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攀比的心態?


如果是才能方面:
  ——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多看別人的優點,多反省自己的缺點,牢記「三人行必有我師」,逐漸改掉「羨慕嫉妒恨」心理,戰勝自己的攀比心態。
  同時也要知道,每個人擁有的才能都是通過各種學習、鍛煉所獲得,不是我們可以吹噓的資本,不應該用作炫耀的東西。在這點上,要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眼紅別人賺得的,因為一切都可能隨時失去,這種「失去」的機會對任何人來說都很平等

 如果是財富方面:
  ——記住「生態平衡」法則,別人所得到而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或是他的付出所換得而自己沒有付出,或是他需要所以得到而自己不需要所以得不到,不必過於介懷。
  比如有些人似乎沒出什麼力就得到了很多收入,我們可以這樣想:他為得到這些,付出了多少腦細胞、多少不眠夜、多少心思和精力?而我則沒有損失那麼多精力、時間、平安和腦細胞,所以我沒有得到;而且,他們得到的那些東西我真的需要嗎?如果我不需要,我何必為此焦慮?這麼一想自己的心態就平衡了。

  要戒掉攀比心態,首先要解決自己的驕傲。因為驕傲會讓人誇大自己的長處,使人喜歡站在高處看他人,更容易察覺別人與自己位置的高低差別,看重別人是否升高。若學著去除自己的驕傲,學會謙卑待人,看別人都比自己出色、優秀,就不會在意別人與自己的位置孰高孰低,也就不會去攀比了。


去幾個地方獃獃:
新生兒出生醫院,殯儀館,墓地,重症監護室!


是驕傲、虛榮、嫉妒和報復,支撐你走到今天。你的成長依賴這些負的能量,而非天生的善良。

攀比不一定是壞事,而是看你用在什麼地方,如果是嫉妒別人的才能,你可以通過正常途徑自己也可以獲取,但如果只是羨慕別人的身家,為了裝逼而攀比,那壓根沒有意義,所以學會利用自己的負能量。


最有效的方法是,時刻告訴自己不要裝逼。


攀比的根源是我們本能的渴望被認可,渴望安全感,即我們渴望被愛,以此讓生命得到更好的生存與延續!這是造物主的意志在我們身上的呈現,我們往往不自覺,而以為是我們自己的意志(沒有覺察到這個真相的時候,我們往往如此執拗)。但是我們的智力通過冷靜的反省內省是可以窺探到造物主的這個秘密——意志,所以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個意志進行反抗,聖人的淡泊名利、慈悲為懷就是成功反抗的典型。

有朋友總渴望贏過別人,以此獲得外界的認可與慰藉,並經常因達不到該目標,而陷入痛苦煎熬的慢性自我折磨當中。這其實是一些普遍的現象,並非個案,我們習慣於向外界尋求慰藉,而不善於通過內心的反省、覺醒以獲取心靈的慰藉,原因在於我們不曾真誠的面對自己,不了解自己,無法確定人生的志趣,某種程度而言,是沒自己的表現。(有人以贏過別人為人生志趣的情況除外,暫不做討論,因為他已經在做自己。)

因得不到外界的認可、慰籍,而痛苦壓抑,淺層原因是我們恐懼被遠離,深層原因是我們渴望存在感和安全感,根源是對死亡的焦慮,對生命終將消失的抵抗。我們希望生命可以活得順暢安全,別人的讚許認可肯定,是一種愛意(泛愛)。我們希望獲取外界的愛意,以此來確保生命的質量與安全。人類從遠古以來就是集群生活,以泛愛連結抵抗危險,而泛愛的表現往往體現在認可的行為。這些形式形成了文化傳承下來,形成了基因傳承了下,人類的這些渴望就成為了一種本能。然而社會的發展已遠遠快速於文化意識的改進與基因的進化,故顯得我們文化意識與基因意識相對滯後,這時就需要通過內省來覺悟,獲得通透的自我。

相比於向外界尋求認可與慰藉以獲得安全感,內心的覺醒才是最優的方式。因為社會的標準是一種集群歸納的東西,是失卻個性的,這對個體而言往往並非契合;而大眾個體又善變不定,要獲其持續的認可幾乎不可能;所以人一旦過於渴望外界的認可,往往就會陷入世俗大流之中不能自拔。而內心的覺醒,是最高層次的自我認知與接納;遵從本性的指引,確定的人生志趣,更是符合個性的,這也就鎖定了發展方向,不會導致經常性的迷茫,而得以在志趣領域獲得持續的發展,成就最好的自己。此刻社會的認可,往往不請自來。

所以,人一旦沒有自知之明,沒有志趣,做自己難;心有不甘地隨大流做社會大眾普通的一員也難。人總要找一支點,由於無法向內獲得心靈覺醒,故而向外尋求慰籍,以求得片刻的存在感與安全感。我們到底是無法進入內省狀態,還是深感內省太累而疲於面對呢?抑或是不敢如實地面對空洞的自我,不願接受歲月流逝多年卻無一技之長、無所建樹的自己呢?不管何種緣由,路徑都只有一條,那便是唯有過了內省這一關,才能迎來蛻變。

與其如此迷惑與痛苦的陷於「為何要得到外界認可才能釋懷」的漩渦,此刻不如好好關注當下這渴望之情緒,觀照它,追問其根源,像剝洋蔥一樣層層追問。自問為何有此渴望,因何產生,假如因A原因產生,那又是什麼產生A呢?層層追問,一定會找到答案的,最後就會發現很多欲求經過如此往深處追問,都會集中導向一個根源。

我們只有獲取這個認知,才能做到接納自己,做自己,獲得生命中最美好的遇見!


