間的衝突,這種衝突實際上是社會上某些矛盾心理的縮影。


引用豆瓣網友的一句話:
「看了好多影評里都提到57秒那個聲音 有人說是關門聲,有人說是槍聲,作為一個有過多年劇場工作經驗的人,我很負責地說,那個其實是舞台的射燈瞬間打開的聲音」。
這個聲音真的很熟悉,是我們經常在電視中聽到的聲音。影片只是用這個聲音進行一個時空切換(切換到舞台畫面的常見聲音);而釘槍的聲音更鈍,有點氣體的效果。
另外我們知道,雖然影片開頭鋼琴聲突然斷了,但結尾處他是彈完了整首曲子的。


13分鐘的影像,看過十幾遍,不得不說這是我遇見過最好的短片之一。全片通過一種插敘的敘事手法,開頭埋下伏筆,在結尾處的轉折則突如其來,而影片的結局更是給觀眾留下了足夠的想像空間----他到底死了沒有?

作為一個被認為是天才且自認為前途無量的鋼琴家,在一次大型的比賽中失利,從此告別了演奏生涯,而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桌子上數不盡的藥品,離去的女友,蜷縮的身軀,玻璃缸里來回遊動顫慄的金魚,昭示著他掉進萬丈深淵。這個畫面之後立即切到了一個很久之後的另一個時空里去,在墨鏡、西服、領帶和鬍渣的包裝下,一個睿智健談的調音師形象出現了。強烈的對比,體現著貌似驚人的變化。

調音師冷靜地在和他的上司討論著他的工作,而再不像當年那個因緊張而出錯的青年。在偽裝下汲取著一切他認為重要的東西。隨著故事的發展,調音師來到了一位老人家裡調琴,女主人並不想讓調音師進門,而對門鄰居的發現恐生嫌疑,不得不放了盲人調音師進門,在進門後女主人反鎖上了屋門,顯然不太想讓調音師活著回去了,而在反鎖門的同時,調音師因驚嚇滑倒發現了這一幕謀殺案現場,男主人腦上的鋼釘還有一地的血。女主人不斷的試探調音師是否是瞎子,在一開始推了調音師一把,而調音師扶到了鋼琴上就發現了其中的端倪,女主人繼續讓調音師脫衣,心思縝密可見一斑,女主人肯定發現了男主人衣服荷包里的日程本,而已經動了殺機,畫面切到了調音師在前面彈琴,而女主人拿著射釘槍在後面對著調音師的腦門,就在這個時刻隨著鋼琴鍵的聲音,影片結束了。而影片一開頭的那一聲「咔」到底是射釘的聲音還是關門的聲音則成為討論的焦點。

在我看來,調音師並沒有死,而是被放走了。

影片開頭有一句話,調音師說他很少在公眾面前彈琴,除非在特殊的場合和觀眾。這裡其實就已經暗示了主人公懦弱的性格特徵,表面上從鋼琴師到調音師的成功轉型,實則是用面具掩蓋住恐懼下一個令人寒慄地微笑。彈琴作為一種表達內心真實情感的方式,讓調音師害怕觸及,而選擇掩蓋自己的一切,成為一個偷窺狂,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在最後一個老婦人的情況下,年輕力壯的調音師沒有選擇任何抵抗,反而是一味的偽裝,或許正如魯迅所說的,「面具戴久了就會長到臉上,再想撕下了就得扒掉一層皮。」他還在不斷告訴自己,繼續彈下去就不會被殺死,繼續偽裝就不會死,自己的演藝技術已經到了可以拿奧斯卡的地步。

屋門的反鎖,偽裝身份的發現,射釘槍頂在後腦勺,一切都昭示著調音師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然而本片最大的黑色幽默或許就在於調音師如果並沒有死。

案發現場端詳的男主人坐在沙發上,一切都是那麼寧靜和不經意,鋼琴的音樂加上優雅的燈光,還有女主人那一身乾淨整潔的衣服和舉止讓人想像不出這是一個案發現場。這是一場毫無昭示的謀殺,男主人意想不到的死了。而女主人的仇恨或許也已經被她自己掩蓋了很久,她---也在偽裝。

