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學最近三四十年的進展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還有實用價值嗎?

如果有價值為什麼,如果沒價值為什麼?最好舉例一些可取代的新成果有哪些?
來自這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18843 希望單獨問一下,說得更清楚一些。


基本同意 @程毅南的回答 。再補充幾點。

Motivation Theory從來都不是馬斯洛的專利,在他之前,在他之後都有很多理論。只是他的理論知道的人最多而已。對他的理論的批評之一就是,這個金字塔從來都不能很好的解釋數據。換句話說,這個理論的看著挺有道理的(face validity比較高),實際的價值就不太高了。這個理論事實上相對更適用於中產階級美國人,但是對其他階層的人和其他文化的人不怎麼適用。

題主問有沒有新的可取代馬斯洛的研究成果。答案是有的。E.R.G. Theory是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的變體。它把需求分為3大類:Existence needs(生存和物質的需求),Relatedness needs(與人交往的需求),Growth needs(提高創造力,應用自己的技術能力的需求)。這個理論相對弱化了馬斯洛強調的滿足不同需求的次序問題。E.R.G Theory認為這三類需求的順序可以是從上到下,也可以是從下到上。這個理論比馬斯洛的金字塔理論能更好的解釋數據(但也好不了太多)。我印象里,除了E.R.G Theory還有一個理論也是馬斯洛理論的變體,名字想不起來了。

還有一個組織行為學裡用的比較多的理論是Herzberg"s Motivator-Hygiene Theory。簡單的來說,motivators(比如achievement, recognition, work itself)能不斷地激勵你努力,但是hygiene factors(比如收入,公司提供的幫助)到了一定量以後,對人的激勵作用就不大了。這個理論儘管來源於org psych,應用於org psych,但是empirical results也不是那麼完美。事實上大多數的心理學理論都有這樣的問題,motivation theories也不例外。

我找到的關於馬斯洛理論的更新,最新的就是2010年的這篇文章Renovating the pyramid of needs: Contemporary extensions built upon ancient foundations (http://pps.sagepub.com/content/5/3/292.short)。這個理論把馬斯洛的下四層需求保留,修改了最有爭議的self-actualization。

可惜的是,這個文章只從理論的角度上探討了修改的必要,沒有給出具體數據支持。所以它雖然更新,但是實際價值仍是未知。我覺得Motivation theory之所以這麼難研究,除了方法論上的一些常見問題以外,個體差異,文化(包括子文化)差異都很難量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motivation theory的assumption之一是人類的行為都是goal-directed的。我覺得這個assumption似乎不太準確,可能會導致一部分數據不能被解釋,被當做「noise」來看待。不知道對這些理論更了解的人是怎麼看的。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有一定價值。在於:
1. 開創性地提出了「自我實現」這種需求。
2. 馬斯洛指出的這些需求確實存在,而且普遍存在。
3. 某些證據表明,需求確實存在一定的層次。

  • 一項研究表明,金錢與幸福的關係在某個金錢數額下,是正相關的,即錢越多越幸福。突破了那個數額後,錢與幸福的關係就不大了。(金錢的邊際效用遞減)在這個數額以上,大多數人都認為,錢用在不同的地方,可能造成幸福或者痛苦。這項研究從側面證實,在生活水平達到一定標準後(解決了溫飽和安全),其他東西開始決定幸福。

4. 馬斯洛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個人需求和滿足的組成部分。這在當年算是個突破。

馬斯洛理論的問題:
1. 「低層需求「不一定需要被首先滿足。「高層需求」很多時候是犧牲了「低層需求」。
2. 「自我實現」不一定是最頂層的需求。

  • 在一些文化中,比如,日本文化中,人際關係的和諧比個人成就的取得更能帶來幸福。
  • 在老年人群體中,感情需求的滿足比個人成就更重要(所以孩子們要多陪伴老人,而不是帶個他們什麼成就)。
  • 在一些特定工作上,個人成就的重要性也比團隊和睦的重要性低,這有時候也取決於團隊領導的策略和目標。

3. 需求之間的平衡很重要

  • 與金錢的邊際效用遞減相似的是,社交時間的邊際效用也是遞減的。即,突破一定的社交時間後,每小時社交給人帶來的滿足感就開始降低。
  • 每天混合多種活動(滿足多種需求)是最好的。
  • 人做某件事,並不是僅僅專註於滿足某一項需求,很多時候是各種需求一起滿足的,不存在層次關係。

教授上課帶著講的。Reference就懶得去搜了,好麻煩的,放過我這一次吧。。。(# ^ __ ^ #)

