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古典音樂會,在第一樂章結束後鼓掌是不可接受的嗎?


上面答得已經很多了,我就不踵事增華了,只說幾句:

1)音樂會的規則和禮儀是不斷改變中的,馬勒之前,歌劇猶如一個party,遲到的,喧嘩的,比比皆是,但是馬勒在維也納開創了「誰不準點進場,我就關門」的先例,自此,歌劇院的規矩算是慢慢立起來了;
2)第一樂章之後並非不可鼓掌,但現在不鼓掌是主流;如果聽五六十年代的唱片和CD的話,經常能聽到樂章間鼓掌,如柴一鋼協的二三樂章之間,或是勃拉姆斯的交響樂之間,但實質上,這種方式已經不是主流了;其主要原因是聽音樂會的風尚已經改變了,新的規則已經被建立起來了;
3)一般樂章間鼓掌可以出於兩大原因,即第一,確實音樂家們表現出了完全超乎水準的表演,有時候觀眾因為心情激動會鼓掌;第二,如果是協奏曲或是獨奏曲,有時一個樂章終結的時候是音樂家solo或是華彩的段落,音樂家以炫技或是即興為主題(即興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貌似只有Pires才有即興的能力,大部分演奏家已經沒有即興的本領了),觀眾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愛;
4)但是同樣,在音樂間鼓掌容易破壞完整感,同時,也會影響音樂家的情感;比如有一次柏林愛樂演奏舒曼,期間有觀眾為祝賀西蒙拉特的生日唱了生日歌,西蒙拉特雖然很感謝,但是也花了很久再調整情緒;幸好是舒曼,若是勃拉姆斯或是布魯克納,估計整個情緒都會完全受影響~
5)責怪資深樂迷嘲諷小白樂章間鼓掌有一定道理,但大體上講這種責怪是沒道理的——跟某些人「責怪」資深樂迷一樣,都是本著一種邏輯,在指責另一種邏輯,沒什麼好講的,也沒什麼可嘲諷的;新的規則已經建立;就像中國人以前是喜歡隨便問別人工資、年齡、體重,小腳偵緝隊的居委會大媽是可以隨意打探別人家隱私的;但現在隨著中國人越來越重視隱私,很多話再問就變成冒犯了,特別是生人之間;但是親朋好友之間還是可以不顧忌這些「禮教」——古典音樂的法則大體也是如此,很多東西已經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沒必要去「刻意不遵守」,或是拿著「歷史」來給「外行」背書;
6)傳說威爾第的《納布科》首演的時候,觀眾聽到其中的名段希伯來奴隸大合唱《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過於激動,甚至場中就要求重唱一遍;雖然這個故事被認為是虛構的,但是可以反映出來,在很多歷史時刻和highlight時刻,是可以出現不符合傳統禮法的驚人之舉的;但小白鼓掌顯然不在此列;小白鼓掌有時真的是起鬨,而不是當真懂音樂,有時甚至出現過一個樂章沒完,只是出現了物理停頓,就有人鼓掌的狀況(不要以為只有國內有,國外也會有;不要以為只有生僻曲子有,維瓦爾第《四季》也會有人打斷);
7)現在能聽到CD唱片裡面出現現場版觀眾鼓掌一般都是東歐、俄羅斯錄製的了,現代音樂會禮儀最先在西歐和奧地利建立,然後開始東渡中歐和東歐和西渡北美,最後等中國人和日本人開始喜歡古典樂以後,現代音樂會禮儀基本已經確定下來了~
8)當然,世事難料,還是會有一些政治特例,比如蘇聯入侵布拉格之後,蘇聯的交響樂代表團在倫敦演出的時候,就遇到了政治性的抵制,因為當時的音樂會也是通過BBC直播的,所以抗議者希望通過廣播讓大家聽到抗議之聲,當然,這個已經完全beyond the classical了~具體見此貼:音樂廳中的抗議


觀眾鼓掌的本質是表達對音樂家的感謝,這本身是對音樂家的尊重。因此本質上來說,樂章間鼓掌並沒有問題。但現在古典音樂會已經形成了樂章間不鼓掌的約定成俗禮儀,而如果指揮本身不介意鼓掌的話其實無所謂;如果介意的話,觀眾鼓掌反而變成了對指揮意圖的不尊重。所以保險起見,樂章間不鼓掌還是「安全」一些。但我認為「資深」觀眾因此喝斥樂章間鼓掌的「新手」這本身也是不怎麼禮貌的行為。

說鼓掌會破壞音樂作品完整性的,在歌劇作品中,精彩的唱段之後,大家不僅可以鼓掌,還能大聲喝彩。此時劇情並沒有停止,音樂本也應該立刻往下發展,但指揮卻可以略作停頓等待大家的喝彩。這比交響曲樂章間鼓掌對於作品完整流暢性的影響要大的多,樂章間好歹本身有短暫停頓。但這照顧了觀眾的高漲的情緒,給觀眾一個可以立刻表達對歌唱演員的喜愛和感謝的機會。特別精彩的唱段結束後不鼓掌喝彩反而顯得觀眾冷淡沒禮貌。因此也是成為了歌劇院約定成俗的習慣和禮儀。


我覺得,樂章之間可不可以鼓掌,最有權決定的應該是作曲家本身。如果作曲家年代太久遠了,那應該有演奏者或樂團指揮來決定。因為多樂章作品,從構思上來說是一個整體,所以,如果作曲家和指揮家更加傾向樂章間不鼓掌,那也是完全有理由的。有的樂友說有些樂章結尾情緒很高漲,鼓掌是一種自然的情緒流露,為什麼不可以鼓掌。我想說的是,這就是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的區別吧。嚴肅音樂的本質是要聽眾迎合藝術家,通俗音樂是創作者應和聽眾。所以,如果嚴肅音樂的作曲家或者指揮家認為鼓掌是不適宜的,那麼請聽眾尊重他們的意見。


我敲一段Concert Attendance Tips先:

Audience Conduct

The main purpose of attending any concert is to listen carefully and attentively to the music being performed. Therefore, there should be no distractions such as:

  • Talking or whispering
  • Shuffling programs or other objects
  • Eating or drinking

Applause at instrumental concerts is appropriate at the end of every work, but only after the final movement of a multi-movement work. Applause is expected after sizable solos or duets in operas and musicals and after solos at concerts of popular music. Sometimes at the conclusion of an outstanding concert, the audience will give the performers a standing ovation. If you aren』t sure about what to do, wait to see what the rest of audience does before starting to applaud or stand.

音樂會禮儀也在隨時間演變。據說歐洲和美國也有大不同,有的地方是只要你覺得精彩了就可以大聲喝彩。

19世紀美國的音樂會上,觀眾從頭到尾吵個不停,芝加哥交響樂團的指揮家Theodore Thomas自己定了個規矩,觀眾不準說話不準吵,也不準在中間鼓掌。如果有人違反,他就停下來,盯著你看,直到你乖乖安靜下來,然後他從頭開始。

聽起來很傳奇,可實施性也未必很高(如果每次都從頭開始那沒法結束了!),也許是今天音樂會禮儀規則的一個源頭。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cert_etiquette

