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單個物體的時候如何提高物體顏色的豐富性,避免變成只是用物體的固有色畫素描?如何去取色?
換言之就是:
如何避免把一張【色彩】畫成【素描】?
對不同的單獨的一個物體,豐富它們色彩的思路是怎麼樣的?
——————
補充,
單個物體如果是亮曖暗冷的話,是不是越亮的地方就越曖,越暗的部分就越冷,冷暖和明度呈大致上的對應關係?
1.光源是曖光,單個物體是亮曖暗冷的話,是不是越亮的地方就越曖,越暗的部分就越冷。
2.冷光源,單個物體是亮冷暗暖的話,是不是越亮的地方就越冷,越暗的部分就越冷。冷暖和明度呈大致上的對應關係?有沒可能曖光源下,一個比較暗的地方比另一個比較亮的地方曖?
版權聲明:著作權歸ART+所有,歡迎轉載引用,但請註明出處,並提前私信告知~
首先我們明確這樣一件事:顏色的豐富性,其實是要分成兩個體系的作用結果來看的:色構與色光。
色構首先解決的是色彩作為畫面元素的和諧性問題。色構也可以獨立於色光之外形成單獨的體系來進行畫面信息傳遞、形成豐富的畫面顏色結果。這裡比較有代表性的比如日式插畫的一些作品。
(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通過上述兩幅作品我們看到,此類作品的基本色彩布局都是通過固有色的區別來實現的:它會首先統一在一個主要色調下,然後在此基礎上做一個或者多個輔助顏色的配合。這裡要注意的一些因素是色彩本身的搭配規律,以及同一個色調下粉、純、灰的變化,還有顏色在明度上黑白的變化,諸多因素搭配到一起需要形成和諧穩定的狀態,從而構成節奏、形成韻律。
關於色彩搭配方面的知識,包豪斯有非常成熟的色彩構成規律體系。
(包豪斯的教授所撰《色彩構成》)
(色彩構成作品,資料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這些關於色彩的基礎知識結合審美心理學、透視、解剖等相應邏輯規律,會極大的豐富創作者在實際應用時的手段,和繪畫創作與設計工作密切相關。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色彩搭配、色彩構成並不是簡單的一個色彩應用表格的問題,現象的背後是規律,掌握規律的目的是使知識成為工具來輔助創作。
而色光體系則主要關係到我們描繪真實存在於環境中物體的情況。一般說來,我們需要首先考慮如下幾個光源因素的影響:
1. 主光源
2. 環境光
3. 背景光
4. 反射光
5. 其他(折射、反射、漫反射等)
當你希望畫好一個物體,尤其是要解決所謂「色彩豐富性」(色光體系內)的時候,你首先要能夠了解、想到、並看到這些相互影響的光線的作用,那麼色彩必然是豐富的。很多人在繪畫的時候只考慮到了亮部和暗部的概念,卻沒有光從四面八方來、相互映射的概念。
(國外攝影師講解的如何布光的教程,網上流傳很廣)
(三個軸向維度代表了3個概念的變化。上方左右軸向為色彩的純度變化,向左則純度降低,向右則純度增加。左下的軸向代表明度變化,向上代表明度提高,向下代表明度降低。右下的軸向代表色相變化,向上趨冷,向下趨暖。)
這種方式下我們如何操作呢?
