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你的名字。》網友選擇原音?是否應該給國配一些信心?
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將於12月於內地上映。
翻了翻相關微博,各路網友在慶賀上映,表示期待的同時,紛紛只求原生配音 電影未映就稱國配無望??對比,你有何看法?
事實上,不久前的《大魚海棠》中的配音已讓人覺得有一些進步,談不上增分,但也不會拉分。《瘋狂動物城》國配更是表現出色。我們不應該給國配一個機會,給國配一點信心?
(11.10補充:題主表示自己無知,並不太了解專業配音行業,只是身為路人有些疑惑,還望海涵。)
會去看國語配音多是不怎麼看原聲日本動畫的人群,這類人群對動畫沒那麼多講究,看國語可能就是因為聽得懂方便;想看日語原版的多是追番追劇的日系動漫愛好者,對動畫和聲優了解的多,所以對作品非常挑剔和講究。兩個群體重合度很低,院線上映2個版本的話也是各取所需互不干預。
不管是好萊塢大片還是日本優秀動畫,外語片使用國語配音,我肯定是理解和支持的,畢竟院線賺的是各種吃瓜群眾的錢,不能只照顧那些資深愛好者們。我抵制的是國內發行方為了粉絲效應,不使用專業的配音演員,而是請各種當紅小鮮肉和女神來配音。說不盡的違和和尷尬。
補充一下,也不一定說非要請專業的配音演員,日版原配的配音們也不都是聲優出身,應該說希望找有配音功底的人,而不是有人氣沒能力的人,去年有部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國配就找的某boy配音……
如果國語版真的好的話,希望大家也去多多支持,畢竟難得引進一次非大牌ip的日本動畫電影,以往引進的基本都是哆啦a夢,柯南的劇場版,如果這次反響好的話,以後說不定會加大引進力度,更有機會在電影院看到這類作品了。中國觀眾只是想要一個配音的選擇權罷了,理因得到滿足,任何人都有選擇自己最佳觀影體驗的權利,這個是觀眾無可剝奪的正當權利,對於很多人排斥的不是國語配音,而是尷尬的國語配音。
照本宣科、毫無感情,或是不能靈活運用感情、沒有代入角色的配音,會讓人感到尷尬,會降低整個電影的代入感。對於日本的配音CV來說他們的配音水平和質量更加符合角色本身,聽起來富有感情和臨場感,但是在中國,很多配音演員都不能很好地演繹角色,表達好整個作品的意思,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讓人感覺配音尷尬
但是我對國語依舊充滿信心,因為有《瘋狂動物城》的堪稱完美的國配這個例子存在。
是電影院自己不願意排原聲片場。
一般來說,大學城附近的電影院反而很難找到國語片場,而居民區附近會有比較多的國語片場,不同的城市之間,越一線的城市原聲片場越多。
這都是電影院為了收益最大化的排片策略,不然的話我開了很多原聲場結果上座率不如配音版,我豈不是少賺好多錢,反過來也一樣。
如果你們附近的電影院沒有原聲片場,就去跟他們前台反映,只要有一定人數電影院還是會適當加排原聲場的,甚至有的還提供包場放映自帶影片的服務(比如某壇就在上海包場看《少女與戰車》劇場版233333)
看,很簡單的事情,想看哪個看哪個,每一版的配音都是值得尊重的創作。
順便說一句這次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方面負責配音,中國的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就出自這裡。當年《EVA》的引進和譯制也是長電的人員一手促成的。其實看原配只是想更好的體會原版的情感而已,並不能說明國配就好或者不好怎麼樣,聲音好壞這種東西本身就很主觀。這個問題沒有什麼討論價值。
總之,我不會因為一部美國電影西配的更好就去看西配,也不會因為某部國漫日配配的好就去看日配,更不會因為國配配的好就去看國配你的名字。
