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通過讀書來學習一些和生活毫不相關的知識和理論真的重要嗎?

類似馬克思主義啦…古希臘傳說啦…瑪雅文明啦…諸如此類。有時在知乎上看到一些大神們的高談闊論經常會有些不理解。有用來研究這麼高深這麼令人不明覺厲的東西的時間,為什麼不拿來做更有意義的事呢?


我們所有學習的東西,總有一天都會用上。

所有沒有學習的東西,將來都要補課。

生活是全集。


意義就在於,這能給我帶來快樂。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活得快樂。

如果都是以功利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那你的人生該是多麼的無趣啊。


既然是和生活毫不相關的事物,那麼它是怎樣產生的呢?只是,你確實看不出哪裡相關罷了。 吃喝拉撒和生活相關你知道,再複雜一點,就摸不著頭腦了。


謝邀。

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這些東西的,但是有一部分人天生或者通過環境的培養會對這些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

而且,有些東西看似沒有意義,但其實是非常有意義的,所有真正學到了的東西都不會浪費~(此處省略一萬字)

至於對個體而言,順其自然便好。


你問錯問題了。
這些東西本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無用」的,因為它們不能幫助養家糊口。
但是「無用」不代表無意義。
如果它們可以給你帶來精神享受,那麼對於你就有著無上的意義,就像數學音樂之於那些愛好者一樣。
而是否有意義完全來是個人化的。
所以,你喜歡,就有意義,就去學,不喜歡就拉倒。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對知識簡單的分一下類。

知識有兩種,一種是「短期」的知識;一種是「長期」的知識。


「短期」知識所帶來的收益,在當時是可見的。比如你想出國而去學習語言,你想求得某個崗位而去學習對應的技能等等。


而「長期」知識帶來的收益,在當時是不可見的。比如題主在問題中舉的那些栗子。


題主的疑惑,恐怕就聚集在「長期」知識的「實用性」上。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先引用 @冷哲在 耗費巨資做實驗證實希格斯玻色子,何時能產生回報?的回答。

1854年,黎曼提出了黎曼幾何的初步設想。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

1912年,羅伯特·哥達德於開始研究火箭。

1916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其中使用黎曼幾何作為核心數學工具。

1957年,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 1發射成功。

1959年,第一種衛星定位系統Transit開始研發。1960年測試成功。

1967年,Timation衛星系統將原子鐘帶上太空。

1973年,美國決定研發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1978年,第一顆GPS衛星發射成功。

在研發GPS衛星時,學者發現,根據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的狹義相對論,由於運動速度的關係,衛星上的原子鐘每一天會比地面上的原子鐘慢7微秒,而根據1916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由於在重力場中不同位置的關係,衛星上的原子鐘會比地面上的原子鐘每天快45微秒。兩者綜合,GPS衛星上的原子鐘每天會比地面快38微秒。由於GPS依靠間隔時間為20-30納秒的時鐘脈衝信號進行計算和定位,如果不對時間進行校準,定位位置將發生漂移。每天漂移距離約為10公里。

沒有相對論,就沒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那麼站在1905年或1916年,人們能夠想像相對論有什麼用嗎?站在1854年,人們恐怕也無法想像黎曼幾何能有什麼應用。

即便在1978年的時候,美國研發GPS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導彈、核潛艇等進行定位。1983年大韓航空007航班誤入蘇聯領空被擊落。美國總統里根宣布GPS將向民眾開放,以防止類似悲劇再次發生。1989年第一顆新一代的GPS衛星發射,1994年24顆GPS衛星全部入軌。我們今天開車必備的衛星導航,在1905年的時候連科幻小說作家都想像不出來。

當我們今天對著手機說:「幫我找一家附近評價最高的川菜館」的時候,這背後牽扯多少純理論呢?
微積分
黎曼幾何
複變函數
概率論
相對論
電學
光學
有機化學
無機化學
……

每一樣理論,在其誕生之時,恐怕都想不到其對今日日常生活的作用。

——————————————————————————————————————

理科與工科是不同的。

理科的目的在與探索這個世界的規律,而這些規律該如何得到應用,這是工科的事情。工科的主要工作就是用理科發現的理論、規律來解決人類社會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工科在此過程中也發展出更多的對世界規律的認識)。

理科成果的用處,極少會像工科那樣明顯。理科應該是超前於時代的。如果理科不能超前於時代,那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理科的研究總是艱難的、緩慢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應該堅持不懈地進行投入,不斷推進人類的認知邊界。

如果工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才發現理科的理論不能夠支持,這時候才去投錢到理科去研究相關的問題,那麼相關問題的解決恐怕就要往後拖延幾十年,極大地阻礙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當然,很多領域我們之前沒有意識到需要解決問題,等到意識到了,才發現有一些可逛規律我們還沒有掌握,這才會開始研究。但如果我們能預先探索這些方面,顯然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會更為有利。

如果我們要盡量保證現有理論能夠解決現有問題,那麼就需要保證理科領先於整個社會。

因此,今天最前沿的理科研究,其第一次應用往往在幾十年上百年之後,它的應用形式很可能是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

看完了這個回答後,題主有沒有一點感悟?是的,這個回答里所說的「理科的理論」,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長期」知識。


不同於短期知識。長期知識帶來的收益,是面對未來的。你無法預知這些在當時看不見收益的知識在未來會對你產生多麼大的影響。所以我一直不同意因為「沒有用」就不去學習知識。喬布斯去旁聽書法課程的時候,也不會想到這門課程對他是多麼的重要,對不對?


