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懼症患者如何轉移對自己的過於關注?

我是一名社交恐懼症患者,雖然在努力的正常的生活,在很多人面前講話,也會努力克服,如果提前準備了,旁人都不會覺得我很緊張。但是常常會莫名其妙的緊張、臉紅,比如打電話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人,我就會想旁邊的人在聽我講電話,肯定覺得我講不清楚。還有買東西的時候,如果售貨員很熱情的推銷,對於正常人來說別人推銷不買是很正常的,只會覺得售貨員有點煩,但我會覺得很不好意思,想馬上走。在路上遇見以前的同學,或是認識但不太熟的人也會莫名的緊張,想馬上轉頭或假裝沒看見,如果不小心遇到了,只要一講話也會臉紅、出汗。如果談話的時候話題不在我身上,講公事之類的也能比較舒服的講話,但突然如果讓我解釋或者闡述一個什麼事,我就會有種不自信的感覺,明明可以好好的講話,卻有做賊心虛的感覺,明明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話題上,卻老是注意自己的緊張。
總想著自己不夠完美,以前看著那些學習不認真但也無所謂的人反而很羨慕,現在我已經畢業了,雖然是還不錯的學校畢業的,但工作也不滿意,到了這樣的年齡還沒有找到男朋友也很怕別人問起,好像現在思想中有一種惡性循環了,怎樣才能改善?


別搶著給自己貼上標籤,你要是找本書看,官方解釋大多無非是天賦敏感,小時候安全感缺失,父母比較嚴厲,長期打壓,自信缺失,變得不願意探索外部世界,沒有正確習得社交能力等,嘰里呱啦,一大堆,那對現在有用嗎?
這類問題沒有靈丹秒葯,我的經驗:
如果你失控了,負面情緒爆了,別管它,先做事。

如果你失控了,負面情緒爆了,別管它,先做事。

無限鍛煉下去。

當你各種能力上來了,閱歷夠了,知道有可為,有可不為,失控慢慢變少了,
情緒就穩定了,同時負面體驗變少了,正面體驗就慢慢變多了,最後就算你依然沒有達到你滿意的狀態,但你會收穫對情緒的自控能力,這個能力很有用。

記得時常離開你心裡的舒適區,多與人交流,多出去走動,多多實踐。


有同感。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挺自在的。但是當有人關注我,看著我的時候就莫名緊張,想轉移視線,又找不到別的話題。所以很怕和別人獨處。真的很累。


我大概能夠體會你的心情,成長是一條再教育,再學習的過程,建議慢慢來。

從人文科學角度而言,不管是孔孟的仁義,老莊的無為,耶穌基督的博愛,佛禪的慈心,伊斯蘭的清真,其實都是一種浩然正氣的能量感受,而這個感受統統都是在胸口這個天君里發出的感覺。 那麼縱觀神經症世界中的各種心酸,心痛,心驚也沒有一項能逃得過內心這方寸一竅的感受為其根本的。 若能讓這感受發出的同時不被第七識所攀附,就能自然而然的看破,放下。 若失去了這個根本主軸,而高談蛻變,就像無根的草木,無爪的山鷹,縱有火石電光小效應,也是無法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可以先從內觀正念下手。 最後向你隨喜推薦一部個人比較喜歡的自助書籍《走出焦慮風暴》 ,豆瓣評分也比較高。


想想自己在地球上只是一粒塵埃。。。


相信你所有的感受不過是你自己的正常的生理反應而已,就像打噴嚏一樣,跟有沒有人說你,或者跟你自己想不想打噴嚏都沒有關係。他就是鼻子過敏的一個反應而已。並不影響你吃飯、說話,剩下的,你只要按照你的理性認為應該做的去做就好了,我的個人經驗。如果在表現的時候沒有達到預期,那你可以認為你的心過敏了一下,影響了正常發揮。如果表現正常,恰恰證明,所謂的恐懼無非是自己嚇自己。就像恐高一樣,你並不會因為有跳下去的衝動就真的跳下去。


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題主是自卑,社交恐懼症只是自卑在人際關係層面導致的結果

以下三點是我從你的描述中提煉出來的,結論也是從這三個點得來。
1、打電話的時候如有旁人在,會緊張

2、講公事能比較舒服的講話,但突然讓你解釋或者闡述一個什麼事,就會不自信

3、總想著自己不夠完美

轉移對自己的過於關注不是有效的方式,問題的關鍵在於找到自卑的原因,並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問題便變成了「如何克服自卑?」,相關的書籍有很多,題主可以多了解了解,這裡我說一下我的辦法。

1、鍛煉技能,尤其是與人交往的能力(因為你在這方面偏科很嚴重!)

內在的情緒和外在的技能是相互影響的,題主可能自身較為敏感,當缺乏社交技能時便會緊張無措,不斷加深對自己「社交恐懼症」的認知。

能直接改變的是外在的技能,要想改變內在的性格很難,但可以通過學習更多的技能使自己在遇到特定情境(比如當不太熟悉的人向你走來的時候)遊刃有餘,會了自然就自信了。

2、找到自卑的原因

童年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影響很大,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是否遇到過什麼挫折,是否沒什麼玩伴,或者家境甚至生理方面有難言之隱等。

然後從成年人的視角去審視該「挫折」或者「難言之隱」,想辦法證明自己童年的認知是不全面不科學的(童年的認知怎麼可能全面或者科學),自然而然你就釋懷了。

——————————————————————————————————————————

希望兩年之後的答案對你還有幫助,同病相憐的朋友。


一:提高自己的認知,心理學中有一種療法叫做認知療法,所謂的認知是用日常語言倆說的,是指對某一事物的認知於看法,包括對過去事物的評價,對於當期事物的解釋,以及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如果改善認知因素的結構,調整認知的邏輯,理順各認知階段的聯繫,就可以矯正心理問題。其實人的恐懼一部份來自於對事物的未知,未知容易產生恐懼,提高自己的認知,就可以加深對事物,對人群的認識,於是就可改善社交的恐懼。

二:過於關注自我也是一種心理生長停滯的狀態,由於童年期的某些事情,讓自己一直關注於內部世界,導致社交障礙,根據皮亞傑的三山實驗,小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所以過於關注自我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停滯狀態,所以要努力促進心理的健康成長。

三:摒棄自己的假想觀眾,自己假想觀眾一旦很厲害自己就根本無法跟人交往,別說去面對更加多的人群了。

四:提高自己的自信能力,社交恐懼也是一種自卑,覺得自己不如人,所以導致自己在社交中感覺總是低的位置。其實這是一種過於自卑的原因。


我也是一樣的哎 太在乎別人看法


推薦閱讀:

如何使自己變得自信,內心強大,外物的貴賤和別人異樣的眼光不會影響自己?
為什麼有人會對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人產生強烈的敵意?
太自信了到達自負的程度怎麼辦?
抑鬱症該怎麼治療?如何幫助重度抑鬱症的女朋友好轉?
有哪些戒酒藥物?是否真的有效?

TAG:心理學 | 社交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