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索尼全畫幅微單 A7/A7R/A7S/A7II/A7RII/A7SII/有哪些推薦的鏡頭?
思路:可以按照 題材(風景、人像)或焦段介紹。包括鏡頭外觀、樣片、價格等。也可以同時對比下同類型鏡頭各個品牌的轉接方案和全系統成本對比。
用過E口全畫幅大多數鏡頭,
從我自己的喜好出發,所有的Loxia和Batis都推薦,因為我是蔡粉,也是為什麼我入了索尼,也是目前我索尼系統中惟一留下的6個鏡頭。(我曾經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有,那時候我的網站還叫做索尼粉絲俱樂部)
蔡司以外,忽略對焦段的喜好,只看鏡頭本身的素質且考慮價格因素進去,我會推薦。
16-35/f4,比一般的定焦好點,比好的定焦差點,變焦方便往往大於一切。
FE35/f1.4,在我心裡是索尼鏡頭裡最有蔡司味的鏡頭,我怎麼看都覺得是蔡司的作品,然而很貴,然而很值得。
55/f1.8,綜合體積價格畫質,這個鏡頭的評測怎麼寫最後結論都是「必買」。
FE90 Macro,兼顧人像和微距,畫質極好。
FE70-200/f4,你總需要一個720,沒什麼選擇,不過這個還真心不錯。
下邊轉發我之前寫過的一句話點評索尼鏡頭,全畫幅篇,這裡除了720GM我沒用過,其他都買過和用過,字數有限難免以偏概全,大家看個樂。
在我的網站 http://lensmo.com 有其中一些的評測,歡迎訪問瀏覽。
Sony Carl Zeiss Sonnar T* FE 35mm F2.8 ZA
讓微單更微,畫質非凡,光圈略小
Sony Carl Zeiss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讓微單更微,焦外洋蔥圈,除此之外無缺點
Sony FE 28mm F2
物美價廉好鏡頭,28焦段用處多,追求頂級畫質者請繞過
Sony FE 50mm F1.8
物美價廉,收光圈畫質不輸55,可惜對焦馬達太差
Sony FE 50mm F2.8 Macro
近攝小能手,拍特寫之便利無人能及,1:1微距工作距離太近
Sony FE 90mm F2.8 Macro G OSS
世上最好90微,無可挑剔,必入之一
Sony Zeiss 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
最有蔡司神魂的索尼鏡頭
Sony Zeiss Planar T* FE 50mm F1.4 ZA
大2/3檔光圈,焦外洋蔥圈略少,價格比FE55貴一倍
Sony FE 85mm F1.4 GM
目前最好的自動85頭,哦不,可能略遜於適馬85ART
Sony FE 28-70mm F3.5-5.6 OSS
很便宜很雞肋,入門鏡頭,變焦範圍窄
Sony Carl Zeiss 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
不算太貴也不算太差,缺點是掛了蔡司標卻無蔡司水平
Sony FE 24-240mm F3.5-6.3 OSS
旅遊10倍大變焦,方便快捷一鏡走天下,別過度期待畫質
Sony FE 70-200mm F4 G OSS
比720GM實際、實惠,畫質極好,常備重要
Sony FE 70-300mm F4.5-5.6 G OSS
不給G標丟人,畫質最好的730,可惜仍然是730
Sony Zeiss 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
PK定焦不落下風,變焦便利不可忽視
Sony FE 70-200mm F2.8 GM OSS
傳說無敵品質720,就是到處都買不到
Sony FE 24-70mm F2.8 GM
無敵品質2470,微單變巨單,82mm濾鏡讓人煩
Sony FE PZ 28-135mm F4 G OSS
不拍電影最好不碰,然而很專業很高檔
Zeiss Loxia 21/2.8
廣角小精靈,像場略圓,否則完美
Zeiss Loxia 35/2
老款設計,全開略亂,收一檔更好
