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一般都是什麼心態?
越來越多人崇尚「說走就走」,甚至說不來一次人生就有缺陷,不少人說要去「發現未知的美好」。
而我認為旅行是需要認真對待計劃的事情,至於「未知的美好」即使在計劃完美的旅行中也是能邂逅的。以「說走就走」邂逅的「未知美好」也許不過是其他旅行者司空見慣的東西,說到底就是自己土鱉。
鑒於各有所愛,於是想問一下這到底是一種什麼心態?或者想達到一種什麼目的?
話說當年,我有一個朋友,清早開車去上班,倘佯在北京著名的東北三環上。
北京高峰時間的交通狀況,大家都是知道的,三元橋尤其是一個擁堵的路段。這哥們在三元橋前面堵煩了,一扭車頭,直接上了機場高速,到了機場,買了一張飛廈門的機票,去鼓浪嶼散心去了。
再話說當年,我有另外一個朋友,某日閑來無事,約我出去喝酒。
正逢我當日後天要去版納旅行,這哥們聽得興起,第二天定了一張機票,就跟我去版納玩了。
再再話說當年,我們天南海北幾個朋友,相約走一趟瀘沽湖到稻城亞丁的徒步線路,選擇先在麗江集中小住兩日後一起出發,在麗江偶遇一個小朋友及其女友,他們本只是在麗江過個長周末休閑一下,後天就返回的。結果攀談之下,臨時意動,第二天就跟隨了我們出發去徒步。
===================================================================
那他們是什麼心態呢? 套用一部著名電影的台詞,他們就是「阿庫那瑪塔塔」 的心態,簡單說就是無憂無慮無責任。
他們大抵都是隨性之人,坦白說,有其可愛的地方,也有其煩人的地方。不過基本上來說我還是尊重他們每個人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他們一些特質,確有不敢恭維的地方。
第一個當年那位朋友,頗具才幹,聰慧多藝,其實我蠻欣賞他的,他的工作還是我介紹的。結果工作沒幾個月,這就突然消失了大半周,手機也關機,搞得他老闆(我的朋友)打電話找我要人,我當時也不知道他幹嘛去了,弄得好不尷尬。
後來得知,他再幹了沒多久也就辭職了,基本上,他呆在一個地方的工作時間是不超過1年的。
第二個當年的朋友,我們一起在版納玩了兩周,我就返京了,臨走時,他說他還想在版納多玩玩,於是我就先走了。沒想到,這一多玩玩,多玩了大半年之久,手機早就停機了,他也不主動聯繫家人朋友,晃蕩於版納地區,雲深不知處。
他父母女朋友都非常著急,多次聯繫我找人,無奈我也沒有他的下落,只能盡我能力提供了一些線索。後來他的家人甚至在北京和雲南兩地都報警失蹤,連我都擔心他出了什麼意外,結果大半年以後,這傢伙毫髮無損地施施然回京了。
第三個當年那個小朋友,和他的小女友完全沒有任何徒步旅行的經驗,末了準備給養,是買了一大包奶糖上的路。一路上吃我們的給養,用我們的帳篷,幸好我們攜帶的給養還算有些富餘,節衣縮食,堪堪堅持到了最後。所幸的是,這二位小朋友雖然沒有絲毫戶外和徒步的經驗,但是身體素質不錯,路上沒出太大的岔子。
總得來說,這一類朋友,在我的印象中,留下了深深的「責任虛無」的印象。
要麼確實是和這個世界之間了無牽掛,要麼確實是從未把責任二字放在心上。
和這個世界了無牽掛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我們大多數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責任。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為人夫妻,為人同事,為人朋友者,其實都隱含了我們的責任在其中。真正要做到說走就走,其實恐怕是很難的。
說走就走以後,子女誰看護?父母誰照顧?工作如何處理?面對客戶的承諾如何兌現?答應朋友要辦的事情,要幫的忙又如何處置?一個月前訂好的聚會呢?半年前就和朋友說好一起走去旅行的,但是他下個月才有時間怎麼辦?