我們以色彩中難度幾乎最高的綠色調為例:
需要找一個比剛剛選中顏色冷一點的顏色,我們向上拉動滑塊(上下兩端的紅色是表示色相變化是一個閉合的色環)
偏暖則相反操作。
向右下移動是去表現暗部。
左上則是亮部。
按照這種方法,取色會變得非常簡單,也能夠和邏輯相符合。
———————————————————————————————————————————
有了方法以後,我們再來看一些具體的例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倫勃朗的作品:
(倫勃朗的作品《畫架前的自畫像》)
尼德蘭地區地勢地平,毗鄰北海,有數量眾多的船隻停泊在這裡,每天來來往往。海風把潮濕的空氣吹進內陸,讓倫勃朗的畫彷彿也帶著溫潤。畫種的光線像是天光從大船的舷窗或者畫室的天窗穿透進來,也更像是在弱光條件下用蠟燭來補光,導致人充滿了金黃的飽滿、燦爛的色調。這個時候的油畫顏料品類並不豐富,倫勃朗的很多顏料甚至都是自製的,但大師僅僅用土黃、土紅、黑色和白色,就已經能夠把膚色表現的惟妙惟肖了。他在有限的條件內儘可能的把這樣一個金黃的暖色調錶現的非常好。「像深色湖泊中的錦鯉魚」,光的推移做了戲劇性的加強,猶如舞台的追光燈一樣,讓觀者的目光可以凝聚在畫內人物的神情上。而另一位用光大師卡拉瓦喬,則大量使用測光和平行光,人物的投影更加多和凝重。這兩位光影大師一個頂光較多,一個側光較多,原理上來說都是偏向於室內的,光的相互映射和複雜程度,都是在保證了素描邏輯的基礎上做到冷暖均衡的,因為和室外存在差別,所以他們的色彩是室內光的色彩系統。
(倫勃朗的作品,《自畫像》)
(倫勃朗的作品《身著軍裝的老人》)
(卡拉瓦喬的《聖馬太殉難》,可以看出明顯的和倫勃朗的用光方式區別)
受環境光影響的區域,視光源的色彩傾向不同,可能偏冷也可能偏暖。明暗交界線既不受環境光影響也不受主光源影響,所以相對於暗部和亮部,是灰色的,受干擾較少。而最暗的暗部則一定是熱的,它比固有色更加飽和,黑色更多。但為了讓暗部通透漂亮,暗部一定要有色彩傾向:要黑,但是綠的黑,還是紫的黑,都必須是要有色彩在的。失去了這些色彩傾向,就是我們常說的「臟」和「枯」。有了傾向,就會顯得沉著和透氣。
在色彩系統中,亮部本身就包含冷暖推移,暗部同樣如此。如果一隻蘋果固有色為1,我們可以推論出至少20種以上的顏色。而實際上蘋果的固有色不可能只有1種,所以這個色彩的推論結果一定遠遠不止20種。在表現上不管使用什麼方法,比如堆砌和塑造,原理上都是色彩的推移。如果沒有這個理論,計算機也無法做逼真的渲染了。這說明色彩的邏輯是可以推導的。但是色彩情感無法推導,因為這是個性的,是每個人的主觀選擇,而這是另外一件事了。
(一隻蘋果……)
倫勃朗的光影非常純粹。在室內光線下,環境光、輔助光、主光的運用都很直接。我們看印刷品會覺得暗部是漆黑一團,但是原作並不是這樣,都是有顏色傾向和微妙的色彩推移的。
倫勃朗在有限的室內弱光條件下做到了極致,阿爾瑪塔德瑪則大量利用了天光,在室外做了很重要的固有色構成。他是在用色彩構成畫畫。他的畫非常嚴謹,在沒有照相機的時代幾乎做到了極致。但我們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他的作品繪畫性、自然的蓬鬆感仍舊是很強的。
(阿爾瑪塔德瑪的作品)
阿爾瑪塔德瑪更厲害的地方還在於:其作品的色調是相互嵌套的複雜色調。我們看其他人的畫都可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整體傾向:或者為紅色、或者為綠色、或者是藍色等等,而他的作品更像是一個灰色調。可是他這個「灰色」調子里是有紅黃藍綠紫諸般顏色的,在作品有主調傾向的前提下更加豐富。豐富的色調本身還夾雜著粉、純、灰的不同變化。比如紅色、咖啡色,多色調的重構與嵌套,非常複雜。倫勃朗採用色光來統一作品基調,而他是用自然光中豐富的色調信息的重構來統一,毫無疑問信息量更為巨大。
(阿爾瑪塔德瑪的作品)
不同於其他作品大紅大綠的直白與絢爛,阿爾瑪塔德瑪的色彩運用更加優雅與剋制。這是在豐富的基礎上又有了更高的素養。
