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哪部電影的結尾?
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電影結尾:《女人四十》、《控方證人》、《龍貓》等等
你呢?
《盲山》海外版的結尾。就情感、現實來說,我其實很不喜歡結尾的畫面,但看過之後我一輩子忘不掉。
《盲山》結尾,有兩個版本,先說內地和諧版。
被拐賣的女孩白雪梅最終在父親帶來的警察解救出去了,最後車往前開,白雪梅把頭伸出窗外,茫然的回望著這個帶給自己痛苦、悲傷的山村。
畫面定格在這裡,然後黑場,出現兩行字。
全篇完。
海外版里有一個迥然不同的結局:警察解救的車在山村路上前行,得知消息的村民四面八方聚來,攔下警車。
全村男女老少一起行動,扛著鋤頭,背著小孩的都來了。
買她的男人帶著人上前拽住警察。
買人的母親躺在車前,誓死不讓。
警察出不了村,只好開回村委會,把女孩和父親留下,說三天之內一定會回來就他們。
警察走後,買女孩的男人要把女孩藏起來,父親出手制止,被其毆打在地。
父親一直呼救,周遭圍觀的村民無動於衷。
女孩情急之下,拿起地上的菜刀砍向了打她父親的「丈夫」。
然後畫面留在白雪梅茫然的臉上,黑屏。全篇完。
看完之後我瞬時間覺得這個世界太可怕了。
眼盲不可怕,怕的是法盲、文盲、心盲。
一個人心盲不可怕,但如果一家人、一村人甚至一個國家都心盲了,我聽過那樣的世界,但再也不敢想像,也怕進到這樣的世界。
」想起一部微電影叫【無翼鳥】
全片三分鐘
開頭是一隻光禿禿的鳥在忙著託運一顆樹。
然後將一棵棵樹釘在懸崖上
完成這些工作後,它興奮的站在懸崖頂上往下看了一眼
然後準備跳躍,從懸崖上往下跳躍
過程
然後它消失在自己製造出的樹林里
隨著「嘭」的一聲,它死了。
它只不過是想體驗一下林中飛行的感覺……
這部短片得到很多成就,據說是一名學生的畢業作品。
無翼鳥是紐西蘭的特產,一生不能飛行。
影片大部分時間都不知道無翼鳥在幹什麼,直到最後它一躍而起,帶著興奮,帶著渴望,向死而生。
當時看這部短片的時候,最後那十幾秒就像有人給了我當頭一棒,讓我明白過來,原來它這麼努力只是想要體驗一回林中飛行的感覺,並且死而無憾,我瞬間控制不住自己的淚腺了。
(打個小廣告,這是我在晉江寫文的二維碼鏈接,新手開車,希望路過的同鞋點進去給個收藏~好人一生平安)
《情書》
「那些沒有開口的告白,終於還是讓你發現了。」
卡片翻過來的那一刻,淚流滿面。
願那位少年永遠清澈透明。
心花路放
是唯一一個看到結尾,我整個人都澎湃了的,本以為是一場相遇,沒想到竟是一段回憶。一直等著黃渤和袁泉的愛戀,沒想到早就各自走遠。在客棧的牆壁上,看著那段字出現又消失,整個人都爆炸了,瞬間淚奔。一向喜歡喜劇結尾,卻對這個電影記憶深刻。因為這部電影,更加佩服寧浩的才華。
姜文《鬼子來了》的結尾是我看過得電影中最讓人震撼的結尾。
《鬼子來了》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照顧看管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
在電影最後,日軍投降,僥倖逃過一劫的馬大三(姜文飾)為給村民報仇扮成煙販,手持利斧衝進日軍俘虜營砍死砍傷鬼子數人。而他最終被國民黨士兵所擒,被判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正是那個與他們曾經朝夕相處的日本俘虜花屋小三郎(香川照之飾)。
電影的結尾就是馬大三被砍頭的場景,這部電影本來是一部黑白電影,但當花屋揮下屠刀的時候,電影鏡頭變成了馬大三的視角,鏡頭隨著馬大三被砍下的頭顱一起滾動,色彩由黑白逐漸變成彩色,最後歸於一抹鮮紅。
