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歌劇如何入門?
已經搜索過知乎相關問題。對於古典音樂的欣賞,歌劇一直是心中的痛。
其一是因為語言問題,聽不懂,難以產生感情共鳴。
其二是資源和信息檢索問題,中文網上歌劇資源比較匱乏,相關信息也不甚充足,希望大神能指條國外網站的明路。
其三是時間問題,一出歌劇往往時間漫長,新手入門時往往被時長所擊倒。(記得我第一次聽馬六,淚流滿面,因為實在是太長了!)(題外的相關小調查:身處信息時代,大家能全身心抽出這麼長一段時間嗎?)即使在觀看dvd時因為古今審美差異,劇情很難再吸引人,從而放棄(也許是我挑選的曲目不對……)大家也許會說這是葉公好龍,故作高雅,有多少人想真正體驗古典音樂之美的時候敗倒在這樣的言辭下呀。
Q: 聽義大利、法國、德國歌劇,不懂這些語言聽不懂怎麼辦?
A: 只要你英語足夠好,教你一個辦法你一定能真正聽懂一部歌劇。
上學期我上了一門歌劇鑒賞的課,一學期內欣賞了威爾第的《奧賽羅》,比才的《卡門》和普契尼的《曼儂萊斯柯特》。我也從一個囫圇吞棗聽歌劇的業餘愛好者,變成了一個掌握了聽歌劇的技巧觀眾。想要真正意義上的去欣賞一部歌劇,你需要重複聽四遍以上,與此同時,你需要一個讓你了解歌劇的秘器——Libretto。
什麼是Libretto?跟戲劇有劇本一樣,歌劇也有自己的劇本。一些Libretto有雙語(歌劇的語言和英語)對照,而你在聽一個你想要了解的歌劇之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讀Libretto上的英語翻譯。一般來講,一些三小時左右的歌劇,劇本都不會很長,比如卡門的劇本,我記得也就50來頁。劇本都是對話體故讀起來也很輕鬆,基本上我覺得過了大學英語四級就不會有太大的閱讀障礙。為什麼要讀英文的libretto?這是中國並不是一個消費歌劇的大國,所以中國的翻譯雖然市面上有,但是比起英文翻譯相對較少。所以所有語言里,英語版本算是最accessible的一個。Libretto的資源,我隨便再google上一搜就找到了一個:http://www.operafolio.com/list_of_opera_libretti.asp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購買。在美國amazon上搜Burton Fisher,就會出現無數本不同的libretti,也都不貴,平均就10美金左右。通讀Libretto,你可以了解故事梗概,人物性格,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你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劇本是歌劇的骨架,那麼作曲家是如何通過音樂讓整個故事更立體,讓主要人物形象更豐滿的?
帶著這個問題,以及之前看Libretto對於人物和劇情的理解,我們才能開始第一遍聽歌劇。第一次聽歌劇,我建議選擇只聽CD音頻。對照著libretto一起聽,這一次你需要特別關注的是音樂的部分。最重要的是關注歌劇里一些重點唱段。當管弦樂隊優美的音樂想起,當歌劇演員唱到那些遠近聞名的唱段的時候,你將體會到音樂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生命力。你將體會,比才給卡門裡的主要人物譜寫了他們的人物歌,當某些熟悉的旋律交織響起,那些分外鮮明的愛恨糾葛;你將了解,像《曼儂萊斯柯特》那樣空洞的劇本,普契尼一樣的作曲家是怎麼樣賦予作品靈魂的。音樂,作為一個歌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需要在理解故事了人物性格之後再進一步體悟的東西。
在理解了劇情,分析了音樂之後,你才能真正地開始「看懂」歌劇。這時候你就可以現場去看歌劇,或者看歌劇的錄像了。這時候有沒有字幕都不再有關係了,英文在看過libretto和聽完一遍歌劇之後,你對一些旋律已經有了印象,哪怕沒有字幕,你也能了解舞台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時候再專註於字幕,就會忽視歌劇演員們的「演技」。有優美的嗓音的同時,歌劇演員在舞台上的表現力也是人物塑造成功與否的一大關鍵。像卡拉斯這樣的歌劇演員,聲音上不能說是很佔優勢,有時候直上直下讓人聽了覺得有些刺耳,但是她在舞台上的表現力註定讓她光芒萬丈。她演熱情似火又善變的卡門,沒有人會覺得不合適。與此同時,舞台布景和演員服飾也是資深戲迷們專註的東西。這些都是會給整場演出加分,讓人們對歌劇印象深刻的元素。
在看完一遍歌劇以後,你對於這個歌劇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如果你覺得它很棒,不妨可以多聽幾個版本,比較不同的歌劇演員怎樣將同一個劇本能演出/唱出不同的風格。這時候你再聽歌劇,就可以帶著輕鬆的心情去聽,總會有一個最順耳的版本討你歡喜。如果你對這個歌劇的背景資料感興趣,可以去查查一些世界上大的operahouse的官網上對於該歌劇的樂評和分析。
有了這聽歌劇的四個步驟,下次和同道中人談起某一部歌劇,你自然能侃侃而談。
至於入門歌劇,我強烈推薦《卡門》。這個歌劇故事情節簡單,人物性格鮮明,再加上耳熟能詳的音樂,就算一開始不了解劇情也不會法語,也基本不會產生任何理解上的障礙。而且卡門的曲子實在是太耳熟能詳了:你聽到prelude的時候就會一震:我去,這不是每年新年聯歡晚會老放的那個曲子么!聽Habanera或是鬥牛士之歌的時候你會一拍腦門:我去,我小學的時候彈鋼琴彈過這首好嗎!基本上又驚又喜就這麼看完了。
接下來我推薦普契尼的若干比較成熟的歌劇,比如《圖蘭朵》,《托斯卡》,《蝴蝶夫人》。這些歌劇好在音樂性比較強,旋律比較優美,所以能夠吸引較多的入門觀眾。你要是實在看得不耐煩,聽聽音樂也是好的;普契尼從瓦格納那裡偷師,又自成一派創造了自己的音樂風格,單純喜歡他音樂的人都不在少數。
至於有些知友提到的瓦格納,在我眼裡跟鋼琴屆的李斯特差不多(彈鋼琴的懂),是歌劇界比較難攻克的目標,特別是尼伯龍根,不建議一上來就挑戰。別的不說,就說時長:若是聽說得認認真真地坐六個小時才能聽完,估計會嚇跑一批群眾。謝 @謝竹君 邀。相信題主和我一樣並非音樂專業出身,屬於自學成才苦無門路的業餘愛好者。由受過系統的藝術培養和訓練的專業人士來指導當然是光明大道,但無門無派獨自走江湖的也自有一套功夫指南。歌劇院的大門其實對人人都是敞開的,並不是要懂了才走進去,而是因為好奇進去了,然後才懂得,所謂「入門」從你提問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沒錯,「好奇」是塊敲門磚,放在哪兒都好用。根據個人情況不同,歌劇的敲門磚長的也不一樣。我們這些非音樂世家的人接觸並且認識歌劇大概主要有以下3個渠道:
1、影視媒體對古典藝術形式的承載