最後提一下印象派。印象派的色彩表現方式,剛好介乎色構與色光之間,早期從色光為主開始,到後期如納比派色構佔據更加主導的地位。而無論是早期還是晚期,印象派的色彩邏輯都是來自於對學院派色彩推移規律的不同解讀,尤其是在表現階段的獨闢蹊徑。我們如果作為學習者,還是應該透過表現方式的表象去學習邏輯,盡量避免把問題複雜化。
(皮埃爾博納爾,《逆光下的裸女》)
藝術家所處的時代不同。特定的時間、空間和文化語境造成作品本身技術和信息量的區別,並無高下之分,而我們在創作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色彩要根據整體畫面要求來做安排。在它需要發揮作用的時候,要能考慮到我設計光影的典型性和戲劇性。
(好看的電影畫面,都是通過極其複雜的布光來實現的)
在這些例子中,所謂「真實」與「豐富」都是通過複雜打光形成的,其實是不真實的,但是它好看。繪畫與設計中也一樣,很多時候看上去「好看」的色彩感受,是通過色構或色光的主觀安排來實現的,此時的結果其實並不真實。當然,這種安排肯定要從劇情出發、從創作目的出發。所以色彩的運用不存在「正確」,只存在「合理」,所謂豐富即是在合理運用方法與邏輯的基礎上的結果。合理是滿足需求的合理,是符合審美的合理。影視作品是這樣要求的,作為繪畫作品或設計作品同樣如此。
(《畫皮》的拍攝現場,可以看到各種燈光在發揮作用)
(最近很火的《歡樂頌》,也有很棒的布光)
(由ART+擔綱整體概念設計的《海上牧雲記》,在片場也是用合適的布光來滿足劇情的需求的)
最後附《海上牧雲記》的6分鐘片花:《九州·海上牧雲記》英文字幕片花
ART+ 官方微博:ART十的微博_微博
ART+ 微信公眾賬號:artplusall
其實事情倒是反過來的,我們遵循物的固有色是一個後天的理念,真正我們的眼睛感受到的事物,很少是固有色的——我們高級靈長類先天就充滿了對於光影顏色的變動不居的敏銳的認識能力。尊重自己的感官體驗,而且通過訓練將其敏銳化就好。
怎麼許多人都講到了奇奇怪怪的點上。
顏色要豐富,請關註:環境色。
即使再微弱,花花綠綠的環境色也是會出現在一個非孤立的物體上的。
只要不在虛空中,就不是孤立的。
更多具體的東西,請在繪畫/臨摹的過程中多多體會吧
蘋果右側沾上了柿子的紅色,柿子左側也沾上了蘋果的綠色,底部有襯布的黃,等等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告知首先要區分的就是,你是不是要畫寫實色彩。
很多人都想故意避開所謂的『固有色』去畫。好像越多不屬於物體本身的顏色就越高級似的。
你當然可以決定自己的畫上是什麼顏色。但是你也要清楚你畫的東西離現實有多遠。
一個並非五彩斑斕的物體,在某個確定的單色光源之下,本身就不可能出現很多色彩。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把一個這樣的物體,畫得很斑斕。其實這事和描繪就關係不大了。說白了算是『設計』的一種。主觀的。而寫生描繪本身是客觀的。比如一個黑罐子上本來就不會有紫色,也就不應該畫上。
問題是很多人 也不知道是故意還是無意的,總要把很多不屬於物體的顏色畫上去,然後還以為自己在忠實再現。不斷的用所謂的物理色彩理論 去套這種虛幻色彩。這個就很矛盾了。
虛幻色彩本來就是你主觀添加的,現實里並沒有,它如何符合真實的色光?沒得符合。看你的心情而定。
所以,刻意不用固有色 非要畫得偏色 還以為自己在對著靜物進行寫實寫生的,都是矛盾。幹嘛非要把一個很素凈的東西畫得很豐富呢?那不是虛假嗎?為什麼不能學學莫蘭迪呢。
————————————
另一個問題,像『單個物體如果是亮曖暗冷的話,是不是越亮的地方就越曖,越暗的部分就越冷』這種東西 本身就是寫作時候的順口溜一樣的玩意。是一種極端簡化的口訣。萬萬不可當作規律。
它對色光的認識是非常片面、局部的。失去了很多東西。不可多用。也就是考前班裡面才會讓你記這個。
首先你得想明白,顏色是怎麼來的。
沒光的時候,你能給一個你沒見過的東西畫素描嗎?
