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拍照很傻嗎?

【國博副館長:在博物館拍照很傻 不如去官網下載】在23日播出的央視《開講啦》節目中,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談到在博物館展廳拍照的問題時表示:「你拍的像素、清晰度,都不如我們官網的圖片,你到官網上下載就可以」,「我感覺在博物館,拍照的都很傻」。在博物館裡拍照,你怎麼看?


寫在開頭的話:躊躇了一宿,還是要為這個答案加上一句。批判陳館長絕非目的,作為文博行業媒體人,是想向大夥普及如何正確的參觀博物館,如何正確的在博物館中拍攝,博物館人應該把職業道德放在什麼位置。雖然有廣告之嫌,對於以上問題的專業評論、詮釋及科普,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弘博網」和「在線文博」的相關內容。

拍照只是一系列活動的一個環節而已,就拍照論拍照,很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陳館長的第一個毛病就在這裡,沒有博物館觀眾研究的功力。

1.從社會演變的角度說,隨著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出現,人類社交行為從生產協作、聚餐、聚禮、聚聊,從群體行為向個體行為演化(社交參與者肉身聚集到一起的行為雖然很重要,但已不是全部),形成了記錄-加工-分享-再論的流程,具體到博物館的表現,就是拍攝照片、整理或者PS照片、分享到社教媒體、引啟朋友的討論。所以自絕於這一過程,就是自絕於人類的網路社交文化,博物館會失去這部分公共關係的附加值。

2.從觀眾自身的角度說,在博物館中拍照,其動因是認同感,不認同不會選擇拍照;其次會產生參與感,館方標準照是館方拍的,觀眾攝影技術再爛也是觀眾拍的。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問題,拍照的文化解釋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拍照是對文物的再現,但是如果簡單比較一下大家對同一文物拍照的照片,會發現,幾乎沒有一摸一樣的。

其實,拍照是一種對展品的詮釋,因為拍照角度等諸元的選擇,取決於拍攝者,每一幅照片都加入了拍攝者自身對拍攝對象的理解?那麼對文物詮釋的權力,博物館能夠用「你拍的像素、清晰度,都不如我們官網的圖片,你到官網上下載就可以」這種威權的理由壟斷么?當然不能,博物館作為公共空間,展覽本身就是對展品的詮釋,而觀眾完全可以進行再詮釋,拍照流行之前,在博物館中表現為書寫留言簿,拍照只不過是書寫留言簿的進化。不然「你對展品的理解,都不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你只看展覽閉嘴別評論就可以」,這不就呵呵了?

3.陳館長也有微博號,分析其內容,其實陳館長並不反對博物館攝影 ,他自己就親自踐行了記錄-加工-分享-再論這一流程,他反對的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他對自己的行為毫無羞恥之心而去指責觀眾們呢?這可能暴露了他內心中的精英意識和等級意識,即人是分三六九等,在博物館展廳這一公共場所中,不同等級的人,應該享有不同的權力。

4.有網友評價:陳館長是「一個博學敬業做出很多貢獻的老博物館人」,其實這個評價並不客觀,他的一些做法(收藏油燈、開辦個人藝術館),公然挑戰了博物館人的職業道德操守,他是個具一定爭議性的人物。

5.但無論如何,博物館有自己的考量,無論一個博物館是否允許觀眾拍照,觀眾都應該自覺遵守博物館的規定。但是某博物館既允許拍照,其副館長又在電視節目上公然說拍照的人傻,我覺得這個情商實在是……

6.陳館長所說的「因擁擠,觀眾失手把手機砸在畫框上」一個個案,罪不在照相,而在博物館面對觀眾擁擠超過展廳承載能力的時候,沒有疏散分流觀眾的應急預案。

7.對了,說好的高清大圖呢?為什麼我在國博的官網上找不到?

