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最先察覺賈家的大廈將要傾覆,或者在賈家被抄家後能全身而退,並保全自我的人是誰?

易經說,否極泰來,福禍相依。紅樓夢是一部寫實性很強的小說,曹公的故事駕馭能力也非常之強,所以,在這部整體悲劇的作品裡,必然有所說的變數。也就是通過人為的作用,逃過此劫的人。
又聞有答主說「昏慘慘似燈將盡」,不覺悲從中來,又體會曹公行文的高明之處。


我答完了 一直寫到冷子興

主要是分享紅樓夢給大家

按照關聯順序來回答
1.賈母 鴛鴦 (秦可卿)王熙鳳x2 王夫人
這一脈都是管家的 統治階級。秦可卿 王熙鳳是直接管家CEO。賈母是以前管家的 現在是OWNER,鴛鴦是owner助手。王夫人是pre CEO。
賈母是紅樓夢裡數一數二的聰明人 也有福氣 懂得惜福 為子孫攢人品。對劉姥姥 對兩個遠房親戚(忘了名字了) 對道觀里的小和尚(被鳳姐打的那個)都特別好。
她對這個家的情況也清楚的很 只是不說。
比如說 賈母過生日的時候 好多人送來壽禮 她問鳳姐主要的東西 屏風啊什麼的 還告訴鳳姐哪些東西留著以後送人。言外之意就是其它的我不管 你們隨便當去換錢吧。
再比如說 迎春嫁人 別人告訴賈母是嫁給原來手下的孫家(孫家以前是借賈家高升的)賈母說這恐怕不妥當。但是她沒有強烈反對。迎春爹欠人家錢 她爹都做主了 她奶奶不好干預啊。
再再比如說 賈母知不知道自己東西被當?我認為是知道的。記不記得那個軟煙羅 給她心愛的外孫女黛玉糊紗窗的,放了那麼多年的寶貝 她還記得。關鍵是還記得在庫房裡的哪個位置啊!?太厲害啦。
還有 那個雀金裘 就是晴雯補的那個衣服。寶玉要去舅舅家王家 賈母特別疼愛他 也想撐場面 把雀金裘借給他穿。之前還給寶琴一個」野鴨子頭上毛」做的外套。幾十年都沒穿過的衣服 賈母竟然全都記得啊 而且說找就能找到 太厲害啦。
還有啊 王熙鳳病了 賈母讓鴛鴦找上等人蔘 也是一找一個準啊。老太太記憶力了不得。
話說回來 老太太這麼聰明 記憶力這麼好。庫房裡少了東西她能不知道? 她只是不說。知道這個家要敗了 那點寶貝不給兒孫敗了當了 也是給朝廷收走。
而且老太太給黛玉 寶玉 寶琴這些都是壓箱底級別的好東西啊。

賈母的紅米飯 只有她一個能吃上 以前是可夠吃的。後來是可著頭作帽子。原因是旱澇不定 不能按數收租子。賈母當過家 她難道不知道以前家裡是什麼狀態 怎麼可能不夠吃呢。她想親她孫女和她一起吃飯 尤氏沒給盛紅米飯 而是普通的白米飯。

江南甄家 大家還記不記得啊 其實那是賈家的映射。有一回甄家被抄家啦 還有人送來沒被抄的東西 想藏起來。估計那時候賈母就知道賈家的下場啦。

後來有一個中秋節 好多人都病了沒有參加家庭聚會。尤氏講笑話又不好笑。那次開夜宴 祖宗祠堂傳來了嘆息啊……嘆息啊…… 會不會怕 死去的祖宗都看不下去啦 賈母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還有一次 去道館抽籤看戲 第一個《白蛇記》漢高祖斬蛇起義。第二個《滿床笏》講七個兒子八個女婿都當官 家族富貴極盛。第三個《南柯夢》呵呵呵 白日做夢啊。第一代奮鬥發家 第二代全族富貴, 第三代就 就 就 一夜回到解放前啦。賈母聽了以後就不說話了。她應該是明白了啊。

鴛鴦
老太太的東西是誰幫著偷出來的?那麼正義的僕人 從來沒有私心 從來沒有狐假虎威。想想迎春的丫鬟司棋 可以自己點菜讓食堂去做 做的不好還敢去打鬧廚房。鴛鴦可從來沒有辦過這種事情。她偷東西的時候一定知道她不得不這麼做 為了這個大家族再撐一陣子。而且我認為她這麼忠心 也一定把偷東西當的事情告訴了賈母。


