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知道爸媽是為你好,可還是會忍不住頂嘴不耐煩呢?


因為「好心好意」與「會導致好結果的行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只有好意而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非常讓人反感的,無論這樣做的是親人、朋友還是陌生人。

而恰恰,在大部分的家庭關係中,無論父母、孩子還是夫妻之間都傾向於「非常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僅孩子容易衝動地對父母惡言相向、不耐煩,父母也鮮少好好研究育兒方法,多是用非常不科學、不友善、不尊重的方式教養孩子。他們愛彼此嗎?愛。他們是好心嗎?是。他們快樂嗎?幸福嗎?未必。從動機來看,雙方都是善良無辜的;但從實際行為來看,雙方誰也沒比誰好到哪裡去,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愛,不意味著在兩個人之間或家庭關係中,可以肆無忌憚。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高壓控制型父母」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嗷!


每次看到有人抱怨他們的父母很專制時,我就有一種「全世界共享一個媽」的感覺。


即使你已經這麼大歲數了,但仍然感覺有一些父母固執地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在你生活的各個方面指手畫腳,操心操稀碎。

如果你抱怨或是頂兩句嘴,他們覺得很傷心:「關心你還成了錯了?!」


當你聽話的時候,他們說:「你看,我就說沒了我們,你什麼都做不了。」


如果你沒聽話,最後結果不好,等待你的就是最可怕的那句話:「你看我說什麼來著:)」


總之控制型的父母似乎不會犯錯,他們永遠是對的。


當你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你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想法、念頭都是錯的、不重要的或者是該感到愧疚的,他們的才是正確的。

- 什麼是「控制型」的教養方式?-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control parenting)一方面強調嚴格控制和孩子無條件服從,同時,在情感上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父母常說「我是為你好」,但話里隱含的意思卻是「你必須聽我的」,完全不給選擇權。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往往難以被察覺,尤其在我們的文化中,「孝順」、「聽話」被視為兒童優秀的品質和「孝道」的體現。聽從父母的要求,是理所當然;不聽話則是「忤逆」的表現。

另一方面,控制的核心常被「愛」和「在乎"的外表所蒙蔽。有的父母經常會說:「我是因為太愛你/太在乎你,才管你這麼多的。你要不是我孩子我管你幹嗎?」久而久之,孩子則會內化這種認知,將關愛和控制等同。


- 「控制型」教養方式的慣用策略 -

這樣的父母往往以微妙的方式操縱子女的行為,不尊重他們的意見和選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控制策略:


1. 社交隔離

如果要控制一個人,首先就要營造一個封閉的環境,防止他接觸外界的信息。我們不否認父母應該讓孩子提高警惕性,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但過度的控制就會破壞一個人的正常社會性活動。


要報備去哪裡玩、見什麼人,早請示、晚彙報,限制孩子的正常社交。同時向孩子灌輸:「其他人都不可信!這世上只有爸媽才是真心關心你。」久而久之就會發現,除了父母,你沒有值得信賴的朋友、沒有其他社會支持。


2. 貶低指責

當孩子犯錯、不聽話時,父母會明確地指責訓斥,甚至貶低他們的人格。同時,他們在插手孩子生活各個方面時,會理直氣壯地解釋:「我這不是為你好嗎,爸媽能害你嗎?」

而這份「為你好」背後所裹挾的控制和強迫卻在傳遞著另一種信息:你不行!沒有我們來指導你,你什麼事也幹不成!

3. 經濟把控

經濟尚未獨立的滋味實在不好受,這時候,父母的經濟控制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控制花銷就等於控制了孩子的行動範圍以及活動內容,就算對於經濟獨立的成年人,控制型父母的經濟手段仍然起作用:「你要是非要XXX,房子首付就自己想辦法吧!」


4. 情緒綁架

讓孩子產生愧疚感是控制型父母常用的情感武器。連流行歌曲都在教育我們:「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多麼順暢的催眠,指示性的話語,沒有拒絕餘地,還順便假設了拒絕的後果-"如果你不聽話,父母就會受傷。" 隱含傳遞了後續的愧疚感,一氣呵成。


很多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仍然擺脫不了這種情感控制,他們在分離-個體化過程中,在逐漸遠離父母的每一步中,都走得很沉重,內心充滿了不安和自責。情感綁架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成長、與父母的分離是在殘忍地「拋棄」他們。

