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圖譜和興趣圖譜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各自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說成是圖譜?而不是是社交網路,或興趣網路?問答網站是不是一種興趣圖譜的展現呢,比如http://formspring.me和http://quora.com


有人覺得興趣圖譜是偽概念(所以我瞎掰的位置圖譜更不用說了),但是我認為,興趣圖譜有其存在的價值。不可否認,無論是興趣圖譜,還是位置圖譜,乃至其他亂七八糟的圖譜,存在的關係都是社交關係的一種,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說興趣圖譜是偽概念,是西方思維枯竭的產物。但是其實,twitter就是在講究興趣圖譜(你關注你感興趣的人,你和這個人之間可能並不存在社交關係),更加體現興趣圖譜的是tumblr和豆瓣。(知乎也是哦)
興趣圖譜的作用和意義不在於和社交圖譜區分甚至是競爭(這是不可能的)它的意義在於對社交關係的沉澱和拓展。也就是說興趣和位置圖譜等的作用是完善和拓展社交圖譜。(這也就是為什麼身為社交圖譜的代表facebook其實也有著很完善的,很棒的興趣圖譜。)
並且更要注意的是社交圖譜中的社會關係是可能會消散的,比如你的幼兒園同學,幾十年未見,見面你都指不定不認識他了,這就是社交關係的消散。社交圖譜是有可能破碎的,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有興趣圖譜和其他的圖譜幫助你重新聚合關係,維繫關係,拓展關係,沉澱關係。
所以我願意把類似於興趣圖譜,位置圖譜這些圖譜稱之為功能圖譜,而社交圖譜是真正的關係圖譜。
另外功能圖譜其實比起社交圖譜來說,更加的不穩定,好在於功能圖譜數量遠多於社交圖譜。而社交圖譜的功能就是,在功能圖譜破碎的時候,繼續秉承維繫關係的作用,以期待未來能夠重新建立功能圖譜。
所以功能圖譜和社交圖譜是共生的。
最後,無論什麼圖譜,都是為了信息傳播,分享,和互動。而以上動作也正是讓圖譜不破碎的保證。

另,此則是我複製於我另一個回答的一部分,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94796#101330


社交圖譜(Social Graph),主要是 Facebook 的 Open Graph 把這個概念推到眾人眼前。興趣圖譜(Interest Graph)的說法引起媒體關注,是因為 2010 年四月份 Twitter 舉辦的 Chirp 開發者大會上,Dick Costolo 指出了 Twitter 和 Public Interest Graph 的關係,後來看到 John Battelle 的博客文章對這段訪談有比較詳細的記錄。[1]

Dick first mentioned the interest graph when asked about how Twitter"s new "Promoted Tweets" platform will determine the relevance of a promoted tweet to a user"s Twitter stream...Twitter knows who you are connected to, and what you (and they) are interested in.

社交圖譜是以「人和人的社會關係」為線索的圖譜,興趣圖譜是以「人和人的共同興趣」為線索的圖譜,兩種圖譜對互聯網的理解是建立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借用 Tim O"Reilly 的說法——不同的 Control Point。個人以為,和社交圖譜 一樣,興趣圖譜並非什麼新鮮的東西,只是相似的概念採用了不同的包裝,換了個名字出來吸引眼球,似乎也是西方互聯網的創新應用日漸枯竭的一種體現。[2]

另外還有兩篇博客文章「Why Twitter Is Massively Undervalued Compared To Facebook」 [3] 和「Why the Interest Graph Will Reshape Social Networks」 [4] 中對 Social Graph 和 Interest Graph 的區別及聯繫有詳細的介紹。

[1]:http://battellemedia.com/archives/2010/04/twitters_public_interest_graph.php
[2]:本文的觀點,全部來自 Yogar"s Blog,我稍做了格式編輯,原文:http://yogar.blogbus.com/logs/85773670.html
[3]:http://techcrunch.com/2010/10/16/why-twitter-is-massively-undervalued-compared-to-facebook/
[4]:http://blog.assetmap.com/2010/11/social-web/why-the-interest-graph-will-reshape-social-networks-and-the-next-generation-of-internet-business/