鳳姐x2 她為什麼x2 這個以後再更新。來更辣-----
鳳姐是首席執行官 但不唯一。秦可卿去世時也是家裡的首席執行官啊。所以先說秦可卿。
首先 秦可卿是個十分細緻的人物 甚至可以說是仔細。原著里說賈府上上下下對她印象都很好。賈母也喜歡她。賈母在小說里喜歡和疼愛的人不少 寶玉 黛玉 秦鍾 遠房親戚的兩個孩子 寶琴。但是嫁進來的來賈家當媳婦的 得到她的喜歡的可是真心不多啊。只有鳳姐和秦可卿。王夫人(被錯罵過) 邢夫人(被罵過) 李紈(無功無過)都沒有得到老祖宗的喜歡啊。王熙鳳的管家能力書里筆墨不少 外加會哄著老祖宗 簡直就是老祖宗的心頭好。同理 秦可卿的管理能力也絕對不輸王熙鳳。而且 從她死後遺言託夢里 可以看出她更加深謀遠慮 智商比鳳姐更高一籌啊。
在祖墳旁買房地產 抄家不會沒收祖墳旁的財產。見宗祠學堂 供養賈家孩子讀書。賈家自己的學校也真是亂的可以啦。賈代儒老爺子三天兩頭請病假 好多事情不管也不敢管。以至於薛霸王包養自己班裡同學的事情都發生啦。班裡的指教也不給力 竟是指望同學送禮。送禮的 即使鬧事兒也不管。哈哈 好像現在有的老師也是這個樣子啊。
她這兩條建議都相當給力啊。她也說這個家裡男的不行 王熙鳳是脂粉英雄。看事兒准 還能提出解決方案的好CEO 就這麼離去了。她感覺能改變家族命運的 有執行能力的只有王熙鳳啦。所以就沒有託夢給什麼少爺 丫鬟 夫人。這個時候王熙鳳應該知道家族要滅了 但也只是一閃念。x1
後來宮裡的公公來要錢。這公公要錢的理由也是極品啊。出來溜達 看上一個房子很喜歡 就要買。沒錢就借。反正借完也不用還 484。王熙鳳當了自己的陪嫁一個金項圈,還偷老祖宗的東西當 x2。其實來借錢的絕對不止這麼一個公公 這個公公也不只借一次錢。不然王熙鳳能應對的這麼麻利 辦的這麼快嗎?

OK。秦可卿是怎麼知道賈家要滅的呢 ?


你們不感覺秦可卿最完美了嗎?性格無缺點 漂亮 聰明 智慧 會辦事兒。情商 智商 外貌都完美啊。

其實我感覺她的真實身份是神仙。紅樓夢裡哪位神仙很漂亮 還知道很多人物命運 未來事情的神仙?寶玉夢到的警幻仙姑啊。你想 她知道姑娘們的命運 絕對姑娘們命運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家族命運啊。警幻的意思 大家好好體會一些。警告啊 劇透啊。可以寶玉看了劇透也猜不到結果。

王夫人啊 終於寫到王夫人了。其實我對這位婦人沒什麼好印象。蛇蠍心腸。黛玉第一次去王夫人房間 就看到蟒蛇圖案的被子。當時我還納悶 一個老太太用什麼蟒蛇圖案啊 那麼多花花草草水果植物不用。後來感覺這可能也是作者的暗示。但是作者不能直接說自己媽媽的不是。


----關於蟒蛇紋 大家的爭議好像很大的樣子啊。有人說是權力地位的象徵。呵呵。王夫人沒有實權。地位也不是賈府數一數二的。賈政 賈赦 賈母 都沒有用 她用就純屬個人喜好了吧。而且她是成套用的 不是只有一個東西是蟒蛇紋的。又不是政府衙門 搞什麼地位的象徵啊。關於任務配飾與人物性格 作者是有所暗示的。王熙鳳出場 造型華麗 頭上戴鳳. 為什麼只有她平時腦袋頂上戴鳳凰呢?因為人家鳳姐是人中龍鳳 釵頭鳳啊 人尖子。而且衣著華麗暗示她喜歡熱鬧。還有李紈大嫂 什麼時候都是素素的打扮 一點不搶眼 而且薛姨媽派人送宮花 直接把她跳過了。一來因為她寡婦身份 二來是性格所致。出身書香世家 父親國子監祭酒。類似大學校長 而且還得是名校。相當於清朝季羨林的女兒。李紈沉穩 低調 不計較 不惹事兒。那又有人問 寶釵也是素素的啊 而且也不愛宮花。哈哈哈 就知道你們這些刁民愛問刁問題。等有人問我再回答。我不想自動又跑題

很多時候 讀到關於王夫人的描寫 都感覺有好多的不忍和隱瞞。王夫人好像很少高興 有時候感覺王夫人一點也不生動 只是小心應付著 彷彿不是一個活著的人 而是一個書面人物。而不像小說里其它人物那麼生動 活靈活現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作者在寫王夫人的時候有隱瞞。縱觀全書 寫王夫人罵人 和哭的地方最生動。罵金釧 罵賈環 哭寶玉挨打 哭寶玉發瘋。我好像跑題了。

王夫人有地位沒實權。


繼續更

王夫人一直都在爭權利 她爭權利的工具就是賈寶玉。寶玉挨打的時候 她哭著說的那些話 大概意思就是賈珠如果活著 你把寶玉打死都可以, 現在我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你打死他我怎麼辦。試想 如果王夫人沒有兒子活著 當妃子的女兒也死了 她會是什麼下場?估計趙姨娘會騎在她頭上吧。我又跑題了