實際上維基上已經簡要介紹了音樂會觀眾禮儀的歷史源流。莫扎特、馬勒、瓦格納都有不同看法。有的音樂家是不反感喧嘩的。

今天的這套以安靜為最高原則的禮儀是從19世紀末開始固定下來的,不允許在樂章間鼓掌也就是20世紀的事兒。


停頓的藝術價值
樂章間並非一律不許鼓掌。樂章間不鼓掌也不是一個脫離音樂術之外的死板的教條。

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經常訪問古典音樂的論壇。我發現古典樂迷們有一種很錯誤的傾向就是把「菜鳥」排除在外——通過不斷地顯示自己聽得懂更艱深的曲目,通過鄙視樂章間鼓掌等等。事實上,西洋古典音樂進入中國的普羅大眾是從改革開放之後開始的,在那之前都僅限於音樂學院。八十年代,年輕小夥子如果滿口貝多芬、肖邦什麼的,就似足以讓小女生沉迷。剛有直到剛有網路和BBS那會兒,論壇上也充斥著那種「聽樂心情」的散文,聽了一曲貝多芬的什麼,就寫一段帶有幻想性質的散文。再後為,大家不滿足於「我聽貝多芬了」,於是有人自詡聽德沃夏克。再後來就是「老柴」[1]。再後為就是肖斯塔科維奇[2]了。這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二十年來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但是這種拿古典音樂作為標籤來標榜自己高雅的風氣事實上又說明古典音樂在中國的並非真正在普及。它只是像香奈爾之類的國外奢侈品牌一樣滿足中國窮人特有的虛榮心罷了。

很自然,「樂章間鼓掌」問題也是最頻頻用來嘲笑他人「大鄉里」、「沒見識」的句柄。但是所有這些不求甚解的庸人們都不去追究「樂章間為什麼不能鼓掌」。因為古典音樂不是在中國產生和發展,中國人並不天生聽得懂古典音樂。而鼓掌本身是基於欣賞的基礎上的自發行為。


我也是中國人,我應該也並非天生聽得懂。所以我的見解並不權威。但是我大致能說說樂章間為什麼不能鼓掌。既然有「為什麼」,那就一定有例外情況。先講講例外的情況。歐洲聽眾也有樂章間鼓掌的時候。D. Oistrakh在con-cert演奏柴D[3]的錄像,聽眾在第一樂章之後大肆鼓掌,而且看起來這也沒出乎台上的Oistrakh和指揮的意料之外,似乎就該鼓掌。I. Perlman的柴D錄象也是如此。但是我捫心自問,這些鼓掌也合理,並不損壞欣賞的氣氛。我想這也許是因為柴D這個作品本身允許把樂章拆開來聽。私下裡經常把第一、第二和第三樂章單獨演奏,也並不影響欣賞[4]。就算是要演奏演奏整個作品,由於作品太過著名,在演奏之前,無論是演奏者還是聽眾都已經知道該曲有一個怎樣的第一樂章,一個怎樣的第二樂章和一個怎樣的第三樂章。也在其他場合聽過把這些樂章單獨改編的作品[5]。因此在聽眾方面就很難排除是僅僅沖著第二樂章來聽的而不惜「暫忍」第一樂章;在演奏者方面,也會有把各個樂章當作「堡壘」來一一「攻克」的心情。樂章間,演奏者鬆口氣,聽眾鼓掌,這都順理成章。但是有些曲目是很難這麼做的,尤其是室內樂,或者器樂獨奏的一些奏鳴曲,樂章見的停頓是「氣息」的體現,雖然停頓本身孕是無聲的,但結果停頓前上一樂章終止的方式和停頓後下一樂章開始的方式的話,這一段停頓就會變得有美醜之分。涅高茲說[6]:

Not only the fer-mata but also pauses between the move-ments of a com-po-si-tion in sev-eral parts are far from unim-por-tant for the 「logic of musi-cal time」. Every teachre who has seen a thing or two in his time will remem-ber the pupil who plays in pub-lic and who, either from stage fright or a busi-nesslike approach begins the sec-ond move-ment — a som-bre ada-gio — when the sounds of the first jolly alle-gro have hardly died away. Thus, entirely dif-fer-ent and per-haps even con-tra-dic-tory moods and emo-tions knock into each other as a result of such haste. Or on the con-trary, the per-former seems to go into a very long brown study; the pause between move-ments becomes an inter-val; you can smoke a cigerette or talk to the friend next to you. My advice to pupils: silence, pauses, etc., should be heard; they, too, are music.

同樣的道理,台上的演奏者在樂章間的停頓長短,也是他的巧思所在。相當於中國畫里的「留白」。你不懂欣賞不代表所有人都懂欣賞。在樂章間鼓掌,相當於把本來是留白的部分截走,焚琴煮鶴。有時甚至整個樂曲確實已經演奏完畢,但由於該作品的結束不是那種激奮人心的高潮,而是意猶未盡的fade out,你也不宜在聲音在音樂廳內的迴響尚未消失前搶先鼓掌。這些「不宜鼓掌」全都僅僅因為「樂曲還沒完」,並非明明沒東西聽了,但為著某個死板的理由或者為了顯示自己很有教養就故意不鼓掌。

十九世紀歐洲的音樂會[7]
話說回來,西洋古典音樂的音樂廳禮儀(con-cert eti-quette)自出現以來就一直被當作一種教條來爭論和批判。就「樂章間鼓掌」而言,最初並沒有嚴格的標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莫扎特自己在信中說,他的第三十一部交響曲(「巴黎」),在寫作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哪兒哪兒觀眾一定鼓掌。結果在巴黎首演的時候毫無例外在這些地方觀眾都鼓掌了。莫扎特很引以為豪。莫扎特這麼描述自己作品的第三樂章(alle-gro)在首演時的觀眾反應[8]:

The andante also found a favour, but par-tic-u-larly the last alle-gro because, hav-ing noticed that all last alle-gri here opened, like the first, with all instru-ments together and usu-ally in uni-son, I began with two vio-lins only, piano for eight bars only, then forte, so that at the piano (As I had expected) the audi-ence said 「Sh!」 and when they heard the forte began at once to clap their hands.

可見,至少對於這一作品,在莫扎特看來樂曲中間鼓掌是個值得津津樂道的事情。然而,今天如果我們再聽這個第三樂章,很多人也許一點也不覺得興奮到需要鼓掌。

我認為那個感覺雖然不至於要到動手鼓掌,但那種驚嘆是相當於在心裡鼓掌了。影片Amadeus里記敘了「領導在場」的情況下如何鼓掌的場面。據說,皇帝不先鼓掌的話,後面的人不能先鼓掌以打擾聖上回味。所以身為皇帝的約瑟夫會以一種帶頭的、顯眼的姿勢適時鼓掌並回頭致意後面的平民聽眾,意思是「大家現在可以鼓掌了」,以免讓大家不知所措。所以,皇上要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必然高貴的行徑——包括中途離場。

古典時期的交響樂作品很規範,各個樂章該怎麼開始該怎麼結束都有大致的約定。但進入浪漫主義時期這些作曲家就沒這麼「聽話」了,第一樂章就弱進的情況就越來越多(如貝九),把樂章間連起來的情況也不少。例如門小協基本上三個樂章沒有可以鼓掌的空隙。如果是第一次聽這個作品的聽人,對著節目單看,也許整個作品完了,他還猶疑要不要鼓掌,還是靜待「第二樂章」。舒曼之類的,還弄了一些「組曲」什麼的,本來就不是古典主義時期概念上的「樂章」,就更加不知道該鼓掌還是不該鼓掌。最「坑爹」的要數柴六交「悲愴」。它寫了一個異常激昂的第三樂章,樂章結尾非常具有「總結性」,到了「不鼓掌的話不足以平民憤」的地步,但作品偏偏沒完。第四樂章——真正的終樂章——是在大家經常形容的「一聲嘆息」中結束,那種fade out使得一切先鼓掌的人都冒著被旁人皺眉頭的風險——「你鼓得太早了!」。

