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永遠領先這個世界200年,這句話對嗎?
記得以前在一本書里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印象很深。
最近總是看到很多贊同廢除高中數學甚至大學數學的呼聲,至少不要當成必修課程。其實在本人看來高中數學不僅僅是作為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邏輯思維,能為以後的行為判斷提供一個良好的標尺。
有人來討論一下嗎?
謝邀。
高中數學,歐氏幾何是兩千年前就有的內容,一元二次方程也是有千年歷史的東西,解析幾何、坐標系可追溯到笛卡爾時代,等差等比數列怕是也有千年歷史,甚至被當成高考重點考點的簡單微積分、導數,也是牛頓萊布尼茲那個時代也就有的——這個好像也不止200年了吧?
本科數學的話,如果你不是學數學專業,那麼你主要就學高數線代,或許還學學概率論——概率論倒算是現代一點的學科,如果你只是學古典概型、學離散連續隨機變數、概率密度函數這些東西的話,應該剛好能跨入200年前的數學這個門檻。如果你學Kolmogrov的概率論公理化定義的話,恭喜你,終於來到了20世紀初的數學。至於高數么,對不起,高數那點微積分內容,大部分內容都是牛頓老人家就已經知道了的,而且他老人家的算功應該比你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厲害。線代么,算是跨入200年門檻的數學吧,不過向量、矩陣的概念其實出現得挺晚的。
要真正了解最近200年的數學的主要內容,要了解傅立葉分析,實分析,泛函分析,複變函數論,微分幾何,微分方程,抽象代數,代數數論,代數幾何,代數拓撲,等等這些近現代數學的主流內容,恐怕你讀數學專業的本科生都不夠,還得上上數學研究生的基礎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學基礎教育確實落後時代200年以上。
我以前在知乎說過,如今的人們生活在信息時代甚至是後信息時代,然而大部分人對數學的認知甚至停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以為微積分就是數學的巔峰了。我覺得產生這種結果,主要原因是數學科普教育的重大缺失,大家對近現代數學史的了解太太不夠了。我覺得甚至可以考慮給高中生上上「近現代數學與自然科學史」之類的課,有些常識真的是有必要了解的。相比自然科學,數學的科普又要遜色很多,很多人都知道相對論、量子力學,知道DNA雙螺旋結構,這些都是20世紀的發現。然而20世紀的數學呢?我猜大眾知道得最多的應該是哥德巴赫猜想、費馬大定理、龐加萊猜想、千禧年七大數學問題等等著名的數學問題,但是卻對20世紀的數學的整個大圖景,卻幾乎一無所知。
不過回到問題本身,我上面的觀點是,現代數學毫無疑問領先大眾對數學的平均認知200年以上,然而現代數學是否領先現代自然科學200年以上呢?這倒未必,至少在前沿物理,比如弦論、量子場論等領域,我們所擁有的數學工具是遠遠不夠的。比如我們至今無法從數學上嚴格定義什麼叫「路徑積分」。除此以外,我們所擁有的數學工具也不足以讓我們有效處理複雜系統;據說可控核聚變進展緩慢也有數學的鍋——我們對等離子體的Navier-Stokes方程了解很不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學在某些方面甚至落後於這個時代的科學研究。
=============
@么西么西
This is contour integral: , yes can be any path you want, but before integrating, you need to fix a curve to proceed.
bbc有部紀錄片,數學的故事,按照時間順序講述數學的歷史。前面還好,都能看懂,慢慢的就吃力了,到了伽利略伯努利什麼的,雖然看不懂到底怎麼回事,但起碼知道在說什麼,比如說伯努利證明了擺線是兩點間最速降線。然後到了歐拉,開始懵逼。到了18世紀的高斯,後面的黎曼什麼的,就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了,即看不懂證明過程,也看不懂結論。
如此算來,200年真不算誇張。
對了,那部紀錄片很贊!(除開看不懂的後兩集)
學習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判斷是有沒有必要的。你不學,有些東西你就不知道,遇到需要這個知識的問題你有可能連怎麼搜都搞不明白,然後機會就被別人搶走了。人還是不能太浮躁,特別是在退休之前。
世界我不知道,不過對我自己是這樣的。
我這有一個必修課叫「高等數值分析」。這門四學分的課的奧義是說:
如果你在工作中不幸遇到了一個幾百萬階的大矩陣,你該如何處理它以使得運算更加簡便?
這門課實在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痛苦,我一個學建材的,為什麼要學這麼難的數學?還有,我都這麼大了,為什麼還要考試???
