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理想」、「青春」、「奮鬥」之類的詞會讓部分聽者反感?


和犬儒有毛關係
「奮鬥」「理想」這些詞都被過度消費了,
用在了吸引眼球,消費群體注意力。
這些詞和IT界的「用戶體驗」「用戶需求」「創新」一樣,都成了沒有實際意義的空口號,用爛了。

這些詞就和內褲一樣,你得穿著,
但你穿著不是為了每天脫下褲子給別人看:「你看,我有穿內褲哦!」。也不是為了衝過去扒開別人的屁股說:「你怎麼可以不穿內褲!」。

聽其言而觀其行,說話容易,做事難。
每天只會拿大詞說事的,繞開無妨。
正能量不是光靠嘴就能突突出來的。


舉兩個例子吧:
1、自姚明登陸火箭,火箭年年大動作,開創大場面,我們要拿總冠軍!滿版面的火箭吧啦吧啦。結果年年首輪給湖人、小牛、爵士虐。
後來就有了火箭黑,甚至姚黑。

2、小時候,我本人比較傻,特愛吃火腿腸,有火腿腸能吃兩碗飯那種。有次吃一根巨大的火腿腸,吃了好久好久,滿嘴都是,最後噁心得我直接吐了。
從此不再看火腿腸。

so
我覺得題主產生厭惡,是因為以下3點:
1、媒體不負責任的過度宣傳、消耗一個事物的價值。
2、個人期望與現實產生差異。
3、個人心理對某一事物的承受能力。或者說心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每天都有人在抱怨世界,每天都有人在鼓勵自己,到底他們誰說的對?如果你聽到這種信息太多了,那麼或許你應該調整一下自己的收聽範圍,多聽多看那些對你有幫助的人,看看他們都在做些什麼、想些什麼。當你為自己的事業付出得越多,獲取的成就越來越多,心中的疑惑自然就會越來越少。
雞湯喝多了,口味肯定不舒服。但是可千萬別因為反感雞湯就去喝毒藥,那太傻了。


因為你覺得這些詞的涵義是虛假、虛偽的。

這讓我想起十年前看過的一句話:「世上最讓人沮喪的事情,莫過於年輕人變成犬儒。因為他們還未追求就已放棄,還未長成就已衰老,還什麼都不明白,就已經什麼都不相信了。」


第一,因為他們都已經墮落了,而且還不願意麵對這樣一個自己。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士兵突擊》里草原上的五班,許三多到了五班,天天傻逼是的修路,這讓其他幾個墮落的人看見了很不爽,整天冷嘲熱諷蓄意破壞,因為他們已經絕望了,認命了,放棄了,墮落了,並且不願意麵對這樣一個自己,而許三多的存在卻不得不讓他們面對,於是乾脆搞破壞。《當幸福來敲門》中說了,別人不能實現的夢想,他們也不會認為你會去實現,他們打壓你只是為了讓你變得跟他們一樣。

第二,絕望+懶惰=不想看到希望。他們還未追求就已放棄,還未長成就已衰老,還什麼都不明白,就已經什麼都不相信了。

第三,這些詞被過度運用和宣揚,審美疲勞後產生厭煩情緒。電視網路雜誌報刊各種媒體整天在說這些東西,再好的東西說多了也就膩歪了,跟吃東西一樣。這些詞過度被運用的後果就是消耗了它們的價值和光環。再加上現在的社會情緒極度逆反,凡是被宣傳多的東西都會讓很多人抵觸,比如曾經讓無數人著迷的心靈雞湯現在一喝就想吐。

第四,這些詞被很多人隨意使用,被玷污了。就像@GayScript說的,微博上隨處可見一些人上一秒還「做一個靜世安好的女子,冷暖自知。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為青春奮鬥!」下一秒就三五個人在酒吧里喝酒跳舞的濃妝照。只說不做,僅僅把這些詞當成自我標榜的一種方式,慢慢就讓人覺得噁心了。

第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得不到的東西就會痛恨。比如現在的成功學,很是讓人反感吧,其實我覺得成功學並不是不能學,成功學中雖然有很多扯淡的東西,用一個簡單的邏輯來論證成功,但成功學中所倡導的那種打了雞血的勁頭是所有年輕人需要的。但我們之所以厭煩那種打了雞血的狀態,是因為我們做不到。


如果你對這些詞語有反感,那一定是這些詞語曾經在過去被玷污過。


我覺得,這要和一些畫面聯繫在一起。

這幾個詞,單單地看著,我沒有題主那樣「反感」、「噁心」。但是,如果一個人,簡簡單單地在一些「幾個朋友在一起的合影」、「幾張笑臉」,就冠以「青春」,我也會反感。

就像這個問題「什麼是真諦?」中所描述的事情一樣,做上面那些事情的人,也是如此。

語言本身是最無力的,最多只能儘可能逼近一件事物真相,但無法還原一個事物。所以一切語言解讀繪畫和音樂歸根結底都是委曲求全。
感受本身是最不客觀的,試圖用語言來組織的感受更加是沒有意義。而人生那麼浩繁偉大。企圖用一兩句話或一兩點感受來概括之,都是一種虛妄和幻覺。