也許你是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聽到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也許是在《教父》、《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聽到馬斯卡尼的《鄉村騎士》;也許在《現代啟示錄》里聽到瓦格納《飛翔的女武神》;在《費城故事》里聽到焦爾達諾的《安德烈?謝尼埃》;在《贖罪》中聽到《波西米亞人》……日劇里也特別愛用歌劇配樂,《白色巨塔》里的《唐豪瑟》序曲,《交響情人夢》里《魔笛》中夜後的詠嘆調等等,數不勝數。不管是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故事情節吸引你,或者是優美的旋律直接打動了你,它讓你想了解更多,這是個非常好的開始。
2、跨界古典音樂家和明星音樂會效應
因為有了「三高」、莎拉?布萊曼這樣的跨界歌唱家,成功打造出「帕瓦羅蒂和他的朋友們」這樣的商業藝術品牌,藉助「明星」效應的商業宣傳和全球轉播,使得美聲唱法走出歌劇院的象牙塔,傳達到地球每一個角落,變成了人人可以欣賞的通俗藝術。
3、同好群體的知識傳播和互動宣傳
就算是上面的兩點你都不感冒,如果身邊有一個沉醉於歌劇藝術並熱心給你洗腦的朋友,不斷給你講述舞台上的細節,強迫你收聽經典唱段,跟你八卦歌唱家的逸聞趣事,時不時還送福利帶你看演出,相信你也會更快入門。
有了這點好奇,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路子修鍊了。站在非專業角度給你提點實用建議:
1、語言障礙主要是對歌劇文本的理解。由於歌劇領域並沒有大量新作需要解讀,基本都是經典的重排,因此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補充歷史、文學和戲劇知識,觀看關於歌劇製作的紀錄片以及宣傳片解決。
經典歌劇大多產生於17-18世紀,這個時期,歐洲文化文藝復興的浪漫主義逐漸取代古典主義,同時,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也推動了現實主義。歌劇的題材也基本反映了這些美學思潮,建議聽歌劇之餘大量閱讀同時代文學作品(特別是法國文學和戲劇),不負學術責任推薦作品如下:
(1)希臘、羅馬和北歐神話,古希臘悲劇:特別是以下人物——俄狄浦斯、安提戈涅、俄耳浦斯(也就是歌劇中的奧菲歐)、莎樂美、海倫……
(2)古典主義劇作家:高乃伊、拉辛、莫里哀、博馬舍、莎士比亞……
(3)浪漫主義文學:大仲馬、小仲馬、雨果、拜倫、歌德、普希金……
(4)17-18世紀歐洲重要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如法國大革命中的英雄人物,王室宮斗八卦史……
其實歌劇的人物關係和情節線相比電影簡單多了,要麼是講愛情三角關係,或者破鏡重圓,或者一方飲恨身亡;要麼是講個人同命運抗爭最後失敗的悲情故事;要麼是講夢境、仙境的超現實情節……同樣的high concept配合奇幻的、滑稽的、革命的、異域風情的環境,演繹出不同的悲歡離合。如果看一出歌劇時你恰好也讀過有關的文本,看過同樣題材的戲劇,不用逐字聽懂,僅僅沉浸在歌聲傳達的情緒中,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故事的補完。(有時候看字幕反而容易打斷情緒。)
2、視頻資源和網路信息少不一定是壞事。現在歐洲的大劇院會製作歌劇電影,在電影院安排特定時間放映,國內電影資料館好像也放過。但為了更好地還原歌劇現場的觀感體驗,不建議通過看視頻來學習。(還是推薦讀書),可以演出前參加主創人員的宣講活動,進場前買場刊(一定不要省這點銀子,這是珍貴的學習資料!)演出後回看劇目製作紀錄片。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國家大劇院已經做得比較好了,歌劇演出前一周都會設藝術講座,邀請主演和觀眾分享,指導一些名段欣賞。同時,古典音樂頻道里幾乎每一部大製作都有專業的台前幕後記錄,國際聯排的劇目還會推薦其他劇院上演的版本。(藝術要入門,還是推薦走到它真正生長的地方,遠比看一部網上槍版的視頻收穫多。)
3、如何看待歌劇時長:一出歌劇加幕間一般在2.5-3個小時,長一點的如《玫瑰騎士》要接近4小時(瓦格納先不提);短的如《鄉村騎士》和《丑角》一般會安排在一起演出;《假面舞會》之類的演出前早一點到有可能享受到「宮廷舞會」般的福利彩蛋;如果有特別精彩的演出和謝幕,前後加起來的時間等於看兩場電影連映。與在家看碟的區別可能就在於,不能夠隨時暫停發個朋友圈,回兩條QQ,上知乎問個問題,再去淘寶購個物。不過,如果時間真的那麼緊張,大概也不會想到看DVD。
我們覺得歌劇時間長,是因為我們的時間觀已經被社會改造了,被大量碎片化的,看似重要其實無用的信息填滿了。藝術需要閑適的心情,忙得沒有空閑的現代人與它最初的觀眾比,多了一點高科技,丟失和太多詩意。
從16世紀歌劇這種藝術形式誕生以來就沒有變過,需要改造的其實是我們的生活態度。王爾德這樣告誡徘徊在藝術殿堂之外的大眾們:「藝術不應該迎合觀眾,應該是觀眾努力去接近藝術。」
最後,匆匆梳理一下「敲門磚」(有待補充),感興趣可以撿來試試,沒準哪塊就帶你進入了歌劇院的大門(簡單提煉了幾句歌詞大意,義大利語完全傻眼,純屬個人發揮):
威爾第:
- 《奧賽羅》:「聖母頌」;
- 《茶花女》:「祝酒歌」(杯中美酒使人醉,真實的愛情更寶貴。)
- 《弄臣》:「女人善變」(女人心思猜不到,就像羽毛風中飄,一會兒用眼淚,一會兒用微笑,要是相信她,你就是傻瓜;想要不愛她,卻又沒辦法。)
- 《納布科》:「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豎琴啊你為何沉默,為什麼不再歌唱,唱故鄉的歌曲,唱消逝的過往。神聖的祖國啊請給我們力量,堅持到生命的最後時光。)
普契尼:
- 《蝴蝶夫人》:「美好的一天」(漫長的守候,終有重逢的一天,他將我呼喚,我卻悄悄躲開。)&<和音樂劇Miss Saigon一起看看吧&>
- 《圖蘭朵》:「主人請聽我說」(你的名字在我心中,你的名字在我唇際,如果命運明天決定,我怎能承受失去那微笑。);「今夜無人入睡」(地球人都知道)
- 《托斯卡》:「為藝術,為愛情」(藝術與愛情,就是我生命;我用歌聲虔誠讚頌,可上帝啊,為什麼對我如此無情。)&<據說是卡拉斯的最愛&>
- 《波西米亞人》(又名:藝術家生涯):「你那冰冷的小手」(我是詩人,是熱情和幻想,是精神上的億萬富翁,你現在知道了我的一切,讓我來溫暖你冰冷的小手,請告訴我你是誰?)&<和音樂劇Rent一起看看吧&>
莫扎特:
- 《費加羅的婚禮》:「你們可知道什麼是愛情」(有時興奮,有時消沉,幸福似招之即至,轉眼卻消失無蹤;終日輾轉嘆息,但仍心甘情願,你們可理解我心情?)
