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美學?美學對人有什麼意義?


謝邀。

先警告你們啊,本文不是妖文,圖熱鬧的快閃開。

本文謹獻給所有曾經熱愛過文藝卻永遠不上道的你們。

=========================

美學(aesthetics)是一個來自西學(西方)的人文學科——其實狹義上所有現代的學科都算是「西學」,只是美學算得上是西學中的西學了。美學脫胎於西方哲學和詩學(文藝理論),由德國哲學家、美學家鮑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拉丁語「aesthetic」即感性學,也即希臘語asthetik,後者源自aisthetikoa,意指感知、感覺。

而哲學和詩學起源要比美學早許多。

鮑姆加登的時代亦是另一位德國哲學家康德活躍的時代。而且比起前者,康德對美學史的影響可能還要更大,儘管康德他學術生涯里並沒有聲稱過自己在搞美學。簡單說,二者做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在,鮑姆加登規定了美學學科的邊界和標準,試圖讓美學成為一門科學,卻缺少使之成為科學的配套方法論;康德則給美學提供了科學方法,也就是演繹法,他做理論的推導範式至今看仍然是邏輯縝密,但顯然康德也沒有打算讓美學變成科學。

在歐洲文明史里,只有三個時代可以稱之為知識爆炸的黃金時代。

第一個是軸心時期,也就是古希臘哲學最為活躍的時期。我們知道希臘哲學中的柏拉圖主義間接導致了基督教思想統治歐洲長達千年。在這個情境里,藝術永遠是宗教意識形態的附庸;

第二個是文藝復興,文學藝術的成就不多說了。在理論上,文藝復興的特點是對詩學的復興,無論是巴洛克建築也好、戲劇三一律也好,都是在向古典回歸。我們可以概括為古典主義的時期。

第三個就是啟蒙時代了,這個時代才是真正的美學至上時代。為什麼這麼說?如果說文藝復興還以宗教和神權的名義對「人的自我意識覺醒」這個問題保持著遮遮掩掩的態度,那麼到了啟蒙運動那裡,啟蒙思想家很乾脆地把藝術用作啟蒙理想的宣傳工具,作為知識分子的一種文化話語權,並用這種話語權來抨擊、回擊宗教神權。

什麼是啟蒙理想?換個我們更熟悉的詞,革命

沒錯,美學理論的崛起、啟蒙運動、浪漫主義藝術思潮,這三者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關聯。它們統一於

當然,最早發現這種關聯、並把這種關聯理論化的人並不是啟蒙時代的知識分子,而是20世紀初一位偉大的德裔哲學家瓦爾特·本雅明。本雅明表面上是在寫都市體驗,寫從頂禮膜拜到機械複製演變的人類審美經驗,實際上是在揭示藝術本體層面的政治功能。換句話說,藝術的本質不是唯美而是政治說教。這是美學史的一個重大發現(其實早在柏拉圖哲學中就有這種思想苗頭,但只是泛泛而談)。

這種跨世紀的發現又間接掀起了整個現代藝術光怪陸離式的狂歡。沒錯,你看不懂現代藝術嗎?不是因為你不懂藝術,而是因為你不懂現實,你不懂政治。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但這位富有深沉氣息的哲學家,本雅明,其名氣比起他同時代的大學者胡塞爾、海德格爾、弗洛伊德甚至盧卡奇都差遠了,他本人也在納粹政權當道時自殺,算是美學史的一大悲情事件。

本雅明的思想遺產真正引起重視,是要等到二戰後的法國哲學家和知識分子將他同黑格爾、海德格爾的思想重新開掘和繼承。

看到這裡,想必聰明的知友已經心裡有數。

美學之於人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什麼鍛煉思維或陶冶情操,這兩個東西瑜伽也能做到。如果說藝術是使人之為人,那麼對美學理論的學習,實際上就是對人之為人其背後理想的理解與繼承很精英吧?這就是美學永遠不可能大眾化、普及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本熊要在這裡再次拋出那個經典的論斷: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它的美學理論深化程度;這個民族的文明史和其美學史是否互為表裡,取決於該民族如何對其作為人的自然本性(動物性)進行否定和批判。