Zeiss Loxia 50/2
老款設計,除了全開略肉,幾無缺點
Zeiss Batis 18/2.8
E卡口全副最強廣角,沒有之一
Zeiss Batis 25/2
蔡司色彩+蔡司品質,近射能力強,全面實用掛機首選
Zeiss Batis 85/1.8
對焦迅速,色彩如畫,拼得是感覺不是銳度
以上,謝謝。
大部分人聊的sony原廠蔡司鏡頭,我來推薦一個比較冷門的鏡頭,推薦話,這款鏡頭給有建築和風光拍攝需求像我一樣的窮學生。有錢上原廠的就不用看了。
我推薦的是老蛙12 F2.8支鏡頭。很多人一聽國產心裡就會犯嘀咕,想鏡素質會不會不過關。但是我想說的是這款鏡頭性價比。首先這貨長成這樣
先說一下我手裡的配置sonyA7+sigma35 1.4+mc11,在多次爬樓之後覺得自己
先說一下我手裡的裝備:sonyA7+sigma35 1.4+mc11,在多次爬樓建築拍攝之後覺得自己需要物色一支廣角,但是之前玩過朋友的佳能17 F4的移軸之後對移軸拍攝建築那種感覺忘了,心想怎拿小錢辦點大事,這時候老蛙這支鏡頭就進入我的備選名單。首先這是一隻超廣角,廣角比起原廠的16-35那就是視野即正義啊。但是在了解參數的時候發現幾點意外驚。第一個就是原廠自產濾鏡支架,這對於很多風光拍攝的朋友來說比起那些需要上八九百甚至上千支架錢來說399太良心,第二個是可加購轉環變移軸鏡頭(轉接環未上市),但客服解釋說是只有佳能口鏡才能轉接成移軸。
錢包緊張,但是有建築和風光需要的學生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但是這個鏡頭最大的缺陷就是這家的產能更不上,現在鈔票在手都買不到。至於實測等年後發貨拿到鏡頭....
還是別買了,到手玩了幾天是崩潰的,在高的性價比都是假的。。。。。。
我擁有的是全畫幅 E Mount 兩個鏡頭 Zeiss 16-35 F4和 90mm F2.8 Macro。和前面的 AOJ推薦的鏡頭是一樣的哈。
鏡頭真的是貴呀,我可不是那種能夠一下子買齊個什麼大三元,小三元啥的呀。
我就分享一下我選擇鏡頭的原因吧:
拍照嘛就是想拍出自己平時看得到拍不出的視角,或者難以肉眼難以觀察到的有趣細節。
所以構成了兩個選擇鏡頭的方向:極廣闊+極微觀。
- 前者就是廣角咯,
當時沒有出現 GM 16-35 G Master (話說這貨也太貴了。。。),就是這個 Zeiss的鏡頭,從購買到現在我使用了三年,所有照片都是來自於它,非常滿意,對於宏大事物的囊括是非常給力的。為了更廣闊的景深畫質,一般都是開在 F8,所以哈 大光圈的廣角暫時對我吸引力不是很大,因為出門光照好廣景深一般也就在 F8,當然拍星空的另說哈~
而且額外的一個加分點就是廣角鏡頭拍人的話顯腿長哈!而且廣角鏡頭那種獨特的光學特性(我不知道「畸變」這個詞準不準確)讓我覺得畫面很有張力,我很喜歡。
- 後者就是微距了哈。
Sony出了不少微距鏡頭,當然從拍攝角度來說越長焦的微距,能給你帶來的便利和背景控制越好。(細節暫且不表,一個對應的簡單佐證就是不論第三方還是官方自家鏡頭,越長焦的微距鏡頭越貴,不論Canon, Nikon還是 Sony)我似乎看到的 Sony 出的微距鏡頭中 90mm 是最長焦段了。
當然 90mm還給你帶來了一個便利就是非常接近適合人像拍攝的 85mm,雖說魚和熊掌兩者不可得兼,85mm 有 F1.8,F1.4等大光圈,但是我覺得吧對於我這種囊中經常性有點小羞澀的人來說還是很棒的。也是加分點~
俗話說微距無弱旅,90 mm F2.8 Macro,在 DXO Mark中銳利度評價,是世界現存鏡頭所有鏡頭中排名第二的。(話說看這個數據我就很心動了喲!)
我的相機是 A7 Mark II,雖然只有 2400萬像素。這個 90 mm F2.8 Macro給我的感覺是什麼呢,我來描述一下,那就是每一個像素都是扎紮實實的像素,極其銳利,可能是我用過的最銳利的鏡頭了。根據數據顯示如果使用 4200 萬像素的 A7R II,那麼這個鏡頭能夠讓你獲得扎紮實實的 4200萬像素
「刀銳奶化」真是名不虛傳。
我第一次拍攝的時候在機身上沒看出個啥,甚至都覺得這顏色是不是都溢出了,但回到家用顯示器看的時候就覺得是另一個世界了!
