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中人像後期中為什麼先加一層中性灰,調整圖層模式為柔光然後用黑白畫筆對其高光和陰影進行修飾?

為什麼不直接新建一個圖層,用白黑畫筆進行修飾,把圖層模式改成柔光?為什麼非得加中性灰然後再用畫筆修飾呢?


謝邀。

前言:

1、這個回答會比較難懂一些,畢竟涉及到比較高端的修圖手法。

2、如果你想學習商業人像後期,這些手法是必須掌握的。

3、文章比較長。

正文:

前天我給大家推薦了我們的公眾號:潑辣修圖
最好的攝影后期公眾號,沒有之一 - 他山之眼 - 知乎專欄

裡面有關於DB,中性灰,雙曲線,通道計演算法等人像處理方法的介紹。

正好我們今天也推送了相關的內容,我就給大家詳細梳理一下這幾者的關係。

首先我要聲明的是,這是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確。

個人認為,對於四個名詞,DB,中性灰和雙曲線可以歸為一類,因為它們的原理相同。

DB是一種後期思想,而中性灰、雙曲線是它的具體手法。

通道計算的原理則跟它們有所不同。

這是關於DB的解釋:

DB的英文就是Dodge Burn,直譯成中文就是減淡和加深。


其實這就是PS裡面的兩個工具:

其實我更傾向於DB是一種後期思想,而不是一種具體的後期手法。

什麼是DB?簡而言之,就是我們通過後期手段人為的干涉畫面光線。


我覺得這是最準確的描述。

這是關於通道計算的解釋:

所謂通道計算,就是把通道的數值按照某種方式進行計算,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我們知道,在RGB模式下,一張圖片是由RGB通道構成的。


我們可以對通道進行計算,從而得到一張新的通道,又因為通道是黑白的,因此,我們可以直接依據通道建立起選區。


所謂通道計算磨皮,其本質就是分離出皮膚瑕疵,如何分離?因為皮膚瑕疵一般屬於暗沉部分,亮度比較低,我們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加強畫面的對比(讓黑更黑,白更白),並最終藉助通道的黑白屬性,將皮膚瑕疵分離出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這個核心進行的,無論你使用高反差保留,或者使用什麼樣的計算方法,最終目的都是如此。

DB的本質在於改變光影,通道計算的本質在於做出選區,這是二者的核心區別。

今天我們暫且只談DB,不談通道計算。

前面我說了:DB是一種後期思想,而中性灰、雙曲線是它的具體手法。

怎麼理解這句話?

DB的英文是Dodge Burn,直譯成中文就是減淡和加深。

其本質就是通過減淡(增加光)和加深(減少光)來改變畫面的光照分布。

我們知道,畫面的光影信息是人類來判斷物體形態、距離大小等要素的重要參考標準。


當一束光從右邊打過來,如果在一個物體的左側出現了陰影,我們就可以藉此判斷這個物體的大小、具體、高度等信息。


同理,如果我們修改畫面的陰影,那麼我們人對這個物體的判斷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僅供演示,不是很精細):

圖中的光影關係可以讓我們明顯感覺得到顴骨的存在。

我們通過DB的手法,改變畫面明暗分布,直接就可以改變人物的面部外觀。

這就是DB的一個重要應用:重塑結構。

DB的另一個重要應用就是磨皮了,其本質也是通過改變光影關係:人物面部中的斑點等瑕疵一般是以較暗像素的形式存在著,我們通過減淡(增加光)就可以增加它的亮度,從而與周圍的皮膚亮度達到一致,實現磨皮的同時又不破壞肌膚的紋理。

我前面說了,DB是一種思想,那這個思想需要通過哪些路徑去實現呢?

有很多路徑,例如直接使用加深/減淡工具,例如做一個選區然後用曲線,例如用中性灰,例如用雙曲線等等。

那為什麼人們經常聽說中性灰,雙曲線,甚至有人直接把DB等同於中性灰、雙曲線呢?

這是因為這兩種手法有著獨到的優勢。

以加深/減淡工具為例:

我們知道,減淡/加深工具是無法疊加的。


但我們的中性灰是基於圖層,所以說其屬性是可疊加的,我們再複製一層不就可以了嗎?


同時,減淡/加深工具的影響區域你只能通過原圖對比查看,不準確,且無法即時預覽,而中性灰則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就是中性灰方法的優勢:可疊加性和可視性。


什麼意思?