鏡頭開始滾動
為了這抹鮮紅的畫面,姜文把電影拍成了黑白片。
最後還有馬大三頭顱的特寫(有點血腥不放圖了),馬大三的頭眨了三下眼睛,然後微笑了一下。電影在前面交代過,這是被砍頭人對劊子手的感激。
—————————————————————————
看了評論,大家好像對這一段念念不忘啊
大家一起欣賞下香川照之的演技吧。
《武狀元蘇乞兒》
兒時看時為蘇乞兒救駕卻不邀功的豪氣所折服,現在卻甚是喜歡這段對白。
「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朕怎麼安心?」
「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你決定。」
「我?」
「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呢。」
《情人》,影帝梁家輝主演的法國電影,比較老了,1992年上映的,可能好多人沒看過,不過值得推薦。(18歲以下先別看啦~)
對於故事的發展我就不贅述了,大概就是這個法國窮人姑娘愛上了梁家輝飾演的闊少,闊少對她及家人都很好,並熱烈追求她,但她死活不願意承認自己愛上了一個中國人(他們一家都歧視中國人),於是不斷地暗示自己「我喜歡的只是他的錢而已」。
再加之其他各種原因,闊少無奈只能和家裡安排的門當戶對的女人結婚,當女主再回到兩人曾經的住所時早已人去樓空,電影的最後女主家人決定回到法國。
就在女主以為再也見不到男主時,隨著輪船的移動,男主的黑色轎車(圖中紅色圈出)竟然出現在了岸邊轉角處!所以事實上男主一直都在悄悄關注著女主!!!
夜深人靜總是人情緒爆發的高發期,女主也是如此……
當她在輪船上聽見華爾茲舞曲時,再也抑制不住對男主的思念和對這段感情的惋惜,那麼倔強的她不得不正視自己對男主的愛。
如果不是她自己放不下身段的話,或許會和男主在一起吧……
瞬間那種因為自己莫名的倔強而錯失愛人將他拱手讓人的遺憾、痛苦、無奈一下子爆發出來……
我想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是這樣的吧,為了各種莫名的原因不去正視自己的真實情感,最後錯過了Ta,多遺憾啊……好好相愛不好嗎o(︶︿︶)o
影片結尾,男主帶著妻子去了法國
即使多年過去,他仍然知道她的一切,仍然悄悄關注著她,仍然深愛著她……
故事寫完了,截圖截到手軟,這個電影的最後真的有戳到我的淚點(我很少看愛情電影哭過),應該要真正看過電影的人才會更有感觸吧!
把它寫出來一是真心覺得有推薦的必要,二是希望看到此文的你們都能正視自己的內心,不要遺憾錯過相愛的人(?????????)
看完不要跑!左下角留個贊啊喂!(? ̄? ??  ̄??)《情書》結尾,藤井樹小姐聽到門鈴聲,跑出屋子。學妹們正一臉欣喜地站在門外,告訴她:「我們發現了很棒的東西。」
藤井樹小姐接過這本書——《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七卷。這是學生時代的藤井樹先生轉學之前,托她歸還的書;沒有和任何人告別的藤井樹先生,接著這個幫忙還書的借口,向藤井樹小姐告別。
她看著書的封面若有所思,說來也巧,這本書是從左往右翻的。學妹們要她翻過來,打開書的背面,看借書卡。
藤井樹小姐看著當年的惡作劇,盯著「藤井樹」這個名字。遲疑了一會兒,學妹們又叫她把借書卡翻過來,看到借書卡背面的藤井樹小姐怔住了。