需要說明的是:一個人在「分離-個體化」的過程必然會體會到愧疚感、焦慮感、難過甚至是憤怒,這些本身是自然過程中的一部分。沒有誰和父母在心理上的分離真的容易:人們在這個反反覆復的過程中消化、代謝這其中產生的情緒(興奮、難過、愧疚等等),逐漸完成對自我的建立和同父母的分離。

而有的時候,出於父母對於分離的恐懼、哀傷,使得這個「分離-個體化」的過程顯得尤為艱難。而在「控制型」教養方式之下,一個哪怕是早已成年的孩子,也會體會到巨大的被吞噬和淹沒感:我永遠也無法成為我自己。

- 看似無私的愛,也許是為了滿足自己 -

我們相信大部分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家長,可遺憾的是,他們只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所以很多父母在想要控制孩子的願望背後,其實是為了達到自己的願望:我想成為一個好家長。(I want to do a good job as a parent.)

這種愛看起來無私,但其實也許只是出於父母滿足自己願望的目的,來源於自身的局限。例如,我們小時候挑食,媽媽會(表現出)很傷心,因為我的行為讓她感到她不是一個好媽媽,她沒有盡到「讓孩子飲食健康」的責任。我的不聽話影響了她成為一個好母親的目標。

親子關係天生賦予了家長掌控主動權,但正是家長們「努力讓自己成為完美父母」的焦慮感,有時候會跳出來操控教養的方向。

- 總是為我好,我真的好了嗎?-


控制型教養方式會在孩子身上產生很大的負性影響:

1. 退縮或暴力

嚴格的要求和過度控制會使孩子產生的負性情緒無處表達,這些積攢的情緒會發泄到自己身上,產生內隱行為問題社交退縮、上癮行為或是羞愧、焦慮的情緒;或者發泄到其他人身上,引發外顯行為問題,藉由暴力或犯罪行為,在社會上施展,比如攻擊別的同學(很多校園欺凌者的背後都有一個高壓控制的家庭)。


2. 過度自我批判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往往會為孩子定製過高的標準,「望子成龍」給孩子帶來的則是巨大的壓力。家長們 aim high 的本意是想讓孩子「追求卓越」,但孩子發展的結果卻是「避免失敗」。新加坡一項5年的縱向研究表明,從小受控制過度的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批判,也有更高的患焦慮、抑鬱的風險。


4. 無法對自己負責

父母以愛的名義一味地反對孩子自治,認為自己的要求和指導是為孩子提供經驗,讓孩子「少走彎路」。但長期在家長的控制下成長的孩子,會很難發展出自治(autonomy)。從小到大一直是遵從父母的要求,等到長大成人之後,在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也很難有決斷力。

5. 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長期處於高壓控制下,強迫而不自由,個體可能會缺乏活力和情感,變成麻木地機械地服從,變成walking dead。


心靈被扼殺是當今最普遍的問題,也是很多家庭的危機。傳統的家庭中否認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對於憤怒和性的感受。家庭中這些禁忌話題如此之多,以至於成員之間可以交流的東西少之又少,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遵守著「毒性家庭教條」,生怕踩到地雷,引爆戰爭。

由於文化差異的原因,專制的教養方式在中國看起來很管用。跨文化研究顯示:在中國,控制型父母養育的孩子,其在校的學習表現較平均好,也好於西方文化下的孩子。

專制父母也許可以培養出很成功的孩子,但這正是這種教養方式可怕的地方:它「看起來」很「管用」。用行為主義訓練鴿子的方法養孩子,確實會形成家長期望的行為模式,成為別人眼裡的「人生贏家」。但家庭的控制讓人們形成了蜷縮的生存姿態,讓人在潛意識裡相信「父母在掌控我的生活,沒有了他們的規則和控制,我將無法活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但強迫永遠做不到的是:讓人真正地成長,真正快樂地生活,真正認同並愛父母。


- 一直在/被控制,該怎麼辦?-

打破父母控制的循環,需要父母和孩子兩方面的共同努力。隨著個體的成長,孩子在一個家庭中的影響力會逐漸增大,因此自身的改變也會牽連到整個家庭的動力的改變。

尋求專業幫助,治療師是家庭系統改變的基本媒介。


如果你正處於這種「想要和父母「和平分手」,卻不忍心「拋棄」他們」的矛盾情況中,自己糾結很痛苦,而且更多時候是霧裡看花,並不能理清家庭中的動力和關係。這時候,諮詢師的參與可以打破這種怪圈。