1.概念

社交圖譜(Social Graph)是facebook 為推廣其開放平台,在2010年提出的概念,目的是要讓其他的互聯網產品接受社交化趨勢並引入facebook社交關係,從而到達然讓facebook成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目的。

興趣圖譜(Interest Graph)是2010 年 Twitter 開發者大會上,Dick Costolo (當時twitter CEO)指出的概念,他提到Twitter 和興趣的關係,「如果你看到我在Twitter上關注舊金山巨人隊,這並不能說明我認識其隊員,而只是告訴你我對棒球很感興趣」。後來科技博客評論文章中開始使用這些兩個概念,翻譯之後被傳到中國。有人指出Graph翻譯得不靠譜,讓國內對這兩個概念理解有偏差。

我的理解:社交圖譜是以社交為目的或基礎的XX,興趣圖譜是以興趣為目的或基礎的XX。下文將以此為準。(摳概念本是沒意義的,尤其是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只為有個共識以便討論)


2.興趣圖譜相對社交圖譜的優勢

社交圖譜以人為最小單位,用戶在社交網路上互動的人多種多樣,你總會發現你想要發表、轉發或者評論的內容是不便讓某些人看見的,因為可能會被這些人歸於你這個「人」身上。在社交網路中,因為人是主體和單位,你的一切行為所反應的是一個立體的人,每一次行為就像是在給自己貼標籤。一個人和一個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是簡單的,容易處理的。而一個人於多個人的關係就是相對複雜的,你的一些行為可能某個朋友完全理解並接受,而另外一個朋友就可能覺得不好接受而甚至反感。這些都可能影響用戶在社交網路中的活躍度和內容發布的積極性。

而興趣圖譜以興趣點為最小單位,通過對各類興趣點的分別收集來形成網路和社區。我的興趣點A和甲討論,興趣點B和乙討論。雖然興趣本身也可能給人一種標籤,但是我的每一個興趣點都是和對他同樣感興趣的人在討論,所以,不會有任何的壓力,反而促進了內容創作和討論的積極性。用一個字來概括是「輕」。

Google+的圈子概念是解決社交圖譜該弱點的好辦法。或者說,興趣圖譜以興趣為出發點直接形成了圈子的作用。「輕」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興趣圖譜的參與門檻更低,用戶自己發表內容或者對他們的內容評價都不需要深入的邏輯思考過程,通常是這是一種直觀感性的思考。在這個快時代,這樣的內容迎合了部分人群尤其是部分女性人群內容消費的習慣。

一個相對的優勢必然導致一個相對的劣勢。社交圖譜以人為中心,會讓用戶以人為目的創造內容、活躍社區,即使他對相關的內容完全沒有興趣。簡單的例子,好朋友在微博上說「吃了碗面」,我本來對吃面完全沒興趣,但是基於和他這個人的好友關係,也很可能回答「在哪吃的」。而興趣圖譜通常只是會針對共同的興趣展開交流,你甚至都忽略了對方也是一個活生生的還會幹很多其他事的人。


3.二者關係(具體到產品中)

在現有的互聯網中,兩者是相互交融的,通常以其中一種為主。Facebook以社交圖譜為主,但是某一些好友只是因為共同的興趣才會互動。Tumblr或者pinterest以興趣為主,但是可能你漸漸發現某個人和你有好多共同興趣,於是你們開始交流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時他不在代表一個單純的興趣,而是一個人。 而如twitter/微博更是兩者很大程度的融合,其中一些好友互動是因為認識這個人,另一些是因為有共同的興趣,那些你單向關注的人,更表明的是你對他所從事的事物的興趣。