8.國際上,有的博物館可以拍照,有些不能,但是作為專業的國際性組織,國際博協在2012年國際博物館日的時候,可是舉辦過「2012國際博物館日攝影比賽」的。這樣的機構為裝B背書?那這B裝得,得給100分吧。

9.本答案只談拍照,至於什麼是在博物館中正確的拍照是另一個問題。


其實我覺得如果你換一個角度想,不拘泥於標準遊客照的角度,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當你進入博物館,你非常清楚地知道這些擺在你面前的東西是「假的」,即沒有生命、死的、只是為了展示的、沒有自我存活意義的,你不想拍照,很有可能是因為你得到的僅僅是一張到此一游的證明,或者擺在你面前的是別人已經創造好、你沒有辦法給予附加價值的成品

與其做著遊客「走馬觀花」地看,還不如像個學者一樣,或者簡單點,做一個魔術師一樣的人,把別人的「偷來」,改一改,變成你的。

比如說日本攝影師?杉本博司曾經做了一個長達四十年的黑白攝影系列叫做Dioramas. 這一切都是從他1974年第一次造訪紐約Natural History Museum 之旅獲得了靈感。

當你看到這些照片,可能在不了解名字和背景,你會覺得這是一個宛如穿越一般,在草原、冰川、河流、山谷中探索的攝影大咖照。而它們其實就是在我們去過的那些博物館裡完成的。

從我的角度來看,杉本博司在把假的變成真的,在把死的3D實物變成活的2D照片。這不僅歸功於他自己安排的角度和光線,熟練地使用了large-format cameras, 還能看出一個非常優秀的博物館怎樣戲劇化地呈現遠古時代,即知識與藝術的多方面結合應用。在這樣的環境下創作,也是樂哉。

另外,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藝術家。杉本博司指給你那些你日常看不到的、進了博物館也可能一閃而過、忽略到的物體和場景,但是他什麼也不說,he is directing you but pointing to nothing。然後你看到了,感覺到了驚喜,你試圖想說點什麼的時候,也只能一副掏心癢都無法言說的樣子。說句題外話,這種玄妙的感覺,也是我覺得攝影好玩的地方。

總而言之,人都是希望東西是自己的,那些在博物館的東西,可能意味著我們陌生的知識,我們用不到的書本,我們記不住的畫面,而人的頭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本著沒用就沒必要記住的潛在意識,我們可能就非常難找到留下紀念的照片。可是當你抱著「佔有」這種知識,想要在它們以上進行再創作的心態,就會想出一百種理由在這裡、那裡拍照。當你洗出來,或者就是簡單的放在手機里,你也更會拿這樣被自己創造更多價值的照片做手機桌面,而不是那些下載下來的官方照片吧。

so,

"I was just thinking." --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正好在做相關研究,同時也在博物館實習了解一些信息。順手答。

1
人與人在博物館拍照的動機是非常不同的。

  • 普通遊客(一個博物館基本只去一次),也是拍照的主要群體,他們拍照是為了記錄這個「時刻」:1. 是「我」在拍照而不是別人 2. 「我」親自來到了這個地點(physical presence)。 之後的分享行為都基於這兩點。對他們來說,在博物館拍照和在景點到此一游並無區別。
    • 所以,對這個群體討論「網上明明有高清掃描圖,為什麼要自己拍」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根本不是重點。
    • 讀過一個有趣的研究(reference找不到了。。)討論人們會不會在博物館中feel more artistic。論文中分析了在MoMA的Instagram照片是否被加了更為複雜的濾鏡(由此推測發照片的人是否被激發了「藝術感」)。結論是並沒有顯著區別,一個推測就是博物館中的藝術本身並沒有激發遊客任何「藝術感」,也就是they don"t care about the art at all......
  • 藝術愛好者,往往是某個博物館的常客,其實很少拍照。他們每次revisit博物館會有一些固定主題如新開的特展。他們也往往會仔細聽博物館提供的語音導覽,享受欣賞藝術本身帶來的樂趣
    • 藝術愛好者也可以是遊客,但他們的訪問模式往往更自發更隨意。
    • 常見場景是喜愛藝術的父母帶著孩子逛博物館。
  • 藝術相關學生/從業者,也是除了遊客之外的拍照主力軍。這些照片會經常被回顧(這也是不同於遊客的一點),往往是出於學術目的。
    • 比起網上高清照,這個群體事實上也更偏愛自己拍的照片。如果只想看藝術本身,完全不用去博物館,網上大都可以找到。他們訪問博物館的目的很多是希望身處藝術空間,尋找靈感,從自己的理解和角度記錄(拍攝)藝術。