調音師告訴自己,彈琴的時候就不會被殺死,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女主人殺了調音師,那麼一旦案發,由於對門鄰居發現了調音師進入,一房死兩人,女主人很有可能被指控。不殺,如果調音師走出去報了警,那麼女主人還是得死。但是調音師的舉動,讓女主人卻很意外。調音師的懦弱,沒有反抗,偽裝,反而給女主人也帶來了安全感,面對一個高齡單身女士,一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卻不敢反抗,女主人或許相信這麼懦弱的人放走了也不會去報警,因為這同樣會揭示出調音師是假裝盲人,而給他的上司和他自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在偽裝下,兩人同樣都知道答案,卻都不揭開,共同的偽裝幫助了這個謊言的實現,救活了各自的性命。而這也是全片最大的諷刺。


又看了一遍個短片,發現:在調音師進門後有三聲鎖門聲,也就是老女人鎖了三道鎖,他逃不走;老女人發現他是盲人是因為推他的時候他一把扶住了鋼琴,後來洗衣服又發現了筆記本;地上就是油漆,老女人為了掩蓋血跡在粉刷房子。
所以我一開始得出的結論(短片為表現自我禁錮:男主把自己禁錮在盲人意識里,忘記了反抗反而不斷暗示自己我看不見我不知道)很可能站不住腳。而更可能在表現一個十五年努力一朝失敗後難以承受,變成偷窺狂同時抓住自己僅剩的驕傲,扮演盲人來獲得認同和尊重的人。
心理學上實際叫做過度補償
57秒那「砰」一聲,不僅可能是氣槍射釘,還可能是舞檯燈光打開的聲音,而射燈打開的聲音從符號學上象徵著表演的開始,至於一場表演是否成功,取決於演出結束後觀眾的反應,而在這裡,檢驗男主角表演的「觀眾」就是老婦人,他自己也說「我是為身後的人演奏」。導演安排最後這個聲音,也許也象徵一種觀念:永遠不要做一個自負的演員,無論在舞台上還是生活,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謝幕後觀眾的反應。
他因為過度補償而變得自負,比如在街上調侃老太太過馬路。

那個開門的鄰居事實上對故事起了關鍵的推動作用,因為根據表現那是一個喜歡觀察別生活的極度無聊空虛的獨居老太太,當她看到明明對門老夫妻都在卻無人應門時自然會出來一窺究竟,而這也是老女人不得不開門讓調音師進去的原因。為他的必死加了一個重要籌碼,同時呼應了老闆在餐廳說的這個社會不是偷窺狂就是暴露狂的說法。
最終原因就是:男主一旦反抗或是逃跑,就會暴露他不是盲人。對於一個極度自卑心理創傷的人來說,毀譽更甚於死亡。一方面自我禁錮於盲人思維,其實更是禁錮於過度補償的自負,事實上正是 人性的枷鎖。
但這樣的悲劇又似乎不可避免:從他一開始努力十五年而一朝失敗,開始極度自卑需要心理補償,老女人開始積攢她對丈夫的恨意,這都是沒法改變的事,所以很大程度上他的死是註定的,他只是在未知未來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向他的死亡。
但他卻一刻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立場和追求,十五年的努力也沒有懈怠,在走向必然悲劇的過程中還體會到絲絲快樂 對未來充滿信心一無所知,但一切都只是默默朝那個註定好的結果走罷了。
這樣的悲劇是根本上無法避免的,因而也就比一般可以通過彌補遺憾來避免的悲劇更深一層。
至於背景音樂Dichterliebe op.48 No.10(Schumann),我對舒曼不是很了解也聽不出來什麼。至於為什麼他死前一直在彈這個就不知道了。
總之這部短片邏輯嚴密、結構緊湊、解讀多元。
可能有人會覺得過度解讀了。私以為解讀過程(不管是不是過度解讀),才是我們對藝術的欣賞和再創造過程,才是一切藝術的價值所在。
最後我們來開個腦洞歡樂一下,別想那些我們是不是也朝著某個註定的悲劇靠近的事了(多看看莎士比亞和毛姆還有紅樓夢就會覺得人生就是悲劇而已,不過重點在於過程之中渺小的歡樂。叔本華說過「人生如鐘擺,不斷往複於痛苦與厭倦之中。」痛苦來源是慾望,厭倦來源是人性。人性的枷鎖無法改變,悲劇也就無可避免。那麼某方面來說人生又價值何在呢,我以為就是對痛苦歡樂以及一切情感體驗和思考,畢竟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葦草)
說好的腦洞呢。。。。。。。。。。。。。。
其實這一切,都因為那天是愚人節。老夫妻為了慶祝節日,老頭裝死,老女人裝殺人犯,想整蠱下這個小鮮肉調音師。其實老女人手裡的根本不是氣槍而是禮花筒,最後女人拉響了禮花筒,老頭馬上從沙發上跳起來大喊「愚人節快樂!」