4.競爭關係

分別以各自為重點的產品之間的競爭關係如何?舉例,如果pinterest持續高速發展,最終用戶規模和facebook相當,二者的競爭關係如何? 有評論文章稱將帶來二者共贏。我以為,從用戶上網的時間有限這一點上說,不會是零和博弈。前期可能會相互導流量,但是當用戶開始控制自己上網時間的時候,就會在二者之間做取捨的。


5.意義

以上這些討論,主要的意義在於設計社交圖譜產品或興趣圖譜產品時,要把握各自的特點,揚長避短,做出好產品。現在看來,要切入二者的市場,好的策略是:選擇其中一個作為核心,利用優勢積累初期用戶,將來再看情況是否需要朝另外一個方向融合。

從tumblr和pinterest的發展可以看出這種思路的可行性,tumblr的標籤和內容發現系統、pinterest輕用戶資料重內發現效率(圖片)都是在側重興趣圖譜的表現。在將來他們向社交圖譜靠近也是可能且容易的,如pinterest只需要讓用戶添加個人資料,增加私信、即時聊天、上傳個人照片、日誌這些功能。

我在思考如果將二者做到極致,杜絕中間地帶的出現的產品是怎樣的,用戶體驗會怎樣?比如為了設計一個純粹的興趣圖譜,抹掉與人相關的各種設計,如頭像、個人資料、個性簽名、評論、私信,讓用戶是忽略了興趣點背後的人,毫無壓力的在自己的各種興趣中暢遊。


興趣圖譜與社交圖譜 - 產品創業筆記 - 知乎專欄


我的觀點是豆瓣和知乎都是【興趣社區】(此貼這裡叫興趣圖譜),是通過興趣愛好結交朋友。先是瀏覽發現這人,後來單向關注這人,如果也被對方關注則變成相互關注,(這時候還不是朋友,僅僅是相互認識了關注了,一種很鬆散的認識關注關係)

人們之間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相識,少數人之間因為頻繁互動來往(線上互動線下互動都有)相愛,相知成為朋友。(女人當你是朋友因為你愛她,男人當你是朋友因為你懂他)成為相愛相知的朋友之後,再往前走就是【通信】,離開了【社區】這個詞的含義範圍。為了更好的區別定位已經成為朋友之後的人們之間的互動,通常把那種互動叫【通信】(保持聯繫)

有這樣一個場景:

李大明是一名知乎的普通用戶,很少答問,主要是瀏覽閱讀(看)。

某一天,李大明想搞清楚究竟什麼是「社交網路」,於是在知乎搜索這個問題,發現了這個帖子。大家各訴己見的回帖答問。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瀏覽這個問題帖子,大明發現一個叫吳宏濤http://www.zhihu.com/people/zhilishu
的人分析描述的很透徹,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此問題。於是點了關注他,成為了他的粉絲。

以上是我瀏覽發現,我關注他(單向關注),從此我關注的人中有他一個,我可以關注1萬個甚至更多我感興趣的人。99%的網站內的關係鏈只走到這一步。就是一個我關注他的關係。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多開闢一條通過人際關係鏈接獲取信息的途徑,作為對之前的通過網址鏈接獲取信息的補充。

早期的論壇和門戶只能通過【網址鏈接】瀏覽發現獲取信息,論壇是網友一起發,樓主發帖,網友回復。門戶是采編人員一起發,小編髮文,網友回復。幾乎無法通過關注他人獲取信息。群組是論壇的補充功能。

微博是一個偉大的增量功能:通過【關注這人】獲取信息。做到了先在微博找到他,點關注他,進而持續不斷的獲取他發出的信息。其實搞來搞去都是為了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信息。只不過微博豆瓣知乎更強大,除了通過直接【網址鏈接】瀏覽發現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信息,還多了個先找到感興趣的人,【關注這人】進而獲取他發出的信息的功能。新增了一種信息獲取的樣式。