- 《女人心》:「年輕姑娘要知道」(花言巧語會使人墜入情網,虛情假意才會讓人愛上,使每一位追求者都懷有希望,隱瞞真相卻不顯得慌張,像女皇高高在上。)
- 《魔笛》&<德國人全家歡度聖誕固定演齣節目&>
- 《唐璜》
- 《伊多梅紐斯》
比才:
- 《卡門》:「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你以為擁有,可它卻躲開;你以為躲開,卻被它捉回來。)
萊翁卡瓦洛:
- 《丑角》:「粉墨登場」(穿上綵衣,面塗白粉,明知妻子背叛,還要取悅觀眾,含淚強顏歡笑是丑角的本分。)&<推薦看現場,配合演員的表演,真的是撕心裂肺的痛&>
德沃夏克:
- 《水仙女》:「月亮頌」(銀色的月亮請照耀他,告訴他有人在這兒等待,若我的愛人夢見了我,醒來後他是否仍會記得?)&<比夜後那段更加迷人,耳朵會懷孕&>
貝里尼:
- 《諾爾瑪》:「聖潔的月亮女神」(銀輝中閃耀的月亮女神啊,請賜給這片土地和平,我在孤寂中等待的人啊,請回到我的身旁。)
- 《清教徒》:「我是美麗的少女」
亨德爾:
- 《林納多》:「讓我痛哭吧」(憐憫我吧!殘酷的命運,盼望自由來臨,卻難以擺脫苦難。)&<沉醉不能自拔推薦曲&>
聖桑:
- 《參孫與達麗拉》:「你的聲音打開了我的心扉」(你的話像拂曉開放的花朵,請你發誓說:我永遠不離開達麗拉……啊!回答我吧!說為了愛情,為了我的愛情,在我的懷抱中陶醉吧!)&<心甘情願被歌聲引誘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多尼采蒂:
- 《愛之甘醇》:「偷灑一滴淚」(有滴傷心淚,濕潤她眼睛,我心無所求,真愛死無憾。)
- 《寵姬》
奧芬巴赫:
- 《霍夫曼的故事》:「船歌」(美麗的夜,愛情的夜,天空中星光閃爍,歌聲帶走思緒萬千,微風輕撫,告別幸福時刻。)
德裡布:
- 《拉克美》:「花之二重唱」(白茉莉織就穹頂,紅玫瑰鑲嵌其中,河畔花朵嬌笑著迎接黎明,隨著河水起伏,乘著波光來去,春天。)&<令人陶醉的唱和&>
柴可夫斯基:
- 《葉甫蓋尼?奧涅金》:「連斯基的詠嘆調」(都到哪裡去了?我美好的黃金的青春,明天為我準備了什麼?我看不見,它隱藏在黑暗裡。黎明的曙光開始發白,我的死亡,我的生存,都由命運決定,我祝福我的生存,我也祝福死亡來臨。
)&<奧涅金的悲劇就像是作曲家自己,BBC關於老柴的紀錄片里也講述了作曲家創作這部作品的心路歷程&>
羅西尼:
- 《塞維利亞理髮師》
- 《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
韋伯:
- 《自由射手》
馬斯卡尼:
- 《鄉村騎士》:(間奏曲似乎比詠嘆調更出名)
焦爾達諾:
- 《安德烈?謝尼埃》:「某日,眺望著蔚藍晴天」 &<對法國大革命感興趣的,或者沉迷音樂劇LM的都可以一試&>
施特勞斯:(感覺這位是音樂的絢麗勝過了歌唱)
- 《玫瑰騎士》:「我心中充滿了優雅的氣息」 &<這齣劇最初引起我的興趣完全是因為他與二戰德軍還有德累斯頓劇院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有作曲家的政治糾葛&>
- 《莎樂美》
瓦格納:(這位大神和我不太搭,但是想起幾首曲子還是非常好聽)
- 《唐豪瑟》:「朝聖者之歌」
- 《紐倫堡的名歌手》:「晨光閃耀」(晨光閃耀著玫瑰色的光輝,空氣中瀰漫著花香,極樂世界並非虛幻,邀我前來赴約。)
- 《尼伯龍根的指環》(誰連續完整在劇院聽完了我要跪拜……)
我開始撰寫這個回答的時候,問題還是「歌劇如何入門」,今天看到 @濫觴 的回答,問題的題目竟變成了「古典音樂歌劇如何入門」。。。
所以我意識到,在問題變成「古典音樂如何入門」之前我得提交我的答案才行。(333)(更正,查了問題日誌,題目沒改過。純屬記錯)
我不聽古典音樂,所以我來寫一寫歌劇如何入門。
那當然是從電影版看起啊。
歌劇 電影 - 搜索結果 -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 ( ゜- ゜)つロ 乾杯~ - bilibili(什麼?!我竟然在b站看歌劇_(:зゝ∠)_)
《茶花女》、《蝴蝶夫人》、《托斯卡》、《弄臣》、《阿依達》、《卡門》、《賽維利亞理髮師》、《鄉村騎士》、《圖蘭朵》,這些都是極好的入門劇。
接下來,要保證,音源和音響/耳機質量不要太差。
否則入門的感想就會變成:這難道不是鬼畜嗎?