那麼,美學難道不是應該研究美嗎?難道藝術的問題不是應該由文藝理論、也就是詩學來研究嗎?讓我們再回到鮑姆加登。

鮑爺明確列出了美學應該研究什麼、不研究什麼的所謂戒律,歸根到底,他明確了美學研究的主題是感性,卻應該以理性(進一步說,理性至上的學術信念)為基礎,理性-感性從高到低的價值梯級是不會改變的。也因此,哲學思辨的工夫一定是少不了的——康德的美學也遵從了這一點,畢竟他和鮑爺雖然出發點不同,但都在啟蒙這條路上一致。

而詩學不見得要這樣嚴苛。也因此,像尼採的著作,嚴格來說應該屬於詩學研究,比如他的《悲劇的誕生》,考察了狄奧尼索斯精神(非理性)的起源,在這樣的著作里,尼采已經脫離了理性-感性的價值梯級。這也是為什麼尼采連語言都會顯得瘋瘋癲癲。只不過因為尼采太有才了,哲學史和美學史都要搶著研究他。

類似的情況還有弗洛伊德、羅蘭·巴特、福柯等等,都是跨學科人才,然後美學史要去搶人。

當然,通過現代哲學美學回溯啟蒙運動,我們會發現啟蒙主義的最大弊病就在於未能突破理性-感性的等級。啟蒙主義美學家攻擊神權,弘揚民主與科學(德先生和賽先生),但未能成功揭穿權力背後的等級傾向。黑格爾就是古典美學的最後集大成者,美學在他那裡徹底體系化,卻也開始變得逃避,離現實愈來愈遠。

緊鄰其後的馬克思主義雖然直面現實,為哲學史提供了「階級」和「異化」這兩個經典的學術概念,他卻未能在美學上過多下文章——作為務實的直男馬克思,又怎麼會熱愛浪漫的美學形而上理論?

當我們談論美醜的時候,我們需要詩學文藝理論;而當我們談論美醜的價值,談論美醜的文化時,我們需要的是美學。

加菲熊能用一句話概括美學是什麼嗎?

可以。借用康德的語言,美學研究的是人類審美何以可能的問題。其中,美的本質問題(美是什麼)可以被歸類到「審美」問題的子問題當中。

你怎麼看「生活中不缺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這是一句心靈雞湯。它來自於慧能或其他人的梗,佛家。學過美學的同學知道,這句廣為人知的心靈雞湯其實同時包含著現代美學的奧義、視覺文化研究的奧義以及日常美學實踐的奧義。

中國古代有美學嗎?

中國古代沒有「美學」這個學科,只有經、史、子、集四種學問,其中儒家主導的經學自漢代以後就統一諸學科了。而原本能催生出美學的魏晉玄學(來自於先秦道家的偉大學術傳統),也因為獨尊儒術而走向式微,直到宋明理學時期被徹底「合併」到理學或道學當中。

當然,雖然中國古代沒有美學學科,卻有不少接近於西方美學的理論概念,比如最為典型的是嵇康的「聲無哀樂」,幾乎與啟蒙美學的觀念一致。畢竟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也提供了豐富的美學散論著作和藝術文本,也可以說,我們民族在「人之為人」的理想以及文化信念上一點不輸於歐洲人,甚至某方面還要強於歐洲的美學理論。我們缺的只是把散論體系化和現代化。

實際上,用學科的思維去看歐洲,他們發明美學這玩意兒也就是近代啟蒙運動時候的事兒了。說美學是歐洲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是抬舉他們了。

最早開始把中國古代文藝散論進行整理、梳理和理論化工作的是王國維那個時代的學者,王國維本人則提供了「意境」這個重要概念,解決了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缺乏體系的難題。因此「意境」就是中國美學家原創的概念。至於「美學」這個現代漢語譯法也出自新文化學者,借鑒自日語對鮑姆加登之「感性學aesthetic」的英語翻譯「aesthetics」。

但本著尊重學科發明者的版權(喂喂,這東西有毛線版權啊!),我們還是傾向於認為美學是鮑姆加登提出的。

美學如何看待藝術虛構或者藝術形象?

