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傅雷對傅聰的家庭教育,和傅聰出走英國對傅雷結局的影響?
傅聰小時候,傅雷對其管教甚為嚴厲。《傅雷家書》中顯示後來的傅雷對此也有悔恨之意。從《傅雷家書》不難看出傅雷對兒子的教育也是傾盡心血。1957年,傅雷被打為右派,隨後身在東歐的傅聰出走英國,加重了傅雷的罪狀。1966年,傅雷夫婦自殺。多年以後傅聰本人對此的解釋(傅雷夫婦憤然自盡 傅聰恪守「三不」原則)是自己回國結局會很悲慘,為了繼續藝術的追求必須去英國。從採訪視頻不難看出傅聰還是很介意別人詬病他的叛逃對於父母造成的後果,而且似乎辯解多於內疚。那麼傅雷的家庭教育算是成功嗎?又該如何看待傅聰出走的選擇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烙印式的,深入靈魂。《傅雷家書》,便是傅雷「樹人」的記錄與注釋。若論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可以「樹人」的初衷與結果來略作評價。
樹人,可簡略理解為,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傅雷,究竟想讓其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wiki上說,傅雷一生嫉惡如仇,其翻譯作品也是多以揭露社會弊病、描述人物奮鬥抗爭為主,比如《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約翰·克里斯朵夫》、《貝多芬傳》。戰鬥,抗爭,光明,英雄,勇氣,自律,堅韌,這些字眼所體現的人類高尚的情操,是他的追求與信仰;真理第一,學問第一,藝術第一,不僅是傅雷一生所秉持的原則與態度,相信也是他對於傅聰做人學藝的期望與要求。
在家書中,父子談論的話題,生活、愛情、真理、為人處世、政治文藝無所不包,正如樓上的先生所言,書信交心,可見兩人對於彼此理解、尊重,對於所熱愛的藝術也是有所共鳴,態度一致。傅雷告誡傅聰,「大小事都要對人有交代,希望你一輩子記住!」 「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可以比較冷靜」 「彈琴不能徒侍sensation, sensibility, 新感受的東西不要讓他浮在感覺表面,而要仔細分析,研究新感受的東西和你原來的觀念、情緒、表達方式有何不同」......從一封封書信往來以及日後傅聰所取得的成績可見,他也是遵循著父親的敦敦教誨來一步一步成長的。
這樣的一對父子,在面對批鬥、抄家、挨整等無窮無盡的侮辱與迫害時,做出的選擇,我相信是發自內心的唯一選擇。
1958年,12月,傅雷被劃為「右派」,傅聰出走倫敦。在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間,傅聰舉行了約2,400場獨奏音樂會;與包括梅紐因、丹尼爾·巴倫博伊姆、鄭京和等在內的許許多多國際著名演奏家合作過;錄製了約50張唱片;擔任過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比利時伊麗莎白皇太后國際音樂比賽以及挪威、義大利、瑞士、葡萄牙、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音樂比賽的評委;演奏的足跡遍及幾乎整個歐洲、美洲、中東、東南亞、日本、大洋洲各地。
-----藝術第一,學問第一。
1966年,9月,傅雷夫婦經受數天的批鬥及凌辱,自殺。
1966年9月3日凌晨,他們從一塊浦東土布做的被單上撕下兩長條,打結,懸在鐵窗橫框上。他們在地上鋪了棉胎,才放上方凳,以免把方凳踢倒時發出聲響。傅雷夫婦在遺書中吩咐把「六百元存單一紙給周菊娣,作過渡時期生活費。她是勞動人民,一生孤苦,我們不願她無故受累」。他們甚至留好「現鈔53.3元,作為我們火葬費」。傅聰收到父親的最後贈言是:「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
-----真理第一,做人第一。。
【孩子,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望著前面,饑渴一般的忙著吸收新東西,並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不要讓人誤會。】
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遮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所以在你要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你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墮落,只消你能不斷的自拔與更新。
亂邦濁世,禮崩樂壞,牛鬼蛇神,污人清名,唯逃離以自保,唯死,以明志。
這樣的一家人,家庭教育,算得上成功吧。
以上愚見,還請斧正。
部分引用:
傅聰
傅雷
《傅雷家書》
謝邀。題主的疑問我曾經也有過,按照這個邏輯想下去,傅雷對傅聰教育太嚴格導致傅聰在父母被打成右派後故意不回國,最終間接導致傅雷夫婦的慘死。但其實,這個假設不成立的原因很充分:1)傅聰一直很佩服傅雷。不論是不是青年時期教育過嚴,能夠在20歲年輕氣盛時候還和父親交心書信來往,我不覺得每個青年都做得到,這首先需要有一種對父親的一種莫大的尊敬才做得到2)傅聰當時不回國的決定不是他做的,是xx幫他做的。傅聰在外這麼多年,演出,比賽都和大使館來往很密切,國內的情況也需要大使館給他更新,與其說是他逃到英國,不如說是別人告訴他了情況他現在的選擇有二,你強烈要求回國,和父母一起x;你去英國,父母x。這種選擇真的是一種悲劇,但他不得不做。換作是我們,我們又會怎麼樣呢?
