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認知神經科學角度進一步理解「心流」(flow)?

心流是個多見於心理諮詢領域的辭彙,但是這種獨特的認知狀態或者階段怎樣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進一步理解和認知呢?


對不起各位,我是來自問自答的。
在上午我提出了這個問題後,又被各種邀請回答這一問題,所以我把我手頭粗淺的理解先提供一下,權作拋磚引玉。
目前,我找到有兩個理論來對flow加以解釋。

  • 額葉底功能理論,來自於Dietrich。Flow的產生往往伴隨著基底神經節活躍度的增加,導致不費力的、自動的內隱認知過程得以促進。同時,前額葉皮層活躍度降低,中顳葉活躍度(利於費力的,控制的外顯認知過程)也降低。
  • 注意網路和獎勵網路同步理論,來自於Weber。認為Flow與注意網路和獎勵網路的同步有關。獎勵網路的基礎是腦部的邊緣系統,包括多巴胺能系統、眶額皮層、前額皮層腹正中區和背外側區、丘腦和紋狀體。與Flow有關的注意過程又涉及額頂葉皮層(用於警覺)、上下頂葉、額葉眼褶和上丘腦(用於定向)。按照Weber的說法,Flow通常伴隨著注意網路和獎勵網路的同步激活,而且有fMRI的實驗論證:關於玩遊戲過程中被試產生心流的程度及上述兩個神經網路的同步波動的。
  • 上述兩個理論都不能非常完美的解釋flow,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第一個理論是在內隱和外顯認知神經心理學機制研究的基礎上順道提出來的,目前都沒找到有真正的實驗研究。而第二個不能有效解釋部分flow情境的具體狀況,而且只是個相關研究。

沒想到還會有人邀請我答這題。我首先想說的是心流不是多見於心理諮詢的概念,是多見/成型於積極心理學的詞。多見於心理諮詢的是正念 (mindfulness)

  心流的神經機制未知的還很多,有人提出過心流的認知神經理論模型,但是還需要更多實證證據
  我自己能找到的研究絕大部分都是做臉部肌電圖、測心率、皮電之類的,不知道為什麼沒腦電圖,而沒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的研究我想大概是因為目前的掃大腦過程很難和能引發心流的任務結合起來;如果聊開一點和什麼生理因素有關的話,目前了解到的是心流和多巴胺、皮質醇有關,也和交感神經以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軸)的激活有關,但還是太泛了

Dietrich (2004) 關於心流的認知神經理論模型
  這個模型基於對腦功能的如下概念性劃分:外顯——內隱系統

  • 外顯系統:和腦前額葉的高級認知功能,以及顳葉中央區的結構有關,這個系統的大致作用是提升認知的靈活性
  • 內隱系統:和基底核的技巧性、操作性知識功能相關,這個系統比外顯系統效率更高

  認知靈活性和認知效率兩者之間是存在制衡的,即一般情況下很難做到兩者同時很高。心流,是一種不受外顯系統干預,純粹由內隱系統負責時,對高度熟練的技能進行實踐的一種狀態。心流狀態出現的前提,可能是短暫時間內前額葉功能受抑制,使得外顯系統的分析性、元認知功能暫時性低下

參考資料
Dietrich, A. (2004).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xperience of flow.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3(4), 746-761.

有興趣的可以再看下面的
Peifer, C. (2012). Psych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flow-experience. In Advances in flow research (pp. 139-164). Springer New York.
Peifer, C., Schulz, A.,
Sch?chinger, H., Baumann, N., Antoni, C. H. (2014). The relation
of flow-experience and physiological arousal under stress—Can u shape
i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3, 62-69.


我猜想心流狀態下,我們的任務強度剛好等於同我們的能力強度,所以我們的恐懼系統(以杏仁核為代表)應該是不被激活的,預期系統(主要是富含多巴胺的那些神經元構成)則是被激活的。這兩個條件同時成立時,就容易進入心流吧。


拋磚引玉。 剛好今天哈佛教授給我上課時候談到了這個問題。他就是主修 mindfulness post phd。 他說 flow 就是一種你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了一個事物上,並且是mindfulness 而不是mindless這時候你就會體驗到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沒有完全留意。在clinical下,前提要求 醫生完全了解患者的心境,並且很好的理解病人行為產生的原因 並且unconditional love給予 建立信任的關係,再加上healthy communication. 病人才有可能體驗到。


種子說與認知神經科學 俱有依與眼根第六七八識 等無間依前後剎那識滅生 種子依阿賴耶識 色與非色熏習戲論

如果父母可以把記憶遺傳給孩子,會如何?的問題,

等同於,父母的靈魂與意識是否可以遺傳給孩子的問題。

其中的荒謬,我可以解答。

歸結為一點,記憶的哲學意義在哪裡?

記憶的本質是生命現象的整體的一種表達,還是僅僅是那些物質的物理化學過程,人類真的與小白鼠在記憶中是等同的?

小白鼠的記憶實驗真的就是人類的記憶過程嗎?

意識靈魂與記憶關係如何?死後如果沒有意識和記憶 人活著是為啥?為什麼進化沒有使記憶與意識成為遺傳要素?

問題的回答,【瑜伽師地論】對上述問題,有不同於認知神經科學的回答。

修行人解讀

瑜伽師地論,乃佛學之心法心所法至巔峰,彙集佛學之根本修法。

今日就眼識談談粗淺看法。

五識身。眼耳鼻舌身加上意,乃佛法之基石與邏輯起點。佛學中心法心所法,都是來源於五識身,或者六識身的解讀。

眼識之俱有依,就是眼識產生之依據。現代人普遍以為眼睛就可以產生眼識,謬矣!

眼睛乃是為扶根(扶塵根),乃是外部的保護眼跟的物質。眼根才是眼識產生的生物機理與構造。現代神經科學已解釋,眼識的產生,乃是外部的眼睛與人的內部的神經體系構造,共同運動的結果。

眼識的的產生又依賴於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思量與我執等四煩惱相應、第八識的種子存儲。這是現代神經科學與醫學無法達到與證實的。這也就涉及了如何定義意識的問題,涉及了靈魂的問題。

俱有依,乃是色,就是說它主要是涉及現代人說的物質成分的問題。用現代科學而言,俱有依乃是外部的眼睛器官,人的內部的神經元體系,一系列的生物化學成分,以及生物化學的過程。眼識與大腦的固定區域的聯繫,科學家已經識別了。

「等無間依」。特指前一剎那的眼識滅了,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如果他不滅,後一剎那眼識不能生起,所以後一剎那的眼識的生起,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做依止,這個依也是很重要,沒有這個依也不行。這已經涉及了佛學心法的根本。佛學所謂的【無我】【無法】的來源,主要就是佛學修行人,認識到所謂的意識或者說心法,都以一剎那一剎那的生滅過程,而不存在不變的恆久的實體。

「等無間依」是現代神經科學與醫學,無法理解,也無法觀察的。但是量子力學的證明,世界在超微世界,確實不存在不變的恆久的實體,你能觀察到的,不過是量子的前一剎那的滅了,後一剎那的才能生起。現代的物理弦論可以很好的解釋此現象,就是一個閉環的弦由於按照一定的頻率而震動,而產生量子的前一剎那的滅了,後一剎那的才能生起。

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攝阿賴耶識。

眼識的產生,也是眼識之種子識的現行。你所看的的圖像,必須依據你的眼識之種子,才可生成。這一點,是量子物理與物理弦論都無法說明的。有的只是古老的靈魂的認知。一般的無神論者視為迷信,人的眼識還需種子?