聽原版不過是一種欣賞藝術作品的習慣而已。在下過段時間會撰寫一篇長回答,詳細講述在下所知道的世界各國的配音歷史和譯製片的來歷,歡迎探討,部分資料參考自中國配音網論壇等地。
=================外語電影本土配音的起源:歐洲(上世紀30年代)=============
在商業電影誕生之初,美國電影界的大亨們在開發完本國電影市場之後,陸續盯上了歐洲電影市場,在當時英語文化還沒有現在這麼強勢,英語電影在歐洲並不吃香。起初,美國電影大亨們的做法是在歐洲設立片場,將自家影片翻拍成歐洲版,可是這樣就碰到兩個問題:
1.歐美兩地民情各異,貿然翻拍會造成劇作「接不上地氣」;
2.歐洲絕大多數國家人口稀少,市場不如美國廣大,翻拍影片拿不到原版美國片那麼高的預算,製作上往往不夠原片精良,拿到市場上,效果不太好。
3.歐洲各國商業電影起步,出現了德國烏髮電影公司這樣背靠官方扶持的電影業巨頭。
這兩個因素,使得翻拍片只能偶一為之,無法實現每年數十部到上百部的大規模製作發行,更無法讓人們大規模接觸外國影片。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隨著有聲電影製作技術和設備的成熟,好萊塢電影發行商變換打法,在歐洲設立配音譯制基地。其中,派拉蒙電影公司在法國直接設點,將好萊塢影片配成西班牙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歐洲大語種的配音版本。據說德國電影公司乾脆也開始把自己的影片配成法語版。這些配音片為美國大公司成功打開了歐洲市場的大門,好萊塢影片魚貫而入,大獲成功。當然,有很多藝術精英-比如雷諾阿-很不喜歡這類經過配音譯制的好萊塢影片,稱其「平庸」「邪惡」。但是在廣大吃瓜群眾那裡卻不是這樣。畢竟,有聲電影的意義就在於進一步改善了觀影體驗,使其更流暢---無聲電影時代,無論觀眾是否願意,都得從故事和畫面里抽離一會兒,觀看字幕卡。
在義大利,外語電影配音版的風行,除了美國好萊塢的力推,背後據說還有該國政府(墨索里尼政府)的作用。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好萊塢影片在歐洲的發行基本陷入停頓。戰爭結束之後,好萊塢重啟譯製片的生產,加上戰火幾乎摧毀歐洲電影業(好萊塢最大的兩個敵手:烏髮和高蒙當時幾乎玩完),好萊塢電影逐步在歐洲站穩腳跟。蘇聯在二戰結束後,逐步建立起本國的電影譯制行業,算是國家向工農大眾提供的一種公共福利。
在新中國建國前,中國放映的進口外國電影都是原聲的。其中,從上世紀初到一九二一年,在中國放映的外國電影普遍沒有中文字幕,只有一張」說明書「塞給觀眾。一九二二年,中國才有了第一部配上中文字幕的外片,等到外語片都配上中文字幕,已經是一九三三年了,那時歐洲的配音譯製片都已經多如牛毛了。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絕大多數字幕是以幻燈片形式手工放映的,並不是直接加在影片拷貝上的,放映清晰度很低。
但是,中國觀眾並非沒有」聽懂外國電影「的需求。很多沒能配上中文字幕的外語片,跟無聲電影時代一樣,依靠」解說員「進行解說,解說員在放映廳里說,說話的聲音跟配樂音效直打架,有些人聽不清,那也沒辦法。直到1939年,才有了點改進,當時遠東最豪華的電影院-上海大光明電影院,向中國觀眾提供對外語電影的同聲傳譯服務,放映廳內2000多個座位全部配備同傳耳機,觀眾只需花一角錢使用費即可享受同傳服務,當時叫做」譯意風「。由於」大光明「聘請了高水準、國語和英語均佳、思路與口齒清晰的同聲傳譯人員,使得這項服務大受好評,許多不懂外語或年齡較大的觀眾紛紛入場,一時間譽滿上海。
