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鄉愁」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濃郁的故鄉情結。因為,故鄉是每個人生命開始的地方,那裡生活著我們最親密的人,也保存著我們最初的記憶;故鄉是給予我們歸宿感的地方,是我們的精神之源,是我們的根。「鄉愁」在中國古代有著悠久的傳統。「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不改鬢毛衰」(賀知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等詩句家喻戶曉。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是許多古代知識分子所共有的願望。在你眼中,鄉愁又是什麼呢?


謝邀,我覺得鄉愁就是想媽媽了........


鄉愁啊,就是一個人連著逛了幾家超市……

特么的為什麼只有肉粽子啊!我要吃甜的粽子!


大腸湯,南灣魚,信陽毛尖,靈山,南灣湖,浉河公園,大象滑滑梯,淮南市場


卸腰!
在我看來,鄉愁就是我一個蘭州人對於牛肉麵稱呼的執著。
所有叫做正宗蘭州牛肉拉麵的都不正宗!
所有叫做正宗蘭州牛肉拉麵的都不正宗!!
所有叫做正宗蘭州牛肉拉麵的都不正宗!!!
因為正宗的就叫牛肉麵,或者牛大!
記住,牛大!!!!!
就醬,漸離易水送荊軻!


鄉愁開始是想家!

進階版是回家後索然無味,在不在家都開始回味記憶中的那個家鄉!


普通版是(望鄉)
朴樹唱的(那些花兒)就是進階版的鄉愁!
此處有彩蛋,朴樹不是原唱!


海蠣煎,肉粽,牛肉。還有就是空氣,閩南語環境真的舒服。


果然是吃貨大國,原來大家提到鄉愁都是最早想到家裡吃的,哈哈哈


你在裡頭,我在外頭!


謝邀親。
鄉愁就是夢中回不去的理想鄉。


媽媽的懷抱
媽媽溫柔地喊我起床,或者把賴床的我罵醒
媽媽的早餐午餐晚餐
媽媽的味道
爸爸對我的愛得深沉
爸爸帶我下館子吃好的
爸爸送我上學


大概就是想家,想哭,想媽媽吧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我還在這裡耐心的等著你


下雨的時候膝蓋疼,這種疼痛就是家鄉的感覺


這是明年高考作文題目么?


家在湖南嶽陽,現在在江蘇蘇州。一開始對大城市的喜愛蓋過了對家的思念,覺得大城市各種好,有外賣,好方便,出門只需要支付寶,好方便,公交堵了有地鐵,好方便。

但是,出去闖蕩一年以後的今天,忽然覺得家是個很好的地方,有著真正關心自己的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八百公里外天天為我的衣食擔憂。


忽然,好想家


想著小時候無憂無慮讀書的自己,想著小時候一家五口其樂融融


最開始的鄉愁是我吃貨的怨念,在湖南的應該都知道有種東西叫米粉,有些地方叫寬粉。蘇州沒有。。。如今回到湖南,每次下了高鐵第一件事就是在家樓下的早餐店裡:「老闆一碗米粉,木耳肉絲的,加個煎蛋」


就是出門就想,回來就煩,所以才愁。身居海外,看到各種國內的喜人情景,在自豪是中國人的同時,肯定會倍加思鄉,看到和中國有關的紀錄片,恨不得和旁邊所有的人吶喊「看看,這就是我的家鄉!」但是每次回國,除了能看見親戚朋友,並且再次品嘗爸媽的手藝和各種美食以外,各種的「隱藏規則」和不合理的事情卻依然像出國之前一樣的存在。告訴的經濟發展和科技的繁榮並沒有帶給人們素質的飛躍發展。陳舊的規則和複雜的人際關係網還是一樣的讓人疲憊不堪。不到幾個禮拜就會待的不耐煩。但是每次離開故鄉的瞬間又會深深的開始懷念美食,歷史,親情,友情,百家爭鳴的文化和偉大的中國語言。。。所以愁死了。。。