「等無間依」,種子依,均為非色,也就是心法的範疇。

論及心法心所法,現在幼稚的神經科學與分子生物學,不足100年的歷史,自然也不懂。只能高傲的斥之為迷信罷了。

==========================================================================

熏習概念與戲論的概念十分重要,也是佛學對於眼識等六識的理解的關鍵。

戲論,就是人的心識特指第七識有愛著的性質,我們心裡面所思惟分別的事情,我們語言上所分別,語言上所表達的這一切的事情,這個身、口、意這一切的事情,我們做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這個「義」,就是我們的理智所希求的事情,所希求的事情。這個幸福的事情,沒有罪過的事情,有功德的事情,這叫做「義」。這個「無義」,就是和這件事相反的,能令你使令你有罪,能令你苦惱的事情。究竟是指什麽說呢?就是大概的分類,就是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就是這兩類。就是執著有一個我,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邊,在這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上面,執著有一個沒有生滅變化的我,執著有我。用我為基礎,去說話,去做事,這都『能引無義,不能引義』所以這就是一個「戲論」。

第二個「戲論」,執著一切都是真實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聲、香、味、觸、法也好,眼識、耳識乃至一切識,這些十八界,一切的境界,凡我們的一念分別心所面對的一切境界,我們都認為是真實的,都認為是真實的,認為是很美的,我們就是就起了貪、瞋、痴的煩惱在這上面活動。

由此戲論,就引申出熏習概念。

受了前七轉識的熏習,阿賴耶識裡面就有了一種種子,一種功能。種子就是功能,有了功能。這個功能又能生出來前七轉識。『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此阿賴耶識裡邊有一種功能,所以這功能是生彼前七轉識的因;前七轉識就是所生的果了。這叫做「熏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也是熏習。現在這裡說「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就是說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歡喜這個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我執、法執的熏習,這些戲論的熏習。熏習沒有白熏習,就是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有了因,有了一種功能。由這功能它是能生的,能生的法生出來「所生」的「一切種子異熟識」,就生出來無量無邊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邊生出來種子。

現在這裡說「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就是說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歡喜這個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我執、法執的熏習,這些戲論的熏習。熏習沒有白熏習,就是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有了因,有了一種功能。由這功能它是能生的,能生的法生出來「所生」的「一切種子異熟識」,就生出來無量無邊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邊生出來種子。這個種子,就是儲藏在「異熟識」裡邊。那麽現在我們眼識,它要生起,要依靠以前熏習在阿賴耶識裡面的眼識種子。要靠那個種子,那種子才能生起,不然不行的。

佛學戲論與熏習,按照現代神經科學與生物醫學而言,就是行為的模式,記憶的模式與記憶的存儲。現代科學以人的行為模式為研究中心,心理學的種種學派,甚至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的研究,都是以人的行為為出發點,試圖解答人類的種種行為的原因。

佛學的五識身以及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第八識的阿賴耶識的藏識種子說,可以很好的解答人類行為背後的機理。

人類的第七識我執法執,就決定了人的心識是帶有情緒偏好的,而次偏好又進入第八識的種子,種子又是後來的前七識生成的依據。這已經就是心理學談到的行為模式與行為偏好了。而人的行為模式與行為偏好,又卻是可以通過人的生理結構而導致遺傳基因的突變。

黑死病事件,胰腺癌事件帶了了遺傳基因的改變,已經被科學研究證明了。

所以,佛學的種子說,佛學戲論與熏習說,是有科學依據的。基因研究,心理學研究就是證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635050

認知神經科學認知活動腦機制 知覺注意記憶語言思維 智能與意識 物理符號論 聯結理論模塊理論 生態現實理論

《認知神經科學》主要講述了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書中對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其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做了詳細的闡述。

認知神經科學學的核心學科分支——認知心理學、心理語言學、人工智慧和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又都發現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出現許多難點,必須在人腦認知活動機制中需求答案。

例如,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研究中,信息加工的並行和串列方式,外顯機制和內隱機制,基於經驗和知識的認知活動和靠靈感、頓悟的認知活動,其腦機制有何異同?

在人工智慧和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中,物理符號的離散表徵和運算原理,與亞符號連續運算原理之間存在何種關係?人工神經網路的學習機製為何需要千萬次訓練,而人類的觀察模仿學習則一看就會?這些問題都尖銳提到認知科學各個分支學科發展面前。

人類社會發展對智能信息系統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技術難題之間的矛盾,使認知科學迫切希望有一個新生兒來繼承自己未竟的事業。

生物醫學構像技術特別是近年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可以用於對於人類認知活動的研究;腦事件相關電位、腦磁圖和高分辨腦成像等生理學方法,可以為人腦認知功能研究提供許多新的數據;分子神經生物學和細胞神經科學,為人腦認知障礙和動物認知行為提供腦內機制的許多科學數據,包括動物的學習障礙和某些基因序列的關係。這些都使神經科學有資格孕育一個徑直研究認知活動腦機制的新學科。

傳統神經科學的某些分支,吸收了認知科學的理論和神經科學的新技術,就可以成為新學科分支的組成部分。神經心理學、心理生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生物學、行為藥理學等都是這些傳統神經科學的分支。一經吸收了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新理論和新技術,這些傳統學科得到新生,於是,認知神經心理學、認知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生理學、認知神經生物學、計算神經科學等逐漸形成。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神經病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終於採用雙分離方法學原則,發現了人腦功能模塊性或多重功能系統,主要突破表現在多重記憶模塊和複雜的認知功能系統。神經生理學家在猴等動物的實驗研究中,也積累了大量科學事實,證明視覺功能存在著背、腹側系統,至少是枕、頂、顳、額的30 多個腦皮層區動態活動。目前,物體真實運動和似動知覺之間、幻覺和真實知覺之間、外界引起和主動性選擇注意之間的腦功能模塊的異同是引起普遍關注的研究課題。

過去20 年間,運用雙分離原則,已將記憶至少分離出意識和無意識兩類多重記憶系統,在這些研究成果之上,近年湧現出意識的「全腦工作空間模型」 、「簇化模型」、複雜性模型」等,對意識與無意識過程進行了更為系統性的實驗研究及對外界客體的真實知覺和想像之間的腦功能模塊的對比研究等,這種對比性分離研究,將會對腦高級功能的認識更加深入。

在過去20 年間學習記憶的神經基礎研究在各個層次上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認知心理學和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的學習、記憶,至少由五個以上的腦功能系統,實現著多種學習記憶功能,包括重複啟動效應,知覺啟動效應,語義系統,工作記憶和情景記憶的多重記憶,以及熟練技能學習、知覺學習、語義學習等多種學習模式。

學習和記憶的性質不同,參與的腦結構也不同。神經生物學研究發現,不僅學習中刺激呈現時間,而且學習之間的間隔期也制約著學習效果和穩定長時記憶的形成,其原因在於從學習到記憶,必須有腦內記憶相關的基因調節蛋白的激活和基因表達。

行為水平上所須的時間恰好與基因調節蛋白激活所需時間巧合。介於行為科學和分子水平研究之間的細胞學研究表明,腦的個體發育中,突觸形成需要一定的神經化學環境,包括神經遞質和神經生長因子。因此,作為學習記憶神經生物學基礎而言,突觸可塑性的研究,已成為近年教育相關腦科學所關注的研究課題,尋求腦發育和不同認知功能發展的關鍵期和可塑性是當代心理學與生理學共同熱衷研究的領域。

70~90 年代以海馬三突觸體迴路為先導的離體腦片實驗標本,隨後膜片箝技術所要求的離體細胞培養和腦片標本,乃至海兔、果蠅等實驗模型,都極大推動了學習記憶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這些研究表明,不僅多種神經遞質及其受體是必不可少的神經信息傳遞環節,而且膜的離子通道特性和細胞內信號轉導系統,乃至細胞核內的基因調節蛋白,都是學習和記憶的重要分子生物學基礎。

90 年代以來,有採用基因敲出或轉基因技術,培養出許多動物模型,對學習記憶的分子生物學基礎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因此,學習記憶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已成為國際上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出現了難以計數的研究課題,極大豐富了認知神經科學的學術空間。

==============================================================================

玅境長老 瑜伽師地論8卷第一

「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這個地方是解釋「相應地」。「五識身自性」,就是這「五識身」它本身的體性,叫做「自性」。和別的法不同的,所以叫做「自性」它自己的體性,叫「五識身自性」。這「五識身」的「自性」是什麽?下面有解釋。

  「彼所依」又是什麽?「五識身」的「所依」是什麽?「彼所緣」的是什麽?「彼助伴」是什麽?「彼作業」是什麽?這一共是分五段,「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分五個。這五項,五種事情彼此之間不衝突,他們互相和合、互相隨順,互相和合沒有衝突,在一起工作,大家做這一件事,和合起來做這一件事叫做「相應」,這「相應」就是這麽講。「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我隨順你,你也隨順我,我也不向你搗亂,你也不向我搗亂,大家和合起來做,這叫做「相應」。那麽有多少樣事情互相的和合呢?就是這五樣事,就是一個「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這五法。「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這是第一段。