抗戰硝煙散盡,美國好萊塢把目光投向中國電影市場,開始著手製作本國影片的漢語配音版。1946年,米高梅公司推出面向中國電影市場的兩項戰後計劃:一項是把自家所有影片全部配成漢語,一項是大規模發行16mm輕便拷貝。同年十月,米高梅中文配音版項目的第一炮《泰山到紐約》在上海大華戲院公映,結果淪為」啞炮「,配音沒說服力,觀眾不喜歡。
真正說服當時上海觀眾的國語譯製片,是華僑王文濤自費引進和譯制的義大利影片《一舞難忘》。上世紀三十年代,在歐洲留學和工作的王文濤看到了許多配音水平很高的譯製片,老人小孩都能看。王文濤決定摸索中國的譯製片工藝。王文濤買下《一舞難忘》之後,將影片所有對白的時間長度計算下來,然後進行漢語翻譯和對口型,最後分配演員、進行排練和錄音,總共歷時十個月才完工。1948年元月,《一舞難忘》在上海大上海電影院公映,輿論反映相當積極:「語氣完全依照拷貝,可以說天衣無縫,絲毫看不出漏弊,只不過人物是碧眼黃髮之流而已。」
1949年初,蘇聯方面有樣學樣,在上海投放了一部本國影片《森林之曲》,該片的中文配音由蘇聯方面一手炮製,其配音水平很低,在上海反響相當差勁。
在國統區出現配音譯製片的時候,東北解放區也在進行譯制外國片的嘗試,動機呢?一句話:幻燈片字幕、同聲傳譯,都打斷了有聲電影固有的沉浸式觀影效果。1948年,東北電影製片廠(現長春電影製片廠)向蘇方交涉,將《普通一兵》的翻譯權爭取到手。和《一舞難忘》一樣,《普通一兵》的譯制過程經過反覆試錯,歷時八個月才最終完成。中國第一支專職譯製片隊伍在此成型。1949年冬天,上海電影製片廠派出翻譯片組到東北學習經驗,隊長陳敘一就是後來的上譯廠奠基人。
建國後到1965年,全國共引進七百多部外國電影,長影是譯制的主力。在特殊歷史時期,長影譯製片隊伍受衝擊比較嚴重。直到1970年秋天,長影又開始接到一些譯製片生產任務。此後每年陸續都有一些零星的譯製片生產任務,如《賣花姑娘》。上海電影譯制廠當時也頂著壓力,有些演員白天受批判晚上回來配公映片或內參片,當時上海被分配了大量內參片的配音任務。不過上譯廠受得衝擊始終沒有長譯那麼大,譯製片生產任務相對也比較連貫。
這裡要說一下陳敘一在上譯的作用:陳敘一廠長領導上譯工作,無論是內參片還是公映片都會盡心儘力。翻譯劇本行文字斟句酌,每一句對白都要求長短合適,翻譯上不能只翻譯出字面意思,要符合表演需要,同時要生動口語化。配音演員要提前研究整部戲,拿出自己對人物和角色的理解,一套流程下來基本上近一個月。演員陣容方面,生旦凈末醜行當要齊全。
在日本,這一時期也是配音版發展的高峰期。日本從明治到太平洋戰爭前一直是看外語電影字幕版,一方面是省工省事,另一方面是近代化帶來的副產物--大家對外界的生活樣式感到好奇。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日本逐漸開始考慮建立電視事業。20世紀50-70年代,日本雖然有電視台,但電視節目自制能力嚴重不足。日本電影業界將電視台當作頭號敵人,東寶、松竹等影業巨頭締結壟斷協定:對電影演員參演電視劇實行嚴格限制,還不許電視台購買電影播映權。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各電視台紛紛購進美國電視節目,最初是依靠同聲傳譯來進行播出,後來過渡到無錄音設備的現場直播式配音(各種音效全部現場擬音),到了1956年,NTV電視台從美國引進16mm電磁膠片錄音機,日本開始掌握現代意義上的譯制配音工藝。
這裡解說一下:有聲電影在錄製聲音的時候,往往把對白和音效、音樂等素材分開錄製在不同的音軌上,需要修改和替換對白時,只需要把對白音軌進行修改替換就行了。在跨國電影交易活動中,買家除了拿到版權,還能拿到帶有原聲的影片拷貝、錄有音效和音樂的背景聲素材帶(由製片方統一準備)、完整的電影台本、賣方設計的各種宣傳畫、預告片等等。美國福斯、日本東寶等電影界大公司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為買家著想「做如此安排了。但電視圈在當時遠遠沒有如此正規,當時電視節目的國際交易遠遠沒有這麼繁榮,同在六十年代,美國電視劇對日出口時很少配備完整的背景音樂和音效素材帶子--因為當時的國際電視節目交易市場很小,音效素材帶什麼的無法促進出口。日本電視台就只好購買配樂總譜等資料,回到國內自行配上音樂與音效。
