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樣才能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這是前陣子寫的文章,《音樂能讓寶寶更聰明么?看看語言學家怎麼說》,具體如下:

今中國,音樂啟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許多家長都知道從小給孩子聽音樂可以培養樂感,甚至前幾年還冒出了聽莫扎特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的說法,讓一波早教機構和音樂教育機構狠狠賺了一把錢。

有研究表明,孩子最早學習的語言特性都是語言的「音樂」性質,比如聲調,語音結構,韻律。如果兒童無法聽到語言的「音樂性」,他們是無法學習說話的。Brandt等教授提到語言和音樂是密切相關的,並且音樂習得的年齡發展階段和語言是幾乎平行的,他甚至提出,語音其實是音樂的一種,所有語言的語法現象都是建立在語言的音樂結構之上的。

Minoca 攝于丹麥

01

語言學家的實驗

語言學家為了驗證音樂同語言學習的關係,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為了讓實驗的準確性不受參與實驗者語言背景的影響,語言學家們先是創造了一種不存在的語言,然後把這個全新的語言分別教給兩組同齡的小朋友。

A組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逐步教授發音、辭彙、語法等等,B組則是沉浸式的,通過大量地播放這種新的語言所創作的音樂來教授這個新創的語言。

五個月後,語言學家對兩組參與實驗的小朋友進行檢測,發現聽音樂的小朋友們在使用新的語言時,腦部的活躍區域同他們的母語相近。但在傳統課堂里學習的小朋友的腦部的活躍區卻不固定而且與負責母語的區域不重合。

為什麼不同的活躍區能夠體現音樂對學習新的語言的作用呢?母語在腦部活躍區主要是布羅卡氏區(主管輸出)和韋尼克區(主管輸入),他們常位於腦部的優勢半腦(也就是如果你習慣使用右手,它們則位於腦補左側)。而這兩個大腦區域是掌管每一個人語言能力的經典區域。學好語言,主要靠它們的助力!

不過,活躍區和主管母語區域重合能否說明音樂對語言有促進效果,這點不能一概而論。成人學習外語的活躍區常常不和母語區重合但也有學的很好的例,儘管遠不如小時候就開始學習外語的成功例子多。

大家或許都有過親身經歷,即時你不會英語,但你很喜歡某位外國歌手時,你通過反覆聆聽,是可以把一整首英文歌唱出來的。Brandt教授說語言是一種特殊的音樂,其實音樂也是一種有結構的語言。即時你分不清英語的語法結構,但你的樂感(或者是音樂知識)讓你在學習這首英文歌是有章可循,易於記憶,肯定比你被一段一樣長的英文短文容易吧?

02

音樂與語言

音樂和語言學習的聯繫不言而喻,但是音樂啟蒙並不是給孩子放個背景音樂或者和孩子抑揚頓挫地講話就完成任務了,一定要引導孩子主動地接受和理解語言的節奏,韻律以及音樂的內涵,才算真正的啟蒙。

我們常說「音樂是世界上唯一通用的語言」。語言和音樂都是一種表達手段,語言可以用發音、辭彙、句法的綜合體對一個物體進行細緻入微的描繪,一首曲子也是通過音符的組合傳達出變化的情緒。 歌曲結合了語言和曲調,是一種更生動的表達形式。

03

寶寶需要掌握的能力

通過聲音理解世界的模式,是寶寶們需要掌握的能力。

音樂啟蒙可以在寶寶學會使用語言之前,加深他們對這一模式的理解,因此說音樂啟蒙或者語言韻律感的啟蒙會讓孩子「更聰明」。

綠地從小就對音樂表現出了巨大的興趣,令我興奮的是,他不是孤立的去「聽」,而是動態的去「理解」。他的好夥伴「火火兔」(非常流行的音樂播放器,小朋友們幾乎人手一個哈哈)里有我為他下載的各種風格、各種語言的音樂,飯後休息的時間經常是專屬他「手舞足蹈」的時候。

