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打孩子怎麼辦?
男孩,兩歲半。我經常控制不住自己,動手打孩子,有時候竟然打頭。後悔不已。有時孩子哭鬧、頑皮、不聽話,就壓制不住動手了。怎麼辦能夠首先停止這種打孩子的惡行,然後慢慢培養育兒耐心?謝謝。
養育孩子不是件輕鬆的事情,雖然大家都想做溫柔的父母,但小孩子有時候真的很!難!搞!
不論是小嬰兒不分晝夜的啼哭,學步兒的東跑西顛各處探索,還是孩子在自我意識萌芽之後的各種反抗,對父母提出的種種不合理要求,以及各種調皮搗蛋哭鬧撒潑,都會讓父母原本的耐心被耗竭,身心俱疲,很想對孩子大吼大叫。
但有時爸媽發脾氣,沒有一條和愛孩子有關。
· 疲憊。睡眠不足,過於疲勞,都會導致我們更難控制情緒。
· 挫敗,除了發脾氣,找不到其他管教孩子的方法。
· 生活壓力和不順心。除了養育孩子所帶來的疲憊和挫折之外,父母自己的生活也免不了有諸多不如意,加重了父母控制情緒的難度。這時候如果孩子再不聽話,父母可能就要爆發了。
· 童年有被父母打罵的經歷。有的父母自己童年時常常被父母打罵,認同了這樣的父母,覺得打罵孩子很正常,因為自己就是這樣長大的;或者因為小時候自己的父母這樣對待自己,以為這是唯一的處理辦法。
· 被其他人惹怒,借孩子撒氣。
· 存在情緒控制方面的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原因沒有一條和愛孩子有關。
爸媽發火之前 請搞清楚目的
如果你的目的是「教訓」孩子,讓孩子怕你,那對孩子發火的確能實現這一目標。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遵循某個規則,或者想讓孩子懂得某些道理,對孩子發火,卻會背離你的「教育」目標。
心靈要癒合,是非常疼痛的過程
有一本著名的繪本叫做《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非常傳神地描繪了父母的怒火對孩子造成的衝擊。
繪本的主角是企鵝媽媽和企鵝寶寶,企鵝寶寶說:「今天早上,我媽媽突然發脾氣了,她沖著我生氣地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我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我想叫,但沒有嘴。我想找,但沒有眼睛。我想飛,但沒有翅膀。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原來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找我了。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幫我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很多父母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你對孩子大發雷霆之際,孩子反而撲過來讓你抱抱。
這是孩子在確認你是否還愛他,是否還在乎他。你越想推開他,他越過來想要抱著你。
因為在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常常處於驚嚇狀態,他們體會到的是「爸爸媽媽不愛我了」,這是讓孩子非常害怕的。
在對孩子咆哮之後,在責打孩子之後,父母自己的壓力、負面情緒得到了釋放,可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並不那麼容易消失。
就像這個繪本中,企鵝媽媽要把企鵝寶寶破碎的各個部分縫起來,這也告訴父母們孩子受到傷害的心靈要癒合,是多麼疼痛的一個過程。
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研究發現,早期的照料情況,會塑造和影響嬰兒正在發育中的神經系。
嬰兒時期孩子經受的壓力,比如哭鬧的時候總是被忽視,或者被虐待,被父母大吼大叫,尤其有害。
因為幼年時高水平的皮質醇分泌,會影響到其他神經遞質系統的發育。
而來自父母的關愛和支持,有利於對孩子大腦的關鍵區域—海馬體和杏仁核的發育。
