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研究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謝謝@丁若水的邀請。她得回答的已經很詳細了。如果要討論心理承受能力就離不開壓力這個概念。我再上個自己畫的圖(不會畫圖,湊合看吧)來強調下壓力這個概念的主觀性。
這個模型我以前從健康心理學課上學來的,有些過於簡單,但是很適合用於講解。
什麼時候會產生壓力?為什麼同樣的情況,有的人會覺得有壓力,有的人覺得輕輕鬆鬆?為什麼同樣的情況,在同一個人不同的時期,有時會覺得壓力很大,有時覺得全無難度?
情況1:淡藍色的圈代表環境對人的要求(demands),深藍色的圈代表自己的資源(resources)。資源不僅僅包括本人的因素(比如樂觀的想法,調節心情的能力,健康的體魄),也包括外在因素(比如家人、朋友的支持,良好的經濟情況)。環境對你的要求&> 資源,壓力隨之產生。
情況二:環境對人的要求與自己的資源大致相等,要求似乎隱約比能力大了一點。感覺比較充實,但不會不堪重負。
情況三:環境中的要求遠遠小於自己的資源。全無壓力,但同時覺得無聊,沒有挑戰。
這幾幅圖說明壓力是個主觀的、可變的概念。比如,同樣面對一場很重要的考試(demand),A同學的資源豐富:個人學習能力強,會安排時間,有經濟條件上合適的補習班。要求和資源相匹配,於是壓力不大(情況二)。B同學對這場考試抱著比較無所謂的心態,覺得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場考試決定不了什麼。於是,對B同學來說要求小於自己的資源,於是心情很輕鬆(情況三)。
調節壓力,簡單來說,就是調節自己的資源和環境對自己的要求,使兩者相匹配。提高資源:比如改變自己的想法,用腹式呼吸、冥想來放鬆,發展興趣愛好,增加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等等。降低環境的要求:比如降低預期,減少工作量等等,視情況而定。
針對壓力的研究,和其他的心理學研究一樣,首先要定性、定量。如果按照我上面所說的情況,壓力(stress)可以定性為perceived stress,也就是你自己認為自己壓力有多大。定量,既然這是個主觀的問題,一個reliable,valid的量表是最常用,成本最低的,你可以得到self-reported data。額外的數據可能是,對被試或家人進行採訪,獲得qualitative data;對被試進行觀察,得到observational data;對被試進行監控,比如測量肌電圖反應,呼吸幅度,獲得physical data。根據你的研究問題,你可以創造不同的壓力環境,使用不同的量表等等。
針對心理承受能力的研究,同上,首先要定義什麼是心理承受能力。英文相對應的說法應該是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你可以把人想像成一個皮球。當這個人被壓力"壓扁"以後,還能"彈"回來,我們就說這個人比較resilient。雖然有了這麼個詞,真正定義它並不容易,resilience的研究的問題之一就是各個研究人員對它的定義不完全一樣,用的測量標準不一樣。你即可以把它理解成樂觀的性格,也可以說它調節心態的能力。如果你要做心理承受力的研究,估計應該先仔細討論下這個概念的定要,然後說服讀者你為什麼要採用某一個特別的方法來測量心理承受能力。至於outcome variable,confounding variables,你根據已有的理論和研究來篩選就行了。唔,謝謝邀請!這個問題蠻有趣,作為心理學的門外漢,我是來積極拋磚的。拋去對正性生活事件的承受能力了,唔,只是為了方便,這部分似乎更有意思(范進中舉呀)。
首先要有一些理論。心理承受能力的客體是壓力,主體是人。
壓力的來源有很多,可以是生物性的(比如疼痛、疾病),可以是社會性的(比如違反規範、從眾、發生爭執、結束一段親密關係、面對死亡)(顯然這裡的分類太遜了。嘆。)。
