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滿多少減多少等諸如此類的促銷活動,商家是如何確定這個「滿多少」、「減多少」的呢?

我們經常會看到商家搞活動滿多少減多少或者滿多少送多少優惠券等等促銷活動,不過這裡商家是如何劃定「滿多少」、「減多少」而不讓自己虧本的呢?還是諸如此類的促銷活動都是賠本賺吆喝?


一般來說,商品的售價包含了:產品成本+稅+管理成本+其他成本+利潤,
都是有按照百分比,只要減的這部分控制在利潤百分比里能承受的部分,那還是能接受的。

比如,一件衣服100塊,各種成本加起來50%,還有50%的利潤空間,商家只要不減超過50元,那就不會虧損。
以上是減多少、讓利多少、優惠券抵用多少的區間及其由來
以京東為例,京東這段時間會出一些活動,比如皮具下單五折,促銷活動也是一種企業行為,因此勢必要考慮到利潤問題,
那京東在這些皮具產品的選擇上,都會選擇產品毛利空間高於50%的,這樣一來,打了五折之後,才能不至於虧損。

----------------------------------------------------
以下是具體的活動力度
如同 @羅威 所說的,1參考競爭對手 2根據促銷預算 3促銷的力度跟預期效果
這三個,不一定全部是活動力度的主要權衡點。

商家往往都會先考慮活動規模需要做的力度
比如預計到活動的規模比較大,假設不優惠的話,有5000人下單,每一單的利潤是50,總利潤是250000,但優惠20之後利潤變30,但有10000人會下單,那利潤空間是300000,商家就會讓利20了,通過優惠券,或者打折,或者滿減。
(當然,實際的促銷模型,沒這麼簡單,只是舉例,一旦做優惠能比沒做優惠前得到的利潤更高,商家就會優惠了)

具體例子如同:淘寶的端午節活動跟雙十一活動的促銷力度就不一樣,因為端午節活動,人流量少,打折力度太大的話,反而減少自己的總利潤。
而雙十一活動就不一樣了,客單價是平時的數倍,下單率也是數倍乃至數十倍,優惠後產生的低利潤規模效益足以超過不優惠前的總利潤。

當然,商家也會考慮仿競爭對手,比如競爭對手是全場五折,那為了比拼,勢必也要拿出同樣的(或者更低)的活動力度,在這裡,拿京東/蘇寧易購/噹噹狙擊天貓雙十一的活動力度。
京蘇當為了吸引客戶不到天貓下單,都是要考慮拿出產品底價的(這裡不考慮先漲後折的不道德商業行為),這些產品底價,往往就需要企業讓出更大的利潤空間。

至於促銷預算,我認為大部分企業應該都是根據活動力度來倒推出促銷預算的,而不是預先設計出預算。所以一般不會按照預算來定促銷力度。
仔細想了一下,是關於優惠券的,部分企業應該是會衡量發放總的多少優惠券出去,這部分優惠券總額,會佔到總銷售額的多少。(很典型的就是天貓的官方紅包)

---------------------------------------------------------
在這裡, @海星 提的這個問題,企業是如何達到利益最大化?
補充下:
店鋪規模越大,活動促銷模型建立得越詳細,反之,則更多的是拍腦袋(憑感覺拍板)。

海星提到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事實上,更多的都是屬於理論,在大部分中小型傳統企業中,企業主在專業知識方面的薄弱,以及精力問題,還有市場人員的專業程度,企業在市場利潤的前期考核都屬於粗放型,事後才依靠財務來進行統計。

但是,這個理論卻在大企業中得到實踐了,大型企業裡面,職業經理人的職業技能,以及管理層的專職專崗,流程化,使得這種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得以貫徹,一般活動都是需要建模的,需要提出一個流程文案方案等等等。
以追逐完成目標為目的,這個就是精細化了。

當然,鑒於人類的一個執行力問題,很難真的達到完全的最大化,只能是方案上的最大化。


主要是三方面
1.參考競爭對手
2.根據促銷預算
3.促銷力度和預期效果的平衡

其實吧,主要還是拍腦袋


說一下自己雙十二的時候做促銷,又發紅包,又促銷價,再加上滿就減。
用上面這個圖表來進行了定價。
說明:

  • 8折是平時給老客戶的最低價,新客除非購買金額大於500,否則絕不給這個價
  • 新客不還價的則原價,新客還價根據購買金額來給價,一般在9折。
  • 售價50的是贈品,平時葉送。
  • 當天還有10元無限制的紅包可用