當然可以。你拿手摸,蘋果還是蘋果。你畫出來一樣。
沒光的時候,你能畫一個你沒見過的東西的色彩嗎??
顯然不能。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顏色是取決於光的。而造型不是。
沒有光就沒有顏色。有光才有顏色。
所以,『顏色』這個詞 本身 意思就和光捆綁了。顏色就等於 固有色+光源色 合一的東西。
平時你說的固有色,說白了,就是白色光下的固有色。並不是真正的不帶光源時候的色。
有色,必有光源。
所以必有光源色。
所謂的亮部,就是承受光源色比較多的地方。
所謂的冷暖對比,很可能是 亮部承受了暖光,暗部承受了冷光。說白了也不過是同一個固有色在不同光照下的孿生區別。
而且亮部,也不是簡單的『更暖』『更冷』。
應該說是『更光源』。
一個物體表面的顏色變化,可以近乎無限的複雜。
所以,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過於大了,我根本無法在一篇答案中講到所有的細節——我只希望以下提出的各類變化你都有考慮到,甚至能比我考慮的更多,那麼,幾乎就不存在顏色單調的問題。
這裡簡單的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在講到物體的顏色變化之前,我們需要首先認識顏色的變化能夠有哪些可能性。
顏色的變化實際上並不複雜,簡單的講僅僅只有三個方面而已。
1.明度
2.色相
3.純度
但是這三種變化的微妙組合可以有無限的可能性。
然後我們一一分析這三種變化的具體規律和具體形態。
1.明度——明度實際上就是素描關係。
物體的素描關係本身就是非常複雜的變化過程,1.我們在教學上把素描關係的根本變化歸類到五大調子之中,這就意味著五大調子中的任意一個的變化都會造成不同的顏色。
但是這裡素描不作為主要的討論內容,我假設你已經有了足夠熟練的素描功底吧。
(1)你能夠熟練的掌握各種光源下的同一物體所具備的不同素描關係——光源的強弱、遠近、軟硬。
並且,你還能熟練掌握兩種,甚至兩種以上的不同性質光源交叉下,物體所具備的豐富素描變化。
(2)你能夠清晰的明確畫面空間中空氣透視對素描關係的減弱關係,足夠畫出豐富的素描層次變化。
並且,你還能針對環境的變化適當的調整空氣透視的強弱。
(3)你能夠熟練的掌握不同質感、不同材質、不同表皮粗糙度和紋理對素描關係的影響和豐富。
並且懂得如何控制和調整物體的質感、材質對比,調整表皮紋理的設計層次,以此來增加細節豐富層次。
(4)並且你也知道不同的固有色和色調所對應的素描明度關係是有巨大差異的。(上一個答案的回答者提出我們無法感受素描中的色彩關係,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準確的,我們實際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一個物體灰面純色的色彩傾向,即使是在素描之中——因為色環中每一個顏色都幾乎有不一樣的明度——當然,這並不會很準確,但是關係應當是存在的,作畫時也應當考慮到這一點)
以上就是在素描中如何增強一個物體的色彩豐富程度的問題。
2.那麼接下來就是色相問題。
色相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是固有色的豐富,另一個是反光——即環境色——包括通常所說冷暖關係。
(1)首先來看固有色的豐富。物體的固有色有無數種,而光的顏色本身就有眾多變化,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分析物體顏色的時候,往往還要考慮到光的顏色,從而對其進行變化。
而在固有色的考慮中,我們幾乎不可能看到,也更不可能設計出一個完全純色的物體,我們總是會考慮到物體固有色本身就存在的各種變化。
