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的定義應該是什麼?

"母語" 定義是兒時孩童時期最早接觸的第一語言,還是"民族"語言為母語?或者部分人也可以有一種以上作為"母語"的?


母語這個詞給人一種母親的語言的感覺,藏語中母語譯為「父語」,綜上很明顯在很多語種中人們已經潛移默化的把父母的語言,民族的語言作為母語的定義。但是如何看待一個不會漢語的美籍華裔呢!我們說他的母語是漢語,而他不會,那意義在哪裡呢?一個從小在漢區的藏族小孩,不會藏語,我們非要說他的母語是藏語,是否合理呢?所以我更偏重於第一個觀點。


比較傾向第一個,因為童年時的文化環境基本決定了一個人的文化歸屬感、認同感。

藏語「????????????」意為 父語母文,對父母家的歸屬感無可代替


瀉藥,這個還是屬於一個定義問題,個人覺得偏向第一個。


你媽講的話


參考維基百科吧。我贊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解釋。


一個人的思維語言。

段子的話是——

「這個人數錢時候用的語言」


以上皆有之,看題主是從哪個方面考量。

我主要針對外語習得這個角度來解釋。

從外語習得的角度來講,母語主要指嬰兒生下來就開始接觸的那門語言。這門語言通常是內隱的,是學習者可以自發習得的一門語言,通常也是一個人學會的第一門語言。掌握這麼語言需要在出生後九個月內受到這門語言大量的聲音刺激,然後這些聲信號會不斷刺激大腦,在嬰兒的大腦中刻下烙印,於是,大腦語言相關運算的基本模式就定型了,包括發音,語法結構,語氣,辭彙構成等等,從此以後,大腦永遠都最適應這門語言了。一個人以後學習的所有語言,發音,用詞,講話習慣,捻詞造句都會受到這門語言的影響,包括對新語言語法內涵的理解,也要欠那麼一點點。

因為如果最早接觸的語言恰好是官方語言的方言,且兩者之間的差異不會影響學習者自發習得,那麼針對外語的時候,母語也可以指官方語言。

比如,在下重慶人,重慶話或者四川話或者西南官話吧(因為西南官話內部差異真的很小)算是我的母語。普通話現在說得少,雖然說普通話會立刻智商減半,但是看新聞看電影看脫口秀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針對英語來說,普通話也是我的母語。

對於一個辛巴威的紹納人來說,官方語言英語多半就是外語了,紹納語通常會是他們的母語。紹納語是一種班圖語,和英語不是一個語系,差別各種很大。

如果剛生下來就開始同時接觸了兩門語言(一般每一門接觸時間不小於30%),以後加強引導,則會出現同時擁有兩種母語的情況。附帶,雙語寶寶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在很小的時候(一般不大於十歲)移居到外國,缺乏原母語使用環境導致逐漸磨蝕,而移居國語言基本達到母語程度的情況,那麼可以認為移居國的語言是母語。


你頭腦中用來思考的基本語言。


[太陽]「用一個人能聽懂的語言同他講話,你觸動的是他的大腦,用一個人的母語同他講話,你觸動的是他的心靈。」——納爾遜·曼德拉


推薦閱讀:

怎樣更有效地學習上古音?
一個暴露在正常語音環境下卻沒人教他說話的嬰兒是否能自己學會語言?

TAG:語言 | 文化 | 認同感 | 語言學 | 多語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