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有點膠片感的電影色調的圖是怎麼實現的?

圖片來自於lofter,原地址是:Roseeeeeeee·LoFoTo,請問這種色調是怎麼調的?不知道作者本人在不在知乎(請原諒未經允許的使用,不用於商業,純粹用來討論學習,),請各位巨巨指點一下,如果本人能看到這個問題就更好了。

請手機APP黨不要強答題。


謝謝@Air君陳怡帆 邀,沒想到你濃眉大眼的也會對這種問題感興趣,說好的專註風光攝影呢。而且我確實不喜歡分析國內攝影師的作品啊,容易和別人打起來。還好這哥們看上去不像是要開班的樣子。

好吧,手動嚴肅一下。分析問題。

調色問題,首先看直方圖。

嗯,藍色比綠色短,綠色比紅色短。暗部從下到上呈現收縮趨勢。

開第二張,剛才的分析貌似適用。

再看一張,我勒個去不太對。

嗯,廢話,因為藍天白雲影響太大了。

把下半截裁出來,嗯,依舊符合我們之前的分析。

So,貌似用醬紫的曲線就能解決問題了:

直方圖看上去很像了,片子有點那麼個意思,但總覺得還是有什麼地方不對。

看來得看仔細一點兒了

紅綠藍通道過一遍,有沒有發現什麼?三個通道依次是由暗變亮的。位置很一致。嗯,所以看來我們得用上更高級的工具了。

先選擇色階工具,把整體反差壓縮一下,當然用曲線工具更精確一些,演示么,就隨便動一下了。

選擇綠色通道,執行應用圖像命令。通道選擇藍,混合模式疊加或者柔光,可以自己根據需要控制不透明度。

選擇紅色通道,繼續執行應用圖像命令。通道選擇綠,其餘老樣子。

最後用曲線控制一下暗部端點,是不是有點那個調調了?因為我的原片本來反差就不大,所以我額外做了一個S形曲線。

好像太複雜了點兒?好吧,那麼來個簡單的。

創建一個色階調整圖層,輸出往內收。

創建一個空白色階調整圖層,混合模式柔光或者疊加,然後在高級混合模式裡面勾掉B通道。

再創建一個空白色階調整圖層,混合模式柔光或者疊加,然後在高級混合模式裡面勾掉B、G通道。

最後可以創建一個新的色階圖層控制一下端點,或者也可以回到最開始的色階調整圖層裡面去動一下。

絲毫不覺得哪兒簡單了?呵呵呵,調整圖層的調整是可以導出LUT文件的啊。

於是這不就好了么。

像我這麼喜歡截圖的,是不是遲早要被知乎封號?

-------------發福利的分割線-------------

為什麼每次我很不嚴肅的回答問題第二天就會被贊這麼多……感覺像是中了什麼惡毒的詛咒……

好吧,聽說發福利能漲粉攢人品,下午看著大家刷贊,精神力MAX做了一個三件套LUT調色設置(手動虛榮)

簡單介紹一下,壓縮包裡面有Process 1、2、3三個文件,分別存了3DL和CUBE兩種格式,其實我也不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能用就行。

Process1對應這個答案裡面的第一種操作,使用應用圖像的那個。
Process2對應這個答案裡面的後一種操作,就是我倒出了LUT文件的哪個。
Process3是一個橙綠色調色設置,隨手加上去看起來感覺看上去更加高大上,也讓這個包能真正派上用場。

三個文件可以分開使用,也可以按照1+3、2+3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使用,當然1+2+3也是可以的。如果原片反差太大在使用1或者2的時候需要適當調低圖層的不透明度。

下載地址在 http://pan.baidu.com/s/1skFgzaX

我隨便找了張風光測試一下效果,老法師風格見笑。

P1

P2

P3

P1+3

P2+3

P1+2+3


多圖殺貓,內無乾貨。

第一次認真答題,感謝題主對我的照片進行提問XD
一直沒出教程,因為我覺得作為一個業餘攝影師,我的修圖方式還是比較土憋的,沒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拿不上檯面,而且我的修圖隨機性很強,感性思維居多,沒有系統系的方式。
不過既然都問了,不才就大致講講修圖過程吧,說實話平時修圖沒有保存PSD的好習慣,所以發現上述三張照片都沒法100%還原全過程,就大致講一下流程好了。
進入LR,原圖大致長這樣