她有一些害羞,又有一些欣喜,好多情緒夾雜在一起,整個人不知所措起來。趕忙找口袋,想把這張借書卡裝到口袋裡,無奈全身上下的衣服都沒有口袋,只好非常尷尬地把借書卡放回書里,抱著那本《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七卷,徜徉在回憶中。
在她記憶中、那個與她重名的男藤井樹向她告別、托她幫忙還書的那一天。他把書的背面朝上,遞還給藤井樹小姐。真是的,哪有人告別時還不大大方方地說再見,哪有人還書時還不把正面朝上恭恭敬敬地遞過去。那個叫藤井樹的臭小子,內心大概在默念吧,「拜託了,請打開看一眼。請打開背面放書卡的地方看一眼。」
他偷偷地把學生時代暗戀的女生畫在借書卡的背面,靜靜地等她發現,這一句無聲的告白。這個小心思過了那麼多年,最終還是被人發現了。
為了記下你的模樣,我在心裡拚命地按下快門。總覺得這樣還不夠,要把你的樣子印下來、畫下來才能滿足。我把你年輕時的模樣放在這本書的最後,它的名字叫《追憶似水年華》,這一卷叫做「重現的時光」。你年輕時的容顏,我年少時的情書,這段時光在經年累月後重現。這一封情書,雖然晚了些,但你還是收到了。
初看《情書》,認為這個結局過於無力。幾年之後重看,反而覺得這個結尾很好,年少時的暗戀總是淺嘗輒止、點到為止;加之影片到了結尾,並不適合再有高潮,所以導演的平淡處理,我認為恰到好處。影片最後20分鐘,所有人的心結與芥蒂都釋懷和解脫。藤井樹小姐的母親終於理解了爺爺,並且不再將丈夫的死歸結為爺爺的責任;而博子與秋葉在大山前與去世三年的藤井樹告別,也終於使博子放下了這段感情。
從技法上來說,開篇博子躺在雪中體驗「死亡」,與之後面朝雪山反覆呼喊「你好嗎?」「我很好。」是相互呼應的,有關於死者的逝去與懷念貫穿全片,因而本片也並不單純在討論愛情,更摻雜著許多對於「生死」的觀念和想法在內。
許多人會問:「男藤井樹是否喜歡的是女藤井樹,而博子只是一個替代品。」博子也曾這樣想過,樣貌上的相似可能只是一見鍾情的契機,真要發展到談論婚嫁的程度,單靠樣貌遠遠不夠。這就像李宗盛寫的歌詞一樣——「相愛是容易的,相處是困難的」一樣。這兩位女性,在性格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兩人,導演為了突出這種差異,在拍攝時也多用穩重的鏡頭和色調拍博子,用運動的鏡頭和鮮明的色彩拍女藤井。
藤井樹作為一個男生或是一個男人,他對於兩段感情都一樣真摯。藤井樹小姐得到了他年少時、青澀的、稚嫩的愛;而渡邊小姐得到了他內斂的、沉穩的愛。
上個禮拜看完屋頂告白大會,我內心深處感慨於有這樣一個契機,可以讓少年人發聲,表達愛意。暗戀本身是一個人的寢食難安,悄無聲息地喜歡一個人,比大膽說出來要持久、綿長得多。少年時的藤井樹如大多男生一樣,以一種捉弄女生的方式企圖博得對方的關注,並天真地以為只要對方看到了我,久而久之就會喜歡上我,明白我對她的感情。雖然實則並不是這樣,這種通過「捉弄」、「欺負」表達愛意的方式也並不正確,但最後男藤井所畫的那張畫,已經是他全部的告白和心聲。
《菊次郎的夏天》
「叔叔你叫什麼?」
「菊次郎啊他媽的,滾吧!」
直到影片最後才知道,原來那個木訥內向又孤獨的小男孩不是菊次郎,那個不講理的流氓大叔才是菊次郎。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很溫柔。
這個夏日因為好心先生菊次郎的存在,而變得如此溫暖,一群無聊寂寞的大人在陪著小男孩放肆玩耍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童年。流氓大叔帶著正男(小男孩)找媽媽,在發現媽媽已經把正男拋棄了的時候,我分明看見的是兩個孤獨的孩子。
一個不快樂的中年人,不希望看到一個不快樂的小孩子。是因為想起自己不快樂的童年,還是因為什麼?
