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住戶安裝地板隔音防震材料,對於隔絕戶外交通低頻噪音和震動,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嗎?
新家待裝修,家在一個90年代6層多單元公寓樓一樓,近交通繁忙的馬路(距離約50米,隔著低矮的綠化帶和隔壁單元的兩套房)。我站在空屋子裡,感到馬路上傳來的噪音,其中最令人煩躁的是一種低沉的持續的震動。關上窗戶,(用便宜的手持分貝儀測量)噪音下降約10分貝,但那種震動幾乎沒有減輕。這種震動是通過牆壁和地板傳來的嗎?如果在地板安裝隔音減震墊(比如11 mm厚墊子,上覆蓋40mm混凝土),對於減輕這種震動感有效嗎?應該怎麼選擇隔音材料呢?
另外,空蕩蕩的房間或許也對這種震動感有影響。當我從房間出來,來到室外,那種震動感減輕了。
題主自答:
對於這種低沉的持續的震動感的原因,現在我有一個猜測。我的新家是個二手房,原先地上鋪了複合地板,拆掉舊地板,我才注意到水泥地面有下沉,有的地方出現了裂縫。鑿開水泥地,發現地下的回填土施工很不規範,沒有夯過,回填土表面坑坑窪窪,與水泥地之間有高低不等的間隙,最大間隙甚至達到80mm。另外,水泥地不是混凝土澆制的,而是雜有粗砂的水泥沙漿。體重較大的人在房間中央跺腳,能感到水泥地面在顫抖。我猜想,松馳的水泥地面及它與土層之間的空腔,這個特殊結構的自有頻率可能接近幾十米外車輛經過時馬路振動的頻率,引起了共振。
一樓地下回填土屬於地基與基礎工程,保修期與建築使用年限相同。開發商無可逃避,免費拆除原水泥地面,夯實土層,重新做了70mm混凝土墊層。之後,我沒有再注意到那種低沉的震動感了。另外我家裝了密封很嚴的中空雙層玻璃的鋁合金窗,關窗後,交通噪音也大大減輕了。
「距離約50米,隔著低矮的綠化帶和隔壁單元的兩套房」,這種距離情況下,除非是特別重型車輛通過,理論上不該有如此強的「震感"。這種例子我只見過一次,建築在國道旁邊,大車經過時12樓都可以感覺到窗戶的共振。對建築不太熟悉,這種問題可能要從建築基礎的埋深以及和道路路基的搭接等問題上考慮。
同時,這種問題的解決不單單是地面減振的問題,雜訊通過空氣傳播在某些情況下依然可以激勵建築結構其餘的面共振,進而傳播至室內。
如果說要簡單改善,建議
首先看看能否對戶型進行改造,將卧室等安靜區域,背離街面。
1.地板木龍骨架空,間接起到隔振作用。
2.門窗的隔聲和密封需要做好,避免發生共振成為另外的聲源。
3.適當的增加室內的軟裝,間接起到對牆面的阻尼作用,同時算是增加點簡單的吸聲。
4.如果要集中對卧室進行治理,建議採用房中房結構,但是會佔掉不少空間。
上述建議供參考,不過對於出現這種問題的房子,解決方法其實非常有限,效果也會受限。
這麼遠都能感覺到應該是共振了
最近租房,看到有一間主卧,地板鋪的應該是複合板,5樓的,房子正下方是地鐵10號線,每次地鐵經過的時候都能感覺到顫抖和些許噪音.....
減震墊對於減震應該會有效果,不過噪音還是會通過牆傳遞進來的。一般的汽車應該不會造成這種震動,你可以搞清楚震動的源頭么?
這種低頻基本是固體傳聲了。基本無法解決,或者成本非常高。
只有在知乎上能看到真實、有用的回答了。
你這種方法對於降低來自外界震動雜訊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你的這種地面做法是一種簡單的輔助地面形式,主要作用是針對本地面的震動雜訊源,通過地面的減震降低低頻對結構的擾動,而對於外界的震動源是沒有效果的
找到源頭就行了.
推薦閱讀:
※甲醛檢測儀的區別是什麼?幾百的,幾千的?
※為什麼在混凝土中水灰比越低骨料的粒徑對混凝土的強度影響越大,而在較高水灰比中影響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