從開頭的槍聲判斷,調音師死了,這一點應該是大家普遍認可的。不過我想導演拍這個片子,並不是問我們這調音師到底死沒死,他真正要問的是————主人公為何會死?以及他要傳達的意義。

下面例舉一些其他影評答案的漏洞,並給出解釋。
1:這種說法——主人公自我陶醉演戲太投入忘記了自己擁有反抗的能力,而是選擇繼續演戲最後導致了自己的死亡。

這個解釋有漏洞,首先換位思考,你突然進入一間陌生陰暗的大屋子,身後的門馬上被反鎖,進裡屋的時候踩到了地上的液體摔了一跤(液體可能是血液或者油漆跟血液的混合物,可能是女主人為了掩蓋血腥味故意將油漆打翻在血跡上),
(這一跤很估計是進入房間的時候被沙發上詭異的老頭兒嚇到了不慎踩到油漆而摔倒)

這個時候女主人將你扶起來讓你坐下並幫你整理衣服,利用這個空擋你偏頭用餘光確認了沙發上的老頭確實已死,你神經立刻緊繃,這時女主人對你說話就把你嚇了一跳,此處有特寫鏡頭。你大腦飛速思考對策,你該馬上制服這個老女人還是繼續偽裝?這屋裡還有其他人嗎?假如還有其他兇手躲在暗處你貿然動手一定會很危險,他肯定有兇器!貿然動手還是繼續偽裝?後者比較保險,調音師迫於形勢選擇了後者。

2:有人說這是一部反向勵志片,主人公克服了恐懼成為一名真正的鋼琴家。人都死了還當什麼鋼琴家?這部片子結尾無疑讓人沮喪。比如:恭喜你終於算出了彩票號碼中了1000萬,不過你馬上會被謀殺,恭喜你一個結巴,經過努力成為演講家,不過你馬上會被槍殺。真勵志!

那麼導演到底想說啥?

重點在於影片僅有的兩個長鏡頭。一個是案發現場的屋子裡的事情,這裡不再累述。另一個是調音師在餐廳的時候跟老闆講的一個故事。

說有一個皇帝在妻子死後非常悲痛,找來了最好的建築師為皇后設計陵墓,皇帝問建築師結婚了嗎,建築師答自己結婚了並且愛自己的妻子跟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皇帝說那就好,我要處死她,那樣你就會體會到我有多悲痛並且能為我建造世界上最偉好的陵墓,最後的結果是——皇帝處死了建築師的妻子,建築師建造出了泰姬陵。

聽完上面的故事,估計很多比較有領悟能力的人會以為年輕人講這個故事暗示了他為了成為最專業的調音師而故意弄瞎了自己的眼睛,正當我們要為他的勇氣所感動,為他的失明所嘆息的時候,他說出了真相 ————— 他只是戴了一副專門的隱形眼鏡把自己偽裝成了一個瞎子,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同情與信任,還獲得了額外的福利以瞎子的身份偷窺他人的隱私。

一個失敗的鋼琴家為了生活墜落成了一個騙子,有點悲哀,雖然聰明但卻並不值得敬佩。不過他自己樂在其中,馬上他就要去下一個客戶家,不過這個「特殊客戶」並不歡迎他進屋,因為她剛殺了自己的老公,屍體還在沙發上,絕不歡迎任何人進屋!即使是一個瞎子。
不過他們對話的聲音導致了對面「好奇」的鄰居開門查看,她不得不做出選擇————是堅持不讓調音師進屋引起鄰居懷疑,或者放他進來,畢竟一個瞎子看不見屍體,她選擇了不讓鄰居懷疑。當女主人發現調音師是假裝瞎————真的盲人調音師怎麼會帶個日程表。是否是瞎子決定你能不能進來,同樣也決定你能不能出去!
影片所有的小細節小分支都是障眼法,決定調音師命運的就是他的演技。他是否瞎子決定他是否能離開。而他帶錯了那個叫日程表的道具。

