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索尼公司為什麼會連續虧損4年,是否面臨破產的境地?


剛學這個。稍稍了解一點,只能不靠譜地解(cai)釋(ce)一下
傳統的日本企業董事會都是銀行派駐絕大多數董事的,其原因就是因為日本企業負債率高
而反過來日企之所以能以這樣的高負債率存活,主要也是因為日本的大財閥並非通過股權來控制公司,而是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派駐董事來間接控制公司,以逃避日本二戰後對財閥康采恩的監管,這種情況互為因果
同時,銀行通過貸款利息反而間接地獲得了公司絕大部分的利潤(高負債率帶來的的財務費用會極大地侵蝕利潤),讓公司長期處於虧損邊緣,侵蝕股東的利益
這種弔詭的銀行股東化畸形現象,估計也只有日本這樣的島國才會有
至於會不會倒閉,看的其實不是股東們,而是銀行債主和背後的大財閥,只要銀行不停的貸款就可以維持,甚至擴張業務
最後給個人見解:以索尼的技術儲備和它對日本工業的象徵意義,財閥是不會讓它倒閉的,日本政府也不會


索尼現在並沒有虧損…也並沒有要破產的跡象,何必非要用會計的觀點去尋找索尼將要破產的蛛絲馬跡呢……

匿名反對 Fan Francis 的回答。以下是他的回答,方括弧內是反駁,感謝評論提醒更正:

產品層面,沒找到很細的分布報告,不了解。僅從消費者的角度觀察,其主營的產品有9個:手機、電腦、相機、電視、遊戲、電影、音樂、金融、各種零碎。

手機上有蘋果三星,下有華為小米,鐵定沒戲【索尼智能手機在日本/台灣/歐洲市佔前列,通過產,精簡產品線2015Q3起已經扭虧為盈。索尼智能手機使用的是相當純粹的原生Android系統,非要認為純Android體驗很糟也沒辦法】
電腦不賺錢,無所謂有戲沒戲,等於沒戲【電腦業務早已剝離了啊……】
相機還不錯,行業老三,但這做再大也是個小產業【本月索尼全副相機在德國銷量已超尼康成為第二,微單和高端便攜相機都業界領先,感測器和設備部門更是利潤豐厚,智能手機相機感測器壟斷市場】
電視不說了,已經死了【高端4K電視,索尼和三星Lg等長期互爭一二三】
遊戲不了解,不玩兒console【遊戲部門盈利豐厚,PS4再創佳績。Ok,你不了解】
電影不了解,索尼在好萊塢算是個啥級別?【索尼哥倫比亞是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之一,擁有多個重量級IP,每年盈利頗豐。Ok,你不了解】
音樂不了解【索尼音樂旗下有大量知名藝人,華語的話,比如,周杰倫。Ok,你不了解】
各種零碎加起來也沒幾個錢【……】
其他消費級產品還有攝像機與音響器材等素質也算不錯。

廣播電視等專業領域的重要性就不展開了


以上這些是根據國內外網路上的各種新聞報道和雜誌的專題文章憑印象寫的,不一定是最新或最準確的信息,有興趣的還是自己去查證吧

-----------------------------------------------------------------------------------------
另,許磊 說:

索尼公司發布201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實現營業利潤7.9億美元
索尼公司發布201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實現營業利潤7.3億美元
索尼公司發布201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 凈利潤同比大增33.5%至10.01億美元

國內網路為什麼每天都希望看到索尼破產呢,國外從來聽不到這種說法……


其實日本企業真的像很多人吹的那樣,誠信正直不懂得變通,以最近鴻海收購夏普為例,潛在債務才幾百億,這不能算變通。


一些知友建議我把該補充的內容解釋一下...嗯,並不打算如此。面對不懂會計不懂金融不懂產業的情懷黨,你說一句「我不懂產業」/「我不了解」來客氣一句,人家會真的當真的。

以前只是聽聞有情懷黨,今兒算是見識了。

只要情懷足夠,

「索尼金融給主業當奶牛,凈利潤為正數是靠索尼賣保險」,無視之;
「季報不靠譜,年報才說明問題」,無視之;
「營業利潤和凈利潤不一樣」,無視之;
「個別產業總量很小,你在此產業內部再好也沒用」,無視之;
「行業競爭嚴重,老二就已經輸了,老三更是徹底沒存在感」,無視之;