日本的電視譯製片配音,較早就走了市場化的道路。電視台買斷版權之後,將買來的正片、背景聲帶、台本等材料發包給專門的製作公司,製作公司組建翻譯配音隊伍(配音演員早期多數是話劇演員擔當),在電視台規定的期限內錄製完畢。
雖然日本的電視譯製片在二十世紀五十到七十年代有了很大發展,但日本業內人士很清楚:本國和歐美配音業的差距仍然很大。美國電影公司在製作法語、西語、德語配音版時興師動眾、力求完美,一部電影的法語版可以動用多達四十名配音演員,口型匹配嚴格,選角保證貼切,絕少兼配現象,混錄認真細緻。慢工出細活,一部片子花一個月。這一點給了當時赴美參觀考察的日本配音界很大刺激。當時日本自行配音的譯製片,在口型精度、配音演員人數、混錄等方面都與同一部影片的法語版、西語版有差距。當時歐洲的配音圈,已經有不少配音演員因在某部譯製片中獻聲而走紅。在日本,則局限於野澤那智(阿蘭德龍)納谷六朗(查爾斯赫斯頓)等寥寥數人。
…………………(待續)……………
別說的好像已經禁止了國配上映一樣
只希望最後不要再來 我很感動 這種操蛋的事
國配版觀影歸來,等了幾天,還是決定寫一些沒有文采也沒有乾貨的東西。
~~~~~~~~~~~~~~~~~~~~~~~~~~~~~~~~
嗯,確實沒想到觀眾如此之多,沒想到我所在這座城,喜歡動畫的人竟然這麼多,有點驚訝。上午的日語場很多滿座的情況,國配排片量比較少,也沒有黃金時間,一般都是下午和中午。
國配場次果然是帶孩子的家長和學生黨居多呢。不過並不影響觀影。
然後說說國配,因為我看的就是嘛。
長春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譯製片分公司製作,但是不是長譯的配音演員主配,主角請了北斗企鵝的佟心竹和皇貞季。必須說他們表現很好,一改以往我對長譯的偏見,以後真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了,每個專業的,用心對待作品的配音演員都值得敬佩。
佟心竹姐姐這個音色,真是,女友力MAX啊。皇貞季 這次配的超級娘,超級受哦~非常好玩兒。
翻譯也不錯,一部分日語梗都表現出來了,比如男女不同的自稱(我、俺、私之類的。)當然了,日語原版用方言,這個就沒法表現出來了,畢竟這個是全國公映的片子,用哪的方言都不合適。
總之,國配幾乎沒有讓人齣戲的地方,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劇情之中。
推薦各位單身狗,一起來看這部片子。
PS.國配附送笑點(槽點),第一男配姓敕使,片中某處造成莫名笑點。
~~~~~~~~~~~~~~~~~~~~~~
原答案:
可以,很好,很強勢,但我會看國語版
偷跑了這麼久,忍著沒看,就是為了這一天啊!
《君名》主要受眾就是年輕人、動漫愛好者,自從90年代末日本譯制動畫片消失在電視上到今天,很多年過去了,想想我小時候電視里還是經常放國語配音的日本動畫,國配版足球小將、龍珠、鐵膽火車俠,都是大陸國配的作品,當然還有更早的EVA,其實有些作品現在仍然堪稱經典配音。
但是君名上映的這個時間,它的受眾,可能更多的是看著原版日本動畫成長起來的一代。對譯制沒什麼期待。選原音也沒什麼可說的,因為那是你們熟悉的,已經習慣了的。
我只希望,長譯這次請個好翻譯,把國配好好做,不說超越原版,起碼把情感傳達出來,不要把它當成了例行公事,或者「不就是一部動畫片么」
製作國配版,不只是給國語配音一個機會,也是給影迷多一個選擇,你可以不看,但他們不能不做!話說,早前那個《瘋狂動物城》也是看的國語版,也沒見怎麼惡評,現在這樣未映先噴,會不會有種....的感覺?
