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很多人把無知當做理所當然?

1、這裡的無知是中性詞,可以理解為認知的局限性,即沒有某方面的知識或認識;也可以理解為性格上的一種偏執(描述應該不準確)
2、問題的另一種方式:為什麼很多人思考問題或者看待事情會以自我為中心或者很少做到面面俱到?
3、舉個例子:有很多人認為中醫是假偽的;很多人把「科學」作為真理或者絕對正確來理解,把影視文學作品中的歷史認為是真實的歷史,等等。


進化因素。
人類,是一種能夠動腦卻不願動腦的生物。
在長期的進化過程當中,人類擁有了一顆佔據自身體重2%,卻要消耗20%氧氣、六分之一能量的大腦。
這個大腦,讓人類獲得了高智商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能量消耗。
而為了減少能量消耗,以儘可能的活下去,人類養成了對於和自己關係不大的事情,就不去過多思考、以節約能量的習慣。
這種思考模式,出錯率不大,還能夠顯著提高生存概率,所以,現代人類都具有不願意在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動腦的習慣。
當然,在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石器時代,這是生存優勢,但在現在,就是劣勢,成為了人人努力試圖避免的思維模式而已。
從根本上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題主你的內心之中,是知道答案的。

只要你問問自己,究竟是為什麼才理所當然地堅信中醫有效的。

你把你堅信中醫有效的理由一條條列出來,然後想想這些條目有多麼荒謬,而題主你居然還理所當然地堅信中醫有效。

建議你把科學的定義再複習一下,然後你再想想你說的
/*

*/
這句話是不是證明了你根本不懂科學。
加上注釋符,是表示你雖然說了這句話,但這句話你根本沒有思考/運行過。
然後你就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我想非常認真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昨天晚上我的一個朋友跟我問了一個事兒和這個問題所要探討的問題是一樣的,所以我就從這個關於這個故事開始說起分析下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