2
博物館當然都注意到了手機正在漸漸搶去遊客的注意力 [1] [2]。一些博物館的對策是:技術可以搶去遊客的注意力,也可以幫助遊客更好地去體驗藝術。

紐約的Cooper Hewitt Design Museum是這方面比較先鋒的博物館。他們設計開發了一個「pen」和一個"table" [3]。

(以下照片來自Cooper Hewitt官網)
博物館入口處隨門票一起發給遊客這樣一個「pen」:

用它背面戳一下展品旁的標籤,展品的高清圖就會被「存」到筆里。回家後遊客可以訪問一個屬於自己的網頁,回顧在博物館裡戳過的所有展品。同時,博物館中散布著幾個這樣巨大的interactive 「table」:

  • 遊客用筆正面可以在這個桌子上畫任意形狀,系統會自動從展品庫中找到一個有類似形狀的展品顯示出來。
    • 比如我畫了個愛心,它給我找了個貓耳印花的vintage裙子(可能我畫的貓形狀比較像愛心)。。。
  •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別的互動,如可以自由創造各種屬於自己的「藝術品」(類似遊戲Let"s create! Pottery)。這些都可以用筆戳存下來「帶回家」。

Cooper Hewitt博物館裡並不禁止拍照,但是拍照的遊客顯著少了很多。大部分人,尤其小孩,都和pen與table玩的很開心。


3
在鼓勵遊客參與、互動、思考藝術方面,大家都很喜歡的MoMA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動作。

(以下照片一看就是自己拍的。。。)
在MoMA里一個沒什麼人的Art Lab區,有這樣一些製作精美的任務手冊和卡片會發給小朋友

雖然主要針對小孩,但個人覺得非常有意思。其中的任務包括:

  • 想像並畫出畫框外的內容
  • 從不同角度畫一個雕塑
  • 想像畫中的場景下一秒會怎樣?圍繞這個場景講個故事

形式上類似scavenger hunt(尋寶遊戲),但比起單純的看和尋找,更鼓勵深度地觀察、想像、創造、思考。


4
拍照其實不是問題(很多博物館還自己搞instagram campaign鼓勵拍照和分享),重要的是博物館不希望大家都只拍照而忘記關注藝術本身,這和博物館的意義是背道而馳的。相信這也是陳副館長所擔心的。

如上文所說,博物館對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方面Cooper Hewitt以及MET(大都會)的The MediaLab 等探索科技對於藝術體驗的輔助,一方面MoMA及荷蘭的Rijksmuseum [4] 等鼓勵傳統的離線互動與思考

Cooper Hewitt事實上是在鼓勵一種遊戲化的共享經驗,即與其孤單地玩手機,不如一起玩一個大屏幕,這個思路我個人很喜歡。這其實就回到了人們為什麼訪問博物館這個問題上。仔細想想,無論目的是旅遊、娛樂或是教育,在博物館的空間中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導到手機的小屏幕上都是違反直覺的。

我之前呆過的百度IDL的一個項目BaiduEye_官網(產品本身如何先不評論)一個典型應用場景就是更自然的博物館語音導覽(通過地點和CV自動識別展品,eyes-free,自然手勢輸入與語音輸出)。這比起一個傳統的手機導覽app(打斷用戶的藝術欣賞體驗,強迫其不斷切換注意力於手機屏幕和展品之間)就好很多。

咦好像扯遠了_(:з」∠)_ 總之個人認為博物館、畫廊等藝術空間中,人機交互的未來一定是越來越ubiquitous、越來越側重離線互動與共享經驗的。而這和拍照與社交分享是不衝突的。
。。。。當然進MoMA就找星空和睡蓮自拍。。的確。。傻了點。。。對吧。。。。


