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的地方感到孤獨,原因何在?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熱鬧是別人的,
與我無關。
與人無關。
就算和朋友們出去玩,在某些時刻,我們難免好像神遊天外,搭不上話,也不想搭話,就算一起嘻嘻哈哈,內心還是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人多依然孤獨」會不會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煩惱呢?
我們時常對於自己的同伴有一種理想化的想像,但這就如同緣份一樣,很多事情是隨機的。而友誼有時候也是隨機的,或許你沒辦法完全決定自己的朋友是誰,但你還是可以選擇要不要相處。這種內心想得很理想,但相處上又覺得還好的差異,常常是讓我們有一種雖然在一起,但好像又有一點不甘願的感覺,想要融入但又捨不得的困境。
雖說這個困擾好似自身內心創造的困擾,但這個「人多依然孤獨」現象實在是太過於普遍了。
為什麼我們不會因為跟人在一起了,有人陪伴了,就不會感到孤獨了呢?我們是不是自己把陪伴的標準拉太高,已經超乎於太多只是單純陪伴而已,所以就因此感到孤獨?這種孤獨不是身體或外在現實上的孤獨,而是內心認同與歸屬的孤獨呢?
心理學家進行了研究,嘗試去討論感到孤獨,與個人社交網路的大小之間的關係。當然,他們很自然地發現,朋友的多寡跟是否感到孤獨只有輕微的相關性,也就是說這並非必然的相互決定因素。我們不一定會因為朋友很多而不會感到孤獨,而我們也不一定因為常常孤獨而就代表朋友很少。
事實上研究展現的結果是,有時候朋友越多認識人越多,反而更容易感受到孤獨的感覺。
孤獨在心裡中其實是一種情緒,但這個情緒帶有一些背景信息,以及驅使我們行為方向的功能。當我們感到孤獨我們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在內心告訴自己可能缺乏真正自己想要的社交生活,那種內心因為孤獨而延伸的不適感,會驅使我們去尋找更多新的認識朋友的機會。
當今社會的氣氛,雖然認識到朋友的機會越來越容易,社交頻率有時候甚至超乎我們想像,但我們不一定能因此獲得有意義的接觸與認識。你一定也會感嘆,認識朋友很容易,但深交的沒幾個。也因為我們知道得越來越多,渴望也就越來越多,我們不再只是想要認識人或是有人陪,我們更想要有一個懂我的人陪,或是能與我一同創造某種意義的人陪。
或許再早個十來年,大家普遍還是羨慕那些擁有大量朋友的人,但隨著我們的孤獨感受越來越強,再多的朋友也無法解決我們對於富有意義的關係的渴望,我們開始寧願擁抱幾個摯友,也不想要一群玩伴。
至於什麼是摯友,什麼又是有意義的關係,才會讓我們不再孤獨呢?
相互的自我揭露依然是一個很本質上的決定因素,唯有真誠自我狀態的交換,我們才會覺得自己花這個時間在朋友上是有意義的。如果我們在互動的機會中,都能嘗試去揭露某些關乎自己的信息,當我們離開這段接觸後,我們也才會有一種自己的需求被滿足的感覺,這種需求滿足也讓孤獨感覺下降。
一段有意義的社交關係,有時候很簡單,對於能否讓自己不孤獨來說,只要每次互動我們有機會多認識彼此一點那就足夠了,而我對面這個人也讓我多知道了一些別人還不知道的事情,讓我自己不僅感到重要,也覺得自己不是孤獨一人在世上不被別人重視。
好像事情就是聽起來這麼單純,有意義的互動起緣於一種相互理解的嘗試,而理解不是強求的,而是通過不斷的交互自我揭露而去交換達成。所以如果你朋友很多,但大家都只是認識彼此一點點的生活,孤獨很自然就會由心中而生。
反過來,就算你只有一個朋友,但你可以重頭到腳地講出他的情況,而且對方也贊同,那你也不太容易覺得孤獨。
你或許會說,要跟別人分享你說的容易,但我有時候要說出來都很難。原因在於很多人都在人生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機會鍛煉自己的社交技巧,他們可能無法創造話題,甚至不能跟上別人的話題。因為太過於強調自主性,太過於專註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所以即便參與了社交活動,還是某種程度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找不到人分享也會孤獨,不知道如何跟人分享也會孤獨,這就是我們的困境。
有時候我們把社交活動看得過於嚴肅,當成一種作業要做,這時候我們會儘可能地保持低調,用一種很冷的狀態去減少別人對自己的覺察,要不別人就覺得自己冷漠,要不別人就覺得自己緊張到不知道如何互動。
另外一種人則是什麼都想要講,總是噴出很多想法與抱怨。雖然說了很多自己的事情,但也因為沒有了解到對方的狀態,讓這場互動變得很自戀,很沒有感覺,也很孤獨。
不管是哪種極端,自顧自的說、還是冷漠對待一切,都讓跟你互動的人很難有什麼樣的共鳴,也很難有上面提到的有意義的互動。這時候,對方就會在心中冒出「人多依然孤獨」的痛苦。而你回頭觀望這一切,也因為對方生活缺席在這個互動中,容易感到「人多依然孤獨」的痛苦。
那麼,當發生「人多依然孤獨」的痛苦時,要如何去面對這種痛苦呢?