可能是我見得少,我是非常震驚於用這個鏡頭給我帶來的拍攝體驗和效果的。(這知乎傳圖片一個高畫質的都傳不了。。。JPEG 2000 ,大點的JPEG咋都不行呢,hin(第三聲) 費解啊)
最後還是表達一下對Sony鏡頭齁貴的不滿。
但是我記得一年前一次看到 Sony 中國影像部門一個負責人說「Sony 鏡頭從一開始就為了未來高像素做了充分的準備,Sony 在此刻的鏡頭符合未來高像素機身的就有接近 20 款,所以我們是面向未來要求製作的這些頂級的鏡頭。」
(這段話似乎暗中表示了對友商的殷切鼓勵呢~)
所以嘛,看 Sony 影像這麼努力,牛吹的這麼高*格,鏡頭素質確實頂尖。那麼,就姑且暫時原諒你們的定價了!
時隔大半年看到這個答案還有人點贊,又想到之前評論有人說35更好用,特地去網上搜了兩個鏡頭測評,果然跟我差不多大部分人更傾向於55 1.8。。。。還有35 1.4虛化其實弱於55 1.8(各位可自行百度)
——————原答案分割線———————
用過55 1.8,35 1.4,16-35 4(因為窮只用過三個)
下面分別上圖說明:
1、zeiss 55 1.8
掛機頭,因為拍人像多,顏色很好,焦外也好看,光圈開1.8也很銳,其實偶爾拍拍景也可以
2、zeiss 35 1.4
個人不喜歡這一款鏡頭,價格不貴,相對來說成像和色彩都不如55 1.8,後期的時候相當吃力,為了說明確實是35 1.4,見下圖
3、zeiss 16-35 4
光圈問題只能在光線好的地方用,銳度還是很不錯的相對來說顏色沒那麼好,但是比起35的雞肋來說,還是值得擁有
轉接自動頭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建議就直接上原生卡口了
不說價位一律當土豪:
1、24-70 2.8 GM,這個是索尼看門鏡頭,大三元的第一枚,非常均衡,當然相對於微單系統來說有點重和大了,但是素質非常好,無論風景還是人像都很不錯
2、85 1.4 GM,大師級的人像鏡頭,配搭人臉識別簡直是人像拍攝利器,虛化柔美,焦內全開相對於其它85大光圈來說很銳,真實用過才這麼說的
另一個選擇,廉價85大光圈,中一光學85 1.2,我正在用,很喜歡,性價比很高,紫邊控制相對良好,焦外很特別,沒有85 1.4GM柔,但是有點旋焦,色彩比85GM淡一點,不過性價比真的很凸顯
3、索尼蔡司35 1.4,略有德味的鏡頭,焦外在35大光圈頭裡算是很好的了,Distagon結構,鏡頭偏大偏重,但是成像好,缺點就是性價比略低,我在用著,很不錯的一個頭
4、索尼蔡司50 1.4,不用說了,50標頭王者之一,銳度高,焦外好,一個字,貴!