參考(都是新聞,沒啥學術文章_(:з」∠)_ ):
[1] Les Shu. 「Van Gogh vs Candy Crush: How museums are fighting tech with tech to win your eyes」 Digital Trends. How Museums Are Using Technology
[2] Desi Gonzalez. 「Museum Making: Creating with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art museums」 MW2015: Museums and the Web 2015. Museum making: Creating with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art museums
[3] 「Designing the Pen」 Copper Hewitt. Designing The Pen
[4] "You See More When You Draw" Rijksmuseum. You See More When You Draw


看拍什麼了。這幾張,我自己拍的。沒有說它們好的意思。就是說明,博物館或者畫館拍確實也有樂趣。 再補充一下,我確實沒看館長的節目。也同意博物館如果禁止拍照的話,就應該尊重規定。我這些都是可以隨便拍的展館,沒有用閃光燈。

我也認為博物館還是從保護文物的角度來禁拍比較好。

如果從笑話拍攝者傻的角度來說,或者如果從你認為人到了博物館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姿勢欣賞就高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那我覺得這世界上需要一些被人認為是傻子的人,也需要一些看上去不那麼自我感覺高雅的人。否則,就太悶了。


在博物館或者美術館拍照,拍作品,作品簡介,拍局部,拍建築和空間都是很私人的體驗,是帶著個人偏好地拍。一點也不傻。視角各有不同。個人覺得傻的是,去博物館拍照,每次都要和作品合影,發到社交媒體上介紹(得瑟)作品或者展覽,但作品前都要放一個盛裝化妝的自己?(這些人去博物館的目的不是觀看,體驗,是拍自己), 一連九張每張都有自己一個都不少的網紅和網紅wannabe...(當然了,碰到mark rothko我也合影

我還愛拍看展覽的人 觀察他們的反應http://mmmono.com/item/253524/


我很喜歡一個人逛博物館 喜歡拍展品 拍那些有意思的展品,而且同一個博物館時間寬裕會去轉兩三天,走走看看拍拍。個人拍照不影響到其他遊客,符合博物館的規定,我覺得就可以啊。

南京博物院(下面的評論,如今才看到,今天更正下,不叫南京博物館)

(是誰在看我)

(不要吵 我來勸架的)

(就問你美不美)


我進博物館就把閃關燈直接關了 然後開始拍 有那種很有意思的 為什麼不拍
當然寫著禁止拍照的就算了 看看就行了


拍照是想告訴自己的後代 從而更好的教育他們 還可以讓我們大家對文物的喜愛融入到生活
從觀眾自身的角度說,在博物館中拍照,其動因是認同感,不認同不會選擇拍照;其次會產生參與感,館方標準照是館方拍的,觀眾攝影技術再爛也是觀眾拍的。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問題,拍照的文化解釋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拍照是對文物的再現,但是如果簡單比較一下大家對同一文物拍照的照片,會發現,幾乎沒有一摸一樣的。

其實,拍照是一種對展品的詮釋,因為拍照角度等諸元的選擇,取決於拍攝者,每一幅照片都加入了拍攝者自身對拍攝對象的理解?那麼對文物詮釋的權力,博物館能夠用「你拍的像素、清晰度,都不如我們官網的圖片,你到官網上下載就可以」這種威權的理由壟斷么?當然不能,博物館作為公共空間,展覽本身就是對展品的詮釋,而觀眾完全可以進行再詮釋,拍照流行之前,在博物館中表現為書寫留言簿,拍照只不過是書寫留言簿的進化。我很喜歡一個人逛博物館 喜歡拍展品 拍那些有意思的展品,而且同一個博物館時間寬裕會去轉兩三天,走走看看拍拍。個人拍照不影響到其他遊客,符合博物館的規定,我覺得就可以啊。


實際上,不管是去博物館還是哪裡,大多數人都沒有那麼多目光注視在你身上。
別開閃光燈,別大聲喧嘩,遵守公共秩序和參觀秩序。

國寶級的後母戊鼎。
額。。不知道怎麼翻轉圖片。

這個您諸位肯定都認識,故事會上的就是他。

以後要是看到小說里說從袖子拿出一百兩銀子,你讓他把這兩塊放袖子里試試。


拍不拍,一般只有三個條件


1、館內允許拍照;
2、不影響別人和作品;
3、欣賞並喜歡;

為什麼不拍?