因此,有理由懷疑對某些作品,作曲家本人在寫作的時候就希望聽眾樂章間鼓掌,否則幹嘛寫成這樣?至少作曲家會根據鼓掌情況來了解聽眾對某一樂章甚至樂章中某一動機的反應——正如莫扎特為它的piano和forte獲得鼓掌致意而洋洋自得那樣。許多人都把現在「樂章間不準鼓掌」的古怪規定歸咎於瓦格納《帕西法爾》在拜羅伊特首演所發生的誤會[9],但我覺得原因是多方面的。《帕西法爾》不鼓掌尚且還不是瓦格納的原意,因此是個錯誤的慣例。事實上除了瓦格納表錯意之外,在二十世紀初,有指揮家在演交響曲的時候對觀眾的樂章間鼓掌明確表達不滿。H. Abendroth[10]曾經要求觀眾不要樂章間鼓掌。這可能是他經常指揮的Bruckner作品本身有宗教氣氛,不宜鼓掌的緣故。Stokowski在1929年指揮柴四交的時候,觀眾在第三樂章之後鼓掌了。Stokowski轉過身來示意大家安靜,先解釋說這個動作並非不高興大家對他的致意,「但是」,他說:

I have been con-sid-er-ing this mat-ter of applause, a relic from the Dark Ages, a sur-vival of cus-toms at some rite or cer-e-mo-nial dance in prim-i-tive times. When the request pro-gram blanks are cir-cu-lated toward the close of the sea-son I may incor-po-rate a ques-tion-naire on the applause topic and ask for you opinion.』

說完之後他繼續演出第四樂章,完後觀眾似乎是回應Stokowski的話似地,更加肆無忌憚地鼓掌。

在此之後,Stokowski變本加厲地禁止樂章間鼓掌以及整個作品結束後的鼓掌,連「音樂的神聖」都搬出來了。到最後,到底觀眾有沒有權鼓掌的問題不得不通過投票解決,結果以710比199票通過觀眾有權鼓掌[11]!除了Stokowski外,著名指揮家如Toscanini、Klemperer和Furtwangler都不鼓勵樂章間鼓掌(Furtwangler可能是接任Abendroth因此延習了後者的慣例)。這種主張在當時還遭到了反對和嘲笑[12]。包括另一些指揮家和演奏家也對此主張進行了批評。但有趣的是鋼琴家A. Rubinstein,在一個訪問中反對完這個主張之後,他在同一周的演出中又在樂章中示意聽眾停止鼓掌……到底樂章中還是別鼓掌的好啊?

指揮家和演奏家們為了防止或阻止樂章間鼓掌也費盡了心思。例如在柴六交的第三樂章結束後(前面介紹過,這裡是最容易「被鼓掌」的地方),指揮和樂團的樂師們一律都保持剛演奏完的姿勢不動,希望hold住觀眾鼓掌的熱情。假如這還是無法「力挽狂瀾」,鼓掌還是產生了,有的指揮會試著轉身躹躬希望能使鼓掌儘快停止下來,但這往往使得鼓掌更加劇烈。也有些指揮完全不顧觀眾鼓掌正酣直接進入第四樂章,哪怕開頭那幾個動人的小節完全聽不見。2003年A. Lazarev指揮柴六交,第三樂章觀眾鼓掌,Lazarev反諷地反過來向關觀眾鼓掌,「看誰鼓得過誰」。結果大家以為樂曲完了,喊bravo、喊encore、還有乾脆走人的。小提琴家Mutter也是一個受不了樂章間鼓掌和其他不禮貌行為的演奏家。她某年在上海就試過因為觀眾席有人狂按閃光燈而中途罷演走人了。當時應該是在演莫扎特的奏鳴曲。事實上在2010年她在阿聯酋上演門德爾松鋼琴三重奏的時候,觀眾在第一樂章結束後鼓掌了,她向觀眾說:還有三個樂章呢。結果第二樂章結束還是先有一些零星鼓掌,隨之而來的又是「噓」和輕聲責怪的聲音。Mutter沒有發話。到了整個樂曲結束之後,觀眾反而不知所措,場面非常尷尬。

不過,中國和阿聯酋文化差異很大,連西方社會內部都爭個不休的「樂章間鼓掌」問題,在這兩具國家當然更加莫衷一是。因此上世紀二十年代關於鼓掌問題爭得最熱的時候,O. Gabrilowitsch就開明地支持中南歐國家的人聽音樂會可以在任何時候鼓掌歡呼表示讚賞,或者扔蕃茄表示憤怒——以配合這些國家人民的風格。他還說了一句值得深思的話:

It is a mis-take to think you have done your part when you buy your tickets.

也就是說,請不要認為大家都一樣花了錢進場,誰也就沒有權要求你怎麼做。不過,關於「南歐國家觀眾允許扔蕃茄」的主張,我想拿到中國來,就變成了「聽交響曲可以像聽大戲一樣邊叫店小二上瓜子兒,邊隨時叫好」。這就有點過了……

直到2009年在白宮古典音樂會這種如此正式的場合[13],奧巴馬還調侃鼓掌禮儀說:

Now, if any of you in the audi-ence are new-com-ers to clas-si-cal music, and aren』t sure when to applaud, don』t be ner-vous. Apparently, President Kennedy had the same prob-lem. He and Jackie held sev-eral classical-music events here, and more than once he started applaud-ing when he wasn』t sup-posed to. So the social sec-re-tary worked out a sys-tem shere she』d sig-nal him through a crack in the door to the cross-hall. Now for-tu-nately, I have Michelle to tell me when to applaud. The rest of you are on you own.

可見,不知道何時鼓掌本身不是件丟人的事情,或者也許幸虧冒失的肯尼迪總統為上述這句話提供了事實支持?事實上,在某些場合,演奏家能讓聽眾在音樂進行的過程中途全體起立——包括卡特總統,那是在Horowitz演奏美國國歌的時候。

樂章間不鼓掌的風氣另一個可能的緣頭是唱片業的興起。留聲機和《留聲機》的普及,使得很多演奏家不止在音樂會現場演奏,還會在錄音室演奏。有趣的事情是即使對一些現場錄音,錄音師也會把樂章間的鼓掌消音處理,以便聽起來像個唱片。因此,一種樂章間甚至連咳嗽聲都不會有的欣賞體驗隨著留聲機進入千家萬戶而逐漸變成了主流,並「倒流」到了音樂會現場。可以理解,如果越來越多的人是通過唱片錄音接觸各種曲目的話,在他心目中樂章間本來就不該有雜音。事實上,唱片的流行使得大家越來越不願意去現場。大家越來越不懂得如何欣賞現場,除了鼓掌、閃光燈等粗魯之舉越來越多之外,一些似乎很資深的樂迷容納不了一丁點錯音,完全喪失了欣賞現場演奏之魅力的能力。

從假鼓掌到真表演
假鼓掌在十九世紀的音樂會場一度十分普遍。音樂廳和經紀人們為了提高音樂會或藝術家的身價,估意製造炙手可熱的假象。例如故意請人把空位置坐滿以製造「滿場」的假象,故意花錢請很多馬車夫在音樂廳門外排列,造成「許多名流會聚一堂」的假象等等。至於假鼓掌者(「claque-urs」)則更加常見,以至大家都心知肚名了。這些claque-urs除了要熱烈鼓掌、起立、大喊bravo外,還要感動得落淚,比得上專業演員。美少婦落淚的情景,在諸如Heifetz、Szigeti等的演奏視頻里經常看到。就算不落淚,也要作被征服狀。似乎如果不是這些鏡頭的話,觀眾不知道現在該為樂曲感動。這些算得上是MV了。在這些MV的拍攝中一個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樂團或鋼琴伴奏的間奏部分被用於插入一些劇情。例如Heifetz演奏維尼亞夫斯基的波羅涅茲的視頻里,中間一段鋼琴伴奏的部分,鏡頭從Heifetz的小提琴上移開,聽眾席有一個人中途離場,跑到音樂廳外面的草眾上大喊「Heifetz』s giv-ing a free con-cert!」然後草地上休閑的人們聞聲而跑入音樂廳,然後鏡頭又回到Heifetz的小提琴上,正好樂曲這時小提琴要進來了……Heifetz甚至參演過一個電影叫《They Shall Have Music》(1939),在電影里他扮演他本人。電影是講述一個不良流浪兒在一次無意中的機會看了Heifetz的表演之後決定學音樂,加入了一個財政困難的窮人音樂學校的故事。Heifetz在電影里的表演了完整的聖桑《引子與迴旋曲》,鏡頭幾乎沒離開過Heifetz,唯一離開的空當是中間一段純樂團伴奏的部分,電影轉而展示了不良少年的bad con-cert eti-quette——樂曲中途離場。