「菊次郎是你父親的名字嗎?」
「是的。生前好像和他沒有說過話的記憶。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有點寂寞。」
「《菊次郎的夏天》說來真讓人難為情啊。這部片子的話……畢竟還是有些味道啊。自己的味道。真是沒辦法啊。」——北野武自傳《餘生》
「我們都是被嫌棄的人、被討厭的人、不被喜歡的人。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棄,反而一直努力的話,到最後反倒會變成受人喜愛的人。」
謝邀。
看到這個題目倒是想到一部看過的電影,《愛你九周半》(Nine ? Weeks)。在這部討論愛欲的故事中,男女主實力演繹了吸引、浪漫和極富激情的戀愛情節。而在電影的結局,女主終於看清一種關係的真相——凡是會令自己變虛弱的,都不是真正的愛情。但逃離一段關係的過程,卻往往比想像中困難得多,有時在一段令自己感到虛弱的關係里待得太久,一個人甚至會忘記自己有離開的力量。電影結尾,伊麗莎白像離開牢籠一樣離開了約翰的住處,也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發,已經成人的你,無論在一段什麼樣的關係里,都永遠有機會選擇。
就來分享這個故事——
你的身體是一道盛筵
伊麗莎白·麥格勞(Kim Basinger 飾)是一家藝術畫廊的僱員,剛離婚不久,還被前夫糾纏。她金髮碧眼,漂亮又有教養,是個相對保守的人。她幾次偶遇男主,約翰·格雷(Mickey Rourke 飾)。約翰·格雷是華爾街的一名套利者,富裕,英俊。他們第一次看見對方時,就已經感受到了彼此間的吸引。故事從男主向女主搭訕開始。
搭訕後,約翰帶著伊麗莎白到一家歷史悠久的家庭餐廳吃飯,談吐間他表現出的博學令伊麗莎白十分驚奇。約翰甚至趁伊麗莎白不注意時,偷偷買下了她逛街時看過但因為昂貴而沒有買下的一條圍巾。
細心、浪漫的男主,會是女主的一段新的美好感情的開始么?
約翰開始了對伊麗莎白的追求。他做一切令伊麗莎白覺得浪漫的事情:寄玫瑰,送氣球,和她一起坐摩天輪。
他們之間有著各種情慾的遊戲——相比抱怨性生活無聊的老夫老妻,他們的生活可以說充滿了激情和張力。
他們在公共場合剋制不住地表現著對彼此的慾望:在咖啡館中親熱,惹得旁邊的男人側目相視。買床時,他讓她躺在床上公然調情,令售貨員十分尷尬。約翰甚至讓伊麗莎白打扮成一個男人,兩人在高檔餐廳中,像一對同性情侶似的親熱。他們還一起經歷冒險,與街頭混混打鬥,在暴雨的路口激烈地做愛。
一切看似甜蜜浪漫。
你愛我的方式令我虛弱
伊麗莎白對這份突然的愛深深沉迷。她剛結束一段失敗的婚姻,此時出現的約翰無疑是彌合傷口的好選擇。很多人都會在剛結束一段感情時,過於倉促地進入一段新的感情——但這時人做出的選擇往往並不是最理性的。
這段突如其然的愛情里,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當約翰第一次來到伊麗莎白的住處,留言電話里響起了伊麗莎白前夫的聲音。伊麗莎白介紹說,自己和他結婚了三年,隨後沉默下來,等著約翰問起具體情況。可是約翰遲遲不發一言。她疑惑地說:「你不問我現在對他感覺怎麼樣嗎?」而約翰只是微笑地搖搖頭。
約翰不願意融入伊麗莎白的世界,他不關心她的家庭背景,她的親戚朋友,也從未向她談起自己的情況。當伊麗莎白在好奇心的去驅使下跟蹤到他的辦公室,還精心帶上他愛吃的東西作為午餐,約翰沒有表現出多少喜悅。
當伊麗莎白邀請約翰和她一起參加一個派對,讓他見見自己的朋友,約翰終於表露了自己的想法:
約翰帶著她去買衣服,也不會詢問她的意見。
在一個雨天,約翰幫伊麗莎白梳理著頭髮,伊麗莎白問他:「你對別人,是不是也像對我一樣好?」
回答他的只有約翰的親吻,彷彿在說,滿足吧,沉迷吧,放棄思考吧。