海馬體是大腦中負責壓力反應的「中樞裝置」,體積越大,人體的抗壓能力和記憶力就越強;而杏仁核有調節情緒的功能,兩者對於兒童日後的健康成長都非常重要。
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與沒有得到關愛的同齡人相比,那些在關愛環境中長大的兒童通常在學業上表現更為出色,情商也更高。
有些父母可能認為只要不是嚴重的虐待,問題都不大。但對於孩子而言,並非這樣。
因為對他們來說,父母實在是太重要了。
父母的冷漠、忽視、難以預測的性情、突然的怒火,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衝擊。
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
言傳不如身教。
父母身上經常表現出的行為模式,還會決定這個孩子將來如何釋放和應對壓力。
如果你用對孩子發脾氣的方式,讓他聽從你的教導,實際上他學習到的是用憤怒去控制或嚇唬別人,他可能會在別人不聽他的話的時候,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對孩子如何收住自己的憤怒
如果孩子有時候讓你感到實在忍無可忍,真想對他一頓咆哮,或者打他一頓。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這很正常。
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要付諸行動,以下方法會有所幫助:
在平常:
· 提高對自己情緒的覺察能力。平常注意體會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情緒的爆點在哪裡,體會憤怒如何在內心中堆積,何時自己可能失控。
· 通過閱讀書籍和電影(比如《綠巨人》),體會不加控制的憤怒所帶來的難以挽回的後果。
· 有意識地學習一些處理情緒的技巧。養育孩子的過程,為我們提供了二次成長的契機,好好珍惜和利用這個機會。
· 了解兒童發展的身心規律,了解孩子的氣質特點,避免給孩子設置一堆不合理的要求,給自己憑添諸多苦惱和挫折感。
· 牢記一點,愛孩子也要愛自己。學會從繁忙的養育生活中抽身而出,照料好自己。
確保每周都能有空做點自己喜歡的事,不論是看場電影還是和朋友小聚,還是散步、健身等,給自己買點喜歡的東西,以此來慰勞養育孩子時疲憊的身心。
· 儘可能的保證睡眠質量,睡不好會加大控制情緒的難度。
在對孩子憤怒的當下:
· 在失去理智前,試著讓自己閉上眼睛停一會兒,想著你是孩子的母親或父親,搜尋記憶中他熟睡時恬靜的面容(很少有人能對這時的孩子發脾氣),直到讓自己平靜。
· 如果有必要,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告訴孩子「我這會兒真的很生氣,我需要一個人冷靜一會。」離開孩子幾秒鐘,讓自己冷靜下來。
· 在冷靜之後,就事論事的孩子討論,你因為什麼事情很生氣。
在這個過程中盡量做到溫和,就事論事,協商解決辦法,不要攻擊、貶損孩子的人格;不要威脅孩子。
· 如果你覺得自己實在儘力了,卻總是無法控制對孩子的怒火,不要猶豫,請立刻尋找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忍不住對孩子發了火 需及時安慰嗎
你實在是忍無可忍,最終還是對著孩子大喊大叫了。
那麼,你必須思考如何挽救。
第一步:真誠地向孩子道歉
保持與孩子平等的姿勢,蹲下來,平視孩子的眼睛,告訴他,「對不起。媽媽/爸爸錯了, 我不應該對你發脾氣,我沒有控制好自己,我是不是嚇到你了?你現在還好嗎?」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要讓你抱抱安慰他,可以抱著他,輕拍他的背部說這樣的話。
如果孩子不主動要求你抱抱他,不要因為內疚強行抱他,那是再次不尊重他的意願。
第二步:告訴孩子,你找到了解決辦法
「無論我多麼生氣,我都不應該這樣發脾氣,下一次我會平靜的告訴你,你做了什麼事讓我生氣,我希望你怎麼做。」
或者說「下一次我忍不住要發火的時候,我會一個人先待一會兒,冷靜了之後再和你談。」
第三步:詢問孩子,他希望你怎麼做