哦還要提一個替代理論是吧。。。提一個Three Major Motives(3個主要需求,By McClelland)
McClelland認為,人有三大主要需求。

  • 成就需求(Need for Achievement,nAch):從 掌握有難度的技能完成具有挑戰的工作 中獲得滿足感的趨向。
    • 成就需求高的人,喜歡中等難度的任務(太簡單沒挑戰,太難完不成會傷心)
    • 喜歡獨自工作,或者喜歡按自己的方式來,在商業中獨自負擔的項目會表現很好。
    • 需要及時且經常性的反饋
    • 不是很好的管理者(不善於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展示給他人)
    • 來源於父母在早期教育中,對孩子掌握某種關鍵技能、或獲得某個成就後(或沒有掌握/沒有獲得),實行了切實有效的獎懲制度,使孩子對完成某個目標或獲得某種提升有較大動力。另外,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總是高於子女現有的能力,促使他們進行提升。
  • 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nPow):從 向他人施加物理、心理或情感上的影響 中獲取滿足感的趨向。
    • 權力需求高的人,期望向他人施加影響,但不一定佔據統治地位
    • 在獲取權力的過程中,更聰明也更有策略(這也往往是比強權和統治力更好的方式); 容易在事業中成功,容易佔據管理者的職位
    • 通常很有說服力
    • 喜歡豪賭,也喜歡買一些昂貴的消費品吸引別人的眼球
    • 容易和那些不是那麼有人緣的人成為朋友
    • 父母在早期教育中通常較為放任或容忍(permissive parenting),他們常常有更小的兄弟姐妹去管理和照顧,與父親的關係比較好
  • 歸屬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Intimacy,nInt):從 與他人建立、保持和恢復積極的人際關係 中獲得滿足感的趨向。
    • 歸屬需求高的人,每天花較多時間思考人際關係的問題
    • 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感覺更好
    • 常常做出溫和、友善的表情,笑容較多,眼神交流很多
    • 主動發起對話,寫更多的郵件和簡訊
    • 對喜歡的人更溫暖更友善,對不喜歡自己的人比較疏遠(避免爭執,爭執使他們不開心);較少佔據焦點公司和部門的關鍵管理位置(因為不喜歡與別人爭執,不喜歡否定別人和被別人挑戰),在團隊氛圍比較和諧的地方容易佔據管理位置
    • 身心相對健康,較少出現高血壓
    • 小時候,哭的時候母親較少關注,父母對孩子表現的友善行為較多讚賞。

需要指出的是,這三個需求(或者說趨向)並不是互斥的,他們可能同時高或者同時低,或者有高有低。這個理論近10年來有不少實驗支持(比馬斯洛的理論好研究,畢竟層級太難證明了,但3個維度就比較好證明),上面也給出了一些結果,reference list太長了,不拉了(我估計你們也不看的吧,那我繼續賣萌了(# ^ __ ^ #)。。。


「需求層次理論」作為「動機理論」的先驅,強調了個體發展的重要意義,將管理學從弗里德里克·泰勒和亨利·法約爾從理性科學、經濟人角度出發的「管理科學」 解放(此說可能不嚴謹)出來,更多關注人積極的能動性,通過個體發展進行激勵,對與組織心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踐推動毋庸置疑。

但該理論也存在局限。

亞伯拉罕·馬斯洛作為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其「需求層次理論」具有存在主義哲學的哲學色彩,強調自由、個人決定的價值與人生意義,強調正向心理發展和個人成長價值,導致了該理論難以發展具強操作指導的應用與方法。

另,由於該理論並非是從嚴謹的實證角度導出,因此其中的一些方面也是缺乏考慮的,如最初的需求層次中,必須滿足下面層級,才能上升到上一層級的需求。雖然馬斯洛曾對其理論進行修正,但先天缺陷仍難以彌補。這點@程毅南 說的很詳細。

而從現代管理學來看,從動機出發的管理理論實際上也在不斷演變。如 X/Y 理論以兩種矛盾的假設,使管理者分別從「性善」與「性惡」角度出發完善激勵機制。在此基礎上,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以「激勵因素」和「保健因素」對馬斯洛的理論進行了管理實踐上的修正,他認為:低層次需求的滿足,會減少使人/員工的不滿意感,但並不會產生激勵效果;高層次需求的滿足,則能夠產生激勵效果。

隨後,大衛·麥克利蘭提出「成就動機理論」對組織和人力資源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麥克利蘭的動機理論也是其「素質」(competence,或稱「勝任力」)的「冰山模型」的其中一部分。