在一段安全的諮詢關係中,諮詢師的作用正是幫助我們重建那些被家庭毒性規則所毀掉的自我價值,和溝通能力。


當然,系統家庭治療也非常注重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與。如果你是一位控制型的家長,一直想要改變自己,卻不得方法,那麼不妨嘗試系統家庭治療。


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來找我們玩!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這裡哦~ http://www.jiandanxinli.com/


謝邀。

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愛你。

如果沒有用正確方式去愛人,當然會讓別人感到痛苦,不舒服,想要去反抗了。

所以,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去愛別人,非常非常重要。


謝謝邀請。
因為所有的為你好,都沒有真正理解過你的感受。
為你好,往往是阻止你,成為真實的自己,而是試圖把你改造成理想中的樣子。
但我們必然要成長為真實的自己。
所以,頂嘴,或者煩,都是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
經歷了逆反的青春,一個人才會建立起自己和他人的邊界,才會真正尋找到自己是怎樣一個人。


太多的家長,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實際上是為自己好。

這叫邊界不清。為你選學校,為你選專業,為你選擇人生伴侶等等等等。

舉個常見的例子——催婚。名義上為孩子,實際上為自己。九零後這一代的生活時代和六零後完全不同,對婚姻和戀愛的理解和期待也完全不同。

現在的年輕人,對婚姻的期待絕對不是過日子,而是多方面的功能和精神伴侶,如果沒出現,那就乾脆單著。畢竟沒有什麼物質缺乏。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講,整體上,一個社會越發展,人們結婚的年齡越晚。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結婚年齡越晚。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結婚年齡越晚。

父母無視/不知道這些大趨勢,一味地催婚。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催婚,名義上為別人,實際上為自己(根深蒂固的觀念和心安理得)。

當一個人選擇晚婚的時候,他/她自然承擔了晚婚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好處和後果。承擔好處的是他自己,承擔可能的後果的也是他/她自己。無論關係多親,最終承擔的,是他/她自己。

哎呀,最近已經有好幾個90/91/93的女生向我抱怨結婚壓力大啦(?? . ??)


之前,他們是強大的,他們要設置我的生活,我必須反抗。我從不後悔我的反抗,但我從來也沒有停止過愛他們。

——柏邦妮


我不那麼畏懼父母。在我發覺,他們逐漸不能適應這個屬於我們的世界的時候,我變得無比之乖,是因為,我窺見了他們的弱小。在弱小面前,我們可以寬容、慷慨、順從。之前,他們是強度大的,他們要設置我的生活,我必須反抗。我從不後悔我的反抗,但我從來也沒有停止愛他們。


他們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式不對。父母想給我給我們,大都不是我們想要的,而是父母自己認為好的。就像一個人只想要一個蘋果,而你卻給了一箱子梨。


剛剛結束不愉快的通話,事後愧疚後悔可是又能怎麼樣?說來說去幾句重複的話,我減肥吃不能吃喝不能喝還胖了幾斤,你就偏偏要問我瘦沒瘦動沒動,我控制不了自己,我以為我真的是個不孝的女兒了。


以自我為中心
人只有在和自身的交流才是最流暢的
很多時候想的有一些不一樣
很多時候是習慣了不交流
習慣了不是那麼尊重對方
年齡經歷時代的代溝當然都有
題主的意思感覺是習慣了頂嘴和不耐煩,我也有同感,習慣了之後太難控制自己了,所以解決方案就是不要有這種第一次,多交流,別等爆發,再著就是控制好自己,畢竟生活里把煩惱甩鍋給父母太容易


是對 父母的控制欲 與 自身被控制的憤怒 的本能反應
當然主要是跟溝通方式有關。
控制型/命令式的建議/提議,無論是誰提出的都會引發情感上的阻抗


因為他們對我不耐煩過,從他們那學的


別人媽我不清楚,我媽很多時候是這樣的:

我和我媽在家各自耍各自的,相安無事。然而,我媽走過時看到了我的一個物品沒擺好,或者我在做的某件事情跟她想的不一樣,等等,於是她就很突然地開始評論(嘮叨)。對此我的反應一般是錯愕——煩躁——無視——平靜/哄我媽——結束。