其實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有太多東西要顧及。
除非你真的和這個世界之間了無牽掛,但那是什麼樣的人生?至少我是不會選擇和羨慕的。
如果並非了無牽掛,那麼真是責任虛無了,選擇的是一個不負責的人生,年少輕狂時如此,尚可理解,若年歲大一些了還這樣,未免也太不靠譜了。
其實還有一種我見過更多情況,「說走就走的旅行」,更多像一種憧憬的口號,一種偶爾為之的行為藝術,是算不得正常生活方式的,即管是一個天天把「說走就走的旅行」掛在嘴上的人很多亦是如此。
其背後的心思,都是對「阿庫那瑪塔塔」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深深的嚮往,是所謂的「責任不耐症」。
不過以當下國內的生活環境和壓力狀態,我覺得這真未必是他們的錯。
===================================================================
我這個答案可能和許多其他的答案切入點不同。我並沒有從事先規劃,閱讀攻略,預訂,安排日程這個角度去說。因為我並不認為這是「說走就走的旅行」的真正含義。
事實上,我個人是享受 「發現,偶遇,驚喜」 的旅行樂趣的充分踐行者。我喜歡事先並不做詳細的安排的旅程。對於我來說,先早早確定了旅行的時間,但是直到走之前才確定去哪的事情,倒是經常有的。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相形之下,我認為處理旅行和生活中其他元素之間的關係以及態度上的差異,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所表達出來的最大的內涵。關注此題已久,今天客戶端熱門問答上推薦@cOMMANDO 的答案,讀完很不贊同,特地來寫寫。
我就是那種衝動狂,為愛奮不顧身,為旅行說走就走,但我並不推崇這種態度。我是說,這麼做當然可以,但是不必上升到那麼高,跟裝不裝瘋不瘋狂自不自由真沒那麼大關係。
「說走就走」的衝動最根本是對現狀不滿,和旅行天然有些矛盾,重點不在於去哪裡,而在於離開此地。權衡成本無非是考慮時間金錢等範圍內,我能去哪裡,怎麼去,然後再做計劃,是的,一個常旅行的人完全可以兼顧這兩者。而旅行品質也未必下降,作為一個學生,其實也不追求住星級酒店坐頭等商務艙,靠特價機票和青旅就可以降低成本,而且由於衝動往往不在假日等高峰期,往往目的地人不多,作為散心真是再好不過的。
曾經在大四最悶熱之時突然決定北上杭州,正值太子灣音樂節,在男女混住的青旅里結識幾位專業看演唱會的發燒友,其中一位姐姐還贈我一張票,梅雨季節滿腳泥踮著腳尖聽黃耀明唱《暗涌》:
害怕悲劇重演 我的命中命中
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
歷史在重演 這麼煩囂城中
沒理由 相戀可以沒有暗涌
其實我再去愛惜你又有何用
難道這次我抱緊你未必落空
也曾出國後給外州的同學打電話,一聽到她有空,收拾包裹半小時後就上路。坐 4 小時大巴趕過去和她在農田裡在湖邊看天空看星星看螢火蟲,從過去瑣事聊到人生理想。參觀威斯康辛 Capitol,聽好心的美國大叔免費詳細講解歷史。
更曾經周五晚查到亞特蘭大機票往返特價,於是花3天多去感受《飄》里的南方和中國的南方有什麼不同,Margaret Mitchell 當年居住和寫作的小屋怎樣隱沒在鬧市中,喝可口可樂旗下各大洲怪味飲料到撐。在最髒的小破青旅里和一個台灣女孩成為好友,相聊甚歡。
這類經歷多了以後就覺得旅行沒有一定之規,重要的是敞開心扉,大膽接觸這個世界。可能跟學生身份有關,我的旅行很少有規劃特別久,然後才出發的。到目的地也常常問當地人有什麼推薦,結合知名度和攻略再選擇去哪裡,有時候甚至最讓我開心的不是去了哪裡,而是實實在在旅行中打交道的人,聽聽他們口中不同的世界,再寄出幾張明信片給各位好友(一張給自己),頓時覺得值了。
說白了,「說走就走」只不過是個較高成本的換心情方式,有些人通過看電影、聽音樂、品美食、買東西就可以轉換心境,而我選擇了背包出發,只因我更喜歡暫時生活在別處。我覺得」說走就走「是一個相對概念。
比如我現在發誓說老娘八月份一定要請一個星期假自己出去晃晃,比起有人打算等春節去哪裡度假,算不算說走就走呢?比如我喜歡一個人旅行,討厭跟團,不喜歡行程被安排,算不算說走就走呢?
我三天後想去洛陽今天在網上訂票,比起今天想去倫敦喂鴿子這會兒已經出現在機場的大神,當然就不能算」說走就走「了,對不對?