每次綠地都會跟著音樂的節奏調整自己的舞步快慢,更讓我驚訝的是,他還會配合自己的表情甚至情緒。

有一次我隨機播放到了一首節奏比較舒緩的葡萄牙歌曲,其實我不是很了解那首歌,不知道那首歌背後的故事,我看著綠地突然放慢了舞蹈的步子,臉上表現出悲傷難過的表情。

小傢伙的這個舉動把我和他姥姥都逗笑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順手查了一下那首歌,果然有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我不禁為綠地小小年紀就有強大的感知力感到開心。

另外在音樂的選擇上,我倒覺得大家不必局限於古典音樂。網上不少流傳莫扎特的音樂有助於開發孩子的大腦,我想只要是自己喜歡,寶寶愛聽,家長和寶寶一起聽段曲子,唱首歌等能夠給親子時光帶來愉悅感,讓大家在放鬆的狀態下潛移默化地學習語言和音樂,對寶寶來說,都是最好的。

相關文獻:

Anthony Brandt, Molly Gebrian, and L. Robert Slevc. Music and Early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nt Psychology. 2012; 3: 327. Published online 2012 Sep 11. doi: 10.3389/fpsyg.2012.00327

Marie Forgeard, Gottfried Schlaug, Andrea Norton, Camilla Rosam, Udita Iyengar, Ellen Winner. (2008) The relation between music and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Music Percep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vol. 25, no. 4, pp. 383-390,

Guest Blogger (2016) How Music Helps Language Acquisition, Education Week.


安全感沒有,一切都白搭

一、要讓寶寶更聰明,最基礎、最重要的一點是給足安全感,如果安全感沒有,就什麼都沒有。


在很早的分享里,我就提到過,大腦首先是為安全存在的,沒有安全感,它根本沒辦法執行其他功能。


所謂的安全感,就是一種依戀,年幼的孩子在面臨危險、緊張和有壓力時的一種本能,向大人求助。如果這種「需要和幫助」的關係建立得很良好,那麼寶寶就在一次次實踐中建立起安全感。如果這種「需要和幫助」產生的依戀關係被我們忽視掉了,那就會導致之後很多學習和行為上的問題。


兒科神經學奠基人Erikson曾提出:兒童出生的第一年叫基本信任期。這個信任期是通過媽媽對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時反應而建立的。

舉個例子:孩子餓了,就會產生一種緊張感,這種緊張感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會以哭鬧的形式吸引我們的注意。我們就會給孩子餵奶,孩子的緊張感也會隨之消失。這樣一次一次的過程就可以形成一張固定的餵養時間表,孩子也可以適應。但如果孩子飢餓時沒有即使餵奶,或者不飢餓時強制給孩子餵奶,那麼孩子餵養周期和節律性就會變得很差。

如果沒有建立起很好的餵養周期表,嬰兒就不會在餵養過程中消除緊張感、感受到愉悅,那麼嬰兒就會變得激惹,導致吐奶、腹瀉、生長發育緩慢。以後的性格方面也可能會偏離正軌,這樣逐漸就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基本的安全感的建立,是之後一切行為和智力的基礎。


最近有媽媽問我,我兩歲的兒子為什麼老是喜歡哭哭啼啼地跟我撒嬌,會不會太不像男子漢了?還是安全感的不足?

其實我特別想說,大家都有個誤解,覺得男孩子就是比女孩子堅強的,這種哭哭啼啼的幹嘛。但事實上,在兒時,男孩的大腦比女孩更脆弱,撒嬌只是寶寶表現的一種形式,他們撒嬌之後,如果我們給予了反應和安慰,在這個關係當中,他們就會逐步建立起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之後,寶寶才會有意願,有勇氣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但是他在探索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危險、感到害怕,他就又回來撒嬌,我們再給予安慰和鼓勵,這樣就進一步增強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此,寶寶才可以不斷地探索外面的世界,從失敗中積累經驗,最後更加自立!!


三個小方法就能培養專註力


二、我的孩子總是玩會兒這個,玩會兒那個,專註力是先天的還是後天培養的?


好多媽媽都很焦慮,說孩子總是靜不下來,玩遊戲玩一會兒就神遊了,是不是天生專註力不行,後天能培養不?