然後把以下這個歌單聽熟。
這個歌單是dalao給我的,親測有效:
歌劇-網易雲音樂
這麼做主要目的是熟悉一些經典唱段,並且習慣它清亮的唱腔以及發音方式。
因為這種風格和流行文化很不一樣,如果不專門去聽,平時不容易注意到。
(題外話,其實《貓和老鼠》的配樂啊,還有慶典音樂啊,很多出自古典音樂以及歌劇)
* 為什麼先聽這個歌單考慮的是,如果對唱腔、旋律風格陌生、有排斥感的話,進一步欣賞時,就無法專註於音樂和表演了。
第四步:看劇。
看劇看兩個方面,一是情節,二是演唱。
歌劇的故事,講的無非是西方人視角的情啊、愛啊,生活啊,傳奇故事啊。
劇情不會特別複雜。
對白當然也是情啊、愛啊、客套話啊;傳奇、傳說、神話;說辭、信仰、情懷,云云。
(有一些歌劇的作者偏愛寫離奇故事,很好玩,可以留意一下)
我個人對歌劇的故事本身說不上特別喜歡,因為我對情節、邏輯、主旨、表達,都比較在意。
也許這也是因為我看得不多,所以目前沒有對故事情節特別喜歡的。
而且在我看來,美聲唱腔在情感表達方面有缺陷。對情節和唱詞不明確時,聽歌劇唱段是聽不出情感的。在我看來這樣就有問題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好幾個小時連續不間斷地欣賞單純的美聲唱腔的炫技(/或者某重複內容,包括搞笑內容),我覺得我做不到。
……不過無妨。有說法是:歌劇就是這個樣子的,因為人們在講邏輯的時候不唱歌。
所以不要去思考,拋棄目標感,聽聽音樂就好了。
第五步,了解角色分配和唱腔類型,以及相關的歌劇理論。
首先介紹角色分配和唱腔類型:
歌劇和音樂劇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歌劇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唱腔,比如:
女性角色可以分成輕快、端莊和弱女等。
男性角色可以分丑角、英雄、莊嚴等。
聲部可以分成高音、次高、中音、低中、低音。
唱腔/情感可以分成戲劇、抒情、花腔、斯賓托(Iirico Spinto)、瓦格納(Wagner)、炫技(Bravura)、假聲、閹伶、深沉。
以上這些組合起來,就成了戲劇花腔女高音、抒情斯賓托、花腔男高音等。
擅長不同唱腔的演員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這些唱腔對音域和技巧特色的要求並不相同。
接著介紹相關歌劇理論:
歌劇唱段可以分成詠嘆調、宣敘調和重唱。單人的唱段要麼是宣敘調(發展劇情),要麼是詠嘆調(抒發情感),兩人或以上的唱段則稱為重唱,人數更多且同時唱則稱為合唱。
歌劇在刻畫角色時,採用的方式之一是給不同的角色或者不同的情節分配「音樂動機」。
歌劇按照劇情和題材則可以分為正歌劇、大歌劇、輕歌劇、喜歌劇、樂劇、悲劇等,這些歌劇誕生的歷史時期並不相同。
按流派可以分為浪漫派、民主主義、XX國歌劇等。
按照幕數可以分為獨幕等。
然後20世紀以後,經過現代革新,一些歌劇開始不受制於分類限制。
最後介紹歌劇的編製:
一個完整的劇組分為導演、燈光師、舞美、服裝師、化妝師、演員、樂隊、芭蕾、指揮、聲樂指導、製作人等。
第六步,此時可以進一步了解的是文化、服飾和建築。
比如《茶花女》開場的《祝酒歌》就很典型看得到東西方文化差異:
東方文化在傳統酒局裡不會恭維女性,引經據典也不會出現怪力亂神的內容。而西方,連說三句話就可以又是美女、又是繆斯、又是酒神。
然後茶花女的建築涉及楓丹白露宮(電影版哈)。
《阿依達》是一個埃及故事。《卡門》是西班牙的吉卜賽女郎的故事。《蝴蝶夫人》是西方人臆想的日本故事。結合這些故事背景,可以探索背後的文化、服飾與建築。
第七步:吸同一個劇的不同版本/不同語種、吸某一個喜歡作者的劇以及吸同一個演員演的不同的劇。了解不同導演的特點。了解某一歷史時期里不同的劇。
到這一步,欣賞所謂的古典,也就和現在的追星沒有什麼區別。
還有和追星一樣的一點是,出名的歌劇演員未必是完美的演員、他們可能有演唱和技術的瑕疵、聲音也不完美。但是一旦有了閃光點,比如嗓音、聲調、長相、技巧、氣場、對全局的駕馭、氣質、個人風格甚至個人缺陷、對角色的特殊理解、感染力,都能夠使得一個歌劇演員受人追隨。
怎樣,這個入坑姿勢是不是很簡單?
我個人認為歌劇語言和樂理等技術問題並不是最重要的,能看到表演、文化,能夠發現藝術里的細節、能跟著旋律哼哼產生共鳴(即使因為音高和氣息問題,作為一個正常人,大部分旋律我哼不出來_(ゝ??:)?)……就足夠了。
(當然其實我也不迷歌劇,我更迷音樂劇一點)
前面都講得很詳細了,看到第一的瓦格納死忠不禁為題主捏把汗,千萬不要從瓦格納聽起啊。我就來說一下自己入坑的經歷供題主參考。
入門是《費加羅的婚禮》,旋律多,劇情狗血,當時看的是經典的電影版,有老電影特有的幽默感,演員都是非常知名的。當時我一小學生都安心看了幾個小時相信題主也會喜歡的。
接下來是普契尼的一系列《托斯卡》《波希米亞人》《蝴蝶夫人》,亞馬遜上買的盤,附送超級厚的中文義大利語對照歌詞,便宜得嚇人,當時20塊一部。閑的時候還能看劇本。普契尼的這些劇目經常被冷艷的評論家稱為嘩眾取寵的作品,說白了就是為了吸引觀眾,往劇裡面砸狗血劇情、優美旋律、大氣的編曲,
這一系列還有《卡門》《游吟詩人》《女人心》和瓦格納的除尼伯龍根之外的劇目,都買下來絕對很合適。原來電驢上有70部有中文字幕歌劇的合集,看題主能不能找到了。
這個時候應該有自己喜歡的演唱家了吧。百度音樂還有各種播放器里很可能能搜到這些人的錄音,一般36到44首。當年中考前我每周就上一次網,上網就是為了去谷歌音樂下載卡拉斯的專輯,一首一首的下載,然後對著劇本找歌曲信息,那個時候真是真愛啊。
威爾第的《茶花女》(喬治烏在考文特花園的演出)《阿依達》(索非亞羅蘭演過的電影版)《奧賽羅》《弄臣》(帕瓦羅蒂的電影版)這些都是很經典好找的資源,張藝謀那個《圖蘭朵》我真的不想推薦,不過也可以在亞馬遜上買到。
如果題主做到這裡還是很感興趣,應該就會自己去把莫扎特威爾第普契尼等人的資源找來看了。此時跟別人討論歌劇已經沒問題了,如果想再拓展一下,推薦唐尼采蒂和貝利尼,老一代義大利歌劇的領路人;柴可夫斯基為首的俄語歌劇;羅西尼這類輕快的作品;巴洛克時期的歌劇;貝多芬只寫過一部歌劇,不過也應該去看看;瓦格納是個大坑,現在可以跳了;古諾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有《浮士德》,後者是被唱爛了的作品,上上世紀歌劇的代表了。
寫完才發現好多經典都沒提,不過如果題主如果真的喜歡上歌劇那些都是可以慢慢欣賞的,像我一樣每個月看一兩部作品慢慢咀嚼也很好。不建議只聽選段的做法,選段之所以經典不僅是因為旋律,而是可以表現一部劇的劇情衝突和人物性格,一定要放在全劇里才能體會奇妙之處,不然跟快餐式音樂還有什麼區別?