這門數學課絕對領先建材行業二百年了。不過好在大家都學的非常完蛋,老師調分。所以還好,我現在成了一個可約的上Henssenberg矩陣。
首先你得超越世界超過兩百年才能說什麼東西超過了世界兩百年……畢竟人不能預測未來
我並不清楚這句話對不對,但是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有這麼一個有趣的現象。
我當年(本世紀前十年)的中學數理化生課本,中所介紹的內容被發現的時間來看,存在這樣一個關係:
物理課講了光電效應,這是二十世紀的事情;
化學課講了侯氏制鹼法,這是二十世紀的事情;
生物課講了沃森克里特發現DNA雙螺旋結構,這也是二十世紀的事情。
而數學課,當時我們頂多學到如何求導,連積分都不會,也就是說,連十六世紀都沒有到(牛頓、萊布尼茨是那個年代的人)。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或許能說明一點:
在中學教育中所接觸的數理化生結論性內容中,理化生的內容比較粗淺,即便是最近發現的科學結論,也能被公眾所認識、理解。而數學的研究內容比較深奧,在初等教育中沒有被公眾普遍認識,相比理化生來說更加滯後。或許數學確實比這個世界領先200年(甚至不止)。
歡迎大家拍磚
「任何一門科學的真正完善在於數學工具的廣泛應用。」
我覺得數學不僅能鍛煉人的思維,而且還是一門很重要的科學或者理論。不僅是很多文科生覺得數學無用,就連很多理工科生也會這麼想。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數學無用,而是我們一般大眾用不著,甚至是很多從業者都不會用。在沒有深入學習了解之前,我更本沒有想過傅立葉級數可以和濾波器扯上關係,更不知道複變函數裡面的奇點是電路中的重要參數。
呼聲????
這群人傻了吧……
幾百年前的數學都不學……那你還學啥?
買菜??
數學中做出來的有些東西,你暫時看不到它的用處,但它不一定是無用的,也許若干年後發現實際應用所需要的理論就是它,另一方面,當今好多未解決的問題都跟數學問題有關,可能是一個方程,也可能是一個猜想,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一個錯誤的例子: 現代統計學和保險公司
數學構建了一個離我們無窮遠的世界
卡爾曼濾波,卡爾曼1930
奈奎斯特定理,
勞斯判據,
都在100年之內吧。
自抗擾控制演算法,韓京清,老先生剛去世。
數學專業只待過2年,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和解析幾何都是90+,後來有幸參加丘賽拿了個小小的獎#大神眼裡其實就是渣渣#。。。
雖然是渣渣,但是後來調行學金融,感覺學習基本沒有難度,絕大部分公式基本秒懂,然而身邊江蘇某復旦經院本升上來的碩士同學說好難啊#嗯不是說江蘇高考數學難度天下第一么#
其實,領不領先我不知道,但是幾十年前物理學家推倒出來的公式我反正是看不懂的。 光一個傅立葉變化估摸著我這輩子都看不懂。 我只知道是時域和頻域之間的變換,但是為什麼呢?想不明白。 對於我來說,好像是領先了幾百年哈哈哈
必然是錯的!因為有時候是領先119年,有時候是201年。
大家好好學數學哦!前幾天才有位IT人士改進了我司表格,現在填起來好愉快。
這個不太好說啊,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不比其他學科早發展一步肯定是不行的,但是1+1=2這種基礎肯定是後於原始文明才誕生的……
作為某校數院小學渣一枚,既然問到的是數學,那麼就先從數學的角度問幾個問題
首先,這裡「領先」是怎麼定義的?這個定義是良定義的嗎?其次,所謂「世界」這個集合包含了哪些元素?數學屬不屬於世界呢?
你看,從數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命題其實各種不嚴謹。所以啊,這種話當做科普故事看看就行了,別去深究啦~
不過呢,從一方面來講,以普通人,甚至是大部分除數學系以外的大學生(其實哪怕數學系的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的認知來說,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高中學的那點東西吧,本來就不多,現在還改改改砍砍砍的,大概16世紀的知識都還沒算學會呢。至於大學裡,作為苦逼數學狗,現在大二,大概算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學到20世紀初了吧。於是乎,你可以理解大部分人所學數學的程度了。
所以啊,居然有人提議乾脆砍了數學不學??這樣的人大概比較嚮往16世紀之前那種沒電沒車沒飛機,出門靠走照明靠火的生活吧(不好意思歷史不太好,不太了解16世紀以前的生活[攤手])
但是不是常說"數學是基礎,是其他學科的工具"嘛,如果我們有電磁爐,不可能啃生肉的吧(?˙o˙)?
推薦閱讀:
※高斯正態分布函數是如何推導出的?
※怎麼從數學的角度分析「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為什麼等差數列的英文是「算術數列」而等比數列是「幾何數列」?
※自然數到底是否包括「0」?
※δy/δx這是什麼數學概念的記號?
TAG:趣味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