伊麗莎白是困惑的。她也許能夠感受到這一切表面浪漫背後的空虛。華麗的皮膚下,是深刻的空虛。她的,他的。沒有任何可以稱之為是意義的東西。
離開本身就是找回力量的過程
從剛開始對約翰的沉迷,到對這份愛的掙扎,伊麗莎白的工作和生活逐漸受到了影響。在辦公室里,她魂不守舍地想著他,電話響了也毫不察覺,同事叫了兩遍才緩過神來,對客戶的名字都不熟悉了。
與其同時,約翰的愛情遊戲開始升級。
他把錢扔到地上,用皮帶威脅伊麗莎白跪在地上撿錢。
第二天,伊麗莎白看到她的前夫在畫廊門前走動,以為他又來糾纏她,她讓同事莫莉告訴他自己不在。莫莉卻告訴她,他是來找自己的。伊麗莎白看著前夫和同事一起甜蜜地離開,一個人站在樓上茫然若失。
更令伊麗莎白難以接受的是,約翰請來了一位妓女,試圖進行三人性愛。
看到妓女躺在他懷裡,還對自己說著羞辱性的語言,伊麗莎白氣憤地衝上前去,和妓女扭打起來,最後奪門而出。
當晚,她參加了一位老畫家的畫展開幕式。她看到同事們開心地聚在一起談天論地,突然覺得一切很遙遠——自己像是一個錯誤的闖入者。
這次畫展的開幕式是為了一位深居簡出的老畫家開設的。當初是伊麗莎白負責聯絡他,並親自到他的家中邀請他參加。開幕式現場,這位不善交際的老人唯獨在見到伊麗莎白時,露出了放鬆而親切的神態。
人群中,伊麗莎白突然哽咽起來,她滿眼淚水地跑了出去。
第二天清早,伊麗莎白的眼中依然含著淚,望著睡著的約翰。她終於下定決心要離開這一切。
諷刺的是,醒來後的約翰,好像覺察到了什麼,他第一次開始講起自己的家庭,並第一次對伊麗莎白提到了愛。而對於伊麗莎白來說,這一切都太晚了。
或許是因為要分離了,伊麗莎白說出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在與約翰的相處中,她幾乎都是順著他的意思,言聽計從,甚至在自己感到痛苦時,也是希望由他來結束這段感情。但這個過程中,她越來越虛弱,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力量,也被從真實世界中隔離出去。
而這一次,她終於願意自己為這段關係作出一個決定——她要離開。
在一起需要兩個人都同意,分開卻只需要一個人同意就夠了。伊麗莎白穿上外衣,到門口回望一眼約翰,開門走了出去。她走出了這個房間,也走出了這段虛幻的愛情。
略顯諷刺的是,約翰彷彿還沒有從空虛的夢中醒來。他對著門說了一句「我愛你」,並說,希望伊麗莎白能在自己數到五十前回來。
而此時,伊麗莎白正穿過社區的大門,彷彿從一個牢籠中脫身。
故事的結局裡,在清晨的大街上,伊麗莎白擦去自己的眼淚,理著自己的頭髮,快步走著。她終於還是因為悲傷,回望了一眼約翰的方向,也許她在期待約翰會跟隨她一起從夢中出來,願意追隨她一起走到現實的世界裡來,但什麼都沒有發生,約翰還在門口數著數,伊麗莎白又繼續向前走去。
在約翰和伊麗莎白的關係中,有很多刺激的快樂和華麗的浪漫,卻沒有彼此真實的交流和內心真正的鏈接。九周半,不到70天的時間裡,讓伊麗莎白體會了愛情最戲劇化的樣子,也註定給她留下了一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愛情的臉孔有許多種,從來沒有通用的判定方式。柴米油鹽的愛情可能是真的,靈魂相伴的愛情也可能是真的。但有一種感情,一定不是真的愛情。真的愛情,和其他好的關係一樣,應該是一種增強力量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削弱力量的過程。它應該會讓你在生活中感到更多的現實感,有更好的生活工作功能;而不是讓你感到虛幻、感到失去了自主性、感到你的獨立意志沒有意義。
願你得到令你更有力量的愛。
以上。
原文發表於 凡是會令你變虛弱的,都不是真正的愛情|舊文回顧:《愛你九周半》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讓子彈飛》
張麻子與鵝城百姓:
「站起來!不許跪!