或許你可以歸因於沒有交到好朋友,也或許你可以歸因於你社交技巧太差,沒有好好跟人互動,而導致這一切看似如此孤獨。所以你可以告訴自己,外向與否或許跟會不會孤獨沒那麼直接的關係,朋友多不多也是,孤不孤獨與有沒有發生有意義的互動有關,然後再回頭看看自己是如何對待每一次的人際互動。
你是那種總是對人很冷淡、反應很少很防衛,但又喜歡跟別人說自己沒什麼朋友,常常孤獨的人呢?還是那種,很喜歡跟別人分享自己情況,但總是分享很多負面的、鋪天蓋地的信息,但卻忽略別人,事後總覺得講了很多卻沒人懂好孤獨的人呢?
或許「人多依然孤獨」的痛苦只有一種唯一的解法,那就是持續提醒自己去嘗試了解別人,多問問別人的情況,以及努力分享自己的情況;減少自己想要隱藏的心態,主動去創造有意義的互動。
分享與自我揭露永遠是避免孤獨的必要條件。
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先來說說我自己吧。
我喜歡熱鬧,尤其是很多好朋友待在一起的時候。而且我在好多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不會呆在一邊,我會盡量參與大家的話題,盡量說點好玩的段子來烘托氣氛。所以每次有集體活動的時候我們都會聊的很嗨,玩的很盡興。
而當一個人待在一個房間里的時候我一開始就會很無聊,每次都會放歌放到特別大聲然後玩玩手機逛逛知乎。之後靜下來心我就會想想這段時間我幹了什麼,想想以後需要做什麼。然後翻開書沉下心看好幾個小時或者看一部電影。
之所以題主會有這種想法我覺得是:
因為和這些人沒有建立連接 (bonding / connection), 無論是情感、精神/思想、還是身體上的。
孤獨與人數多少沒有多少直接聯繫,而是你在意的人沒有在意你;或者這個環境不是你所喜歡的,
說明你該換個圈子混,要自己努力尋找同類人,不要被動社交。還有一個可能是見面頻率不對導致無聊。
因為人群中沒有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強烈的對比,世界如此喧囂
要麼覺得自己鶴立雞群,要麼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或許你談著多大的業績,又有多好的項目;或許你談著柴米油鹽,為著生計而愁。但在虛榮或者是訴苦水的背後,越發覺得外界與自己無關,因為誰也不能敞開心懷,或者笑容或者淚水,誰也不知道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打算。唯有孤獨,此刻顯得最值得信任,最有安全感!總之一句話,就是一種「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感覺。人連另一個人的世界都很難理解了,何況是一群人的世界,反過來靜靜地發現自己、探索自己也很好。如果孤獨能真正的做到懂自己,那也沒什麼不好。有人刻意去誇大孤獨的意義,或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最怕的是因為孤獨而變得閉塞,憤世嫉俗。如果能合群,誰也不願意孤獨。但許多人刻意去合群,才顯得越發孤獨!
記得我聽李宗盛的『寂寞難耐』時,就是這種感受。
其實,體會就好。人多時候最沉默笑容也寂寞——劉德華的歌
走在人海中
四周都是不認識的臉
像是都熟悉可是都不認識
他們和你擦肩而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
而你漫無目的的走在其中
和他們的身體相撞
可你看不懂他們
也不明白自己
他們的熱鬧似乎也不屬於你
這個時候才是最孤獨的
你會感到孤獨是因為落差感,習慣以後你可以試著享受孤獨。
孤獨這事兒,跟人多人少從來都是沒有關係的,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推薦閱讀:
※是否思考越多就越迷茫痛苦,思考究竟是不是有益於人的?
※怎樣才算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如何做到?
※周圍的人與自己三觀不同是怎樣一種體驗?
※是孤獨讓人思考,還是思考讓人孤獨?
※大家是怎麼面對人生低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