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區別是什麼?
攝影門檻是否真的很低?
專業或業餘是否真的不重要?
你怎樣定義一個優秀的攝影師?
本人藝考生,過了魯美攝影在猶豫是否填報,感謝各位指點
謝邀。
1,攝影門檻真的很低。所以競爭更激烈,沒有本事更容易被淘汰。
2,專業當然重要,但專業是相對來說的啊。
專業不專業,不是自封的,是受眾去評價的。技能面再專業,不肯或不能為了受眾的要求去創作,就是不專業的。
人體藝術攝影大師,好專業,拍不好一隻皮鞋,對於皮鞋商人來說,這就是不專業的,對於看人體藝術的人,當然是專業得不得了。
「專業為要求而生」,然而市場上大眾化的,面向消費者的「專業攝影」,與美術學院攝影系所教育的觀念攝影相去甚遠,科班畢業找不到工作,沒有一個跨界的人做攝影師出名,很正常。
本來藝術這種高雅的東西就是不用顧及大眾感受,而是只需要表現作者思考。設計系畢業的學生做攝影比攝影系畢業的學生好非常正常,因為研究的方向不同。我國高校攝影系普遍是純藝方向,並不研究大眾美學。
三,攝影師是一個普通的職業,攝影藝術家也是一個普通的職業。所以和一個優秀工人的評價一樣:
愛崗敬業求實創新謝邀
其實你現在只是學生,不用考慮那麼多,先把本事學好。什麼事情都是一步步來的。相比這些問題,你不如關心一下你要考的這所學校是不是在這個專業領域有沒有較強的實力。
(為毛被邀請回答了一個兩年前的問題……)
不知道你問的專業攝影師是指以攝影為職業的匠人還是以攝影為藝術的影藝家?
如果只是從匠人的角度來看,做一個攝影師的門檻確實在變低。
專業或業餘對於評價一個匠人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優秀的攝影師是在工作的情況下仍不忘藝術本身的創作。(這一點上我仍舊喜歡歪貓。)
最後魯美的攝影挺厲害的,但是攝影專業出來大多做的不會是匠人。
以上。我更情願說業餘攝影師和職業攝影師。
業餘攝影師不以攝影為生計,所以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完成作品。
職業攝影師在作品本身之外,還要考慮作品的市場,考慮自身形象的經營。這種考量必然會影響到作品的藝術品質。因為藝術和市場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錯位的。
兩者做到極致了,都能算是專業攝影。但總的來說,保持業餘狀態會更容易做得純粹,在其他條件接近的情況下更容易完成好作品。事實上藝術評論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我的朋友 @胡昊 就願意選擇業餘的寫作狀態,把生計和事業分開來,以此使自己的思考和寫作高度可控。
基於同樣的理由,我選擇做一個業餘攝影師。用寫作的稿費養活自己。
就題主本人的問題來說,我覺得選啥專業實際上都不是彎路,除非僅只是希望利用攝影維生,不然最終的大部分功夫都必須花在攝影之外,你學習的所有知識都會對攝影有幫助,而且都會使得你自己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實踐。我補充一點吧,有關說明書
專業的人員,會看完機器使用說明書,以及注意事項
業餘的會拿到之後立刻使用,不看說明書,並且還覺得看說明書費事
確實,現在拿個相機就可以說自己是攝影師了,拿個測光表就可以說自己是電影攝影師了。門檻確實低,不過呢,一分錢一分貨還是真的
專業就是專業,業餘就是業餘。業餘的從業者也會用專業的器材,但從拍攝籌划到輸出,都會是業餘的。具體細節不講。
我沒法定義一個優秀攝影師,對客戶、對自己、對觀眾、對宣傳的要求不同,不做評論
至於現在,我認為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美學見解,會對自身有幫助票友:可以拍好
專業:不會拍差
@李慢慢的兩個鏈接很不錯,應該能解答前三個問題了。
不過對於最後一個情況,的確有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大多數比較著名的專業攝影師都不是科班出身。
竊以為在國內的教育背景下,不一定要填報攝影專業。瀉藥。
攝影的門檻,我覺得勉強可以參考一下郭德綱對相聲的門檻的描述。