這個問題是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可能很難用言簡意賅的語言下定義。在理論學習時要警惕,越是簡單粗暴的語言,越容易把思維帶到地溝里去。這也就是為什麼傻子根本不需要藝術,更不需要學習美學。關於藝術形象,美學一般關心的是真實與真實感之間的差異。前者往往與我們的客觀實在、也就是現實相聯繫。

而真實感就不同了,能產生真實感的東西很多,比如夢,比如卡通。藝術虛構或者形象,可能更接近夢的邏輯,而不是實在的邏輯。

比如她

(毛利蘭《名偵探柯南》,本文顏值擔當)

很甜很治癒吧?她長期霸佔二次元美少女排行第一位。可拜託,她不過是一些二維的顏色和線條,一些會動的圖像,原理類似於萬花筒。而且在本熊看來,她的「下巴」尖得能戳死人。

當我們觀看動畫片時,我們怎麼會認為這樣的圖像背後存在著一種所謂「真實的形象」?更驚悚的是,我們會視「她」為人,僅僅因為她有一些擬人的特徵:長了一張少女臉,會說日語,會談戀愛,聊到羞澀的話題會羞澀,以及娃娃音的聲優給她配音。但很抱歉,這些特徵都不是「她本人」,因為這世上並不存在一個叫做毛利蘭的人,她家老公很擅長推理破案。

然而這種人物形象卻又是那麼逼真,栩栩如生。在日本有些宅男甚至想買她們的手辦玩偶,天天放家裡供養者。總之,「毛利蘭」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引發了平頭老百姓們的頂禮膜拜。

其實,藝術所表徵/再現出來的虛構形象,即使是那些標榜特別寫實、有人物原型或事件的原型,或者採用了特別紀實的藝術風格(比如紀錄電影),本質上也是被「再現」出來的。換句話說,它們本質上和柏拉圖所說的「摹仿的影子」無疑,是現實的一道浮光掠影,甚至是,影子的影子。

摹仿論重新在20世紀初大行其道,德國哲學家(又是德國!你他熊的逗我們?)、心理學家谷魯斯Karl Groos將這種機制稱為「內模仿」。也就是說,那個圖像不過是一些殘缺不完滿的圖像,而真正把她「腦補」成為活生生的少女的是電視機前的觀(小)看(盆)者(友)。

換句話說,我們期待這樣的少女,我們把這種期待欲投射到了一些不完滿的圖像里,最終共同完成了「藝術形象/審美對象」。而藝術家的工作則是找到這種不完滿的圖像,能喚起觀眾的期待。

(這下你們知道為什麼喬治·馬丁大爺牛B了吧?)

我看美學書時總是看到「」主體」這個詞,什麼是主體?

首先,扔掉你們手裡的美學原典,多看點藝術史和文藝理論導論,最好是外國人寫的,比較靠譜。理論學習需要適當理解一些概念,但理論絕不是玩兒概念。這是你們作為大學生和知識青年,與那些野地里的民哲、民美區分開的最大天賦。民美玩兒美學,玩兒著玩兒著就掉進概念里了。

主體作為學術概念並不是出自美學家手筆,而是哲學家。最早可以追溯到笛卡爾的「自我/我思ego」,在近代的認識論哲學裡,自我大體上等同於主體(然而海德格爾發現這是個幼稚的誤解)。弗洛伊德則原封不動的照搬了ego的概念,用在了他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的心理結構理論當中。