其實我是想說,」說走就走「的核心在於隨性,在於自由,在於不拘束。不是說你就得跟傻瓜似的強迫自己忍受臨時不打折的飛機票,臨時找不到性價比高的旅館而住很差的或很貴的旅館或種種這樣那樣的麻煩。當然,如果這一切對你而言談不上強迫,你甘之如飴樂在其中心甘情願無怨無悔,那也挺好,是條漢紙。
計劃和「說走就走」不矛盾啊。你照樣可以在出發前查一下那個城市的天氣、訂好車票和賓館,查查賓館到景點的公交路線,搜搜攻略看看當地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
而不可預見性同樣存在:比如下雨天你想在旅館宅著,就聽聽陌生城市的雨打在窗前,很好;早上起得很早,在從未來過的街頭等東方天色愈來愈亮,看朝霞美麗明亮的色彩,很好;想睡個懶覺,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整個城市都醒過來了,小巷深處里是市井氣息,廣場街頭是忙碌車流,很好;臨時不想去某個景點了,只想在旅館周邊逛逛,像本地人一樣在路邊攤吃一碗好吃或不那麼好吃的東西,很好。沒有什麼催促著你,沒有什麼壓抑著你,就帶著你的好奇心去旅行,這難道不洒脫么。
有的人旅行習慣強迫症似的把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好然後按部就班,有人旅行前什麼功課都不願意做專等著去像嬰兒一樣投入一個陌生的世界——其實都沒什麼不好,旅行的快樂就是讓人按照另自己更舒適的方式投入到旅程中,我覺得沒什麼優劣可比較,也不必非分析人家的心態和目的到底是什麼。分開旅行,各自快樂。
以上。
====修改一下我的答案====
我重新看這個答案的時候,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我過於狹隘地理解了 「說走就走的旅行」 的定義,把它置於一個比較極端化的環境下,並開始做出批評。實際上我這樣做是錯誤的。
很顯然5點鐘想出門,6點下班就直接奔機場算是說走就走,但今天想去西藏,3天後就動身的人算不算說走就走呢?一樣算,可三天時間足夠旅行者安排好許多事情了,另外5點想要去倫敦,8點買了2周後的機票,這算不算說走就走呢?我覺得也算——實際上現在看起來,「說走就走」這個含混的形容詞也許並非如我之前理解的那樣。所以我之前說 「說走就走」 的人沒有計劃,這個是太武斷了,我道歉。
我的答案始終在強調計劃和適當的準備在旅行中的重要性,但實際上計劃和說走就走並不是完全矛盾的,我的意思是,只要你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那就完全沒問題。此外,很多近程旅行當然不用計劃,比如我去個懷柔,說走也就走了,還有就算遠程旅行不用計劃,而旅行者又覺得高興,那當然就是最大的道理(這個我之前的答案也是這麼說的)
嗯,我興高采烈地打下這個修改,是因為我10小時後就要開始一次有計劃的旅行了,而其實這次旅行從臨時起意到決定出發,也只用了1天時間。
====修改完畢====
我覺得崇尚 「說走就走的旅行」 的人一般都是葉公好龍的心態。
同樣是10天的假期,從北京去拉薩,計劃好的機票價格是3000元,臨時起意的機票價格是8000元,你能承受,那顯然是 「說走就走」 聽起來更狠一些。
同樣是5天旅途,在隨便哪個城市,計劃好的旅程可以把要看的博物館票提前預定,然後按順路的原則一天看3個博物館(順便再到出名的飯店裡去吃一頓),臨時起意的旅程可能會用掉6個小時排隊,當然如果你無所謂,那顯然 「說走就走」 顯得你更隨興。
同樣是300元,計劃好的旅程可以住四星級酒店,臨時起意的旅程就只能住招待所,或者用高10倍的價格住超豪華酒店,甚至完全找不到住的地方只能呆火車站,你能忍且不在乎,那顯然是 「說走就走」 聽起來更令人敬佩。
同樣是從新德里到瓦倫納西,計劃好的旅程可以用300元坐軟卧車廂用12小時到達,臨時起意的旅程就要用800元坐長途大巴用2天到達,你要是不在乎時間和錢和舒適度,那顯然是 「說走就走」 聽起來更上等。