對的,正如你們所見,毫無特色,而且光比還比較強,
然後就開始愉快的套預設,預設當然是無敵的VSCO大法,
具體哪個也沒定數,純看心情和照片需要的氛圍色,當然預設也不是萬能的,
套完之後還是要有一系列微調,
具體參數如下,

具體的思路是壓制高光提高暗部,倚靠大法(A7R2)的寬容度,這點小拉扯完全不是事。
做完基本調整之後就可以保存TIF進PS進行進一步調整了,
藉助Analog Efex Pro 2或者Exposure 5這類仿膠片插件實現所謂膠片感的效果了,當然VSCO也實現了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如果直接套效果的話是如上圖所示,但顯然畫面太雜亂了,然後顏色有些過度,我的主要思路是利用這個濾鏡的藍調,所以在基本調整欄把參數都歸零,把刮痕歸零(如果其他照片有需要的話可以留著或者適度調整),鏡頭暈影就是所謂的暗角,看情況使用,這張圖我是略微加了一點的,最後膠片種類欄里,調整適中強度,完成調整。

然後就是加噪點了,方式有很多,LR裡面也可以直接加,這裡我用的是Color Efex Pro 4。

這步比較簡單,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簡單提一下就好了。
再微調曲線,這個也是要看情況的,而且曲線方面我也不是非常熟悉,最高贊的那位朋友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不過多表述了。

接下來疊加各種純色圖層,營造灰調。
具體來說就是建立新圖層,刷上純色,正常混合模式,超低透明度(小於5%)

個別圖最高疊過十幾個純色圖層XD
再對總體進行最後的細節調整,飽和,亮度,可選顏色調節,這裡不做累述,
最後進行高反差保留,疊加擦出邊緣,進行加銳處理(因為平時掃街主力鏡頭是VM35 F1.2和OM55 F1.2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全開光圈下進行拍攝的,所以加銳對我來說十分必要)
完成

另外兩張講道理是我廢片堆里挑出來的照片,我覺得沒什麼參照價值,就不做講述了。
最後放幾張自己覺得還是蠻有膠片感的照片吧,

更多作品歡迎圍觀Lofter:Roseeeeeeee·LoFoTo
以上。


看完我的答案如果你還不會調色,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調色的問題,弄的了調色的原理那你就都懂了。

-----------------------------------------


一張彩色照片主要就是兩個東西,構圖和色調,如果這兩個都不錯,那這張照片會差嗎?我想只要內容不歪,肯定是不錯的。


我自己玩ps也很多年了,剛開始2-3年調色都是我的痛,看了很多教程都還是不會,為什麼呢?原因有兩個:

  1. 很多教程都是在教你這個參數多少,那個參數多少,從來沒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所以換一張圖我就一下子回到了從前,所以大家知道我在調色的時候從來不告訴你參數,都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

  2. 終於找到了說原理的,但是這真的只是原理,看完了還在飄飄欲仙,一陣暈

估計百度過調色原理的朋友幾本都看過這幾張圖:

這個圖基本是在告訴你色彩疊加然後產生另一種顏色是什麼,你一看感覺很專業,然後記,然後背,最後還是不會,你以為調色是要背書。


更加糾結的是找到這樣的:

這個不是不好,唯一的不好就是太豐富,太精彩,看到了這個基本上你這次的學習註定要失敗一半了。

當初我也看過這些圖,每次好不容易咬著牙並著頭痛看完,最後還是暈。如果不是真的很想學調色,我也早放棄了,我也以為這是藝術家的事情,其實後來我才知道這個也有規律。


我們做產品經常說要知道用戶的痛點,現在我就知道了,因為我就是這麼痛苦的走過來的,所以我不想讓大家還這麼痛苦的走我的路,更不想讓大家因為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教程對後期失去了信心,我不是說我說的多好,只是我會用心分享,盡量帶著大家避免走自己這些年走過的歪路。