然後必須要推薦幾本書,都是我以前在亞馬遜上找到的:《紐約時報歌劇評論精選》,詳細介紹了所有知名歌劇的劇情,對唱段有賞析,還有每部歌劇的推薦錄音。《西洋歌劇故事全集》,一共兩本,像講故事一樣講述了歌劇的劇情,劇目很全,描寫很精彩。有一些劇目是我在書上看到覺得吸引人才去找著看的。《留聲機》是一本很好的雜誌可惜停刊了,原來在西單有成排的打折賣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三聯愛樂的也可以買來看。
在最後默默看一眼樓上說歌劇燒錢的,我承認進入唱片行看到一排2013年藍光錄像的芭蕾和歌劇全是400多塊很傷人心,但是只要是喜歡,有的是欣賞的辦法,我為歌劇最大的開銷除了現場的票,也就是買了一個120G的ipod classic,如果題主聽歌劇聽得走火入魔了最好也買一個,卡拉斯的70張錄音不是一個手機放得下的TAT!
ps我不是再給亞馬遜做廣告,主要是上學的時候實在沒有其他買東西的渠道ORZ。我從接觸歌劇以來至今一年有餘,也是從一開始耐著性子聽到後來樂在其中不可自拔。在這期間我也做了大量的課外功課,就與題主分享一下在這歷程中自己收穫的小小心得吧。
首先,這種認為「歌劇一直是心中的痛」的感覺是不必要的。如果音樂的力量能夠感動你,你大可以自信地拋開所有顧慮去聽,因為歌劇並沒有要求的更多。有想去聽歌劇的意願就已經是入門的第一步,既然題主問出了這個問題,說明這第一步已經邁出去,接下來我們就應該面對「如何欣賞歌劇」這個問題了。
第一,語言問題。目前流傳於世的經典歌劇主要是義大利語,德語,法語。不得不說,這對我們中國人欣賞歌劇很不利,我們最熟悉的英語幾乎沒有特別出名的歌劇。題主對語言這一點的困惑我也深表贊同。如果不熟悉歌劇的語言,也沒有字幕幫助,即使再了解情節,也很難理解人物的感情,那些極富感情的唱段我們也沒法兒感同身受。對此,我的建議是最好能精通一門歌劇語言,如果這個不太現實那就要靠字幕幫助,中文最好,最不濟也要有英文字幕。如果實在找不到字幕的話,那就不要嘗試把全劇聽下來吧,因為這樣對歌劇的理解必然是膚淺的,最終只會對本來的一部名著產生心理陰影,喪失欣賞的慾望。這種情況下我建議去聽歌劇選集,聽那些十分出名的唱段,這些唱段通常具有優美的旋律,朗朗上口,極富感染力。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人,肯定對Andy放給獄友聽的那段歌聲念念不忘吧,那便是出自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中的《晚風吹拂》選段。(不過題主也不用太擔心,絕大部分著名的歌劇都可以找到有英文字幕配音的版本,用點兒心,大都可以找的到的。)
其次,劇情。歌劇不同於電影,它並沒有「劇透死全家」這個說法。事實上,去聽歌劇的人是必須要事先對照著拿到的劇本以了解大體的情節和台詞的。題主之所以抱怨歌劇時間漫長,可能一是因為不知道演員們在演什麼(語言問題),二是不知道接下來要演什麼,由此產生了無法融入氛圍的焦慮感。如果觀演的人事先已經了解了情節,並對台上的目前走勢也很清楚,自然對接下來的情景會有所期待,知道哪裡會有一段著名的花腔,哪裡會有情節上的高潮,哪裡會有一個體現導演功力的布景,時間就在這種期待與興奮中不知不覺的流逝了。當你看到唐璜用他極富挑逗性的歌唱勾引農婦,看到《萊茵的黃金》中巨人踏著鼓點出場或者侏儒變身為龍和蛤蟆,或是在《諸神的黃昏》中聽到英雄的屍體被抬回吉貝宏大殿所奏的送葬進行曲,亦或是驚嘆於出演茶花女的女高音的美貌,你肯定不會再覺得時間漫長而恨不得重新來一遍了。這些體現著歌劇這門綜合藝術的魅力的點滴灑落在全劇的各個角落,需要你去用心發覺和感受。而這些的基礎,必須是建立在你事先了解你所聽的歌劇內容上的,所以,還是不要偷懶吧。
然後我們要考慮聽哪些曲目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最容易的,找最著名的聽就行了。音樂史浩如煙海,可能流芳百世的歌劇不過那數十上百部而已。從我的經驗來看,想要體味歌劇的樂趣,下面這幾位作曲家是無論如何不能錯過的,他們就是:莫扎特,威爾第,瓦格納。這三位基本是歌劇史上的代表人物了,他們不僅歌劇產量高而且精品迭出,如果評選十大歌劇的話這三位的作品估計能佔大部分,作為入門實在是綽綽有餘,還是一個一個的說吧。
莫扎特:這位音樂神童的歌劇特點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的話,那就是「完美」。他能把最陳腐的台詞用音樂語言包裹成天籟之聲,對他我的評價實在是無足掛齒,大家直接去聽就好了,是絕對不會後悔的。他的代表作有三部:《唐璜》,《費加羅的婚禮》和《魔笛》。《唐璜》中優美的唱段實在不甚枚舉,可以先聽下選集感受一下,這樣再在觀賞歌劇中聽到時會有一種不期而遇的滿足感。《費加羅的婚禮》同樣如此,除了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出現的那段,還有其他很多傳世的唱段,有些地方的情節十分滑稽有趣讓人頓足,觀賞時不可錯過。《魔笛》的情節處在『劇透死全家』的邊緣,但無所謂了,那段夜之女王由善轉惡的花腔難度極高極優美,被人稱為決定《魔笛》演繹水平的一段,當你聽到時如果沒有起雞皮疙瘩,那你可以假裝專業地評價:這個版本不怎麼樣。:-)
威爾第:一提起歌劇,普通人首先想到的估計就是這位了吧。沒辦法,誰讓義大利歌劇這麼流行,而威爾第又是其中執牛耳的人物呢?他的代表作有中期的四部:《弄臣》《吟遊詩人》《阿依達》《茶花女》和晚期的兩部《法斯塔夫》《奧賽羅》。義大利歌劇從羅西尼開始確立的以優美旋律為主的風潮,到威爾第時已經達到了頂峰。所以聽他的歌劇,即使不去關注作品中的人文意義,那曼妙的旋律線也值得你仔細去回味。這幾部的介紹網上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想聽的時候再去了解也不遲。
瓦格納:終於說到我跪舔的偶像了。作為音樂家中的最牛逼的哲學家,哲學家中最牛逼的革命家,革命家中最牛逼的作家,作家中最牛逼的音樂家,瓦格納可以說是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他道德敗壞,多次勾搭人妻,債台高築還四處賴賬,參與暴動導致長期流亡國外,而且還有一個致命的觀念:反猶太主義。可以說如果不是他的音樂,他現在的名聲估計就要和希特勒緊密聯繫在一起了,以色列甚至禁止他的作品在國內上演。但儘管如此,想要就此抹殺他音樂上的成就也是不可能的,矗立在拜魯伊特的專門上演他作品的歌劇院便是明證,這裡已經成了瓦格納樂徒的麥加聖地。他讚歎說貝多芬的《歡樂頌》開闢了「普遍藝術的王國」,然後他秉承貝多芬的遺志,在這個王國里開疆拓土,最終達到了他自己發起的『戲劇音樂』運動的極致,以致後人不得不另闢蹊徑以避開他的影響。他一生的心血《尼伯龍根的指環》系列包含四部《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里德》和《諸神的黃昏》,前後花費24年,合計長達16個小時,是一部融合了管弦樂,人聲,舞蹈,手勢,詩歌,戲劇等藝術的集大成之作。這是一部現代啟示錄,其中蘊含的政治哲學意義和對永恆人性的探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對這樣一部作品,想要吃透是不可能的,就如同《紅樓夢》之於中國人,是常讀常新的。品味這樣一部作品,我強烈建議先看看蕭伯納蕭翁的權威評註《瓦格納寓言》,相信看完肯定對作品會有更好的理解。
上面這些提到的作品作為入門來說已經足夠了,能把這些全聽下來並有所感悟的,基本不用再讓別人告訴怎麼聽歌劇了。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值得欣賞的曲目,僅列舉如下:
莫扎特《女人心》
瓦格納《羅恩格林》,《飛翔的荷蘭人》
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威廉退爾》
比才《卡門》
韋伯《魔彈射手》
再補充上知友大力推薦而我孤陋寡聞的普契尼:《波西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圖蘭朵》
等等,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和之前提及的作品一樣,同樣值得欣賞。
最後關於如何獲取到這些作品,我想如果財力允許的話還是買DVD珍藏吧,畢竟是別人的辛苦勞動。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關注知乎以來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希望能幫助到題主和那些看到這個答案的同學,呵呵。沒人邀也就不謝邀,晚安!
