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自己產生好為人師的心態? 提高個人修養? ?
因為自己從小喜歡觀察人心理活動。常常上網看文,喜歡看書。相對於一般人來說邏輯相對成熟,知識體系相對略多。 我也能深刻的知道自己對比這個世界多麼無知。但是每當我遇見一些很「愚蠢」的人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去插幾句話,同時態度上,語氣上會顯示出鄙視或輕視。 我知道這樣不對。我應該尊重他人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環境。他們身上也有我可以學習的東西。但總是無法阻止自己。 以上引號愚蠢。一般是指不符合邏輯,誇大其詞,自以為是,對生命和人生看法總是無聊沒勁,發表一些非常扯淡毫無證據基礎的結論的人的話語。 我知道這種好為人師的心態可以帶給我虛榮感,抬高自己,增加優越感和存在感。 知道和邏輯不在同一條線上的人爭論也毫無意義。 請問如何從內心真正的克服這種心態? 大家對邏輯混亂的人或言論,是真的不在意還是只是為保持修養形象強自忍受?
我也是一個好為人師的人,正在努力改變,希望與君共勉。
1.好為人師的客觀因素在於,你相對於身邊所處環境中的大部分人來說,認識上可能更成熟有邏輯些,而你身邊其他人的三觀可能還處在你過去的認知。也就是說,你的社交圈應該升級了。應該去結交更多比你年齡大,能給你意見,幫助你成長的人。而這些前提是,你得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戰鬥力,來加入更高級的社交圈。
2.好為人師和自大,是我最近總在思考的一個自己身上的問題。不僅僅來源於書看得多,而是目前你取得了一些小成就,然後多了很多無謂的恭維。或者說,你在思考人性、心理方面之後,在自己平時應對一些事情時,確實成功了,對,實踐證明這樣是會成功的,而其中的技巧又只有你知道,所以迫切想告訴除你以外的任何人。那麼要解決這個,當你有了一個新發現,不妨把它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寫下來,要有理論和事實的支撐,或者回答知乎問題,相信我,將自己的觀點寫下來百利而無害。在寫的過程中,你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同時也是一個冷靜的過程,那種發現新大陸的熱忱會慢慢冷卻下來。
3.事實上,那些觀點如果你不說出來,放在心裡,就不是好為人師了,而是洞察世事。這樣會很有城府,嗯,而且我覺得,按照我們的性格來說,會憋出內傷。所以,還是寫吧。我開始注意到自己這個問題之後,會經常寫日記對自己進行總結。雖然亂說話、好為人師這類現象還是經常發生,但是比起之前來已經好多了,很多時候都會提醒自己避免。而且,每次都會總結自己又說了什麼,什麼不該說,進行反思,工作中也樂于思考,對自己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加油!
好為人師與悶聲發大財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兩千多年前的孟子便這樣一語道破天機。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極其愚蠢、充分暴露自己缺點和無知的行為。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樂此不疲,我就試著來剖析剖析。 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人,根據我的觀察,好為人師的人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1.總覺得自己比別人能;2.總覺得別人笨;3.總覺得能教別人是件了不起的事。
我比你能,我比你懂的多,我當然要教你咯。你看我走了那麼多地方——北上廣深都去過了,讀了這麼多書——知音、故事會期期不落,見了那麼多人——網上看過那麼多網易的跟帖,我已經擁有了豐富的人生經驗,所以我比你厲害,我要教你。你看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有房子不買為什麼租房子住,為什麼還忘不掉你那個沒錢的男朋友,為什麼還不懂得為自己投資,你真是太傻了。你這樣混下去是沒有希望滴,讓我來為你的人生指點迷津吧,不用太感謝我,我樂於助人,你就叫我雷鋒就行。
啊呸!你是誰啊?
