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對心理學有研究的大神系統的闡述一下什麼是未完成的願望之魔咒?

今天看奇葩說第二季的時候,裡面的辯手陳銘提出了一個「未完成的願望之魔咒」,我百度了一下似乎百度對這個的解釋不夠系統全面,百度上稱為「未完成事件(情結)」。
我覺得我自己就有這方面的心理障礙,想了解一下


剛剛寫了一篇文章,準備髮長微博的,然後看到這個問題,那就粘過來吧~

不要讓未實現的願望詛咒你

這兩天看《奇葩說》,在「沒錢要不要生孩子」這一集里陳銘提出了一個心理學現象——未被實現的願望的魔咒。意思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缺失了什麼,那麼待他成年後,他會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斷追求這個缺失的東西,並將此作為人生的目標,哪怕這些目標現在看上去已經不合理了,它們卻陰魂不散,而個體就像被詛咒了一樣難以擺脫這些目標的控制和影響。

村上春樹的一篇小說《再劫麵包店》常常被用來解釋這個現象,但小說畢竟是小說,有一些誇張和戲謔的成分,因此我想說說真實的故事。

我今年28歲,結婚一年。在與老公結婚之前,不算他我一共談了6個男朋友,初戀開始於15歲。在很多人看來,這也許是壞學生和放蕩女做的事情。但我保證,從小我就是父母和老師眼中的乖乖女,成績好、聽話、懂禮貌、獨立性強是他們給我的標籤。而且我與每一任男友在一起的時候都是百分之兩百的投入,各種對他們好,省吃儉用送的禮物都是手機、iPad之類,陪上課陪打球更是不在話下,甚至包辦了男友從內到外的置裝,但最後就是沒有好結果。我本身學了七年心理學,碩士期間的方向也是家庭與發展心理學這塊,因此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進行自我反思和剖析,終於在結婚之前弄清楚了問題的來龍去脈,究其原因,就是之前26年的人生中,我都被自己未實現的願望所詛咒了。而這個未實現的願望就是——獲得親人無條件的愛

正如前所述,我從小就是很多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現在想想我很小就懂得察言觀色、做表現工作,因為一旦我表現不好,母親就會對我施以熱暴力或者冷暴力。熱暴力好理解,就是各種打罵,並且我現在覺得挨打好過挨罵,因為語言對一個人傷害的點數和持久性是不容小覷的。我的母親是一個在情緒中言語會非常刻薄之人,比如我學不好就會說我蠢得像頭牛,做事不如她的意就會說我太自私了,要是我稍微犟一點她就會說我是想逼死她。而冷暴力就是伴隨著熱暴力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她都全程板著臉,不說話。因此從小我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媽高興,或者說是避免讓她生氣。只有我考試考得好了、在學校拿獎了或是在外人面前有禮貌、會做事才能讓她開心,而且那種狀況下她的開心也是真心的、溢於言表的。不要問我的爸爸去哪兒了,我相信很多同齡人跟我一樣,父親這個角色在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是缺失的。

在叛逆期之前,我也有過一些痛苦,大多數在我媽打罵我的時候,但那個時候畢竟小,無法脫離家庭。叛逆期開始後,也就是青春期,15歲左右,荷爾蒙促使我將眼光投向了異性,而當時卻恰好又有人追我,因此我內心那種對無條件的愛和關注的需求似乎一下子被打開了,因為我發現好像找一個男朋友可以給我更加溫暖安全的感覺,他不會因為我考差了或是不做好孩子了而不喜歡我。而這種在男友這裡得到的接納和肯定讓我極度希望離開自己的家庭,於是整個高中階段我一直和母親彆扭著,不願意跟她多說一句話。但那個時候我還沒有發現,對無條件的接納與愛的需求已經開始控制我。譬如說,我很容易走入戀愛中,而且一旦走入戀愛就會失去自我,以對方為中心。我對關注和接納的需求特彆強烈,男友回復消息慢了或是不小心忽略我的感受我就會非常難過。而我又很怕這種自我中心的想法會讓對方不喜歡我了,於是竭盡所能地對對方好,做一個「聽話、懂事」的女朋友,並且希望對方因此而感到高興,從而更加喜歡我。

