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動漫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受?為什麼日漫越來越受到90後的青睞?

本人現是一名大學在校生,幾乎我一半的同學,不論男生 還是女生,都對日漫有著特別的喜愛。

對於我來說,我是一個幾乎徹底不看什麼動漫的人,也沒有領悟到動漫給我帶來的樂趣。而且,我一般無論是看電影 還是電視劇,都是看劇情,對這些影視製作方面根本不注重,也不會去吐槽啊 什麼的。

但是我身邊的同學呢?他們會因為某部動漫的人物刻畫的好,特效棒而喜歡那部動漫。所以,我就很好奇,到底動漫能給人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感受?以至於大多數90後對它如此青睞!


又來了。。。又是這種無聊的問題,喜歡看動畫或者漫畫和喜歡看電影、綜藝節目、韓劇、美劇等差不多,其實並沒有多少區別,只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更具先鋒性,能讓他們看起來似乎更接NEWTYPE,當然大多數人是考慮不到這層的,也感受不到這些,對於其背後龐大複雜的文本網路以及其帶來的文化現象,他們只會高喊一句:此生無悔XXXXX,來生願XXXXXX 。所以這些漂洋過海而來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方便獲取的優質文化消費品而已。

所以本人在此再次重申,不要神話或者異化作為一般消費品的動畫,更不要覺得這玩意很COOOOOOOOOOOOOOL,如果想真有興趣想成為資深愛好者,多看作品多學姿勢,少喊口號。作畫分鏡、鋼普拉、COS、娃娃、手辦、GALGAME、V家等這下面有各種數不清的你我不知道的小圈子等著你去開拓。


哦對了,提問者的問題我好像忘記回答了,這個問題如果展開來說可以作為研究課題寫上篇論文,我就簡單回答吧。
------------------------------------------------------------分割線--------------------------------------------------------------------
當文字出現後,集體認同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在了一群人的中間,而後出現的紙張無疑更加促進了這一過程,也使得國家建立更為方便。

同樣的到了近代電報,廣播的出現則更加加深了這種自我認同與身份構建,如同我們的父輩通過看電視來確定自己是活在一個社會之中,這些看動畫的少男少女們通過看動畫然後聚集在知乎、貼吧、微博、QQ空間來尋找自我與創造身份認同,本質上來說和父輩們干過的事沒區別,只是互聯網的出現讓這一隱藏在表象之下的過程變得顯而易見了,當然撕逼與表達觀點也更容易了,各個圈子之間的互相交流也更容易了。

至於問題中的看動畫是種怎樣的體驗,想了半天我覺得應該這樣回答:

當我看到中川花音時,我會覺得這是一種東山大法好的體驗。

當我看到友利奈緒的時候,我會想起這部作品中某集給我帶來的不友善行為的體驗。

當我看到大老師的時候,我會有一種非現充的孤獨體驗。

當我看完《攻殼機動隊》的時候我會感嘆賽博空間的無限可能。

當我聽V家曲目的時候,我會覺得虛擬偶像是最棒最完美的偶像。

當我。。。。。。。。。。。。。以上18X內容略

當我讀完金色時光的小說時,我能感受到青春的美好。這些東西帶來的體驗實在太多,根據觀看者不同體驗也會極大不同,請問提問者是想體驗哪種體驗呢?不要猶豫打開一部作品開始行動吧,新世界的大門由你開啟。


你們都太年輕了。

讓在下來回答吧。先來說說曾經的一段對話。

PS:純手打文字無配圖,食用前請做好心理準備。


父母:你看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還能分清楚現實嗎?
我:嗯,很清楚。
父母:說說。
我:o_O,我活在虛擬里找到了真實。(捂臉)

---------------------嘛,這個只是拿來說說經歷嘛----------------------


實際上:喜歡動漫與喜歡明星喜歡動物的區別只有一個。
那就是,動漫是人天堂的一種形態,是一種夢幻,是一種人類為了彌補自身無法度過特別的人生而創造的人生。
這與明星,動物,一切的實物都不同,是一種極端的,近似現實的虛擬。


對,這就是區別,虛擬與現實。越是陷得深就越是明白虛擬和現實的界限,追星的人可以追逐著明星的腳步一步一步的接近,然而追逐虛幻的人只能懷抱滿腔的期願死去,不論你是一個天賦如何能力怎樣的人,一視同仁。

因此,我們回頭來說說


---------------------------回到正題吧-------------------------------------------
想要理解他們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毫無意義的,想要理解為什麼日漫這麼吸引人就只有置身於日漫的世界才會理解。

喜歡日漫的原因大致上有幾點
1:不大眾:為什麼說一個遍布世界各處的存在是不大眾呢?因為實際上喜歡並且為之消費的群體才是決定一樣存在大眾不大眾的因素。如此看來,日漫是小眾的。
喜歡小眾是一種特別。