我的朋友從事法律相關的工作,剛畢業不久,薪水不高,但不表示以後不高,他最近因為工作認識了個妹紙,讀過衛校,外地來某省會城市工作,在工作單位參加一個在朋友圈發垃圾廣告的活動可以低價獲得一部蘋果手機,她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務,但是單位沒有履行承諾,妹紙反而要因分期而付超出正常市售價的費用,妹紙覺得被這個世界的險惡深深傷害了,於是找到我的朋友做法律諮詢,想要為自己「伸冤」。他們就是從這個案子結識的,到目前為止交往十多天左右,這期間,我的朋友一開始是追求了幾天的?(準確一點應該這麼表達,追求了幾天)吃飯,出行,包括買一些小東西什麼的,都是他付款,不是我朋友給她買的,而是她買了之後我朋友給她微信轉賬,只要我朋友有所懈怠,她就說「你好小氣」(算是開玩笑說的,但是是帶有一定攻擊性的)。前幾天,她挑了一雙紐巴倫的鞋,發給我朋友,說,「我生日要到了,給我買。」到這裡,我朋友真覺得快負擔不起重負了,而且工作了也不好意思跟父母要。(這種想法我表示支持)
她可能還會說,啊,所以你要努力工作啊,將來好給我買東西……
妹紙也有很多優點,他說,她很單純,沒談過戀愛,沒被社會污染過,而且她總是沒大腦一樣,什麼都要他操心,她很孝順,大學期間一直打工,把錢寄給父母。他跟她說,我爸高血脂,她就說,哎以後照顧的負擔要很重啦。他覺得他很善良。
然後我跟他說,如果你不給她買,會怎麼樣,他說應該是不行的。
後來我給他分析了很多,結局當然是不好的,這給我很重的罪惡感,可是從這個問題里是否發現,這個妹紙的行為看起來好像也無可厚非,為什麼我個人的分析卻對她很不利。
因為,我個人認為,她的行為、性格都符合這個問題的描述,「把無知當理所當然」。
point1 從他們認識的案子開始,我奶奶從小就跟我說,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會被騙子騙的都是被貪心不足的人,如果不是妹紙想要手機也不會落入這個圈套,在她眼裡變成了,「這個社會好險惡,我這個小白兔被這個複雜的社會傷害了……」
(orz……我真是跪了!)
明明是自己貪心、無知卻被她粉飾成了這個社會的險惡,我承認這個事情確實是單位有問題,這個事兒也是單位出現了違法行為,但是我是從我朋友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她,這個人的性格,三觀等等。
point2 引發感情危機因素——朋友的財政危機。看似是財政危機,實則是源於女方的不體貼不理解,歸根到底是女方的自利主義傾向。在這段感情里,二人認識時間並不久,又都是大學剛畢業,女方顯然已經先入為主確定關係,然後就對男方開始無休止的經濟支持。
我媽跟我說過,從你18歲開始你就應該有獨自養活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生活的要求,不要去依靠別人。在你準備生寶寶的時候,你要有養活你和你寶寶的能力,就算你給不了你的寶寶太好的生活,也要對他負責任,給予他所有的愛。(後半句是我加的,(*^__^*) 嘻嘻……我媽媽主要強調經濟獨立的問題。)
所以這個姑娘的行為我是不支持的且無法理解的,我想把這種想法歸結為自利主義傾向,她沒談過戀愛,哦,對了,我朋友說,她有很多哥們……我很好奇的,她為什麼沒談過戀愛,她長得也不錯,性格也可以,為什麼沒談過戀愛,(儘管我本人是戀愛小白,但是我比較想找個談過戀愛的人,已經大學畢業了,身邊也不乏異性,依然沒談過戀愛,是源於對異性要求高,還要一點就是對對自己的極度自私,不願意去付出感情,這種人是帶有一點吝嗇的。)當然這個吝嗇也是分對象的,她是往自己家吝嗇,往自己身上吝嗇。可難道他們的東西就該是你的么?他們的感情就算別人心甘情願交付就該理所當然的接受么?
看起來無可厚非,她很孝順往家裡寄錢,可是就該讓男方承擔么?
再來談,他們交往過程中,她對他的一再要求(經濟方面)還有她對他的pia,就是不理解不支持,而一味從自己主觀上批評,比如說我朋友小氣醬紫。明明對方已經做得夠多了,但是她卻依然不滿。
我突然想起總在微博上看一些情感博主分享的一句話,首先我說我是妹紙,可我真看不下去,「我要找個疼愛我的,肯為我花錢,肯理解我,對我好的男人。」類似於這種……總是表達對對方的要求是什麼什麼讓對方去達到,然後出現什麼問題都往男方身上一推~~~
是你太小氣,是你blabla……出了什麼矛盾都是你的不足,她會充分指出你的缺點,然後讓你去改變,而自己卻不改變,而只是一味的矯情,他不愛我他變心了他不像從前那樣愛我了,這個世界太險惡了,傷害了我這隻可愛純潔的小白兔,
把無知當理所當然,用矯情來粉飾自私的借口。
我總算知道我為什麼不愛看偶像劇了,儘管顏值高,可是三觀和我太不符合了。

為何我會在我從主觀上那麼不喜歡這樣的姑娘,源於我的室友,也是我的朋友,她就是這樣,開朗,長得一般,身材可以,總是對別人有諸多要求,她要睡覺,我們就必須閉嘴關燈拉窗帘。反正我們寢室的一切都以她為標準,當然這都是小事。
哦,對了有個經典的例子,我們寢室一般都是我在掃地,可以說,我比較有潔癖,可以忍受亂,可是受不了不幹凈!
於是我一如既往的掃地,室友m和室友l,就很正常啊,「小蜜蜂又開始掃地了」「哦,辛苦了,」「這塊我掃一下,把笤帚給我」「哈哈哈哈,逗死我了別掃了過來看」「哇,親上了!」「:-(其實日本侵華時期南京大屠殺那些事情blabla…」(我們會談論她看的這個紀錄片,說南京大屠殺是某個將軍的命令,不是日本高層的命令。我記得我還說了,可能是日本人現在想粉飾過去的罪惡所找到的借口,不過無論是誰的命令,讓現在的日本民眾去承擔這些罪責總是不對的。周總理既然放棄了戰爭賠款,民眾沒必要那麼因為這個歷史而仇日!她也說,日本天皇是不管政治的,首相只是說要佔領南京,但是屠殺命令是當時執行的軍官所做的,他後來咋樣……哎呀這個我忘了)
重點是這個室友,她很生氣!因為我掃地她沒掃地而生氣!
後來她說,她那個地方以後她自己掃……
(*%%%¥#@¥)
反正就是成天生氣,成天指責我們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靠( ‵o′)凸。
我們是朋友,我第一次跟朋友鬧掰,因為在我需要幫忙的時候,當然我沒求她幫忙,因為我們都知道,不要求她幫忙,她說了,你幫我是你願意,但是我不想幫你……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就是不想幫你,你別來要求我。
這件事我是找我們共同的一個同學,或者說朋友,而且這個朋友未來我們可能在一個學校度研究僧,反正我們關係是不錯的,我們共同的這個同學一口答應,只是東西借給我室友了,她兩年了沒還給人家,人家不好意思要,一聽現在我需要,她不還……
就是不還!
因為她不想還。我真是服了。
她心情不好?反正就是不想還。她可能覺得我們是因為她認識的?因為她心情不好,反正跟她相處,總是我們在反思自己哪裡出了問題惹到她了。
後來畢業之後,我和這個同學還一起出去玩,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覺得可能是我們太過於容忍她,為她考慮,還有被她男朋友慣的,反正就是被慣的。現在我可能不這麼覺得了,因為她自私啊。
:-( 我也要矯情了,我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人。

