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業畫師畫人體時也需要模型參考?

很多職業的畫師在畫稍微複雜一些的人體動作時也要用木頭人或者軟體模型或者是照片等等作為參考,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他們的人體結構還不熟嗎?還是有些動作難以想像?還是為了更加精確?
對人體結構把握程度到一定境界之後可能完全擺脫模型嗎?


1.大師也不是憑空繪畫的
2.職業畫師也不是人肉照相機
3.有限的時間拿去背人體結構還是搞創作,這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額可以,不過有模型不是更方便更有效率嗎?
就好像有些問題明明可以谷歌出來,但是老師非要你背。
沒意思啊,你不反感嗎?


首先,大部分畫師即使很多知名畫師的對人體理解只能說基本了解個大概達到將將夠用,人體結構很多畫了一輩子的職業傳統畫家都做不到完全的信手拈來,人體遠比想像的複雜,一個簡單的抬臂都會牽扯十餘塊肌肉,就更不要說更複雜的動作,不同的身形體態以及光影所帶來的不同了。

其次,除了少部分家財萬貫衣食無憂的純藝術畫家,絕大部分畫師還是苦苦的跟效率做著艱苦的鬥爭,很多畫師不是自己腦補不出複雜的動作,而是需要大量時間來修改試錯的,如果有更簡單更方便的做法,沒理由不用。

當對人體對人體結構把握程度到一定境界之後可能完全擺脫模型嗎?
可以。


人腦再發達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完全想像出現實,參照模特能發現你想不到的一些細節,比如複雜的光照,大幅度動作時肌肉的張弛,某個動人的表情。有了參考再自己取捨處理才能有感動別人的畫面表現。


可以擺脫 但是完全沒必要
追求擺脫模型 那就本末倒置了
因為畫師的任務是組合創作它們,而不是背下它們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覺得找參考是新手做的,或者涉嫌抄襲。
但是沒有參考的創作不叫想像和創意,那叫亂想。
世界上沒有憑空想像的繪畫,只有現存的事物結合併深造產生新創意。

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所有物質都有他存在的狀態和規律,任何物質相互作用都會產生不同的規律和形態: 比如光影的影響 動態的影響。
而人體本來就是一個及其精妙複雜的東西,不是說你背熟了人體就可以的。
畫面要真實,就必須有參考。不是說看著像就是真實,而是要符合物質的規律,讓人覺得畫面是有理可循的。
人物一個姿勢,肌肉外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力的?扭曲的?鬆弛的?光影明暗會發生怎麼的變化,有光的?光從哪裡來?哪些地方會被照亮?他的服裝什麼材質,這樣的材質在這個環境里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軟的?硬的?有重力會垂下來嗎?怎麼垂?有風會飄起來嗎?怎樣飄?
這些的一切都需要參考,而畫師的任務是組合他們,而不是背下他們。


所以以前國外大多數有名的畫家都是 「不會解剖屍體的科學家不是好畫家」 的畫風。
(達芬奇手稿↓)

只有大量的參考和研究,才能幫助畫師更好的理解和創造。
哪怕後期畫現實中沒有的,腦洞上天也可以讓畫面真實有感染力
比如美人魚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在那樣的環境下她的骨骼是怎樣的,尾巴是怎麼長出來的,皮膚質感是怎樣的,運動起來尾巴會出現怎樣的狀態。
比如天使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在那樣的環境下她的骨骼是怎樣的,翅膀是怎麼長出來的,怎樣的結構能讓他飛起來。
當你想得越多,參考得越多,你的畫面就會越「活」,越真實,越有故事性和感染力。
所以有那麼多東西需要參考,背熟人體遠遠不夠,更不用說擺脫人體了。
感謝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模型和參考,讓我們畫畫事半功倍,再也不用像先輩那樣去挖屍體當科學家了╮(╯▽╰)╭


因為擺脫模型畫從來就不是目的啊。

繪畫的目的是用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如果作品是寫實風格的話,當然需要模特等輔助工具,因為最後出效果的時候才不管你用沒用輔助,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所以對於插畫師來說,借鑒實物是必須的。即使是功夫完全到位的畫手,參照實物依然不會有什麼壞處。反而是那些完全相信自己的技術,明明有條件使用模型來確保畫面完美卻不使用的畫手需要受到抨擊。


去看看金政基畫畫的視頻吧,你會驚嘆世上真有人肉照相機,哦,他號稱「人肉印表機」。


想像來源於現實,如果有準確的參考,為什麼不去用?不觀察?而且就繪畫只能是看得多才會想的多,素材的積累多了才成就了合情合理的想像空間和元素搭配。熟練了的(可能有的大神)是可以擺脫工具,但大家最終都是為了出一張有創造力的圖,並不一定在乎用什麼方法,重要的是創意與合理。


畢竟畫人體是基本功,而且人的體態很多,不一定繪畫的很准,所以還是得多練習


就算歷史上著名的大師畫畫還需要模特呢。
你說那些神話人物,聖經故事,他見過?
沒有吧!


推薦閱讀:

繪畫構圖能力應該如何訓練?
怎樣增進素描中對體積的理解?
怎麼樣讓手機上的妹子看起來更好看?
為畫油畫打好基礎的水粉畫是什麼樣的?非聯考風?
零基礎如何開始學習繪畫?看相關書籍和視頻自學?

TAG:繪畫 | 美術 | 插畫 | 繪畫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