然後,說了N次的

索尼該分出去一家「中國平安」,然後專心做一家好萊塢影音娛樂遊戲公司」的個人結論,依然無視之,然後不斷重複「索尼遊戲很牛逼...索尼電影很牛逼...索尼音樂很牛逼...」。你們知道好萊塢N大電影公司的總資產或總市值加起來才多少錢么?更何況索尼電影在這N家內部還是倒數的...

對情懷黨們,不論是曉之以理還是動之以情,都純粹是浪費時間。除了「索尼大法好」之外,一律「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讀圖輔助:就算算上索尼金融這頭奶牛,然後忽略負的凈利潤,咱就看營業利潤,你算算利潤率是多少?千分之幾是吧。好意思說「索尼盈利了」么?

更逗樂的是,11-14年,虧損有高有低,但每年的dividend數字金額嚴格一致。真可謂是自己瘦著也要給股東們分紅的良心日本公司啊。結果15年腫么掛零了?情懷哪兒去了?

然後,net working capital,long-term debt,CAPEX,depreciation...

還是SEC大法好,有興趣的直接看SEC上的20-F就好。裡面有區分開索尼金融和索尼主業的所有細節。自己算算看,紅框里的部分:

1,凈銷售 - 銷售成本 - SGA -- 年年負數
2,凈銷售 + 其他收入 - 銷售成本 - SGA - 其他成本 -- 年年負數

這儼然就是variable contribution能cover多少fixed cost就趕緊先賣出去的節奏啊。

然後再去讀讀20-F上面各部分的qualitative managerial discussion...人家管理層都對各種競爭啊市場啊未來虧損啊持續經營啊什麼的憂心忡忡的,你們到還真是一切靜好呢~

以下是原答文
--------------------------------------------------------------------------------------------------------------------------------------------
搞金融的,不懂產業,但很懂會計。簡單看了一下最近兩年的索尼完整財報主表外加一些重點項目的附註,直接給印象性結論:

談不上肯定馬上要死(這裡的「馬上」指1-2年內),但確實相當醜陋

幾個印象深刻的點

資產負債率太高,已經過八成了。其中流動比率低於1.0。好在這可以解釋為是包括了金融事業部的結果,畢竟開銀行賣保險的負債率高很正常。但剝離了金融事業部,負債率也是七成左右。而且關鍵是,營收上,開銀行賣保險的生意已經是奶牛了,在貼補主營事業。剝離了金融事業後,營業利潤(毛利-SGA)已經是負數了。現金流方面,過半的營業現金流是金融事業提供的,而去年貌似轉了很多長期負債,why?沒找到細節schedule,總覺得流動性問題很大,有炸彈。而再看得長遠些,盯11-15年底的數據,長期負債也在增,短期負債+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也時時衝破營業現金流,且也在增,恐怕前些年的資本性投資的資金來源,並非通過內部融資,而是通過外部舉債來支持的。另外,整個故事在會計層面(而非經營層面),跟匯率沒關係。那都是記綜合所得里的,跟營收虧損無關。

總結:經營萎靡狀態下的運營槓桿和金融槓桿雙高企業,在美國估計早死了。

總體印象:或許索尼該分個家,專心做銀行和保險?

順便吐槽:期待全球各國的會計準則,都趕緊著強制要求必須提供直接法的營業現金流量表。索尼這種級別的公司,只提供間接法?!搞毛呢...

補充:驚奇地發現索尼人壽的東家居然是AEGON,就是那個親手把Transamerica這麼一個曾經優質的美國企業搞成一家金字塔傳銷公司的AEGON...同情一下霓虹斤們...