我給大家看一個圖層:

這是剛才我們那幅圖的中性灰圖層。

你可以從圖層直接看到你對圖像的哪些部分進行了處理。

這是減淡/加深工具無法實現的。

同時,如果你覺得效果不夠強烈,可以直接複製這個圖層,相當於效果加強,這也是減淡/加深工具無法實現的。

說了這麼多,什麼叫中性灰呢?

簡單理解:

中性灰的原理是什麼呢?它是運用了PS裡面一個特殊的混合模式:柔光。


你可以這樣簡單理解柔光混合模式:當一個圖層的混合模式為柔光模式時,如果A位置的像素亮度高於50%灰(中性灰),那麼這個圖層下面圖層A位置的像素會變亮。


同理,如果A位置的像素亮度低於50%灰(中性灰),那麼這個圖層下面圖層A位置的像素會變暗。

如此一來,我們新建一個填充50%灰的新圖層,把混合模式改為柔光,這時候畫面不會發生變化,但是我們一旦使用畫筆工具進行塗抹,那麼這個圖層的亮度必然高於或低於50%灰,這時候反映到下面的圖層不就發生相應的變亮、變暗的變化了嗎?


這就是中性灰的原理。


相信你這時候對中性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

再談雙曲線。

雙曲線又是DB的一個應用。

雙曲線最基本的結構是這樣的:

通過這個圖層結構,相信你也明白雙曲線的原理了。


我們先通過一根曲線提亮,然後再通過一根曲線壓暗,然後用蒙版把兩根曲線都隱藏。


如果我們需要加強A區域的亮度,那麼我們就用畫筆工具在提亮曲線的蒙版那裡用白色畫筆塗抹,這樣一來,被提亮的畫面就顯現出來了。


同理,我們也可以以此來顯示被壓暗的區域。

雙曲線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隨時修改,你覺得白色塗過了,塗黑色就行,可以隨時修改,非常便捷。

當然,各位如果在網上看過雙曲線的修圖教程,裡面通常還加了一個觀察層。

觀察層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你要明白觀察層的作用。


所謂觀察層,其實就是一個增強對比的層。


它的作用就是增強畫面的明暗對比,更加便於你觀察出畫面的細節,例如皮膚的瑕疵。


因此,無論教程講得怎樣天花亂墜,你記住觀察層的出發點就可以了。

OK,這些你應該明白了什麼是雙曲線了。

那麼,DB有什麼應用呢?


用處太大了!


增強光影!增加細節!強化質感!改變結構!皮膚處理!

細節對比:

再比如:

轉換成黑白你就可以看到DB的痕迹:

總而言之,DB是圖像精修的一種常用思想,其在重塑光影和保留皮膚質感方面有較大的優勢。

最後:


今天推送了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關注閱讀。

我們擁有龐大的原創資料庫,你輸入任意後期辭彙,系統都會自動檢索,給予反饋。


以後會推送一些具體的技術細節。


微信搜索【潑辣修圖】即可,就不貼那醜陋的二維碼了。


謝邀。

題主可以參考修圖師Krunoslav Stifter的修圖教程 The art of DodgeBurn
在此教程中的 Chapter-3-Video3裡面,作者講了一些情況
題主可以自行獲得相關教材

50%灰柔光圖層上可以使用ps自帶的加深減淡工具
50%灰柔光圖層可以比空白柔光圖層更好的觀察之前所做的DB的操作
在50%灰柔光圖層上可以應用一些必要的濾鏡,而且便於觀察效果
空白柔光圖層可以快速提取修飾區域的選區
空白柔光圖層和50%灰柔光圖層都可以用畫筆工具進行DB操作

沒有什麼是一定要用或是一定不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葉明的答案基本沒有問題了但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我來補充幾句。

首先我並不認為DB很專業很高端,DB也有很多方式,你可以面部所有毛孔都用DB磨皮,也可以只是擦一下高光陰影這種簡單操作,當然風光都可以用DB來修飾光影感,這裡面可能只有DB磨皮比較高端,但是要知道其實這個只是很耗時間而已,DB的磨皮甚至沒有高光陰影專業成都高,一個小時的練習就可以基本把握了。

然後其次為什麼用柔光,因為柔光擦黑白是基於亮度改變,而不會大幅度改變顏色,如果混合模式選擇正常再用黑和白來擦的話飽和度會越來越低。這樣就改變了顏色臉上也會看起來很臟。

第三,所謂的中性灰,雙曲線都是以DB為中心思想的修圖手法,雙曲線是在PS還沒有柔光模式的那個年代產生的修圖方法,因為高光陰影要不停的換圖層所以很麻煩現在我已經不用了。中性灰呢,通過用加深減淡工具對柔光的中灰圖層做修改達到修改光影,但是由於你萬一畫錯了,再用橡皮擦掉以後就會發現再也畫不上了這種天生缺陷也不再用了。