既然是討論社交,接下來就是:相互關注,互相加好友進各自的通信錄,然後保持聯繫(互相加完好友之後的互動叫通信),這裡我不想再叫「社區」這個詞了。

相互關注?難,一般都是你關注名人

互加好友?難難難,好友關係表早就在
手機通信錄,QQ好友,微信好友裡面了。這裡是指真心相互關注,真心相知相愛的好友互加。亂加好友的不算。就算相互亂加了,但是幾乎沒有聯繫,因為不相知不相愛而不是朋友。

寫到這裡,越來越發現一個根本用不到的好友列表功能(好友動態)挺無趣的。我上了15年網,任何網站內沒一個好友,好友都在QQ,郵件,微信,手機通信錄上。這裡的小結論是:網站不需要好友關係。可以有,但幾乎沒人用(濫加濫用不算)。千萬別做facebook夢企圖顛覆QQ,否則非死不可。

所以關鍵還是話題問題帖子的內容質量。這才是吸引力。要麼帖子有格調像豆瓣,要麼帖子有深度像知乎。這些都叫高質量內容。

豆瓣是生活化的豆瓣 ,知乎是專業化的知乎
氣質各不同。一個偏休閑,一個偏工作;一個偏文科,一個偏理科。豆瓣把群組用到極致,各種個性化的長尾群組。知乎把帖子用到極致,專做問題討論貼,水帖者沉,擾民者死。
知乎網站服務特色是問答式的貼子。知識性專業性強的帖子居多。
豆瓣最早是影音書資料庫,後來有群組,一群一群的豆瓣人扎堆聊天。每個群聊的人都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有認同感,因為是同類人,氣味相投,同處一群內交流信息。所談論的具體話題或深或淺沒定數。整站整體氣氛上來說,極具文化藝術氣息,看起來豆瓣居民大多是文科生藝術生。豆瓣信息多以休閑為主,偏生活氣息。裡面少見專業性強的內容。整個使用場景對應於現實城市生活中獨特的文化休閑生活。

所以:
興趣社區(含地理位置社區)+好友動態(熟人通信保持聯繫)+博客空間(個人數據存儲地)=社交網路

當然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改成這樣來描述
興趣圖譜(含地理位置圖譜)+好友動態(熟人通信保持聯繫)+個人空間(個人數據存儲地)=社交圖譜

絕大多數中小網站,都活躍在興趣社區這個領域,核心價值也主要體現在網聚同類網友群聊這個點上。好友動態基本是個擺設,因為站內真沒有幾個真正的由原來的陌生人圍繞共同興趣深入交流之後形成的好友關係。我自己一個都沒有,有些性格開朗的人可能會真正的有那麼3-5個站內好友。個人空間也沒有多少人認真的去寫。還記得戴志康說過一句話:「200萬discuz搭建的網站,貌似都只在做一件事情:為QQ導入好友關係。」以前就是如此,兩個氣味相投的人,在某論壇認識之後,相互加QQ好友,用即時通信軟體即時溝通,最終在QQ上沉澱了好友關係。推行QQ賬號登陸之後,就更是如此了,沒有人再願意去記這樣那樣的這麼多賬號了,discuz成了QQ的上游,類似未獨立電商之前的蘑菇街美麗說是淘寶的上游一樣。成就了discuz四億被騰訊全資收購的事實。

在PC互聯網上,這些基於興趣的社區的站點,圍繞QQ這棵大樹,就像一個個QQ好友關係樹上的「應用程序」一樣存在著。

在手機互聯網上,那些基於興趣的微信公眾號微社區,圍繞微信這棵大樹,正在玩歷史重演的遊戲

以上這些,希望能幫助自己理順這些思路,同時也很高興能跟大家分享。


對排名第一的答案補充下:
個人認為,興趣圖譜已經擴展了,不僅 反映「人與人的共同興趣」 還包括了 人和興趣 的關係,興趣A和興趣B的關係。
人和興趣的關係:單個人的興趣圖譜,作為描繪一個人 自有屬性的一部分,和 年齡、社會階層等社會屬性平行,比如可以用作廣告的精準投放 或 各種社會化研究。
興趣之間的關係:用來幫助用戶擴展發現其他興趣內容。