  己二、名五識身

  何等名為五識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第二「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就這五識。每一個識都是有它的體相的,所以叫做「身」,這個「身」是一個體的意思。但是別的地方也有說是有阻礙,有礙,有障礙的那個礙,有礙的意思,所以叫做「身」還有這麽解釋的。但這個「識」是心法,它為什麽有什麽礙呢?因為它所依,它所依的根是有礙的是色法,所以它叫做「身」有這麽解釋的。但這樣的解釋只限於此法這樣解釋。

  也有說六識身,六識身那麽第六意識,它所依的根不是色法了,所以這個解釋是一種特別的意思。這是「略辨」,「略辨五識身相應地」簡單地說。下邊就是「廣顯」,第二科是「廣顯」,就是詳細的顯示出來「五識身相應地」的相貌,這一段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五相」,第一科是「別辨五相」。「別辨五相」是辨什麽呢?辨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五識的相貌。「別辨五相」裡面分五科。第一科就是「眼識攝」,屬於眼識這一方面這是第一科。這一科又分成五段,第一科是說「自性」。

  戊二、廣顯(分二科) 己一、別辨五相(分五科) 庚一、眼識攝(分五科) 辛一、自性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

  「云何眼識自性」,先問怎麽叫做「眼識」的體性呢?「眼識」的體性是什麽樣子呢?這個「自性」這個「自」,實在也是別的意思,總別的別,別的意思,單獨它是這樣子,所以叫做「自」,所以也就是別。若是通就不是了,就是大家共同的都是這樣子,那叫共相。現在是別。

  「謂依眼了別色」,那麽這就是「眼識」的「自性」。這個眼識的相貌,眼識的體性是很難說的,難說也要說!那怎麽說法呢?就說這個「依眼」,這個眼識它是以眼為所依,這個眼就是眼根,以眼根為所依,所以它叫做「眼識」。「了別色」,以「色」為它了別的境界,所以叫做「識」。那麽就是這個明了性叫做「眼識」的「自性」這樣解釋,這個解釋也是很好,這是「眼識」的「自性」。

  辛二、所依(分二科) 壬一、別舉三依(分三科) 癸一、俱有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

  「彼所依者」,現在就是把這個眼識的自性,就這樣解釋完了。當然這裡面還有其他的意思,你慢慢的不要著急,一樣一樣說。第二段是「所依」,眼識的「所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前面說「謂依眼」,這裡又要解釋這個眼。「彼所依者」,
就是這個眼識它不能夠獨自的存在,它不能夠獨自的存在發生作用的。它要有一個憑藉,它要有一個住處,或者是怎麽講也可以,它要有個住處。它的住處是誰呢?這個地方說是「俱有依」。「俱有依」這是怎麽講法呢?就和它同時的存在活動,同時的活動,同時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動的時候一定它所依靠的這個東西和它同時存在的,不然的話它不能活動。這個眼識有的時候生起作用,有的時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常在的,眼根是一直相續不斷地存在的。

這個「俱有依」是指什麽說的呢?「謂眼」,就是我們這個眼根,這是它的「俱所依」。下面還有在解釋這個眼根的事情。

  癸二、等無間依

  等無間依,謂意。

  「等無間依」,不只這一個依,這個一共有三個依。第一個是「俱有依」,「俱有依」是叫做增上緣。在四緣裡面是增上緣,一個有強大力量的,就是眼根,眼根對它是幫助的力量很大;如果眼根若壞了,眼識就沒有辦法生起了,所以這個眼根是太重要了。還有個「等無間依」這是第二個依,「等無間依」怎麽講法呢?這個我們在學習《攝大乘論》的時候也提到,這個「等無間依」,就是眼識的前一剎那滅了,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沒有間隔,這個沒有間隔這句話怎麽講呢?譬如說是你前一剎那眼識滅了,但是後一剎那眼識沒生起。

假設你入定了,你入定了,你入定七天,入定七天眼識是不動的,不生了的,中間有七天,七晝夜的距離,但是沒有第三者在中間阻礙,沒有,還是無間的,還是沒有間隔的;時間上可能是有間隔,但是沒有第三者在中間的阻礙。那過了七天以後,一剎那一出定了,那麽眼識才生起。那麽雖然有七天的間隔,但是沒有第三者在裡邊,所以還是無間。那麽前一剎那的眼識滅了,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如果他不滅,後一剎那眼識不能生起,所以後一剎那的眼識的生起,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做依止,這個依也是很重要,沒有這個依也不行。這唯有心法才有這一回事,這叫「等無間依」。這樣說這耳識是耳識的「等無間依」,眼、耳、鼻、舌、身各有各的「等無間依」,也是不溷亂,這是「等無間依」。

  這個「等無間依」名字叫做意。這個意,不是第六意識的意,不是。這個意是什麽意思呢?當依止講,意是依止的意思。前一剎那的識滅了,做後一剎那識的生起的依止,這就叫做意,意是依止的意思。意有二個解釋:一個是依止義,一個是思量義。現在是指依止義,叫做意。

  這個「俱有依」,其實不只是眼根,「俱有依」是同時的;「等無間依」是前後的。「等無間依」不可以是同時的,說它是無間的,它又不是同時的,所以叫做「等無間依」。這個眼根對眼識來說是同時的,但是這個「俱有依」不只是眼根,譬如說這個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也是它的「俱有依」。第六識就是分別依,如果第六識不在的話,它特別注意一件事的時候,眼識也沒有辦法生起,眼識也是不能生起,就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所以這個孔夫子也知道這件事,他也知道這件事。這個第六識是分別依,第七識是染淨依,第八識是根本依,但這裡邊沒有提,不提了。

  癸三、種子依

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這個眼識的生起,要有「俱有依」,要有「等無間依」,還要有「種子依」。這個等無間緣,「俱有依」是增上緣,增上緣、等無間緣,「種子依」就是因緣。這個「種子」也是眼識生起的一個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眼識的生起要有眼識的「種子」現行,眼識才能活動。那麽眼識的生起要有「種子」來現行,「種子」是剎那剎那的,所以眼識也是剎那剎那的,那麽眼、耳、鼻、舌、身、意、識都是這樣的,都是剎那剎那的。

 這個『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但是我又想出一個自圓其說的道理來,就是這句話「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就這句話。若是不學習經論的話,尤其是你若不學習唯識的話,你很容易一靜坐的時候,我歡喜坐禪,禪是最重要的,學教、分別名相那是自找苦惱。但是你很容易走差路,很容易走差路,什麽呢?坐那裡因為沒有得定的人,當然是心裡妄想很多;得了定以後,明靜而住、念念相續、無散亂轉,這個明靜而住,一坐坐七天,或者坐一百天,坐這八萬大劫,那很容易你就意會到這一念心就是常住真心、性靜明體,沒有生滅的,這就是佛性,我就是佛!很容易就會想到這裡。

  但你若是想學習過唯識的話,「種子依」這個識是由「種子」現行生出來的,而「種子」是一剎那一剎那的,識也是剎那剎那的,都是無常的。那裡是常住真心?