那時候拍的MV有時候做作到讓人忍俊不津。Heifetz、Rubinstein和Piatigorsky曾經組過一段時間的三重奏[14]。有一段視頻是拍這三人合作演奏舒伯特和門德爾松的鋼琴三重奏。這些作品是多樂章的,結果這個視頻只拍他們演了舒的第一樂章和門的前三樂章,帶頭敗壞了樂曲的完整性。而且更古怪的是在演奏的中途這幾位本非專業演員的演奏家還需要講幾句台詞,做幾個動作。這段視頻的是第一人稱視角的,鏡頭拍到的就是主角所看到的。而主角是一為男性聽眾。因此整個視頻造成的感覺就是「百萬黃金三重奏」專門到你家為你演奏音樂,很尊貴、很達芬奇傢具。主人公是在大師門自娛自樂地演奏舒伯特三重奏的中途進入他們所在的房間的,等他們演完第一樂章之後,這個主人公就打斷他們,並向他們自我介紹。這一段,三位大師就需要起身走近鏡頭,裝作在聽主人公講話的樣子。Heifetz和Piatigorsky只需要做點表情,倒是Rubinstein承擔了講台詞的重任。也確實,好像Rubinstein的表情還稍微鬆弛自然些,其餘兩位大師的表情則真的不敢恭維。在演奏完門德爾松三重奏的第二樂章之後,魯賓斯坦還要對著鏡頭跟主人公商量著說:要麼——咱休息會兒?完了Piatigorsky和Heifeitz必須附合道:休息會兒。接著魯賓斯坦要起身走到茶几前倒茶。演奏家自己敗壞風氣,樂章間喝茶,這就不說了,關鍵還演得很生硬,讓我覺得像是在看滑稽劇,完全忘記了剛剛結束的第二樂章的意境。估計這幾個大師當時邊演邊氣不打一處來,都是惡俗趣味的導演逼他們演的。

所以,不要說樂章間鼓個小掌了,把樂曲拆得支離破碎,中間插點小話劇,把演奏家玩得團團轉的例子也不是沒有。

什麼是真正的禮貌
音樂是美好的事物,京劇和西洋古典音樂都不例外。沒人會反對你在家裡如何去欣賞音樂,但是出席音樂會是一個社會活動——哪怕你花錢買了最貴的席位,你沒有買走演奏者的位置。如果說你花了錢,你有權(按你的方式)欣賞音樂,那麼演奏者負出了青春和汗水去練習琴藝,他是否也有權要求觀眾按他們的方式欣賞音樂呢?恐怕也只有中國人才會有「誰有權要求誰」、「誰占誰便宜」的奇怪思想。

顯然,樂章間鼓不鼓掌,甚至歌劇中途叫不叫bravo,沒有明確的是非對錯。但前提是作為聽眾你積極地參與到音樂作品中去了,真心對演奏者表示謝意。而不是以占演奏者便宜為目的地鼓掌鼓到人家出來encore為止,非要待音樂廳亮燈表示結束才一鬨而散。

[1] 他們甚至不屑於講「柴可夫斯基」,非要用「老柴」以顯示自懷己作為樂迷之「資深」
[2] 當然也一定要稱「老肖」
[3] 也是樂迷「暗號」,即Tchaikowsky的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4] 例如很多唱片專門把很多協奏曲的慢樂章挑出來成集。
[5] 例如柴D的第二樂章改編成的鋼琴伴奏版就廣泛流傳
[6] Neuhaus, H. (1993) The Art of Piano Playing. London: Kahn Averill. Trans. K.A.Leibovitch. ?
[7] 本節部分資料是來自A. Ross (2010). Hold Your Applause! — Inventing and Reinventing the Classical Concert, Royal Philharmonic Society Lecture
[8] Isreal Studies in Musicology 1996, 6, 17
[9] 1882年《帕西法爾》在拜羅伊特首演時,第一、二幕幕間都有演員致謝,觀眾也都鼓掌致意——這是歌劇的慣例。瓦格納則覺得不需要在幕間舉行演員致謝了,原因是這個歌劇的劇情比較深刻,而這些演員在一幕之中進入了角色,致謝時又出來提醒觀眾他們不過是演員,有點不利於後面幾幕劇情的發展。因此他就跟在場的觀眾宣布,自第二幕之後一直到整個歌劇的結束,不會中途進行演員致謝。結果聽眾誤以為瓦格納這麼決定是因為不喜歡觀眾鼓掌。結果觀眾在接下來的各幕間一直沉默,一直到最後。結果瓦格納不得不再跟觀眾說他不是叫觀眾不準鼓掌。在後面幾天的重演,觀眾都不怎麼敢鼓掌,瓦格納在席間帶頭喊bravo,還被其他觀眾「噓」了回去。此後,凡在拜羅伊特(後來也包括紐約大都會)上演《帕西法爾》幕間不鼓掌成了一個慣例,儘管在其他次要一點的劇院這個慣例並沒有被延用。很多人把今天樂章間不許鼓掌的規定就歸咎於《帕西法爾》首演上所發生的事。
[10] 一個指揮Bruckner作品聞名的指揮家。他今天唯一的錄音就是Bruckner交響曲全集。
[11] Applause: A Rest Is Noise Special Report
[12] 「After the Funeral March of the Eroica, some-one sug-gested, Mr. Stokowski might at least have pressed a but-ton to inform the audi-ence by (noise-less) illu-mi-nated sign: 『You may now cross the other leg.』」 — D. Mason
[13] 在Eastroom——總統的起居室——舉辦古典音樂之夜是白宮的一項傳統。
[14] 「其時有個趣味不高的評論家給我們這個組合取了個」百萬金三重奏「的綽號。它不脛而走,一下子傳遍了美國。為此,我斷然停止了自己的參與,退出了組合。」——阿·魯賓斯坦


沒有任何不可接受的。事實上二十世紀初的時候,第一樂章結束後就是鼓掌的。在早期的一些錄音裡可以聽到。

我想問問那些見到別人第一樂章結束鼓掌就怒目而視的人,你聽貝多芬 Op. 111 結束後鼓掌嗎?音符消失後隔幾秒鼓掌?為什麼鼓?為什麼不鼓?以我個人看法,如果此曲被編在音樂會的最後,結束之後所有人都不應該鼓掌,默默起身回家便是。那麼如果你鼓掌了,我是不是也可以嫌鄙你?