確實和先天的氣質有一定的關係,有些孩子就是比較安靜,專註力強一些。但這個跟後天的引導其實有著更強大的關聯,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三四歲前好動是正常的。越是小的時候,他們能專註於一件事情上的時間就越少。


而且每個寶寶的興趣點不一樣,當爸媽的我們得花點心思尋找他們的興趣點,找到興趣點他們就能沉浸其中。如果他不敢興趣不專註也是很正常的,小的時候假如恰巧遇上寶寶不感興趣的事,我們千萬彆強迫他們。


三個小方法培養專註力,立馬學起來:

方法1:

列一份玩具清單,把寶寶的玩具分散在房間的各個角落。然後告訴寶寶需要找出哪些玩具,玩具藏在哪些地方。因為玩具是孩子特別喜歡的,所以孩子會很樂意去參與這個過程,這樣就能達到孩子專註力的培養。等玩具找齊後,作為獎勵,讓孩子自由玩耍一會兒。但最後一定要整理好,請一定要記得:整理玩具也是一個專註力培養的過程。


請注意:整個過程都需要孩子獨立完成,當孩子找不到時,很多媽媽會想要幫忙,但請忍一忍,這樣只會打斷孩子的專註力,一定要培養他們有這個耐心。

方法2:

安靜練習,這是我很推薦的一種方法。之前在歐洲的時候,我就一直會看到很多媽媽會在公園裡抱著孩子安靜地坐一會兒,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安靜練習。這樣可以讓孩子集中於一些細節及輕微的聲音,比如說池塘里的魚、太陽的光線、青蛙的叫聲等。


方法3: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能接觸到的專註力培養的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是點名,在等待自己名字被叫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和耐心。


很多媽媽有時會焦慮,鍛煉了寶寶很久卻沒有太大的改善,是不是自己的方法錯了?

其實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階段性的。例如孩子一開始做什麼都靜不下心來,到有一兩樣東西可以讓孩子坐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這其實就是改善。請記得,如果做得好,要立馬給予鼓勵和正面的管教,如果沒有完成,也要給予小小的懲罰,這也是鍛煉能力的一種方式。

超級簡單的小遊戲提升寶寶記憶力

記憶力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有著莫大的幫助。先前我帶OK去上了本地非常有名的專註力課程,每次課程一開始,老師就會做個小遊戲。他會跟小朋友說一句悄悄話,比如」今天外面下著雨,媽媽陪我來上課!「然後讓孩子回到爸媽身邊,但不讓寶寶立刻告訴爸媽,過個一兩分鐘,老師會說,寶寶,剛才老師說了什麼,你告訴爸爸媽媽。通常情況下,稍微複雜一點的,OK就沒法完全複述,但簡單一些的,他就會傳達。

我後來才知道這是鍛煉寶寶短時記憶力很好的小遊戲。我們在家裡,或者在外面,想起的時候隨時隨地就能玩,比如讓爸爸和寶寶說一句悄悄話,然後再讓寶寶告訴媽媽,中間間隔一兩分鐘!OK現在很愛玩這個遊戲:)


2、大家日常經常在做的,通過不同手勢1、2、3、4、5 數到10,爸媽做給寶寶看,讓寶寶模仿著學習一起做;

3、再比如連續講故事,今天講一個故事,第二天講同樣的故事,但是一開始,可以讓孩子說說昨天講了什麼,這樣對記憶力的培養是很好的。

同樣的,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們陪娃睡覺時,可以問問娃,你白天都玩了什麼?看見了什麼?遇到了什麼人?別忽略這些交流哦,其實你都在鍛煉寶寶的記憶力!

4、寶寶稍大一點,我們也可以把家裡的玩具編上號,讓孩子記住這些號碼。然後拿一個玩具出來,讓孩子說出是幾號!