@Irlans :
「不管是好萊塢大片還是日本優秀動畫,外語片使用國語配音,我肯定是理解和支持的,畢竟院線賺的是各種吃瓜群眾的錢,不能只照顧那些資深愛好者們。我抵制的是國內發行方為了粉絲效應,不使用專業的配音演員,而是請各種當紅小鮮肉和女神來配音。說不盡的違和和尷尬。」
這就尷尬了,看來這位「資深愛好者」並不知道本片的配音陣容,那麼就由我這個吃瓜群眾來簡單介紹一下。
上白石萌音:日原版配三葉,演員,模特。(謝謝知友提醒,原文落下個字)
成田凌:日原版配男二,就是那個建築社長家的平頭小哥,結尾的爆破男,給男裝雜誌拍寫真出道,日本平面模特,演員。
古花音:日原版配四葉,日本著名童星,給迪斯尼拍平面廣告出道的。
長澤雅美:這個是最搞笑的,長澤雅美在日本電視劇圈裡,與戸田恵梨香、堀北真希、新垣結衣並稱四台柱,當年是鮮肉中的鮮肉。這次日原版的女二,美紀大姐由她配音。本片的先期宣傳也重點強調了長澤雅美的加盟,不過這當然不是為了吸引粉絲的,這可是日本人的動漫,即便重點宣傳明星加盟也絕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是為了……誰文筆好幫我編一下。
此外,男主瀧以及瀧的兩個好友,還有一葉奶奶的配音演員,或為專業聲優,或為有豐富配音經驗的影視演員,這裡要就事論事,原版配音陣容中,還是有三位專業聲優的。
這裡你是不是又要說,日本這個民族就認真嚴謹,哪怕是沒有配音經驗的平面模特,配出來的音,也比中國人強,呵呵……
既然你對國配版是「理解和支持的」,那就請你對選擇國配的觀眾,拿出一點起碼的尊重,別自己什麼都不知道還要叫別人「吃瓜群眾」,即便想要以一個「資深愛好者」的身份享受優越感,也至少對影片有了起碼的了解之後再發言。
這裡我就比較奇怪的是,你若問我,長澤雅美的配音水平怎麼樣,我只能說我不知道,我不會說日語,我評價不了一個日本人的日語口語水平呢。反倒是其他答案下誇獎日本聲優誇獎的興高采烈,這讓我感覺很新奇,一幫不會說日語的人,稱讚日語原版配音多麼好聽,多麼地道……別裝蒜了,我們多數人都聽不出一個日本人日語說的好聽與否,連關西腔跟大阪腔都聽不出來,喜歡原版的多數人的要求其實很簡單——是日語就行。
我女朋友在電腦上看原版的時候,當古文老師講述起「黃昏」詞根的時候,她瘋狂的搖晃我的肩旁,「香菜,是香菜哎!」我一頭霧水,什麼香菜?後來知道,香菜就是【言葉】裡面小雪老師的配音,在【君名】中再一次客串了小雪老師,她居然能聽出來,但是到了電影院,我倆還是選了國語版,無非是因為想要充分的享受視覺愉悅,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畫面的細節,所以不想把太多精力放在字幕上面而已,對,我倆就是你所說的,看國語的,不講究的吃瓜群眾,可是我真的搞不懂,那些自稱的資深愛好者,噴兩句國內聲優就成資深愛好者了,迷之優越感。
當然,值得肯定的是,長澤雅美是有配音經驗的,不過即便假定她的配音水平很高,而影片的製作方不計成本聘請明星來擔任配音,是完全沒有考慮明星效應,完全不是為了吸引粉絲的,抱歉,我不信。
回歸主題,應不應給國語版一個機會,毫無以為是應該的。
外國影片的國語版製作,是國外文化本土化的重要環節,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你可以批評某一部引進作品在國語配音上的質量問題,但是你不能阻礙外來影片國語化的進程。
很簡單的道理,你的兒子要學習外語,要進步,他如果學的好要表揚,學的不好要批評,但是你不能怕他學不好而不讓他學。
電影歸根結底是個商品,如果國語版的翻譯水平真的不盡如人意,惡評如潮,大家不愛看,影院不賺錢,排片量自然就下來了,一個商品的價值就讓他由市場規律去決定,我們操這份心幹什麼呢?