說起這位小律師的十天戀情插曲,當然他們沒有發生過什麼,畢竟她這麼純,我的這個朋友又不是歡樂頌里的白主管,
我很想好好分析下寫在前文的那段故事描述。
妹紙,讀過衛校,(衛校校風非常不正)外地來某省會城市工作,在工作單位參加一個在朋友圈發垃圾廣告的活動可以低價獲得一部蘋果手機,她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務,但是單位沒有履行承諾,妹紙反而要因分期而付超出正常市售價的費用,(貪心不足)妹紙覺得被這個世界的險惡深深傷害了,(找理由不正視自己)於是找到我的朋友做法律諮詢,想要為自己「伸冤」。他們就是從這個案子結識的,到目前為止交往十多天左右,(十天啊,一個沒談過戀愛的妹紙這麼快就決定給你照顧你父親了,我覺得最起碼談戀愛以上,對對方充分信任的情況下。她如果那麼甘於付出,敢於奉獻她會都大學畢業了還沒談過戀愛。)
這期間,我的朋友一開始是追求了幾天的?(準確一點應該這麼表達,追求了幾天)吃飯,出行,包括買一些小東西什麼的,都是他付款,不是我朋友給她買的,而是她買了之後我朋友給她微信轉賬,(可見我朋友不是不捨得為她花錢哦)只要我朋友有所懈怠,她就說「你好小氣」(算是開玩笑說的,但是是帶有一定攻擊性的)。(不體貼對方,太自私,總讓對方為自己妥協)
前幾天,她挑了一雙紐巴倫的鞋,發給我朋友,說,「我生日要到了,給我買。」(竟然伸手要東西,我都不敢跟我父母要東西……也是我父母總是給予我超出我想要的東西,比如我只想一家人可以每天在一起吃晚飯,:-(一提到我的眼眶都要濕潤了)
到這裡,我朋友真覺得快負擔不起重負了,而且工作了也不好意思跟父母要。(這種想法我表示支持)
她可能還會說,啊,所以你要努力工作啊,將來好給我買東西……(兩個人遇到困難了,把問題推給對方,你該怎樣這樣,我坐享其成,我奶奶告訴我,想要什麼要自己努力爭取,而不是坐享其成,這與偷盜無異。這種說法帶有宗教性質了,反正就是勞動者光榮,可能他們深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熏陶……反對地主坐地收租,不靠勞動等其他一切不正當手段謀取利潤的行為都是可恥的,典型的發資本主義思維。
而且你想要什麼自己買啊,竟然讓對方買,雖然是過生日,不過我朋友畢竟承擔不起)
妹紙也有很多優點,他說,她很單純,沒談過戀愛,沒被社會污染過,(身邊那麼多哥們沒談過戀愛是因為什麼呢?我懶得細分析了,這得多自私。)而且她總是沒大腦一樣,什麼都要他操心,(坐享其成)她很孝順,大學期間一直打工,把錢寄給父母。(確實好)他跟她說,我爸有高血脂,她就說,哎以後照顧的負擔要很重啦。他覺得他很善良。(確實善良)

歸根到底,有一句話這麼說的,不要輕易去窺探一個人的人性,我總是避免的去這麼做,因為往往會得到一個不好聽的結果,所以有些時候適可而止,也是因為我懶得再分析下去,我是願意思考的,但是也有著我不願思考,無知的一面。