有時候不妨問問孩子,在遇到這些情況下,希望你怎麼做。「在我很生氣的時候,你希望我怎麼做呢?」
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行為管理之中,假設孩子拖拖拉拉的,你可以問他:「每天早上起來,我都很擔心你會遲到,這讓我有時候很生氣,你覺得要怎麼做,才能準時出門呢?」
第四步:和孩子商量一個有趣的提醒詞
可以請孩子提醒你,「下一次爸爸/媽媽再發脾氣的時候,你主動提醒媽媽,好不好?」
可以和孩子商量一個有趣的提醒詞,這個詞代表著你們之間美好的回憶,比如「繪本媽媽」。
一旦你發脾氣的時候,孩子說了這個詞,你就需要停下來。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第五步:認真感謝孩子的原諒
告訴孩子自己有時候做的可能並不是很恰當,有時候會犯錯,謝謝他願意原諒你,給你改正的機會。
你所做的這些,都是在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也是在幫助你自己成長和學會管理情緒。
想想看,除了自己的孩子,還有幾個人能夠在你一次次發脾氣之後,對你還不離不棄、不計前嫌的?珍惜和保護這段緣分。
作者:DrKing科學育兒王牌團隊成員、 中科院心理所 江蘭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DrKing科學家庭育兒
我是Dr.King,與百名育兒王牌專家一起
專註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親子關係處理
深刻懷疑以上回答讓題主去看心理醫生的人都沒怎麼帶過娃,要麼沒帶過男娃。
我家小孩不到兩歲,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帶,老公上班偶爾搭把手,有個鐘點工來兩小時做家務。每天簡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好嗎,雖然沒有真打過,但心裡這個念頭每天閃過一萬遍。
小孩子折磨人的意志的能力是無敵的,沒有體會的人是不會懂的。這裡我分享一個我成佛的秘訣:
不要對他發脾氣,因為比起未來的他,現在的他簡直是天使啊。
這麼想就會對他寬容一點。
這個問題擱置了兩個月才來回答。因為這段時間我在學習情緒管理,希望有了比較好的方法和經驗之後再來跟你分享,真的能夠對你的問題起到作用。
首先,謝謝你能夠來這裡提問,說明你有要改變舊有的教養方式、用愛心來教養孩子的願望。作為一個媽媽和幼兒教師,我喜歡這樣的父母。
其次,像你這樣行為的父母,真的非常普遍。自己知道不好,還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忍不住打罵孩子,然後過後非常內疚,特別想改變。這裡的原因,一般來說有這麼三個:
一是從代際相傳的教養方式,我們天然地習得了用打罵管教孩子的方法。儘管我們不喜歡父母這樣對待我們,但是它就在我們的記憶里。當我們不夠強大的時候(比如累,壓力大),就自然地選擇用它來管教孩子。
二是因為在我們的幼兒時代(3歲以前),如果我們的父母沒有幫助我們建立理性腦和情緒腦之間的高速公路,也就是面對壓力的自我調節機制,然後即使我們已經成人,理性對於情緒的控制也並不夠強。當遇到壓力時,我們就容易被情緒腦控制,理性腦關閉,用暴力去應對,傷害自己的親人。(我有一篇公號文章《暴打幼兒的媽媽,她的大腦還停留在兩歲孩童的水平》詳細介紹了這個理論和方法)。孩子哭鬧頑皮不聽話,對這樣的父母來說,就是一種能夠把他們拉入情緒旋渦的壓力。
三是當你因為孩子哭鬧而感到煩惱,不是因為孩子哭鬧引起了你的煩惱,而是因為孩子哭鬧引發了你長期累積的、早就存在你身上的負面情緒。(我也有一篇公號文章寫到這個問題《不再因孩子不吃飯而發火》)
那麼,回到你的問題,怎麼辦?
最根本的辦法,因為這是你自己的問題,要從你身上解決,首先療愈你自己。
第一,反覆審視自己,找到自己的負面情緒,面對它,接納它。心理學家摩爾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去接近真相。孩子哭鬧引起你煩惱,忍不住打他,是孩子的哭鬧引發了你內心什麼情緒呢?