鼓不鼓掌,要看樂曲的情緒。貝多芬「熱情」奏鳴曲第一樂章後鼓掌是破壞氣氛,但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結束後強制不允許鼓掌幾乎是反人性的。

大家來聽聽這裡的 Prokofiev《第三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結束處(8"49""),覺得不應該鼓掌?

http://lawrence.li/blog/2011/04/yuja-wang-shanghai-concert-hall-110423/

Magasa 給出的維基百科頁裡也舉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為例。大部分人在第三樂章結束後都會鼓掌,指揮們也漸漸接受了。你可以說指揮是無奈了,但這件事情上,很難說鼓掌的聽眾就是錯的。


不可接受。
有的人說中場可以接受。
我認為除非完了,什麼時候都不可接受。

這個不可接受的規則,是防?禮節性?掌聲,從來不防情緒所致的喝彩。
幾次聽音樂會都是這樣,明明沒必要鼓掌,非要客氣一下,非常倒胃口。
?鼓掌?這種行為,如果只是鼓掌,其實很少有發自內心的讚歎,多數都是禮貌,想感謝一下音樂家的辛勤勞動,有的是在高雅場合怕失禮。但很多音樂家都表示過不喜歡這樣,影響他們,既然這樣就不要鼓。
如果發自內心,強烈不可抑止的感慨,必然在鼓掌之餘還帶有別的舉動,比如不自覺的喊聲。
音樂到了這個份上,不會有人顧及什麼規則的。
所以規則立得對。


對@孫尉翔 答案中的不認同和補充

先講講例外的情況。歐洲聽眾也有樂章間鼓掌的時候。D. Oistrakh在con-cert演奏柴D[3]的錄像,聽眾在第一樂章之後大肆鼓掌,而且看起來這也沒出乎台上的Oistrakh和指揮的意料之外,似乎就該鼓掌。I. Perlman的柴D錄象也是如此。

演奏協奏曲第一樂章之後的鼓掌也算得上是一種約定俗成。
這樣的樂章間鼓掌由來已久,算是對獨奏家的一種認可方式,尤其是獨奏家的Debut時。
這裡的樂章間鼓掌,在意義上是完全區別於其他的樂章間鼓掌的。
這是例外,沒錯;但如果拿這個作為標準來衡量的話,忒不靠譜。

例如門小協基本上三個樂章沒有可以鼓掌的空隙。如果是第一次聽這個作品的聽人,對著節目單看,也許整個作品完了,他還猶疑要不要鼓掌,還是靜待「第二樂章」。

門德爾松在樂譜上的標註是:「全曲不要中斷,所有樂章連續演奏」。這是作曲家的意願,根本不想給觀眾樂章間鼓掌來破壞作品完整性的機會。

最「坑爹」的要數柴六交「悲愴」。它寫了一個異常激昂的第三樂章,樂章結尾非常具有「總結性」,到了「不鼓掌的話不足以平民憤」的地步,但作品偏偏沒完。第四樂章——真正的終樂章——是在大家經常形容的「一聲嘆息」中結束,那種fade out使得一切先鼓掌的人都冒著被旁人皺眉頭的風險——「你鼓得太早了!」。

這句話說的,讓我很質疑您到底有否去聽過現場?不管是柴6,還是馬4、馬9,還是其他的什麼作品,這種弱奏收尾的交響作品,指揮家在最後一個弱音演奏完畢之後很久才會把手放下、低下頭、轉過身來,這時候大家才會很默契的一起鼓掌。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先鼓掌的人冒風險」這種情況。
最後的靜默,那種餘韻,是超越了所有華麗的享受。真正喜歡音樂的人都正享受的渾身顫抖、眼眶濕潤呢,誰有空鼓掌?

最後,我實在沒看懂@孫尉翔 同學的答案到底是說「樂章間可以鼓掌」呢,還是「樂章間不可以鼓掌」?扯來扯去,沒有確切的結論。
這是一個簡單的YES or NO的問題,而我的答案是NO,simple as that.


「嚴肅音樂」、停頓、鼓掌和禮儀
Art Music, Serious Music,嚴肅音樂,就不多討論這個定義了,百度知道和Wikipedia上都有: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7912.htm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t_music#cite_note-1
關於「嚴肅音樂」的爭議我們也不去管他。
我要說的是,傳統形式的古典音樂發展到當下,早已轉變成一種更為「嚴謹」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本身也包含了對欣賞方式的一定規則。

很多人一直試圖在用「XXX年前大家還都在音樂廳里亂鼓掌,現在為什麼就不能了?」的觀點來解釋樂章間鼓掌的合理性,我感覺這很荒謬。
時代不同了,20世紀初的時候美國冰毒還合法呢,非要拿過去的眼光來看現在?我不懂這個道理。
1830年,Chopin的兩首鋼協在華沙首演,1、2樂章都不是連續的,中間還穿插了別的作曲家的作品。而現在,除了在中國很多無節操的音樂會之外,哪裡還見得到這樣無厘頭的演奏方式?
(那些名曲薈萃的音樂會除外,比如柏林愛樂每年一度的森林音樂會,掌聲可以比較隨意。但是,中國國內現在很多很多的音樂會,都是這樣的,而且動不動就來一曲藍色多瑙河,真的讓人無力吐槽。還有像余拉揚那樣沒節操的人,演馬勒1號都可以把第三樂章直接刪掉不演的狠角色,實在是讓人佩服佩服。)
從音樂會本身講起,早在17、18世紀時,音樂廳很多時候作為演奏非宗教音樂的世俗音樂的場所,有時候甚至也是一個社交的場所,對於禮儀並沒有嚴格的要求:畢竟觀眾也魚龍混雜,沒有統一的規範,所以「樂章間鼓掌」這種事情簡直太不值一提了。相比現在,演奏中的靜默、作品的完整都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古典音樂相對於其他的音樂形式也已發展成為一種更稱得上是「嚴肅音樂」的音樂,自然對禮儀的要求也更為嚴格。不管是作曲家,還是指揮家,很多時候都在試圖維護作品最高的藝術性,當然,也是完整的。所以就有了比如「樂章間不鼓掌」這樣的約定俗成。
所以,切勿以過去的角度來審視現在的發展。

在欣賞古典音樂會的時候,有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概念要搞清楚:

古典音樂中存在各種器樂體裁,我們常見的多樂章作品,比如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都屬於套曲體裁,套曲的每個樂章相對獨立,音樂性質各不相同,樂章之間的停頓僅僅代表結構的轉換,用於劃分上個樂章的結束和下個樂章的開始,並沒有整體休息或是提示鼓掌的意思。

很多人,還根本就不了解這種概念,就跑去樂呵呵的欣賞音樂會、樂呵呵的鼓掌,卻根本連自己在鼓些什麼都不知道。到底是誰不懂該不該鼓掌?
當今音樂會禮儀中,既然「樂章間不鼓掌」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在欣賞音樂會之前去了解這樣的禮儀、作品的形式等等,也是一種「尊重」。「尊重」有多重要,我懶得贅述了。
現代的音樂會中,出現「樂章間鼓掌」的最大原因,一定是無知。不要問我為什麼,我並沒有數據來證明我的說法,但我認為事實就是這樣。

舉例不說太遠的,就說2012年3月4號大熊指揮柏林愛樂演奏布4的那場吧。第三樂章結束之後零星有幾個不知好歹的觀眾在下面剛把雙手碰在一起,大熊就頭都不回的對著觀眾席搖了搖指揮棒。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現代的指揮家,我也不知道他們哪位會很欣賞「樂章間鼓掌」這種事。而就我個人看到的,都是對這種行為的不認可。

其實,樂章間到底該不該鼓掌,確實沒有什麼道德上一定的說法。但是,如果你了解古典音樂,那我想你一定知道該怎麼做。
怎麼做?絕大部分情況下肯定是不鼓掌的。

如果怕鼓掌出錯,需要注意的曲目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柴6的第三樂章、貝多芬的Kreutzer第一樂章等等。其實看好演齣節目單,心裡稍為記一下演到第幾樂章,這種事情可以很輕易的避免。
最需要注意的是例如伯遼茲改編韋伯的《邀舞》這樣的,雖然是單樂章的作品,但是中間有間隙。在演出前熟悉曲目還是比較有必要的。
最簡單的方法其實還是等大家都鼓掌了,自己再跟上,這樣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