「冰山模型」將個體以行為展現的「素質」的構成劃分為不同層次,這些不同層次(價值觀、自我形象、特質、動機)從各個層面影響個體行為,也從剖面作為整體展現了個體,從整體和各層面上解釋了績效的產生。其中,冰山的底層,就是動機(或社會動機)。麥克利蘭通過 3 種社會動機,解釋個體被什麼所激勵,適合何種工作(對於動機和崗位的不匹配,可通過價值觀調整)。「素質」的「冰山模型」是目前在組織發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中實踐較多的理論。————
註:實際上,麥克利蘭認為與工作績效直接相關的動機有 3 種,分別是成就動機、親和動機和影響力動機,但由於他最初通過「主題統覺測驗」(TAT)研究的正是成就動機,方得此命名,他在 1987 年發表的《人類的動機》(Human Motivation)對其動機理論進行了整體論述。


參看我的另一個回答

Baumeister Leary (1995) 提出了歸屬感是人類最基本需求。不能滿足歸屬感,人很難獲得幸福。

目前在社會心理領域,比較流行的是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rory). 是Rochester大學的教授 (Ryan, Deci, 2000) 經過對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的元分析建立的模型。這個理論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系統,具體可參考 About the Theory

滿足下列三個基本需求的情境有助於well-being (主觀幸福感)
Autonomy 自主:自我管理的氛圍,不會感到被脅迫。
Competence 勝任感:可以感到自己很有能力,有點類似於自我效能感
Relatedness 歸屬/連結:滿足社交體驗、歸屬感以及得到他人尊重。
這三者廣泛存在於群體中,且具有個體發展上的穩定性。

此外,該理論得到了跨文化、跨情境的驗證。以及在家庭、教育、培訓、工作場合、醫療健康以及各類組織機構得到實踐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Tay and Diener (2011) 針對123個國家及地區進行了基本需求和主觀幸福感的研究,發現普世性的基本需求的確存在。歸屬感及社交的需求與積極體驗聯繫很大。同樣地,缺乏自主(autonomy)往往伴隨著消極感受。

參考文獻
Baumeister, R. F., Leary, M. R. (1995). The need to belong: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7, 497-529.

Ryan, R. M.,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Tay, L., Diener, E. (2011). Need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1 (2), 354-365.


此刻我剛吃過一些早餐,馬上接近上午11點,上海的氣溫降下來了,12度的氣溫讓我感受到一絲寒意。洗髮水快沒有了,頭髮有點長了的樣子,明天要上班了,但是工作的制服昨天在洗衣機里洗的上面全是毛毛,我需要一個粘毛器,50頁的工作流程QA還沒有背。宗薩仁波切的視頻打開著,放在那沒有看。一個女朋友要從重慶飛過來看我,飛機已經落地了。我本打算寫一個長篇大論探討一下各種機制啊機理啊的東西,但是現在心情完全被她要到來的喜悅所佔據。不過剛才忽然發覺「take off"好像是起飛的意思。所以我實際上還有幾個小時來做其他的事情。

好了,通過我上面一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敘述,我想表達的是這個意思:我們的行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是巨大的。所以要脫離環境來討論人有什麼樣的需要和動機,實際上是一種烏托邦的理論構想。

我為什麼會回答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的解答難度不亞於宇宙從何處來。我們所知道的都是錯的,只不過有的人犯的是比較精密,比較高端的錯誤。

我們都是環境的產物,是自然的表達。知道了馬斯洛需要層次之後我可以幹什麼呢?告訴朋友來獲得成就感?用來指導自己的生活?朋友,沒有什麼真理的。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基本需求一一滿足,不讓自己的慾望過分溢出,這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此時若你的精力和智能還有剩餘,你的經歷和環境會把你導向某個方向的。


絕對有實用價值啊,我們高中到大學的老師,別的都講的很寬泛,但是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那講的叫一個詳細透徹,推崇的那叫一個腦殘粉。。。。。。

我惡意揣測,因為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好理解門檻低,老師為了裝X總拿這個做例子。

要不是沒有馬斯洛,估計就得聽階級鬥爭了。。。。。。。。。。。。

綜上:老師理論裝X必備殺手鐧之一。


迷茫了。有的人說是都是環境的產物,很多不確定性存在。而有的說是存在的可能性。
而如此來看,科學的作用就是將亂的東西,找到之間的共通性了。
問題算是解決了吧。馬斯洛並不是適合每個人的。那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


我覺得只要還能幫助人,還能解釋一些東西,那些理論就還有實用價值,包括被詬病已久的精神分析。


感覺馬斯洛的理論是一種工具,不是有用沒用的問題而是怎麼用,但好像也不需要特別的說明,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用,都跳不出那幾大需求,哈哈,我有點廢話了