  所以這個地方,有的時候說是常住真心,有的時候說剎那生滅,你怎麽決定?你心裡面怎麽樣,有什麽感覺?這是個問題。所以「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這個眼識的生起要依賴眼識的種子,種子一剎那現,就是一剎那的眼識;這一剎就那就滅了,所以眼識也滅了,要一剎那、一剎那的這樣生起。那麽從這裡說『分別名相不知休』,「分別名相」裡面也有好處,也是有好處的。

「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即此一切種子」,這個「種子依」,以種子為所依,這個種子是什麽呢?「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一切種子」,我們內心裏面有各式各樣的分別,都是由種子變現的,都是因為種子變現的,若是沒有種子了,你不會有那樣的心理作用。譬如說阿羅漢,他把愛煩惱、見煩惱除掉了、滅掉了。這阿羅漢他心裡清淨,他就不會再有這個欲的,欲的這種分別心,他沒有。貪、瞋、痴無餘斷,貪無餘斷、瞋無餘斷、愚痴無餘斷,沒有剩餘的,完全的消滅了。這個消滅不是指現行說的,是指種子說的。所以沒有那個種子了,他就沒有這個貪、瞋、痴的煩惱不現行,不能活動了。我們有這樣的煩惱現行,就是因為有種子,內心裏面有這樣的種子,所以種子是無量無邊的,所以「一切種子」。

  「執受所依」,這個「執受所依」,我們學《攝大乘論》上面解釋過,就是阿賴耶識「執受所依」,這個「所依」,就是身體,這個眼、耳、鼻、舌、身是為阿賴耶識所執受,所以他是一個活活的生命體,他若不執受就變成死屍了。他執受他,所以他能夠有覺受,這個「受」,就是有感覺,就是因為阿賴耶識執受的關係。這個「執」呢?就是阿賴耶識與這個身體同在,有執持他的力量。

  「執受所依」,這個「執受所依」是誰呢?就是「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異熟」,我們《攝大乘論》應該沒有白學,就是變異而熟。這個阿賴耶識的現起,是由這個善、惡的業力,在我們凡夫來說就有善業、有惡業,你就是一個螞蟻它也有「阿賴耶識」,一個老虎也有「阿賴耶識」,乃至天他也有「阿賴耶識」。但是這個「阿賴耶識」的現起,有善業現起的、有惡業現起的;善業、惡業是因,阿賴耶識是果。在因是善、惡;在果上是無記,所以叫做「異」,執持不同,不同的。因中有善、惡,到結果的時候只是無記,所以叫做「異」這是一個意思。

  第二個是異時而熟,這個善、惡是在前一生,現在這一生,不是在和前一生的以後,所以是異時而熟,不同的時間才成熟的,叫異時而熟,也是變異而熟,逐漸的變異才成熟的。這樣成熟了的「所攝」,屬於這樣一類的意義是誰呢?就是「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就是「一切種子」識,這「一切種子」在那裡呢?就在「阿賴耶識」裡面,這「阿賴耶識」裡面有無量無邊的種子,其中這個眼識的種子,生起現行的時候,就是眼識,是這樣子。這裡邊是說這個眼識,它是要以種子為依,它才能現行的,才能活動,這也是一個條件。

瑜伽師地論9

辛二、所依(分二科) 壬一、別舉三依(分三科) 癸一、俱有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

  癸二、等無間依

  等無間依;謂意。

  癸三、種子依

  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攝阿賴耶識。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這是十七地裡面第一地「五識身相應地」。「五識身相應地」裡面分兩大段:第一段是「略辨」,這一段講過了。現在是第二段「廣顯」。「廣顯」裡邊又分成兩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就是說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說明這五個識的相貌,那麽又分成五科。一科說「眼識」,「眼識」裡面又分五科。第一科說「自性」,這一科也說過去了。第二科說「所依」,就是眼識的生起,它不能自己獨自的生起,它要依靠另外的力量,就叫做「所依」,這裡面分成兩科。第一科「別舉三依」,就是眼識的生起要依靠這三種力量,第一個就是「俱有依」,第二個是「等無間依」,第三個是「種子依」,這三依就解釋完了,上一次講完了。

  壬二、略釋二依(分二科) 癸一、標列

  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

  癸二、隨釋(分二科) 子一、辨類

眼是色、餘非色。

  這以下「略釋二依」。前面舉出了這個三依,這以下再解釋這個三依,解釋三依的一開始,把三依合成二依,三個依合成二個依。這一科裡面又分成兩段:第一段是「略列」,把這兩個依把它標出來,「如是略說二種所依」。這以下就是簡略說明兩種所依,這個所依有二種,是什麽呢?「謂色、非色」,一個是色,一個不是色。這個「色」,就是物質,但是這個「色」是說有組織的,有組織的色。一個沒有色,這是標出來。以下「眼是色、餘非色」,這是解釋、「隨釋」這兩種色,解釋這兩種依。

第一個是「色」,這個「色」是什麽呢?「眼是色」,這個「俱有依」裡面指什麽說的呢?就是眼識所依止的眼根。眼根,我們彼此見面的時候,我看見你的眼,你也會看見我的眼,但是這個不是,這個是叫做扶根塵,它是保護眼根的物質,它不真實是能發眼識的根,下面有解釋。現在說「眼是色」,就是能發眼識的那個根,是屬於色的,是色法組成的。「餘非色」,等無間依和種子依,這兩種依不是色,它不是物質組成的,它不是色,這是這樣的解釋,「餘非色」。

  子二、出體(分三科) 丑一、眼

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

  這以下是「出體」,說出來什麽叫做「眼」,什麽叫做「眼」,怎麽它是色,說明這個道理,也說明叫「餘非色」,那個依和種子依這兩種也加以解釋的。先解釋這個「眼是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這個眼識所依止的眼根,它是怎麽成就的呢?「謂四大種所造」,這個「四大種」怎麽講呢?這個就是地、水、火、風叫做「四大種」。這個「大」,是廣大的意思,就是它是非常廣大的,它的作用非常廣大。譬如說我們所看見的大山、大地、大海,都是「四大種」所創造的,所以可以稱之為是「大」。這些大山、大海、大地,由「四大種」才能夠增長、才能夠成就,所以稱之為「種」。「種」,是因的意思,因果的因的意思。它又是「種」、它又是「大」,故名為「大種」是這樣意思。

  現在也不說是大山、也不說大海、大地,是說我們的眼根,這個眼根是「四大種所造」,一切的色法都是「四大種所造」。我們的眼根也是地、水、火、風所創造的,不過這個地、水、火、風,它精微了一點,不是一般粗劣的地、水、火、風。「眼識所依淨色」這樣的「四大種所造」的眼根,是我們眼識的依止處,是眼的依止。不是一般的地、水、火、風,眼識不能夠依止,那要適合它才可以,這樣的地、水、火、風的色法,是「淨色」,是特別的清淨,特別微妙的一種物質,精微清淨的一種物質組織成的。

「無見有對」,這樣的我們這個眼根的地、水、火、風,我們見不到,我們不能見到它的,我們現在這個眼根,我看見你的眼,這個眼不是那個眼、不是那個眼根的眼,我們也不能見,不是我們眼根、眼識的境界,我們見不到。譬如我們平常說有鬼,有鬼,但是我們多數人看不見,不是眼識的境界,不是我們眼根的境界;要天眼的人可以看見鬼,有的人的眼根也是特別一點,也能看見鬼。那麽但是有是有,鬼是有,但是我們不可以見。現在我們的眼根也是,是有眼根,但是我們不可以見。「有對」,「有對」這個地方有點意思的,這個「對」,這個字是個礙的意思,這個「有對」這個「對」這個字,當礙字講,就是障礙的礙。在這裡有三種礙,就是障礙的有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有這三種不同。障凝有對怎麽講呢?障凝有對,我們很容易明白的。譬如說是這裡有一道牆,我們的身體,這道牆也是地、水、火、風,我們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我們想從這裡過去,不可以,它有障礙。這個石頭,這個大石頭和大石頭也是障礙的,那麽這叫做障礙有對。這是一般性的都有這種情形,同在一時、同在一處都是有障礙的,這個障礙有對。

第二個是境界有對,這境界有對怎麽講呢?譬如我們的眼根,我們眼根,這個對聲音來說,不管是人發出來的聲音,或者是風、或者是火、或者是水,各種情況發出來的聲音,我們的眼睛對它來說不行,我們這個眼睛對聲音來說,是不可以發生作用的;要用耳才可以,耳才能聽見聲音,這個聲音是耳的境界,是耳的境界。這個眼就不可以,眼就是不可以在那上面發生作用,眼只能在色,在這個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些色的相貌上才是眼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上,眼在那上面活動,能發生作用,那麽叫做境界有對。它們是合適的,這個地方這樣講,境界有對是這樣講。這樣講這個對是什麽意思?要有障礙就叫做有對。這個有對,就是眼識在那個地方能夠拘礙,拘束的拘。這個眼睛在那裡,這是青色、這是黃色、這是白色,或這是光明、這是黑暗,眼識在那上面能拘礙你。如果這個耳在形色上,在這些一切色法上,就沒有這種作用,就不能拘礙這個耳。我們的耳遇見一切形色的時候,就過去了,就不能在這上面,不能拘礙。