關於主體問題、主體性問題和主體間性問題,知乎上有很多哲學大神比本熊回答得更好。作為藝術研究者,本熊認為主體性問題主要是在揭示語言的無力(羅蘭·巴特名言),進而揭示了一個言說主體(也就是正在說話著的某人)某種內在固有的匱乏與空無。

主體間性,是一個敘述學的問題,確切說是稱謂問題。別小看這個稱謂問題,這裡面隱含著很多潛意識/無意識的問題。我們要感謝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學派,正因為他們發現了潛意識的「汪洋大海」,於是乎把問題搞得很複雜。

審美範疇有哪些?

首要的就是美Beauty,即優美Grace。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時代的世界各族先民,希臘人將優美的審美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包括對和諧感、平衡感和純粹感的追求。

其次是崇高Sublime。關於崇高範疇的創作史幾乎和優美範疇一樣長,但它和優美剛好是對立面。主要出現在雕塑、建築藝術當中,但崇高範疇的輝煌時期集中在古羅馬,後來衰落。按照羅馬哲學家朗基努斯的理解,崇高意味著卑微-偉大,不平衡,力量,永恆以及無限等等含義。

伴隨著崇高出現的是悲劇Tragedy(一般簡稱「悲」)。悲劇精神近似於尼采所說的狄奧尼索斯酒神精神。悲劇範疇自始至終貫穿著歐洲文明,從未衰落過,它也不止於在戲劇藝術當中,還有比如作為文學的希臘史詩,《泰坦尼克號》等等一切敘事文本。對悲的解釋最經典的莫過於黑格爾的衝突論。

第四個範疇是喜劇Comedy(一般簡稱「喜」或「笑」的範疇)。起源於民間精神。狄德羅所說的「正劇」體裁也訴諸的是喜劇審美範疇。

然後是近代出現的丑Ugliness,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審丑」,對丑的研究始於對喜劇的研究。而現代藝術的思潮主要就是在開掘「丑」的審美意義。

關於丑的理論研究之後,現代出現了兩個重要的審美範疇,一是滑稽Comic,二是荒誕Absurd。其中滑稽來自對喜劇和丑兩個範疇的融合(從英語詞性能看出這一點)。而荒誕則更接近悲劇的範疇,而且荒誕主要指的就是戲劇。當然,二者可以追溯到審丑的範疇,更根本說是柏格森的哲學當中。

最後出現的是怪誕Uncanny,它融合了悲劇、喜劇、丑的審美特點。包括我們今天說的無厘頭、惡搞、鬼畜、恐怖谷(英文就是Uncanny Valley)等等。

OK,我們總結一下。

1.一個社會或文明的哲學理論決定了他們有什麼樣的美學方法論。而美學理論是對該文明文化結晶的語言再現,體現了該文明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徵。這是美學最重要的意義。

2.在美學活躍之前的時代,藝術創作、藝術實踐、藝術鑒賞往往都是超驗的、不可論證的。詩學可以解釋風格流派的問題,卻解釋不了審美是怎麼回事。比起美學,那時候的詩學文藝理論更像是圖書館裡把圖書歸檔的管理員。

3.「美學之父」鮑姆加登希望把美學變成一門科學,卻失敗了;康德把美學變成了講究演繹的人文科學;結構主義者把美學終結了,因為人文理論從他們伊始不講人話,只講鬼話。

4.藝術創作規律不歸美學研究(藝術真的有規律嗎?!),那是算命研究的;