我也不值得你們跪!
我來鵝城只辦三件事: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
——
張麻子與黃四郎:
「你覺得是你對我重要,還是錢對我重要?」
「應該是我重要?」
「你再想想。」
「不會是錢吧?」
「你再想想。」
「還是我重要。」
「你和錢對我都不重要。」
「那什麼對你重要?」
「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
——
昔日戰友與張麻子:
「大哥,我們去上海了。」
「不跟我回山裡了?」
「還想回山裡啊,您這腿腳都不利落啦。」
——
一個新的循環,黃四郎穿著之前師爺的裝扮,成了老三老四的幕僚。
「我們不是去上海嗎,怎麼去浦東了?」
「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
「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
「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
——
張麻子騎上馬,緩緩跟上了火車。
黃四郎依舊在、老三老四去了浦東、浦東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東。
全劇終。
一個既現實又無奈,還讓人感慨的結尾。
但,燎原的子彈,已經擊出,讓子彈飛一會。
《甲方乙方》
那天我們都喝醉了,也都哭了。
互相說了許多肝膽相照的話。
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直到今天,在年終時,很多人回首一年中的經歷還是喜歡套用這個句式。也許我們懷念的,是那回不去的歲月吧。
一個時代過去了,我們很懷念它。楚門的世界。
早上好!
萬一不能再見,下午好晚上好以及晚安。
對楚門來說,世界似乎只有那麼大。
從出生開始,他的一切都是一場真人秀,生活在演員和鏡頭之間。他被偷拍,被製造事故,被一直以為的父母親人欺騙,也被成千上萬的觀眾作為娛樂。
終於有一天,他覺得自己世界蹊蹺。終於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是巨大的謊言。
原本已經被自己任性害死的父親仍舊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天朝夕相對同床共枕的妻子,不過是個演員;自己從小到大的發小玩伴,最信任的朋友也不過是個騙子。
當楚門歷盡風浪走到他世界盡頭的時候,小船撞上了幕布。走上台階,一扇漆黑的門通向外面的世界。
導演最後祈求楚門再說句話的時候,他站在門前,像過去每一個早上,響亮的問候這個世界Good Morning.
不知道為何就淚奔了。
無比喜歡這個結局。被人偷窺,被人欺騙。最終證明自己的世界是幕布圍成,自己的喜怒哀樂不過是一場真人秀。卻在最後沒有悲傷,沒有憤怒,只是一如既往的問候這世界一聲——早上好!
早上好楚門。恭喜你終獲自由。《本傑明巴頓奇事》 多圖預警!
之前,在我印象中,大衛芬奇拍的都是懸疑片,但是看完這部電影后,真的給跪了。
電影里有很多意象,光是開頭蓋·圖爾先生造的逆時鐘就讓我驚嘆不已。還有一篇童話故事,一隻鳥,被閃電擊中七次。
影片結尾,病床上的黛西望著窗外的暴雨,一隻鳥兒扑打著翅膀在窗戶上停留了幾秒便被大風捲走了,黛西安詳地看著這一切,輕輕地說:「晚安,本傑明。」便永遠閉上了雙眼。
隨後伴著琴聲回顧了本傑明一生中遇到的重要人物。《一級恐懼》
注:本文章含有嚴重劇透,未觀看電影的朋友請謹慎閱讀。
芝加哥發生的一場血案轟動了全國,律師從電視中看到那位滿身血跡的少年那稚氣未脫的面容起,便決定幫他免費辯護。
艾倫是一個溫順、帶有輕微口吃的19歲少年。
隨著案件的發展,律師和心理醫生逐漸發現艾倫在被質問敏感話題時會因極度痛苦變成另一個自稱羅伊的人格。
此時的他囂張、無理、蠻橫,做事很有主見。
然而律師無法證實艾倫的人格分裂症,直到一次原告律師在法庭上質問艾倫時,他再次因極度痛苦變成了羅伊,並攻擊了原告律師。而他也因為患有人格分裂症,最終被法庭判定為無罪。而當律師告訴艾倫這個好消息後,少年卻讓律師幫她代問原告律師的傷勢。
而律師也立即反應過來,因為艾倫無法記得變成羅伊後發生的事,而此時少年卻露出了狡黠、猙獰的笑容。
律師才恍然大悟,從來沒有艾倫,一切都是少年自我扮演的假象。
《唐伯虎點秋香》
他的結尾是這樣的,幾經波折,唐伯虎終於抱得美人歸,喜不自勝
然而,秋香卻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唐伯虎仰天摔倒
小時候看的時候,以為這就是個純屬無厘頭的搞笑設計。可後來發現其實不然,電影一開始就交代了,唐伯虎有八個老婆,可他並不開心,原因無非就是沉迷賭博,不交心
如此看來,唐伯虎苦苦追了一部電影的秋香,到後來豈不是也成了那個讓他不開心的第九個老婆?那他拼了性命去追求的又是什麼呢?