  這經論上這樣解釋,這拘礙這樣講,這叫做境界有對。本來在我們一般的常識上,分別心上來解釋,應該說我們的眼睛在聲音上有障礙,我們不懂,我們的眼不能聽聲音,這聲音有障礙;耳對於色,不能發生作用,有障礙;眼對色是無障礙,耳對聲音無障礙,但現在不這樣講,眼對於色是有障礙的。這個障礙,就是拘礙,拘束的拘,拘礙,這樣解釋。它的理由就是說,因為若是眼睛離開了色,在聲、香、味、觸上,就不能發生作用,所以叫做拘礙,這樣講,這樣解釋。如果我們用容易明白的話來說,眼對色來說,色是眼的境界,聲音對耳來說,聲音是耳的境界,這叫做境界有對,這麽解釋。

第三個是所緣有對,這個所緣,就是對這個心法來說的,就是眼識在色的境界上,它能夠緣慮。我們的眼對一切的形色,也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不能緣,因為這個眼根是物質,不是心法,它不能緣慮,它不可以緣慮的。能緣慮的是心法,眼識也是心,眼識對色法它有緣的作用,所以叫做所緣有對。若是聲音,眼識就不可以,眼識不能去緣聲音,那就不是所緣,不是它的所緣有對,這樣解釋。合起來說叫做無見有對。這裡說有對,前面說「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那就是五個淨色根,是無見有對。那麽這裡面,就包括了障礙有對、境界有對。因為這個「四大種所造」的淨色,它也是色法,它也是物質,所以它也是有障礙,所以包括了障礙有對,而又是境界有對,但不是心法,所以不是所緣有對。所以是「無見有對」。

  丑二、意

  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

  前面解釋這個眼根的體相。這以下解釋這個「意」的,就是等無間的相貌。這裡說「意」,我們上一次說過,是以依止為意。這「意」,是依止的意思,叫做「意」,是依止的意思叫做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就是我們這依眼了別色的這個眼,這個眼識。「無間過去識」,就是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是沒有第三者來間隔它的,那麽它過去了,就是滅了,滅了以後,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如果前一剎那的眼識不滅,後一剎那的眼識不能生起。所以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是後一剎那生起的條件,所以叫做「等無間依」這個意思。乃至到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也是這樣子,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生滅的這樣子。所以從這上看,我們的識,是有生有滅,而不是常住。和《愣嚴經》說的不同了,這不是常住真心的,不能那麽說了。這是有生滅變化的,不是常住的。說「謂眼識無間過去識」,這叫做「意」這樣講,當然這個「意」,也是心法,不是色法。

丑三、一切種子識

  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這個眼根和意,這二個依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三段解釋這「一切種子識」的依。「一切種子識」,它也是眼識的依止,因為我們眼識的生起,它要靠種子才能夠生起,靠種子才能生起。若沒有種子,這個眼識不能生起,所以它也是眼識生起的重要的一個條件。這個「一切種子識」,就是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乃至意識,都是要有種子才能生起的,所以是很多很多的,剎那剎那的要依靠種子,是無量無邊的。這種「種子識」從那裡來的?怎麽會有這麽多的種子呢?「謂無始時來樂者戲論熏習」,這是說從無始以來,就是你找不到開始的那一天,你向前追,總是前面還有,前面還有。這是佛法裡面講的道理,和這個神教說的不一樣,神教總是說:『萬物是上帝造的,是神造的』。現在佛教裡說:『一切是自己造的』。自己什麽時候造的呢?「無始」,沒有開頭那一天。所以是「謂無始時」以來,來,一直來到現在。在這麽長的時間內,「樂著戲論」,我們心裏面就是歡喜戲論,愛樂味著。這個愛樂,就是指我們心說的,我們就是歡喜這樣。這個著,就是黏上上去了,也就是繫住了,把你困住了。如果我們自己心細緻一點,靜下來,細緻點去觀察的話,我們也會覺悟到我們愛什麽,就被什麽綁住了;你若不愛這件事,那件事對你不發生作用,你就是解脫了。

  你愛什麽就被什麽綁住了,你不可以和它分開的,你分開心就不舒服。那麽這個著,就是綁住了的意思。為什麽綁住了呢?因為你愛樂它的關係。那麽我們現在「無始時來」,我們愛樂什麽事情呢?「戲論」,愛樂歡喜戲論,這個「戲論」是什麽呢?這個就是我們現在學習這個《瑜伽師地論》後文都有解釋,這些問、徵都有解釋。但是我們後文都有解釋,但是我們現在就是念一遍,那也不感覺到有什麽意味,也不好,還是要解釋解釋。後面文解釋這個「戲論」解釋什麽呢?這個在我們日常生活,一切的事情,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心裡面所思惟分別的事情,我們語言上所分別,語言上所表達的這一切的事情,這個身、口、意這一切的事情,我們做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能引無義,不能引義』這就叫做「戲論」。

  這個『義』是什麽呢?這個『無義』是什麽呢?這個「義」,就是我們的理智所希求的事情,所希求的事情。若用我們的語文來說,就是幸福的事情,這個幸福,和我們心裡面所想的幸福又不一樣,這個幸福的事情,沒有罪過的事情,有功德的事情,這叫做「義」。這個「無義」,就是和這件事相反的,能令你使令你有罪,能令你苦惱的事情,它能引出這種事情。就是我們身、口、意所做的事情啊,『不能引義,能引無義』這些都是叫做「戲論」。那麽究竟是什麽東西呢?究竟是指什麽說呢?就是大概的分類,就是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就是這兩類。就是執著有一個我,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邊,在這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上面,執著有一個沒有生滅變化的我,執著有我。用我為基礎,去說話,去做事,這都『能引無義,不能引義』所以這就是一個「戲論」。

  第二個「戲論」,執著一切都是真實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聲、香、味、觸、法也好,眼識、耳識乃至一切識,這些十八界,一切的境界,凡我們的一念分別心所面對的一切境界,我們都認為是真實的,都認為是真實的,認為是很美的,我們就是就起了貪、瞋、痴的煩惱在這上面活動。

 「樂著戲論」,這「樂著戲論」的結果呢?就叫做「熏習」。這個「熏習」我們學習《攝大乘論》的時候,曾經講過的。什麽叫做「熏習」。怎麽叫做「熏習」呢?『謂與彼法俱生俱滅,此中有能生彼因性』那就叫「熏習」。這個「熏習」,這個「彼和此」,此中有能這個「此」,和『謂於彼法』的「彼」,就是此法與彼法。這個「此」是指什麽說的呢?就是指阿賴耶識說。這個「彼」呢?就是轉識,指轉識說的。這個「此」阿賴耶識與「彼」轉識這一切法在一起,不是分離的,是在一起的。『俱生俱滅』,同時的剎那生,同時的剎那滅。他這意思說,若是不生滅的話,就不能熏習了。若沒有生滅,就沒有變化,沒有變化是不能熏習的。所以唯識宗的道理,就不承認《起信論》這真如受熏的。就是唯識經論上的道理是這樣,它是有生滅變化的,所以阿賴耶識能受轉識的影響,受他的熏習。轉識,就是前七識,前七識都有所緣境,在所緣境上貪、瞋、痴的活動,就熏習了阿賴耶識,熏習了阿賴耶識。

  就像箱子裡面,這個木頭箱子裡面放了香,這香有什麽變化?這個木頭箱子有什麽變化?那麽那個香放出的香,木頭箱子就受它熏習了,所以也有了香氣。這個『此中有能生彼因性』,受了前七轉識的熏習,阿賴耶識裡面就有了一種種子,一種功能。種子就是功能,有了功能。這個功能又能生出來前七轉識。『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此阿賴耶識裡邊有一種功能,所以這功能是生彼前七轉識的因;前七轉識就是所生的果了。這叫做「熏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也是熏習。你同好人作朋友,你就受他的影響,你也變成好人了,這就叫做「熏習」。現在這裡說「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就是說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歡喜這個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我執、法執的熏習,這些戲論的熏習。熏習沒有白熏習,就是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有了因,有了一種功能。由這功能它是能生的,能生的法生出來「所生」的「一切種子異熟識」,就生出來無量無邊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邊生出來種子,就是這樣意思。