關於芭蕾舞劇、歌劇、音樂劇鼓掌的閑扯
這個情況就更複雜一些了,更是沒有一定的答案。
不過說實話,這些東西的隨意性更強一些。畢竟performing arts對於台上台下的交流要遠遠超過單純的交響樂團的演奏。只要不是真正搗亂的鼓掌,在精彩的表演之後鼓掌都是可以理解的。

從真表演到假鼓掌
鼓掌和「Bravo」,已經成為了禮儀的一部分,是必須要做的行為。我聽過幾場演奏極度一般,甚至不乏錯誤的演出,但最後還是掌聲雷動、有人大叫Bravo。這讓我不禁想到,掌聲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對於演奏家、指揮家來說,掌聲是對於自己工作最好的獎勵;對於觀眾來說,掌聲卻又有不同的意味 ---- 可以是真心的讚美,也可以是客套的禮數。
Don"t correct me if I"m wrong,我認為現在很多的掌聲,本身就是虛假的。這裡的虛假,說的就是以「客套的禮數」作為出發點的掌聲。
既然有那些本身都不了解音樂的人在樂章間鼓掌了,這樣的掌聲可算不得真。起碼,不是發自內心深處對於音樂藝術的激動和認可。
假掌聲,隨著全世界人民對於古典音樂了解的日益低下,也日漸增多。這算不得什麼好事。
其實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了解古典音樂,那我想你一定知道該怎麼做。


關於在中國「樂章間鼓掌」的吐槽
對於許多根本不了解古典音樂的聽眾,在欣賞音樂會的時候是根本完全沒有、也是在無視「尊重」這一非常重要的品德。這種「不尊重」的現象,在中國的觀眾群體中尤為的突出。
照理來說,不了解古典音樂的人,根本就不會有半分興趣想要去聽古典音樂會,但為什麼在中國會有這樣的情況?
其實,這隻有一種最大的可能 ---- 這些人都是拿著贈票進來真正附庸風雅的。
在國外待了也有段時間了,從來沒聽說過贈票這種事情(類似Carnegie Hall的那種Golden Ticket不算)。除了夏季的free concert和一些family concert之外,都沒聽說過音樂廳自己拿出票來送人的。這也算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古典音樂會吧。
那些拿著贈票大搖大擺進來的人們,坐著最好的位置,干著最蠢的事情,不奇怪。曾經有多少次,樂章間領導一鼓掌,獻花的小姑娘就從邊上衝到台上了。丟人么?
類似這樣的事情,中國人乾的太多了。


最後,一番吐槽+個人總結:

  1. 沒錯,不管是叫「老柴」還是「老肖」,又或者是「柴D」(抱歉,只叫過「柴小協」,noob了),就是在裝X,又怎樣?有本事的以後天天在交流的時候把「肖斯塔科維奇」和「柴可夫斯基」掛在嘴邊。哦對了,千萬別忘記了要說全哦!一定要說「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號35」,這樣才顯得你不是在裝X。
  2. 樂章間「亂」 鼓掌,就是「大鄉里」、「沒見識」!不要試圖用這麼大段無聊的文字幫助絕大多數的「大鄉里」、「沒見識」來掩飾好像鼓了掌就是研究過「為什麼要鼓掌」的「非庸人」一樣。
  3. 演奏家如同攻克堡壘一般,那是朗朗在彈《鍾》吧?
  4. 只要還是個人類,誰也都天生聽不懂,這跟古典樂在哪起家沒有半點關係。但是既然聽不懂,還不學著去了解一點,更重要的是學不會「尊重」,這太可怕。
  5. 有一顆裝X的心,看什麼行為都是裝X的。
  6. 知乎現在太多這種照顧大多數的答案,其實根本一點立場都沒有。

這玩意沒有什麼約定俗成,你要聽聽60年代以前的實況錄音,一樣有樂章之間鼓掌的老外。


我的天吶……
為啥這麼簡單一問題會被演繹的這麼複雜!

如果你實在弄不清楚,那就等指揮轉過來朝你微笑鞠躬的時候鼓掌。
「第一樂章的掌聲」是個老梗,也最常被「專家」拿出來說事兒,甚至還經常上綱上線到什麼「聽眾素質」的問題上。

以至於在任何一場音樂會中,你在不合適的時候鼓了掌,總有幾張臭臉朝你擺出一副「你好無知啊」的表情,在合適的時候也總有人以自己第一個鼓掌為榮。

究竟什麼時候該鼓掌?四樂章的交響曲三樂章的協奏曲也許你還能按照所謂「規則」來,碰到五、六、七個樂章的交響曲怎麼辦?碰到樂章完全隨意的交響詩怎麼辦?

我只想說一句,在爭論這個的時候,你們都把樂隊的指揮當空氣了啊!

樂隊指揮就是心血來潮在四樂章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轉過身子來向大家鞠躬致意(雖然我沒見過這麼乾的),難道你就堅持原則不鼓掌了么?

一部音樂作品怎樣演繹才算完整是指揮說了算,一個好的指揮自然也深諳怎樣調動現場觀眾的氣氛。所以放下心裡負擔,看指揮就好了。當指揮轉過身子向你致意,請報以熱烈掌聲;如果指揮還沒致意就有人鼓掌,由他們去好了,最多幾秒鐘這些零星掌聲自然就消失了。


你可以吃完前菜之後不吃正餐嗎?可以。你可以在吃完正餐後不要甜點嗎?可以。你可以要求先吃甜點再吃正餐嗎?可以。你可以要求吃雙份甜點,不要前菜嗎?可以。這些都可以,只是不符合規矩而已。紐約愛樂演奏會上也遇到若干次的狀況是聽眾在樂章之間鼓掌,或者因為不明真相,或者因為實在激動到情不自禁。沒有人受到譴責,指揮在示意聽眾安靜之後繼續演奏。在一首曲子結束後鼓掌,是不成文的規定。相應成文的規定是,音樂廳守則上總會提到,在曲子結束前不得入場或離場。藝術高於生活,卻是人性化的。沒有人應該為對音樂表示感激和欣賞受到道德和其他方面的質疑。


我有時演出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從演奏者的角度來說:例如彈奏鳴曲,一般是快-慢-快三個樂章。第一樂章快板演奏完會進入第二樂章,多為慢板或者廣板,因為從快板跳到慢板,演奏者需要在樂章之間快速調整情緒。如果這裡觀眾噼里啪啦的鼓掌了,演奏者要點個頭或微笑示意一下。影響情緒。如果觀眾有的鼓掌有的不鼓,掌聲稀稀拉拉,演奏者就會比較尷尬。影響情緒。如果這時觀眾沸騰了掌聲雷動。。好的,演奏者無論是興奮還是激動,喂,第二樂章怎麼彈?不管是緩慢的,悲傷的還是抒情的,他都調整不回來情緒啊。演奏者狀態不好觀眾的體驗也大打折扣不是么。

所以這些規矩真不是故意為難聽眾

我就不多說了,全是淚,鼓掌還行,還有樂章之間獻花的。。

https://www.zhihu.com/zhi/people/723261689411174400 (二維碼自動識別)


摘取自博客:http://hutianyi.net/?p=2325

可以知道,早期的音樂會場面是相當自由的,莫扎特甚至希望觀眾能夠在交響曲演奏時鼓掌。不同的音樂家對觀眾鼓掌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或自由或嚴厲。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到了20世紀後,樂章間不得鼓掌成為了一種基本禮儀?