為什麼說王夫人知道。這個事情從人蔘說起啊。當年調戲鳳姐自慰而死的那個賈瑞病入膏肓。他奶奶來向鳳姐要點人蔘 鳳姐說沒有。那到底賈家當時有沒有呢?我認為是有的, 畢竟那麼多奶奶小姐配丸藥 多出點人蔘還是可能的。但是又怎麼會沒有呢?因為王熙鳳不想給。這個時候王夫人說話啦(大概意思):你要是有 就給他一些 沒有 就去你婆婆那裡問問 湊一下。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她怎麼說是知道家裡還是有這些人蔘的。然後王熙鳳讓人給賈代儒一點人蔘鬚鬚 碎得很的。後來 王熙鳳病了 需要上等人蔘 王夫人到處找都沒有在家裡找到一點點上等人蔘。只找到一點鬚鬚啊。王夫人還能不明白嗎 今朝不比往日啊。少奶奶吃的竟然和以前敷衍下人的東西一樣。

給個贊 我也有動力更啊

第二脈。元春 賈政
這一脈是政治脈。最早覺醒的是元春 她回來省親的時候 說的那些話 做的事 都是正確指導方針啊和暗示。抱怨自己被送到見不得人的地方 有木有。天知道在宮裡生存下來有多步步驚心。要不然怎麼各種哭啊。「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個人滿心裡皆有許多話,只是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 心裡那麼多委屈 都不能說啊 全含在淚里。說什麼都會被傳出去 乾脆哭吧。
見不到親人 做事要小心翼翼。自己地位沒了 家族地位也就沒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皇上那裡告賈家的刁狀 都被元春給圓了下來。至少皇上身邊有個人 關鍵時候能說上話啊。或許還有暗中幫助賈家把政治敵人幹掉呢。參考甄嬛傳 發揮一下想像力吧。元春還改了一些牌匾 低調低調再低調。有鳳來儀都被改了。就是說 別以為家裡出個娘娘就可以得瑟 你們都給老娘我低調點。不要亂花銀子。

我感覺元春心裡很清楚 她知道一個家族要敗落 會有多快。她知道賈家在朝廷的地位有多岌岌可危。她更清楚賈家的這些男人們有幾個是有真本事的 一個個都有幾斤幾兩。所以她的那些囑咐 中心思想只有一個 「低調行事 不作死不會死」。

後來猜燈謎,元春直接弄了個爆竹 一響而散 轉瞬即逝啊。

「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感覺這個謎底是一個暗示 暗示賈家快退出官場 退步 抽身。
當時娘娘她爹也察覺不對頭啦……
其實賈政挺聰明的。教育寶玉讀書 知道他和外面的高官包養的戲子勾結還棍棒教育 有的版本說 賈政在抄家之後 又被複職 繼續做官。

王熙鳳 李紈 探春 薛寶釵
好久沒有更了 為了喜歡的那些人而寫

王熙鳳 李紈 探春 薛寶釵 這一脈是小輩管家的。王熙鳳病了 讓李紈管家 但是李紈是個怕事的 沒什麼能力 就有探春和薛寶釵協助管家。其實主要是探春管家。李紈是老好人 薛寶釵是一切看在眼裡但是我什麼都不做。李紈其實也是有能力的 平兒挨打她替平兒抱不平 王熙鳳都說不過她的。只是她確實是個外人 比薛寶釵還外人。紅學考證說賈珠和賈母賈政都沒關係。她是沒關係的人的遺孀 所以凡事低調得很絕不出風頭。薛寶釵也是聰明人物 未來賈家少奶奶 其實安排她管賬已經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暗示啦有木有。但是 管賬 改革這些事情都是會得罪人的。寶姑娘可不想自己還沒嫁過來就把人得罪了一般啊。探春可不怕 是個實在人。三位看過賬本的小主子都清楚賈府入不敷出的境遇。她們都怎麼做了?
未亡人行事低調 即使是兒子告狀學校里的助教家瑞不管事 大家在課堂打起來 李紈也是無動於衷 只是告訴兒子好好學習不要惹事。其實賈蘭是那個學堂里除寶玉外第二尊貴的 完全可以像寶玉那樣看不順眼就打起來。而賈蘭實際反應卻和下人金寡婦的孩子的表現差不多 忍。金寡婦孩子忍是因為鬧翻了就沒有地方讀書了。賈蘭忍是因為李紈對他家教如此啊 賈蘭好像是學堂里唯一來讀書的吧。有沒有發現一個疑點:李紈從來不爭什麼 賈蘭也完全不爭。按理說這麼大的家業 不爭名(薛寶釵) 不爭利(王夫人 王熙鳳) 不爭權(王熙鳳 刑夫人) 甚至不爭寵(王熙鳳)括弧里的人物是爭的最活躍的。最後紅樓夢裡男學霸賈蘭中榜做官。(女學霸是香菱) 賈家那麼有錢 為什麼賈蘭還那麼努力學習呢?要知道到那個時候是可以捐錢做官的。賈家管家賴大的孫子賴尚榮捐個官 然後托主子恩典官升了。管家孫子都能捐官 賈蘭一個少爺要當官不是分分鐘的事兒嗎?需要那麼努力讀書嗎?紅樓夢裡其他少爺都不怎麼努力讀書考官的, 為什麼唯獨賈蘭這麼拼?我想 其一因為李紈知道 賈家的東西沒有他們的份兒 爭也是沒有什麼優勢的 身份在那裡不好爭。其二 李紈知道賈家入不敷出好多年 指望不了多久。