現在最新的DB的方式是空白柔光圖層,然後直接用畫筆畫黑和白,黑色圖層疊加做觀察圖層。
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方便。前景色黑色背景色白色,前景背景切換按一個X鍵就可以了。一個區域畫得不好也可以果斷用橡皮擦掉重新畫。

其他的方面看葉明答案就可以了。


其他方面有很多知友已經分析得很好的很全面了。我呢,只對題主的問題進行最簡單的解釋。

【簡化版】

===================================================================

柔光是根據混合色的通道數值選擇不同的公式計算混合色。


當混合色數值大於128的時候,結果色就比基色稍亮;數值小於或等於128,結果色就比基色稍暗。柔光模式是以基色為主導,混合色只相應改變局部明暗。其中混合色為黑色,結果色不會為黑色,只比結果色稍暗,混合色為中性灰,結果色跟基色一樣。

===================================================================

【稍詳細版】(字也不多,放心)

柔光混合模式是溫柔版(正因為溫柔,所以適合微調明暗)的疊加混合模式,柔光和疊加是一個娘胎里從出來的,故而可以類比。

疊加的混合公式非常簡單,所以用它來分析更方便一些:

A代表底下的基色,B代表上層的混合色。
中性灰(混合色B)的R=G=B=128

代入得:
C=A*128/128 = A
說明這種情況下,混合結果相當於中性灰層完全不存在一樣。

看圖:

柔光是根據混合色的通道數值選擇不同的公式計算混合色。


當混合色數值大於128的時候,結果色就比基色稍亮;數值小於或等於128,結果色就比基色稍暗。柔光模式是以基色為主導,混合色只相應改變局部明暗。其中混合色為黑色,結果色不會為黑色,只比結果色稍暗,混合色為中性灰,結果色跟基色一樣。


看圖:

感興趣的再看看柔光的混合公式:

我在中性灰層用白色和黑色畫筆各塗抹一下呢?它就變成這樣了:

至於為什麼不新建一個圖層用黑白畫筆塗抹, 這是因為這樣做難度非常大,你必須用非常低的畫筆不透明度和非常低的流量進行操作。

而且當你單獨只想看你新建的這個圖層的塗抹情況的時候,由於你的畫筆非常淡,看起來會比較……呃……比較眼疼。

而用柔光的方式的話,可以用加深、減淡來塗抹,效果雖然也非常輕柔,但是想看塗抹的中性灰層的塗抹情況的話,能看得很清楚。

試一下你就知道了。


中性灰也可逆,用色號808080去補


我的理解,還是為了便於參考,加深減淡是需要用到不同的流量/不透明/硬度組合的,跟用筆作畫素描的道理一樣,中性灰層可以讓不同輕重的黑白畫筆,尤其是白畫筆得到很好的顯現。當你完成一個肖像精修後,50度灰層應該有個很有輪廓感的東西在上面,輕重一目了然,像膠片,也像素描打底。
至於是否可逆,同底的中性灰去擦就好了。雙曲線因為用了黑白兩個層,黑白場各管各,就更像作畫了,分層疊加,自然有更好的可控性,但是要不停切換麻煩很多。
然後DB步驟流程說起來的確很簡單,但是實際是最複雜的步驟之一,很多人的作品在這步之後的差異會越來越大,人為加深或創作高光陰影,其實就是素描打底,會素描很加分,自然不自然歸根結底也就是看畫功,否則高光陰影會很假,專業的一眼就看出,如果不是很懂,建議簡單做做就好,否則做太多肯定是要畫蛇添足,弄巧成拙的。。


可以直接新建一個空白圖層,圖層模式改成柔光,用黑白畫筆去畫,能得到陰影和高光,不一定非得加一層中性灰。基於柔光模式的的黑白畫筆對下面圖層都有加深與減淡的作用。


柔光模式是根據混合色(就是你手中的畫筆顏色)的色階大小,來決定混合色與基色之間如何混合,以形成結果色:若混合色&>128,兩者形成的結果色會比兩者都要亮;若混合色<128,結果色會變暗;等於128(中性灰),直接會斃掉。與疊加模式有相同和不同,後者變化強度上會劇烈一些。


推薦閱讀:

道理我都懂,可是為什麼這個鏡頭看著好假?
人像照片後期時如何做到色彩鮮艷又不過分濃郁?

TAG:AdobePhotoshop | 後期 | 後期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