5、索尼蔡司55 1.8,性價比最高的索尼微單頭,銳度高,質素好,不大不重,幾乎是完美的標頭,當然1.8的焦外肯定比不過1.4甚至佳能的1.2
6、索尼FE 50 1.8,索尼已經布局了標頭鏡頭群,從便宜的50 1.8到中端的55 1.8再到50 1.4,多種選擇,雖然索尼50 1.8性價比不高,但是這就是你唯一能選擇的低價全幅定焦頭
7、索尼 70-200 2.8 GM II,不用多說,索尼最牛的白炮,質素不會差,其實F4那支小小白也不差,全開銳度都很足,而且輕便點
適馬的Art頭都很不錯,不過適馬的頭一般是先出佳能,尼康,再出索尼。所以 新的135可能得等了。
高品質星空攝影時代 適馬20mm f1.4 試用記錄別樣韻味 適馬A系50mm F1.4試用體驗
Art新貴哪裡強 適馬24mm F1.4 Art評測
Art里程碑 試玩適馬35/1.4
近乎完美的人像頭 適馬85mm F1.4 Art評測
新一代人像鏡皇 適馬135mm F1.8 Art評測
2017年10月22日更新。
談談學習攝影的緣起。
大概在十幾年前學習3ds max,那時還是4.0版本,國內教程非常少,老師也水,電腦運行3dsmax的速度無敵慢,用破解版流行的起始,現回想起來,服自己有那種等待的決心和耐性。大多是翻譯過來的書,其中一本韓國人寫的書,第一篇是繪製香水瓶子,印象深刻。按步驟學習渲染時,始終覺得材質和光影理解不了,有強迫的我無論怎樣調都調整不了想要的材質和光影效果,顯得非常假,顯得非常飄。出圖時,怎樣把輸出的圖顯得舒服,怎樣構圖,怎樣配色,怎樣協調耐看,這些名詞都不懂,只知道自己的圖不好看,對於攝影機的光圈,焦距,iso,之類的參數一點不理解,總之糾結的不行。天天在思考怎樣做才能把圖像表現好看呢?大概8年前忘記具體是哪一年了,去書店看見張藝謀等名家的攝影作品,然後就震精了,為什麼他們把圖像表現的這麼美,這麼耐看,於是心中有了去學習攝影的衝動。
借錢買了第一台相機是尼康d5000,18-55的套頭,怎樣拍也拍不出滿意的作品,上網認識了無忌論壇才知道鏡頭要牛頭,機身要全畫幅,不同題材要不同的焦距,怎樣構圖,怎樣的層次,看設計雜誌,看攝影作品,看電影構圖,看燈光搭建,看前輩的心得,看後期處理,於是發現攝影的套路太tm無休止的深。
無論如何,學習攝影的初衷還是為了學習三維設計,不能忘記起點。學習cg的路還在路途中,從最開始的建模,材質,燈光,渲染,到動畫,到軟體協同,到商業思維,到實際施工,到宣傳推廣,一個漫長的設計過程,要在這個時代中邊生活邊學習,不能再像以前自己摸索的方式去學習,需要在互聯網這樣的共享資源中,去查找和篩選更好的教程,找最適合自己,最適應時代需求的成長方式。
三個字,急不來。
以下是一部分攝影器材。
24-70 2.8gm太重了,索尼的GM大師鏡頭的成功典範,雖然在各焦段全開光圈各方面都很不錯,也很拉風,紅色的G,大大的眼睛,色散控制很好,畸變有些些不滿意,還是覺得大了,只有活動和旅遊才帶上。
sony zeiss 35mm 2.8放隨身斜挎包里
去哪拍哪,隨心而動,這就是心中的35,拿起來所見即所得,風景,人文,特定,小巧,精美,做工極致,配合A7R2不用思考相機,不容易被發現,真實感受到低調和依存在場景中不動聲色才是素養的體現,那就盡情考慮和捕捉有思想的情景吧。
sony zeiss 55mm 1.8這顆鏡頭印象最好,與A7R2搭配顏值爆表,效果最大光圈色彩和銳度都沒話說,拍人文的利器,焦外不是那麼優秀,但是色彩還是沒有sony zeiss35 2.8那枚鏡頭好,把352.8已經把這枚鏡頭當掛機。
2017年6月入了F45rm閃光燈及WRC1M的控制器,還在學習中,看說明書看不怎麼明白,網上對於使用教程幾乎沒有,對熱靴的應用還不熟,目前只用TTL或者離機同步,用光用到什麼程度攝影師一輩子的永恆的話題。
已經入了的100mm 2.8,焦外焦內都滿意,光線不好有五軸防抖也發揮不了,所以夜景拍人象要麼用大光圈,或者用閃光燈。微距效果可用。
2017年8月去上海出差去了上海的世博大道sony店,試了16-35 2.8GM,14-24G,70-2002.8GM,851.4GM,最終還是1.75萬購入了16-35GM,一點優惠也沒有,糾結了許久。現場試了70-200的鏡頭,太重了,雖然顏值的很高,畫質出眾,上手測試後無愛了。
16-35GM還算輕便,然後拿著去掃街測試了這個鏡頭,回來拍了些傢具的照片,中心邊緣都滿意。對於廣角風光怎麼強迫也拍不滿意的我,但是在城市攝影,決定用數年之久去適應,去感受。