有沒有發現?是的,我一直在重複與母親的相處模式——一方面希望得到對方無條件的愛,另一方又儘力討好對方,害怕失去她的情感關注。但實際上我卻在每一段關係中都將自己與對方拉得越來越遠,因為那些都不是真的我啊!A君喜歡籃球,於是我就去惡補籃球知識,看NBA的比賽,去辨認那些在我看來都長的一樣的黑人;B君喜歡足球,我又去惡補足球知識,跟他一起熬夜看他喜歡的球隊的比賽,背下那支球隊所有球員的名字,只為可以假裝淡定地說出一兩句評論後得到他驚喜的讚賞。C君喜歡獨立的女生,希望女生可以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於是我就從不在他「有事」時打擾他;D君喜歡小鳥依人型,於是我就柔柔弱弱失去主見。可是不真實的自己往往難以維持長久,當我有所疲憊時,對方反倒認為是我不上心了。

這都是在我6段感情均已失敗告終後,我去讀了一些這方面的書才得到的反思。(推薦《誰在我家》)而當我意識到自己之前在感情中多麼卑微與虛假之後,我就已經釋懷很多了。因為我很早就意識到我與母親的關係對我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是我一直無法具體言語。而那一刻,想到我幼年和青少年的經歷,雖然心裡無比難過,但終究是開始嘗試著接受那些既已發生的事實。我難過了很長時間,是真正地發自內心的巨大的悲傷,甚至一想到這些鼻子就發酸。但正是這巨大的悲傷幫我重新正視歷史,反思當下,展望未來。

我告訴自己,那些我成長過程中缺失的,已經缺失了,那是我的母親帶給我的缺失,我無法從任何他人身上去尋得彌補。而如今的我,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必須先無條件地接納自己:我的過去,我的缺失,我的傲嬌,我的懦弱,我對愛與安全感的渴求。同時我要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閃閃發光的,我是值得被愛的。

於是,在第7個男友面前,我不再小心翼翼,不再隱藏真實的自我,不再迎合對方的口味……不再關注任何體育賽事,也不再疑神疑鬼,遇到任何矛盾衝突,我都會把自己心底最真實的感受說出來,共同探討、求同存異。而這種狀態下的安全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強,因為我知道這不是我虛假迎合得來的,而是來源於我對自己無條件的接納與誠實。

最後,想補充一點,我後來查考了我媽的成長史,其實與我很像,因為我的外婆便是那樣對待她的。在我印象中,她與我爸吵架的主題十有八九是覺得我爸不關注她不在意她的感受,她為了我爸付出了很多,但是我爸卻不給她感情上對等的回報。

看到沒?我差點走入跟她一樣的婚姻模式。所以這個「未被實現的願望的魔咒」太可怕,它會導致「家庭內悲劇在家族內的遺傳」。很多人明明不想找跟自己父母類似的另一半,卻偏偏擺脫不了魔咒的控制。所以,趕緊先擦亮眼睛找出那個控制你的魔咒吧!承認它、接受它、然後打碎它、衝破它,將自己下半輩子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先講個故事:
1937年5月23日,98歲的洛克菲勒在睡夢中離開了這個世界。在他的遺物中,有一張小學同學的合影。但在這張被洛克菲勒視若珍寶的照片中,卻沒有他本人的身影。照片背後隱藏著一個辛酸的故事:兒童時代的洛克菲勒很少有照相的機會,有一天拍班級合照,所以那一天他十分興奮,甚至醞釀了好幾種微笑的表情。但因為衣著太寒酸了,所以在拍照的最後一瞬間,他被老師和攝影師排除在了合影之外。


不知洛克菲勒後來賺了那麼多錢是否彌補了當初內心的缺失。


不止洛克菲勒,很多企業家之所以拚命賺錢就是因為當初受過窮挨過餓,害怕以後又如此,恐懼這種不能滿足需求的感覺,於是拚命賺錢。

也許,有時正是由於這些擔心,才促進了一個人的成長。


下面是分析:
需求。
以前的需求沒有滿足會對你產生影響。

滿足需求是人的動機,童年沒有滿足的匱乏性需求會令你記住,對你產生影響。當然不是所有未完成的都會記住,只有引起你強烈情緒或是一些人生必需的需求才會被記住,比如曾經刻骨銘心的飢餓、缺少愛的經歷,缺乏尊重的過去。