並不是所有壓力源加諸人身都會讓人感受到壓力。面對作為潛在壓力源的生活事件,人會對其首先有個預判(「它對我有威脅嗎」),所以人的認知對對待生活事件的態度有影響;感受到壓力後,人對壓力會有心理上的處理:可能是逃避(「天啊我 handle 不來去找點好吃的遲些再想吧」),可能是求助(「天啊我 handle 不來,也許XXX可以幫助我」),可能是合理化(「天啊我 handle 不來,但是其他人也會遇到這類事情,能怎麼辦呢?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喲」),可能是解決問題(「啊事情怎麼變成了這樣?我趕到緊張,我需要改善這種狀況,首先要來分析問題……」),可能是升華(「天啊我 handle 不來這件事,但是我不能就此垮掉,我需要更加集中精力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我不想評價各種方式的優劣,因為「合適的就是好的」;人的學習(這裡更多的是一種社會性質的學習而非知識性的學習)和人際資源(求助時能得到的支持)在人面對壓力時作用重大,這部分資源越豐富,無助感就越輕。
所以,人,面對生活事件,判斷威脅程度,作出相應情緒反應(無感,或擔心、恐懼、無助、悲傷、憤怒),調動資源(既有掌握的社會性知識和人際關係),轉移或疏解或消除或利用壓力,產生一系列行為。
呼。所以以上是我的理論。接下來我要確定研究對象和假設。
壓力源?不同的壓力源會對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產生怎樣的影響?於是我選取相近時間遭遇相近事件的相近年齡、教育背景和文化的人研究他們對壓力的認識和排解方法甚至腦電或影像學以及體液改變,看看有什麼特點,同類似的未遭遇特定事件的群體相比有什麼區別。
對壓力源威脅程度的判斷?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的個體對壓力的認識不同?那麼我會以類似的抽取樣本的方式設計一個針對認知差異的調查或實驗。
情緒反應的產生?唔,這個,這個我真不大懂,就從無助感來說吧。我的假設是無助感來自對失去控制的恐懼,也許可以通過心理訪談嘗試給被試自我控制感的恢復而證實失控感的假設?(水分有點大?心理支持什麼的)。不過可以研究情緒下體液改變水平。
社會支持?類似壓力源的研究,但是社會支持更適合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通過文獻調研和心理訪談設置不同支持的權重,對被試評分,考察該值與其主觀感受以及行為質量(oops,私自定義,指對情況的改善程度)的關係。
應對方式?它和個體性格所受教育及社會支持水平及具體情境都有關係,應對方式選擇的靈活性也能反映個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以調查問卷、心理社會試驗、甚至動物試驗來完成。
最後,還可以考量其病理學意義。遭受壓力超過心理承受能力,矛頭指向自己會發生自罪、自責的抑鬱,指向未來會發生反覆過度不必要的擔心焦慮,對壓力事件的異常合理化可能導致病態邏輯和精神癥狀。
然後是研究方法。
目前調查研究流行定性與定量研究的綜合,可以減少數據的丟失。問卷要注意信效度常模,訪談資料沒整理過很好奇它的操作和注意事項。
試驗研究要注意被試的同質性和對照的設置。
動物試驗需要製造有效的動物模型,個人所知目前這個是否具有病理學意義仍有爭議,不過咱們的問題沒限定它在病理學範圍。
生物學試驗、動物試驗的經費和時間跨度都需要納入考慮範圍。
樣本量也並非越大越好,合適就行。
」捏碎」比較合適
推薦閱讀:
※同學極度害怕蝸牛,怎麼回事?
※為什麼每天一到晚上都不想睡覺都會莫名其妙想哭一場總有種想離開世界的慾望?
※男友這種行為是心裡變態還是精神虐待?該怎麼辦。?
※每天上班都很焦慮,內心緊張不安,怎麼調整心態?
※武志紅的《為何愛會傷人》裡面提到了一個概念,被拋棄創傷的人,被拋棄創傷的人要怎樣擺脫依賴別人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