傅聰在任何電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採訪下都是堅決不談當年發生的事的,這對他來說是一塊好不了的傷疤,他肯定會內疚,但再內疚錯始終不在他。他為什麼後來回國了只留在上音教書,北京的演出能不去就不去。悲憤二字說不出,道不明。
,搞不懂一些人的邏輯。
不去指責加害者,卻會指責受害者!
傅聰 傅敏遭遇這麼多不幸,沒有心理變態,報復社會, 仇恨社會攻擊祖國,反而始終愛國,愛自己的職業。
已經是傅雷教育最大的成功。
每次那些反社會的人渣傷害無辜的公職人員,無辜的路人甚至是孩子時,輿論一片是某黨某國對不起他們,是政府原因,是社會逼迫他們走上這條路的聖母都哪去了?
不帶這樣雙標的!!我的意見和樓上各位不大一樣。
先替題主說兩句。已經回答了問題的各位對題主用意有各種猜測,但在我看來,不乏歪曲。比如說:「按照這個邏輯想下去,傅雷對傅聰教育太嚴格導致傅聰在父母被打成右派後故意不回國,最終間接導致傅雷夫婦的慘死。」這句話不成立,題主對題目的補充非常心平氣和,根本沒有提到所謂傅雷對傅聰「太嚴格」的教育是「導致」傅聰故意不回國的因素,這是一種歪曲。而所謂「間接導致傅雷夫婦的慘死」這樣的意思題主是更加沒有。「身在東歐的傅聰叛逃英國,加重了傅雷的罪狀」,這是客觀事實,題主沒有說錯什麼。
讓我們直接就題論題而不要急著借諷刺題主澆自己的塊壘:「如何看待傅雷對傅聰的家庭教育,和傅聰出逃英國對傅雷結局的影響?」
先說第一個問題,傅雷對傅聰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對傅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力捧的有力貶的也有,說到底是兩種觀念的衝突。豆瓣《傅雷家書》條目下兩派的意見都表達的很好,大家可以參看。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1.目的的正確不能保證手段的正確。「我是為了你好!」多少殘酷教育假汝之名以行;
2.不能否認,傅雷是個表裡如一的真摯的熱情的好人,雖然熱得近乎嚴酷,令人害怕;
3.傅雷對孩子懷有最良好的用心(當然),並竭力將自己篤信的價值觀灌注到他們身上;
4.傅雷的性格中有剛愎自用的成分,甚至是極度的剛愎自用。在教育上,認為自己是絕對權威,自己的決定絕對正確,不容別人忤逆。傅敏少時也想如兄長一般走音樂道路,被傅雷以:「第一,家裡只能供一個孩子學音樂,你也要學音樂,我沒有這能力;第二,你不是搞音樂的料子;第三,學音樂,要從小開始,你上初中才學琴,太晚了,學個『半吊子』,何必呢?「你呀,是塊教書的料!」這幾個理由否決了。雖然傅敏本著親情和對父親的思念與尊敬,事後回憶起來認為父親當年所言不錯,但自己的生活被父親強行決定而毫無親身嘗試的機會,不能不說是有些遺憾和不平的。與其說是不公,不如說傅雷壓根兒沒想到公與不公,他篤信自己的判斷,覺得兒子是哪塊料他就是哪塊料,覺得與其讓他走彎路不如直接讓他面對現實的好。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可能有弄錯的時候,或者即使自己是對的有些選擇也是該讓子女自己做出的。一言以蔽之,他不相信子女的判斷力,對他們只是居高臨下的指導,而無平等的尊重。晚年的傅雷柔和些,但對遠程的傅聰滔滔不絕細緻到手不能插進上衣袋裡這樣瑣碎細節的指導中,還是能流露出他控制不住的控制欲。