謝邀,鄉愁對於我,就是在家裡安安穩穩與在外地磕磕絆絆之間的落差。

還有就是看著別人吃蘋果時,我一直提醒自己是一個洛川人。


謝邀。
就是對故鄉的懷念。


2017年6月3日,由北京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主辦、文化發展出版社承辦的榆園讀書會第一期「在城市回望鄉愁——《白馬》讀書會」在位於丰台的國數基地多媒體新聞發布廳舉行,在共讀作家陳毓小小說集《白馬》的同時,也對「鄉愁」進行了一場更具當代意義的討論。

在開場白中,主持人羅佐歐說,「鄉愁」在字面上感覺充滿詩情畫意,但應該從更深刻、更廣闊的層面去理解它。以「北漂」為例,我們為了生存、理想或更好的生活,不得不離開家鄉;在這裡,又處於漂泊狀態,始終找不到歸宿感。我們一方面眷戀、思念著故鄉,另一方面故鄉又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例如在大城市裡充滿機遇,回到故鄉卻可能找不到合適自己的位置,或接受不了小地方那種根深蒂固的人情世故。因此,「鄉愁」是一種建立在這些現實矛盾之上的複雜的感受,是一種難以解決的內心衝突。這種複雜的「鄉愁」在陳毓的《白馬》中有很多體現:小說寫到的那些農民工和我們一樣,為了生活背井離鄉,又無所適從,回到故鄉,又發現故鄉已經改變,不再是曾經的那個故鄉。

《中國婦女報》主編朱莉老師認為,在改革開放和城市化進程中,我們每個作為個體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被這個時代裹挾。她從另一個角度理解「鄉愁」:她的一位移民美國的朋友每次回國都感慨北京又發生了新的變化,一切都變化地太快,讓她心生傷感——因為自己沒有參與這種變化、沒有作為這種變化的一部分,這是她的「鄉愁」。反過來看,我們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每個人,一方面既被這個時代所裹挾,另一方面也參與到這個時代的變化之中、是它的一部分,應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身其中,去豐富自身、改善我們的生活。

有書友認為,鄉愁是一種由變化帶來的感受,除了空間的變化會帶來,比如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生活,還有時間的變化也會帶來,即使不離開故鄉,也會在時光消逝中產生,兩方面都無法避免。有書友以《白馬》中《狩獵》篇寫到的獵人為例,他在山林中捕獵的技藝嫻熟,在舞台上卻顯得僵硬,因為他置身於不屬於他的環境中,就像我們在大城市一樣感到不適應。有書友認為,自己愛的人在哪,家鄉就在哪裡,所謂「心安之處即吾鄉」,時間久了會發現,這裡慢慢也會成為自己的故鄉,而故鄉反而成為了他鄉。還有書友認為,「鄉愁」固然是存在的,但應該淡化它,因為既然選擇了大城市,就應該儘力去感受所在城市的美,因為這是小城市沒有的,比如各種講座、音樂會、文化活動等,讓自己的生活和內心更豐富。此外,愛讀文學網吳總認為,「鄉愁」不過是一種文學的表達,是古代文人創造的一種修辭,他們被皇帝貶謫到荒蠻之地,是他們內心的一種情愁的抒發。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宋老師從學術性的高度對「鄉愁」進行了更全面的概述,它包含四個層面:一是文明歸屬,「鄉愁」屬於農耕文明,西方的商業文明沒有這個概念,我們國家會很快發展進入高度的商業文明,因此「鄉愁」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消失;二是政治表達,央視推出「記住鄉愁」,體現了政府層面對「鄉愁」的重視,讓處於急速流動時代下的人們「記得住鄉愁」,在精神上有的歸宿感;三是文學抒寫,就是寫人,寫情感,就像大家今天所討論的這些,西方當代興起的是「流散文學」(以前叫「流亡文學」),其實也是「鄉愁」的抒發,只是和我們的角度不一樣;四是情懷錶達,有首歌《彎彎的月亮》這樣唱到:「我的心充滿惆悵,/不為那彎彎的月亮,/只為那今天的村莊,/還唱著過去的歌謠。」說的是故鄉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所以為它感傷惆悵。


推薦閱讀:

你是如何度過你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的?
在吉林市舒蘭一中就讀是怎麼樣的體驗?
曾經寫過哪些讓自己覺得很驚艷的句子?
怎麼看回憶里的人是不能見的,見了回憶就沒了?
和哥們都有過那些記憶?

TAG:農村 | 回憶 | 城市化城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