產品層面,沒找到很細的分布報告,不了解。僅從消費者的角度觀察,其主營的產品有9個:手機、電腦、相機、電視、遊戲、電影、音樂、金融、各種零碎。

手機上有蘋果三星,下有華為小米,鐵定沒戲
電腦不賺錢,無所謂有戲沒戲,等於沒戲
相機還不錯,行業老三,但這做再大也是個小產業
電視不說了,已經死了
遊戲不了解,不玩兒console
電影不了解,索尼在好萊塢算是個啥級別?
音樂不了解
各種零碎加起來也沒幾個錢

於是,從產業層面妄議索尼該分出去一家「中國平安」,然後專心做一家好萊塢影音娛樂遊戲公司。剩下的,除了相機之外,都趕緊徹底地扔了吧,特別是手機、電腦和電視,毫無翻盤的可能性。


最後的感想:有活力的經濟體,其標誌絕不是「永續經營,事業長青,永遠沒有大公司破產」,而恰恰是「總是時不時有大小公司破產,但總能湧現出下一代的更大更棒的公司來」。日本在戰後黃金時間建立起的那一批企業,當年是哪幾家,現在還是哪幾家,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更何況除了1.5家車企之外,其他都半死不活的了。

該死掉的企業,一定要趕緊死,死透了。如果一時死不了,這個國家最好能有一種商業文化:大公司們促進它快死,小公司們盯著它快死...最好全民都盼著它快死。沒有這種臃腫結構的消亡,就沒有新生活力企業的綻放。

如果有一天,蘋果不再能做出好手機,我相信美國的商業文化,一定會用最快時間去推著它死掉的,而美國消費者也一定樂於見到這種事情發生。而如果手機行業依然很賺錢,我也相信,蘋果屍體上站起來的那家公司,一定會比今天的蘋果還牛逼。

索尼的問題,並非這個公司的問題,而是日本商業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問題。長久以來,日本企業做事情,總讓人感覺是如此的模式:我閉門造車,先確定一個「時代」下的「最好」的範圍,然後全身心努力,達到離「最好」最接近的境地,然後一門心思堅信,只要如此,消費者就一定會買賬。無奈現實是,消費者根本不會買賬,消費者早就玩兒別的去了,或者根本對這種「最好」的情懷理解無能。而在競爭對手那邊,人家早就把產品和服務推廣到「下世代」了,且是在主動營造和緊密跟隨消費者喜好的過程中,推廣到的「下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企業就算能把「本世代」的事情做到極致,又能如何呢?

好比大家早就都開電動車了,馬自達還在鑽研轉子引擎,兩田還在摸索如何讓內燃機更省油,又有何意義? -- 這只是一個假設的比方~


回到題主的問題:索尼是否會破產?

我的答案是:會計上很難看,但我並不做預測。不預測的原因也不是出於謹慎,而是因為這「並不重要」。如果索尼還是這幾年這個樣子的話,那麼它最好趕緊破產。而如果就這麼一直挺下來了,恐怕也並非是索尼的成功,而是日本的失敗


Sony Global - Financial Data
FORM 20-F
有興趣的可以去挖更多會計信息。


並沒有!


索尼不可能破產,或者說和一些看上去還不錯的公司相比,索尼離破產要遠得多,原因是索尼過去積累了大量利潤,而幾年虧損不能簡單累加,而索尼在不少領域還是有不錯的競爭力的。虧損從來都不是因為公司在虧本賣產品,而是此前的投資(用公司過去利潤進行的)無法收回,而進行固定資產減記。具體就索尼來說,電視業務常年低迷,價格壓力大,無法獲得應有收益,既然無利可圖,導致資產折舊提前。
此前回答過類似問題,見SONY這幾年為何發生巨額虧損 為何在虧損的同時還有能力四處收購?。
連續虧損只是一個表象,事實上索尼近年有能力出資新興企業,卻只變賣了某些多餘的資產(未像夏普直接「賣身」),直接說明公司的財務情況良好。


