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冰這樣一種人群的存在,似乎打破了五級需求理論,直接立足於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一層,是嗎?

視頻封面大冰《趕著音樂放牧》 高清視頻說是「大冰這樣一群人」 ,其實並不包括大冰這個人..而是他在演講中說的那些牛逼併幸福著的人。
他們是流浪歌手、他們是背包客、他們是志願者.....


今天去看大冰講座了!比我想像的還幽默,平實,安靜的講故事,慢慢的打動人。
生活的入口千千萬,大部分人走的那條路就一定是正確的么?我們選擇怎樣的生活,就享受也承受,無需抱怨。
有時候害怕很多,懼怕未知,怕別人的眼光,可是想想生命只有一次,是自己的事情。為什麼不按自己內心的訴求去過呢?別人怎樣看自己就真的那麼重要麼。


我覺得不是。
至少大冰自己本身不是。
昨天去聽了他的巡迴演講,大冰自己也說他不過是在不同的世界做不同的事情,他做的比別人強的地方在於他維持了比較好的平衡。現實世界的成功或許不是他自我實現的目的,但是「你要給自己在那個空間裡面留一個位置」,我想這是他個人維持平衡的方法。
《他們最幸福》裡面說的的人,也不盡然是完全不追求前四層而直奔第五層。只是可能那些需求的滿足在他人的眼裡看來並不那麼明顯。


用所謂的獨特經歷故事,來刷存在感。
然後想法包裝演講賣書。

哇,你看,他的朋友都是一票牛人。


估計你是沒整明白五級需求分別到底包含什麼內容。。。。。。
我在這兒也不贅述,只是建議你再去翻翻動機與人格,然後對著他們的人生多思考,答案自然會有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男人很累,出軌無罪」該如何回應?
獨居又沒朋友還膽小的人如何克服恐懼心理看驚悚片?
以心理學最近三四十年的進展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還有實用價值嗎?

TAG:心理學 | 幸福感 | 流浪 | 自我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