無知當做理所當然,我個人覺得,其實這讓我有點兒羨慕,因為我知道,很多家庭的父母總是對自己的女兒說,要找個疼愛你的人,因為我媽就這麼說過,恩……在我已經形成自己三觀的時候,因為在這之前她從來不會這麼說,她可能只會說想買什麼,媽媽給你買,而我通常會說,我什麼也不要,不過現在我有需要了。
尤其是一些怎麼說,我沒有任何歧視想法,因為經濟基礎上所形成的的教育、文化傳統和社會發展現狀導致重男輕女現象嚴重的地區,可能有普遍流行這樣的教育觀念,目前是女人最好的時候,
萍水相逢,以後可能再也不見了,你就憑著現在的好時候,多讓對方付出一點。(所以認識才這麼短時間就讓對方付出這麼多)
或者憑著純潔找個託付終身的男人,可以給自己買衣服,吃飯等等。精打細算要奪走對方的利益,儘可能奪取到更多的東西。
我該怎麼評價呢?
有點兒自私,
可是這都是源於父母的教育啊,都是源於父母對他們的愛啊。怕自己女兒受委屈,想讓自己女兒得到更多。
我很羨慕,因為我爸我奶奶爺爺總是讓我學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妻子,或者說完美的妻子,可能是因為我媽是個因為事業而完全放下作為妻子職責的人。當然還有要成為一個合格的人。
倒是我媽媽會跟我說,要找個對你好的人。只可惜我們不在一處,我的性格和品質都是奶奶爺爺和爸爸也有老師同學朋友甚至有我的男人潛移默化影響塑造的,我知道我要找個對我好的人,可是我總是我不知道,我好想更傾向於找一個明白自己,願意理解對方溫柔體貼一點男人,
題跑的真偏……

我的以上想法有兩點有待商榷,其一,信息的不對稱性,信息的來源是我朋友的主觀看法。我無法做到對實際情況全面了解。其二,我個人信息的主觀性,這是基於我本人狹隘的視野和認知所做的分析帶有著個人隨意性。
(以上來源於公共政策學……政策分析的弊端所延伸的)

碼了這麼多字,用一句話結尾,
人不應該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賞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得到旋律。
這是佛吉尼亞 伍爾芙說的,我不知道她是誰。網上看的。
吾日三省吾身,我們應當及時自省,而不是坐等其他人為自己改變呢,私以為,這是自私的行為。

還有一句話,
所謂成長,就是實現獨立生存、完成獨立思考能力的自我奮鬥。所謂成熟,就是對內消除偏見的自我修行。

儘管我的回答不太好,但是這句話共勉。
我們可以努力改變自己,為了自己所愛的人,我要好好努力。


因為一個人的認知構建了他所理解的世界。
在這個以個人認知為基礎所建構的世界還沒有被打破時(就是個人認知與他人認知或事實現象產生還未產生衝突時)。個人是不會主動去改變自己的認知的。。
這麼說可能比較拗口,給你舉個例子,一個農民所認知的世界的一部分就是種田,收穫,賣錢,消費。這是他所認知的農民應該生存的方式。
忽然有一天他發現隔壁村的老王也是農民,但老王卻把自家田租出去,把租金拿去炒房,賺了比他多的錢,有比他更大的消費能力,活的還比他輕鬆。這時候,老王就把他原本的認知給打破了。這時候他才會去重新建構自己的認知。如果沒有老王的出現,他依然會覺得農民就是該老老實實種田,不老實種田的都是投機倒把,應該抓起來槍斃。但是由於老王的出現他不再這麼認為了,甚至也想效仿老王。

你之所以會對你身邊的人有這樣的看法,我倒不覺得是什麼科不科學的,而是因為對於一些事情上,由於你和你朋友從小到大所經歷的不一樣,你的認知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你朋友的認知。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覺得中藥不可靠的朋友,他可能曾經自己受過或者親人或者朋友「中藥」騙局賣假藥的當。
覺得影視作品可以用來解釋現實的朋友可能發現很多影視作品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就誤以為所有影視作品都能解釋現實。
當然這些都是個人假設。


因為他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無知


人生有涯而學無涯,人人都無知,無知當然理所當然

這個你不懂吧,你也是無知


讀多點書不是想賺多點錢,而是不會那麼無知。


你自己邏輯也有問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喜歡被綁起來?
如何評價避世心理?
為什麼有的人目光短淺?
為什麼春季是抑鬱、自殺、分裂等等的高發期?
如何接受自己?

TAG:認知科學 | 語言表達 | 社會認知 | 心理學現象 | 中醫客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