在博物館開閃光燈拍照一定很傻,還low,還cheap。


並不傻。拍照是為了紀念當下的那段心情。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看到的是新鮮的事物、發展的軌跡。對於我來說某地發掘的某些珍貴文物的價值,遠不如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留下的一張紙 一隻鋼筆。拍照並不是為了感嘆文物。看到照片時能想起當時看到的歷史當時感受的心情才是主要的。
至於裝逼只能說是技術活。 裝逼裝不好只能是傻逼。


最後,防止有人鑽牛角尖。 我想說拍照是在遵守規定,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進行。
出門在外,有修養的人總是能夠受到更多的歡迎。


只要不開閃光燈,不隨便亂碰,不妨礙他人,拍個照又怎麼了?當然如果一些博物館說不給拍照,那就不會再去拍照了。知乎一些自以為是的傢伙反而覺得別人low了? 殊不知別人最反感地就是這種自以為高尚除了自己都看不爽別人一切行為的low逼


當然不傻了。要是真傻,他自己也不會拍。

陳先生之前在新媒體上搞過小專欄,叫做「跟隨Mr.陳看世界」,走遍世界各大博物館,不拍照怎麼上圖呢?

我自己的體會有兩點:

一,拍照如果真有什麼不好,那麼最大的不好就是看展品不仔細。

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大概是說,人的一些舉動類似「開關」,做了以後就表示之前的行為任務結束了,馬上要開啟新的任務。

按快門就會起到開關的效果。

看到展品,舉起相機,對焦,按下快門,咔嚓一下,這個任務就結束了,人會下意識移向下一個展品。拍了一張又一張,但回憶起來,發現對展覽印象不深。

我個人體會,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先看一遍展覽,不拍照,休息片刻後,從頭挑選喜歡的展品拍照。你會發現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許多展品都值得拍,但是看完一遍,回味一下,再來第二遍,你更容易看清哪些是最精彩的部分,或者說最打動你的部分。這時再拍,選出的展品都很精,印象就比較深。

當然,這樣做的缺點是比較費時。

簡便的方法是提醒自己先看展品後拍照,仔仔細細看完展品展牌後再舉起相機。養成習慣就好。

二,有些展品不適合拍照,就別拍了。

首先是書畫,尺幅要麼太大,玻璃反光嚴重;要麼太小,焦距不夠;要麼角度不正,方形拍成梯形。拍回去的效果幾乎必然比現場效果差,看照片的時候一點感覺都沒有,還不如帶個小望遠鏡,仔仔細細看一遍。除非畫作展示了網上看不清的題跋,懶得現場抄寫,拍照確實方便。

絲織品也不利於拍照,尺寸也是有大有小,擺放方式常常平鋪為主,拍出的形狀都走樣。更重要的是,和書畫一樣,燈光往往是全博物館最暗的,普通相機拍出來是一團黑。

傢具過大也不適於拍照,同樣存在變形的問題。

其他普通尺寸的文物,比如青銅器、瓷器、佛像,想要留資料、留紀念都值得一拍。尤其金銀器、玉石器,還特別「上相」,拍出來的效果比實物還要好。

總之拍照肯定不傻,能留個美圖當然好,有時博物館有特殊規定不讓拍,比如參展方不讓拍,比如易損文物比較多(畢竟不能保證所有觀眾都不開閃光燈,所以有易損文物時可能完全不讓拍),也就罷了,畢竟還是現場感受最重要。


作為一個看過完整節目的觀眾角度 本來看完後很受觸動 很有啟發 非常正能量。突然看到這樣的抨擊覺得匪夷所思 非常 非常 非常生氣。
一個博學敬業做出很多貢獻的老博物館人被肆意抹黑真的很心痛啊!心痛!
你們到底有沒有看過完整的節目就斷章取義的胡言亂語?

陳館長的中心是某些(不是所有 很多抨擊陳館長的人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拍照者的素質問題(劃重點!) 而不是照相本身。陳館長舉例子在國博的中法建交展示上 本來是允許拍照的 結果第一天就因為遊客推攘 一個拍照用的手機差點砸在畫上 砸上去怎麼負責?所有人都無法負責!