當然,有些人可能只關注 「旅行」 的過程,享受孤獨享受流浪享受在路上什麼的,這種人我很敬佩,但目前我還沒達到這個高度。也有一些人的財力和時間足夠支持他隨意去倫敦喂鴿子,這種人我也很羨慕,但我現在顯然還不行。對我來說,旅行暫時還是拓展眼界增長見識尋找快樂的行為,提前計劃可以讓我合理利用有限的時間和成本,得到符合我預期的最好結果,所以——幹嘛不做計劃。
對於國內大部分城市而言,「說走就走」問題不大,當然這是因為交通工具易於掌握(比如我去個天津,當然說走就走,去個上海廣州其實也無所謂)、支出基本在我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再怎樣也不至於活不下去或回不來),以及信息獲取相對簡便(大眾點評等一系列應用)。但比如藏區、比如東京、比如薩拉熱窩和白沙瓦(當然這倆我還沒去過),我還真沒到不作計劃的境界。
我可以另外補充一個例子,11年我去印度,最早也奔著自由隨興,接下來就遇到了問題,你不計劃好10天後的行程,那就是買不到車票,有錢也買不到。你不事先查看攻略信息提防某個景點,就會耽誤1天的時間被拉到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廢墟里「旅遊」。你不事先找到口碑好的旅店,就是會多花2倍的錢住到處都是蟑螂的房間。你不事先看一看防騙指南,那麼就會被各種人用各種手段騙。如果有人能一直從這些過程中找到樂趣,那我很佩服他,如果有人能拍出$600,000,000元包下一列藩王火車或者買一隻象在叢林里跋涉見招拆招,那我無比羨慕他,但我這兩種人都不是。
當然,過度計劃,比如每天必須30個景點,走馬燈一樣把自己和旅伴累得像狗,這種也的確過分了,計劃細到每一秒,必須按著 To do 表劃勾,完全不加修改,這種也不能要。但這些都是 「計劃」 本身的問題,而不是 「做計劃」 這一行為的問題。
所以回歸問題,大部分過度崇尚 「說走就走」的人 (我很懷疑這些人是不是真的曾經哪怕出過一次省),大概是拋開部分真實困難,腦補其餘,並藉此從 「隨興」 中得到心靈滿足的人,正因為在他們眼中旅行是如此夢幻,因此他們可以毫無心理壓力地盡情美化。此外,很多人順便把 「做計劃」 渲染成一個戴著眼鏡的宅埋在電腦屏幕前抄計劃表,說成是旅行的敵人和固化人生的原罪,對此我覺得……嗨,你聽他們的可就完蛋了。
順便補充一下我自己的習慣。
首先大致規劃好在哪個城市呆多長時間,看看其他人的遊記,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最適合的市間交通工具(飛機、火車或長途汽車),以及目的城市的順序(你也不想從北京到上海然後再去天津吧?);
然後從交通和性價比上綜合考慮,找到在每個城市的旅店(你來北京旅遊也不想住在石景山吧?);
然後看看這個城市有什麼有趣的景點,不可不去的地標建築或博物館、自己喜歡的地方、好吃的飯店之類的地方;
然後存在手機里(國內一般用腦+谷歌地圖,國外用TripAdvisor)。然後出發。這個問題還分為,「喜歡提說走就走但從來不走」的人,和真正「說走就走」的人吧。前者的可笑沒什麼可說的了,來說說後者。
個人經歷里最接近「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是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完成了一個不小的研發項目,交了程序,申了專利,決定給自己一個假期。臨時起意要去紐西蘭完成高中時代的夢想,去看一看完成了指環王三部曲的國度。
從臨時起意,到真正成行,也花了幾天時間準備,請假,定線路,訂機票,酒店……
但是確實沒有像平時那樣制定非常詳細的計劃攻略。
幾點感觸:
1. 行動力,坐上飛機以後,有那麼一小會兒覺得自己有了這樣的執行能力和效率好像就無所不能了,(笑
2. 因為沒有地毯式攻略,所以不知道該期待什麼,於是有了更多驚喜
3. 少了趕場,多了流浪的自由感
當然也有缺憾,因為沒有事先準備,紐西蘭南島當時又正好是滑雪旺季,所以物價不菲;也沒有時間預定滑雪課程,無法享受在聖地滑雪的刺激。
至於題主問題描述里提到的,我覺得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做足功課再走和說走就走,可以交替進行,各有各的風味。