2017年9月6日入了851.4GM,早兩天去剛好嬸嬸要我幫她拍參賽旗袍,帶了fe 551.8和F45rm閃光燈拍人像,感覺fe551.8拍人像背景虛化和距離施展不開,回來反覆查看樣片,後期處理,還是決定入一顆851.4GM,剛開始糾結851.8G,1/3的價格,輕便,但是反覆對比樣張虛化和色彩,擔心自己後悔,最終選擇了851.4GM,慢慢練手試片。
上幾張練手片,我是菜鳥,請輕拍。
早期用尼康,一次參加展會機器和鏡頭一整套被偷了,只有放家裡早的適馬art 351.4G這個鏡頭,和sb910的閃光,這個鏡頭有哪些優點我就不說了,為了這個鏡頭我入了D750,偶爾折騰一下。
慢慢折騰。作為一名愛好者,折騰便是存在的價值。
日後有感想再更新。
相機蔡司鏡一套,不貴,圖麗的11-16,再配個70-200,我覺得挺好的。
如果你很窮
FE 28/2
FE 28-70
FE 50/1.8
好了沒了。
把我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貼過來~
以索尼A7系統為例
一機三鏡
如果日常出門,我一般會選
1. Carl Zeiss Loxia 21mm F2.8
2. Voigtlander Nokton VM 50mm F1.5 / Sony Zeiss FE 55mm F1.8 ZA
3. Sony FE 85mm F1.8
Loxia21可能是我用過的小超廣里綜合實力最強的了,輕巧便攜,畫質爆炸,21mm非常實用,開APSC模式還能臨時當35mm,美滋滋~
福倫達50 1.5銀色版外觀亮騷,手感極佳,畫質出色,焦外柔潤,掃街必備。(有自動對焦需求就帶FE55)
FE85 1.8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中焦鏡頭,非常輕巧,刀銳奶化,對焦快准狠,拍人拍風景都很好用。
備選的還有:
索尼FE28 F2,福倫達ApoLanthar 65mm F2,徠卡Summicron-M 90mm F2 這套F2三劍客
索尼FE35 1.4,索尼FE50 1.4 ,索尼FE85 1.4 鐵坨子三兄弟,拍視頻的話我會考慮帶,不過是真的重…
適馬20mm F1.4,徠卡Summilux-M 35mm F1.4,索尼FE90 2.8G,私房三件套
索尼SAL20mm F2.8,美能達MD 50mm F1.4,中一85mm F2,吃土屌絲套不服跑個分
跑就跑滿分
日最野的狗
喝最烈的酒
跑滿分的分
上背照的式
然後55 1.8又那麼便宜了
關鍵還是好 不好的破玩意再便宜也沒用
連對焦的速度都是頂級的
我覺得2個頭·基本可以了
1. 1635 F4 16這個廣角能拍出很強的張力,蔡司T鍍,畸變控制好,有人說35段很肉,但是餵飽a7問題不大,總之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旅遊掛機頭,美中不足就是稍微有點重.
2. 90 2.8 macro 這個頭是我覺得目前FE卡口性價比最好的頭了。首先這個頭在專業評測網站DXO的評分非常高.90 2.8完全是一個多功能頭.近可拍微距。遠可以拍人像。預算不足買 85 1.4或者 85 1.8 的人 這個頭完美替代。
最合適的應該是索尼原廠ZA的頭,自動對焦而且可以開啟索尼對焦全部功能。這裡面可選鏡頭還是蠻多的:
24-70 f/2.8GM 不差錢標準變焦頭
70-200 f/2.8 GM 不差錢遠攝變焦頭
16-35 f/4 中間價位的廣角變焦
55 f/1.8 素質很好的標準定焦
50 f/1.4 有點小貴但是操作和素質都很好的標頭
35 f/1.4 高素質掛機人文定焦頭
24-70 f/4 低預算下的標準變焦
85 f/1.4 GM 人像牛頭
如果有佳能的鏡頭的話,可以買一個轉接環轉接。要注意的是,自動對焦的轉接環往往比較貴,像適馬的和Metabones的。但是轉接環的好處就是在不增加鏡頭的情況下添加機身可用鏡頭。
還有的就是蔡司FE的頭。
簡要來說分成三種:Loxia,Batis,Touit
Loxia系列共有四隻:2.8/21,2/35,2/50,2.4/85
Batis系列共有三隻:2.8/18,2/25,1.8/85
Touit系列共有三隻:2.8/12,1.8/32,2.8/50M
這其中只有Loxia是手動對焦加手動調整光圈的,其他兩種對焦方式和索尼原廠差不了多少。
如果追求操作的話,盡量買自動頭
如果要畫質的話,入徠卡的坑吧,一堆頂級頭等著你
不負責任地推薦新手性價比最高的定焦鏡頭(掃街用)
就是FE 28 F2
重量、大光圈、速度、性價比最高
關鍵看你幹啥。。。否則怎麼推薦呢。。。
