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聽懂鋼琴曲?比如將古典鋼琴與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結合的跨界作品《克羅埃西亞狂想曲》?


謝邀

首先,那不是古典。

另外我們「聽懂」一首曲子,我認為可以當做音樂本身引起了你一定的情緒波動,情感變化。

網上所謂的樂評,說音樂描繪了如何如何的場景云云,且不論是否有過度解釋的嫌疑,寫樂評的人認為的結合這幅畫面能更好的理解,感受作品帶給我們的情感共鳴。

但我們不一定要想出一樣的畫面啊,我也可以認為這是另一組意象。也沒必要認為自己想像不出和樂評一樣的畫面,就認為自己「沒聽懂」。

我們有自己的感受,感受沒完全沒必要通過畫面來展現。過於注重(描述)「畫面感」(的樂評),感覺有點劍走偏鋒的感覺。

以上是一點個人的拙見。


第一,赫吉克編曲的《克羅埃西亞狂想曲》不是古典音樂(勃拉姆斯的《女低音狂想曲》是);馬克西姆成名的《出埃及記》也不是古典音樂,是改變自保羅紐曼1960年電影《出埃及記》(值得看看)的主題曲;而那首聽起來很炫的《野蜂飛舞》在里姆斯基意義上倒是屬於古典音樂。
第二,不是從樂理和結構等專業角度而主要是從情懷和風格等主觀感受角度所寫的樂評沒有必要多看。
第三,百度在這方面能夠提供的資料,質量普遍不高。


卸腰。
音樂不需要懂。
我有幸聽過一位教授的講座。
印象很深。

音樂是沒有視覺性和語義性的。
你不能通過他去看到什麼顏色以及去了解其想表達的意境。

一句話。
他今天穿了紅色的衣服。
馬上你頭腦里就會想像出一個穿了紅衣服的男子。

而音樂沒有。
最簡單的,後人給貝多芬奏鳴曲起名為月光,熱情,田園,黎明。
但你能聽出來曲子是否跟名字相符合嗎?不能。

所以音樂不能直接傳達視覺形象。
也不能直接傳達思想概念。

在音樂欣賞中,不一定要明確的聽出視覺性,語義性的內容。
不一定非要用文學化美術化的內容去解說音樂。

「聽懂音樂」這種說法是普通人欣賞音樂的一大障礙。
樂曲解說其實是一個套路。但我國大多數教育都注重解說這一核心。

大多數人會認為古典和通俗不一樣,會認為古典是有思想內涵的,想欣賞古典就一定要理解他,比如什麼作者生平啊創作背景啊以及各個主題所想表達的意思,甚至還會需要學習樂理知識,一旦有了這種思想,那欣賞古典音樂就變成了一種負擔。

小學音樂教材里大段大段的樂曲解說,特別惡劣的是標準答案,說你理解的不對啊這裡錯啊那裡應該怎麼樣。
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久而久之就「聽不懂」音樂了。

音樂其實是精神享受的必須之物。
音樂欣賞,何需「懂」。


有很多適合小白欣賞的古典音樂推薦。

知乎上有很多這樣的帖子題主感興趣可以找一下。

但是有一些曲子是要具備一定的樂理知識才能欣賞的,這點毋庸置疑。

另外特別同意樓上@乙丙丁的回答,有畫面感是正常的,但每個人聽一首曲子心裡都浮現相同的畫面你特么在逗我?

例如我現在不用聽只要看到克羅埃西亞這幾個字眼前都有無數藍綠色塊噼里啪啦往下掉。。。


這跟古典有半毛錢關係?就因為用了鋼琴就說是古典,你們不要見得風是得雨,整天搞個大新聞。
古典音樂也有吉他等所謂流行樂器的、也有電子音樂,而且都是古典音樂家先搞出來的。


音樂中的聽懂其實就是多聽音樂後,在感性上形成的認知和判斷,然後那些所謂的背景知識,只是做一個輔助
簡單說:多聽,憑感覺


僅僅「懂」一段音樂背後的故事、作曲家的生平、作曲家想表達的情感,是不足以「懂」一段音樂的,否則,音樂與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比如小說,詩歌,又有什麼不同呢?

但這不意味著古典音樂欣賞是完全不需要投入,或是不可習得的。我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古典音樂的美來自作曲家賦予其的結構,也來自於演奏者賦予其的情感。理解前者,你可能要知道一些樂理知識,這是認知投入;理解後者,你需要有一顆敏感開放的心,這是情感投入。音樂欣賞絕對是一個需要自己去投入,去主動構建的過程。

因而我不贊成「舒服」就行這種說法,或者說,對於大多的審美活動來說,要「舒服」,背後要有非常多的投入。對於一個沒有任何樂理知識的人來說,不理解《命運》中的「敲門」這個動機,不理解這個動機如何在樂章中的重現和變換,何以獲得整體感?不理解奏鳴曲式的結構,如何將整部作品看成一個同一的「故事」而不是分散的樂章?我想大多數「聽不懂」古典樂的人都會覺得這些東西毫無章法,零散雜亂。如果是這樣,會有美感的產生嗎?