額這裡我想對比一下王熙鳳和李紈。一個什麼都爭 一個什麼都不爭。王家是武官 李家是書香門第國子監祭酒(大學教授。王家把鳳姐當男孩養 劉姥姥還叫她鳳哥。李紈僅讀的幾本書就是什麼《列女傳》之類的。嗯 李老爺子是大學教授啊 不教她解析幾何也可以讓她讀一些詩詞歌賦吧。怎麼就整這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書籍。這位教授的女兒也不是蓋的 來到大觀園就提議辦詩社 還想出辦法 讓寶玉她們請鳳姐來出銀子。沒有經費什麼都辦不了的 這一點李紈很懂。


探春 我很欣賞的一個人物。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里的二姐(吳倩蓮演)和探春很像。從探春身上可以看到賈家祖輩的那種不屈果斷勇敢有能力耿直的性格和精神。探春可能像鳳姐那麼能幹 但是她比鳳姐更正義。探春很積極大膽 組建詩社(儘管是李紈的主意 但是探春有執行力)要求改革 探春是姐姐妹妹里最愛這個家的。抄大觀園的時候 探春說百足之蟲 死而不僵 如果不是內部鬧起來 這個家是不會垮掉的。她看的很清楚 說的也很對。可能從那時起她就開始謀划出路了。賈家最後一個中秋 賈母在銀色月光下聽曲賞月 她知道這個家要敗 所以不聽鴛鴦的話堅持熬夜。其他人走的走睡的睡。只有探春還坐在那裡陪著賈母。你認為是偶然嗎 不是的 因為她們心裡有著一樣的答案 也有著一樣的惋惜與無奈。

薛寶釵非常聰明(廢話)。而且她的消息特別靈通。賈府各方的一級二級丫鬟她都叫得上名字。她也很清楚賈家的經濟狀況。而且 她可能還知道賈家娶她是看上了薛家的錢。抄檢大觀園當天晚上她就收拾東西離開大觀園了。她是第一個離開大觀園的人。她離開大觀園第二天回王夫人說薛姨媽生病需要照顧。嗯 怎麼有點希拉里的感覺啊。假的很明顯 但是挑不出毛病。她搬出去了就沒有再搬回來。因為她和探春都認為抄檢大觀園是賈家徹底敗落的標誌。我個人認為薛寶釵最後沒有嫁給賈寶玉 賈家敗落的跡象太明顯了 薛寶釵為什麼嫁給賈家? 按照她的性格應該逃離賈家。

冷子興
終於說到最後一個人物了。冷之興是古董商 是他給賈雨村介紹賈家的里里外外。 小富玩車 中富玩表 大富玩收藏。賈家到處都是古董 有一次寶玉裝荔枝的盤子都是文物。紅絲白瑪瑙盤子裝紅荔枝。總而言之 就是賈家寶貝很多 多到被偷了都不知道。古董商最清楚哪家在往外賣古董 哪家在往裡買古董。往外賣的就是在敗落。賈家估計賣古董已經賣上一陣子了 公公來借錢 王熙鳳的陪嫁項圈都當出去了 我想身邊能當的東西也所剩無幾了。不然怎麼會讓鴛鴦偷賈母東西來當呢。所以 冷之興也是很清楚賈家的情況的。

這個問題基本上是答完了。有種還清債的感覺啊。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 然後果斷按贊讓更多人看見。

贊多少我也沒機會當網紅啊 哈哈。只是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激起大家對紅樓夢的興趣。曹雪芹不輸莎士比亞 托爾斯泰。只是大家一直都沒有真正的重視 潛心研究。

其實紅樓夢這麼有讀頭兒 或者說是耐看 是因為它的真實性 和閾值寬(好像這個詞不太正確)又不完整。從娘娘省親到伙夫死了放蕩老婆的有悲轉喜。大人物小人物他通通都寫。有時候不敢想像從一個世家公子到一個街頭乞丐 會經歷多少打擊與折磨。偏偏他又是擁有一顆柔軟的心。千言萬語