一、一顆掛機變焦頭——fe2470 f4是必須的。微單畢竟也是一個相機,每次帶出去總是有目的的,相機首先要能夠滿足使用。一個變焦頭,可以掛在機器上,滿足基本的要求。如果窮,fe2870也是可以接受的。翻看了下我24-70拍的照片,沒有什麼特色,但是堪用,也是它的寫照。
二、一顆高質量的定焦頭也是需要的,我推薦的是fe35 f2.8。根據畫幅,35定屬於萬金油,特點是非常輕巧,成像質量也不低。退一步當廣角,進一步可以拍特寫,實在需要,還可以拍幾張玩拼接。50定側重人像,需要大光圈,1.4 1.8,都不錯。
35定在杭州西湖
35定在小賣部
35定拼接在上海外灘
35定拼接在深圳紅珊瑚公園
三、超廣頭根據需要判斷。個人不是很推薦,因為超廣頭對於相機後面的頭要求挺高的。用的好有很強的衝擊力,用的不好,扭曲的很厲害。如果你需要拍攝大場景,可以考慮fe16-35,或者10-18 f4。a7/a6000都可以選擇。
1018在污水處理廠
1018在廣州太古匯
四、長焦頭建議不要碰。這類頭有兩個用處,拍特寫,或者打鳥。一般說來,有堪用的畫質的長焦頭,都是大老粗,個大,老貴,身粗。窮人fe70-200 f4,有錢fe70-200 加增距鏡。千萬不要買廉價的55-250之類的頭,根本沒有任何使用價值,排出來的照片沒有辦法看。
70-200拍舞台
70200拍飛機(拉煙層的飛機在地面拍,沒有長焦根本玩不轉)
更新下,二手鏡頭購買需要慎重,我最近買了一顆fe55 f1.8,測試時候感到解析度很低。對比了下和fe35,發現了問題,要知道,55全開的解析度,也是比35高一個檔次的,結果呢,看下圖。退掉了。鏡頭非常嬌貴,稍微摔打就會影響對焦精度。特別現在解析度這麼高,需要很高的安裝精度。
索蔡的鏡頭真是貴,我自己有fe35 1.4,2470f4,55 1.8,用過2470f2.8,16-35f4,12-24這些。我個人覺得55 1.8,16-35f4這兩個在價格和素質上的平衡點不錯,35 1.4和2470f2.8是素質更好的鏡頭,但是我覺得貴了點,預算充足是可以考慮。2470f4雖然蔡司但是狗了點,而且也不怎麼便宜,還不如用更便宜的2870套頭。
首先贊同 @Luo Jin 關於轉接的看法
各家轉接或多或少都有功能損失或者bug,而且帶來了重量和體積的大幅度上升。所以如果不是想折騰的話不建議轉接。
著重推薦就這兩個
1、16 35 F4 旅遊掛機,風景,廣角人像。2、 55 1.8 完美的重量體積控制下達到的高畫質人像頭
早期索尼單反用戶。陸陸續續玩了不少索尼的鏡頭,最近一兩年沒跟上,變化有點大,明年準備旅行一年,整合一下相機系統,就在這個題目下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主要是查來查去,發現選擇真的不太容易,大拿們給點意見
我是摩托車環華加東南亞中亞俄羅斯,會有這種箱子
所以便攜問題不大,我自己有一個富士的 x100f,xpro2+56/1.2,正好一個腰包搞定。因為國道和城市限行,加上我準備帶帳篷,大概節奏就是野外瘋幾天,城市裡修整一兩天這樣,腰包的小富士正好不下車不拿包的情況下隨手拍,遇到風景好的地方,進城了,就得有一套出可能出最好的片的系統,畢竟這樣瘋,一輩子也許就這一次了。
手上有135/1.8和90微,a7,a900。都不會帶,兩個頭都是必留,135傻大粗,90我是放家裡拍靜物的,也大重,且拉風箱,沒想到旅行時的用途。何況有個100stf在遠方向我招手。對了,我要帶條狗,stf就是為他準備的
這些是前提:
首先,拍狗,我的是中型犬,一個好的中焦是必須的。100stf已經下單,我不太喜歡85gm的大光圈,總感覺這是給影樓拿去拼指標的。加上老美能達的135stf神一樣的存在,就下單了。
接著廣角
我以前就拿a口1635za掛機很長時間,因為拍大頭像半身像很少,習慣帶點環境,商場寺廟酒吧之類的地方,超廣端拍個大全景是交代氣氛的好選擇,往前推一點就可以拍個有主體有背景的小人文。如果1635gm靠譜就再合適不過了,但是看網上資料似乎問題不少。1635/4晚上和室內對焦,還是太勉強。有gm機主嗎?告訴我這是謠言可好。
接下來就撲朔迷你了
1224畢竟是 g頭,價格也在這裡,素質應該不差,相比1635/4有更大的廣角,也應該有針對超廣的優化,1635還是常用平衡頭,製作難度更大。我對這顆頭的預期可以參照尼康的大燈泡,濾鏡問題似乎也解決了。加上35的大光圈牛定對我是必選,也沒有攜帶的負擔,把1635gm改成這個加一個batis的18/2.8(傳說中索尼最好的廣角),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誰有這三個頭的,幫我解解惑?