但藝術對象是美學研究的對象(好拗口!)。


美學理論是屬於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對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義世界和價值世界。審美是一種體驗,是把天地萬物看成自我一部分時產生的精神享受,是一種超功利的精神愉悅。美學和藝術、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神話學、社會學、民俗學、文化史、風俗史都有密切的聯繫。雖然不論是西方還是中國,美學思想都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但是至今沒有一個真正稱得上是現代形態的美學體系。
審美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獲得一種存在的喜悅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促進人性的完善提升個人修養,從而去追求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情趣的人生;還可以完善自身的理論修養,完善自身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學習培養自己做純理論思考的興趣和能力,也就是對人生,對於生命,對於存在,對於真善美這樣一些根本問題進行理論思考的興趣和能力,從而使自己在獲得各種具體學科的知識之外,更能獲得一種人生智慧。
這主要是葉朗老先生的觀點,想了解的美學的話,可以多看看朱光潛、宗白華的書。


樓主的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美感的總體概念歸根結底是怎麼產生的。第二個層面是細節上美感的認知是怎麼一個過程,諸如美術,音樂,文學的美感的認知,是否具有普遍共同點?

首先是第一個層面,為什麼我們會有情感,為什麼我們看到美麗,壯麗,偉大的事物時會產生感慨?美感分為技術層面的美感和情緒的。技術層面的就是古人所說的曲高和寡,畢加索的抽象畫對於繪畫大師來說簡直是神來之筆,但對我來說相對印象派的畫畢加索毫無美感可言,因為我層次不夠,只能理解更直觀的東西,而更高層次的美感其實並不是完全在高雅的人腦中虛構出來的,它一部分是虛構的美感概念,而另一部分是我所未能體驗到的經歷和思維邏輯方式不同導致我無法體驗到的一個層面,這種技術層面的美感本質上是一些從事物的細節上的一些基礎的小的概念元素的排列組合,倘若這個組合對你大腦里過去的信息有意義,可能就會產生美感的概念。
而對於我們的大腦來說,美感和情感賴以建立和產生的基礎是源自記憶功能的缺陷,倘若你能記住過去所有的事情的任何細節,那麼你是很難產生很強烈的情感的,就像人失戀了過一段時間總會淡忘,過去對我們造成無論多大的傷害,在我們記憶功能的缺陷下,都預先設定會被原諒,而人有時候還在過去吃過虧的一類事情上會繼續找到新鮮感(比如對自己的對象沒美的感受了,分手了,但過兩天對她又有強烈的美感),因為我們會忘掉曾經是多麼後悔,曾經是下了多麼大的決心。唯有記憶的鮮明能夠刺激我們不再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上出偏差,或者誤認為是新的概念。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一直在接受新的東西和觀念,事實上不過是在不停接受新東西和不停忘掉,在這個反覆的過程中美感就不停的產生和磨滅,多記住一件事時對過去所有事物美感的概念就得被迫重新審視,少記住一件時又得重新審視,這樣排列組合是無窮的,我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也是隨著經歷變化的。

至於第二個層面,這是個很複雜的哲學問題幾萬字也無法闡明。引用一句話吧,大概是說那些政治信條,人生信條看起來美好是因為它們能激起人們想入非非,而並非它們真的能導致美好的結果。作為文明化後的人類,最基礎的審美應該就是對那些能激起對未來生活,愛情想入非非的元素。而美學的題材並非都是這麼功利的,你可以仔細了解一下西班牙文化,西班牙民間藝術和南美洲風土人情,和我們東亞民族的審美觀價值觀尤其相悖。這些民族就是吃不飽飯也要玩藝術,而且即便是民間藝術的技藝和修養都非常高(尤其是音樂和舞蹈),而東亞民族認為要積攢非常多財富,一切穩了再大力發展藝術文學也不遲,兩者骨子裡對美的觀念差別是極大的。這就是美感和生活的衝突。我們要在美感和詩意的指引下生活,就有相當大的概率不得不放棄財富,放棄穩定,於是多少詩人都自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少畫家擁有數不盡的情人,痛快一生,齊家之道與我和干?他們都在不同的藝術形態裡面體驗著自己的美感,在一套自己的美感體系下,把那些想入非非之事窮其一生變為現實,人的一生都是在美感指引下進行的,要是做了覺得不美的事內心會難受的,不同的藝術形態多少我們可以發現相通點,這也是人類哲學史上提到過無數次的觀點。包括愛因斯坦文集里也提到,科學和文學藝術都是人類描繪世界的方式,雖然科學看起來更本質,但藝術和文學在歷史中已經證明了其驚人的生命力和為人生帶來的文明程度的質的提升。