上升到更高的層面,我認為審美是一個主動的意義構建的過程。不動腦子,不走心,不僅審不好美,也過不好生活。


不是所有鋼琴都叫古典的


這不是古典,馬克西姆走的是流行鋼琴路線。


有一句說多了的話,叫做「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個音樂,創作出來是給人聽的,也就是讓聽的人自己感觸、理解的。你怎麼理解,並沒有正確答案。如果你非要按照你無法理解的思路想,那聽起來音樂會難受。
如果想盡量達到與作曲家相同的理解,可以系統地學習音樂理論。之後,你會對不同的表現手法有所理解,這時也許就能理解樂曲中大概的背景和情感的表達,至少聽到後有一個大致的印象。
另外,並非所有鋼琴曲都算作古典音樂。這個不算。而且這種比較簡單的音樂比起古典的嚴肅音樂,比如巴赫的各種賦格甚至馬勒的交響曲來說,還是更好理解的。


1,克羅埃西亞狂想曲不是古典
2,所以說我討厭鋼琴,任何曲子都是清新明快的。鋼琴無法演奏出「模糊」的音,並且聲音是亮的,根本無法表達哀傷之類的情感。
3,理解音樂是需要鍛煉的,就像舉杠鈴一樣。先從容易理解的聽起吧。


如何聽懂,我剛好不由自主地經歷過。先說結論。

其實可以不用管他到底想表達什麼感情,這首曲,也許對於某些人完全沒得觸動,對每個人的觸動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是程度還是內容。你也許可以換個問題叫,創作者想表達什麼。但是作品一旦創作出來,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存在。聽歌,沒得必要強迫自己,有感覺就是有感覺,就如山峰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解讀

以下是我第一次認真聽克羅埃西亞狂想曲的感受。

克羅埃西亞狂想曲,並非刻意尋找,不過是沙灘偶拾,我對這些什麼經典的聽不懂,也聽不爽,偶遇機會也許這輩子只有這麼一次。

但是這首不一樣,它有魔力一樣,吸引著我,根本停不下來。先單曲重複幾遍,但是發現我基本跟不上節奏,沒得音樂基礎,連樂器都不知道,但是這怎麼能夠阻止我攀登,我已經迫不及待試圖看清高山雲霧到底有什麼,我彷彿已經聽到命運的呼喚。

什麼基礎都沒有,一般來說,是劣勢,但是也是我相對於音樂人的優勢,優勢在於沒有那麼多框架。我已經迫不及待想進山了。不按套路出牌,這才是唯一勝算,按照音樂人的思路,只能吃灰。

戰略要地已經知道,全力開火,一顆子彈也不要剩。

反覆聽的過程中,我會想到什麼,我會想到很多,但是彷彿又什麼沒有想到。可以換一種思考方式,在我人生當中,在什麼時候放此曲,會讓我能量波動特別大。或者虛構一種故事情節,不斷修改故事情節,讓他們之間更加匹配,直到達到二者合一。

總結起來就是,曲可以與人的經歷,情感,想像等聯繫起來。正是靠的這種聯繫性去理解歌曲,從而把每個音符賦予它特殊的人類情感,經歷。

電影中某個情節突然放起某首歌,能夠讓人迅速情感失控,淚奔。周星馳的那段曾經一份真摯的感情的電影片段便是經典。這一現象蠻普遍的。雖然一個是電影,一個是音樂,還有書,但是它們的共同點是都能夠讓人情感失控。而且同樣一首歌,當你知道更多關於這首歌的時候,你更容易被調動感情。很多時候,把電影中讓我失控的歌曲收藏起來,再單獨聽,很難調動情緒,有些時候甚至覺得不好聽。

這是調動人情緒能量的一條路。細想下去,調動的多是感性能量。當然也可以調動理性能量。可以好好觀察,他們是如何調動能量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真是迷人的大陸。

不過我暫時不想深挖下去了。

有心情再寫。

對於新大陸,我的原則是,帶走我最想帶走的東西,不過,只能一樣。而此刻,我找到了。

用一種從沒有的方式去理解舊有事物,能夠突破思維的束縛,最關鍵的是,能夠把舊有事物的某個點放大到特別巨大,特別容易觀察解剖。而用舊有的視角,這個點特別小,很難被觀察解剖。


鋼琴曲不需要我們懂,只需要我們能感動了就好


如果自己演奏,能懂一點背景知識當然可以把音樂表演的更貼近作者的本意。如果只是聽的話,為什麼一定要懂?我喜歡柴可夫斯基的兩個最著名的協奏曲,但是我只是喜歡旋律,對它們後面可能隱藏的意義一無所知。什麼都要求懂的思想可能來自我國語文教學中的閱讀理解吧,比如魯迅筆下的烏鴉一定代表反動勢力,毛澤東說武昌魚也必須是體現革命樂觀主義情懷。


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是流行音樂啊……啥時候變古典了


音樂從來都不是用來聽懂的,喜歡,然後欣賞,然後覺得能夠引起共鳴,就是你聽到音樂時腦海里會有畫面感,這就很棒了,不用刻意非要去了解創作背景,作者性格等等,當然慢慢的你會喜歡去探索它們的世界。音樂的魅力就在於沒有隻言片語,卻又勝似千言萬語。


推薦閱讀: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陰影,膽小,容易緊張和喜歡假裝淡定?
如何評價郎朗的首場知乎 Live ?
網上瘋傳的4歲小男孩彈肖邦的視頻是真的么?怎麼看都沒發現什麼破綻,但是常理上感覺不可能?
從專業角度來說,郎朗的鋼琴彈得怎麼樣?
怎樣用中文形容鋼琴的聲音?

TAG:鋼琴 | 古典音樂 | 馬克西姆MaksimMrvica | 鋼琴表演 | 古典樂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