5.傅雷對待兒子極其嚴厲,到了不近人情的古怪地步。楊絳回憶傅雷的文章中寫到,傅聰傅敏少時都愛聽錢鍾書講笑話,而傅雷嚴厲禁止他們旁聽,於是兩兄弟只敢在門外偷聽,一旦被發現,就遭厲聲呵斥,直被罵出眼淚。晚年的他在給傅聰的信中寫到回想起以前的種種呵斥打罵,後悔到不能自已,也足可證明對兒子的童年教育苛刻到何種地步。
6.雖然方式方法態度都大有問題,但從傅聰傅敏的人生來看,他的教育還是成功的。這源於他偉岸人格的感召,和兒子們多年後的懷念與理解。但他粗暴教育留下的傷痕,想必也是不能抹殺的。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傅聰出逃英國對傅雷結局的影響。
單就問題而言,其實非常好答,題主自己就說出來了:「身在東歐的傅聰叛逃英國,加重了傅雷的罪狀」,這是既成事實,沒什麼好說的。但之所以引起爭議,皆因大家的討論的問題轉移到了對傅聰叛逃一事的褒貶上。當事人說出的話跟他內心所想已是有差別的,遑論別人對他言論的理解與他言論的差別了。就他「叛逃」一事影響所及,無非兩方:他本人,他的父母傅雷夫婦。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他們內心的真實狀態,只能無限地結合情境揣想。傅聰怎麼想,我不敢觸碰。資料不夠,也太複雜。但想來,無論旁人覺得是伍子胥也好,「回去也是死」也罷,在他心裡,這件事恐怕得凌遲自己一輩子了,否則他也不必對此事如此在意,併流露出「百年之後任人評說」的感慨了。關於傅雷夫婦的心態, @hanhan zhao說得好:「一方面是文革帶來的全方面傷害,一方面也至少有點傅聰的原因吧!自己傾盡一生培養澆灌的孩子,在大難當頭做出這等舉動,怎麼能不心寒!當然,傅雷夫婦是偉大的,如果讓他們選,他們一定也不想傅聰受這個苦,所以,傅聰這一走,他們更是覺得了無牽掛了,這樣的愛,真的偉大!」清官難斷家務事,父子兩端,都是兩難。
「叛逃」兩個字太過顯眼以至於我無法平靜地回答這個滿是惡意的問題。
普通的家庭教育,是「亂邦不入,危邦不居」;偉大的家庭教育,是「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
我來點看似陰暗的:
(1)接近同代、同樣有名、研究者反覆徵引的,有梁任公家書。去年我就因為紀錄片「梁思成林徽因」,去國家圖書館找過所引家書的全文。不過拿起來,我又放下了。因為我讀到了做老子的一點私心,大意是告訴兒子:現在徽因的父親遇難,她肯定傷心傷身,你注意不要被她帶壞了。我之所以不主張她回來,也是為此。林長民冒險加入東北軍的紛爭,死於流彈,後事都是梁啟超幫著料理的;因為橫死,後事包括家資都寂寥,所以那時就是梁啟超實質上在供養林徽因。他既不主張準兒媳回來,她就回不來。而准公公何曾問過這個「也就是我的女兒」的人的意見?同樣的,梁家的家書,也是老父寫的極其多,而兒女回復得不成比例。聯繫這裡傅聰不願公開自己給父親的回信,大致可以品出一點不願說出來的況味。
(2)傅雷同胡適一樣,都是寡母教養長大。所不同的是,胡適與異母兄關係還算良好,年輕時二哥也帶他出來讀書,傅雷就是真的只有孤兒寡母。所以胡適終能從容通脫,而傅雷一生都耿介酷烈。他的人格魅力,最大在於認真;也所以挨過趙丹的學潮的耳光,受過張愛玲的譏評。他認真到什麼樣?自己可以和朋友臧否人物,嬉笑怒罵成文章,笑起來聲震屋瓦;但絕不允許小孩偷聽。楊絳就饒有興味的回憶道,有多好次聊著聊著,傅雷就忽然走開去,拉開隔壁的門,門後坐著一個偷聽著偷笑不已的傅聰。他就把兒子拎出去。傅雷是嚴正的君子,所以既不願意小孩學舌搬弄是非,也不願意他們在有自己判斷力之前,就先嘗臧否人物的快意滋味。我們都可以理解;但可否竊論:傅雷有些太過剛直,太不信任小孩的趣味和智商。長大後,再是一變成朋友,掏心掏肺,也讓人難為情。幸好是傅聰。有人問過傅敏的感受嗎?恐怕就幽微多了吧。