皇帝需要一個死了老婆的建築師, 女兇手需要一個瞎了眼的調音師。

建築師真的死了老婆,他建造了泰姬陵, 調音師假裝盲人,卻沒能騙過女兇手。

一個建築師怎麼會為了別人的老婆建造出最好的陵墓,除非自己死了老婆。
一個正常人怎麼可能完全模仿一個瞎子的所有生活,除非他真的瞎了。

虛假和偽裝的東西,不管是藝術還是生活,總有一天會被揭穿,也許你一時獲利,獲得不該屬於你的東西,總有一天會付出代價!


兩年前第一次看這部微電影,被驚艷了,短短13分鐘可以講一個這麼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發現是倒敘後又看了一遍,當時聽到那聲關門聲確定假盲人已死無疑。
今天看到有人安利,又點開看了一遍,除了發現很多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之外,假盲人最後的那段話更讓我覺得其實他沒死。畢竟老太太這樣一個心思細膩的人,肯定知道要真殺了他她自己是絕對脫不了關係的,因為假盲人進屋前老太太已經知道他不是盲人了,讓他進屋是為了不讓鄰居懷疑。如果讓他進屋而又死了,鄰居定會懷疑。老太太賭了一把,她用射釘槍來判斷假盲人是不是「假」得夠專業,在這種緊迫的時刻是不是還在繼續逃避現實,最後她篤定以假盲人的對待現實世界的懦弱,他不會有勇氣揭穿老太太。他們倆都利用了這個謊言,贏得了「雙活」。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說只要他繼續彈琴(繼續偽裝),她就不會殺死他。


其實他從頭到尾都看得見,露餡了,被殺了。
他拿出了自己的記事本就告訴你了。
盲人是不會有記事本的,盲文只能用來讀,要寫盲文要用機器,是不可能做記事本的。
以上是我的法語老師告訴我的解讀。
不過我真的非常認同最高票!手動感謝!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093830/answer/21407774

不過我看來女主應該不是出於調音師的懦弱而放走了他,而是純粹居高臨下的憐憫。
她的仇恨,她的憤怒,成功的宣洩了,覺得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了,很多殺人犯殺掉自己覺得要殺的人後都是這個感覺,逃跑、掩藏只是本能反應,所以會留下很多線索給警察。
她的房間里全是血,調音師一進門被她推上鋼琴就註定了要目睹這一經過。
殺了調音師拋下兩具屍體或者欺負他懦弱不敢報警而放走他,都沒有用。她早就註定要被抓了。
然而她自認為勇敢,調音師就是個偷窺狂、懦夫。於是出於人心中的長得很像善良的「憐憫」放走了這個可憐人。就像英雄一次又一次放走對敵人和自己都搖尾乞憐的狗一樣。
當然,這只是個人對人性的另一種解讀。
也許電影留下那樣的謎之結尾,就是要通過不同的解讀讓我們看清自己的人性吧。


人性無非貪慾裹挾窺欲 仇恨引發對峙 罪惡覆沒靈魂 自我殺戮他我 恐懼泯沒真實 這就是每個人的七宗罪 但凡為人 永不離其蹤


人在逃避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選擇自己熟悉的路徑狂奔。

在房間里,調音師在表演上的努力,就是一個自己熟悉然而無濟於事的行動。


除了進門前,反覆按門鈴和看筆記本暴露自己不是盲人以外,還有一點,他還看了一眼手錶,進屋後脫上衣那裡,老婦人看著他時有一個稍向下看的眼神,神情也有些波動,個人感覺是看到了手錶,後面鏡頭沒有表現到手部,感覺也是一處伏筆


其實昨晚看到他想假裝盲人,既賺錢又好窺探隱私時,我猜想的結局是,有人吃定他怕被拆穿,於是成全他,把他變成真盲人。他不是愛偽裝嗎,那就直接neng瞎好了。所有人都認為他本來就瞎,那瞎子能看見什麼真相呢,所說的話也難以成為呈堂證供吧。。。。媽呀,我真是太機智了。。。。