由於過去的需求沒有滿足,所以你會在未來格外注意。
一是因為害怕,甚至是恐懼,害怕需求不會被滿足,或是這種需求雖然現在能被滿足,但以後會有不被滿足的風險,於是就要未雨綢繆,要擔心這件事。
二是因為已形成自動化思維的習慣,簡單的說,已經成為你很難改變的習慣。因為在過去的日子裡不斷回想這件事,人在不斷的強化,以至於很容易想起難以忘記。
三是補償心裡。人追求的是需求被滿足,過去的需求無法在過去滿足,人們傾向於認為可以在現在彌補,至於結果如何,往往很難。因為過去是無法改變的。這也意味著,過去沒有滿足的需求是不能滿足的。因為你只能改變現在和未來。

四:猜想。完形效應。人們在看東西時有把一個東西看成是一個完整的形體的傾向。做事時也有一個完成的內心。就像是很多事你都需要有個開始或結束的儀式。比如上課下課要有鈴響,戀愛開始需要個聲明,結束會找人吃飯唱歌。


注:
1窮人總是因為錢不夠所以難以滿足需求,所以很多窮人很在乎錢,會努力賺錢。(當然,並非所有)也是因為上述道理。
2對你影響大的需求是匱乏性需求,而不是成長性需求,所謂的匱乏性需求是性、食物、安全、愛、尊重等需求,是人生必需的東西,如果以前沒有很好滿足,才會對人影響深刻。成長需求是自我實現,也就是挖掘自己的潛能,這個相對來說,在早期時沒那麼深刻的影響。
3人生經常會面臨取捨,人生經歷無數選擇,人往往會因為某些需求而放棄其他需求,所以有些遺憾在所難免。

今天突然想起一段話,有點相關:
你的過去就是你的過去,不管你喜不喜歡它,不管你是不是清楚地記得它,也不管你是否為它承擔起你的責任。過去發生的許多事情不是你的錯——或許不是任何人的錯,或許有一些事情是你的錯,但是這些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屬於你,並將永遠屬於你。即使你感到事情還沒有完,或者不公平,你也無法回到過去改變它們。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一個任務:將過去整合進當下,並為未來之路做出自己的抉擇。拖延是一個信號,表示過去在牽扯著你,讓你回頭看。 -拖延心理學


這個魔咒,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我認同陳銘所說的它或多或少影響著長大後的我,可是這種影響並沒有好與不好。我不認同陳銘的是,父母如果用自己的意識,去預設孩子的未來,那請問孩子算什麼?

未完成的心愿之魔咒
童年的時候未完成的那個願望,對你未來人生之路的影響遠遠超出你的估計,如果一個孩子在18歲之前,在他的童年生活中,他最缺的是自由,父母管的非常嚴的話,他未來一輩子,他人生努力的最高價值就是為了自由而奮鬥;如果他在童年的過程中,缺乏的是愛和歸屬感,他未來所有的價值排序當中愛和歸屬感就在最前面;如果一個孩子,童年當中最缺的是錢的話,他的人生之路會把物質財富的累積作為他所有價值排序中最重要的那個部分。
@奇葩說陳銘

「未完成的心愿之魔咒」會帶給我帶來社會眼光中一些所謂「好」和「不好」的東西,而這些社會眼光不能代表魔咒本身的好與壞!

魔咒是有可能被發現的並且被弱化的。在成長過程中,還會經歷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我把它叫做「醒」,大概意思就是:「我是不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魔咒是什麼,從而減弱魔咒對我的影響,發現魔咒出現時,可以選擇我面對事物的態度,而不是傻逼呼呼的被魔咒牽著當狗遛。

在我沒有開始「醒」之前,我的喜怒哀樂差不多都是建立在別人的眼中,我做事情特別努力用心,也許因為這是得到認可最容易的方式吧,被認可了我就很開心,不被認可的時候我就很難受。魔咒有時讓我歡喜有時讓我憂…

當我擁有「醒」的能力時,我知道我有一個魔咒這個的時候,我知道了我的情緒的來源,我可以舒緩和調整我的情緒。同時也開始懂得理解別人的情緒…

那何時才會「醒」?我個人感覺是看自身,可能是某課程、某本書、某個人、某件事…它只是一扇窗,打開了之後可以看到自己內在世界,有的人一輩子也沒有打開過這扇窗!