當年玄奘法師西行,帶回經書典籍,由於整體的翻譯水平有限,他把印度蛇神納迦翻譯成了「龍」,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國龍形象的改變(在此之前的中國龍是民族圖騰,不管下雨的),那麼如果我是個精神印度人,想來讀印度佛經原文,我能不能批評玄奘法師的翻譯水平,進而禁止他繼續專研佛法呢?
當然不能!因為玄奘實現的是中印兩國文化交流中某些領域從無到有的轉變,儘管受限於當時的外語標準,他依然對外來文化的引入,外來文化的本土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對於宗教典籍的譯制尚且如此,你們一個個叫著《你的名字》是經典,出國語版是在玷污他,不覺得噁心嗎?謝邀,我覺得「給國配一個機會」無從談起。
首先,國配一直是佔有大份額市場,不久以前進口片100%都是譯制的。近些年一直是原音片在和譯製片掙排片,現在是給原音片機會的問題,不是給國配。
其次,國配並沒有失去機會、需要「給機會」的跡象,絕大多數進口片都有國語版和原版場次供觀眾選擇,包括今年的火影忍者。
第三,如果我們覺得某一部影片/某個配音班底的國配質量比原音更高,必然會支持,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理由去支持國配,它還不至於像立國之本的民族工業需要扶植。它能爭多大市場完全看它本事。
所以大家愛看哪個看哪個就好了。說白了本來就是愛看哪個看哪個。知乎上扯來扯去又不會改變大家的習慣。
刷完國配歸來,一句話
原配的みつは是一個鮮活的みつは,國配的三葉永遠只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還有,怪不得日配戳翻了我的萌點,日配よつは上的是谷花音中配上的是楊鳴,真蘿莉的聲線是合法蘿莉再努力也達不到的
話說,我並不抵觸國配,但是……
=====================更新注意===========================
無論是哪國配,
能把原版劇情的音調和韻味原封不動的配出來的就是好配音
能把原版劇情的音調和韻味原封不動的配出來的就是好配音
能把原版劇情的音調和韻味原封不動的配出來的就是好配音(重要的要說三遍
大家有這反應,應該是被國產的聲優的大作給折磨慣了(可以試著都看一遍功夫熊貓的原配和網上流傳出來的國配
那根本不是在配音,那完全是小學早讀的時候半眯著眼半睡半醒的對著課本讀課文!!!!!!
=====================劇透注意===========================
此外,本人絕對支持原配
首先,四葉這句充滿不耐煩的「ご飯(はん)」,配合表情完全萌爆,腦補了下中配……(還是算了
還有,我到挺期待國配怎樣能把 普通的我(わたし),鄭重其事的我(わたくし),隨和的我(ぼく),親近的我(おれ)這段日語梗的意思完整表達出來
不過有我們偉大的大神龍,這應該沒啥問題(X
(最後,我還是希望我的 口噛み酒 和 まとうおっぱい完好無損就好……
以上選擇原音版的一大因素是可以合理的躲開熊孩子和她們家長的圍追堵截
原音場基本都是成年人和能控制自己的學生,素質低的基本也不會來看,人家反日還來不及呢再強調一遍,選擇什麼配音和水平無關。
單純的習慣問題。
生化危機早期只有英語,是公認的垃圾配音,後來補的日語版都是大牌,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覺得「生化就應該是英語配音日語是小白」。反而是英語國家部分玩家受不了垃圾的英語覺得日語好。
同樣是歐美人做主角的合金裝備,因為有英語又有日語,所以兩派打得很厲害。日語版水平比英語版高很多,但是很多玩家說「看著美國大片說日語不舒服」。
當年《福星小子》的台灣配音是我聽過的最強的配音之一,秒殺日本原版大牌,但是現在讓我回顧,我大概還是會選日版配音,僅僅是因為我在看日本搞笑動畫。
所以《我的名字》不想要中文配音的原因很簡單:
這裡有一碗札幌拉麵,給你把叉子,吃吧。
再推薦一波德語版《幽靈公主》,原配!原配!120%的原配!!不僅女聲鏗鏘有力,男聲也充滿內涵,連狼神都變得如同海德格爾一般!相比之下日語音軌就如同KON一般柔弱無力不知所謂!