(3)所以父親的夢想,種在兒子身上,兒子也果然沒有免疫排斥,畢生行之,真真切切化入了他的生命,----從這個意義上講,傅雷是成功了。但我覺得,不能完全歸功於傅雷的教育,甚而他的家書。
(4)但看題主的意思,好像在問這樣的父親,如何教出了忍心不回來的兒子。以及,為什麼他還是「辯解多於心痛」。這我可要說你了,人家盡孝,是實現父親的夢想,回來做什麼?會說「百年以後人們怎麼說我管不著了」,是他終究有遺憾,而且沒法說。說句難聽的話,就當年那種國,說人家「叛逃」,也配?!不是我誅心,你看當年如果傅聰不是那麼忍辱負重,打破自己的「三不原則」,在國外記者面前控訴黨國,----你看黨國可還有那個度量,既往不咎,照樣請人家回來?「文革」後的平反,從來只及於上層,是一種姿態;至於民間的底層的,只要沒有社會影響也就是政治價值,你看當局理會過?別的例子我不舉,就說前任總書記他的小店主父親,當年的冤名可給主動平反了?所以老實說一句,對「文革」,當局從沒真心認帳過。傅聰當年的「三不」,今天還被人懷疑的「辯解」,讓我心痛到只有呵呵。
1958年,在上海「反右補課」中,傅被上海市作協劃為戴帽「右派分子」。上海市中共領導柯慶施執意要劃傅雷為右派,時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周而復則認為傅雷屬於「可劃可不劃」的範圍,恰逢周揚赴上海聽取意見,柯慶施同意了周而復、周揚的意見,事後上海市中共委員會派柯靈通知傅雷該消息。但正當傅雷做了檢討,準備放下包袱時,陰謀家柯慶施卻變卦拍板把傅雷定為「右派「
。
1958年12月,留學波蘭的傅雷長子傅聰駕機出逃英國。此後,傅雷閉門不出。
傅雷被劃為右派是傅聰出逃的直接原因。
為啥要出逃呢?
傅雷被打成右派之前,傅聰本人是著名天才鋼琴家,父母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傅雷被打成右派之後,他的身份只有一個:右派子女「。
右派子女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生活和工作已經完全沒有了希望。將來升職加薪入黨全沒有,演出機會被剝奪,鋼琴被沒收,還要被關進」五七幹校「參加重體力勞動。
這對從小都是接觸高雅藝術,過高雅生活的傅聰來說,讓他過這樣的生活他寧願去死,後來傅雷確實死了,因為他確實已無法忍受,傅聰本人估計更無法忍受。所以結局真的是兩個人都死。
那有機會出逃呢?將能夠繼續演奏高雅藝術,過高雅的生活。缺點是:傅雷在國內將過的更加難過。
但是,從傅雷家書和翻譯的《三偉人傳》及對傅聰的嚴厲教育來看,傅雷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就偉大的事業,成為貝多芬那樣偉大的音樂家,傅聰能不受影響么?但如果不出逃,一切都是夢幻泡影。所以,出逃,才能完成父親的期望。
所以,傅聰感覺父親一定能理解自己,就這樣,他說服了自己。
跨上飛機,飛向充滿希望的地方。
好像父母的死是因為他,好像是他的鍋,而不是那些瘋狂的人和始作俑者,呵呵
文革那些真正的劊子手到現在還沒有人追究,急著把錯誤推到受害者兒子身上么?我就呵呵了。
傅聰要真回來一起就死,那才是他爹教育的失敗呢。
如果傅聰當時在國內,如果當時傅雷有機會送他去英國,你覺得傅雷會送他走嗎?那怕會加重自己的罪名?