專業和業餘是否重要,這個問題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覺得一個專業攝影師是有專業的自覺的,會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和進取的心。如果一個人這樣拍照,我覺得不管他怎麼想,在我眼中他就是專業的。
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專業其實也意味著團隊和體系。專業攝影領域,現在越來越少只是攝影師一個人的事兒了。
魯美不了解。前排答案更多地從職業(商業)攝影師的角度進行闡(tu)述(cao)。
這裡再以純攝影技術角度淺談拙見,
答主但求拋磚引玉之效。
首先,專業的攝影師可能需具備如下要素:
1. 器材的專業性
專業性當然基於物理設備的技術參數過硬的前提。實際器材視攝影風格和創作題材決定,大方向諸如人像、風景等等…竊以為專業攝影師的器材專業性不僅體現在主力設備的專業深度上,比如多採用大中畫幅打底,而且更多表現在設備的廣度,或稱完備性上,如各種細節的輔助器材設備,完備的創作焦段定焦鏡頭等等。
2. 前後期技術一流
在這裡「前期技術」是一種泛指,包括但不限於前期攝影準備(含踩點、布光等等,限於篇幅不再展開,下同)和對相機及其衍生設備的透徹純熟的駕馭能力;「後期技術」同樣是泛指,包括但不限於暗房處理(膠片類)、Adobe Photoshop CC、Adobe Lightroom、DxO Optics Pro等軟體的掌握運用及其各自插件濾鏡性能特點的普適性精通。在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前很多專業攝影師都有與之搭檔的助理或是後(xiao)期(gen)師(ban),業餘攝影師可能更多依靠男/女票。
3. 美學合格/審美「正確」
這是個最需要天賦、需要後期磨礪、還需要長期演變的最核心的東西。尤其很多大師的前後期創作風格迥異,本質上就是審美的變遷。早期的審美除了個人天賦差異,更多和初期接觸作品層次有關,在初期確立「恰當」的審美標準非常有助於防止跑偏而誤入歧途。所有的專業攝影師到實現創作穩定成熟後,在技術上其實差距微乎其微,更多專註於創作靈感和個人審美意識的表露,這將最終影響和決定作品的藝術價值層次。
4. 感官/時間價值確立
類似商業電影大片需要確定包含的元素(如動作、感情元素)和歷史性內容的雜糅。
5. 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
很多頂級的風光攝影大師一言不合就爬火山上雪山乃至前往地球南北極是為了甚麽?為了等候最佳的光線和氣候的變化,又等待了多久?頂尖的人像攝影大師同理,為捕捉人性慾望的瞬間,唯美動人的身姿,蘊含微妙情緒的背景和難以捉摸的氣息,可謂費盡心力。其餘再無需多言,任何玩攝影的人都知曉這一點。
6. 作品解析力的養成
這看似一個莫名其妙的概念,何謂「解析力」?實則非常簡單,泛指對攝影作品,尤其是攝影成品細節技術參數的感知和把控能力,諸如能否一眼看出是哪種畸變如何修正,是哪種偏色是否RGB通道或曲線調整。解析力同樣涉及審美但更多和技術的實現標準有關。在個人創作生涯中不斷發掘自身作品的潛力,對攝影構圖、用光、色彩等技術細枝末節的不斷追求和大膽嘗試,以及接觸、欣賞和學習更多更優秀攝影作品來完善自己技術硬性標準審美的過程,即是作品解析力的養成。
在上述要素的積澱下,專業攝影師會逐漸形成自己獨立風格的攝影語言。
其次,簡單來說專業攝影師之於業餘攝影師的差別,拋開受限的商業因素,技術上更多是專業攝影本身帶來的對作品更加苛刻的創作條件和附加要求:
1. 精湛卓越的基礎技術
所謂純熟,心中無法便是章。
2. 無以倫比的畫質細節
這是經受住審視和琢磨的基礎。
3. 瀰漫富有感染力的情緒
可引發共鳴獲得影響。
4. 深刻嚴肅的思想性
啟示深邃思考,意境層層深入。
5. 奇趣出彩的故事感
耐人尋味,感性畫面認知與戲劇性。
6. 震撼的氣勢與衝擊力
感官刺激,讓人瞬間難以呼吸的窒息。
7. 無法複製的歷史性
無可取替,同一條河流無法兩次踏入。
很多人提及當下單反的大規模普及導致攝影門檻的降低,其實答主不太認同。
攝影和繪畫一樣是藝術創作,一般人拿紙筆隨便胡亂塗鴉就聲稱這是繪畫藝術,還美其名曰「抽象派作品」,很抱歉,在專業人士眼裡那是要笑掉大牙的,那如何算得上是作畫呢?按照這強盜邏輯,紙和筆誰都有,請問繪畫的門檻低嗎?