這種盲目的、不加分辨的簡化,使我產生反感。單一性、封閉性的定義,也使我產生反感,更進一步地,使我聯想到了「高考體作文」。


是平時周圍人發了太多雞湯,把你吃噁心了。

本身挺好的詞,誒……

類似的是日本動畫里的「為了愛,和平,正義,友情……去吧!燃燒吧!戰鬥吧!」


這世界上所有存在於語言中的辭彙,都與現實有差距。
而你列舉的這幾個詞是與現實差距最大的。
它們從嘴裡放出來只需要一秒鐘都不到,但要真正做出來需要一輩子,可能還不夠。


話說三遍如爛草,再說三遍臭狗屁。

--------------------------------------------------------------------------
同樣的話重複多了,就算再熱血,再青春,再有道理,也沒有人願意聽的。

常看到,長輩在餐桌訓子時,老人家一開口提起他年輕如何奮鬥,如何吃苦時,他的子女總是不耐煩的劇透下一句,老人特尷尬。因為同樣的話,他的子女聽過無數遍了,而他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說了很多遍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言也煩。重要的道理,特別重要的話要少說,不要老說。說多了就會讓人煩,煩了大腦就會自動過濾過。父母教育子女特別要注意。哪怕這個道理非常重要,都不要反反覆復老說。


因為太美好而讓人覺得虛假吧!——在現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


很多語言和辭彙已被媒體過渡消費。


因為極端。

我一直覺得有時我們其實挺極端的。(我們只是一個語言符號,沒有打擊一片的意思,文字功底不好,請見諒)其實你仔細想一下中庸這個概念本身其實就挺極端的。意味著什麼都得行。對高考還有回憶的知友,相信非常明白。

比如在進入社會前最重要的是學習。於是大家拚命讀書,一直到博士。戀愛不談,社交不想。
但是一旦混到學歷,進入社會後就和書本以及知識徹底絕緣了。

我記得在剛進入21世紀的頭幾年,有過素質教育的爭論。說不能再逼著孩子背書了。到最後居然發展成了反智主義教育。學習無用論甚囂塵上。經常舉的例子是比爾蓋茨不是也退學了么。最近幾年也是一樣,看到開網店的發財了,政府和媒體就一窩蜂地跑去鼓勵大家創業,到處宣傳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現在輪到青春,理想和奮鬥了。青春不是鼓勵你去做古惑仔,理想不是鼓勵你去做傳銷,奮鬥也不是鼓勵你成為李陽式的人物。青春,理想和奮鬥隨著新東方而興起,又隨著《中國合伙人》而毀滅。每個人的青春,每個人的理想,每個人的奮鬥都是不一樣的,都是值得讚頌的。你想要大房子,發大財,上市納斯達克,那是你的青春,理想和奮鬥。請不要來綁架我。

我的成功不能複製。能複製的成功,是成功學。


毒舌一句,因為你已經沒有了「理想」,虛度了「青春」,放棄了「奮鬥」,於是只好「很反感」。


去看看負能量們吧?每天讀點負能量,如果長期如此還能膝蓋不中箭,咱才真真是妥妥的勇士啊!


不論你說什麼詞都會有部分人反感好嗎。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因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詞出現在了所有媒體的任何一個角度裡面…並不是反感這些詞,我們反感的是濫用這些詞語來作煽動的行為!


因為把這些詞掛在嘴邊的人,不是道德有問題,就是智商有問題。

你不是反感這幾個詞,是反感說它們的人,怕自己說了會被當成和他們一樣的人。


就題主的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感同身受,但是我同樣有些話想說,關於青春,關於夢想,關於正能量。
誠然,這個我們生活在這個略顯浮躁的社會,也許由於自己的局限,於是會遇到那些人,那些事,令人不爽。
我很喜歡這些辭彙,青春,夢想,正能量。但是我會喜歡屬於我自己定義的那些能表達這些辭彙的事物,也許是事件,也許是物品,也許是一種感覺。
我很多盆友會說我矯情,是的,我從16歲就開始矯情了10年多,仍然在這麼矯情,確實讓我的盆友們有些情何以堪。在此我向他們鞠躬道歉,對不起給您們添堵了。

但是我從16歲開始,卻也不停歇的追尋這些東西,青春,夢想,正能量,像個二逼一樣在廈大的草地坡地上滾下來,樂此不疲。(那年我25歲)。我也渴望和一個貌美如花的聰慧女子,青梅竹馬,然後用自己的歲月編織她的年華。我刻意的忽略了從草地上滾下來肘部摩擦破皮,同時也刻意忽略了可能會遇到的高富帥情敵,或者女神一腳踹掉我之類的。

我追尋,是因為我覺得它們美好,我覺得它們美好,是因為我沒有了解全面到它們的不好,或者在我了解後,刻意忽略了那部分負面的東西。

但是,我想,有時候,我也會厭煩這些辭彙被人頻繁的提起。也許是因為 這些詞被以一種我不認同的方式用了。

我以我的方式,去追尋這些東西,我散發我的正能量,追尋我的夢想,祭奠我的青春。
所以,我心理有時候在說:」卧槽,尼瑪這種事物也配冠以正能量?!「

謝謝
Alex
2013-7-11 15:00:34


推薦閱讀:

庫里投三分前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一個快爛的蘋果和一個新鮮的蘋果 你會先吃哪一個?
當別人不止一次評價你的妝容差時,你該怎麼回應?
如何改掉攀比的心態?
活得太走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生活 | 心理學 | 情感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