謝邀。
我們可以擱置「索尼是否有虧損」的爭議,因為就算索尼連年虧損是事實,也絕對不會倒閉,因為日本人害怕企業出現代謝,沒錯是害怕。
日本是縱社會,俗稱直腸子,換句話說,日本社會的流動性非常差,差到什麼地步呢?差到日本人對辭職一事都十分忌諱。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從一個會社跳槽到另一個會社,那麼就算你的工作經驗十分豐富,換了一個環境,你就又是「後輩」了。
「後輩服從前輩」是絕對的,有點像我們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全社會都會以各種方式(主要是輿論)來維護所謂的「前輩尊嚴」,而「前輩們」也要履行責任,對「後輩」們起到領頭作用,總之就是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誰也不準亂來,因為如果「前後輩關係」出現了變動,那麼整個社會關係網都會發生變動,原因你已經知道了,縱社會嘛,從根到干再到枝,是一個嚴格的等級劃分,根如果跑到枝的頭頂上去了,或者根腐爛了,那整棵樹都要受到影響。
所以你明白了,在這樣一個縱向社會的大環境下,企業怎麼可能隨便出現破產倒閉!你看看美國人的企業,他們是怎麼新陳代謝的?十年前誰知道扎克伯格呢?再看看日本,如果不逢上大天災,基本沒有哪個老牌企業隨便宣布倒閉的,像那三菱都多少年的字型大小了,你覺得它這樣正常嗎?要知道就連馬雲這種大野心家,也只是把「經營100年」當做一個美好的最高願望而已。但在日本,幾十年的企業太常見了。
所以題主請放心,索尼不會破產倒閉,就算真的衰微了,也會像其他答案里說的,變成「殭屍企業」,因為日本人怕。

博君一笑了。


在中企和韓企短開發周期和低人工成本的優勢之下,只要是可以通過搭積木生產的產品,例如手機,電腦等,或者是技術比較簡單的產品,例如白色家電,日企無一不會被絞殺。所以眼見得sony的蛋糕只剩下專業影像音響以及遊戲娛樂。而更可悲的是,sony正是因為是日本消費電子no1才如此受人矚目,其他那些曾經輝煌的日本品牌,其實過得比sony更慘,大家卻很少關注。三洋,aiwa都消失了,sharp要被富士康收購了,松下這個曾經的no2,和sony呈東西軍對峙之勢的企業現在好多年輕人恐怕都感覺陌生了,至於JVC,富士通,東芝,日立,NEC……


題主是以為索尼只做手機么


索尼是家保險公司


問為什麼前先問是不是,拿過時的數據來說現在的情況,索尼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扭虧為盈了,截止到上個季度財報顯示索尼集團所有部門全部實現盈利,同時凈利潤攀升新高。

在日企目前普遍陷入虧損泥潭甚至被收購的不利局勢下,索尼帝國在平井一夫大帝的率領下艱苦奮鬥突破自我,猶如一支利劍衝出日本走向世界,甚至讓歐美的老牌廠商談之色變,更是把美國某所謂市值2000多億美元的公司吊打得瘋狂自抽醜態百出,不得不說索尼帝國是人類的希望,宇宙的未來。

在此,我們宣誓將緊緊圍繞在以平井一夫大帝為核心的新一代索尼帝國領導集團周圍,堅持貫徹從嚴治國,高貴治國的理念,以索尼帝國萬歲為口號,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堅決與一切境外索黑勢力鬥爭到底,同時以更大的熱忱回報人民群眾的厚愛!


日本的殭屍企業一般是負債率超過200%才破產,索尼負債率還不到100%。
奇怪的是日本一半的殭屍企業每天被日吹 奉為軍工戰略級企業,石川島播磨 這種吃補貼的 公司怎麼還不破產。
東芝因為隱瞞虧損財務造假被被踢爆,被迫出售醫療器械業務因為隱瞞虧損醜聞掛牌出售,卻被太吧吹成亞洲的希望。

更誇張的是日本存儲晶元廠商爾必達已經破產了,夏普本來和鴻海談判確認會被富士康收購,結果又是被踢爆夏普隱瞞幾百億債務,富士康肯定後悔了。
這些日企既無業績有無信譽,怎麼還有日吹拿著這兩家吹日本黑科技。


索尼公司發布201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 實現營業利潤7.9億美元
索尼公司發布201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實現營業利潤7.3億美元
索尼公司發布201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 凈利潤同比大增33.5%至10.01億美元
這是你們說的要破產?頂貼最高的數據哪裡來的?