所以這「一切種子」是從那裡來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來的,就是自己創造的,自己創造什麽就是什麽。歡喜作醫生,他就是過去生有熏習,今生還歡喜作醫生;我前生出過家,我拜佛、念經、學習佛法、歡喜打坐,他歡喜就是前生也這樣熏習過,前生熏習過有那個種子,現在遇見因緣了,這種子就發生作用了,在心理上就是歡喜,是這麽意思。人與人看見了歡喜,人與人看見了不高興,就是前生有熏習,前生有過熏習。所以「謂無始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這個「異熟」我們上次講過了,這個種子,就是儲藏在「異熟識」裡邊。那麽現在我們眼識,它要生起,要依靠以前熏習在阿賴耶識裡面的眼識種子。要靠那個種子,那種子才能生起,不然不行的。

唯識學阿賴耶識認知神經科學


作者:許鐵-巡洋艦科技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每天接受無數外界輸入(感覺,信號),但是只有被我們大腦闡述為有序的信號才叫信息,其餘則是雜訊。但是為什麼對於某些人常認作信息的東西, 卻是雜訊? 因為我們的大腦結構天生能夠對某一類的外界信號建立有序,抽取信息。 而其它麻木。

科學家沉迷一套縝密的邏輯因為他們的腦對因果關係特別敏感,貝多芬把音符組合成美麗的旋律,我在這裡把無序的思路組合成結構性的文章。也都如此。你要在大腦天生容易產生信息的地方造化,你就可以成天才。而如果你硬要在那些你的大腦天生比較容易產生雜訊的東西建立秩序,反抗的將是你自己。

生物在世界上存在的第一個矛盾是能量的稀缺,尤其是那些處於低熵狀態能夠被利用的能量就更少。這也是所有生物競爭和進化的動因。能量有限,慾望無窮。大腦以2%的重量消耗人體20%的能量,因此能量稀缺是大腦面臨的第一難題。哪裡有稀缺性,哪裡就有經濟學。


Lesson 1: 人性貪婪,貪婪的原因是稀缺,因為稀缺只有貪婪(競爭動力)的個體才允許存在。

Lesson 2:人腦的經濟學。經濟學是市場上無序的個體在自發組織下形成有序的市場,並通過價格槓桿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用最少的資源干最多的事情。那麼大腦的經濟學是什麼?用有限的能量,產生最多的信息。這就是大腦應對稀缺性的對策。

Lesson3: 市場通過給買賣的人排出優先次序, 讓最想付出代價取得貨品的人優先贏得交易。 而大腦通過情緒給經過它的眾多任務(信息源)排出優先順序,分配能量。 大腦偏好那些它擅長闡述的東西給與能量,是大自然優化配製的表現。有一個詞叫舒適區,就是指這一類任務。


讀懂情緒所包含的信息

我們通常說衝動是魔鬼,然而情緒有猶如此大的力量,卻是因為我們需要它。情緒來自我們億萬年形成的本能, 如同一頭威力巨大的原始野獸,讓我們憤怒的時候攻擊,喜歡的時候墜入愛河,成為一個合格的生物人。

情緒是大腦調節能量流動的方式,正如價格是市場調節物資分配的方式。你做不同的事情有喜歡有不喜歡,其實你的喜歡與不喜歡就是大腦在估價。大腦要把稀缺的能量分配給不同的任務,這個時候它要對每一件事進行價格評估,看看哪一件的效用最高,就送給它。這裡不得不說大名鼎鼎的多巴胺,多巴胺是爽感的提供者。估值的任務就是靠多巴胺提供的,被多巴胺評級高的事物,大腦就給它更多能量,從而提高大腦的信息轉化率。

圖: 愛的使者-大腦偏好的評估者-多巴胺(Dopamine)

每個人的估值體系不同-決定一個人的根本性質和所適合的生命結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內向和外向。內向的人也可以很善談,但是卻不喜歡和別人應酬,這點情緒已經做好了估值。讀懂情緒,就是理解大腦自身的估值體系。

但是人是否可以違背情緒而行事呢?當然,因為我們有自我意志。這是人類作為萬物靈長最有利的武器,我們的自我可以計算長遠的利益而抵觸我們的本能。但是,有一點, 當你抵觸情緒執行任務,你要消耗的能量要比順著情緒來的大的多,因為你需要一個高級的中央控制系統來抵消情緒的趨勢, 這本身就是耗能的,再加上違逆情緒的任務一般都是信息轉換率很低的,因此情緒會通過痛苦來告訴你它的反抗。

壓抑大腦的這種自發的估值體系而做事情的經歷大家都有。

比如說王小五十分痛苦的背書,為了記住熱力學第二定律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忍受不住去看愛情動作片了。 為什麼? 白話說對物理沒有愛。但是愛這類的詞只是表象而不包含太多信息。其實是他的大腦在物理這個渠道上能量流動不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剛吃的三斤饅頭的能量都用上了,那些書上的文字依然只是雜訊,即形成了非常少的有序性。這個時候大腦發成警告信號-痛苦,我不適合干這個,換個能量渠道吧,恰好旁邊有愛情動作片,大腦里瞬時發出滾滾電流。

當你感到疲勞,就是情緒的負反饋,大腦讓你離開現有的工作模式,這個模式的效率已經太低。而你感到high,則是一個正反饋,即加大能量在這個渠道上的投放計量。

因此,尋求快樂的本質是找到那個開啟大腦正反饋迴路的鑰匙。而懂得讀取情緒所包含的信息,就是第一步。

順著內心的快樂的做事,從根本上是看是節能高效的措施,就像根據市場價格買東西。記得有一本書說人要是長期做一件事情超過多少小時就是專家,這在理論上或許可行,實踐卻是扯談,因為你做一個你不喜歡的事情就是消耗過多的能量而無功,即使最終進入痛苦的惡性循環直到無法持續(典型的計劃經濟,難逃失敗)。

圖: 尼採在他的名著《悲劇的誕生里》用酒神(右)和日神(左)比喻情緒和理性, 酒神代表的情緒是原始豐饒,是藝術靈感, 即強健的生命力的源泉。而日神代表的理性則象徵著文明,秩序,與邏輯。它導致原始豐饒的喪失。 酒神雖然美好,日神確是不可逆轉的必須。


光靠情緒行嗎? 理性自律的必須

這歸根結底是個調節短期和長期快樂的問題。大腦的情緒調節是一套來自遠古石器時代的技術(進化的滯後性),那個時候除了打獵交配和繁殖,我們沒有其它的任務,而且,人也活不長。那個時期的技術放在我們的信息時代,至少不完全可靠,因為,它永遠只看眼下,不會平衡短期和長期的快樂。

完全跟著情緒走往往等於無原則的尋環作樂,想想那些我們在百無聊賴的時候最喜歡乾的事,是不是都和追逐打鬧,性有關,它反映了一種原始人打獵和繁殖的需求。 但是這一類得來的快感沒有可持續性,還會抑制你發現那些具有持久效力的方式。因此長時間看它們並不經濟(竭澤而漁的原始刀耕火種經濟)。

為了長期的繁榮,我們需要聯邦法院來規範市場,我們需要銀行來調節長時間的流動性。情緒需要和理性自律配合- 我叫它理性縱慾派。標誌性思維是以情緒為信息指標,但不完全是決策標準。銀行的調節水準大概也就是一般人說的情商。

具體怎麼說? 對於大多數有逼格的事情我們並不能在一開始感到快樂或者自發的開始,就好像物理里所說的勢壘,我們要先投入一個啟動能量,才能突破它,達到極樂的香格里拉。如果不投入能量,我們自發開始做這件事的可能性是零。如同在一些開始不會被投資者良好估值但長遠是黑馬的項目。它們需要一定的啟動資本才顯示價值。投資者就是分配能量的大腦, 而大腦天生吝嗇,不喜歡投啟動資本,結果埋沒了這些項目。所以呢?銀行的貸款就是投資啟動資本,如果他們真的是潛力股,後期就會脫穎而出。