當然我寧願相信最終科學和文藝只是相通的,而本質上並不是一樣的。若干年後也許人類通曉所有公式,能解釋宇宙里任何現象並預測,也用公式解釋了人腦如何工作,繪畫和音樂是通過怎樣的數學公式在大腦里轉換成數字信號並形成美感的概念,就像我們現在能用數學公式解釋斑馬的條紋,解釋向日葵的種子排列並精確地按黃金分割比例製圖,在公式下我們作出了世界上最好聽的旋律和繪畫。但那將是美感的終結。正如我們看著那些泛黃的一寸黑白老照片,照片中的人們身處亂世而儀錶端莊、眼神堅毅或豁達,人們驚呼那過去是一個黃金時代,從前車馬慢。科技帶來了一切,科技也帶走了美感,帶走了生活的本質。

我需要教堂的宏偉與莊嚴抵禦一切庸俗,我需要文學的鋒芒和詩意抵禦一切無用的口號,我需要音樂的多情與憂傷抵禦一切枯朽的情感,我需要雕像的恆久與真實抵禦一切蒼白的虛偽,我不能想像活在一個沒有美感的世界。


哲學讓人心安理得的活著,美學讓人既心安理得又心情愉悅的活著


我反對審美無用論和某些非功利論,任何學科都必須學以致用,不僅對個人,更要對社會。

學習美學兩年了.實際上美學並非指定某個具體的事物美,不應該像曾經具有某種文藝思想的人那樣--有的說這個美,有的說那個美,有的說這種藝術形式美,有的又說那種藝術形式美.世界上無一物不可以為美,連糞便腐屍也能成為某些人的審美對象...因此從對象上探究美的本質這是永遠無解的,審美在對象層面是相對的.但是審美的絕對價值在哪兒呢?恐怕就是審美活動所要發掘的個人的社會的東西.要搞清楚背後的這些價值,就需要政法學倫理學社會學歷史學...但是這些價值如何讓人們進行審美評價呢,美感何以將這些價值和對象聯繫起來的呢?那還需要以人產生美感的機制才能,因此又需要邏輯學心理學為依託.

如果只為了去定義美是什麼和什麼東西美,那麼它本身的價值發揮還不如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更有效,也不如藝術更直接...就算美學學再好,你能影響觀眾的價值判斷嗎?能影響一代創作者的創作嗎?或者說能對其產生挑戰嗎?因此美學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只墮入邏輯思辨和對錯之爭,例如爭了幾千年的典型問題和形式與內容的問題,實踐與意識的問題,無非就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古老悖論,甚至命題就是一個錯誤.