也許不夠完善…
我的目前能理解就是這些了
謝謝你閱讀到這裡


我沒學過什麼心理學,但是個人認為陳銘已經解釋的比較通俗易懂了。
先PO一下陳銘大大的原話:

「在心理學當中,有一個非常知名的專業術語叫做「未完成的願望之魔咒」,童年的時候未完成的那個願望,對你未來人生的路的影響選選超出你們的估計。如果一個孩子在十八歲之前,在他所有的童年生活當中他最缺的是自由,父母管得非常嚴的話,他未來一輩子,他人生努力的最高價值就是為自由而奮鬥;如果他在童年的過程當中他最缺乏的是愛和歸屬感,他未來所有的價值排序當中愛和歸屬感就在最前面;如果一個孩子童年當中最缺的是錢的話,他的人生之路會把物質財富的累積作為他所有價值排序中最重要的那個部分。這沒有什麼錯,每個人都有自己努力的東西,有的人追逐自由,有的人去追逐自己的物質財富,但是我,我作為父母,我絕對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她十八歲之後把賺錢作為他人生最大的價值和意義的那個載體的唯一原因,是在他十八歲之前那個做爹的我不能給他一個稍微充裕一點的童年,我不希望他未來整個的人生目標就這樣被十八年前的我無力的從一開始就設定,我不希望看到開頭的時候就想到結局,這就是為什麼我沒錢的時候不願意生孩子的原因。」


其實這個談不上心理障礙,這是每個人都會存在的一個類似於心理陰影但其實並沒有陰影這麼嚴重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人在成長過程中不曾完成的事情會對你未來人生中的訴求產生一定的影響。越是曾經得不到,年長後這個東西就顯得越珍貴。你曾經被剝奪過自由,自由就是你未來追尋的制高點;你曾經渴望過父愛或母愛而沒有得到,或許這就會成為你產生戀父或者戀母情節的契機。一切的追尋都有緣由,而這些緣由追根溯源都與曾經的某種懸而未決的經歷相關,這就是他所說的魔咒。
當似曾相識的情景產生時,這樣未完成的訴求就會作祟,引導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變化。這個理論的提出是在20世紀的德國,之後有很多人也開始研究這種心理的解決方法。解鈴還須繫鈴人,因此如果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將這個懸而未決的事情了結。在心理治療中會採用各種情景重現的方式來找到癥結。

個人看法,多多指教!


我不是心理學的學生,但是對這個概念也很感興趣,正在寫論文的我搜了搜相關的英文文獻,將得出的理解分享給同樣對這個「魔咒」感興趣的人。


沒有找到具體是誰把它定義為「未完成的魔咒」,倒是真的有一堆學者對早期的,童年時期的記憶和成年以後的人生髮展做了一大堆研究。


學術上叫做:Early Memory theory (EMs) 是心理學的一塊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翻譯為早期記憶理論,或者相似的Childhood Memory theory 童年記憶理論。


弗洛伊德早期記憶缺失說:與此魔咒說相似程度2顆星

偉大的弗洛伊德先生呀(Freud, 1916)是這一塊的鼻祖。他從「戀母情結」發現孩童早期的記憶,大多是指壓迫性未實現的因素會潛在的對孩子成年後的行為產生影響,發明了個詞Infanitile amnesia 早期記憶缺失。

格里納克屏蔽記憶說:與此魔咒說相似程度3顆星

心理學家格里納克(Greenacre,1952)大概路線好像和弗洛伊德先生很相近。屏蔽記憶Screen Memories,就是小時候被禁止的,未完成的,沒有真實發生過的願望,會以「永遠的妥協,永遠的壓迫」這樣子的記憶存放在小盆友的腦袋裡,對人生髮展和道路產生影響,大概是說不只是沒有媽媽才產生影響呢,可能其他負面的回憶也會產生影響。

阿德勒的記憶積澱說:與此魔咒說相似程度3顆星

還有一個人阿德勒(Adler, 1931) 認為並不是過去的缺失的記憶對現在有影響,而是個人在過去的所有事情中選擇(selection) 一些特別的事情,好的,壞的,深刻的,難過的,悲傷的等等等,都會對人生產生影響;這個選擇並不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只是一種無形的積累,潛移默化的作用於人生。


……


總之,就是小時候的記憶確實會對成年後的人生產生影響。

相關的還有很多關於ego自我和記憶的很多理論,但粟我還要寫論文,所以草草的看了看,不夠嚴謹,還請大神包容。。。。。


參考文獻:

1.Burhn, A. R., Last, J. (1982). Earliest Childhood Memories: Fou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6(2), 119.