我不是學心理學的,只能從管理學方面回答關於實用價值的問題。

在最近出版的《管理學》第十一版 Stephen.P. Robbins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中介紹早期的動機理論(p427)中說:

馬斯洛的理論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得到普遍認可,尤其是在管理實踐者中,這要歸功於該理論的直觀的邏輯性和易於理解的內容。但他的理論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而僅有的幾項驗證其效度的研究也缺乏說服力

但書在後面的p438中的 當代動機理論整合 這一節中,作者其實也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進行了整合。也就是說,在當代管理學實踐中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並不會單獨應用,而是使用的發展了的,整合其他理論的一個符合模型,具有參考價值。

國內的「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人力資源管理》第三版 董克用 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在 激勵理論 這一節中也介紹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五種需求的次序是普遍意義上的,並非適用於每個人,一個人的需求的出現往往會受到職業、年齡、性格、社會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多種因素影響的影響,有時可能會出現順序顛倒的情況。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們的需求進行了內容上的區分,揭示了人類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這對於管理的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馬斯洛自己也承認,這一理論並沒有得到實證研究的證明。

這也說明了馬斯洛理論現在還具有一定的價值

關於當代的動機理論最新的替代成果,本人非專業,無法回答。但需要再強調的是,管理學在應用心理學動機理論的時候往往會採用整合模型,而非單一的理論。最後貼出 羅賓斯 書中整合的當代動機理論的整合圖:


多年來,我們所知道的馬斯洛需求理論都是五個層次的,而實際上,不盡如此,其中還蘊藏著一層——靈性成長。靈性成長是一個過程,靈性的成長有兩個並行的任務,一個是發現無我,另一個是發展健康的自我感,探索真我的意義。歸於心靈需求的靈性成長才是真正的超越。
   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理論
   只要對管理學,心理學稍有接觸的人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很多人還能很快地說出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這的確是廣為流行的需求層次理論,1954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層次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 其提出個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動機(Motivation) , 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Need)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人格發展境界。
   他先是將需要區分為缺失性的和成長性的,前四種是缺失性的,缺失性需要起源於實際的或感知到的環境或自我的缺乏。個體會努力從環境中尋求能使其需要得以滿足的東西,無論是物質上的、人際關係的還是社會地位的。這些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外界。而第五種自我實現則是成長性的,成長是導致自我實現的種種過程。成長性動機就是被自我實現的趨向所激發的動機。
   管理學家麥格雷戈根據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層次理論,將管理理論區分為X理論和Y理論。X理論是專制主義的管理理論,這種理論假設人們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驅使,工作只是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厭惡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對工人必須採取指導、控制、逼迫,甚至懲罰的方式。麥格雷戈反對這種理論,提出了他的Y理論,作為Y理論基礎的是馬斯洛需要層次中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可悲的是,人本心理學的一套術語逐漸變成了流行口頭禪,如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肯定、自我改善、自我實現等等。這些名詞本身並無過失,只因過度地引用,使得許多人把自己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而變成不健全的自我中心,引人誤入歧途,自愛變成自私,自由變成不負責任,自我肯定變成不顧他人,自我接納變成自我放縱……「活出你真正的自己」本是一句頗有深意的話,可是若被酒鬼、性慾狂或具侵略行為的人所濫用,則遺害無窮。
  超越自我的Z理論
   1959年以後,他越來越多地涉及東方的觀點。對東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經創建的人性觀,結合他對自我實現的人的精神生活與行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發現人類天性中還有一種固有的精神維度,那就是作為最高需要層次的精神的自我實現或超越的自我實現。於是馬斯洛便將人本心理學視為心理學發展的一個過渡性的階段,它應該被一種更高階段的心理學所代替。馬斯洛開始將這種新心理學稱為「超人本心理學」(trans-humanistic psychology)。
   馬斯洛感到五層需求的層次架構不夠完整,自我實現,並不能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愈來愈意識到,一味強調自我實現的層次,會導向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甚至於自我中心的傾向。我們應記得他說過「缺乏個人超越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人們需要超越自我實現,人們需要超越自我。」
   15年後,馬斯洛在他去世前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論》(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來發展出來的需求理論,並增加了第六個需求層次,進而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馬斯洛說「超個人心理學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興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這一新的發展趨勢很可能為日漸消沉的人們,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受挫的理想主義者」提供一具體有用又有效的答覆……缺乏超越的及超個人的層面,我們會生病、會變得殘暴、空虛,或無望,或冷漠。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激發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種自然主義的,經驗性的、與教會無關的奉獻自己。」
   馬斯洛試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等……馬斯洛將「高峰經驗」及「高原經驗」放在這一層次上。
  馬斯洛發現,超越者不僅存在於宗教界人士、詩人、知識界人士、音樂家之中,而且也存在於企業家、事業家、經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詳細訪談和觀察過三、四十人,對另外一、二百人也進行了一般的交談和研究。
   馬斯洛在晚年認識到,不能以他需求理論中的「自我實現」為人的終極目標,並進行了修改補充,但若只是專註他早期的需求理論不放,必然導致對人性的盲目認識,助長人的驕傲的同時把人正真的價值貶低!也必然影響對於人自我超越的誤解!
   不幸的是,我們心理學和管理學教科書所呈現出來的,始終限於馬斯洛早期的需求層次論(X理論及Y理論),根本不提後期的修正,使得整個新生代都在背誦那過時的需求層次論。
  第六需求層次的意義
   馬斯洛一開始很讚賞麥格雷戈的理論,但隨著超越自我實現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這種理論的不足,從而提出了Z理論。Z理論是在X理論和Y理論的基礎上,強調超越性需要。基於這種需要的管理就要考慮到超個人的價值、存在價值或宇宙價值的激勵作用,假設人具有為比自我更大的目標而獻身的需要和自我犧牲的精神。
   在工商管理中,X理論水平上的管理是權力取向的,僱員為工資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論水平上的管理則是相互尊重的,僱員有權儘可能充分地參與組織的管理,權威被假定存在於每個人的內部。Z理論層面上的管理假設所有僱員都熱心於服務,業務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服務客戶或消費者,權威被假定為對每一個體都是超然的和在倫理上顯而易見的。我們在很多卓越的服務型企業(比如麗茲卡爾頓等)中都可以看到Z理論的成功實踐。
   西方心理學特彆強調積極的要素,包括投注於認識自我的探究和能量。可惜的是,西方世界缺乏對互補要素(專註和寧靜)的認識。沒有培養專註和寧靜,心靈的力量就會受到局限,認識的廣度也僅止於較小的範疇。
  相反地,東方傳統過於強調專註和寧靜,也常常造成難處,這些要素可以產生很棒的狂喜經驗、心靈的平靜,和出神恍惚的禪定狀態,可是少了探究和積極觀察事物真相的平衡力,以至於無法產生更深入的自我認識和開悟的自由。
   馬斯洛認為,刻意去尋找高峰體驗是徒勞無益的。自我超越者的精神生活不是由無止境的一系列強烈的、高度興奮的高峰體驗所構成。儘管自我超越的生活包含時而經歷到的高峰體驗,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聖感所構成。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的神聖的平和與寧靜,馬斯洛稱為「高原體驗」 ,以區別於高峰體驗,高原體驗在自我實現者的生活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最新人生需求層次

