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章被從課本中刪除了嗎?為什麼?
刪減了篇目,但沒有完全刪除。
參考報道:人教社:刪除魯迅文章並非因其不合社會主旋律
「目前人教版初中義務教育語文教材里,依舊有魯迅的6篇文章,所佔比例仍是國內作家最多的。」 人教社也沒有給出具體解釋,「根據教學難度進行的技術層面」的調整,沒什麼信息拿來解讀。
我不贊成完全刪除教材里的魯迅文章。
不錯,從前對魯迅的文章,先不說那個年紀能不能懂,同學都是沒什麼興趣的。語文老師分割段落句句剖析,大家埋頭嘩嘩抄筆記(重點班節奏)。等下課關上書,先生還是走遠些吧。那麼多門課,習題永遠弄不完,還要給《籃球先鋒報》和《萌芽》什麼的留點精神呢。事實上,不只是對魯迅,我也一樣體會不了:史鐵生怎樣在地壇望著夕陽想到死亡,「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有什麼好議論,還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什麼情懷。早自習打瞌睡,突然被同座一聲咆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驚醒,倒還能受點小激勵。魯迅又不一樣,他比古人離我們近,可他的時代對我們卻是很模糊的(近代史教育沒跟上的說)。內容沉重就不說了,小說里社會病態無藥可救,雜文里對腐敗政府滿腔憤慨,偶爾放冷箭把別人噴到偃旗息鼓。當然,有同學很佩服那種「肩起黑暗的閘門」的精神。可年輕的頭腦,畢竟容易自以為擎住了真理的寶劍,把「批判」的熱情(而不是理性)片面強加到自己並不理解的生活之上。年少輕狂,不過如此。另外形式上,白話文讀起來也很怪彆扭,不如古文有氣勢,也沒有詩詞精緻上口。比如李商隱的《無題》,每一句都不知道在說什麼,背起來也比背魯迅的《雪》輕鬆太多。
可是,如果讓我選擇:十幾歲時從未了解過魯迅,還是在魯迅語文課上夢遊和討厭過,我會選擇後者。因為如今我明白:我的生活將會浸染上更複雜的色彩,總有一天,我的知識和閱歷也會足以支撐我,去打開通往魯迅的一段思維隧道。語文教育本就不是讓我們在某個階段就參透一切,而是持續增強我們的感受力和表達力。因為凡是經典作品,都不是有一個理解的終點的。對於有幸接受進一步教育的人,中學時代和經典的遭遇,也許並不美好,可冥冥中也是種準備,回頭來望也是種體會;對於大部分不再有機會閱讀經典的人,也是被培養了對一個文學家的記憶,這或多或少會對社會有益處。我也還沒見過把中學時對魯迅的討厭貫徹到底的同學,魯迅也依然是公認的好作家,所以也不必過分在意 @鄧楚陽 。
最後想說,魯迅先生並不只是一個犀利的批評家,他的一些文章,批判背後是有溫情的。只舉一例——新版教科書里已經被刪除的《風箏》。小學學《風箏》的時候,我拿回家給老爸看,那句「玩具是兒童的天使」簡直是當時最大的共鳴。我還想到了剛出生的弟弟,心裡想一定會做一個好哥哥,和他一起放風箏。
所以我喜歡魯迅。沒有刪除。但我覺得應該刪除,因為小學、初中這個年紀根本都不懂文章在說什麼!魯迅多好一作家,為啥要把他放在課本里讓學生們討厭?小時候語文課上學魯迅的那些文章,《吶喊》自序、《狂人日記》、《葯》、《祝福》,只有無聊、厭惡,只覺得老師的每一個解讀都是過分解讀。
現在讀書都讀到研究生了,這學期學了一門課叫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Films,又重新把魯迅的這些作品讀了一遍,在20多歲的這個年紀才真正感受到他的憤怒、無奈、尷尬,還有不想放棄的那一點希望,才真的能明白他為什麼在《祝福》裡面設置一個「我」的人物。也讀到一些國外的人對他和他作品的分析,才覺得原來初中語文老師並沒有過分解讀魯迅的話。
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時間和經歷去理解的,比如說那篇叫《項脊軒志》的文言文,以前只有老師一人說感動,現在再讀,才真的會流淚。還有舒婷的《致橡樹》,以前只知道要背誦這詩,現在才感嘆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愛情。
這是謠言。查一下有多難?
沒有刪。可是絕對不應該存在在課本里
我剛看到一個答主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
魯迅先生文章中的那麼多含義是他在創作時就想到的,還是後人添加的? - 章漱凡的回答
其中講了個故事:
戰亂年代,一位鋼琴家剛剛失去了自己的母親,他悲痛萬分,很想將自己思念母親的情緒表達出來,所以他作出了一首曲子,裡面包含了自己對母親形象的記憶。
有一天,鋼琴家的一位流亡朋友來做客,他便演奏了自己的曲子,希望朋友也能感覺到自己母親的慈愛和溫暖。當他演奏完,他驚訝地發現朋友淚流滿面。
「你聽出了什麼呢?我的朋友?」鋼琴家問。
「謝謝你...謝謝你...我聽到了,我的祖國。」
所以為什麼不刪掉。這不毀嗎?
很壞,證明有些人不想看到這些形容他們的段落;
很好,這樣反倒能讓渴望了解魯迅的人變多變強。
被從?被字是多餘的吧。
好事情,可以客觀地讀魯迅了
推薦閱讀:
※世界歷史上,有那些類似諸葛亮家族、魯迅家族那樣的知名「三兄弟」組合?
※魯迅在大陸的地位跟胡適在台灣的地位能比較嗎?
※魯迅批判中國與中國人,為什麼擔得起「民族魂」的稱號?
※魯迅在國內的評價為什麼這麼高?
TAG:魯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