2.Early Childhood Experiences Remembered by Adult Analysands KATE MARCUS


如果你還有新的目標,去執行吧!我想村上小說里那對搶劫麵包店的夫婦,一定在動了要「完成搶劫麵包店」這一念頭之前,做完了所有自己想做的事情。
嗯,就醬紫。


未完成事件是比較符合這個概念的,至於陳銘啥叫「未完成的願望之魔咒」?我猜陳銘是沒記好,他記得應該是:未實現的願望的詛咒
這個來自哪裡呢?
未被實現的願望的詛咒
再劫麵包店—
我國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諮詢師,從「意志」的角度搞出來的,詳情看上面兩篇文章。這位老師怎麼說呢。。。有些同行說:他就是搞變相傳銷的(志紅粉不要打我,這是我身邊的同行說的,個人對他不熟)。。。他的很多文章和做的事情都傾向於對公眾淺顯易懂的表述,所以根本不是什麼「非常知名的專業術語」,各位心理學本科的同學,不要懷疑自己,流派不同何必奉武志紅為泰斗,沙盤也有地方叫箱庭的,而且武志紅的觀點根本沒有收到教科書中。查下陳銘資料,他也沒有系統學過心理學,所以那個說法很不嚴謹。
至於他說的對不對呢,一個複述包裝過的心理學概念,還把名字記錯了的能說對多少?但是這裡大致的解釋還是對的,不得不感謝武志紅老師的「科普」工作。


同理,也沒有心理學背景,聽到陳銘說這個觀點的時候快哭了,從小家裡不是很有錢,從小到大沒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零用錢,初中時一起上興趣班的同學請喝了一杯2.5元的珍珠奶茶,是第一次吃到的零食。如今工作剛剛兩年,又一次經過那家奶茶店的時候,終於用自己的錢買了一杯奶茶,其實一點也不好喝,我只是想從點點滴滴開始補償心裡那個從小到大為止,一直沒有滿足過自己物質慾望的小女孩,同意反方肖瀟的觀點,沒有人真的想懂事,懂事不是一個褒義詞。


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對童年裡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長大後瘋狂的想要得到」,陳銘自己說的也很清楚了,大概這個意思。舉些例子,從小單親的孩子父親是個敗類,那她缺少父愛這一環,於是她總是幻想父親幻想父愛,可能導致她成長過程中慢慢的變成了她從小最嚮往的優秀的父親角色,比如她變成了一個t(舉個例子而已,不過在心理學上這個是成立的),或者她可能會和一個年齡很大的男人結婚,去尋求一種父愛。
比如一個孩子從小缺乏歸屬感,缺乏關懷的愛,內向,父母要求嚴格,她成長過程中可能想尋求一個溫暖的擁抱,長大後她也會無意識的尋求這個東西,甚至因為一個擁抱愛上一個人。
不難發現,從小生活條件差的孩子對金錢的在意程度遠遠大於生活條件優越的孩子,他們更想通過金錢去獲得不曾擁有的一切,借用一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就是這樣,慾望是人本身具有的難以抗拒的東西,缺什麼就想補什麼,缺愛就去找愛,缺錢就去掙錢,雖說這真的是一個魔咒,可並不是心裡障礙,這是人固有的屬性。陳銘也不過是想表達,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上拮据的生活而導致以後去不斷的追求金錢而已。
總之,我所想的就是這樣。