攀比,從一開始,若你參與了這個"比"的過程,那你註定就是個輸家,慾望無止境,當人的心理需求上的追求大於實際能力上的兌現,而又要立志的在這場比賽里當永遠的人生贏家時,那麼整個過程中你註定是活的最累最抑鬱最不幸福的那一個,人的一生棋逢對手無數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是自己,每個階段每個選擇,贏了自己才是王道!


充實自我,明白自己幾斤幾兩.


重新塑造價值觀,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一個大姐給我講過一個事兒:

她年輕的時候,貧富差距沒有那麼大,大家過得都差不多,平時也就是比比成績比比工作什麼的

她一個小姐妹,一直屬於成績好工作好很驕傲的那種

然後她們一起去參加另外一個小姐妹的婚禮

發現新娘居然嫁了高幹子弟,過上了條件相當不錯的生活

那個小姐妹,參加完那個婚禮,回來就-跳-樓-了。

。。。。。。。

古語有云: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主席說得好,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過好自己的日子,別讓不甘心毀了自己眼前的生活。人在每個維度上都能找到比自己強的人,也都能從別人身上找到優越感,但是優越感不應該是幸福唯一的來源。

如果lz不能平復自己的心情,覺得意難平,絕交就好了。又不是一定要做彼此的天使,為了避免矛盾,漸漸疏遠也是個好選擇。


你拿什麼和我比?


攀比的心態是一種動力,但是出了不好的影響不是這種心態不好,而是你的性格不好。比較之後認識到自己的差距,想要有攀登的勇氣。本是一件好事,而你比較之後卻怯怯然的顧影自憐。又怪得了誰呢。


如果因為怕落後,怕不被接受而不斷攀比,是很痛苦的。

首先,要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敢於做自己能成為的自己。

其次,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接納別人的優點,不是盲目的羨慕嫉妒恨。接納自己的不足,寬恕自己。

最後,每次比較以後能夠正確的做出取捨,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範圍,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可能最後一步是最難的,牽扯到慾望的平衡。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喜歡什麼,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攀比就會是一個不斷歷練自己的過程。


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1.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這是核心。

無關乎核心的事,就可以不那麼在乎。


先改掉看到淘寶貨就嘲諷的心態


攀比的心理一定不好么?嘗試看利用它如果你夠自覺的話。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自己足夠強之後,讓別人來攀比你。


不與別人盲目攀比,自己就會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標定得太高,自己就會歡樂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會遠離痛苦;不是時時苛求自己,自己就會活在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會輕輕鬆鬆。


人對自我價值證明有天然的渴望,所以人與人相處,自然就會出現心理競爭與比較。這種心理競爭並不是壞事,能夠激發一個人奮發向上,通常人會使用這個字眼,要強,而不是攀比來形容這種狀態。但是一個人自己心理其實是自卑的,然後通過攀比來踩那些下層的人來證明自己,那就比較可悲了。我提供一種走出社會財富鄙視鏈的方法:至少對我個人還是蠻有效的。

第一:財富的多少與一個人的智商沒啥關係:

有很多人肯定反對我的觀點,但是你看歷史上被埋沒的人才,窮困潦倒的各路書生,何其之多。傻啦吧唧的人發財也同樣很多很多。有的人啥都不會,就會搞吃的,然後一年就能賺幾十萬,加上節省,很快買了房子,碰上房子暴漲,然後就發財了。這樣人我認識好多。我不是說他們都很笨,但是他們當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小學都沒畢業,比那些受到良好教育坐到辦公室的白領的財務狀況要好很多。

第二:財富的多少跟一個人的品德沒啥關係;

這個我就不廢話了,大家都懂。

第三:財富跟一個人對財富的渴望沒啥關係;

有很多窮人特別想發財,但是就是發不了財。有些人不那麼關注財富,無意中就很富有了,這很現實。這不是雞湯,我只想說一個很顯然的事實。

既然財富反應不了一個人的智商以及品德和奮鬥的意願,那麼這樣的攀比有多少價值呢?。希望這樣的觀念能幫助一部分人逃離這種鄙視鏈和過分攀比的心理。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風有風的自由,雲有雲的溫柔,沒必要模仿。你認為快樂的,就去尋找;你認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認為幸福的,就去珍惜。沒有不被評說的事,沒有不被猜測的人。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不要太盲目追求某些東西,做最真實最樸實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攀比的心態,你改不了,我也改不了,所有人都改不了。

因為你在這個社會就要競爭,就要攀比,就要尊崇「勝者生存,掠者淘汰」的自然法則。


虛榮心,裝逼的快感,閑的蛋疼。方法自己體會。


推薦閱讀:

活得太走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正為哪些事焦慮?焦慮的時候,你會做些什麼?
為什麼有的人「偷偷學習,不願讓他人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心態?
有哪些態度和行為,大多男生習以為常,卻讓女生覺得很low很討厭?
為什麼蒙牛一出問題就罵聲一片,可口可樂有農藥了卻沒有那麼多聲音?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TAG:生活 | 心理學 | 日常心理分析 | 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