今天我只要給大家看這個圖,其實還有點複雜,那些文字都不要最好,但是我們這個是用文字解說,不是視頻教程演示或者現場演示,所以還是加上吧:

有些朋友應該也看過類似這個圖,可惜還是沒懂,為什麼呢?因為你還少了一個能結合正確工具講解的人。

ps在RGB 模式下就是三個顏色——RGB(紅,綠,藍),然後通過
1. 紅色+綠色=黃色
2. 紅色+藍色=洋紅
3. 藍色+綠色=青色


所以現在ps中在RGB 模式下我們是調的六種顏色。紅,綠,藍,黃,品(洋紅),青。
你不要去死記:
1. 紅色+綠色=黃色
2. 紅色+藍色=洋紅
3. 藍色+綠色=青色

你需要的是理解這個圖:

這個圖的意思是:

紅色的互補色是青色,紅色的變化與青色,洋紅和黃色相關,
你要增加紅色那你就需要增加洋紅和黃色,減少青色


綠色的互補色是洋紅,綠色的變化與黃色和青色,洋紅相關,

你要增加綠色那你就需要增加青色和黃色,減少洋紅


藍色的互補色是黃色,藍色的變化與青色和洋紅,黃色相關,
比如你要增加藍色那你就需要增加洋紅和青色減少黃色


比如這個圖:

這裡面是有紅色的,但是我們覺得紅色不夠紅,那我們就要選中紅色,然後增加洋紅,和黃色,降低青色:

是不是就紅了。

第二個你要將圖片中的黃色怎麼轉變為紅色,那你是不是就可以往黃色裡面加黃色,加洋紅,減少青色。

再比如我們怎麼把紅色變成綠色:
那我們要知道綠色的互補色是洋紅,洋紅是組成紅色的一部分,那我們將紅色中的洋紅全去除了,就變成了黃色:

然後黃色加青色就是綠色,再往裡面加青:

是不是就變成了綠色。

同理紅色怎麼變成青色?是不是把紅色中的洋紅和黃色去除,這樣就變成了白色,

然後往白色裡面加青,就可以了:

其他的顏色轉變都是如此,你要知道的是顏色之間的轉變關係,不是死記那幾個,RGB色彩遠遠不止那六種,一共是16777216種顏色.


你可能發現可選顏色中,每次選一種顏色,可是只能調整:青,洋紅,黃色,還有一個黑色,還有其他紅,綠,藍跑哪去了。

其實標示出的是這三種顏色,其實你看這個滑塊都在中間,每條線上代表的是兩種互補顏色,比如說你滑塊向左邊就是減少青色,圖片色彩加紅,其他的也是同理。

最後的黑色其實就是明度,調整顏色的亮與暗。


調色其實只說了兩個東西:
1.顏色之間的轉變
2.顏色加深或變淺

調色其實只說了兩個東西:
1.顏色之間的轉變
2.顏色加深或變淺

調色其實只說了兩個東西:
1.顏色之間的轉變
2.顏色加深或變淺

你在修圖的時候不知道顏色的轉變就用筆把這六個顏色的關係畫成這樣:

有點歪了,大家知道這個方法就好,保准你理解了調色。

說了這麼大段,其實這裡面你就理解兩段話:
ps中最原始的就是三個顏色——RGB(紅,綠,藍),然後通過
1. 紅色+綠色=黃色
2. 紅色+藍色=洋紅
3. 藍色+綠色=青色

調色其實只說了兩個東西:
1.顏色之間的轉變
2.顏色加深或變淺

我這麼說,你理解了嗎?如果一遍還是不理解那就再看幾遍,一定要理解。

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若點贊能到200我會再更新所有調色工具的解析。

想要快速獲取更多的後期知識,那你就可以關注我的公眾:攝影后期思維


圖片在百度隨便找的,侵刪。
首先要把圖片調成灰色,降低高光,提亮暗部, 充分體現圖片細節,有細節才能更好的調色,然後就是參考電影色調了,暗部加青,加藍,高光加紅黃橙。具體數據說了業沒用,全靠一點點的調試。最後曲線調節對比度咯,是喜歡平淡的,還是高對比的,這個看個人口味,我是喜歡正好的,不像樓主那組明暗對比太大的。反正我是沒那麼專業的理論和流程,全憑趕腳。。。