故以攝影器材來論是不那麼恰當的,充其量只能說攝影入門的門檻降低了,但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的門檻從未變過。那些聲稱門檻確實變低的人,或簡單將攝影理解為拍照,或攝影審美要求不高,總之心底並未將攝影作為一種嚴肅的藝術創作來對待。
恕在下直言,少數人不過是拍了好看的糖水片而已,有了進步答主也會為你感到高興,自娛自樂開心也還好,可是你要裝大佬大談特談攝影藝術?攝影低門檻?還專業攝影?對不起,請謙虛地說那不叫攝影那叫「拍照」,很遺憾只能潑你一臉冰水。
攝影的業餘或者專業這在大部分時候對普通人而言,其實並不重要這也是真的。因為種種原因,業餘攝影師也會捕捉到讓專業人士刮目相看的作品。而無論是業餘或者專業的攝影,在更多時候一旦成為商業的附庸,創作的空間和靈感也就被束縛和綁架。在涉及個人生計的情況下談技術上的專業和業餘有點苦澀,更多成為一種關乎信仰的選擇。
真正專業的攝影師至少有著精準獨到的審美,細微敏銳的色彩感,強烈而深邃的思想情緒。極少用諸如「不專業」這類辭彙評價別人,而更多以包容的心態接納欣賞其它優秀作品。專業攝影師在萬千世界中不惜代價,甚至冒著難以預知的危險追逐自己想表達的內在靈魂價值;業餘的攝影師可能只在一堆照片里挑選自己滿意的作品。或許,這就是差別吧。
最後,以光影繪畫實屬不易,
在此願各位攝友且行且珍惜,祝好運。
末尾附幾張專業攝影師的著名作品。
ps.謝謝你們的贊
專業攝影師有清晰的攝影思路,知道想要的表達什麼,按下之前腦海里就已經有了畫面,相機只是將大腦里的想法記錄表達了出來,照片不僅僅是一張圖片,更融入了攝影師的思想 情感。
業餘的攝影師每次按下快門都比較隨意,很大程度上自己也不明白想要表達什麼,都是隨著感覺來的。是不是還要說一句: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
現在攝影門檻越來越來低,表面上拉近了業餘跟專業的距離,業餘攝影師可能把相機操控的爐火純青,構圖構得風生水起,但有一樣東西永遠是他們的短板,那就是——布光
如果你是專業的攝影師,你會有專業的燈光設備和試錯機會,不斷在競爭市場中提高自己,表面上大家都是拿著相機,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個人覺得,職業和業餘的區別在於拍攝計劃的詳細程度。
從賺錢角度講 業餘攝影師拍著玩 偶爾賺點外快 專業攝影師靠攝影謀生 也有沒單子時候 免費拍作品
從技術角度講 業餘攝影師 以愛好者為主 偶爾拍 或者來興趣的時候拍 也有設計師玩攝影的 水平比較高的跟經常玩的 專業攝影師 對某種題材攝影 大量的拍攝實踐和練習 經驗豐富 基礎功紮實 對攝影原理理解的較透
專業攝影師會盡量淡化器材的影響,甚至完全避而不談。他們拍東西首先定計劃怎麼拍,哪些切入點,怎麼說服客戶/金主,而不是考慮用什麼器材,什麼鏡頭,這些可能是助理幫你打包的,也有可能是幾十年如一日就用那幾個東西。
能稱作「師」的,必定是在特定領域裡的工匠。比如廚師,老師,造型師,攝影師,茶道師,機師,武師,技師,畫師,燈光師,還比如木作師傅,工藝美術師,職業駕駛車船交通工具的司機等等。
這是一項專業的,狹窄的,需要通過長時間學習、訓練、時間經驗積累的工種。