本科學習的時候實在沒學好,但陳銘舉的例子確實很透徹了。
這種未完成心理,往往來自於從你記事起至今最care的部分。窮人家孩子對金錢的痴迷,缺乏關愛的人長大後對家庭和伴侶的渴望,這些都是「未完成事件」最典型和直接的例子,很大程度上都是「未完成事件」帶來的自卑感。
其實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會有。個人認為,就算看上去情況相似,比如都是家庭窮困,但你成長以來所處的環境,也會對你最終未完成情結的程度有所影響。就好比A家庭雖窮,但從小長大,都沒有因為窮而感到太多的自卑感,一路憑藉自己的能力贏得老師、同學、同事的稱讚,人際交往順利,甚至連愛情和婚姻都順風順水,那麼即便A現在月薪幾k,他也不會像很多貧寒出生的人那樣看重金錢。
對於玻璃心而言,「未完成事件」很可能既是玻璃心惡化的誘因,也往往是他們的致命傷。以上只是個人看法,學渣一枚,還請見諒。


最常見的現象是,小時候,我們所產生的但不能實現的諸多願望,我們都會在長大後表達出來。哪怕這些願望看上去再不合理,它們也仍然有著無比強大的力量,我們儘管理性上意識到了它們無比不合理,但卻難以擺脫它們的控制,就像是中了魔一樣。摘自壹心理,全文見網址http://m.baidu.com/from=1086k/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2%2Cta%40iphone_2_4.3_2_6.0/baiduid=01C9881B4ABDE552F9AA2B3785829482/w=0_10_%E6%9C%AA%E5%AE%8C%E6%88%90%E6%84%BF%E6%9C%9B%E4%B9%8B%E9%AD%94%E5%92%92/t=iphone/l=1/tc?ref=www_iphonelid=8282414492844121969order=8waplogo=1fm=alhmnt=wnordict=2078tj=h5_mobile_8_0_10_titlesec=5007di=1a15f2c003fa250bbdenc=1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Gti2LCBM_7bezI39h47aUbBjXDX5QzrIBZScczbWxBt8


魔咒的說法,大概是陳銘從武志紅的文章里學到的。
《再劫麵包店——未被實現的願望的詛咒(正式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08y2.html


沒學過心理學,但是從自身回答一下,我覺得童年的未完成願望有可能轉化成長大後的懼怕,因為有些願望是不可逆的。比如,有的小孩小時候父母一方就去世了,那麼這個完整家庭的願望就結束了,哪怕以後家庭重組,那也失去了它原本的組成,所以可能導致孩子長大後懼怕婚姻,懼怕長期的親密關係,又或者孩子小時候因為叛逆,所以得到的是父母的否定和不信任,那麼等孩子長大後,他就懼怕欺騙,而他做每件事的第一目的就是得到父母的肯定,也就是俗稱懂事。好吧,我沒有解決辦法,因為我說的故事就是我,哈哈。。。。。


基於對彌補的缺憾感將一直籠罩著我們

對難以達到的目標的渴望也永遠誘惑著我們


我也看了這一期的奇葩說,看到這裡,想起來上周和姐姐一起帶小外甥女出去玩,我們倆對她的任何要求基本沒有抵抗力,要什麼給什麼,覺得,就這點要求。管什麼小孩子不要吃太多零食什麼的廢話。
回家自然孩她媽說我們太慣著孩子。其實我當時就在想,我們小時候也想要,記掛至今,不想她長大了再有這樣的遺憾。
直到現在,買衣服還是忍不住看童裝,小時候,我基本沒有穿過自己的新衣服,都是姐姐們穿過的。


可能在我眼裡 就是給現在追求的一切 多了一個解釋。知道過去沒有得到的 放不下的 對未來並不是毫無意義的。


實習初一班級一個小男生,三年級媽媽車禍去世,爸爸很忙沒時間照顧他。是個很缺愛且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沉默寡言內向,不與人交流。按此理論,長大後的他會拼搏尋找愛,如果有人給他更多的關愛,他會比較容易心動,又也許會找一個比他大的女朋友。同時,另一個小男生從小父母離異,跟著家裡各種親戚,到處寄居,也是個缺愛的孩子,但是他性格外向,總是千方百計獲得我的關注,也在青春期陷入了愛情萌芽狀態,對於愛也將是他未來首要甚至唯一追尋的。


推薦閱讀:

怎麼證明自己此時此刻是活著,而不是身處在一個自己已經死掉了的空間里?
如何閱讀《狂熱分子》?
『心理學角度』什麼簡單的步驟可以讓人獲得永久的開心?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把無知當做理所當然?
為什麼我喜歡被綁起來?

TAG:心理學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