拿我舉個例子。不久前還因為孩子吃飯少而發火,後來審視自己,發現當孩子吃飯少,我心裡煩惱,是因為我潛意識裡聯想到,我小時候媽媽對我的不重視,做飯總是問弟弟想吃什麼不問我,所以我覺得我很愛孩子,費勁心思給孩子做飯,他卻吃不多,是不感恩。其實是孩子吃飯少,觸發了我內心對媽媽重男輕女的怨恨和不滿。
很神奇,當我找到我的負面情緒以後,我會想到這是我的情緒,跟孩子無關,能夠理性看待孩子吃飯少的問題,再也沒有為此發火。
第二,學習管理怒氣的方法。我找到了一個對我很有效的方法,在怒氣剛剛對你其作用時即使轉換使用。這個比較長,如果你感興趣,請移步我的個人號 槭樹街艾林(qishujieailin) 找文章《不是你管不住發火,是你不知道怒氣小寶貝長啥樣》。
第三,療愈你自己的同時,幫助孩子建立理性腦和情緒腦之間的連接。把孩子的每一次哭鬧和撒潑,都變成一次正面的練習機會,幫助孩子在腦子裡形成面對壓力的自我調節機制。
第四,也可以尋求心理專家幫助。
以上介紹的,是對我很有效,或者我經過學習知道的很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題主啊,要改變行為,首先還是得改變自己的認識啊。
- 孩子這樣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你有什麼資格打他呢?
- 他哭鬧?難道不是因為他有未順利表達的情緒或需求?
- 他不聽話?你有跟兩歲半的他充分溝通,達成共識嗎?約定必須聽你的話,不管你是對是錯?
- 打罵的目的又是什麼呢?讓他屈服還是發泄你的情緒呢?
- 在孩子眼裡,這樣一不如大人意就會遭到打罵的情形和遇到暴君有什麼區別呢?
在認識上,試試把他當成一個和你一樣,獨立有情緒有需求的個體來尊重吧;在行動上,試試用看起來像兩個大人的方式跟他溝通吧。
- 遇到問題試著跟他溝通,告訴他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 讓他明白並接受你們約定的一些標準和紀律。
- 有問題,要以結果為導向,想明白你的需求,減少用情緒吧。
以上,是本人自己育兒的一點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該不該打孩子呢?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到了12歲就應該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
謝邀。儘管不知道為啥邀請我。但是我挺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的。
先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24歲,女,從小和姥姥一起長大。姥姥,小姨對我很寵愛。我也特別喜歡她們。因為我不在父母身邊,她們倆怕我委屈,什麼都依著我。所以性格里除了懂事勤快以外還透露著一點改不了的霸道。
我會忍不住的跟她們發脾氣。說話很大聲,說著說著語氣就特別急躁。話說出去就後悔的不得了。然後潛意識裡告訴自己不能這樣,要控制自己,然後情緒會低一些,但也不見得好太多,姥姥和小姨能明顯感覺到我的情緒,馬上不再說話。那一刻我才知道我對她們很殘忍。
在外人看來,我乖巧懂事,獨立認真,做飯,洗衣,寫詩,彈琴。但是只有親近的人知道我的脾氣非常壞。我對不熟悉的人畢恭畢敬,對愛自己的人就毫不溫柔。
發現問題後開始尋找解決辦法。看了一些溝通類,心理學的書,道理我都懂,但是一旦情緒上來還是沒有用。
然後我開始思考我為什麼會這樣。
後來才發現因為原生家庭。
我媽媽,小姨,大舅,二舅,姥姥基本上都跟我一樣。
在親近的人面前忍不住發脾氣,說話很大聲。很容易激動。
這也是我跟我媽媽關係不如跟爸爸好的原因。
在我剛從姥姥家回家的時候,媽媽偶爾的大聲說話真的讓我很反感。我在心裡默默的告訴自己一定不要像她這樣。
但是偏偏我就是這樣~
於是又拚命的找資料解救自己,因為不想自己傷害最親近的人。
看了很多親密關係的心理學,文學作品。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
我會在發脾氣的時候立刻冷靜下來。雖然有時候已經晚了,但是一旦感覺到傷害了別人就馬上道歉。
改變性格是很難的過程,但是一點一點積累進步也很大。
至於具體的做法就是讓自己淡然一些。
在發脾氣的時候你肯定感到後悔,然後就反覆思考這次發脾氣的導火索是什麼?
再根據這次的原因想一想以前發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有沒有必要發脾氣?
是不是絕大多數原因都在自身方面?