PS:再附上我最愛的TED演講之一 Benjamin Zander: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classical music,希望可以激發更多的人產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語言問題不是問題,有字幕啊,看外國電影不是也聽不懂么?而且除母語人士,沒多少人能完全聽懂歌劇唱什麼。我會英語法語義大利語,這些語言的歌劇我能聽懂一半不錯了(英語的可能能聽懂多點,但是沒字幕絕對不行)。
時間問題更不是問題,兩個小時的電影99%的人都看得下來,兩個小時的歌劇就看不下來了?記住歌劇不是看情節的。
歌劇選擇方面先聽耳熟能詳的,如卡門,茶花女
然後有兩個辦法,一是認真的完整看,帶字幕就可以了,你不能幹別的,就完整的看下來,看得想睡覺沒關係,硬撐。看之前熟悉一下劇情,現場更好。
二是反覆的聽,就當背景音樂,一直放,輪個五六遍至少。
看到題主的評論,應該對西方古典音樂有不錯的了解,也許這個回答就過於淺顯,希望對有興趣入門的朋友們提供一點幫助。
如何欣賞古典歌劇,不在於聽完多少版本,看過多少演出,我想真正的欣賞是喜歡,熱愛甚至是生理反應(正如胡大為答案中所說的,夜後的詠嘆調真讓人起雞皮疙瘩)。從歷史背景,作曲,指揮,樂團,劇院和歌唱家入手來了解,如果不是真正喜歡的話,是一件相當枯燥無味的工作。
我是從那些最著名的唱段開始逐步了解古典歌劇的,主要是抒情唱段,特別是詠嘆調。這方面義大利歌劇是一個很好的入門選擇。首先是音樂性方面比敘事性唱段更顯飽滿和熱情,歌唱家在演繹詠嘆調時也是傾盡全力。那些優美的音樂(唱詞也許一開始並不能理解的很清楚)本身,就是一件熠熠生輝的藝術品,雖然一些唱段被唱到濫俗,比如Nessun dorma(今夜無人入睡),E lucevan le stelle(今夜星光燦爛),或者Vissi d`arte(為了藝術和愛),但是當旋律響起的時候,我們依然能從這些片段里感受到愛,生命,絕望,死亡的激情。
另一個入門的方法是從歌唱家入手,如果你喜歡他或者她的聲音和演繹,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比如人盡皆知的帕瓦羅蒂,也許在嚴肅的歌劇愛好者看來,他更像一個通俗歌手,但是當《弄臣》第一幕中,他扮演的Mantova公爵開始唱女人善變,那飽滿華麗的音色,吐氣換字間風流派頭躍然眼前,儘管他本人在中年以後和英俊漸行漸遠,單聽他的聲音,作為男人也不禁有點心旌搖曳。
無論是怎麼入門,有了興趣才會去深入的了解,聽了唱段就會想聽完整版的演出,去搜尋資料,去選擇版本,去研究相關的背景。之後怎麼做,胡大為的答案說的很專業,就不班門弄斧了。真正歌劇的欣賞是要去劇場看演出。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就看DVD。光聽CD音頻不是入門好辦法。
英語歌劇也有很多好的劇目,近年來有一個英國作曲家叫Jonathan Dove寫了很好的歌劇,其中有一部匹諾曹歷險記,我覺得極為適合歌劇入門。鏈接在此 The Adventure of Pinocchio Jonathan Dove Act 1The Adventure of Pinocchio Jonathan Dove Act 2
聽歌劇要懂歌詞知道劇情很重要,因為歌劇的精髓不僅僅是作曲家創作的音樂,歌劇演員的歌唱,也是劇作家與作曲家要表現的戲劇,和導演的藝術設計和表現意圖。 最簡單的方法,很多歌劇都有電影版本,有中文字幕,DVD版本也有,多看看就好。有個比較暴力的辦法,就是狂聽……不僅適用於古典音樂,還適用於歌劇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歌劇現場版是在義大利維羅納的7月歌劇節上,看的是卡門。那個時候對歌劇了解的不多,但是考慮到這個機會難得,以及義大利是歌劇之鄉就去了。。。由於這個票價實在是太貴(近2000元)覺得實在是要對得起這個票價,以及現場字幕很遠,根本看不到。。。於是就在家裡把卡門看了五六遍,直到唱到哪首歌,就能反應出歌詞的地步,再去看的現場版。。。效果拔群,真正看演出的時候,完全在關注演員的唱法和不同的表達方式,也不在乎歌詞是啥了。。。
古典樂我是三月份才入的坑,也是花了三個月時間聽了2000多首曲子,雖然感覺自己還是在坑邊緣徘徊,甚至都不算樂迷,但是我覺得我對音樂的敏感度比以前好多了,有些曲子一放,甚至都能大致猜出是哪個時代的,哪個作曲家的作品了。。。
因此說明狂聽是真的有用的。
不知道您欣賞歌劇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培養愛好,倒是建議從古典唱法的音樂劇,喜歌劇,輕歌劇,英語歌劇入手,然後看看是否適應這種邊演邊唱的演出形式。。
- 所謂古典唱法的音樂劇其實就是從輕歌劇衍變出來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劇情豐富,有趣。我推薦一些音樂劇:
- 韋伯的:日落大道,歌劇魅影。尤其是歌劇魅影,裡面有很多經典的詠嘆調,雖然唱法偏流行,但是也是接觸歌劇的一個窗口。
- 德奧法劇:Rebecca,伊麗莎白,巴黎聖母院,羅密歐與朱麗葉
- 喜歌劇:風流寡婦
接下來找一些比較著名的劇來看看,比如卡門,費加羅的婚禮啥的。。這些劇你的序曲都很熟悉,所以不會有很強的膈應感。。。
我並不是很懂,不過必須說 MP3 和線上音樂時代對歌劇迷挺不利的。歌劇的 CD 裡的小冊子往往厚達數百頁,用英法意德四種語言印出全部歌詞。一邊聽一邊跟著看英文版歌詞就問題不大了。如今一切比特化,meta data(歌詞和小冊子就是 meta data)未能如從前那麼完備,很遺憾。
歌劇在今天是很 camp 的東西。得培養對 camp 的欣賞力哦。14/15年全球上演次數最多的十大歌劇,最後的括弧內是當年上演次數。來源http://operabase.com/
可見義大利歌劇佔了6部;法國1部;莫扎特3部,其中還有2部是義大利歌劇,只有1部是德語。這基本上也是歌劇世界的語言分布。(瓦格納是例外,但那是另一個世界了。)這十部都是歌劇中的瑰寶,能歷經百年依然上演不衰,自有其獨特的魅力。從劇本、唱段、配樂都是典範,也是我推薦的入門最佳選擇。
比如我自己的入門,聽了這10部之後,最愛的是義大利歌劇,接下來把bel canto三大家和Verdi, Puccini的各時期代表作的詠嘆調找來聽,不拘是誰唱的,當然越有名越保險。這階段先確定自己喜歡聽什麼,然後照著這個路子往下聽。無需糾結於什麼外行才喜歡Pavarotti,內行專聽bel canto這些奇葩論調。遇到非常喜歡的,看劇情簡介,知道這是個什麼故事,然後儘可能找唱詞和翻譯。對著聽兩遍意思就記得差不多了。