他在演講中提到自己兩個的"中國夢" 希望年輕人可以在博物館舉行婚禮 希望博物館的護欄越來越少 後者能看出來陳館長也是希望各位用相機留著記憶的 可我國現在很多國民的素質做不到!(當然更多人的素質在進步 但是各位有素質就能保證整體的素質和他人的不負責任行為么?)上面的例子就能看出來。

但是我國網友包括媒體信口胡言 斷章取義 集體高潮抹黑這樣一個兢兢業業的老博物館人 著實令人心寒 沒人看過完整的節目吧。 幾張圖片就能輕而易舉的轉移社會輿論 你以為我們的國民素質提高了?並沒有 沒有人關注言論的背景 沒有人真的把節目完整的看過 只在幾張圖片上大肆宣揚自己毫無價值的價值觀 除了心寒沒有別的詞語形容我現在的心情。

不喜歡也請尊重 包括陳館長在內得很多老博物館人 對國家對歷史的貢獻不是你們淺薄可笑的言論肆意妄言的。

其實所有參觀的遊客都能做到不推搡不擁擠 不破壞文物有素質的參觀和拍照 這是所有人的願望 不僅是陳館長也是各位的希望 我們作為普通人都會對不文明沒素質的行為皺眉頭去制止 只不過陳館長站在一個公共平台提出來而已 他的言論是為集體發聲 我們應該支持而不是抨擊才對。
畢竟 希望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 希望每個人都都有公德的參觀博物館 不但是對文物負責 也是對各位有一個良好的參觀環境負責 的確各位有很多人拍照是有自己目的 但是你在博物館認真拍照的時候 一定也遇到過沒素質的拍照行為和其他亂摸亂動不文明行為吧 更多沒有公德心的人在周圍這是很無奈的事情 將心比心 我相信某個瞬間你也是生氣的吧。然而陳館長為這樣我們也覺得很無奈的行為發聲 卻遭來很多同僚的謾罵抨擊 我到現在都不能理解原因何在

最後 網上的如下評論將近萬贊 經答友指正我也覺得如下說法很不妥 大家照相都有自己的出發點 所以不站在任何制高點上揣測 只想說無論出於何種心態 請時刻保持尊重。


我個人很喜歡在博物館或者展覽拍照,當然是不影響別人觀看以及確認聲音和閃光燈關閉的情況下。
個人不太喜歡拍展品,除非有些局部很吸引人。我很喜歡觀察展品與參觀者之間的互動,也算是一個蠻有意思的觀展體驗。
po幾張在博物館/展覽中的照片吧,大師輕點拍磚:D

「機械時代的藝術,靈光消逝?」

「爸爸快看!」

「一樣的微笑」

維也納城市博物館的,本來左邊有個大木馬的裝置展品,不過我更喜歡這些椅子。

Musée d"Orsay 標誌性的鐘

你看我我看你

大和諧place 和四川大地震的攝影展

挖坑待填。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我感覺在博物館,拍照的都很傻」


自問自答題

1、如果官網高清圖有用,還去逛博物館幹嘛?

博物館就是用來欣賞和發現的,記錄自己的發現和經曆本身就是對藝術的解讀。


2、每個官網都有高清圖么?高清圖真的能真實反應展品嗎?

不是每個官網都有高清圖。而且像國外很多博物館展品連名字都是各種語言的,要參觀者去搜都不知道怎麼輸入,難道我想看個圖還得會全球語言不成。


所謂高清圖並不能真實反應展品的信息。一般的高清圖只是對正面背面拍個照,而且是在攝影棚的那種指定色溫下。看圖是根本無法看到展品的立體效果的,參觀者從自己角度參觀拍下來的效果是所謂官網圖不能取代的。我記得我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做過一期節目,由副館長介紹畢加索的雕塑。當時特意讓我們繞著雕塑從不同角度感覺和欣賞展品,這哪是一張官網圖能解決的。再說畫作,相對於雕塑來說已經非常不立體了。但是自己的角度能拍什麼呢,我拍過一批莫奈的睡蓮,全部是不同傾斜度的側拍。我為什麼要側拍?因為從側門能看到每一筆油的深淺,能看到底色是什麼,在上面加了什麼,這筆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畫的,運筆上什麼位置重什麼位置輕,都是靠自己的觀察才能找到自己的體會。


官網都是恆定色溫的光線下拍出來的。其實很多展品在不同的光線,角度,呈現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大家也知道很多名畫在不同角度看,人的表情都是不同的,那麼參觀者找到一個自己發現的角度記錄下來,有什麼錯呢?