2:包羅萬象:除去不喜歡虛擬的人以外,在日漫的世界裡你不會找不到你喜歡的作品,森羅萬象,蘿莉御姐,百合玻璃,黑長直,傲嬌金髮,合乎口味的可以是內容可以是CV,更加可以是一個角色。因此日漫能滿足大多數人喜歡的前提。
發自心底的喜歡能讓人真正的感受到喜歡的實感。


3:理想鄉:正如上文提及的形態,動漫是人心中天堂的一種形態,各自心中的天堂用各自的形式表現出來,為了彌補不特別的人生而創造的特別的人生,這正是日漫為之吸引人的最大點。
誰人不愛那自由陪伴,時而吃醋時而溫柔的青梅竹馬,誰人又不愛那征服世界的旅程,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
嚮往喜愛理想的世界是人的本能。

4:喜歡就是喜歡,純粹的喜歡,實際上並不需要什麼理由,因為回過神來,就已經喜歡上了。


5:雜項:嘛,除去上訴 幾點,大概還有一點很小眾的理由吧,題主聽說過:共鳴。
這麼一個詞語嗎?
在不同的世界裡有著本質類似經歷的角色,彷彿活在人心活在現實的他們讓自己不禁發出了共鳴,即使多少人不喜歡他的存在也會固執的喜歡。共鳴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在下的語言是無法描繪出那種感受的,因此就在這裡略過吧。


你都沒看過當然無法理解,誰給你講都沒用。

先放下你的一切偏見老老實實看一兩部經典作品再來問。

當然也要回答問題:動畫漫畫遊戲(我討厭動漫這個稱呼)是所有媒體中最適合表現浪漫主義故事的媒體。

喜歡acg只是表象,真正原因是喜歡浪漫主義。

也是因為現實主義有太大的局限性。


展開的話要講歷史了。才疏學淺,沒信心展開討論。


對於我來說,我是一個幾乎徹底不看什麼電影電視劇的人,也沒有領悟到電影電視劇給我帶來的樂趣。而且,我一般無論是看動畫 還是漫畫,都是看劇情,對這些製作方面還是根本不注重,也不會去吐槽啊 什麼的。

但是我身邊的同學呢?他們會因為某部電影電視劇的人物刻畫的好,特效棒甚至選了他們喜歡的演員而喜歡那部電影電視劇。所以,我就很好奇,到底電影電視劇能給人帶來什麼不一樣的感受?以至於那麼多人對它如此青睞!

題主你懂了么


題主,你這個問題,不僅要考慮個人的命運,還要考慮歷史的進程蛤。

我來解釋一下後半個問題。


動畫越來越受到90後的青睞是一種表面現象,它的背後有兩個因素髮揮了重要作用:


1日漫產業的成熟,擴展了動畫的種類和題材,使一部分動畫可以繼續滿足青少年、成人的審美需求。


2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動畫的傳播變得更加簡單、更加廣泛,使得動畫更多的出現在日常的視野中。

以上這兩個因素正好和90後(或者說現在的青少年)所生活的時代所重合。


過去,當我們提到動畫的時候,更多的是想到動畫是一種受兒童喜愛的表現形式,而非完全意義上的成人消費品。這是由兒童的身心成長階段和動畫片製作的針對性兩個方面決定的。

兒童時期由於年齡較低,經歷極少,所以他們對諸如電視劇,電影這種反應社會性主題的表現形式難以理解,電視劇和電影中充斥著人情元素,成人邏輯,社會潛規則等,這對於兒童來說都是不解之謎,是沒有接受能力的,也就不符合兒童的審美需求。


但是在動畫片中,故事往往更加地具有童話性質,內部邏輯更加簡單清楚,善惡更加分明,再加上人物的卡通形象,這些都滿足了兒童的審美需求,所以兒童對動畫的喜愛,可以看做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原因。

那麼可以想像,如果動畫片只針對兒童的審美來設計的話,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自然就不再會去看動畫,因為這對他來說面向兒童的東西已經過時了,事實上在過去國漫幾乎都是面向兒童的,題材極其狹窄。但是,如果動畫產業到達了一個很成熟的狀態,那它面向的人群廣度也會越來越大,題材和內容就會越來越豐富,也就會出現符合青少年審美需求的作品。那麼同樣是符合需求的故事,動畫這種表現形式對於一步青少年來說是更加親切,易與接收和觀賞的。