如果當地有頂尖的歌劇院,有條件應該多去。買不起貴的票不要緊,能聽到現場就比聽唱片強。多少名角也是從站著聽前輩大師開始演唱生涯的。
你是入門聽,不是入門唱,更不是指著這個掙房子掙地,怎麼高興就怎麼來,只愛聽個腔,那連劇情唱詞都可以不管。歌劇講盡了人間的愛恨痴愁。多聽總不會錯。我就來湊個熱鬧……為啥沒什麼人推薦唐尼采蒂啊?!這位大爺寫旋律多簡單粗暴直截了當花里胡哨奪人眼球啊!這大爺配器風格也很對我胃口啊!女高段子灑狗血花哨的正好妥妥吸引我這種沒什麼深層次品味的人以及新手路人甲乙丙丁圈粉好嘛!而且影視劇里相當多用啊!不多說 現在開始唐大爺安利專場:
lucia di lammermoor
著名的mad scene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ucia_di_Lammermoor
Linda di Chamounix
村女琳達的小故事 萌萌噠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inda_di_Chamounix
Don Pasquale
略狗血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Don_Pasquale
lucrezia Borgia
毒婦人 重口味我喜歡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ucrezia_Borgia_(opera)
三女王系列:
安娜博林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Anna_Bolena
瑪麗斯圖爾特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ria_Stuarda
魔鬼羅伯特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oberto_Devereux
戲劇花高真的聽的爽
caterina cornaro
這個其實不太入門級 但是私心喜歡就放啦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aterina_Cornaro_(opera)
。
。
。
。
。
。
好的我發現我是個重口味的人了……拔腿就跑
我記得小時候看過的第一部歌劇是威爾第的茶花女。那個下午實在沒有什麼電視節目好看,只好看它了。所幸是中文版的,中國的演員,演唱也是用中文,還有字幕,所以很容易搞清楚劇情,這讓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也聽得津津有味。這點和京劇評劇什麼的有點類似,即使不懂得欣賞它們的演唱技巧等藝術層面的東西,如果明白它的劇情,就可以安靜的當做舞台劇從頭看到尾。一旦做到這一點了,才可能被音樂,唱段,表演等等所感染。所以作為入門,不妨先找一些有中文字幕的經典歌劇來看,網上就有不少,比如我剛才說的茶花女,還有莫扎特的魔笛,美國大都會歌劇院James Levine指揮的那個版本,英文演唱,網上的視頻還有中文字幕,非常棒。
關於版本,這個在入門階段不需要糾結,不必非要上來就挑,入門的目的就是要聽懂,聽進去。
對歌劇相對來說略微熟悉一點,就說說歌劇。
我個人的經驗是,如果想聽歌劇,那麼形式上,先從詠嘆調聽起,從各種場合被演繹的次數較多的、著名的段落聽起。
這裡先走一小會兒題,提一下國內聲樂界的兩大重要賽事,在電視平台上最重要的中央電視台的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和專業上最權威的中國音協舉辦的金鐘獎聲樂比賽。
金鐘獎專業性偏強,這裡暫且不說。
央視的青歌賽是1984年舉辦的第一屆,每兩年舉辦一次,1998年第八屆青歌賽首次對全國直播,2010年第十四屆之後隔了三年到2013年才舉辦了第十五屆,這之後一直傳聞因為種種原因這個賽事要停辦了。
為什麼要提這個?因為儘管在2004年之後青歌賽在收視上漸漸受到了地方台選秀節目(最先首當其衝的當屬湖南台的超級女聲)的強烈衝擊,但在它剛開始對全國直播的那些年(1998——2004,第八屆——第十一屆),影響真是巨大(那時候地方台都沒多少像樣的綜藝節目,央視三台文藝頻道是大家為數不多的綜藝節目選擇,那幾屆青歌賽的直播簡直是很多人茶餘飯後關注討論的熱點)。我們家當時也場場必看。
我最早對歌劇詠嘆調的認識就來源於那些年青歌賽美聲唱法的比賽當中選手們常常唱的一些曲目。我記得最初吸引我的就是羅西尼歌劇《塞維利亞理髮師》中的男中音詠嘆調「快給大忙人讓路」,大段快速的義大利文歌詞通過演唱者如連珠炮一般唱出來,加上詼諧明快的曲調,極好地體現出費加羅這個人物熱情而樂觀的性格形象。
我記得二十一世紀初的頭幾年,借著「三大男高音」來中國開紫禁城演唱會的東風,有的曲目好像一下子飛到大家的耳朵里,比如很多人一提起美聲,一提起男高音,就想到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的選段「今夜無人入睡」,那時的青歌賽上,這也是男高音選手們爭相演唱的曲目。
……
這種在比賽場合能聽到的詠嘆調有幾個優點,第一,比賽有時間限制(一般一首歌限制在四分鐘或五分鐘之內),所以選手只能選擇時長相對偏短的曲目(就這有時候還要壓縮),這對於觀眾、特別是入門觀眾的欣賞也很有好處,時間太長多少會受不了;第二,很多選手都會選擇非常經典的段落進行演唱,從參賽者角度出發,經典段落被演唱的頻率高,他們能找到不同名家的演唱來進行學習提高,而從我們觀眾的欣賞角度看也不無益處,因為經典段落之所以成為經典段落,確實有它們的過人之處,音樂上好聽,或綿長舒服,或激烈帶勁,而且在音樂中完美地體現人物形象和戲劇的情節。
還有一點就是,歌劇唱段主要的形式就是詠嘆調和宣敘調,宣敘調純粹就是把有些要交代的情節和過渡之類的唱出來,詠嘆調則是歌唱家們最喜歡的部分,用音樂刻畫人物的性格,並且很多詠嘆調氣勢大、起伏大、技巧難,能體現演唱功力,音樂上詠嘆調也比宣敘調要吸引人得多。所以無論是聲樂比賽還是獨唱音樂會,詠嘆調都是主角兒,極少有唱宣敘調的,對於入門觀眾而言,發現了詠嘆調的美之後,慢慢再去接受一整部的歌劇(詠嘆調+宣敘調),也會容易一些。
關於語言,很多經典歌劇的歌唱語言都是義大利語、法語、德語……我的感受是1)聽不懂不要緊,你只要大致地了解一下劇情,知道這一段詠嘆調是劇中的什麼人物唱的,在什麼環境下唱出來的,情緒的主基調是什麼,就OK了,不必逐字逐句去摳,更重要的2)在聽不懂語言的情況下,你會把注意力更加放在作曲家寫的音樂本身和歌唱家的聲音上,更容易體會到音樂和聲音的美,美聲唱法(Bel Canto)在義大利發展了四五百年,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發聲方式,把人的整個身體視為一件「樂器」,通過協調主要器官和位置的生理機能,持久地唱出自然、流暢、貫通、有穿透力和震撼力的聲音,許多高明的美聲歌唱家的聲音真會讓你感到驚艷和陶醉。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份很適合入門聽的西方歌劇詠嘆調的列表:
解釋一下:
1)之所以說這個列表適合入門,是因為我自己也只是個入門欣賞水平……
2)大致按原歌劇首演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3)推薦級別分四級(有我個人喜愛程度的因素……):黑色字,一般推薦;紅色字無加粗無斜體,較強推薦;紅色字加粗無斜體,強烈推薦;紅色字加粗斜體,最強烈推薦
4)列表中選段所出自的劇目大部分是古典的歌劇,但也有《培爾·金特》是一部詩劇,《蝙蝠》和《朱迪塔》是二十世紀上半葉所作的輕歌劇,《坎蒂德》則是一部音樂劇。(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別大致可以理解為音樂劇的內容和形式都更輕鬆一些,音樂劇演員不光要會唱而且要會舞,歌劇演員不須要會跳舞,而且音樂劇摒棄了歌劇的宣敘調,允許把有些台詞說出來,而歌劇基本是沒有「說」台詞的。而輕歌劇可以認為是古典歌劇和音樂劇的中間形式,當然也有人認為輕歌劇=音樂劇)
5)這個列表當中的曲目幾乎全部包括了第十五屆青歌賽組委會為美聲唱法選手列出的外國歌劇詠嘆調規定曲目(:: 第十五屆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規定演唱經典曲目目錄:美聲唱法 ::),加上其他一些非常經典的選段,很多也在國內國外的比賽當中被選手選唱,應該說這些曲目也是國內各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學歌劇詠嘆調的主要曲目。
關於在哪兒找這些歌曲,國內的音樂網站我推薦蝦米音樂,蝦米上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有不少國內外一流的美聲歌唱家的獨唱專輯資源甚至是國外歌劇院演出的整場歌劇的全部錄音資源,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整理出自己的精選輯,我整理了幾個,基本上上面這個列表中的選段全部可以在以下三個精選輯中找到:
高音作品選I——外國作品
醉人的中低聲部I——外國作品
花腔作品選_吉石徵精選集
我個人對西方歌劇的詠嘆調有種不一般的感情,前年年初在各種事關個人前途的事務都停滯不前陷入困頓我又無計可施的時候,是聽一些詠嘆調讓我不至於完全消沉下去,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到現在都還更心水於色彩比較明亮、比較活潑、比較激烈的選段,有時候真是一曲聽畢,灰色的心情馬上轉少雲間晴。每次聽到《多謝朋友們》和《厄爾南尼,咱逃走吧》裡面密集的大音程跳進,那種歌者(其實是劇中人物)熾熱的情感,讓我內心滿溢著激動,而《命運之力》和《孤獨,我墮落,被人拋棄》這樣戲劇性極強、起伏極大的作品讓人聽來覺得又過癮又心悸,非常震撼。《穿上戲裝》、《我徒勞地勸告自己》、《姑娘的秋波》、《紙醉金迷》和《你們這幫狗強盜》這樣的作品把劇中人物當時的心情或者人物的性格通過音樂做到了入木三分的刻畫,讓我聽了真有種融入劇情的感受。當然,聽《到我愛的人身旁》、《我快樂於她的平靜》、《月亮頌》和《多蕾塔做了什麼美夢》這樣乾淨、抒情的作品讓人心情放平,能有一種寧靜的美的享受。
以上。希望能對題主和感興趣的觀眾有所幫助。我是個門外漢,所以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專業人士不吝賜教。聽不懂詞的確很杯具,因為有的詞寫得的確很美。就詞這個方向來說我有兩個建議。
1德語法語不行可以先聽英語的。從英國的歌劇開始聽,聽不懂還能看得懂下面的字幕。
2找旋律優美的聽。義大利語和法語歌劇時常很美,不用你聽得懂就可以叫人泫然淚下了好么。而且據我了解,學義大利語的同學自己光聽也時常弄不明白在講什麼,畢竟歷史悠久了語言也有變化。
先簡單說一點,因為個人比較喜歡,只是時間太晚了,改天有空再補吧。
語言不是問題,大部分的歌劇都是義大利語,即使如英國皇家劇院等等的,正式演出也都是義大利語,畢竟歌劇這種藝術,就是從義大利起源的。不用把唱詞全部聽懂,先大概了解故事情節,然後能夠欣賞旋律的美就行了——音樂這東西,感染人的往往不只是靠聽清,而是聽懂。
另外,BBC有一套專門介紹的片子,好象是四集。記得看片子里有一小段,講排練時指揮給女主唱糾正《茶花女》里一句歌詞,要求把內心複雜的情感通過「純潔」兩個字表達出來,而女主唱經過他的點播當場也唱出更感人的方式,聽得竟然落淚。可是想想《茶花女》聽那麼多次,竟然沒有去注意這個細節:當Alfredo的父親親自要求Violetta離開自己的兒子,因為他這樣會影響他女兒的名譽時,用到的「純潔」這個詞,卻深深地傷害了茶花女。
……歌劇不是電影,不要把它當作流行文化來看待吧。
歌劇院魅影和悲慘世界不都是歌劇改編的電影么,看看這些會對歌劇有點興趣的
而且,還有一條路就是玩耳機,等你玩到HD650這個級別的時候自然會找交響和歌劇來聽了從相對簡單的作品入手,從語言問題小的作品開始,從好找資源的名作開始。
時間是必須的。且欣賞歌劇需要閱歷,我們年輕人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很慚愧,我很急功近利)。如果只是看過與沒看過的區別,那終歸是未懂、未入門。有朋友最開始也完全聽不懂(不是聽不清),慢慢地,看過多場演出之後,雖然語言上也有難題,但歌劇欣賞水平就潛移默化地提高了。當然,這其中包含著不少前期準備工作:看視頻教程、書籍教程;了解歐洲歷史、文化、宗教的相關知識;學習基礎聲樂知識等等。
看DVD和網路視頻是比較現實的選擇。一開始要看容易些的,像瓦格納的某些作品就不適宜入門時觀看,因為思想感情比較複雜,理解起來比較難。看的過程,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始終都無法投入,那就說明其實歌劇並不吸引你,好比男孩子苦苦追求一美女,覺得她特適合自己,熟悉之後才發現完全不合適。
聽一場GALA其實挺好的~各種經典唱段。
推薦閱讀:
※劇院與話劇(各類舞台劇)的製作方是如何分配利益的?
※托爾斯泰為何如此討厭莎士比亞?
※在北京看話劇,有哪些劇場值得推薦?
※舞檯燈光從最初設計到在劇場里實現的過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