————————————————————
調音師有沒有死不是重點,這留給了觀眾自由發揮想像的空間。
影片重點是寓意。
所表達的主題當中,我最看中的一個:
少管別人家閑事,每個家庭都有隱私,不要覬覦,好奇害死貓。
調音師自己是不是有偷窺癖?不然裝什麼盲人。
如果那鄰居老太不是因為好奇打開門,管閑事,說不定女主人就堅持不讓他進去了,畢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調音師就不會進屋撞見兇案現場,也就躲過一劫。


說說自己的理解吧 感覺他就是現實中我們的縮影 遇到問題 逃避而不是面對 比賽失敗 逃避彈奏鋼琴 轉行調音師 正常人掙得不多 所以偽裝成盲人 明明可以反抗殺手老太太 卻本能的選擇逃避 繼續偽裝 以為可以躲過一劫 總是在選擇那條看起來好走的路 殊不知 一步步走向墮落 死亡。。。


可以說是很棒的懸疑微電影。
我看完之後會引出幾個問題,
1.主角是否死了?
在調音師字幕彈出時,槍聲已經同時出現,那就是老太太按下打釘槍的聲音。
2.為何主角不反抗?
從影片一開始主角參加的鋼琴大賽上,被放大的喘息聲,男主角顫抖的手都可以看出男主角的心理素質並不高,他是一個膽小的人。自然而然遇到困難就決定逃避。
3.老太太是如何知道他不是那盲人的?
其一,在開門按門鈴時男主角在門口的站位就很不正常。
其二,到鋼琴面前是老太太故意推了男主角一把,按理來說男主角應該會摔倒,可是男主角卻穩穩噹噹地坐在了鋼琴椅上。
其三,最致命的一點就是老太太搜衣服搜到了男主角的日程本。盲人不需要日程本,男主角用內心獨白想起了自己的日程本還放在衣服上,在影片的左上角里導演打燈將老太太的影子照在了牆上,通過影子的動作可以看出老太太似乎在翻著一些什麼。
4.老太太為何對盲人的生活了如指掌?
死在沙發上的老爺爺也是盲人。通過老爺爺太陽穴上的釘子和安逸的坐姿就知道老爺爺在毫無反抗的情況下死去的。


之前看到一個答案說 婦人的丈夫一定是個盲人,死的時候的表情非常安詳,並沒有發現有人用釘槍指住了太陽穴,說明婦人其實對盲人非常了解,以及一開始在門外的視角就是鄰居的視角,鄰居看到他看日程本知道他不是盲人,也知道丈夫是盲人並不會獨自出門,因此表情疑惑,包括,鄰居開門前一個鏡頭是婦人直接望向鏡頭,能證明這個視角是鄰居偷窺視角。


如果看過了之後只是在想調音師有木有死,顯然是沒有看懂,影片有很多隱藏的寓意,一千個看官有一千個觀點,突然想到最近好多娛樂節目,之所以這麼火,因為我們都是偷窺狂,喜歡看別人相親,看別人談戀愛,看別人帶小孩…………


排名第一的答案有些地方是說不通的,調音師顯然是必死無疑的,兇手的丈夫是他殺無疑,是否面臨指控已經和殺不殺調音師沒有關係,殺了他無非是多一具需要處理的屍體,死者穿戴整齊,顯然不是臨時起意殺人,兇手想必已經謀劃已久,自然也想好了後路(拋屍清理痕迹等等),如果放走了調音師,無論他是否是盲人,都只會徒增麻煩。只有殺死他才是最安全的。調音師作為一個壯年男人,面對一個老婦殺人犯,卻怕暴露自己看得見的事實選擇不抵抗,最終命喪黃泉,這才是本片最諷刺的地方。