職業,意思是通過這項工作獲得基本收入的意思,也就是說靠這個吃飯養家。
好了,業餘就是個愛好,並不靠此謀生。也許器材方面比職業的還高級,然並卵
路過,被題主的提問吸引來了……
按照個人近十年的職場經驗來談下我是怎麼辨認專業與非專業攝影。
就車展或新品發布會來說,通常都會有一幫職業和民間攝影在現場採風,職業一般是外援或者公司接單,民間的就拍幾張照然後發發朋友圈裝下逼,通常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車展的專業攝影師是手持單反一台外加廣角一枚,有時也會用個35,新品發布會也是單反一台,適合的鏡頭一枚,畢竟攝影屬於體力活,而最終結果是為了出好片,所以裝備越輕便越能發揮和創作,還得因地制宜,什麼場景用什麼才能出什麼效果。
而問題來了,如何辨認一位非專業攝影大神,那時09年,參加一場非遺傳承文化交流,外景,光線充足,而且近乎暴晒,一名大神入我眼帘了,一台單反裝一個大白,底部接手柄,然後熱靴裝大閃光燈,外加環形燈,整一台大機器,目測十斤有餘,全場估計也就只能拍小景,問題是烈日下你他媽裝這些有的沒的設備有毛用……
不過專業和非專業最終還得從出品來評定,有時我們覺得不咋地的人拍出的東西有可能非常走心,也有可能那些拿著大機器的大神真的是大神。
回答完畢。
攝影系在校學生
我們老師提到過,別人能拍的,你能拍,別人不能拍的,你也能拍。
純色背景的商品宣傳圖看著簡單,然而其中的講究很多,一些所謂"商業人像後期教程",正兒八經商業的的都不是這麼修圖的。
你所說的專業和業餘是怎麼定義?
個人認為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師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以拍照為生,一個是以拍照為興趣,職業謀生與業餘愛好。
以我為例,我也當過所謂的職業攝影師。其實就是單純的拍產品,拍多了自然而然就麻木了,什麼布光場景,該怎麼擺燈,該怎麼擺產品,光圈快門什麼的都已經成為肌肉記憶……
長期下來,業餘時間真的不想拿單反拍照,主要原因就是重,煩,每天都拿著這玩意真的會煩。
我現在覺得,業餘時間閑逛或者旅遊,拿部智能手機或者小數碼相機就足夠,又不是拼什麼攝影大獎,辦什麼影展,純記錄當時的心情而已,照片拍出來自己高興就好。
有時路過一些公園,每到花開的時候,看到業餘愛好者拿出長槍短炮、各種微距鏡、架起架子、擺好燈,快門線一上,夠好圖,咔嚓一下,照片出來,不滿意重拍拍到滿意為止……其實是挺羨慕他們,至少拍照不是為了工作,也不會有各種負擔和煩惱,最純粹的自娛自樂。
以上就是我的定義,攝影定義沒有專業和業餘,只有職業和愛好。認識玩攝影和搞攝影的朋友不少,幾乎沒有把愛好當職業,而當職業的業餘時間也不怎麼喜歡拍照,就算拍也不會像愛好者的心態一樣拍拍照。
布光
推薦閱讀:
※佳能60D能否拍出風光大片?
※18-55的鏡頭能拍出什麼算得上出彩的東西?
※如何拍證件照比較好看?
※請教下這種照片得色調怎麼調?
※為什麼我用佳能5D3+紅頭拍的相片放進ins裡面都不夠別人用iphone拍的看起來更清晰更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