最後翻了翻那時拍的照片,夾點私貨。
遇上大雪的盤山公路,事先連天氣預報都沒查,也算是不期而遇吧,哈哈,還好沒出事故。
險些錯過的湖中孤樹。如果做足攻略肯定會去看一看的,不過還好那天自由時間比較多,就沿著湖走了很久,倒是沒有錯過。
無風的冬日風光
歷史悠久的淘金鎮——ArrowTown
皇后鎮的纜車
上了山以後俯瞰全鎮
返航的遊船
不同意@cOMMANDO 的答案,尤其是第一句。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旅行方式,無論是提前做功課還是說走就走,更多的是個人的習慣,無所謂好壞。
我女朋友是一個說走就走的人,對於旅行這件事,我自己也不喜歡做太多的計劃。
之前住在南站附近,坐火車比較方便。有時候我們就是在周五晚上,快要睡覺的時候忽然在電視或書的上看到某一個地方而引起興趣,或者只是希望第二天醒來身在另外一個地方,然後就跑到火車站買一張車票出發。
至於住處和景點信息以及當地的人文風俗等等,在火車上手機都能搞定的事,何必如此糾結。
當然,這是在國內,@cOMMANDO 也提到了,想走就走對於許多人來講都沒有什麼問題。
對於出國游,確實要更麻煩一些。不過,不提前看不代表什麼都不看。因為畢竟如果是從國內出發的話,不管去哪裡都要提前辦簽證!(部分持特殊護照的人請無視)
想去哪裡,馬上就可以辦簽證,馬上就可以買機票,但一定不是馬上就能出發。無論長短,從有了要走的想法,到真正踏上旅程都需要一段時間。難道這段時間不能夠用來做功課嗎?我最短的一次是去新加坡,周五上午申請簽證,下午拿到(加急),周六晚上出發。應該算比較快了吧,但仍然有時間做一些相應的功課啊,難道這種情況就不能算是說走就走嗎?
或者今年春節,本來計劃回老家,臨近年底女朋友突然提出不想回家了,想出去玩幾天。當時她的護照還放在朋友那裡。於是先讓朋友把護照寄過來,同時找目的地,當時熱門路線都已經爆滿,或者價格太高,最終確定了越南的富國島。護照到手後馬上辦簽證、訂機票、定房、準備應用物品,期間查詢相關的情況,假期一到馬上出發。這是不是也是說走就走呢?
對於旅行的過程,同樣是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習慣和感受。既然提到了藏區,就簡單說一點我的習慣。(去西藏也應該算是說走就走吧,可以看看一年前我在知乎的第一個回答:迄今為止,你認為花的最值的一筆錢是用來幹嘛的?順便吐個槽,說一點自己的親身經歷,不知道為什麼被那麼多人看做是廣告,攤手。。。)
在拉薩,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小昭寺一直被稱為必去的景點。當然,最初我也是計劃全部都去的。但是,在參觀完布宮,來到大昭寺的時候,我被面前磕長頭的人深深的打動了,就在廣場上看了一下午,小昭寺早就忘了。第二天,又早早來到大昭寺,看了許久虔誠的藏民。依然沒有去小昭寺,即便二者相鄰不過幾百米,即便之前確實有計劃要去看一看,但在大昭寺看到了令我感動的場景,這就足夠了,小昭寺不去又何妨?
世界上美景太多,有故事的地方太多,總不可能完全走遍。如果恰好你心中有了一個念頭,想要去某個地方,那就準備好出發吧,不管是說走就走,還是做好詳細的功課。
如果在路上,有一個地方打動了你,不妨留下來多看一眼,生活中的條條框框已經夠多,何必在旅行的時候還要讓自己遵循那些所謂的計劃呢,隨心就好。
我覺得用2個字形容最貼切:矯情。
這個矯情,不是耍小性的那個矯情,而是另外一種,任由著性情來的自由自在的感覺並且夾雜著一點點小自豪感。
原來我月工資800的時候,一月休假10天左右,經常會到北京站買張10元以下的火車票,然後咣當咣當到了那個陌生的目的地,一路尋找所謂的「未知的美好」。其實大多數時候未曾有什麼發現,只是在那個完全不熟悉的地方逛了半天之後,才發現回家是件無比美好的事情。然後和同伴講起的時候,同伴會覺得我很牛掰,很超凡脫俗。不得不說,在其中我是覺得有些驕傲的。