從「安全」的角度來講,樂章間不鼓掌不會犯錯,至少指揮家不可能因此而不滿;在樂曲最後鼓掌也肯定不會犯錯,你就算覺得音樂會爛,適當的鼓掌也只不過是以示禮貌。

我一直覺得,禮儀是一種為了「掩飾情緒,統一表達情緒」的工具。這種要求在古典音樂上表現非常明顯。雖然我不贊同「古典音樂=高雅音樂」的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和通俗音樂會那種更注重互動,更熱情的演繹方式相比,古典音樂會故意表現出一種「疏離感」,也許為的就是以示與通俗音樂的區別。而古典音樂聽眾內心也希望有這種「疏離感」,讓他們聽到的音樂從內容到形式上都顯得更「崇高」。為了節制自己的情感,不像普羅大眾那樣激動,古典音樂界慢慢形成了一種禮儀,既限制了觀眾情感的自由釋放,也反過來督促觀眾表達出對音樂家最低程度的敬意。

稍稍拉得遠一點。福柯探尋現代社會對於健康、性、精神病、流浪、衛生的干涉的規律,我們被社會所「規訓」(discipline),卻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牢籠,還反過來覺得這是很正常的。至於音樂會禮儀,我們會發現,雖然不允許樂章間鼓掌好像並沒有不可置疑的理由,但大多數人仍會去遵守。

那麼為什麼古典音樂會一定要安靜呢?

我有個沒太多根據的猜測:唱片的興起改變了人們聆聽音樂的習慣和禮儀。

我們知道,「以安靜為原則」的音樂會禮儀是十九世紀末才被確定,而人類第一台錄音機也是在十九世紀末由愛迪生髮明的。在之後的一百年間,唱片業飛速發展。原來音樂家,演奏家,樂團的謀生之本從演奏會慢慢變成了唱片。

唱片的灌錄需要一個絕對安靜的環境,音樂家們待在錄音棚的時間越來越長,自然也就習慣了那種無人打擾的環境,習慣了沒有掌聲的空間。安靜的錄音棚的確有好處,不容易分心,更易專註於自己的演奏。最優秀的演繹作品大概也都是在這種環境里誕生的。著名鋼琴大師格倫·古爾德(Glenn Gould)很早就開始拒絕觀眾,沉醉於唱片灌錄中。

體驗過「美妙的」錄音之後,對現場音樂會的環境也開始挑剔就顯得理所當然了。演奏到投入時,下面突然來個不速之客,一會兒來些此起彼伏的咳嗽聲,孩子在走道飛奔……這些百年前再正常不過的,連「事故」都談不上的事情,都變成了對音樂家的打擾和不尊重。

畢竟,音樂家的地位在愛樂者心中還是崇高的,只要有幾個大師級人物對這些騷擾表示不滿,這樣的禮儀就會很快被各界接受。

必須要強調的是,這樣的解釋完全是我憑空臆斷的,沒有什麼根據,不是標準答案。質疑這種解釋的方式很多,比方說:流行音樂也在錄音棚錄音,為啥在音樂會上就沒那麼多講究?

至於樂章間能不能鼓掌,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也許這個問題可以換種更細緻的問法:「在什麼曲目下,在什麼樣的演繹效果後,可以鼓掌?」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我贊成李如一老師的回答。

===============================
補充:
原來我文章中分析了唱片如何改變演奏家的習慣。現在反過來我想到,聽慣唱片的樂迷也習慣了沒有樂章間掌聲的作品,以至於音樂會上也不鼓掌了。


什麼時候鼓掌這個問題爭論太多了……其實說白了就是如果你的鼓掌只是想表達一個曲子結束了禮節性的示意,那就不必了~~~如果確實演得很好或者說類似於柴小協第一樂章這種近乎輝煌的結尾,鼓掌什麼的好像也沒什麼不可以……


隨便來說說我的經驗,主要說說我在英國聽現場音樂會的情況,現在我平均每個月去一次現場。

  • 樂章之間鼓掌

其實在英國,古典音樂會的樂章間鼓掌時有發生。就算是倫敦皇家艾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BBC Proms現場,或者倫敦的巴比肯中心LSO的現場,或者是在曼徹斯特Bridgewater Hall,又或者是英國其他地方。如果你有經常聽BBC Radio 3 Live in Concert (現在一周七天直播六場),你也會發現不少觀眾會在樂章之間鼓掌。如果你有在Youtube上觀看世界其他樂隊的演出,例如柏林愛樂在柏林音樂廳的,你會發現,仍然會有人在音樂會樂章之間鼓掌。所以,國外的觀眾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遵守」音樂會規矩。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去年諾丁漢音樂季開季音樂會,當場音樂會指揮Sir Mark Elder(如果有人記得BBC的紀錄片《交響樂》,Sir Mark在裡面講解)在開場前一個小時專門給了觀眾一個Pre-concert Talk,在問答的時間裡,有觀眾專門向Sir Mark提問了樂章之間鼓掌的問題。Sir Mark是這樣說的(根據記憶):

」.....我知道有些指揮不喜歡聽到樂章之間鼓掌,但我認為觀眾在樂章之間鼓掌是觀眾和樂隊之間互動的一種方式。我們在台上表演了很長的一個章節,章節結束了聽到觀眾的掌聲,說明觀眾很enjoy,這也是對我們這個章節表演的認可......"

我記得在接下來的演出中,當樂隊演完貝多芬第四鋼協第一樂章後,不知是不是收到Sir Mark的啟發,有不少觀眾主動鼓掌了(要知道,在諾丁漢的觀眾大多都懂得所謂的「禮儀」,很少會這樣做)。

正如Sir Mark所說,有些指揮表示沒所謂,而且還很認同觀眾的做法;但有些指揮就希望觀眾不要鼓掌,因為樂曲還沒有結束。我記得去年我參加過的一場捷克愛樂樂團的音樂會,那場的捷克指揮Ji?í Bělohlávek就很在意這些東西,例如他希望在聽到整個音樂廳靜下來後才開始演奏,而在下半場演奏德沃夏克第五交響曲第三樂章時,由於該樂章以高潮結束,導致很多觀眾以為全曲終了,並且鼓掌,但指揮主動向觀眾示意演奏還在繼續。

我在幾天之前聽的聖彼得堡愛樂演奏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第三樂章結束後,有不少就觀眾主動鼓掌了(這個沒辦法,在很多觀眾看來,交響樂以高昂勝利般的高潮結束),經驗豐富的指揮Yuri Temirkanov顯然已經對此有所準備,在聽到掌聲時,稍作一點點停頓,馬上讓樂隊進入第四樂章這樣掌聲馬上停下來了。而在第四樂章結尾,全曲以大提琴首席的fade away結束,觀眾們這時都是按照指揮的結束手勢和樂隊的演奏手勢進行鼓掌。

  • 全曲結束後鼓掌

對於全曲結束後鼓掌這個話題,也十分有趣,一般以高潮結束的交響樂,很多觀眾很不自覺地在全曲最後一個音結束後馬上鼓掌了;而緩慢地結束的交響樂,則是等著指揮手勢和樂隊將樂器放下後在鼓掌,除了之前提到的柴6,我之前聽LSO演奏舒伯特第八的那場也是,結束後那位指揮像雕塑那樣站在那裡停了大概五秒,然後才緩緩放下手,全部觀眾才進行鼓掌,這時掌聲雷動。我認為指揮這樣的停頓,很有利於觀眾情緒的「培養」。

  • Encore

全場結束後,無論演奏得好不好,我發現很多國外的觀眾都會很禮貌地歡呼鼓掌很長一段時間,一般是指揮的三次謝幕。但對於訪問的樂團,大家都知道會有加演,所以一般都會鼓掌至加演。我記得BBC Proms的全部項目演奏結束後,站在舞台中央的prommer除了鼓掌,最後還會大家一起跺腳,表示我們意猶未盡,希望還有更多。當然,有些樂隊會準備加演(例如中國愛樂樂團在2014BBC Proms上的演出準備了兩個),有些英國當地的樂團可能就沒有加演。