能讀到這樣一本好書 三生有幸

謝謝各位能讀到這裡


也許是李紈


最先察覺的未必全身而退,全身而退的未必最先察覺。
若說最先察覺,秦可卿應該算吧,之後鳳姐肯定是有預感的,包括賈政、元春、老太太這些人都有預感。。
全身而退的話,按照伏筆巧姐應該是,探春雖然遠嫁,但也算是吧。


最接近的應該是惜春。但總體來說,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就算看出大廈將傾,惜春主動退步抽身以求自保,探春被迫遠嫁和番,雖然可能比其他人好些,但也只是得以「苟全性命」而已,只不過換了一種悲劇的形式。因為紅樓夢結局未知,本文內容參考判詞、脂批、老闆電視劇結局,可能有不確切的猜測成分。

金陵十二釵正冊:
已覺察,大廈傾前就死的:秦可卿(託夢,也可能是元春情節移過來的)
已覺察,大廈傾的過程中死掉的:賈元春(判詞),林黛玉,王熙鳳
已覺察,離開的(並不等於全身而退):賈探春(無力回天,但遠嫁和番是被迫也是悲劇),賈惜春(出家是主動避禍,但緇衣乞食更是悲劇)
已覺察,大廈傾雖未死,但孤苦、流離的:薛寶釵(金簪雪裡埋)
未覺察,大廈傾的過程中死掉的:賈迎春
未覺察,大廈傾雖未死,但孤苦、流離的:史湘雲(雲散高唐,水涸湘江),妙玉(終陷淖泥中)
未覺察,托他人之福,大廈傾未死,清貧安穩的:賈巧姐(應該是所有人結局最好的,至少安穩)
不知有沒有覺察,大廈傾反而一枝獨秀,但不久仍悲劇了的:李紈(昏慘慘黃泉路近)

其他女主子們,不管覺察沒有,應該無一倖免。

男人們,主子中成年男性(除了個別人如薛蟠)應該多少都有所覺察,但應該沒有倖免的。未成年人應該都沒有覺察,賈蘭獨秀於大廈傾但仍悲劇了(參考李紈),賈環未知但應該沒什麼好結局,賈寶玉出家前遭難受苦,也不算全身而退。旁支,如賈芸,賈薔等人,應該是沒受大牽連。

至於丫頭們,大多數對自己的命運無法掌握,不管有沒有覺察。小紅是主動全身而退還是只是運氣好,存疑。


惜春
秦可卿託夢王熙鳳曾說,三春去後諸芳盡,這裡三春的含義有所爭議。但意思是三春去後賈府就要敗落是沒問題的。
而惜春的判詞有:勘破三春景不常,緇衣頓改昔年裝。
這裡寫的是勘破三春景不常。勘破一詞為看破看透的意思,可見惜春並不是等到賈府破敗,而是看破了賈府時運不常,而她做出的行為是緇衣頓改昔年裝,頓,立刻。她看破賈府的命運之後,立刻選擇了出家以求自保。
而她最後的命運是獨卧青燈古佛旁,絕對算不上不悲慘,但至少沒有隨著賈府被抄而失去性命或為奴為隸。


小紅啊 林紅玉


謝邀。
能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人:無。
只能說某個人滿足了其中的某個條件。


最先察覺到的未必有條件能夠全身而退,林妹妹也能察覺到賈府支出比收入多,可她能怎麼辦呢?
全身而退很可能是因為命好,並非是因為提前察覺到了。而且所謂全身而退對丫鬟來說容易得多,林紅玉、襲人這種算嗎?主子裡面可能會有李紈、賈蘭、探春等


按書中行文順序最先發出類似感慨的是冷子興(冷眼觀子興)。

雨村笑道:「......但他那等榮耀,我們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發生疏難認了。」子興嘆道:「老先生休如此說。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


雨村道:「......隔著圍牆一望,裡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後一帶花園子裡面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那裡象個衰敗之家?」冷子興笑道:「虧你是進士出身,原來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在冷子興眼裡賈府一開場就步入「死蟲」行列了。
並且還指出了論據:
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僕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鑒於冷子興是周瑞的女婿,周瑞和周瑞家的很可能也意識到這一嚴峻問題,至於二人是否能成功自保,因為結局遺失就無從知曉了。
如果非要安排個符合題主全部要求的角色,我就賭他倆。


賈家一開始就已經進入衰頹階段,稍微有點心思的,比如探春、寶釵,估計都有數,只不過他們心中的家族責任心讓他們只能接受這樣的現實,或者說也沒有更好的出路。李紈也是一樣,都只能順著洪流走。十二釵里唯一一個為自保做出改變的應該是惜春吧,可是她的人生也不快樂。
她父親賈敬也算一個,後來吃丹藥當神仙去了,不知道能不能叫全身而退。


身處其中,是榮是枯都各有知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保其實是一種奢望。作者思想很悲情,最後估計會一網打盡。總的說來,除了冷子興這種純看客,或多或少都會受牽連,結局就只有非常慘或有點慘而已。

