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講什麼才是孤獨感?從文學角度講呢?

比如說很多作家都有很深的孤獨感,魯迅的孤獨感,向死而生。


謝邀。
夜深人靜,枯燈獨坐,正好說說孤獨的事。
心理學直接研究孤獨感的文獻還真是不多。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從人際關係出發的。比如,社會支持的研究指出,你的朋友、親人、同學等的數量和你與他們的關係質量,直接影響了你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幸福感的研究更是發現,包括婚姻在內的人際關係質量,是影響你是否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其影響大於物質財富、社會地位、生活環境、宗教信仰。
從這個角度,孤獨感大概是心在提示我們,我們的某些重要人際關係,出現了缺失或存在問題。
接下來開始文藝了。
我曾經在一個冬日的午後,就著暖暖的陽光,和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我們從中午一直聊到了晚上。那天我感受到了,當你內心的夢想、深藏不露的觀點、不足為人道的情緒被理解時所產生的感動。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別人或者被別人理解。人生就像場孤獨的旅行,每個人都走著自己的路。可某些時刻,在空闊的原野上,這些路偶然地交錯了。你們發現了彼此,欣喜地打聲招呼,然後再各自前行,卻讓你因為知道有這樣一個人,而不那麼孤獨。
越是少有人走的路,這樣的旅伴就越少。那些孤獨的感覺,可能正是因為他們已經久久沒有遇到旅伴了。
最後說說孤獨和寂寞。我總覺得寂寞需要向外索求,需要別人來緩解。但孤獨確是可以自洽的。恰如,你在圖書館投入地看了一天的書,抬頭才發現,天黑了,閉門時間已到。你走在回去的路上,看星光點點,秋風瑟瑟,你覺得孤獨。
可是,相比於投入產生的充盈感,這種孤獨,又何足道呢?

補充的分割線——————————————————————————————————————
這個答案不知怎麼又被翻出來了,就補充幾句。
現在心理學已經有一些關於獨處的研究了。是(solitude)而不是(lonely)。結果發現,獨處能夠整合心理資源,對於保持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這個和文藝的說法有點像了。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動機在杭州 是心理學專業人士,他提到研究孤獨感的文獻不多。
但是同樣心理活動的「喜悅」 」悲傷「 ,心理學就經常拿來研究。為什麼?

孤獨感與其說是心理活動不如說是天性


來看一個有意思的事實:貓和狗兩種動物誰會有孤獨感? 網路上有視頻拍攝主人離開家以後貓和狗一天之中的反應。狗會有各種焦躁不安的反應,主人回來反應消失,上串下跳嗨到不行。貓嘛,淡定得很乾嘛。

雖然貓和狗已經經過數千年的訓話,但同在物種進化的亘古長河中,這點時間根本算不上什麼。犬科動物的群居天性和貓科動物的獨居天性決定了,誰會有孤獨感誰不會。


同樣人類文明的幾千年和狩獵猿的1500萬年的進化史比起來也是一瞬間而已。對於」孤獨「,人類學家比心理分析學家更容易接近問題的實質。(如何接近實質可以參考德斯蒙德 莫里斯的《裸猿》(The Naked Ape) )

狩獵猿是群居動物,當離開群體時,會出現消沉、抑鬱,焦躁等負面的情形。我們就感到孤獨了。

不過人類發展到今天心理活動之複雜也肯定不是狩獵猿可以比擬的。所以文學角度的孤獨覺得不是客觀上的脫離群體這麼簡單。簡單分類一下

思念型: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夫君)
明月夜,短松岡(亡人)
西出陽關無故人(基友)

太久沒有被滋潤型:
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慵懶)
但為周郎顧,時時誤拂弦(騷情)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帷(寂寞)

無人理解型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恃才)
我歌月徘徊,我無影凌亂(自樂)

莫名其妙型
念天地之悠悠 獨悵然而涕下(發神經)

-----------分割線-------------------
有知友提出跑題 所以總結一下觀點:
孤獨感很難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因為像膝跳反射一樣它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種本能。



什麼是孤獨感呢?