*本來隨便想打些東西的,誰知打了這麼多,第一次發這麼長的經驗感受,歡迎討論


其實吧。。去看看Paris Orchestra在Salle Pleyer的現場。。。每次都是第一樂章完鼓掌。其實沒啥,中間不要吵鬧就行~
古代時候還是一邊喝酒吃東西一邊音樂會呢。。
但是中間那些噪音啊拍照啊是真的會影響演奏者。。請大家千萬不要做~~


一開始聽音樂會臨近結尾總會有這種想法,該不該鼓掌。其實沒必要這樣,覺得好就鼓掌,你拍了自然有和你一起想該不該鼓掌的人跟著你鼓掌。覺得好就鼓掌吧,沒人怪你的,我有時候帶耳機聽歌覺得太精彩也鼓掌呢。


話說古典音樂這種洋氣的舶來品,和西裝有點類似,法國人義大利人無論怎麼穿都是有道理的,東方人領帶和襯衣的配色差一點看著都彆扭。
就是現在在國外巡演,鬼子們樂章間piapia鼓掌的也不是沒有啊,樓上考據的諸位要做甚啊?
不過既然是在中國,還請在前往音樂廳前略作功課,因為大家都曉得,樂章間鼓掌,不是你懂的什麼典故習俗,這根十八世紀還是十九世紀根本沒關係,本就是聽不懂+土老帽么。
嗯,其實,每次在國內演柴六,第三樂章結束時,看著指揮高舉著的、一絲一毫不敢放下的指揮棒,還有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卻依舊止不住那潮水般的掌聲,我想,無論是卡拉揚還是余拉揚,心裡都得罵娘吧。
手機敲字,如有不妥,還請原諒。


古典現場的現在時

01

早在前一陣就看到一篇挺有意思的文章,是電台司令(Radiohead)的主音吉他和鍵盤手強尼?格林伍德作為一名古典樂迷在2014年接受英國《衛報》的訪談。他以一名古典音樂的樂迷和搖滾樂手的雙重身份對古典音樂會現場提出了一些有趣而善意的建議。包括了以下這些:

1.觀眾應該想什麼時候鼓掌就什麼時候鼓掌

2.交響樂團應該是在後台調音

3.觀眾應該可以在靜音模式下使用手機

4.演出曲目應該靈活多變

5.應該允許攜帶飲料進場

6.藝術家應該多和觀眾互動

7.樂團不一定要全部盛裝出席

8.音樂廳應該給全家出席的觀眾以便利

9.音樂廳應該採用更多先鋒科技

10.每個音樂會都應該至少演奏一首當代音樂


看過不少「第一次去音樂會,應該怎麼樣裝作常去的樣子?」風格的帖子,其中最容易被拉出來說的肯定是:樂章之間不要鼓掌。從古斯塔夫?馬勒引入的這個習俗已經持續了一百餘年,是不是到了取消這個「陳規舊俗」的時候了?這一個問題和後面好幾個問題都一樣,都不約而同對音樂會的「規矩」是否適宜現代觀眾的需求提出了質疑。

02

在伊凡?休伊特(Ivan Hewett)的《修補裂痕:音樂的現代性危機及後現代狀況》一書中認為古典音樂的危機「病因」起源並不在當下,而是潛伏於「現代性」開始之時--音樂價值與音樂功能之間的斷裂時。在張前主編的《音樂美學教程》一書中把音樂的功能分為藝術功能實用功能。藝術功能很好理解,聆聽音樂從而得到的審美感受。物質生存得到滿足之後所產生的更高級的需要。而實用功能則是音樂的另一大功能,比如說廣場舞伴舞的音樂,比如祭祀跳大神的音樂,前陣兒電影里《百鳥朝鳳》紅白喜事的嗩吶班子演奏的音樂,還有音樂用於宣傳和教化(「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寓教於樂」)等等。按理說,這個功能和價值總是捆綁在一塊兒的,但是「在近代的某個時候,認為音樂可以脫離社會功能並隨意加以移植的觀念開始萌芽----因為閑暇時間的增多,因為音樂作為『形式本體』的產生,因為僅僅為了愉悅而聆聽的觀念,因為音樂最終成為了獨立的『藝術』。」

十八、九世紀,音樂會是私人場合下的小型沙龍形式。而通過歌劇院、音樂會這些獨特的「現代性」建制,再加上一連串由音樂史上的「天才」壓陣形成的族系更加加強了現代音樂「城堡」的構成。從此嚴肅音樂就開始「不接地氣」起來,原本的音樂愛好者,由參與者成為了被動消費者。音樂從「公共話語」變成了「個人表述」。查爾斯?羅森就在各種場合下強調在貝多芬或者更久之前去聽演奏會的人多半自己會彈琴,只是彈得不如「專業人士」好而已。而現代的古典音樂正是從這些「建制」中形成了自己的規則來保持音樂的審美崇高感受的:進入音樂廳,著裝正式,正襟危坐倆小時,不動手機,聽眾除了聽和內心對音樂進行再加工不能做別的事。沒錯,兩小時不允許和外界保持聯繫對於沒有聽過音樂會的聽眾也許是一個頗為奇妙的體驗,但是這種奇幻氛圍大概只能保持15分鐘,15分鐘好奇感消失之後,只能淪為催眠音樂。而第一部分問題中的隨意鼓掌,無非只是把古典音樂最後一點的奇幻氛圍給驅散,造成一種聽眾也可以參與其中的幻覺,治標不治本。至於攜帶飲料,如果你也想在音樂廳里看到像電影院里每次都在你面前晃來晃去去洗手間的觀眾,也許這是個好辦法(?д?。) 這些建議大部分都是從增強聽眾與舞台上的互動感入手的。很可惜,面對體型龐大的古典音樂的一兩百年的老病根,可以暫時的緩解陣痛,但都無法使之痊癒。你甚至可以理解為,這些繁文縟節就是保持古典音樂地位的必要的特性。超脫和無菌當然可以保存住古典樂里的高貴。於是能達到現代音樂會要求的聽眾門檻變得極高:聽眾不允許有娛樂的想法,必須抱著嚴肅的審美態度來面對即將到來的音樂。最好,還要會演奏樂器,有過幾年被練琴折磨的經驗。最好再有對音樂分析(和聲曲式)、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等等的廣泛涉獵,這樣的聽眾才有可能從現場演奏中得到「精神上的私密體驗」。這「精神上的私密體驗」的要求之高,無怪乎蘇珊?桑塔格認為聆聽音樂需要不亞於物理學家的智慧。這種過於依賴接受者的「解密能力」式的發展,無疑極大阻礙了一般人接觸音樂的熱情。正如羅森在《音樂的未來》中的發問:「到了22世紀,貝多芬和肖邦的豐碑是不得不重新發掘,還是只需要適宜的修復?」

首發於我的公眾號:neonchild


http://weixin.qq.com/r/0z9JUdDEVY0qrZQy92r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每一首曲子都是一個整體,包括所有的樂章。
在單獨的樂章後鼓掌的感覺有點像聚餐半中間去上廁所,會打斷整個情緒。


推薦閱讀:

宿舍出去聚餐不能帶穆斯林舍友,每次要不要告訴她宿舍其他人要聚餐?如果要,怎麼說?
怎麼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原諒?
陌生男女第一次約見,女生應該坐副駕駛座還是後面?
通過怎麼的練習能有一個隨時漂亮的微笑?
什麼樣的細節讓你覺得這個人骨子裡是沒有教養的?

TAG:古典音樂 | 音樂會 | 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