所以說李紈、小紅、襲人、巧姐等人最後得以「保全自我」、「全身而退」感覺不恰當。都是薄命司的,誰也別想逃過命運的薄待。

回到題主發問,最先知道這個大趨勢的,我覺得是賈母,賈母,賈母。

賈母道:「偏今兒高興,你又來催。難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因命再斟酒來。一面戴上兜巾,批了斗篷,大家陪著又飲,說些笑話。只聽桂花陰里,嗚嗚咽咽,裊裊幽幽,又發出一縷笛音來,賈母年老帶酒之人,聽此聲音,不免有觸於心,禁不住墮下淚來。眾人彼此都不禁有凄涼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賈母傷感,才忙轉身陪笑,發語解釋。又命暖酒,且住了笛。
這一段看得很凄涼,老太太心裡什麼都明白,早就都知道了。
但是賈母更懂得大勢難逆,因而採取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
比起那些紅顏未老命先斷的女兒們,賈母勉強算個有福之人吧。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時候(第二回),就說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按照文章的順序,那就是冷子興第一個說賈家的衰敗。但是注意冷子興的身份只是周瑞家的女婿,周瑞家的是王熙鳳屋裡人,這話不可能是冷子興自己想出來的,所以冷子興的岳父母大約也是知道的。也就是說,寧榮府第的奴才們是看得出頹勢的——只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不說,或者不敢說。

奴才裡面另一個典型,就是賈府第一代奴才焦大,和老太爺出生入死過來的,他伺候的主子是賈母的公公這一輩兒,但是四代人下來,賈家早就是一片亂象了。

「焦大越發連賈珍都說出來, 亂嚷亂叫說:『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爺去。那裡承望到如今生下這些畜牲來!每日家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我什麼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全書都在講賈家的衰亡,誰先看出來的不重要。可以說書中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但是「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的人,極少,大部分人都還沉浸在迷夢當中。

想要扭轉局勢的人,更少,可能全書出現過這種人只有
寧榮二公:寶玉的春夢裡,警幻仙子所提,但是一筆帶過,是為虛筆,畢竟寧榮二公已經仙逝多年了;
探春:掌家一次,抄檢大觀園一次,後面細說;
秦可卿:死後託夢給王熙鳳,提出「耕讀傳家」的解決方案。
王熙鳳:個人認為秦可卿的託夢實則是王熙鳳的潛意識,王熙鳳作為當家人不可能不知道家裡的情況,經濟艱難和維持體面之間的矛盾,是王熙鳳一直在試圖解決的。包括放高利貸、典買首飾、拿錢辦事(金鴿自盡),無非是因為沒錢。但是王熙鳳的解決不是全局性的,而是水來土掩的,而且很多做法基本上也是在作死。謀財害命的事情,大約也成為她自己身敗名裂的一個原因。

即便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但是沒人能夠扭轉這個局勢。再聰明、再能幹,都逃脫不了包衣家族的命運。這才是《紅樓夢》真正講述的,或者說是曹雪芹用了十年辛苦想要控訴的。

秦可卿臨死前託夢給鳳姐,提出了「耕讀傳家」,但到底還是忽喇喇如大廈傾,人力不可能挽回。
鳳姐是「嗜欲深者天機淺」,聰慧如她,府中亂象她不可能看不出,她不僅沒有以此為警,反而積極投身,自己也成為亂象中的一員。可憐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她想順著亂勢來牟利弄權,忘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好強如此,反而失了格局。

惜春雖然年齡小,但是明確提出過「古人說得好,『善惡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夠了,不管你們」,判詞里也說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長」,年幼的她靜靜看穿一切。周瑞家的送宮花,惜春說的是,等我剃了頭做姑子,宮花往哪戴,此處為暗示;「矢孤介杜絕寧國府」,惜春與寧府斷絕關係,此處為明示——惜春早慧如此,出家才能最終得以自保。有脂評說:「惜春年幼,偏有老成練達之操。」惜春棄掉全家才得以保全自身,也有人說惜春無情,但我個人覺得是「勘破」。情字太輕,面對沉重的命運,毫無還手之力。反而因為惜春的「無情」,惜春身邊被趕出去的丫頭們或許比一直留在府里的丫頭們結局還好一些。

相比之下,為挽救賈家作過努力的是探春

抄檢大觀園的時候,探春飛掌,打了王善保家的,探春不僅僅是痛恨王善保家的這種小人,更是哀嘆家族不幸,第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在探春房裡的一幕是層層遞進地表明了探春的憤怒和哀嘆。

1.探春知道有人來抄檢,「命眾丫頭剪燭開門而待」——對抗

2.公然申明自己便是賊首:「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對抗+1

3.聯想到甄家的被抄,慨嘆自家是在「自殺自滅」——探春原話是:「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4.要鳳姐明確回答「東西都翻明白了」——對抗+1

5.王善保家的「顯勢作臉獻好」,拉起探春的衣襟,探春大怒,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記耳光,痛罵「狗仗人勢」的奴才——對抗+1