2016.04.29更新,SONY發布2015年度財報:索尼在 2015 年共實現了 81057 億日元(717.32 億美元)的營收,營業利潤為 2942 億日元(約合 26.04 億美元)。相對於上一財年 1260 億日元的凈利潤虧損,2015 財年,索尼的凈利潤為 1478 億日元(約合 13.08 億美元,合人民幣88.53億元)。


這是索尼自2012財年來首度盈利(2012年因售出紐約市地標建築索尼大廈,獲得11億美元現金。)


索尼2015財年財報(製表:iFanr)

具體來到各個部門來看:

索尼移動部門:

銷售收入同比下降 20.0%,至 11275 億日元(99.78 億美元),營業利潤虧損則同比下降 1561 億日元至 614 億日元(5.44 億美元)。

索尼移動如此變化的原因在於目標從追求市場份額調整為提升盈利能力。索尼移動產品結構向高附加值型號的優化轉型。索尼移動在主要市場主推的也是高端旗艦機型,如索尼移動在中國的力推的正是目前最高端的 Z5 Premium,並且銷售渠道為低運營成本的線上售賣。

遊戲及網路服務部門: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11.8%,為 15519 億日元(137.34 億美元),營業利潤亦同比增長 406 億日元至 887 億日元(7.85億美元)。

銷售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 PlayStation 4 硬體及軟體銷售(包括線上銷售)的增長。營業利潤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 PlayStation 4軟體銷售的增長以及 PlayStation 4硬體成本降低。在2015年全年,索尼共銷售PlayStation 4達1770萬台,小幅超過預期中的1750萬台。

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部門:

銷售收入為 7112 億日元(62.94 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 304 億日元,至 721 億日元(6.38 億美元)。

該項業務的利潤增長主要得益於數碼相機的產品結構優化以及成本降低。

家庭娛樂及音頻部門:

銷售收入為 11590 億日元(102.57 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 265 億日元,到 506 億日元(4.47 億美元)。具體到電視業務領域,液晶電視業務銷售收入為 7978 億日元(70.60 億美元),實現營業利潤同比增加 175 億日元至 258 億日元(2.28 億美元)。

主要來源於成本下降以及高附加值型號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

電子元器件部門:

銷售收入與上財年基本持平,為 9358 億日元(82.81 億美元),營業虧損為 286 億日元(2.53 億美元)。

營業利潤的虧損來自於相機模組業務及電池業務長期資產減值的記入、折舊攤銷費用以及研發費用的增加,iPhone 6S銷售疲軟也導致SONY感測器出貨量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SONY電子元器件部門的業績。

索尼影業:

銷售同比增長 6.8%,至 9381 億日元(83.02 億美元),營業利潤為 385 億日元(3.41 億美元)。

索尼影業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媒體網路及電視製作業務的銷售增長,以及《007:幽靈黨》和《精靈旅社 2》的全球強勁票房表現。

索尼音樂:

銷售同比增長 10.4%,至 6176 億日元(54.66 億美元),營業利潤增長 267 億日元,至 873 億日元(7.73 億美元)。

根據索尼的說法,Adele Adkins新專輯《25》帶來的破紀錄銷售,以及One Direction、David Bowie和Meghan Trainor作品的暢銷為索尼音樂部門營收的增長做出顯著貢獻。

·索尼專業系統集團的收益並未包含在內。
·索尼2015財年度利潤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熊本縣地震的影響。
·索尼2015財年度財務報表
http://www.sony.net/SonyInfo/IR/calendar/presen/

(以下為原回答)

「SONY今天倒閉了嗎?」
---「並沒有!」

SONY近年來的虧損讓這樣的段子廣為流傳。但是,儘管不斷有SONY倒閉的謠言,用心思考,結合SONY近來的財報,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陷入困境只是一個表象,索尼並沒有破產,連續四年虧損也只是因為受到部分業務的拖累。