大多數需要長期培養的興趣都屬於這一類,比如說鋼琴繪畫,數學物理等。

這種為跳出舒適區,開啟新的大腦正反饋通路的成本我叫它低能勢壘。無法突破低能勢壘,是很多人無法達到自身最佳狀態的原因,即人被困在一種簡單無腦的慣性狀態里。

如果把大腦可能執行的任務化作一張圖,並且把達到每個任務的實現難度標記為需要攀登的高度,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出一個大腦認知的能量地圖(energy landscape)。 眼下的舒適區就是這張地圖你目前所處的谷底。剛才說了, 大腦偏好節能,因此,你呆在谷底也會感到特別舒服。然而在這個位置上,你大腦真正的潛能卻處在閑置狀態。

圖: 認知世界的能量地圖的概念。 那些低谷代表比較舒適的區域。 人人往往被困其中。

舒適區可能與真正的那個可以吸收整個生命能量的最優點相差甚遠,但是卻極難跳出。 一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建構,取決於他對自己完整的能量地圖的認識,以及他是否能夠努力找到那個真正的最優點。

圖:心理三區-舒適區,挑戰區和恐懼區。 挑戰區是自我調整的關鍵。

克服勢壘的方法-- Hebbian law : 還是之前說的,情緒的力量是偉大的,如果你一開始想要跳出你的舒適區,將會等到情緒的絕命反抗,而再次掉入谷底。因此, 你要做的不是馬上跳出, 而是用習慣修正你的能量地圖,減小低能勢壘。做法就是根據一個最基本的神經學原理: 你的神經活動也可以改變你的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經常在一起放電的神經元會加強連接。

什麼意思? 還是回到大腦要做的兩個基本任務: 感知和決策行動。大腦的決策取決於神經元起初的連接,又稱條件反射。這些決策相比通過自我意志引導的複雜運算的決策,耗能要小的多。為什麼會有舒適區,也是因為那裡你只需要靠預先編碼好的條件反射就夠了。 你要離開舒適區,你就需要弱化這一區域有關的神經聯絡,或加強新的區域的神經聯絡,這樣就可以減小低能勢壘。

Hebbian law的生效往往需要一段時間,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慣養成是長期的過程,需要強大的理性自律。但歸根結底,並不是你可以任意的改變這些聯絡。 合理的人生目標就像一顆種子,首先需要你的大腦是這顆種子的沃土,後期才能發芽長大。 或者說當你離開了舒適區,你需要確實尋著你心智能量地圖的最優點去,否則只能在痛苦中夭折。 這一點上,只有一邊行動,一邊觀察自己的情緒,來搞清自己是否在正確的方向。那些長久讓你抑鬱的東西是不能通過習慣變成你的長處的。

圖:放電導致的神經突觸加強,即兩個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絡加強,更加容易一起放電---神經可塑性與Heibbian law.

用一句經典台詞結尾: Your brain is programmable, if you don"t program for it, others will(你的大腦是可編程的,如果你不自己編,會有人幫你編好。-- 那人極有可能是撒旦的使者。)

在舒適區和挑戰區的邊緣尋找突破點,解放情緒的力量


最後回到主題,如何開啟大腦的high模型,彙集發散的慾望流於一序? 剛才說過,自我意志控制的行為具有高耗能的特點, 物理里說叫克服阻力做功,這裡則是克服情緒做功, 而不能持久。 如果能夠反之,把情緒的箭頭反向,那麼阻力就是動力,這件事,早有先人通過心流的概念描述了。

對於心流的wiki定義是這麼說的:

flow, "also known as zone, is the mental state of operation in which a person performing an activity is fully immersed in a feeling of energized focus, full involvement, and enjoy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activity. In essence, flow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te absorption in what one does."

這裡說到的人進入心流狀態後會進入全神貫注的狀態,感到一種內生的喜悅,自我被所做的事情吸收掉了。 心流的一個根本特徵是Intrinsically Rewarding。 意思是說你所做的事情本身使你得到補償,而不是因為它你要實現的外部價值,如賺錢。

在心流狀態里,情緒起到潤滑劑,也就是正反饋的作用,連續不斷的多巴胺產出,讓你欲罷不能,以致忘我,連失戀這樣的事都可以忘記。想必很多人在遊戲和做愛中都經歷過。

心流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是一個感知和行為的正反饋。一個人執行任何任務,都可以分解為一系列的小的收集信息和決策過程。你感受到的信息立刻在大腦里激起下一刻要出現的畫面,並因勢利導作出行動,因此得到理想的結果再通過感知反饋回來,刺激多巴胺的分泌,給這一任務更多的能量,鼓勵進一步行動,周而復使,直到你調動了所有的大腦能量。

反之如果你不能闡述收集到的信息, 而做出錯誤的預測,導致錯誤的行為, 你大腦分泌的化學物質就讓你不爽,不要繼續下去,從而精力分散。

圖: 極限運動中的人一般都處於心流狀態。比如衝浪, 優秀的衝浪選手盯住即將到來的浪花, 腦中已經想到了它下一刻的走勢,並順勢做出一個動作,當它的決定讓它站立在浪潮之巔,它的內心的高潮也達到頂峰,近乎一種忘乎所以,天人合一的狀態。心流中的人處在一種「感知」,行為」和「反饋」完美銜接的狀態。


所以心流產生的關鍵我覺得有三個:

一個是心流容易產生在舒適區和挑戰區交界的地方,你大腦越級挑戰的話,多半會被打回去。而如果光在舒適區,一時的快感會被無聊和空虛取代。

另一個是否及時得到反饋,因為多巴胺的產生是在你決策得到的結果與預期進行比較而來的,如果你的行為不能很快產生結果,那麼正反饋也很難被激活,當然這點因人而異。

最核心的還是你的大腦對特定信號的闡述能力,你可以極為有效的提取在信源里提取信息而不是雜訊。心流屬於作曲中的貝多芬和投籃中的喬丹。

心流中產生的大量多巴胺同時又和Hebbian 定律說的神經系統的可塑性相關。 如果你在一個任務里啟動了心流,你多半會對它「上癮」, 並因此加固了心流。這就是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形成精深造化的基礎。他所能達到的造詣有多精湛,跟他處在心流狀態的時間成正比。


流需要突破低能勢壘,以及尋找自己大腦的「敏感區」。最後說幾句如何找到大腦的敏感區:

你大腦到底對哪一類信號敏感?觀察情緒給你的反饋,你是對語言(故事),數學(橋牌?魔方?)還是運動?這個還是我在上一篇說的, 只能從你的生活經驗中得來。

但是這種方法獲取的信息往往很少,因為很多人可能直接掉入打遊戲看黃片一類。這些事情被選擇是因為太容易了,勢壘為零。 它們的本選中僅僅是因為要求的心理能量較低,而非真正的最優解。如果你被這一類事情迷惑了,就是中了低能陷阱,即你以為是跟著你的心走,實際上是躺在心靈的谷底睡大覺。

所以要第二條路:在一些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進行剖析,把複雜事物分解為基本元素。 那些複雜的任務包含的基本思維過程是不是你喜歡的呢?

我的假設是,任何一個人生的範式,都可以被分解成某種節奏性的信息。比如你所做的事情如何給你反饋的頻率

比如一些人是無法做科研的,因為它是一個反饋的節奏極其緩慢的事情,你所從事的大部分時間是boring的基本試驗,而且不確定度極高,你幾乎不能知道結果好壞。但是科研的好處是它最大的調動你的創造性潛能,而且它不停的進行因果性思維。如果你對因果律敏感,容易滿足於自己內生的思想,那麼科研很可能是你的範式。

商業的事情就是比較多互動,節奏比較快,見效快。但風險大,適合風險偏好者。

還有一些技術工種,風險和不確定度低,節奏穩定。


所以從上述幾個例子大概我們可以看到其實生活的範式是可以分解成元素的。如風險高低,節奏快慢。所動用的思維多是形象還是邏輯。與人互動的程度等。而其中每一個元素是否符合你,都可以通過更簡單的任務測試得到。即生活細節里你自發的趨勢。你是比較求穩還是求變?你是比較好進攻還是比較被動? 你思考是比較喜歡圖像,數字還是語言(如我是語言)?這些自發的趨勢會告訴你比較擅長發掘哪些事情的有效信息-人腦天生的結構。

尋找到那個恰當的生命之序,並用心流把無序發散的心理能量聯合起來,你就解決了人生最大的命題。其它的問題,人生的目的,意義都成了鑽牛角尖的廢話。你只需要進入你的範式,人生必然精彩。