得到與失去,有時誰又說得清。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最後瑪麗蓮協同丈夫回到過那個有過不堪往事的小鎮,她步履堅定,垂眉低目,挽著丈夫的手,像是一個沒有過去的路人。我總是奇怪她為什麼能夠這樣的釋然,影片直至末尾,她面對那些傷害過她的人,說起那句「早上好」,我方才想起,瑪麗蓮從頭至尾可能就未認為自己錯過。她知道一切的過錯來源與她的過分美麗,她的錯與她的行為未曾有過任何關聯。
肉體的潔凈恐怕只是庸人自擾,瑪麗蓮早就已經看透,所以她在不能養活自己的時候,她可以用身體換取廉價的食物,所以在她走入末路,她能剪掉自己的頭髮無所畏懼的做一名交際花,因為不在乎,她才能夠如此釋然,生活逼迫她做選擇她不得不選擇,但這些並不能定義她,瑪麗蓮始終是忠於自己的。假如影片的末尾,瑪麗蓮走進這座小鎮,如果不是以這份釋然面對眾人,換做任何一份姿態,她都會顯得刺眼,而只有那份凌駕於眾生之上的釋然,驕傲到令人無法企及,才足以讓這份美麗在西西里成為傳說。
《末路狂花》
"Go."
"Are you sure?"
"Yeah...YEAH!"
《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不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但是它的結尾一直是我最喜歡的。
Red終於克服了恐懼和習慣,心懷希望地來找他的老友。Andy回頭看見了自己的朋友。
他們在海灘上擁抱。
鏡頭越來越遠,藍藍的天,藍藍的海,和監獄裡灰暗的色調完全相反。
自由,友誼,希望。
看哭。
《這個殺手不太冷》
殺手為救小女孩而死,小女孩帶著殺手的愛獨自求生。
她將象徵著殺手的那盆綠植,從盆栽中移出,植根於大地。
她對它說:我想我們在這裡會好好的,里昂。
隨後,片尾曲《shape of my heart》前奏響起,鏡頭不斷拉遠拉高,彷彿上帝遙遠的凝視,又或是殺手在天堂的眺望。
直到滿屏鬱鬱蔥蔥綠色的枝椏,是愛,是希望。
至此處,影片戛然而止,但回味無窮。
殺手原為無根之木,女孩本是身若浮萍。
愛是根,是源,縱使天人永隔,他們不復漂泊,不再孤單。
你可能感興趣的、我的回答還有:
你看過最尷尬的電影是哪一部? - 知乎在哪個鏡頭讓你覺得一個演員演技爆炸? - 知乎
有哪些說了一句台詞後讓人敬佩、同情、喜歡上的人物? - 知乎還有很多人都在評論里問的:
割包皮遇上女護士備皮或女醫生指檢、主刀,是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詹姆斯·弗蘭科的演技?
※如何評價電影《午夜凶鈴》(日版)?
※如何評價昆汀的《被解放的姜戈》?
※《恐怖游輪》里那些恐怖的重複是女主做的噩夢還是什麼?
※如何評價《冰血暴》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