而與此同時,物體的質感,材質,以及表皮紋理,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物體的固有色——拋光的金屬顏色如何變化,生鏽之後發生什麼變化,淬火,淬油之後,表面性質發生變化,顏色會變成什麼樣子——寶石的顏色與塑料的差別,玉石的半透明子面現象,亞光物體什麼顏色,拉絲處理之後顏色如何變化,透明的有色玻璃顏色是什麼變化規律等等等等。
僅僅是固有色,就已經如此複雜。
(2)物體的環境色,物體總是放在複雜的環境之中的,一個物體的四面八方都會受到反光影響,這時的顏色,就至少包含三個信息——光源色-物體固有色-反光面光色。這三者相互有機組成、互相抗衡,哪個最強,哪個最弱,都需要具體細節具體分析。
冷暖問題:受光面與背光面,究竟哪個冷哪個暖,當然不是簡單的受光暖,暗部就冷;冷暖顏色應該如何選擇,也並不是簡單的往暖色加黃加紅,冷色加藍加紫;而冷暖的對比強度應該有多強,用哪些顏色對比強,哪些對比弱,這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冷暖問題我曾經在另一個問題中講過:
寫生過程中冷暖和明暗是怎樣的關係? - 易行健的回答
3.最後則是純度問題
物體上具體一塊顏色的純度,其實也並不是灰面就一定最純,或者亮部就一定最灰。
這裡涉及到純度的最大問題是需要研究光的組成問題。
光的三基色中,只要能對其中一個光色儘可能的削弱,就能達到最純的效果。
灰面為什麼往往看起來最純,主要是因為在有光照的情形下,灰面往往因為入射角度較大,光能夠充分的被物體吸收掉」雜質「;同時,灰面受到的環境雜色影響也往往最小——所以往往能最清晰的反應物體固有色。
但是,我們如果用同樣的道理來分析暗部——暗部不會受到光源直射,所以別說角度小,它甚至根本就不會受到光源色影響——那麼在這種情形下,如果這個暗部的反光面是一個在色環上與物體顏色足夠接近的反光色,那麼這個暗部,將會純的刺眼——舉個很常見的例子,你會發現,裸身的模特乳房的暗部總是非常純的肉色,這顯然是因為他的反光主要來自腹部位置,而它們都是同一個肉色。
在受光面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光源色與某個物體的顏色一致,那麼這個物體就是會既亮且純。
但是如果你總是按照一些固定的模式——而不是最基本的規律來思考,就總是得出同樣粗淺的答案。
我覺得前面幾個回答都稍微有點答非所問啊。
一
說到顏色,我們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印象派這其實算是尊重客觀的顏色,這裡的客觀不僅僅是指物體的固有色,而是包含了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這些客觀存在的顏色,互相影響的結果。
二
這些就是講究主觀感受的一些東西了。
總結一下,也就是說,一個東西,他本身是這個顏色,你有兩種方法來豐富它,一是根據光源確定冷暖,根據周遭環境來豐富,二是根據自己主觀的想法,我覺得這裡有一筆這個顏色就是好看,我就是想放這個顏色在這裡。但是許多人沒有辦法一開始就找到自己喜歡的顏色,所以我們可以借鑒別人的顏色,學了許多種方法,最後找到自己。
最後,我想放一些我自己喜歡的畫,希望你能有一點點啟發。
肉色的皮膚可以畫成這個樣子
也可以這個樣子
這樣也是可以的呀
他的固有色肯定也不是這樣的吧
最後放上我自己的微博,主要針對繪畫的業餘愛好者http://weibo.com/u/3758720253
推薦視頻 實用燈光與顏色。
雖然我 說的不多,但希望告訴你的是,尊重你的眼睛,描繪它看到的色彩就足夠了,不要太把色彩的規律當成定律,這隻會局限自己。我們每個人對色彩的感知是不同的誠然可以練習也不要讓主觀意識代替你的眼睛。
這涉及到美術色彩的基礎知識,我可以回答些皮毛。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純度(飽和度),明度(亮度)。