沒看過這個,就等於沒看過宮崎駿!
站日配還是國配是個人自由,不必評價,不應該說一堆大道理用道德來綁架個人的選擇和喜好。
這不是為什麼不配,而是能不能配的問題。
首先,日語在稱謂方面的問題,我這個用法分男女,等等。
比如瀧(三葉)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不小心用了女性的方法稱呼自己,後來改過來。雖然在中國也有很多可以稱呼自己的,比如老娘,寶寶,爸爸(哪裡奇怪),老子,老夫,朕,在下等等等等,但是現代化的正規用法中,還是「我」居多。
還有三葉的地方口音,你說中國方言那麼多,挑哪一個才能不齣戲呢?有點傷腦筋啊。
最厲害的是,用瀧聲音說出三葉的話的時候,代入感超強。不僅口音有到位,就連聲調,語氣完全換成了女性的。
同樣,用瀧的語氣,三葉在說話的時候,也非常的,有感覺。堅定的,毫不猶豫的。
在看劇情的同時,不停在心底感嘆,厲害啊,真心厲害啊。
目前國配很厲害了,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我覺得如果真正出現在熒屏上的版本可能會不如人意。
順帶一提,今年《瘋狂動物城》的國配,非常棒。
因為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
會被
說成 我太感謝你了我的哥哥。
說成 非 常 感 謝。
(自動腦補樹懶閃電的語氣)
所謂的譯製片腔,電影的台詞會因為翻譯後對白長度的問題,被強行拉長或壓縮,台詞會被二次創作使原台詞失真。
哦,我的老夥計。
哦,我的先生。
哦,我的小姐,我能為你做點什麼。。。呢?
我多怕配音演員是金龜子,x洋,鹿x,李x峰重磅加入啥的
其實金龜子還好→_→多數人不是反感國配,是怕坑爹級國配。要是像動物城那樣的高水準也就沒什麼可黑的。
之前君名在台灣的宣傳片,用了五月天的《好好》做主題曲,結果萬分違和。雖然和現在不用國配的請求不是完全一樣,大致思路都是,怕彆扭怕出錯,就穩妥點吧,避免節外生枝。
先擺個立場:支持原配,但是我對國配還是有點希望的。
其實大家擔心國配就是因為下面兩個原因:棒讀、不專業。
棒讀的原因很簡單:cv並不熟悉劇本,或者對劇本是一點感情都沒有。如果真正熟悉聲優行業的話,大家應該知道聲優實在錄音的很早之前就拿到劇本,然後熟悉劇本(當然能被選為聲優也是要有一定水平的)。聲優還要根據角色性格、台詞、場景來選擇合適的音色還有一定情感來配音。從選角、拿到劇本、試音、配音整個過程來說,我認為《你的名字》在這段時間是不太可能完成國配的。
而不專業這個問題……這個沒辦法救,自己不會選人我們有什麼辦法……(甚至還選什麼當紅「小鮮肉」不知道是什麼心態)
但是並不是說對國配沒有希望,有人提到《瘋狂動物城》是一個例子,而且我們目前還有些雖然是科班出生但是在行業內也是比較厲害的聲優。還有一部分人是在日本的聲優專業學校學習,也希望他們能把經驗帶回國內吧。
反正我是希望能有原聲和國配兩種的,這樣也給自己一個雙刷的動力(ˊo????o???`)
國語容易有代入感,帶入的話,會有一種尷尬的情緒。
如果聽不懂的話,可以緩解一下。
我就想知道,配音版是怎麼處理私、僕和俺這個梗的…
推薦閱讀:
※為何《你的名字》這片子會讓我看了還想看,刷了N遍?
※「《星際牛仔》《攻殼機動隊》《EVA》是日本動畫三大神作」的說法成立嗎?
※如果你擁有《鎮魂街》中提到的守護靈,你會怎麼做?
※偽聲應該怎麼練習呢?【男偽女】?
※輕鬆熊是怎麼火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