大家都解釋了社交網路(圖)和興趣網路(圖),不過好像不是提問者想了解的。
同意@Vieplivee,對圖譜這個詞覺得非常莫名。

看起來這個詞是想指代數學上的圖graph,或者社會學物理學上的網路network。但是圖譜一譯在圖論或網路分析中另有他用
有一門圖論的分支叫圖譜論spectral graph theory[1],是在圖上定義算符,研究算符的特徵值,即圖譜graph spectrum,與圖的結構的關係。這是圖論graph theory譜論spectral theory的交叉結合,對網路分析非常有用,正在迅速發展,只是還沒在中國流行。
所以我認為圖譜這詞用在這裡真是錯譯。現在的用法和譜spectrum沒一丁點關係,加劇了這個領域的用詞混亂。個人支持社交網路這個譯法,因為graph和network是不同學科對於同一個對象的不同稱呼,可以把數學上的graph譯成網路。

順便介紹一個不太為人所知的華人女數學家金芳蓉[2],筆名Fan Chung,圖論界的大神,著有《圖譜論》一書。
-----
再順便介紹與此關係不大的,一個數學名詞在中文裡的經典錯譯:有理數rational number
有理數是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的數,這裡的字根是比例ratio,應譯為可比數之類。
我不知道是誰看見rational就理解成「有理性的」……完全莫名其妙……
這導致離開學校之後好多人都不記得有理數的定義,而對西方國家這是顧名思義的。

[1]http://en.wikipedia.org/wiki/Spectral_graph_theory
[2]http://www.math.ucsd.edu/~fan/


最簡單的來講:
社交圖譜 :面對是你熟悉的或希望交往的人,彼此以社會關係相聚
興趣圖譜 :面對有共同愛好的, 彼此以愛好相聚。


補充一點,Facebook 的興趣圖譜也做的很好(主題頁面和 Like)。人和人,人和事物的關係,再加上時間和空間(地理位置)的維度,才比較完整地包括了這個方向的終極目標。Facebook 仍然會是一個重要玩家,畢竟人和人的關係是最難建立的。


社交網路是用戶社交關係外在的展示,它利用數字化的方法來反映了一個人的生活圈層。興趣網路是社交網路背後的內在因素。比如粉絲與意見領袖之間的關係,是因為粉絲對意見領袖的本人,內容,或者轉發內容感興趣。兩個共同關注同一個意見領袖的用戶之間,就有一個共同興趣點。兩個共同購買某個產品的消費者,也有一個共同興趣點。因此興趣網路可以通過社交網路和其他行為(比如消費)來形成,從而產生商業價值。興趣網路的商業變現能力應該比社交網路要強。


是社會化關係,是人與人的線上關係。下一個興趣圖譜則是人與事物的關係,人與事物與人的關係。


從社區產品角度來看,社交圖譜對應大眾板塊(陌生人社交),而興趣圖譜對應其群組、社群、小組和圈子。純屬個人理解。


從vieplivee等數學家的觀點來看,把graph翻譯成圖譜有歧義,但graph終究得翻譯出來啊。我估計,社交圖譜會成為流傳最廣的翻譯。想想看,blog不也變成了博客嘛(當時issacmao和方興東打了多久的嘴仗),日誌、部落格之類的,終究沒能流行。
其實,graph還是有得翻譯的,比如社交圖形,社交圖像,甚至,我們來造一個詞,社交圖型,不也成嘛。
不好意思,這個回答沒有說興趣graph和社交graph的區別,這個我不懂


推薦閱讀:

怎樣的人不宜深交?
感到孤獨,是應該努力和並不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還是應該適應並過好一個人的生活?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眞的是這樣麼?
你曾經遇到過哪些有趣的人?
因為小問題拉黑一個重要的人是種什麼體驗?

TAG:Facebook | 社交圖譜 | 興趣圖譜 | 人際交往 | 社交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