後來我工資不止800了,不過月休假也變成0了。有一次我下班後,到北京南站買個去天津的動車,然後到海河看看夜景,然後到那個步行街的電影院看個通宵的電影,早上再坐動車回公司,如同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大多數的每周下班後,我可能有2-3天準點回家睡10個小時覺,有1-2天住公司看書到半夜;有1-2天去電影院或網吧到深夜,然後開著破車揀個有風有樹的地方停下,放倒椅子睡到天亮;每個月發完工資的1-2天,我還會去洗浴中心洗個澡,然後在大廳里睡覺。不過這一切的一切的行蹤,公司或者家人很少知道。想想來,這和想走就走的旅行有些像,甚至更自由自在瀟洒愜意,還花不了多少銀子,很適合我這種窮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可能是長大了的緣故,心裡更多的感受是自由和安寧,在自己陪伴自己的時候,能看到內心最真實的自己。這種感覺,我稱之為矯情。
崇尚「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一般都做不到「說走就走」。「說走就走」隱藏了三個條件,一是有錢,一是有時間,一是有執行力。當然,最重要的是執行力。
這在做不到的人眼中自然很美好,甚至很神聖。
可是能做到「說走就走」的人基本不會到「崇尚」這個程度,因為1在他們眼中,這種事情才沒有如此神聖,如此激動人心。因為2旅行早就成為了他們人生的一種常態、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了。還因為3,「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個概念實在是太寬泛了。
舉例來說,我喜歡健身,可是我不會說我崇尚健身,我崇尚的只是那些體脂低的,那些肌肉分離度好的——這都是具體的東西。而那些真正喜歡旅遊的人,崇尚的也只會是更為具體的旅遊地點、旅行方式,而不是如此寬泛的「說走就走的旅行」。
一言以蔽之,葉公好龍。要麼就是有錢 有閑的
要麼就是沒責任心 沒錢的
要麼就是從來沒有說走就走的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常常去做「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是平常心,出遊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些崇尚「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是人人網/微博跟風狗,一輩子都沒實踐過,連配圖都是別人的。
據我所知,絕大多數崇尚者都是後者。
看完上面各種反對的論斷,發現最重要的是你在一個不容易被宰的地方,比如美國......
我們經歷過若干次決定出行,然後當天或者第二天就出門的旅行。不論是旅館景點還是機票租車,當天出發基本都能在手機上搞定,現金和積分的選項比較充足的話一般不會太虧。
為什麼要說走就走,因為總有一些時候你特別想escape。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你喜歡總要走到存檔點的感覺么,最理想的狀態是不是永遠可隨時存檔退出呢?看到這個題目,還是回答一下吧。
你說的這種人,大概就是我吧。
先說說我的情況,高校大學生,迷茫空虛無目標。又或者說,有目標,卻無法面對現實。
一直想當兵,卻發現大學和我想的不一樣。各種糾結。
性格呢,不知為何,特別喜歡與陌生人交流,大概是因為從小到大遇到的全是好人,對陌生人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感。總覺得如果你用一雙友善的眼睛看待世界,世界也會溫柔的對待你。喜歡與陌生人交流大概還有一個原因,交流的愉快可以滿足我的虛榮心,彌補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
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我來說,是為了更好的回到現實。