SONY的業務涵蓋消費電子(智能手機、電視);影像業務(相機、感測器);遊戲(PlayStation 4,目前銷量逾4000萬台);電影(旗下擁有米高梅影業、哥倫比亞影業,好萊塢七大影業之一);音樂(旗下擁有哥倫比亞唱片、貝塔斯曼、百代唱片版權庫,世界三大唱片公司之首) ; 索尼專業系統業務(廣播設備、攝像機、技術監視器、醫療設備等方面); 索尼生命(日本十大壽險企業之一) 不同的業務有著不同的表現。根據索尼發布的2015年Q3季度財報,索尼在消費終端銷量並未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通過精簡產品線、在高端市場發力等策略,實現了 16.85 億美元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 11%。


索尼消費電子方面:

索尼移動部門:
在索尼移動改組完成後,運營成本下降,同時產品戰略調整,由原來追求市場份額轉變為追求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Xperia Z5系列高階智能手機),導 致銷售額下降,與 2014 年同期相比,銷售額減少 14.7% ,但是利潤率反而提高。

索尼電視部門:
採取了類似索尼移動的策略,分拆全資子公司,並且大幅精簡產品線以壓縮研發成本,主攻高端市場,同時布局4K(X9300C/X9400C系列),在2014年Q3 季度已經結束虧損,並且完成了連續7個季度盈利。


索尼相機部門:
索尼相機部門儘管受到相機市場銷量整體走弱的影響,索其他廠商一樣在銷量上有所下跌。不過不同於佳能、尼康的是,索尼的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依然實現了盈利(微單、黑卡系列銷量的增長),且銷售額增長4.1%,並實現2.15億美元的營業利潤。這主要是由於索尼高附加值的相機和鏡頭銷量增加,(類似PlayStation那樣主機成本價銷售,靠遊戲銷售等後續附加服務獲取利潤)。近來發布的高端G Master系列鏡頭定位與G 鏡頭和Zeiss 鏡頭之上,瞄準追求極致畫質的攝影發燒友專業人士,預期利潤率會進一步增長。同時,根據專業攝影器材銷售網站LensRentals發布的2015年最受歡迎器材排行榜,索尼相機佔據了榜單冠亞軍,上榜器材佔據榜單近一半。索尼相機業務同樣實現了黑字化。


索尼圖像感測器部門:
受到iPhone6S銷量下跌,蘋果減少感測器訂單的影響,以及技術革新設備更新等必要投資,最近的2015年Q3季度虧損9700萬美元,與2014 年 Q3 相比,索尼的感測器銷售業績下降了 5% 。但是索尼市場份額確實一直在增加,市場份額超過40%,並且有望通過 Galaxy S7(IMX260)、HTC ONE M10(IMX377)、Google Nexus 5X/6P(IMX377、小米5(IMX298)等各大廠商旗艦機型的熱銷,將市場佔有率提升至50%附近,其客戶還有佳能、尼康、奧林巴斯等。其主要競爭對手包括OmniVision(主攻中低端,例如紅米),三星半導體(自家Galaxy S5Alpha等,國內OPPO/VIVO/紅米等也有使用),近來收購東芝感測器部門,增強了感測器研發實力與產量。伴隨著物聯網的迅速發展及車載感測器的需求上升。索尼圖像感測器部門未來仍會有相當可觀的收益。


索尼電腦娛樂(SCE):
目前保持著良好的營收增長態勢,截止至2015年12月,PlayStation 4銷量達到3590萬台,得益於遊戲機業務良好的增長態勢,索尼娛樂的利潤與2014年Q3季度相比增長了10.5%。同時,2016年索尼將有《神秘海域4》、《最後的守護者》、《超凡雙生重製》、《暴雨重製》、《地平線:黎明時分》等3A大作,同時,PS VR及PlayStation 4.5「4K PlayStation」也將在今年發售,勢必進一步拉升PlayStation 產品的銷量,索尼娛樂的利潤將會進一步提高。


索尼電影部門:
今年投資3億美元的巨作《007:幽靈黨》取得了8.722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另一作品《精靈旅社2》全球票房4.3億美元。索尼影業的收益因此而大大提高。 相比與 2014 年 Q3,電影部門利潤增長了26.9% 。另外,好萊塢黃金時期的八大影業有三家屬於索尼影業(三星影業、哥倫比亞影業、米高梅影業),索尼影業手中握有大量劇本,實力不容小覷。另外,電視劇製作部門與付費電視頻道佔到電影部門收入的一半,收益較為穩定。同時,索尼圖形圖像運作公司是好萊塢四大特效公司之一,與工業光魔、維塔數字齊名,受到大量電影公司的青睞,同樣有著較為穩定的收益。