比如說《攻殼機動隊》雖然是動畫的表現形式,但題材的社會性比較強,它就是面向年齡更高的人群的。日漫正是因為題材豐富,涵蓋了廣闊的受眾人群。


也就是說,動畫這種更加親切,熟悉的表現形式 + 日漫題材的豐富,是廣受小夥伴們青睞的原因。

關於互聯網對於動畫傳播的影響,我想不用多說,大家都有很深的體會。
微博,朋友圈,貼吧,知乎這種網站的出現,讓本來是很小一部分的日漫愛好者可以更好的發出聲音,去談論自己的愛好,這使得溝通和傳播的成本變得很低,越來越多的商家和媒體也能在其中獲得利益。


像《進擊的巨人》這類作品,通過超高的曝光率甚至可以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通過這種優秀的作品作為動漫的代表,也讓大家越來越接受動漫了。這都得益於傳播成本的降低和傳播方法的簡易化,使本身就很好的東西可以出現在更多的人眼前,然後帶大夥入坑。。。

在看動畫這方面,也沒有以前那麼費勁了。像B站、A站等各類網站的發展,現在「看」已經不是問題了,「看哪個」才惱人啊。。所以現在看動畫太方便,偶爾嘗試一下說不定就看上了呢。。。

想我小的時候,看動畫還得自己去買碟、租碟,和小夥伴分攤費用什麼的,哈哈。

說到這裡,是時候祭出我的法寶了,

高達!seed!長春電影製片廠!

25塊一盒,一盒四碟!

25塊一盒,一盒四碟!

在十幾年前,這華麗的過度包裝,這鮮艷的動畫插圖,對於一個三年級的小學僧來說象徵著眼淚和榮耀。。。


我幾乎只看漫畫,那就漫畫而言講講吧

首先,與影視不同,漫畫是線條的藝術

速度線和軌跡線還有集中線等等的線條是漫畫特有的,直接爽快的把靜止的畫面變成了活動的畫,說起來簡單,但只有少數漫畫家才能做的好。

再而言是氛圍,所有影視作品也講究氣氛,但漫畫的氣氛是由一張紙上的畫散發出來的。
舉個例子

獵人里考試時西索追殺對手的時候,一種哥特式黑色元素由紙上整個透露出來,看了不禁頭皮大毛冷汗直流。
而襯托氣氛,漫畫的背景不會局限於人物所處的環境,漫畫家會根據網點調控氣氛使漫畫的氛圍達到極致,而影視作品只能局限於人物背景,這也是漫畫的一大特點。

再者還有漫畫的流動性,看起來他是一幅畫,但意識上可以感受到他的流動性

SD的這幅可以說是整部作品最重要的一副畫,線條體現出的速度感,汗與水汽的完美搭配。
而漫畫家多會以頭髮表示流動性,也有畫工強的畫家通過眼神來表達情感

影視作品很難細切這麼有速度感轉瞬即過的眼神,而漫畫可以把非常細小但重要的片段切出來發揮到極致

以上就畫而論,當然,漫畫還是要靠劇情,活生生的例子一拳超人,在網上連載初期畫的就像兒童畫,但劇情征服了一片人。
此外,影視作品要擺在熒幕上,要應對大多數人的口味,比如冒險題材,影視作品的話如果製作技術不夠高超,很容易使整個故事都假大空,因為很多人對演員的要求太高了,高到演員都力不從心,而動漫灌注足夠的想像力便可以吸引到很多人。

動漫作品可能在國內是屬於年輕人的東西,同小說一樣,他可以充分拓展想像力的同時保留好奇心

之所以愛動漫,是因為它能夠實現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的,誇張的,世俗所不敢想的夢想。


僅僅是因為獲取更容易了而已。
不僅是動漫相關,其他娛樂的獲取方式也更容易了而已。
信息情報傳遞效率提升了,獲得的渠道變多了,自然就傳播開了。
20年前你有啥?大哥大還是BP機?現在捧著SmartPhone幾乎人手一部誒。
該理解了吧。


動漫是人類新興藝術,是繪畫、音樂和戲劇等各種藝術的集大成體,所以大家很容易因為自己喜歡美術、音樂、戲劇或電影甚至看小說等某一方面,進而通過這一方面而喜歡上動畫。而只是喜歡音樂的則未必能夠對一副畫非常感興趣,但喜歡音樂或者喜歡畫畫的,很可能因為某一動畫音樂好聽或人設好看而喜歡看動畫,所以動畫比起其他傳統藝術愛好,天然有優勢吸引各種愛好者群體興趣。
而且動漫是人類全新的審美,超越了人種和膚色,不管是黑人,白人或黃種人,不管是喜歡金髮碧目還是青絲如墨染,你都很容易接受二次元這種新型審美,所以在能夠非常廣泛傳播。

所以雖然喜歡動畫漫畫和希望畫畫,聽歌,看小說等愛好,我覺得是毫無區別都是普通愛好,但我相信動漫其實有著更大的優勢,隨著時間的發展,動漫包括遊戲等二次元新興藝術影響力必然越來越大,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瑰寶。