@黃一凱 同學非常有鑽研精神和技巧,先贊一個。然後是套路的「但是」,但是---這對很多不是從事藝術的同學來說,這種技巧性的方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用這些ps命令可以達到這個效果,或者說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讓俺這個從事藝術教育事業十年的老司機來解答一下。
一般來說,一張圖怎樣才能吸引人?讓人眼睛停留在畫面?我盡量說的通俗易懂一些,一個非常關鍵的點是「主體突出」(你看,我把這四個字加黑是不是就很能突出重點)即讓人一眼就看到你要表現的畫面中的重點(當然,需要你在拍攝的時候心裡就有一個主體)。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你在拍攝時做到有選擇性的拍攝。如:深色背景,淺色主體;淺色背景,深色主體。背景盡量簡單,主體盡量有變化。這些都是選景的技巧。但是事實上很多時候你不可能對客觀世界進行選擇,你也沒辦法讓背景人群從大馬路上消失,這種時候我們可以從神奇的後期軟體做如下選擇:
1、將拍攝原圖中主體(當然原圖中的主體現在可能只是混在人群中的路人甲)在後期軟體中提亮,像問題中的圖二一樣,你有沒有發現他的臉很亮很突出,但是衣服是混在背景中幾乎無法分辨的?
如果你覺得對比還是不夠,這個時候還可以將所有的背景變暗。
這個方法就是從明度上提高對比以突出主體。
2、將原圖中的背景部分變成偏冷色,如偏藍色或綠色,將主體變成暖色,如紅色或者黃色。再去看看圖二、是不是畫面中只有臉是暖色且明度很高而周圍的人或者景物都是冷色?想像一下在一大片的藍色中有一小團黃色是不是也很突出?這個方法就是從色相上提高對比以突出主體。
3、高級技巧,用「」。這一點看圖一。為什麼說用光是高級技巧?因為光是不可琢磨的,要捕捉,要運氣好,要天氣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如果你碰巧看到一束光照在地上或牆上,千萬別猶豫,一定要滾過去把你的臉放在光里,閉上眼睛做享受狀,讓人給你拍下來,拿回來處理處理說不定就是一張好照片。
4、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將暗部對比度降低,讓暗部的細節處理的盡量少一些。
做到這些就差不多了。當然,看到這兒很多同學還是不清楚,怎麼在後期軟體中提亮加暗?怎麼變冷變暖?這些答案請大家到@黃一凱 同學答案里去找。
俺就寫這些了,這玩意要詳細寫起來,能寫個十萬字論文,就不啰嗦了。


vsco


看起來果然很頭疼,所以我直接買電影膠片來拍照


我覺的不是後期的問題。我看著就是典型的徠卡拍的。隨便找了一張近期拍的 就是這個調吧


暗部加色,高光加色,一般暗部加藍色,高光黃色


強答一發,從題主給的照片看比較一致的是高光暖 暗部冷,用ps試了一下,添加橙藍漸變疊加在照片上調整透明度,調整曲線,可選顏色(調整各顏色偏向),調整飽和度,加噪點,加暗角。以下是我嘗試了之後的,原圖來自google搜索。

如有需要管我要psd吧



Alien skin exposure 膠片濾鏡,全球最專業,歷史上出現過的膠片型號,裡面都有涵蓋。
Photoshop修來修去不嫌累嗎反正我覺得煩,還費眼睛。
還有更簡單的方法,直接用膠片機拍照不行嗎?比修圖省事多了。


推薦閱讀:

自學攝影以及後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下面這張通透的和風系(小清新)照片是如何PS獲得的?
在用photoshop處理膚色時,怎樣才能讓膚色好看而且比較通透?
如何用 Photoshop 替照片上的衣服「換布料」?
這種拍攝的很淡很白的銀河還有可能修出效果嗎?

TAG:攝影 | 攝影后期技術 | 攝影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