探春的畫風全程都是憤怒+對抗,這和抄撿寶玉、黛玉寢室時候,兩人不言不語的狀態反映出來格局不一樣。寶玉雖然很哀嘆小夥伴們四散,但是他對於家族是沒什麼概念的,曹公自評為「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下手太狠,但也確實,相比於「脂粉隊里的英雄」,寶玉一直是一個純凈的小孩子的心態。


但是啊,探春即便已經洞知家族悲劇命運,也無能為力。包括遠嫁的事情也並非是自己能夠左右的。在整部書中,能夠自己左右自己命運的人幾乎沒有。那些能在大廈傾頹的時候順利自保的人,基本上是在傾頹之前離開了的。

包括小紅最後能夠嫁給賈芸,襲人嫁給蔣玉菡,恐怕她們出嫁的時間也是在賈家沒落之前,否則,在清代如果闔家治罪的話,家生奴才只有一種結局——再一次籍沒為奴、為妓(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而且我個人懷疑,襲人是被北靜王要走的,或者說是被王夫人送去北靜王府(以襲人的地位,恐怕只有王夫人能打發她),才能夠嫁給蔣玉菡的。又不是自由戀愛的時代,你想嫁誰就嫁誰么

包括元妃,省親的時候也說了後宮是「見不得人的地方」,此處雙關,一說見不到親人,再者,後宮險惡,自己榮辱尚未可知,這種風險的存在,她當然是很清楚的。貴為皇妃,她其實也沒辦法

好吧,整部書,知道賈家大廈將傾的人很多,試圖挽救的人很少(探春),最後發現,所有人都無能為力。既保不住家族,更保不住自己——這就是命運。曹公「滿紙荒唐言」,實則「一把辛酸淚」。書未成,淚盡而逝。

人世間生生死死,恩恩怨怨,興衰榮辱,豈是人力可強。

附一首《好了歌注》,以上。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最先察覺的可能是秦可卿。最後全身而退的是巧姐和襲人吧。


冷子興啊,演說榮國府就說過了,不過他這個古董商和榮寧二府也攀扯不上什麼關係吧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有知覺的,舉幾個例子:秦可卿算是有最清醒的一個了,不僅意識到了大廈將傾的危險,並且給出了解決方案,置辦土地產業,發展教育,這兩條建議旨在留退路並求出路。這種遠見和謀略絕不是一個小家寒門女兒能有的智識,僅憑這一點,她的身份絕對比賈家的血脈要高貴許多,不好意思扯遠了~~~~~~分割~~~~~~~第二個要說的是賈母,賈家的經濟狀況她是瞭然於胸的,但是並沒有真正讓她擔心。賈府的政治生命才是賈母的心頭之患,但是子孫不爭氣她也沒有辦法。
~~~~~~分割~~~~~~
黛玉!沒錯,看似不食人間煙火,其實冰雪聰明著呢,她對寶玉說,我閑了大概一算,你們家是入不敷出的啊,這樣下去可不妙。結果寶玉這蠢貨說~短誰的也短不了咱倆的。這麼天真無牙也就他了。
~~~~~~探春~~~~~~抄家的時候對王熙鳳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從外頭一時是殺不死的,只有內亂才會讓它加速滅亡。觸目驚心啊~~~
~~先說這幾個,有贊再更新~


弱弱地問不是賈敬么。作為寧國府繼承人(他哥賈敷早夭)加進士不好好謀劃一下仕途,跑去城外煉丹不見人不管事。去世的時機也好,在賈府敗落之前。


謝邀。
最先察覺的應該是死後託夢的秦可卿,然後有鳳姐、寶釵、黛玉、探春這一干人。全身而退保全自身的,襲人算一個吧,小紅應該賈芸應該是,巧姐是託了劉姥姥的福,而且嫁入農家,也應該算薄命,畢竟人生金尊玉貴的公侯小姐。
察覺的都是切身相關,一味想避免至少推遲大廈傾覆,卻不願面對氣數已盡的規律,但是那些處在邊緣的人,不執著於力挽狂瀾,只求保全自身,倒可能求仁得仁。


肯定是老寧國公和榮國公啊,老哥倆求警幻仙子開導賈寶玉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家族不行了,心裡也清楚月有陰晴園缺不可強求,但是仍然心存幻想希望賈寶玉能夠突然醒悟以延續家族榮耀,當然最後也沒啥卵用。