我覺得會的。傅雷的家庭教育後人認為是成功的,雖然我本人並不認為是成功的,他無疑是犯下了卡倫·霍妮所謂的父母的「基本罪惡」的。
傅聰的行為是理性人的恰當選擇,無可厚非。需要厚非的是這個變態的社會,和這個不盼人點兒好的輿論。如果當初他回來了,掛了,那麼今天的問題就是「如何評價傅雷對傅聰近乎掌控式的教育,是否是因為這種教育方式傅聰才回國從而遭到慘死?」
另外我很疑惑傅雷家書為何能這麼著名?怎麼看也不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信有看頭啊。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放在現代來說其實會比較成功,上面也有介紹,傅雷是一位翻譯家,對於工作乃至生活極度認真、負責,對於孩子無微不至的愛是每位父母的共性所在,有子女的父母都會以各種方式對自己子女進行言傳身教,期許傅聰能借鑒自己過來人的經驗走向一名偉大的音樂家。
傅聰從小在國外長大,所謂的家庭教育僅僅只是書信維持而已,傅聰雖然平時也會進行大量的中文書籍閱讀工作,但是傅聰的思維其實不是一個典型中國人的思維,是一個音樂家的藝術思維,所以不能說傅雷的家教怎麼樣。
再說在當時那種充滿政治因素影響下的生活,傅雷夫婦也是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具有極強的自尊心,當被當做反革命忍受各種欺侮時,身心是極受打擊的,他們這種文人身上是有一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死的時候遺言都把賬算得清清楚楚,是一位有高風亮節的人士,這點我很佩服。
至於傅聰到英國去,其實也不是什麼叛逃,他從小在國外生活,自己妻子也是外國人,音樂事業也只能在國外發展,再鑒於國內環境以及父母受到的政治壓迫情況,選擇長居國外也是很正常的。
有這樣的疑問應該是愚孝思想作怪吧。須知人生是有很多無奈的,人們只能在當時的情境下做出最合理的選擇。至於說辯解大於內疚,大抵是因為明知自己沒做錯卻依舊不得安寧,這是災難後的創傷,而不是狡辯或偽飾。
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傅雷家書》和楊絳先生的文章中均有提及。嚴厲苛刻但飽含赤誠的父愛。讀《傅雷家書》和其他傅雷先生著、譯作品已經是多年前的事,很多細節內容已經遺忘,難以忘卻的是傅雷夫婦對孩子的愛與護,對孩子無所保留的支持與傳授。
家庭教育方式嚴厲與否,對孩子的培養強制與否,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方式,傅雷的方式是他自己性格使然也有家庭的傳承。後人有幸能從《家書》等文字中體會他的方式,想必也能從中得到借鑒。話說今日還有幾多家庭有家教的傳承,吃飯不吧唧嘴這種不算。。
若說傅聰「出逃」英國之事對後來的影響。。沒有影響,以傅雷夫婦的性格做派,如何能忍受那種侮辱與環境。借用王國維先生遺言「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是情是景之下也許傅雷也是這樣想罷。
傅聰去了英國這事,談得上「叛逃」?現在也有很多人去英國,也沒見人說誰叛逃啊。
當時的極端環境已不可想像,相信傅聰絕未想到家中的情形已慘然至此,絕未想到這已是生離死別,也絕未想到人生際遇會如此沉重。
先為人,而後可教。那個年代,「人」在何處?
真是不忍心看到這樣的問題。
一個錯誤的時代,發生了錯誤的事情,卻讓一個追逐夢想的年輕人來承擔罪名。
早上喝的粥和敲鍵盤的手有什麼關係呢?和你一個月後登上火車又有什麼關係呢?
無非是對環境的適應。
好的家教是要灌輸、影響什麼嗎?不是。
好的家教的意義在於:有助於適應環境,有助於發現你自己的願望,有助於克服困難走出自己的道路。
其他就是具體措施了,沒什麼直接因果,只有非常非常弱的相關性 —— 過度的相關,無論是好是壞,都是信息有限的主觀臆斷。
早上喝的粥和敲鍵盤的手有什麼關係呢?和你一個月後登上火車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明知是信息不充分的判斷,那麼還要去判斷嗎?
就在今天,你將代表人類,寫一封給未來 100 年後人類的信,你會寫什麼?
很反感一些人把他的出走說成叛逃,我對那個時代的了解,很多源於文學家歷史家的自述,雖沒處於那樣的年代,但想想就知道那個時代的恐怖。有些言論竟認為沒什大不了。在那個時代,能跑多少算多少,要為中國留人才。
這是時代的悲劇,真的不願意看到,對受害者用一個「叛逃」的字眼,樓上說什麼傅聰叛逃是毋庸置疑的,把過錯加之在一個受害者身上,真的讓人心寒。傅雷的悲劇,是時代的錯,是那些人的錯,本就無罪,怎麼能稱為逃。在當時是必須做出的選擇,倘若是傅聰回來,傅家結局會更慘呢。
讀過《傅雷家書》,字裡行間對兒子的愛是超過生命的。傅聰出走能換來自己周全能繼續追求熱愛的藝術,傅家夫婦一定走的很安心。推薦閱讀:
※家裡條件還好 兩套房子 一輛車 哥哥美國讀書 可是父母總說窮死了 沒錢還欠債 現在內心很痛苦怎麼辦?
※老公性格封閉,怎樣走進他的內心?
※如何看待姐姐給弟弟買 10 元零食後,被其父暴力毆打的案例?
※無意中知道了老大虐待老二的事情作為母親該如何處理?
※關於中國的孩子普遍被父母打過,為什麼成年後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