所以說美學是政治學倫理學心理學藝術學等等在審美活動上的運用.它不應該研究什麼事物就是美的,因為什麼事物都是通往美的途徑,關鍵研究主體為什麼會以某種事物或形式產生美感,就是為什麼某物會讓某類人或某人產生美感,以及某物何以讓某人產生美感.他建立在邏輯分析和歷史經驗素材的基礎上,對各種社會思想和方法和社會實踐起的反作用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e.g:當與審美密切相關的社會行為和思潮造成社會生態失衡的時候就是美學應該站出來的時候.精英有精英的審美,大眾有大眾的審美,同性戀有同性戀的審美,異性戀有異性戀的審美,封建有封建的審美,民主有民主的審美,男權有男權的審美,平權有平權的審美......這些審美活動都是伴隨著階級教育成長環境發生的,不同的審美趣味導致不同的人群在物資源配置權力分配上發生衝突,因此審美有更深刻的政治意義.——如果沒人能夠證明本族文化的美,恐怕傳統建築,傳統藝術將不復存在,一個民族也不復存在;如果無法去解讀外族的美,那麼孤傲的民族主義對他族無法產生敬畏,導致族間惡性競爭;如果不能證明同性戀美學的價值,這個群體便永遠被邊緣化;就像資產階級當時不站出來闡釋和宣揚自己的審美價值,又怎麼通過文藝來讓當時的人們認識局勢,激起革命? 文化是人的根本存在,是人類靈魂的基因,不論你是哪個群體和民族,都有一個文化之家,而文化就表現在形象的美的對象與抽象的邏輯價值上,審美是人類都有的心理活動,雖然最終的結果不同,但是機制是相同的,是建立起人與人之間聯繫的橋樑。說高尚一點,弄清楚它的發生機制對了解他人,了解其他群體,對促進社會民主,公平資源分配具有積極的作用,說俗一點指導藝術行為,促進文藝生產和文藝經濟也具有積極作用。


美既不實現智力上的個別目的,也不實現道德上的個別目的;美髮現不了任何一種真理,美無助於我們完成任何一項義務:總而言之,美既不善於確立性格,也不善於啟蒙頭腦。因此,倘若一個人的個人價值或他的尊嚴只能依賴於他本身而存在,那麼通過審美文化,他的這種價值或尊嚴仍然還是完全不確定的;美現在除了使人能夠按照本性,從自己本身出發來創造他所願望的東西———把自由完全歸還給人,使人能夠成為他所應該是的東西,此外,美無論什麼也達不到了。


一句話總結美學:以期待美好的眼光去看哲學,去認識自己。


美學是哲學分支之一,哲學探討各種本體論和方法論。
美學就是用哲學手段探討審美現象和審美主體、審美對象的美感本質。


朱光潛研究了一生。讀讀他的系列作品,或有收穫。


用通俗點的語言說:
1、美學研究美,包括美食、美女、美景
2、美學研究的美,不僅僅是視覺(感官)上的,肉體上的
3、除美之外,美學也研究丑,很多西洋畫、中國畫並不漂亮,甚至嚇人,美學就研究這東西
4、美學說到底是一種介於知識與信仰之間的東西,如果說知識是客觀的,信仰是主觀的話,那麼美學既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說它是客觀的,是因為大家都共享了一些美的觀念,比如美女之美,美景之美;之所以說它是主觀的,則是因為,有人認為美的東西,別人不認為美,而美或不美都需要各自的解釋


美學是關於包括藝術在內的審美存在的思索。這種思索之所以常常被稱之為藝術哲學,乃是因為在通常意義上,藝術是審美存在的主要呈現者。但必須強調的是,關於美的思索絕不僅僅局限於藝術領域,事實上它面相我們整個的生活世界。它的核心並不是「什麼是藝術?」而是「什麼是好生活?」


美是什麼?根據康德的觀點,「美是那不憑藉概念而普遍令人愉悅的東西」。

推薦一篇推送
https://mp.weixin.qq.com/s/1mWKRn0o9lj83YShsRzAkQ


美學分為好幾個分支,其中人體美學對於我們的應用價值和意義最大。人體美學中的一個重要學科是本人創立的姿色鑒定學


讓人們逐漸會欣賞美,然後感受生活中的美。


我覺得去問藝術學院的老師吧或林語堂


美學指導藝術實踐。我彈鋼琴的。有的時候不清楚怎麼彈了,就回到美學搙一搙。


推薦閱讀:

從電子遊戲中獲得的快樂是不是一種低級的享樂?
癢能忍住嗎?
為什麼中國風,印度風沒有成為全球範圍流行,而英倫風卻可以?
審美、價值觀有沒有高下之分?
悲劇是否比喜劇有更高的價值?

TAG:哲學 | 意義 | 美學 | 素質教育 | 通識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