促銷價是雙12這天的標價(平時原價)
這種情況下,想要拿更大的優惠,就需要有2件,而且你可以看到,要拿350減100的,任意兩件必須是160以上的,除非就是再搭上50的贈品,但這個本來就可以送的。
所以大部分的都還是落在200-50這個範圍,也就是一件商品加一個贈品,最終的結算價就是促銷價減紅包10元,得到的金額是8折上下。

最終保證當天的售價為一個預定的利潤範圍內。


最後說一下戰果,一天完成一個月的銷售額(其實還不夠曬牙縫),而且一半是老客戶,但後面整個12月沒銷售,基本等於把一個月的銷售集中到一天,但利潤反而降低了。
但是如果是其他大的店,有足夠的流量,日常做做這個對自己不痛不癢的活動,還是很有用的,說得俗點薄利多銷。


1、在促銷前,會由財務核算產品成本,確定最低價,商家一般不會做賠錢的買賣,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2、至於那種免費送,一元搶……的促銷產品,一般是廠家順帶送的試用裝,成本很低;或是倉庫的臨期貨,也就是快過期、或有破損的產品,與其壓在倉庫,不如能賺點就賺點。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活動策略,低價吸引眼球(潛在顧客),然後強烈推薦高毛利的產品,或必須捆綁其他活動,總之一般不會虧本。
3、在不低於最低價的前提下,參考競爭對手的促銷力度,確定自己的促銷力度(商家一般能多賺就多賺咯)或商場、淘寶等對活動有硬性的要求,必須參與哪個活動,之後才能給廣告資源什麼的

總之,一句話,商家一般不會賠錢,你別貪小便宜,掉坑裡,把自己賠進去就行!


滿減一般是為了增加客單價
滿多少,是根據定價來的,比如常見的售價99的商品會要求買滿100打折
減多少,是根據預算來定的


涉及滿減一般有兩種情況:
1)品牌本身做活動會推出滿減(折扣需要品牌自身承擔).
2)賣場聯合品牌做滿減(折扣費用經協商後共同分擔,視品牌NB程度分擔比例不一).

至於滿減力度則是由MKT提供方案,領導拍腦袋決定.反正利潤那麼大不虧本就成.


要從一下幾個指標來考慮:1)產品組合的價格區間,滿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客單價」和「客單件」,所以要在銷售商品的主要組合的購買價格區間來確定滿減的「滿」,具體的「減」要考慮成本和吸引力;
2)客戶的消費區間,這個通過歷史消費的客單價可以劃分不同消費水平的客戶群體對應的「客單價」區間,針對不同的區間,設定不同的「滿減」政策,舉例,你給客單在100的客戶,發放滿500減X的優惠沒有意義,所以一般會設定多個階梯
3)新,老客戶。 這裡面主要針對老客戶,可以定向刺激,考慮老客戶的客單價水平和活躍程度。
4)其他,這些和公司的利潤要求,供應商的價格政策等有關


哈哈,這個真沒有你說的這麼難。一.的確是要考率貨品的成本和利潤。二.考慮價格政策,這可以根據以往商品促銷折扣力度來定,基本上折扣是第一次低,後面的逐漸往上走。不能一開始就把折扣作死(後面就沒得玩促銷遊戲了)。三.任何的滿多少減多少都是促銷手段,賣的沒有買的精,請牢記!所有的促銷活動,商家都是希望靠走量,來獲取利潤,世上沒有虧本的生意。


促銷最主要的目標是用來拉動銷售額,提升客單價。那麼既然是提升客單價就肯定要知道公司最近一段時間的客單價是多少。如果有能力精細化運營,可以計算出不同渠道不同區域甚至是不同門店的客單價,如果銷售受季節性影響比較大,這個因素我要考慮進去。
通常滿減的滿都是根據歷史客單價的110%~120%來設置,當然這裡面一定要考慮銷售環境變化而導致的自然成長。比如同年裡冬季的羽絨服專賣店肯定比秋季的客單價要高。具體數值就是數據+經驗而決定。
至於送多少,其實就是想當於設置最高折扣比例了。因為很少有顧客是屬於剛剛夠到「滿」的條件。


滿199減100,費用各承擔一半,平台扣點是30,我司應結算多少


推薦閱讀:

TAG:電子商務 | 促銷 | 演算法設計 | 促銷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