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思維及習慣才能養成風雨無阻 堅持不懈 充滿行動力的性格?


理性做出詳細的計劃,嚴格管理時間,把計劃的任務當闖關來完成…


具體的:

考慮自己會因為哪些因素拖延或者改變計劃,比如計劃學習可能在查資料的時候玩手機,下意識地糾正自己。

不要高估自己的專註力和精力,安排工作時按勞逸結合的原則。

如果計劃沒有完成不要愧疚自責,立即投入到新的計劃中。


1,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這就是慣常的辯證唯物的看待問題,也是教科書中提到的對立統一。在科學界應該是應用不多的,這個主要是我覺得是應用在宏觀的哲學領域,在講究實證分析的科學領域不大適用。不過據說正電子的發現就是因為狄拉克發現電子帶負電,他認為相應的就應該有正電子,這個出處是在一本《讀者》中介紹海森堡和狄拉克的風格的文章。一分為二的看待問題,不至於讓人陷入極端,使人看待事物比較客觀。

2,貝葉斯定理或者說是相關因素法。貝葉斯定理在概率與數理統計中佔據著比較重要的地位。貝葉斯定理的原話是:貝葉斯定理是關於隨機事件A和B的條件概率(或邊緣概率)的一則定理。其中P(A|B)是在B發生的情況下A發生的可能性。定理描述的很簡單,但是應用相當廣,而且已經深刻影響到當下的社會生活,在美國大選預測,在谷歌搜索的基礎理論框架上均得到了採用。雖然是個數學定理,卻也是個相當有用的思維方法。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陶哲軒的《解題成長與快樂》一篇介紹他的解題思路的序言里就有體現,數學的整體解題思路,很重要一點就是找到與問題解決相關的條件定理或者模型等等。所以一般記憶力好的人學習成績很突出的原因就在於此,他腦子裡能調動的模型或者思路,定理比較多所以解題就相較而言輕鬆。陶哲軒在《解題成長與快樂》中的破析問題等暫且不表,他在改良題目以後,然後就開始納入與問題相關的定理,公式,找到與問題匹套的公式,數學難題迎刃而解。貝葉斯定理也是我比較推崇的理論。這個定理結合了聯想,結合了干涉,任何事物都是有關聯的,相互產生影響的。君不見學者們所用的論文說的影響因子。某種程度上記憶術的理論也與貝葉斯相關。下文中的「思維導圖」和「魚骨圖」可以說是它的佐證。

3,決策樹式的思考。決策樹的思考就我理解而言就是發散思考 ,所謂的「思維導圖」,「魚骨圖」。當然側重點不一樣,「思維導圖」是從目標不斷的擴展出相關的支撐的條件或者因素;魚骨圖又是追本溯源,從問題目標出發,擴展出形成目標的支撐性原因或者條件。大概像是一般論述里的關鍵詞法。決策樹式的思考,棋類遊戲里比較多,如圍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在加里卡斯帕羅夫《棋與人生》,諸宸《落子無悔》中對決策樹的描述比較生動,通常採用決策樹式的思考的人一般要計算能力比較強,他對記憶力的要求也高。

4,遍歷搜索。現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的搜索方法一般採用的就是遍歷,遍歷搜索數學常見的稱呼就是枚舉法,相信大家在小學或者初中時已經接觸到了這樣的解題思路,就是有多少個寫多少個,一個一個代進去,總有一個命中或者全部答案都羅列出來了。這種思路主要在比較閉合的環境中或者問題的答案數量並不多的情況。這種辦法貌似很笨,但其實在掌握的資源不是很豐富的時候,不確定的情況下,也是可以值得一試的。

5,金子塔原理,商業分析中經常使用到金字塔原理,聞名於世的就是麥肯錫的案例分析。因為時間太久已經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主要也是一個中心論點加幾個支撐性分論點。比較專業,強調邏輯性,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於疑難問題的解決,就是利用結構性去解決。當時懵懂不懂,但是記住了這個字眼,有時候要適當的忽略問題。

6,1997年IBM電腦「深藍"在國際象棋上憑藉強大的計算力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卡斯帕羅夫。不過無論是決策樹和遍歷搜索都會遇到瓶頸,遇到計算力的差距。人有一個優勢就是直覺,可以彌補計算力的不足,在2016年3月份之前,人們一直以為圍棋是人類智力的最後壁壘,不過隨著2016年3月份AlphaGo圍棋軟體戰勝頂尖棋手李世石4:1的結果看來,人類對人工智慧並沒有不可戰勝的屏障,而且人類還不能達到計算機軟體那般的精確度和穩定,AlphaGo圍棋軟體運用的是深度學習網路(CNN)與蒙特卡羅搜索樹(MCTS),咋一看,我也只記住了價值評估。深度學習網路(CNN)與蒙特卡羅搜索樹(MCTS),運用的數學原理比較多,當然也包括貝葉斯定理,它也是先積累了上千萬的棋譜,自我對弈,評估勝負局面,兩個計算機程序分別判斷局勢,然後權重加和選擇勝率高的確定下一步棋,更新棋譜,繼續評估下一步棋乃至取勝。我對這兩種計算程序不是很懂。但是約略可以探知,這種思維方法的優勢:一,模擬。二,局面系統。三,擇優。模擬在很多場合使用過,比如軍事演習,沙盤推演,用戶體驗。局面系統,我覺得就是系統化,機械化,就是要把一些小事系統化,規範化,從而讓人在冗雜的事務中脫身。擇優就不展開談了,文如字義,要的就是可靠的質量。

7,原理法。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埃隆~馬斯科的第一性原理思考。亞里士多德的書中就有這樣的描述:在每一系統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其實他說的就是數學公理。當然這個方法也不是馬斯克第一個提出來的,投資界大佬查里『笀格就在一篇演講里說過一個領域的原理也可以應用到另一個領域。 當然原話已經記不清了,數學原理和物理原理也是可以應用到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啊?是不是對」隔行如隔山」這個論點產生了懷疑,必須的,就科學和經濟領域而言,人家是老師,中國還只是個學徒罷了,況且中國進入現代化改造才不過37年(以1979年為準)。運用原理法需要探究事物的本質,物理和數學相互滲透就是比較妥帖的例子,而且我覺得講道理什麼的,也是原理法的發揮。

當然人們的思維路徑並不只是我目前看到的這些,總結也是闡述了皮毛,或許也有說的不對的地方,第6種和第7種有前面2、3、4的影子,但我覺得還是要把他們分開闡述,貌似5也是決策樹的演繹,利用2,3,4是一種線性的解決問題思路,6,7就是綜合性的啦,需要組合也需要挖掘,想像了。毫無疑問,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最後一片戰場將會是想像力


關鍵是改變的勇氣及覺悟,還有心理障礙


推薦閱讀:

如何合理的制定生活習慣以至於讓自己一直堅持下去?
想變優秀,想改變生活習慣,沒有行動力,不能堅持怎麼辦?
年輕或者小時候,你會因為某個原因認為你在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有時候還有點孤單,可某天突然發現原來有很多人和你是一樣的,有哪些事情?
如何徹底擺脫習慣性晚睡造成早上起不了床的惡習?
高校的學霸們在每天休息時都會做什麼?尤其是備考期譬如司考 語言 CPA等的備考期的學習間隙?

TAG:習慣 | 個人成長 | 堅持 | 性格 | 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