這次旅行源自在北京訓練完之後一個人無聊,正好朋友圈各種去青海湖的,便想圓了一直以來的騎行青海湖的夢。去青海的還有一個原因,大致是陪伴我初三到大二這麼久時間的前女友在西寧。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去她的城市,釋懷一段感情。
人生最美好的大致就是,你想說走就走,而有人願意陪你。所有的一切都是臨時決定,不知到為什麼,我覺得只要你打算去做一件事情,只要開始了。那麼接下來就都會變得簡單。網上找驢友,訂青旅,大家的攻略湊到一起。一切順理成章。
接下來就上路了。真的是這樣,當你在路上了,你會發現一切都變得簡單,你會單純的想事情,你會理清楚很多思緒,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有些事情也不過如此。
如此的正能量。
總覺得生活中這種小細節特別溫暖,這大概也就是我喜歡說走就走的原因吧,總有那麼多好人幫你。接下來,上一點旅行中的圖吧,青海湖這個地方,太適合靜心旅行,美的隨便拍一張照片都能當作壁紙。
現在看著這些圖,恍惚又回到了青海湖的那幾天。雖然現在的我過的還是不好,但是想起那幾天,便會有莫名的正能量,這應該就是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意義吧。
旅行,是為了更好的回到現實。
就個人而言,"說走就走"的一大原因是,實在懶得安排行程了。把出去旅遊一趟當成人生一件大事的人肯定會鄙視我。不過如果你是有事沒事就想找個地方出去轉轉的人,你就會理解的。當然還有一點,自由。
不過,除了本地或近郊遊,從來也不會什麼都沒有了解過就直接"跳上火車""說走就走"過。
如果不是漫無目的的出走,安全起見長途的話最好不要100%說走就走。"說走就走"的程度其實是視你的目的地、你的budget,你吃苦耐勞的程度,還有你的經歷所決定的。
就目的地而言,比如我在中東歐的時候都是到一個地方後再想下一站去哪裡的,我在奧地利的時候突然發現了Hallstatt這個好地方,就臨時決定多住了一天。我知道Hostelworld上有很多廉價的hostel隨時都有不急著訂;火車可以作為長途交通工具,德國我有German Pass,東歐火車很便宜,所以也不用擔心。這樣我的行程就很靈活,沒什麼拘束。但是,在天寒地廣人稀的北極我就不敢這麼幹了。住宿、巴士班次、地圖等等一定得提前查好訂好,不然我就會凍死在荒郊野外了。
不過,目的地要是有給力的同學朋友可以厚著臉皮去蹭住拉著當地陪的話...那打聲招呼就可以出發了V(^_^)V 我去Lule?就是下午午覺起來沒事幹就從赫爾辛基買了張火車票坐過去的。國內旅遊經常也是這麼乾的啦?反正同學遍天下。
作為窮學生,費用是很重要的考量。如果提早安排能省很多,那肯定會早早安排好,比如訂往返機票;如果臨時買和提早訂沒差幾個錢,那就臨時弄好了,比如國內的火車票;如果臨時弄就弄不到的話,那一定得提早準備好!所以一般我決定去哪旅遊其實是跟著飛哪邊有便宜機票定的...另外,比如去日本和台灣時旅館也得早早提前訂好,不然高性價比的旅館就沒了...有些就是沖著住他家旅館去的。
吃苦耐勞,主要是看你能不能睡機場睡火車站、能不能坐凌晨的火車或飛機,能不能拖著行李在一個陌生的國家陌生的城市找住宿,能不能... 不能的話,就別說走就走了。
自己過往的旅遊經驗其實是個很重要的因素(跟團不算)。走多了,自然而然你就會知道旅程中什麼地方需要提前考慮,什麼地方可以說走就走。有時候雖然嘴上說"說走就走",表面上似乎沒有安排具體的行程,但其實大腦中是存有一張路線圖的,而且某些地方會有plan A, plan B... 也會知道哪些節點容易出問題,也會考慮萬一發生了什麼有沒有escape route等等。所以非常不建議沒有自助游經驗的同學去嘗試長途的"說走就走"。
如果知道去的地方可能沒有網路,我還是會把腦中大致的行程梳理一下發到網上;如果網路能保證,我也會每天更新一下行程、照片等,好讓大家知道我的坐標,知道我一切安好。這是對自己,也是對家人、朋友負責任的做法。
啰嗦了一大堆,總結一下自己的心態:就是喜歡自由,還有懶。走多了旅遊也就是這麼回事,出去放鬆放鬆心情,開開眼界,費那麼多腦細胞計劃幹嘛。說走就走的定義是 「說走馬上就走 」,還是「說走不走的反義詞」?