但是,問題來了,在現在這個社會,知識是如此的豐富,我們窮盡一生也只能求得滄海一粟。那麼,選擇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了。


關於選擇學習什麼樣的知識,我的建議是:學習「短期」知識以及你所感興趣的知識。


「短期」知識的重要性不用多說,關於興趣的重要性,古往經來也有很多精彩的描述,我也不多說啦。

只是要記住,一旦做出選擇以後,那就要非常努力的去學習這些知識。否則,未來的你是要為現在的不努力付出代價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數學從來不騙人。
物理解釋了整個宇宙。
化學神奇了材料。
生物解剖了進化。
文學飛躍了想像力。
音樂解放了靈魂。
繪畫重塑了視覺。
生命在於運動。
哲學讓猴子變成了人類。
……

還有太多太多了,
屬於人類的知識,可愛的要命

你還不去學,不嘗試去了解,落後的簡直要打屁股啊!


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
但我很好奇,題主所謂的【更有意義的事情】,能是什麼呢?


哥們,不會用和沒用是兩回事。


例如文學能帶你領略生命的豐富迷人和錯綜複雜,而不止是安身立命,畢竟壽命是有限的,而且這些看似無用的知識對安身立命是有助益的,生活里的邏輯是為目的服務的,經驗狹窄生活也就狹窄。


等你要用到這些知識時,再去學就來不及了,機會只給準備好了的人。


我領導,每天一起吃飯的時候都要說:「你連這都不知道啊。。。。。哎。。。。」

說多了都是淚


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


說實話,沒啥用處。但如果你有這個愛好的話,無妨。總之有些人生來就沒有感受某些美感的能力。 智慧很美,甚至是驚艷,你感受一下。另外生活中有一類人信奉 實踐出真知。


總有用的。我以前也感覺好多都沒用,直到我遇到一個跟我一樣愛看閑書的朋友。從陌生到熟悉,只用了幾天。原因就是,我們兩個的共同話題太多了,簡直停不下來。相見恨晚呀。接著,我又在她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對問題理解的方式。她跟我說她其實挺難接觸的,處女座,沒想黑處女座呀,但是她卻跟我特別聊得來。我想這大概就是我看那些書的作用吧。


拋開問題你說的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在讀書的人看來讀書就是有意義。你不能用你的有意義來定義所以人的有意義。所以問題不成立。馬克思主義和瑪雅文明我沒讀過不好評論,但你說古希臘傳說,我不同意。真的好好讀,也很有趣,但我不告訴你。哼!


你對這些沒有感興趣的么? 感興趣當然去學了?感興趣就是有意義的啊


沒啥高深的。。。看你的愛好了。
我認為這樣的愛好不能用高深來看待。
因為一旦貼上這種高深的標籤,我們自己很自然的愛好在外界搞不好就叫做裝逼了。
喜歡大概是求知慾和新鮮感吧。不是獵奇!
獵奇就比較噁心了。。。
反正有人喜歡航模,有人喜歡旅遊,有人喜歡睡覺。請用客觀現象看待不然搞得我們也很尷尬。


不覺得了解世界某方面的真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么


如果只是考慮這些知識會不會被用到,我覺得那你的確是不應該學習知識。即使將來有可能會被用到,我也覺得沒必要學習,因為成本太大,收益也不確定。還有我們應該承認人有這種判斷事物在未來對自己有多大價值的能力,否則的話我們也就不應該做出任何判斷(包括認為閱讀的價值會在未來得到體現)。

但是閱讀對於有的人來說,不只是會不會被用到,而是一種習慣。之所以會有這種習慣,可能是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它帶來的好處吧,例如在空閑時間不會感到無聊、對這個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認為這種閱讀的好處是很難通過溝通讓對方明白的,就好像我很難通過文字知道一塊對我來說非常陌生的食物的味道。

閱讀雖然有很多價值,但我認為我們都誇大了這種價值,部分原因可能不喜歡閱讀的人在這種討論中放棄了話語權,而參與討論的又都是喜歡閱讀的人。同樣的人,喜歡閱讀的人也不一定認為其他被廣泛流行的行為是有意義的,這些行為可能包括打遊戲、飼養寵物。


推薦閱讀:

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單身女性,如何把生活過得有趣或者有意義?
各類報名表上「特長愛好」這一欄有什麼作用?
國內有哪些適合大學生參加的攝影比賽?
「學什麼專業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句話到底對不對,該怎麼理解?
外國人喜歡玩鬥地主嗎?

TAG:生活 | 愛好 | 知識分子人群 | 人生意義 | 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