因為我年紀漸漸大了的緣故,在和我媽的相處中,我逐漸成為了主導、包容得更多的那一方。所以我一般會採用哄勸、逗樂的方式讓我媽平靜下來。當然,過一小會兒,同一故事還會繼續發生,於是我需要再重複以上處理流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來我總結出來了一條行為守則,不止適用於和我媽相處,也適用於在生活中和同事、朋友相處,那就是:盡量不要在不需要我出現的時候刷存在,做一個「安靜」的人。多包容、多傾聽,把自己調到「安靜模式」,不一定會讓我們失去一段談話、一段關係中的主導地位。


提出意見供對方參考,這是善意和愛。

但提出意見並以「為你好」為理由逼迫對方接受,若不接受則脅迫之,攻擊之,辱罵之,則是毫不尊重人的獨立性,也是對人格的冒犯與羞辱。

行為本身,無所謂主角是誰,更無所謂動機是愛還是利益。

羞辱就是羞辱。

對所有有完整人格的人而言,若連強制性的「意見」不足以觸及逆鱗,那我真不知道什麼會了。


人骨子裡所帶的反叛心理,說是為了證明自己也好,反抗權威也罷。都不過是因為被愛的人有恃無恐,從而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因為凡是不是只看原因,還要看過程,不然我們為什麼要談《方法論》
好的初衷,糟糕的執行,等於糟糕的結果。
所以,你的心理並不衝突,你贊成他們的初衷,討厭他們的執行。
比如:
你爹媽要你減肥
初衷:為了你好,不說是為了漂亮,至少是為了健康。
好的執行:盡量從科學角度幫你分析,並且能夠在了解你的生活作息的情況下,配合你減肥。比如:早上給你準備一杯溫水,晚上給你準備一個水果……
壞的執行:用「胖子還不如去死」、「你活該沒人要」之類的話羞辱你,用毫不科學的方法督促你減肥,比如完全不吃飯,明明你的工作非常忙,還硬要你下班回家去健身房鍛煉兩個小時……
同一初衷,兩種執行,必然是兩種效果。

所以,體諒父母初衷是好事,但是當年發現他們稀爛的執行的時候,不能只停留在不耐煩,而是盡量誘導他們採用正確的執行,以達到雙方舒適的情況。
不要害怕跟他們提出合適的建議,他們也是需要學習的。


因為雖然你說的話我同意,但是你的態度讓我很想打你。


為什麼你爸你媽知道叨叨叨對你沒用但是還是繼續叨叨叨不好好說話導致什麼都沒解決還吵一架,但是下次繼續叨叨叨?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你只能吃難吃的飯為了不餓死你會繼續吃,但是這不意味著你不會或者不應該說飯難吃。(人的想法本身是可以矛盾的)


這世界上有三種鳥,一種聰明鳥自己會飛,第二種是笨鳥雖然慢些也會飛,還有第三種自己從來不飛總讓別人飛。一隻只會用嘴教你飛卻從來不想著要做榜樣的鳥,你是很難從心裡尊重它們的意見的。


因為你覺得他們在侮辱你的智商。

好吧不說得這麼絕情,其實"抵觸嘮叨"用簡單易懂的話翻譯過來就是「我懂我要什麼,你們放手讓我去選擇吧」和「你還不懂,我們無法相信你能做出讓自己幸福的決定所以讓我們幫你決定吧。」


因為父母都不明白,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
父母是孩子來到世界的載體,他們帶來了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就完全屬於他們。父母誤以為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向孩子提供有效建議和指導。當然,有的方面是有益的。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社會發展,家庭氛圍,學校教育,個人思維的不同,必然和父母那代的方方面面都有千差萬別。
但是,父母沒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會抗拒,我們不是屬於他們的,我們不願被父母定型,也不願被規劃。
最終,我們心裡雖然知道父母是為我們好,但是也不願意任由他們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被他們名正言順地進行道德綁架。


推薦閱讀:

同性戀怎樣告誡自己不要老對直男犯賤?
覺得除了爸媽再也沒有愛自己的人,很悲傷,怎樣擺脫這種壞想法?
怎樣面對心中的痛苦?
太在乎輸贏,太較真,自尊心過強是什麼原因?
如何從不定期的想念前男友的好的死循環中掙脫?

TAG:心理學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