如果是後者,是值得崇尚的行動派,比天天口頭上說好喜歡好想去又從不行動的更有魄力和執行力
如果是前者,也許只是一種巧合,或無奈。
如果是後者,本人有很多次這樣的經歷,基本上嚮往的地方都不出半年就會抽假期、定計劃、攢錢、找同伴或者自己去了,這不是因為我特有能力哪都能去,而是因為我能力達不到的地方根本就不會假惺惺地嚮往……
比如玻利維亞天空之境,很多人看到照片,轉發一下,說「哇!想去!」,而我作為一個行動派看到以後就會迅速查機票,看全年什麼時候機票最便宜,需不需要簽證,讀別人遊記看實景是否比照片坑爹……等等,得出結論是:是個好地方,可是太貴了,一個人去也不安全,不列入計劃,暫時放棄。
吶,當我沒有能力說走就走,我就不說走。
如果是前者,本人也有寥寥幾次這樣的旅行,總結一下:「說走就走」只不過是 外人、後來、片面地,給這趟旅行貼了一個標籤,因為人總是看到自己沒擁有的東西——一趟旅行內容那麼豐富,外人只看到說走馬上就走,也許只是因為他們最近太忙自己做不到。
比如我曾經因為看到月曆時值三月,想到「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詩就買了周末去揚州的票;曾經在沒有簽證的情況下買了去美國玩一個月的往返票,很多行程到了美國以後才邊走邊訂;曾經突發奇想去喜歡的人去過的城市在同樣的地方拍下一張照片,就周四半夜訂機票周五拎著行李去上班晚上就飛去了布拉格。但是我會告訴你么,第一個只是因為學校運動會突然放假五天閑著沒事兒干;第二個是因為公司能報銷一筆機票有時限外加當時剛好有特價機票不定就沒了;第三個最坑爹因為計劃不周最後沒趕上回程末班飛機機票酒店誤工的損失相當於一部ip4s要是不那麼2不熬夜不手抖訂票我連ip5都有了想想就好心碎〒▽〒……所以,綜上,說走馬上就走的背後也許有很多坑爹的理由和缺憾。
誰不想有錢有時間有計劃安逸舒適探尋完一個目的地所有有趣的細節最好我喜歡的人也有空和我一起?但那樣估計一輩子也踏不出門了。
「就算我卑微,也有資格沉醉。」
再丑的姑娘也有資格被愛。
再膽小的人也有資格收穫幸福。
再坑爹的說走就走,也能看到風景。
#自我催眠試舉例#≡ ̄﹏ ̄≡
謝邀。不知道別人是何種心態,至於我,其實就是不善於作計劃,或者說,懶得做計劃。
去年我在柏林某餐館吃飯時碰到一對醫生,一老一少。在問過我的來頭之後,年齡稍長的那個醫生看了看身邊年輕的同事,對我說:
你們這代人就是"旅行的一代"。我們那時候,出一趟門都要花相當的時間做細緻的計劃,唯恐不周。你知道的,我們是德國人。可如今獲取信息那麼方便,你們這些年輕人做事都懶得做詳細的計划了。
你看,就連德國人都懶得作計划了。反正都丟不了,誰還管那麼多呢,先走再說。
隨心所欲
個人屬於說走就走型
一般看到有假期 就去了 也不折騰 直接機+酒
到了當地也不會想到處看 最多去看些名勝建築
比較接近度假 換一個心情 換一個節奏而已
不過對中國來說 說走就走一般只限於國內
但是我最近兩年開始在年初的時候 想好當年想去的幾個地方
然後就開始辦簽證 走的時候也多半是說走就走
PS 這種旅遊一般只適合度假型 去的地方如果是海島之類不太大的會很合適
另外 發達的城市有充足的酒店和便利的生活 也很合適
說走就走其實也仰賴科技的發展 帶上手機 GPS+Google Map 都不會迷路走丟 也能即時尋找到路
還有熟能生巧 如果去過10+座山 去過5+座島 去過3+城市
我想即使不說走就走 快速行動也是可以的
我想至少我自己,崇尚的說走就走的旅行,並不是指隨性的無計劃的。更多的崇尚的是那一份說走就走的豪邁,洒脫,自由。
早上7點起床,七點半出門,八點上班,中午12點午飯,下午五點下班,五點半到家,六點晚飯,九點半洗漱,十一點睡覺。這樣規律的生活說的不好聽叫死板。很多時候會厭倦,卻無力反抗。請假,要經過繁瑣的申請,領導的詢問,同事關係的處理,繁雜的一系列手續。大多數人是不敢這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太多羈絆,太多瑣事,拋不開,想不開。得不到所以羨慕,羨慕別人瀟瀟洒灑,羨慕別人的自由豪邁。
旅行不過是個代名詞,並非死死的就是指旅行,它可以是任性的在家看電影打遊戲,它可以是翹班跑到樹下看書,它可以是半夜對月暢飲,它可以是一切隨心而欲的生活,任性的自在的沒有壓力的生活,只是旅行挺起來逼格比較高罷了。
還有,其實無計劃什麼的有弊也有利吧。記得我一次去香港,沒有訂酒店,於是在麥當勞坐了一夜,那酸爽,真是!雖然不見得美好,卻成為獨一無二的回憶,想起來都會笑的回憶。有說走就走的資本。
平時忙的要死,終於空了,直接買去美國去日本去歐洲的機票,有什麼好奇怪?
推薦閱讀:
※合理的減肥方法?
※為什麼網上各種新聞下面的評論都很奇葩?
※如何跟喜歡「借花獻佛」的人相處?
※突然感覺世界不真實了,這樣的心態需要調整么?
※為什麼學霸總要說自己沒學霸而天天黑別人是大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