在另一個問題「讀書越多會越孤獨嗎? - 心理學」中,張家瑋說,孤獨感有兩個來源:

A無法獲取外界信息。

B無法對外界傾吐信息。

我認為他的說法是很有見地的,確實只要有適當的信息交流就可以消除孤獨。

然而,「孤獨」這個詞是不會有大一統的解釋的,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關於孤獨的定義。

所以,我不準備解釋什麼是孤獨,而是從哲學層面分析孤獨感的根源。

首先,與人社交卻是不可持續地消除孤獨的,「適當」只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因為「社交」無法解決孤獨感的根源:解釋的空白

解釋的空白是一個哲學性的原則,即「任何事情都不能解釋本身」。

比如「好」在字典中有「優點多或使人滿意的」的釋義,但是這並沒有真的解釋清楚。我們可以輕易地提出「什麼是優點」或是「什麼是滿意」這樣的問題,像這樣的問題會無窮無盡,直到把整本字典翻完還可以繼續問下去。當然,我們可以耍無賴,我們把優點解釋為「事物好的地方」,於是問題就變成了「什麼是好」和「什麼是優點」的循環,同樣沒有盡頭。

因為「解釋的空白」,解釋一個詞就必須引入另一個無法解釋的詞,單獨存在的詞因為不能理解而被捨棄,或者說根本無法產生。

我們現代人崇尚科學,科學上會用定律來解釋其他事物,但定律本身無法得到解釋,比如我們用萬有引力來解釋重力,但無法解釋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所以,無論未來的科學能解釋多少事,這些定律和原則中的一部分其自身無法得到解釋。

根據解釋的空白可以得到一條推論:一個人知道得越多,不能解釋的事也就越多。

其次,人是不可自知的

這一點其實就是「解釋的空白」的變種,即「我自己無法解釋『我是誰』」。

「我是誰」只能從別人的評價中得到解釋,即我從他人處感知到的他人眼中的「我」才是我對自己的感知。

因為人的不可自知性,才產生了「獲取外界信息」和「對外界傾吐」信息的需求,目的是回答「我是誰」的問題。

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A想要成為某種形象

B刻意做出某些行為,試圖讓人接受某種形象(對外界傾吐)

C從他人處獲得關於我的形象的反饋(獲取外界信息)

D認可自己的形象,感到滿足

如果在C步中得到的反饋和B步中刻意作出的行為不一致,有些人就會感到憤怒,他們覺得我「都是為了你好,你卻還要責怪我」……

「是的,你沒錯,怪只怪……你演得太差。」

在人的不可自知性之上,如果人想要自知,就會定向地進行表演,結果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自己,一旦遇到他人就開始表演。

而獨處也不一定是因為想要獨處,而是想使他人接受自己在獨處這個事實。

合群也是一樣,並不是因為想要合群,而是因為想使他人解釋自己在合群這個事實。

獨處的時候,我們會刷朋友圈、刷博客;聚會的時候,我們也會刷朋友圈、刷博客:可見獨處和聚會並沒什麼大的差別。

陌生人之間總是有更多的話能說,這常給人「相見恨晚」的錯覺,但是事後又會無話可說,感到互相不理解。

那就對了,兩個人有許多話要說的時候,並不能說明情投意合,也不會成為互相的靈魂伴侶,反而說明互相不理解。

而根除孤獨感的方法是互相「深深的理解」,是不需要說話、不需要社交。越說話、越社交,不能解釋的內容就越多,被人喜歡的同時也被人討厭,再也無法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

至此,可以得到另一條推論:一個人社交得越多,就越不知道自己是誰。

如上,從哲學角度來看,產生孤獨感的根本原因在於「解釋的空白」,直接原因則是:

(1) 知道得太多;

(2) 社交得太多。

雖然古話說「自知者明」,但這隻能是美好的幻想。

為了對抗孤獨,人們會讀書或是舌尖,然而不可能真的消除孤獨。

直到有一天……

他理解了「解釋的空白」,接受孤獨,不再想要解釋自己是誰。


你問一個人,關於某個問題有沒有跟他討論過,他說沒有也沒有興趣的時候,而你只是確認下平日的閑聊是否有提及而已,並不是這個話題想要去討論。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經常失眠?
有很充實的生活但還是內心孤獨空虛,不習慣一個人生活怎麼辦?
30+女,一手好牌被自己打壞了,一事無成,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怎麼辦?
長時間不回家是什麼樣的感受?
是否真正存在不需要交心朋友的人?

TAG:社會心理 | 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