一個屬性:冷暖傾向。
首先,即使不考慮屬性,也不至於變成素描。因為素描的就只與明度有關,這個明度包括物體自身的「固有明度」(在素描基礎教學中經常被稱作固有色),以及光源。
既然題主提到了一種固有色,那麼色相這一變數可以暫時排除。純度也會由於物體的質地與光源的不同,呈現出變化。最典型的就是反光造成失真(比如瓷器上的高光就是比較極端的失真),在畫面上表現方式就是降純度。所以還不至於畫成素描。
冷暖傾向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這裡只談一些我對主觀因素的愚見。這種主觀是相對於寫生對象(實體)來說的,對於畫面來講它仍然是「客觀」的。畫面是有一個主題的,或者說基調,它自身就呈現出一個冷或者暖的傾向,這冷暖有些類似於「通感」的概念。局部的傾向於這個主題傾向的關係是對立或統一的。比如,當畫面中表現的環境是冷的,而明度又普遍偏高,那麼有時候反射光的部分可以是冷傾向的,而與之相對的暗部就是暖傾向的。
至於這種冷暖的變化是否隨著明度的變化趨勢而呈現出一個冷暖程度的趨勢,我也有些疑惑的,坐等專業人士回答。請按照你對你「顏色」的現有理解依次閱讀。
1、素描中的任何物體沒有固有色,請參考任一一部黑白電影,然後猜測人物服裝究竟是什麼顏色。如果你還能看出紅裙子綠褲子,請聯繫任一考古學家,告訴他兵馬俑當年的顏色搭配,慫恿他出論文,然後列席作者。
2、素描中的物體是能體現出顏色區別,因為這些物體進入你眼睛裡的,都是反射光而非光源,如那些蔬菜水果瓶瓶罐罐。(別告訴我你成天畫的都是太陽、開著的顯示器、亮著的檯燈)那麼整個世界的不發光物體反射光波長的量,還真是有區別,一般繪畫色彩中有「明度」一說。以顏料來說明,你能買到的純色顏料中,酞青綠和氧化鐵的反射率就是不同,所以黃色看起來亮一些,藍色看起來暗一些。但,這歸根結底根本不是顏色的事情,而是材料的問題,萃取工藝的問題。在光源中,最純的藍和最純的黃,它們是一樣一樣一樣的明暗。(我為什麼用顏料舉例,基本上它們能代表現實反射光物體固有色相對較純的了)如果你要畫一個罐子,上面有兩朵花,一朵紅,一朵藍,這兩個顏色都很純,畫成一種灰即可。老師問起來,挺直腰桿告訴他,「在光譜中,這兩種顏色是一個灰度」(你的繪畫老師能不能反應過來你用了光源色理論還不一定)。或者,藍色較紅色的暗一點,老師問起來,你就說「藍色比紅色反射率低」。再或者,紅色比藍色暗一點,老師問起來,你就說「經過我詢問家中玩收藏的親戚,這種罐子的藍色顏料附著力比紅色顏料高。」
3、素描中的物體是能體現出顏色區別。但是,有區別,你能理解這些區別,不代表別人能區分出這些區別,為毛?因為任何人不可能在看黑白電影中的裙子,就能腦補出————這到底是一個最純的藍,還是有一點點暗的黃?所以不同色彩的明暗,不是單單看反射三原色紅黃藍來區別,還要看顏色本身是否融合了黑色與白色。也就是說你畫一筆灰,我能理解成各種色彩毫不為過。所以,不要糾結固有色本身的問題,而應該著重考慮顏色添加黑和添加白的程度,粉紅絕對比大紅亮,因為粉紅色加白了啊,赭石肯定比大紅暗,因為加黑了。而你對照的工具就是你手上的水粉顏料,物體顏色比純色顏料偏白的,就H系,偏黑的,就B系。什麼?你只畫素描不畫水粉?——你贏了!
4、顏色冷暖這種心理學領域的,千萬別迷信。。。。一千個患者就有一千個弗洛伊德。。。
5、檸檬黃再亮,也亮不過白,謝謝!
6、兵馬俑?哈哈,通過分析材質反推很容易得到嘛。。。。。。。哇哈哈哈哈哈哈第一:你說的固有色應該是指絕對白光環境下,物體呈現的顏色,但是萬物相互影響,環境中會反射出來很多其它色光,這些加以考慮。
第二:顏色的冷暖很大意義上來源於對比。如果是冷光源的話,暗部會暖一些,反之則冷。
對比不止是環境因素,還有很多心理因素在裡面。
如果只是繪畫的話,那就放開手腳去畫吧,因為畫家並不是數學家啊。
單個物體就找冷暖.亮暗面之間的冷暖變化.物體本身與背景氣氛的冷暖變化.