都在說男主的阿Q精神。其實,我反而覺得男主因為鋼琴比賽的失利而導致對生活目標的不確定,從而一蹶不振,覺得世界坍塌,沒有任何信仰,覺得自己很卑微,可是,他作為一個盲人調音師過後瞬間覺得天晴雲朗,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他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在不知情的人看出來他雖然是盲人但是會一身技藝,琴彈的也很棒。而且可以靠「盲人」這點撈到好處,他就沾沾自喜,無法自拔,以至於,當時那個婦人和他周旋的時候,他明明有機會可以不進門,可是為了所謂的自尊心,一定要婦人和他解釋,最終,婦人沒有辦法,只能讓他進門。其實不管當時他是不是真的看不見,婦人都不會讓他活著出去了。(因為婦人關門的時候落了鎖)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寧可錯殺一個也不能讓自己陷入危險中。然而,調音師自以為自己演的很好,不被婦人發現,可是往往人在自以為冷靜的時候往往是最不冷靜,最易露出馬腳的。生活畢竟不是演戲,有的時候演過了反而不逼真,尤其是他作為盲人因為聽覺和嗅覺更加靈敏的時候,一,沒有聞到血腥味,二,聽見腳步聲沒有回頭。其實一直在想,如果那個時候自然回頭,鎮定微笑的和婦人說,女士,您的琴已調好!會不會還會微微迷惑一下婦人,讓她有片刻遲疑。畢竟不是誰對著槍都可以保持鎮定,只可惜,調音師沒有勇氣,並且又發揮了阿Q的作死精神,人在高度緊張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做一些自己覺得最重要的事情來分散自己的緊張保持鎮定。不過最終也很諷刺的是,他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鋼琴中失利,也最終在人生中最重要的鋼琴中死去,可是到死都不知道為什麼


很喜歡這部微電影,兩年前第一次看,當時看了好幾遍,有的細節看不懂還特意去看了豆瓣影評。記得當初看還覺得害怕拉著弟弟一起看,現在想起來果然太年輕。今天為了答這個題又去重溫一遍了,笑(●"?"●)。電影的敘事結構、寓意、畫面、開放式結尾都很精彩。主人公對社會心態揣摩得很細緻,也很成功。從莫卧兒的故事中得出「失去讓人更敏感」這個結論。所以他選擇成為盲人讓人覺得他的聽覺更靈敏,也讓人願意在他面前放下防備。「這個社會不是偷窺狂就是暴露狂」。主人公在一定程度利用著盲人的身份偷窺者客戶的生活。這也說明現代人其實社會壓力太大,所以在一個盲人面前願意放下戒備。但是也有暴露狂,比如那個脫衣服跳舞的女子。其實主人公被發現是必然的,因為影評開頭就說了他因為緊張而在鋼琴大賽中發揮失常,所以可以推斷出他的心理素質並不好。所以在進入老夫人房子誤碰到血時就立刻慌亂了,老夫人推他是想測試他到底是不是真的盲人,但是他一手就倒在鋼琴上就讓老夫人開始懷疑。當然最後老夫人完全發現是因為他的日程本,所以說,這個盲人太不專業,敲門時還各種正常人表現,還隨身帶著日程本,這樣很容易讓人發現的好吧。其實最終將主人公推向死亡的是老夫人的鄰居,本來老夫人是不想開門的,但是因為主人公傻乎乎的堅持引起了鄰居老太的懷疑,所以她開門一看,所以老婦人為了不讓人發現她殺了她丈夫,所以就讓他進了門。也有可能鄰居老太是聽到她說她丈夫出門了而懷疑,因為鄰居老太並沒有看到她丈夫出門。我覺得最後老婦人肯定是把盲人殺死了。畢竟沒有讓他活著回去的理由。至於老婦人殺了他丈夫,可能是趁他不注意殺掉他的,因為老人死的時候穿戴整齊,沒有打鬥痕迹。其實重看我很奇怪為什麼主人公發現老婦人有殺他的意圖之後他為什麼不先下手為強。畢竟他年輕,肯定打的過她的,所以說可能還是比較軟弱的原因。總的來說,這部微電影超級精彩,畢竟懸疑什麼的最愛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你的名字。》的字幕翻譯水平?
如何反駁認為「毒品可以完全戒斷,國家對毒品的危害過於誇大」的朋友?
生化危機電影1-5部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如何評價電影《西遊伏妖篇》呢?
如何評價《英雄本色1》這部電影?

TAG:電影 | 法國 | 電影推薦 | 微電影拍攝 | 調音師短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