索尼音樂部門:
目前收益較為穩定,唱片業務仍然是收益的主力,收益增長較為穩定。


索尼金融部門:
索尼人壽是日本十大壽險企業之一,收益同樣較為穩定,在索尼當年業務赤字時是為數不多仍然保持業績增長的部門,每年大約貢獻營收13.2億美元。


索尼專業系統集團:
其廣電設備佔據大約90%的市場份額,利潤率較高,但是波動較大。索尼與奧林巴斯合作成立的「索尼奧林巴斯醫療解決方案」公司,索尼的醫用監視器與攝像頭業界佔有率第一。奧林巴斯的內窺鏡業務同樣是市場佔有率第一,可以說是索尼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其它業務:
索尼是奧林巴斯的第一大股東,得益於奧林巴斯OM-D系列和PEN系列相機在日本和歐洲的銷量增加,影像部門利潤同比增長10.2%(2015 Q2)。同時,索尼還擁有醫療信息網站M3,其規模與營業額在業界穩居第一,收益較為穩定。


寫在最後:
索尼公司擁有大量技術與專利。即使出售技術專利,同樣會有相當可觀的收益。根據諮詢公司Sqoop發布的統計數據,2014年度獲得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排名如下:

第1名,三星,獲得專利數7506個

第2名,IBM,獲得專利數6868個

第3名,佳能,獲得專利數3886個

第4名,LG,獲得專利數3539個

第5名,谷歌,獲得專利數3031個

第6名,高通,獲得專利數2731個

第7名,東芝,獲得專利數2450個

第8名,索尼,獲得專利數2287個

第9名:微軟,獲得專利數2225個

第10名:松下,獲得專利數2213個

第11名:英特爾,獲得專利數1848個

第12名:蘋果公司,獲得專利數1795個

第13名:通用電氣,獲得專利數1643個

第14名:TSMC(台積電),獲得專利數1608個

第15名:RicohCompany,獲得專利數1513個

2015年獲得美國新專利數量最多的十大公司如下:

第1名:IBM,獲得專利數7355項

第2名:三星,獲得專利數5072項

第3名:佳能,獲得專利數4134項

第4名:高通,獲得專利數2900項

第5名:谷歌,獲得專利數2835項

第6名:東芝,獲得專利數2627項

第7名:索尼,獲得專利數2455項

第8名:LG電子,獲得專利數2242項

第9名:英特爾,獲得專利數2048項

第10名:微軟,獲得專利數1956項


從美國專利排行榜上可以看出,索尼仍然維持較高水平的的技術研發投資,獲得了大量專利。這些專利,包括專業廣播設備解決方案到感測器在內的各種最先進的技術,但是大部分投資人並沒有注意到索尼公司對新技術的重視,因為這些新技術還沒有為索尼公司創造出足夠多的利潤。即便如此,這些專利技術同樣是索尼一筆豐厚的資產。

索尼公司2015年Q2季度的財務報表如上。這一季度銷售收入總計為157.73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大增至7.33億美元。在索尼將企業戰略調整為強化技術價值、提升盈利能力後,各項業務穩步成長。

所以,索尼陷入困境的只有部分業務,倒閉是無稽之談。

「SONY今天倒閉了嗎?」
大聲地告訴他們---「並沒有!」


個人看法,並不了解內幕。
索尼內部應該內鬥很厲害,最好的屏幕,攝像頭等元器件都賣給競爭對手,成為競爭對手的宣傳重點,想想雷布斯年年都要說的索尼鏡頭,,,
蘋果會把ios給三星嗎?三星處理器雖然也給魅族供貨,但有人會覺得用了三星處理器的魅族搶了三星份額嗎?
更別說隨便一個小眾品牌手機都能用上索尼鏡頭。
再看看索尼其他優勢,當年的walkman,後來的PlayStation,也沒見哪個給現在索尼手機加分了。功能機時代倒是有不少貼著Walkman的索愛手機,不過我沒覺得音質哪裡好了。
內鬥應該是日本大企業特色。
很多員工都是終身制,一輩子就在這個企業了,老想著自己業務幹掉其他部門,自己部門升職加薪,公司也不輕易僱傭跳槽員工。


不止是索尼,而是整個日本電子產業都已日落西山.