不過無論如何,請記住,孩子在6歲前,就應該好好享受玩樂的時間,大家千萬別興師動眾,一本兒正經讓他們學習,這就違背了大腦發展的本意哦。玩耍和學習並不矛盾,對了,最後一點告訴大家,在陪娃玩的過程中,給他們一點點挑戰,稍微比他們掌握的技巧高一些,那是最最合適的哦~


最近常常聽家長說孩子精神不安穩,坐立不安,記憶力變差,容易發脾氣。其實這與吃的食物有很大關聯,是因為腦細胞的運作數組吸取了多餘的不良食物。值得注意的是,母親在孕期、哺乳期,更要注意懂得正確地汲取營養,因為腹中的胎兒是完全依靠吸取母親的營養來建造身體和腦,母親所吸取的食物百分之百成為胎兒的腦細胞和原料。所以從備孕開始到胎兒期、幼兒期,母親對食物的選擇直接左右了孩子一生的健康以及是否擁有優質的聰明腦袋(來自公眾號:科學育兒創新社)。


腦的重量除去水分,60%都是油脂,是我們身體中最多油的器官,因此,吸取的油是好是壞,會左右我門是否會成為一個聰明的人。腦的構造,最基礎的物質是一種叫做 「必需脂肪酸」的油脂,腦的神經細胞被脂肪酸的膜包著,每一個細胞都有一個為了傳遞信息而不斷伸延的軸索,在它的頂端,分布著細細的樹狀突起分支和其他的細胞突觸形成腦神經鏈接(來自公眾號:科學育兒創新社)。


脂肪酸是由食物中的油分解而成的。因此,成為脂肪酸的原料油如果質量不好,神經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就會變得遲鈍,不能正確快速地傳遞信息。相反,能夠正確快速地傳遞信息的腦,就是我們認為的聰明的頭腦,這就需要我們吸取優質的食物。可知脂肪酸對我們的職能行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脂肪酸種類分為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主要的食品有棕欖油,主要是用來做速食麵這一類的食物,還有肉類、黃油等等,所以我們應該盡量少吸取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分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列入歐米伽9系,主要食物有橄欖油、菜籽油、堅果等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列入歐米伽3系和歐米伽6系。

其中歐米伽3系主要為α-亞麻酸、EPA、DHA,主要食物有:亞麻油、紫蘇油、青紫蘇油以及顏色為淡藍色、墨綠色的魚類;

歐米伽6系主要為r-亞麻酸,主要食物有:棉籽油、玉米油、紅花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核桃、松子等。

?對於不飽和脂肪酸的吸取量,歐米伽3與歐米伽6的吸取比例應該是1:1。但由於中國飲食習慣,孩子們往往吸取歐米伽6較多,比如人造奶油、起酥油等。然而越是吸取過量的歐米伽6,記憶能力就越容易變差。因此,媽媽們應注意控制吸取歐米伽6的量,盡量與歐米伽3達到1:1的均衡。


一提起脂肪酸大家就容易想起膽固醇和脂肪。脂肪於人類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物質,構成腦細胞膜的脂肪是不飽和脂肪酸,在常溫下是呈液態。但人造奶油和起酥油所含的反式脂肪的原材料是植物性的不飽和脂肪酸,加入氫使其呈安定的狀態。它是自然界不存在的脂肪,但由於非常好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被用來加工食物。


?歐米茄3擔當了腦細胞的信息傳遞的受容體部分,如果歐米伽3不足,劣勢的反式脂肪酸就變成了腦細胞,阻礙信息傳遞,影響腦細胞的正常機能運轉,導致腦狀態失衡,比如阿爾茨海默症,認知障礙,情緒障礙及學習的障礙等。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歐米伽3吸取量不足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是有很大影響的。


?腦是我們身體中最需要養分的器官。腦中的毛細血管是非常微小的通道,由於紅血球比毛細血管大,當紅血球需要通過微小的毛細血管時會被摺疊變形。但是歐米伽3系的脂肪EPA可以順暢地通過毛細血管,吸取足夠的歐米伽3能夠幫助大腦汲取充足的養分。因此媽媽們應該從懷孕開始注意在飲食營養均衡,吸取足夠的歐米伽3,促進小孩的腦部發育(來自公眾號:科學育兒創新社)。