比如有些博物館建築本身是文物或者有藝術價值的,我從自己找到的角度給博物館拍的。博物館本身就是藝術品,這個是不會有所謂什麼官網圖存在的,因為是沒有固定一個標準的角度的。


3、拍攝,本身就是再創作和藝術解讀的一部分。

不同攝影師同時拍一個人,拍出來是不一樣的。藝術品也一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候記錄下同一個展品的照片,肯定也不一樣。這個社會正是因為人人都是創造者,正是因為多樣性才變得豐富而美好。很多博物館現在都鼓勵大家拍照分享,很多官方會在ins上或者fb上建立某個展覽的話題,讓大家積極用這個話題拍照分享。為什麼不呢?我特別喜歡看別人分享的博物館照片,因為你會發現他拍出來的和你不一樣,會有很多新奇的角度或者見解是我所不曾想過的,他們激發了我的靈感,讓我願意為了別人的理解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博物館看同一件展品。


4、記錄和分享只是炫耀么?

不管是不是為了發朋友圈發微博,記錄分享自己的體驗並沒有錯,成天把別人的分享理解為炫耀的才是負能量。如果不是別人的照片,我們怎麼會知道世界上有那麼多美麗的風景,如果不是別人的記錄,我們怎麼會對那麼多未知有嚮往。不是專家不是藝術家就沒有記錄的權利嗎?不是專家才懂藝術,藝術本來就是給每個人欣賞的,不管你是看門道還是看熱鬧,都不應該以苛刻的標準要求。藝術品也好,古董、科技或者任何其他博物館的展品,都是人類發展的結晶,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締造者,我們的作品也有成為展品的可能。而且正是因為大家都愛拍愛分享,這社會對展品的興趣和認知才會更深刻,文化氛圍才會更濃郁不是嗎?


5、博物館該不該拍照?

我覺得在不影響展品的情況下拍照應當被支持!現在手機相機基本功能都有,關掉閃關燈拍不會對展品造成傷害,不要使用自拍桿影響別人。對於特別多人拍照的展品,博物館應該建立良好的安保和疏通機制,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少數的不文明行為而否定所有拍照的意義。認真欣賞和拍照並不矛盾,並不是說拍照的人就不一定認真欣賞,鼓勵認真欣賞就要否定拍照這是最常見的以點概面了。


現在有一種裝逼,是逆流裝逼。比如大家都去吃一個新產品,就在旁邊說人家去吃是跟風是裝逼,以顯得自己不隨大流的高逼格。副館長大人如果有時間彰顯自己的高逼格,不如多花點時間漲姿勢練修為。


以上,祝每個逛博物館的人兒都有心得和收穫。


@木心美術館

@婚俗博物館

我覺得這些博物館啊美術館啊挺適合拍照的。


1,不允許拍照的地方當然不拍,能拍的為什麼不拍?
2,官網的圖是屬於官網和博物館的,自己拍的才是觀眾自己的,不管以後還會不會再看。官網的圖是藏品本身,而觀眾的照片卻是某種程度上的再創作。
3,拍了證明喜歡或者至少有興趣。把喜歡的東西就在自己手裡,並不違反本能。


推薦閱讀:

SONY 索尼全畫幅微單 A7/A7R/A7S/A7II/A7RII/A7SII/有哪些推薦的鏡頭?
所謂的『』病女風『』到底是攝影作品么?
我認為自己拍攝的照片很好,可為何從來得不到任何稱讚?
攝影藝術家如何賺錢?

TAG:攝影 | 博物館 | 攝影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