渾沌草

1. 吃喝穿住行性慾

2. 環境理療養兒女

3. 免災無難平安終

4. 有家有愛事事通

5. 獨立自由人尊重

6. 快樂瀟洒福無窮

7. 能文能武有神通

8. 升華生命成仙人


馬斯洛的理論可能存在局限性,畢竟時代在發展,有些問題深究的話確實與當年的情形不一樣。但是沒有到要廢止的地步。
一是因為該理論仍然反應了人的本質特點和需要,我們不能說個體之間有差距就否定一般理論;
二是當前沒有更先進的理論能夠取代它;
三是一個歷史上有價值的理論的存在是有其一定的社會歷史意義的,你可以否認它的完善性,但是不能否認它提供給人的基礎價值。
因此目前這個理論仍然是可用的,如果不是對專業的心理工作者,對一般的人進行需求培訓,還是能夠說明的問題的。就當是個需求理論的初級版本吧,可能接受程度上更合理一些。


需求層次理論只是馬斯洛心理學理論的衍生理論,並非核心思想。馬斯洛的基礎理論是本能理論,是研究健康的普通人如何自我實現的心理學,是普世的心理學,是讓每個普通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心理學。需求層次理論只是整個馬斯洛心理學理論斷章取義的結果。


馬斯洛忽略了社會文化因素對人的影響,僅強調自我潛能的發揮是不夠的,這是一大缺陷。


馬斯洛的理論忽略的存在重疊期、交叉期的可能性,認為認得需求發展呈直線有點脫離實際,過於理論化。


馬斯洛的理論有很大的欠缺,但是他的思考方向是完全正確的,即:確實有層次。

在現在仍然有很強的意義。


推薦閱讀:

聽自己朗讀音頻有背誦的效果嗎?
最讓你感覺害羞的是什麼事情?
抄寫佛經能禁慾嗎?
如何說服別人努力比輸贏重要?

TAG:心理學 | 動機 |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Mas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