另外..亮冷暗暖這一類的東西並不是絕對的..就算是要背室內室外的情況也是不一樣.平時寫生要多注意自己的主觀感受.
From《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也許你可以把自己變成人肉顯卡,使用那個類似於延遲渲染的畫法?
分別在獨立的塗層上化固有色、漫反射強度、鏡面反射強度、炫光,然後混合起來……
畫面上沒有顏色,到底是因為什麼造成的?是眼睛看不出色彩的變化?還是根本不知道畫什麼顏色?
建議先仔細體會色彩三屬性 :
明度
純度
色相
仔細體會和分析優秀作品,看看它們是用和利用三屬性和對比原則來經營畫面的,不同的風格又有什麼樣的側重,特別是印象派的作品,色彩甚至超越空間的塑造而變成了主角~
另外要注意分析,尤其是光源色,固有色,環境色,三者之間的關係,要仔細體會,因為他們都會彼此發生關係,這對三屬性的變化都會產生影響的
貼幾張我最喜歡的畫家之一索羅拉的畫,你體會體會大師的色彩運用,尤其是變化豐富的暗部的色彩讀書筆記,就這樣。
答案很簡單很多人都說了是環境色。
但我不覺得這個教科書式的答案po主會不知道。
po主有沒有想過一開始色彩寫生的基礎是建立在觀察上的?
在規律化的考學式教育里,一個蘋果怎麼畫,畫幾筆是可以背下來的,一般靠桌面的那塊會處理得偏藍色(強行無視任何環境色),因為藍色作為冷色和黃色紅色等暖色對比度好,不會嫌臟,出效果。
為什麼會有這樣速成的技巧就是因為大部分人還是不懂環境色到底怎麼用,或者有這個意識,但根本用不好。m
如果你不想用這個方法,說回觀察。還是拿蘋果說 ,如果讓你觀察一個蘋果,你能看到什麼顏色?可能有一點黃,大部分紅,還有一點綠,背陰的地方也許還有一點赭石。好了,現在你已經有四個個顏色了。但如果你直接拿這四個顏色往上呼,或者加點白往上呼,那就太業餘了。重點就在於用這幾個顏色調出一個基礎色的變化色來。如果你能做到每一筆顏色都有變化,但又不臟,不碎,那你就小成了。蘋果和別的靜物都是一樣的道理。
小技巧:當你想把黃色調得更淺時,不要光加白,試試加白之外多加一點點紫。想把紅色調灰調深的時候,不要加赭石,而是和綠色混合。試試對比色的搭配,能讓你的顏色更豐富。
紙上談兵終覺淺,最重要多畫,帶腦子的。
祝進步:)
不說各種理論和大師作品 最實際的在畫色彩的時候
1.固有色 光源色 環境色 每一個物體都至少在固有色的基礎上加上另外兩種
2.環境色不僅指蘋果旁邊的梨的顏色 還有襯布桌面 風景室內一角另說
3.冷中有暖暖中有冷 冷暖色調永遠不要孤立 假設向問題問的 如果物體偏暖光源冷襯布冷 那麼物體亮部通常仍然偏暖 亮部邊緣加冷色 暗部暖加環境色加襯布色
反之同理
3.高光冷暖跟光源色走
4.冷暖永遠先看整張畫的大色塊冷暖和諧嗎 不要太糾結一個小物體亮部暗部
5.根據質感在暗部加環境色 例如光滑的釉面罐子的環境色可以畫的純一些 暗部反光不明顯的就把環境色畫臟一些 淺色襯布給每個物體的暗部反光都要表現的比深色底明顯
6.純度區別物體前後 明度就是素描的黑白灰關係 色相區別物體固有色
7.最不能用理論來概括的我覺得就是色彩了 還是在畫的時候體會 按照規律教條畫的色彩真的不會好..很刻意
8.根據問題默認回答的是一張普通靜物色彩
簡單講 最有用的方法肯定是臨摹 臨摹的時候多思考 思考范畫是如何運用顏色的豐富性來塑造物體 如果悟性較差又想短時間內提高還有一種直接的方式 就是 背顏色 把一個蘋果臨摹十幾遍 把用色背下來 多背幾個 起碼寫生或者默寫的時候不會那麼生硬
再稍微講深一些 就是思考思路