題主問了兩個問題:1.最先察覺賈家大廈將傾;2.賈家被抄後全身而退。
我回答的時候按照《脂硯齋全評石頭記》來進行的,此版本以戚序本為基礎,簡單說一下答主覺得與此題有關的人。
1. 秦可卿可以說是書中最早意識到的賈家要衰敗的,以至於提出了相關的一些頗有建樹的,比如置家廟家學。在書里家學沒有多提,前面就是秦鯨卿和寶玉上學學堂起衝突有個描寫(此時是在秦可卿死之前發生的,可見此時家學已立),賈瑞算是側面描寫,後面提過的也就是在探春興利弊的時候提到了蠲了這學裡的二兩。所以,有可能璉二奶奶一直遵從秦可卿的勸言,一直在給家學一定的供給,以防烈火烹油後的衰敗。但是,此時璉二奶奶還是沒有意識到賈家要衰敗的。(此時是書中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衛,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2. 小紅是林之孝家的女兒,小紅是有一定憂患意識的,說出過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樣的話。她的憂患意識個人覺得來自於兩方面,一是作為賈府大管家的父母的影響,另一個是在怡紅院的尷尬地位。來自於父母耳濡目染可能讓小紅有對賈府的形勢有一定的判斷,來自於怡紅院的尷尬地位讓小紅積極的尋找在王熙鳳身邊的機會。小紅積極自主擇婿長見識的行為可能意味著其沒有想過在賈家終老,當然只是猜測。
3. 齡官。齡官從相貌上看,齡官眉眼有些像林妹妹(第二十二回),從技能上看,齡官和芳官在12個小戲子裡面齡官是被娘娘賞了的。這些可以讓齡官鎖定賈薔(主管大觀園戲子的事項)。賈薔也是個有主意的人,在第九回中,賈薔處理的問題也算是靈巧(不做好壞的判斷)。如果賈家不衰敗,齡官有可能做個賈薔的妾室,對於當時的戲子來講,也算是個不錯的出路。總體來看齡官是個有籌謀有個性的可愛女孩子。後續在遣散戲子的過程中,沒有提到齡官,有兩種可能:一是齡官選擇了自謀出路,二是齡官已死。若齡官選擇了自謀出路,那麼相比起其他的葵官、芳官、藕官,齡官就有見識多了。
4. 賈母有自己的體己,很多錢也不走官中。從書中來看,賈母的大頭花銷只與兩件事有關:一是賈母的喜喪,喜喪是一應俱全,零星雜項三五千兩可以辦妥。二是寶黛婚事,是賈母的體己。其餘事項,賈母沒心思也不想管。說起來,賈府的潰敗在老太太心中也是有預兆的,主要體現在元宵開夜宴的時候,元妃不吉利的燈謎。
5. 璉二奶奶。璉二奶奶是清楚賈家財政現狀的,從第五十五回 《辱親女愚妾爭閑氣 欺幼主刁奴蓄險心》中璉二奶奶和平兒的對話可以看出,璉二奶奶是有想法的有算計的,但是沒有充分意識到賈家的大廈將傾,只是說要節減想法子,否則家裡面就敗沒了。
6.探春。探春非常有想法,而且有憂患意識。探春在代管家的一段時間裡面的一些作為極為亮眼,連二奶奶都讚不絕口,可惜是個庶出。後來,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中,首先提出了大富大貴人家從外面是殺不死的,一定要先從裡面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震耳欲聾。這個時候的探春應該是看出了賈家將傾的趨勢,機緣巧合下,遠嫁荒蠻之地做了王妃,也算是得了善果。
其餘各人,也有稍微意識到的,比如黛玉;也有毫不察覺的,比如寶玉、賈珍(最最可笑烏庄頭進孝的時候,已經說了年景不好的,賈珍仍舊認為老貨騙他們。)下省的一些人,雖有聰明靈巧的,卻也缺乏遠見卓識,與題無關,不一一贅述。


我感覺……是黛玉啊,不過自保估計是沒可能了
記得全書比較靠前的地方
黛玉說感覺賈府出的多進的少,寶玉還說「反正短不了咱倆的」這就是富二代和女神的差別。


哦··記錯了,停靠後的=-=丟臉~


為森莫,你還不明白紅樓夢整個就是一大悲劇-_-||沒人能獨善其身。有一種解讀是暗寫明亡的歷史,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就懂了那句「誰解其中味」!


第一個預感到賈府大廈將頃的人是秦可卿,可參考文中她臨終時給王熙鳳托的夢;
至於說能夠保全自我,全身而退的人,沒有,是的,一個人都沒有,只有結局相對好的人,比如林小紅和賈芸。
紅樓夢本身是個悲劇,而且是所有人的悲劇。
呼啦啦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所有人都沒辦法逃脫悲劇的結尾。

——————更新——————
今天答完題以後總覺得有些話沒有說完,私以為,紅樓夢的悲劇並不僅僅是四大家族的悲劇,還包括了與四大家族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人家的悲劇,由文中已知的就有(包括但不限於)石獃子,張華,賴大家(如果要清算的話,他家小子之前的官肯定也做不了了)等等等等,紅樓夢中的關係網那麼大那麼複雜,所有人都在這個局中,而關係網是有輻射性的,還有更多的文中沒有提到的人也會受到波及,細思極恐。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簡練地向對方說明算命不是迷信?
什麼是是,什麼是非?
日干支究竟如何與公曆日期相互轉換?
那些研讀易經,不只是江湖騙子,學會算命算卦的人真的會折壽嗎,有沒有什麼科學解釋?
易經是關於什麼的?

TAG:易經 | 紅樓夢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