在寒冷地區成長的作物,會含有像糖脂一樣的水溶性物質,如甘油,目的是為了防止在嚴寒中細胞被液化和凍結。歐米伽3的耐寒性很強,它所形成的脂肪酸有防止細胞膜的凍結、破裂的作用。


孕期媽媽吸取什麼樣的脂肪酸對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例如同樣四歲的寶寶,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吸取大量歐米伽3,孩子的智能水平遠遠高於歐米伽3吸取量不足的寶寶。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對於玉米油的吸取量過多,胎兒的脂肪細胞數會增加,形成小兒脂肪肥胖症。


?油可以幫助腦的活性,也可以傷害腦的活性。我們已經知道,腦的機能是由我們所吸取油的種類及好壞所決定的,聰明的媽媽會懂得如何選擇。建議停止食用玉米油、紅花油、向日葵油,還有以此為原料製作的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黃油、沙拉醬等,並且盡量選擇用橄欖油、菜籽油等。


歐米伽3是非常優質的植物蛋白來源。從哪裡可以吸取到歐米伽3呢?比如,盡量選擇背部呈墨綠色的小魚。為什麼不選擇大魚呢?在自然法則中,大魚吃中魚,中魚吃小魚,相對來說大魚已經受到了污染。英國的腦科學研究所專家曾經說過,日本孩子的智能指數很高,這與他們吃墨綠色的魚是有關的。如果要做沙拉的話,盡量選擇亞麻籽油,並且亞麻籽油不可以加熱。除此之外,沙丁魚、三文魚、秋刀魚都含有豐富的歐米伽3。


1955年,美國對200個6-12歲的孩子進行了營養和行動的調查。將血液中歐米伽3濃度高的學童與血液中歐米伽3濃度低的學童進行比較。調查發現,歐米伽3濃度低的孩子,其學習障礙高於歐米伽3 濃度高的孩子8.2倍,數學能力也有高達4.7倍的差距。其次,歐米伽3吸取量低的孩子都存在行動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較大,心緒不安,夜裡不眠、多尿、皮膚乾燥等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吸取足量的歐米伽3對孩子是至關重要的。

培養聰明的大腦,還有一個重要的脂質,就是卵磷脂。它能促進大腦的發育,改善記憶能力,對於智力的恢復有著明顯的作用。所有的細胞都含有磷脂,它是組成細胞膜的重要結構。在腦神經和肝中,磷脂的含有量非常高,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膽鹼,它可以轉化成為體內的神經傳遞物質。而且一些膽鹼是中樞神經間傳遞信息的重要物質,它使大腦具有很靈敏的反應,加強記憶能力以及智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因此一些膽鹼又被稱為是記憶術。


卵磷脂是由眾多的所含磷化物質所組成,有大豆磷脂、蛋黃磷脂等,共有四十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磷脂磷脂醯膽鹼。由於磷脂最早是從雞蛋黃中提取出來的,所以習慣稱它為卵磷脂,市面上賣的磷脂基本都是從大豆中提取的,膠囊狀卵磷脂比較常見,易於寶寶吸收的顆粒卵磷脂比較少見,但也可以買到。媽媽需要留意的是顆粒磷脂所含的磷脂量是否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磷脂是製造神經細胞膜的重要來源,能夠使寶寶心神安定,提高腦的活性化,所以它也是提高智能的好食物。


寶寶學習能力低下,情緒波動大,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這些問題都與他所吸取的食物有非常重要關係,請媽媽們檢視一下寶寶們日常吸取的食物。


除了這些以外,養成聰明的大腦,還應該避免食用乳製品、砂糖、不吃不用抑制腦功能的食品,減少使用乳類的加工餅。食用健康優良的新鮮事物,提高睡眠質量,養成正確的生活規律。


不要過於關注孩子的智商和學習成績,給更多寬容和鼓勵,孩子自然會變聰明。
研究食譜菜譜不如研究如何規避急功近利和揠苗助長。


推薦閱讀:

人可以有多聰明?
是不是最聰明的人都是用笨方法?
人緣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想知道為什麼很多在其他方面都挺聰明的人學車怎麼也學不會?
孩子說話時口齒不清,是否意味著他不太聰明?

TAG: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