標頭
35/1.4,50/1.4似乎已經逃不過了。但是都有個問題,傻大粗
甚至動過轉接徠卡的念頭
55/1.8(這個我有,滿意),35/2.8不符合我"能出最好的片的器材",何況我有x100f,湊活完全可以用他
我不喜歡標變,雖然2470和24105是完全可以讓人放心的鏡頭,再看吧反正也不著急
目前有點傾向把55/1.8買回來,加個龍蝦loxia35/2,蔡司粉沒辦法,龍蝦這個比較鐘意,光圈比2.8的大了一些,體積比1.4更適合掛機
誇張點轉接otus55?
或者下點血本徠卡50? Summilux
沒人會拿50啪啪啪吧,我也是接片,還有一些需要絕對橫平豎直的片用,35多少還是有些變形。所以我對50的要求更高一些。突然發現德味也能影響我這種不相信的人
這樣一想不如直接50/1.4對吧
還是傻大粗,35小而美,這個大點倒也是算是不錯的搭配。
最後就是中長焦
這個焦段我不是很在意,但又不可或缺,人多的事空曠的地方,長焦是少不了的,720一定很好,要來就乾脆開個長的吧
100400,用過尼康80—400野外上個架子,環射四周,感覺真心不錯。同理廣場找個制高點………………
對了我還有個zf100,可以轉接,應付中長焦沒有大光圈
就這了,估計春節前後下單,歡迎開噴啊,再一次看到了這個問題,只是我從提問過渡到回答了!a72使用者。
這裡分享一波自己做的功課希望對大家選購鏡頭有所幫助!
首先看到手上的a7系列,要選擇鏡頭有以下幾條路線可以選擇
1.原廠自動對焦路線,2870,50 1.8,28 2,35 2.8,55 1.8,24 240,fe85 1.8,55 1.8,90 2.8,batis85 1.8,fe16 35 f4,batis25 2,70 200f4,100 2.8,35 1.4za,50 1.4za,85 1.4za 24 105(暫未開賣),fe1224,2470gm,70200gm(價格基本上按照從低到高)基本上就是這些常見鏡頭。缺點,低端鏡頭和高端鏡頭差價巨大,優點,原廠對焦略快,部分定焦鏡頭輕。
2.轉接佳能自動對焦路線,首先需要一個自動轉接環,比如適馬mc11(大概1400),然後可以適配佳能卡口的所有紅圈鏡頭以及大部分適馬art系列鏡頭。
據本人使用過的而言,有以下可自動對焦鏡頭值得推薦,佳能紅圈1740,紅圈1635,紅圈2470 2.8 紅圈70 200f4,720 f2.8 is防抖,小痰盂50 1.8,50 1.4;適馬30a,35a,50a,70 200apo等。
幾乎可以判斷大部分100mm以下佳能紅圈鏡頭和部分新鏡頭都可以實現自動對焦,而適馬自己的鏡頭適配率更高。
3.徠卡,福倫達等鏡頭通過天工三代實現自動對焦(2000左右)。使用天工三代m口轉e口轉接環可轉接徠卡,福倫達,蔡司m系列實現自動對焦不過速度一般。這裡基本上都可以實現自動對焦,不贅述。福倫達有,50 1.1,50 1.5,35 1.4,28 1.8等大光圈鏡頭推薦。優點,體積小,缺點,非常貴。
4.原廠索尼a口單反單電口轉接,需要一個la ea4轉接環(1800左右),可以實現適配原單反卡口的鏡頭,速度和原廠一樣快。值得推薦的是單反卡口的16 35 2.8,70 200 2.8,美能達35 1.4,50 1.4比原廠fe卡口便宜了一半多,還有一個便宜的100微距頭。其餘不夠了解,不過變焦比fe原廠有更多更便宜的選擇。。也可以適配適馬35,50,85,1.4art 和A口。