首先刻畫一個物體 既有固有色 也有環境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的顏色 比如一個紅土陶罐 它的固有色就是紅色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固有色不止存在亮暗部明度的差異 還有亮暗部冷暖的差異 冷暖結合的塑造會比單單運用明暗塑造來的豐富 但做到這點想達到真正的顏色豐富也是不夠的
重要的是環境色 一幅畫 要把畫面當做整體來看待 每個物體都不是單獨存在而是相互影響 這一點很多人只注意到構圖的技巧上 卻沒有聯繫到用色上
打個比方 一幅畫中有陶罐 蘋果 梨 橘子 白盤子下紅黃兩塊襯布
塑造陶罐的時候 暗部反光處必定有蘋果 橘子梨和襯布的顏色影響 而黃色的梨也必然有紅蘋果顏色的影響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白盤子 沒有一張范畫中的白盤子暗部會是非常純的灰色 仔細觀察會發現白盤子暗部都是帶有顏色傾向的 白盤子側邊的暗部應該帶有襯布的顏色傾向 在我打比方的畫中 就應該偏黃灰 而白盤子上如果放了橘子 那橘子在盤子上的灰色投影就應該偏橘灰 通過注意環境色 畫面的豐富性應該會有很大的提高
再深講 就是環境色也要注意冷暖的運用 這點簡單一提 暫時就不做詳細敘述
個人認為物體顏色的豐富度其實是一個繪畫者的顏色敏感天分加上長期繪畫練習的一個經驗積累 既要豐富個體物體 又不能使整個畫面失調 還要具有亮點 這些需要繪畫練習的時候用心思考 營造畫面 以上的建議適宜對初學者做一些啟迪作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
加油↖(^ω^)↗
在最後補充一下冷暖問題 舉一個梨來說 如果打的暖光 最暖的部分應該是中間的灰部 暗部偏冷 亮部偏暖 但亮部的檸檬黃 黃綠等顏色 和一般用於灰部的中黃比起來 還是偏冷一些多觀察就能察覺出一個物體上複雜的顏色變化。所謂亮暖暗冷確有一些道理,但這是個理論不能死記,還是要實實在在的用眼睛去觀察,眯著眼看效果不錯。題主說顏色單調應該只是疏於觀察或者不仔細,記得以前美術集訓的時候常常畫靜物人頭寫生,開始畫之前都會仔細觀察每個物體的顏色冷暖變化光影關係人頭顏色變化和傾向,在思考用什麼顏色表達兩個相近顏色的物體。哈哈這答案寫的好亂,畢竟我數學不好邏輯思維略差,其實就是多觀察多總結。
看了下其他人的回答發現竟然忘記說環境色對物體的影響這麼關鍵的一點真的是智商捉急。關於樓主補充的問題想了想舉個自己畫畫的例子吧:畫偏冷調子的畫的時候,比如我畫一塊藍布,亮面我用了偏冷的淺藍色,那麼畫暗面時,如果我想讓畫面更冷一些我會用藍色加紅色調出接近紫色的那種深藍又偏點紅,這個暗面看上去就還是比較冷的藍色,但可能因為加了點紅顯得比亮面暖;如果我想讓藍布的暗面不那麼冷,那我就會加黃色來調和,這樣暗面的藍就會偏黃一點,並且顯得比加紅的暗面更暖當然也比亮面暖。說了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呢主要是想說冷暖都是相對的,感覺題主總結得有點刻板了,一張畫本身就有畫者主觀感受的東西在裡面,你覺得是啥色就畫上去,並不要過於糾結亮冷暗暖啥啥的,這會拘束咱的手腳,拘束了就畫不爽了。
推薦閱讀:
※畫漫畫時,各種線的作用是什麼?
※人物畫像如何畫的神似?為什麼有些Q版明明誇張還是可以認的出是誰?
※人體結構該怎樣練習呢?
※繪畫的本質是什麼?
※素描的訣竅 有兩個問題 求大神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