電影和動畫這些其實本質一樣,都是視覺藝術,和動畫在傳播上互有優勢。


吸毒你知道嗎,或者擼管←_← 感覺差不多


喜歡電影電視劇,而且只關注劇情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難道未來的90後會越來越關注電影電視劇么?


naive。 喜歡動漫和喜歡美劇韓劇抗日劇。沒任何分別,
這個問題就和問喜歡以下
古典流行新世紀。
西餐中餐日韓餐。
男人女人同性戀。
其中一種的人是一種怎麼樣的心態一樣。
對事不對人,只是表達一下最近對這種問題已經沒啥忍耐度了。


動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日漫和其他任何一種愛好沒有高下之分。
但日漫在日本產業成熟,品種豐富,製作精良,類似於好萊塢在世界電影產業的地位。


動漫和其它的藝術表現形式沒有什麼差別,可是別人的電視劇電影拍得太爛了,只好看動漫了


因為80後前面一半人在年幼的時候,除非是大城市,否則很難找到大規模接觸日本漫畫的渠道。而動畫就只能在電視上看。

現在是什麼情況?恨不得和日本同步播放,新出的漫畫恐怕日本一般的小朋友還沒看,國內的愛好者已經能對著生肉評論劇情了。

不是日本動漫多厲害,而是科技發達了。


按照我認識的九零後來說,喜歡什麼的都有,
漫畫只是他們眾多愛好的一部分。
就不要貼標籤了。
曾經他們說八零後也沉醉於動漫。


我初高中輕微自閉。被排斥和欺凌是經常的。那時候負能量很重。經常會有報復性自殺傾向。和父母也不合。如果沒有接觸動漫。我想我也許會出現在幾年前的某張報紙的社會版面吧。
(真的是實話,被欺負的太狠了真的會想拿刀殺死欺凌者。而且那時候總想自殺。爸媽又覺得我叛逆不懂事。經常訓斥。不是沉默就是爭吵,一個沒有朋友的少年。孤獨和寂寞感真的讓人覺得恐懼)
高中之後住校,高中跟原來的來初中不在一個區,新學校沒人欺負我了。但我還是孤獨一人。
機緣巧合在網吧看了第一部日本動漫。銀魂。男主是一個白頭髮邋邋遢遢的死魚眼男。
他教會我人不管怎樣先要堅持正義和善良。(當然我那會也中二了一陣)
但真的,我感謝動漫改變了我。之後還看了很多漫。他們教會了人是可以有能過命的好朋友。教會了我,生活雖然平淡,卻也不缺乏感動。告訴了我,生命,也可以萬分美好。
我現在有很多朋友。有很多就算不怎麼聯繫,也知道各自都是能跟對方過命的交情的朋友。
這在我的初高中,我完全不敢奢望。
感謝動漫改變了那個自閉的我。也改變了我的人生。
可能最該感謝的是。
謝謝動漫告訴我。不管生活怎樣,也要用溫柔和善良態度對待周圍的一切。
告訴我三次元和二次元也可以一樣有淚目,一樣有感動和歡笑。
我愛動漫。也愛這個越來越溫柔的三次元。


喜歡動漫和喜歡電影、小說是類似的感受,本質上就是喜歡看【故事】。


故事在不同的載體下,會相應衍生出帶有各自特色的看點。
像是小說的【文筆】、動畫的【畫風】、電影的【特技】等,不一而足。
題主所說的人物刻畫和特效,按理說是動畫、電影、電視劇共有的看點。
題主因為自己更注重劇情,而【好奇】身邊那些還懂得欣賞人物刻畫和特效的同學,進而提問,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別給90後貼標籤,讓我這種80後死宅情何以堪呢........
計算一下,題主是大學在校生,算題主大四吧,那就是11屆的,一般情況下是18歲,那就往前頭18年,就是1993年左右的

我想了想,嗯,那個時候我在看龍珠和魔神英雄傳..........


我是上大學才開始接觸動漫。
動漫對於我來說,它提供了許許多多「怪異」的人,「不正常」的行為,它讓我知道了人還可以這樣活,它讓我更勇於面對自己的內心,不會整日生活在強迫自己社交的焦慮中,它讓我更有信心面對「不合群」的自己。另外,不論是日劇還是動漫,日本人喜歡挖掘人性,以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關於這一點我認為是國內作品給不了我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拳超人里隨便死人?
直接臨摹動漫作品可以學好畫畫嗎?
如何看待《你的名字。》網友選擇原音?是否應該給國配一些信心?
為何《你的名字》這片子會讓我看了還想看,刷了N遍?
「《星際牛仔》《攻殼機動隊》《EVA》是日本動畫三大神作」的說法成立嗎?

TAG:興趣 | 日本漫畫 | 愛好 | 90後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