5.手動不自動。這裡就多了,一個是嫌自動轉接貴的,買個手動環,啥都能上,然後利用機身優秀的峰值對焦全手動操作。一個是沒有自動可以上的,比如很多便宜的老鏡頭,光圈大,素質一般的,或是好看的,等等。再一個就是現代的手動鏡頭,比如loxia系列,獵鷹系列,otus系列,素質非常強悍,除了馬達啥都有。
總得來說,看焦段需求和使用需求來決定要走哪條路,如果是旅遊隨身,那麼選擇原廠,或者手動轉接,體積小,一分錢一分畫質。
如果是有畫質追求,希望有35定,50定,85定鏡頭素質高且價格不算貴的,買適馬mc11,再買適馬35a,50a,85a還可以部分購買佳能紅圈變焦。缺點就是太沉!!
如果有長焦需求且預算不是很夠的,可以買la ea4,有a口原廠以及a口副廠的便宜長焦選擇。同時也可以買a口的適馬art鏡頭(有點少)如果有超廣角需求,直接純手動轉接,因為大廣角小光圈下基本上視野內全部合焦,配合峰值完全不需要自動馬達,可選有福倫達10 5.6,蔡司18 3.5,loxia 15,三陽14 2.8,福倫達12 5.6,15 4.5等
那麼不推薦哪些鏡頭呢,索尼原廠fe50 1.8,對焦慢暗角大,收到2.2才合適。為啥不買佳能小痰盂加轉接呢??55 1.8,畫質體積確實不錯,但是1.8是硬傷,適馬50 1.4全開銳不可當。原廠fe50 1.4za,又沉又貴,除非實在有錢,有適馬50 1.4a可選。原廠fe35 1.4za,請參考上一條。。適馬35 1.4a。原廠1224,太貴。。雖然體積和重量控制了,但是依然和適馬1224拉不開三倍價格差距。。batis85 1.8,沒實際用過,但是原廠有fe85 1.8,據說畫質和batis85 1.8幾乎相平,價格倒是差了幾千。
當然,如果是a7機身,請不要對自動轉接以後的對焦速度抱有信心。。
自己機器A72
- 索蔡35mm f1.4,
- 蔡司batis 85mm f1.8
- Rokino 12mm f2.8 (samyang),
- 佳能200mm f2.8 轉接環metabone smart v
索蔡35mm 成像質量最好,batis雖然是蔡司本家,我覺得成像中規中矩,光斑不是很好,
Rokino那款算小魚眼了,自己就這一款,沒什麼好比較的,佳能那款ef 200mm的,反而覺得成像比Batis 85mm要強些
平時拍星空,室內居多,35mm旅遊出行都不錯,前提是拍人,拍景很多時候不是很方便,不過看你怎麼用,我用起來連人帶景想一起拍時總覺得這個焦段很尷尬,所以才入了batis, 當然也是因為沒錢,不然就上GM
佳能紅圈的200mm質量還是很感人的,尤其現在價格也下去了,誠然帶上metabone的轉接環一下就貴了不少,但我用著還是覺得很舒服的,看個人,覺得可能會發展點興趣拍拍野生動物的,可以考慮下
上周在阿拉斯加,fairbanks以北,北極圈一個山坡上的極光 - rokino 12mm f2.8
大概2月初,緬因的雪 Canon EF 200mm f2.8
陽台的貓 , 索蔡 35mm f1.4
推薦閱讀:
※所謂的『』病女風『』到底是攝影作品么?
※我認為自己拍攝的照片很好,可為何從來得不到任何稱讚?
※攝影藝術家如何賺錢?
※如何評價索尼微單A7RIII(A7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