有趣的推論

1:做事的順序-根據精力大小排列不同困難程度的事情:那些較困難的事情,只有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才比較容易激發能量流。如果把最好的精力跟了一般的事情消耗精力就是浪費。

2:心理疾病: 很多心理疾病,如抑鬱症,就和剛才講的被困在某些心理過程的低能級區域有關,由於受困者缺乏突破勢壘所需的啟動能量及方向,而身陷其中。 由此可以引出心理疾病治療的一些方法。

3:知行合一: 生命過程即感知及行動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感知是大腦中建立世界的模型,這個模型將指導你行動, 行動過程中你會得到反饋看你的模型是否正確。人們在知和行完美結合的狀態中感受到的快樂是最大的。

4:剛才說的低能陷阱,是說人很多時候的自發選擇只是因為那些事情最容易做到,事實上,我們也的確在疲憊或者能量不足時候,抵抗熵增的能力減少,而易於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無序狀態。這給我們反過來利用低能陷阱提供了可能。

比如說追求一個比較難追的女孩,可以反覆的向她提出吃飯的請求,頭幾次可能都是拒絕的,但是拒絕別人是個比較耗能量的事情。等到她們的能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掉入低能陷阱。這時候她們的回答的不確定性增加,而說yes的可能增大。這也是為什麼在她們疲勞或脆弱的時候提出一些請求比較容易。同樣酒精誘發低能陷阱也是可能的。


可參考的著作: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b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混沌巡洋艦


反饋機制的理論倒是有的,首先把觀點的理論基礎進行說明:

1.基於多巴胺的研究成果:
「多巴胺」是人類大部分行為的基礎,大腦內多巴胺有個濃度值,這個濃度會伴隨著各種刺激而改變,比如吃到食物、得到愛情的時候多巴胺濃度變高,會使人變得快樂,而飢餓、受到攻擊的時候多巴胺濃度變低,會使人痛苦。所以人的行為都是圍繞在」怎樣產生多巴胺「上面,所以生存下去就是尋找快樂避開痛苦的過程。

2.關於預測神經元:
光有上面多巴胺的那點作用還不行,那是草履蟲就已經具備的能力。人的生存得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之上,因為你只有被火燒到了產生」痛苦「才知道跑就已經晚了,所以在看到火的時候就要跑;只有學會避開危險和掌握生存技巧才能夠延續種群,所以這個學習能力是深深刻在DNA裡面的。而所謂的」學習能力「其實是一種」預測能力「,就是根據之前的經驗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實驗得出」條件反射的產生過程伴隨著多巴胺的分泌「,處於前扣帶皮層的「預測神經元」也可以控制多巴胺的濃度,讓人成功預測一件事情的發生時就會產生多巴胺,比如聽到鈴聲後得到了食物,除了食物獲得產生的多巴胺以外還會額外產生一些,這時人就會更快樂;而當預測錯誤的時候則會降低多巴胺的分泌,人就會產生慌張的感覺;這樣人就可以在食物之外產生額外的多巴胺得到額外的樂趣了。
預測神經元還是多巴胺的受體,預測成功得到了多巴胺規律性的刺激後,會不斷強化生長,讓人學會了做分泌更多多巴胺的行為,比如看到火就預測會被燒到而減少多巴胺,所以做出避免多巴胺減少的行為。

3.關於遊戲的行為和預測神經元的關係:
遊戲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的過程,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初次玩遊戲時興奮的感覺是在怎樣的情景之下產生的。是不是對一個新鮮的玩意兒產生了「掌控」的感覺?第一次開槍打死了敵人、然後用這個方式打死了更多敵人;第一次解開了謎題、用這個方式解開了更多謎題......其實這就是一個成功的預測帶來的快樂,產生多巴胺作為獎賞。
把遊戲過程同多巴胺關聯起來後我們就可以利用遊戲來做進一步的分析了。當你在遊戲中開槍打死一個敵人或者是達到某個目標後很高興,可是如果一直重複這個過程就會慢慢變得不那麼高興了,「因為總是在重複嘛~」可能有人會這麼說,其實這是因為多巴胺產生沒那麼多了的,因為成功預測的條件反射已經建立了,再刺激也得不到更多的強化,人不能總在一件重複的事情上得到快樂,如果是這樣那麼人就沒有動力去找其他事情來預測來學習了,每天就在那裡按按鈕即可。所以人為了產生更多多巴胺就要尋找更多的事情來預測——從遊戲上來說就是完成更多任務和挑戰——那些第一次成功的快樂啊、人生初見啊......等等這些感覺已經被寫在海馬區里,不會帶來比當初更多的多巴胺了。


好了,終於到了從遊戲行為中分析心流了:
首先要強調的是「人的大腦其實是去中心化的」,很多部分都有做決定的權利,只不過體現在行為上面是前額葉把各個部分綜合起來得出的一個選擇。
心流的條件總結為——高技巧高挑戰,眼手同步帶來的快感,綜上所述就是學到新東西啦:其實是自己進行的預測本身給自己設定的一個任務!在高技巧高挑戰區這個預測的頻率很高,往往每完成一個小目標都需要做出很大努力,但是這個努力又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可以說心流體驗是自身學習最頻繁的一個體驗。由於挑戰高,在極限條件下你不能做大的預測,只能做符合當前條件的小步預測,因而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多個預測從而得到多個多巴胺的獎勵。
技巧和挑戰不僅需要你做出預測,還需要你通過自己的行為實現這個預測,然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預測成功但是行動失敗而導致產生了痛苦;要知道行動可是小腦控制的,還會受注意力影響,受身體狀態的影響!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前額葉把大腦和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步起來,首先得把注意力集中起來,讓記憶力的腦區活躍起來(人的短期記憶只有7條得心無旁騖才行);然後就是讓小腦把眼手同步起來,這部分是比較困難而需要做大量練習的,只有在練習的基礎上才會讓小腦掌握動作技巧;最後就是把反應速度提高,需要處於應激反應當中,人處於應激反應當中的時候會屏蔽掉其他的無關的部分,這樣就是所謂的「心流」狀態了。當人處於這個狀態當中時,就是在完成一個「預測—協調—修正預測—再協調」的不斷循環中,有關心流的表現層請戳這裡讓人廢寢忘食慾罷不能的遊戲有哪些共性和特點?。

其實有心流體驗的人佔了多大比例現在還不清楚,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像我玩《節奏大師》挑選一首我勉強能過的歌就可以很快達到心流狀態,而很多人卻不喜歡節奏大師,尤其是大部分妹子好像都沒有對遊戲的心流狀態,可能只有把她們放到一個有無數衣服的屋子裡好吃好喝供著讓她們只剩下選擇的時候才能達到心流狀態吧^_^


我覺得跟認知負載、獎賞機制有關係。

一般來說,經典的畫作,它不會非常複雜,一首歌如果好聽的話,不會有太多的噪音。當我們「注意」一幅畫,或者一首曲子的時候,影響到了信息輸入。

人的大腦是在不斷處理信息的,而處理信息的通路聯結到杏仁體,當外部輸入過於複雜的時候,就會使人產生焦慮,減少輸入則會減少焦慮。根據DCM模型,可以把人腦神經系統看作一個動態的「輸入- 狀態- 輸出」系統。

為什麼專註會有利於心流體驗?
專註減少了內部輸入,減少了焦慮。

為什麼技能和挑戰會影響心流體驗?
技能差的時候,認知負載比較高,降低挑戰則降低負載程度。
我對 Flow-Channel那張圖其實有疑問,冥想就是個很無聊的事情,但是人們照樣可以進入心流體驗。

為什麼興趣會影響到心流?
因為興趣會帶來獎賞。


Dietrich, A. (2004). Neurocognitiv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xperience of flow.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3(4), 746-761.
裡面注意這個定義:

The flow state :
a period during which a highly practiced skill that is represented in the implicit system"s knowledge base is implemented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the explicit system.


推薦閱讀:

自私和虛榮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作為老師應該怎麼和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相處與溝通?
有什麼能讓一個自信的人變得極度不自信?
如何看待國民對清華北大既崇拜又嘲諷的矛盾心態?

TAG:心理學 | 心流 | 認知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