太高的層次講不了,僅從個人工作接觸的日本客戶來說說這個問題.

本人在一家美資晶元供應商做技術支持,客戶包括幾乎所有的一線design house. 一點不誇張的講日本客戶是讓所有人都崩潰厭煩的客戶.

說的好聽點叫做日本人對質量精益求精,不好聽的說法就是日本人死鑽牛角尖.

舉個例子,在某日本客戶集成我們USB3.0以後做STA發現一個violation,我們分析以後發現這個violation對品質和功能不會有任何的影響於是告訴客戶這個可以忽略,而且這條violation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客戶沒有按照我們的建議而是自己增加指令導致的.

然而日本客戶態度非常堅決,要求我們必須要修改.雖然他們也確定這條violation是無害的,但必須要保證他們的STA報告裡面一條violation都不能有...所以好吧,改. 於是為了這個毫無影響的問題花了兩個月去修正. 客戶居然為了這個推遲了一個月投片...


所以現在問題出來了,日本人這種偏執導致在這種一不影響質量二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毫無意義的問題上浪費大量的時間(搞後端的人都清楚晶元STA報告想要一條violation都沒有是很難的,而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行業的做法是只要確定出現的violation是無害的就可以).類似的無用功和僵化的所謂質量要求還有很多例子.

這樣下來的結果就是日本晶元從開始做到投片需要12到14個月.而同樣的晶元行業里基本是10個月左右,華為海思甚至可以做到8個月. 而片子的質量沒什麼區別(時間都浪費在處理這種跟質量沒關係的問題上了).

現在賺錢的主要是消費類電子比如手機.那麼一個手機廠商準備明年出一款手機用最先進工藝的片子,其他國家的供應商說就這片子我們今年能做好日本廠商說明年才能做妥妥的日本供應商就被踢出在外.現在的電子產品更新太快,晚半個月都是市場極大的損失像日本這麼拖拖拉拉的出產速度可以說毫無競爭力.一個新產品上市半年你才出同一類型的產品已經過時

這麼說吧,日本人死鑽牛角尖的毛病如果不改的話,日本電子業遲早得集體崩潰


每年都虧損,每年都不倒。似乎是狼來了的故事?

每年虧損是因為投資新生產線。不倒是因為預期投產後利潤足夠。
不過,2015年已經出現了生產線不能全力開工的事情。

股票預期是按照3年前的產品零售價和生產線產能計算的。在日元升值、負利率的時候。
還真不能亂猜,也許下一次虧損就真的倒下去了。

當然,我覺得嗎,有些索尼的中國員工還發帖硬撐是最傻的。中國員工的裁員風險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索尼為何虧損,這和b2c不景氣有關,也是為何最近屢屢爆出Sharp東芝等企業負面新聞的原因,都是一個道理,行業不景氣,競爭過度
索尼目前正在走向做內容的趨勢,比如手裡捏幾個優秀工作室,再通過索尼的一些平台把內容賣出去,算是已經初步走向正軌。況且一些技術索尼還處在壟斷地位,所以暫時沒有破產可能,除非姨夫作死


日本公司都已經日薄西山了。主要問題還是老齡化。像SONY這種公司都是老頭子在支撐著,缺乏年輕的血液。整個日本經濟,由於日本勞動人口的不斷減少,在世界範圍內佔比在不斷減少。


人家問的是財務問題 索粉們能冷靜下么


推薦閱讀:

做生意應該看什麼書?
互聯網創業公司最常見的失敗原因有哪些?
健力寶是如何衰敗的?衰敗的幕後發生了什麼?
二八法則的成因是什麼?
為什麼說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為清朝所扼殺?

TAG:公司戰略 | 日本 | 商業 | 索尼(Sony) | 日本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