不要總覺得多讀了兩本書、多看了兩個網上的帖子你就比別人能了,你所知道的也只是你頭頂上的那一片天。不同的人生差異你確定都能跨越?別人的所作所為一定有他的理由、心酸和無奈,你不懂他曾經的經歷,你也別妄言人家的現在。你的指指點點不過是在表達你自以為是的優越感,而實際上這優越感不堪一擊。
曾經讀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經歷了一個殺手所經歷的一切,你會理解他下去的那一刀。每當看到我身邊好為人師的人,我都想抽他一個嘴巴子,然後告訴他,你懂個屁? 好為人師的人就是這樣利用自己的無知和傲慢,成為別人眼裡的笑柄,而且他們從來都不自知。他們不會覺得,妄加評判別人和給別人的人生支招是多麼可笑。
來說說事情的另一面:悶聲發大財。這句話的出處不用我多說,我認為長者是一位真的有人生經驗的人,而且他非常智慧地將這種人生經驗表達了出來,他已然成為我的崇拜的人之一。悶聲發大財是與好為人師截然相反地人生態度,人只能相信你自己,憑藉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思考來面對這個世界,悶聲是一個幾乎沒有錯的方式,悶出了深度,悶出了內涵,悶出了修養。
共勉吧,少年!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負能量的自白(微信號:fnldzb),原創乾貨文章分享。
題主好,先說結論:批判這種社會意識所對應的社會存在。
原來的我也是這樣,稍微有點兒什麼「收穫」或者「心得」,尾巴就翹到天上去了,巴不得全天下人都能知道。直到後來聽到四個字後醍醐灌頂。
其實這四個字也是一個詞—— 良師益友。
「良」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有比較級,有比較級則意味著相對性。相對於自己而言,每當有點兒收穫和有點兒「進步」時就說明自己比原來的自己要「良」,要好。但是,相對於他人而言,自己的所知所想就一定比他人更客觀,更深刻么。
(插句題外話,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看到的只是別人想讓我們聽到的看到的。私有制下,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把真東西分享出來的,你在笑別人的時候別人或許在心裡笑你呢。)
如果把「良」看做形容詞,那麼這裡的「師」就是一個名詞。能做老師就說明某個人暫時在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要比其他某些人懂的多那麼一點點,理解得更深刻一點,這樣才可能保證自己輸出的觀點對他人切實有「益」。準備輸出觀點前應當再次捫心自問,自己在這些方面是不是一定比他人理解更客觀,更深刻。
我們知道「益」也就是好壞的意思。那麼這就涉及到價值判斷的問題,也就是說自己即使在某一或者某些方面比他人理解要深刻,但他人一定就需要理解這些方面么,不一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如果我們分享的東西不是他所需要的,我們眼中的再好也對他無益。但是,有一種事物對所有人都普遍適用,這種事物就是科學思維方法。
(說到這裡來了,分享一個叫 Systematicism的公眾號, 主要是做科學方法論的科普與推廣。
主要內容是以系統論(系統科學哲學)為核心,兼收集合思想,統計思維和公理化方法等多種科學思維方法。希望對各位能有點小小的幫助。如果覺得好的話也可以推薦給其他人,畢竟,好的東西因可以被分享及幫助他人而好。)
「友」這個字往往與一個詞緊密相連——人以群分。 實際上,人與人之間往往在共同勞動和學習中才能建立起親密的友誼,即使彼此天各一方,素未謀面。「友」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彼此間以平等的心態交往,而這個世界的大環境是講究等級的,也即人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會不自覺地與他人相比較以獲得優越感。其實很多時候自己沒有意識到,分享的初衷不是為了輸出觀點以幫助他人,而是顯擺自己比他人在某一或某些方面高人一等,「老師的名義」。
其實到目前為止,就我自個兒而言,我認為"友"是最難的,做到「友」要比做到「師」更難。
大環境時時刻刻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而且二十年來都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改起來真的是很難。
根據以上分析如果要改變自己的這種心態必然要批判這種社會意識(不平等)與之對應的社會存在(私有制),至於如何批判,公眾號里有詳盡的科學分析,有興趣不妨一閱。
如果不想被身邊的環境(包括網路)同化,最好能與一群人一起學習進步,在批判的過程中彼此鞭策且互勉互助。
祝好!
你那個不像是」好為人師「,而像是顯擺
好為人師,也是有技巧有策略的,一般不會直接打臉然後再教訓吧,最起碼應該讓人能夠接受你的觀點,你駁了他面子,他會認真接受你的觀點和知識嗎??
你得承認,有時候你認為」愚蠢「的觀點,在別人看來,是有道理的,而且有一定的理論和事實支撐的,如果你連這個都沒弄明白,就去」好為人師「,那顯然,你這個老師還不合格。
好為人師,需要知道得更多,更全面,方法也要更合理。
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準備得還不夠好,還得繼續讀書。請首先把你的「如果」改成「如何」
推薦閱讀:
※自信是否應該建立在實力上?
※如何克服對狂犬病的恐懼?
※靦腆害羞是缺陷嗎?
※為什麼越富的人越努力?
※如何戒掉超級嚴重的手機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