最重要的是,一旦發脾氣,自己真的會舒服嗎?
自己的情緒給親近的人帶來了哪些傷害?這些傷害能否彌補?
尤其對孩子來說,從小生活在有暴力傾向的父母身邊對他的性格和為人處世有什麼影響?
。。。。。。
總之,多想想發脾氣的後果,想想發脾氣後自己的後悔。以及那個無辜孩子的眼神。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http://weixin.qq.com/r/ID8kPKTEpvnZreBf92oy (二維碼自動識別)
身為一個有倆娃的全職媽媽,很能理解你的感受。我有一個三歲的女兒豆豆,前段時間正在為了睡覺和她鬥爭。
我們為什麼想發火?因為我們忽略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但內心並沒有真正拋掉需求,得到平衡。
「媽媽我要聽睡前故事!」一個不夠兩個不夠三個還不夠?那媽媽再講一個吧。總算睡著了,媽媽揉了揉眼睛,開始打掃衛生。「我還要玩我還要玩我還要玩!」孩子對媽媽喊叫。媽媽想了想書上寫的「要對孩子溫柔、有耐心」,強忍住了自己的脾氣。
這些熟悉的場景每天都在發生。
在孩子面前,我們需要面對真實的自己 · 我是個有情感、有需求的人
▍做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輿論告訴你的或者你幻想里的那個完美的自己,承認自己是一個有感情、有需求、真實、普通的人,這是親子關係的重要基礎,遠遠比做一個(輿論口中、大眾眼裡的)「好媽媽/好爸爸」要重要。
真的很想發脾氣怎麼辦?(我自己的處理方式)
最近在跟豆豆鬥爭,她自己睡了一段時間,說完晚安就睡,睡得一直很好。自從上托班我每天睡前跟她聊很長時間的天之後,她就每天都說不要自己睡,要我陪她睡。每天我跟她說好自己睡覺(而且她也答應得很好),唱完搖籃曲,轉身要關門走的時候,她就開始耍賴。
我不希望豆豆不開心,但是也不能放棄我自己的時間~看電視、玩遊戲、刷手機、吃東西、做蛋糕、寫公眾號,做什麼都好,就是不想陪她睡覺。白天有那麼多時間相處,一起煮食物吃東西看書認字看電視討論劇情,為什麼非要把時間浪費在睡覺上呢。
有時候她耍賴,我不想讓她不高興或者哭,就會不停的重複給她講道理,她也會不停的重複跟我講需求,後來我覺得講道理沒用,道理她都懂,就是想要不斷的試探我的底線。然後我就跟她說了我的底線:除了陪睡,我可以答應你一個別的需求,比如明天給你一塊巧克力,當然這種福利也不可能是長期的。然而第二天她根本不記得巧克力了。
有時候也會受不了發脾氣,有一天她說不想自己睡,我趴床旁邊陪了一會,實在受不了了,跟她說:「我真的特別不喜歡陪你睡覺,你再逼我陪你睡覺我就要發脾氣了,我現在覺得很不高興,如果我不高興發脾氣了你會更不高興的,這樣對大家都不好。你可以想想除了睡覺還有什麼我能做的,現在我要先出去了。」然後我就關門走了,她也沒哭。
仔細想想,其實她可能並不是真的想讓我陪睡,只是不想睡覺而已。
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發脾氣之後···
有時候實在控制不住身體里的洪荒之力,對小朋友發脾氣了,還有可能打了屁股拍了巴掌,很自責怎麼辦?
我只是個有情緒的普通人啊!
這不是給自己找借口,因為普通人都會有情緒,都會發脾氣的嘛。孫悟空大鬧天空之後,眾多修行千年的天神中唯一一個笑嘻嘻不動怒的就只有如來佛祖了,佛祖雖然沒動怒,但是動手了呀~
身為一個剛剛開始修鍊的普通人,對自己偶爾發脾氣的行為多點寬容吧。誠然發脾氣不好,但孩子也不會因為一兩次發脾氣就改變對你的感情。事後反省和下一次的控制很重要,要讓孩子看到:我不完美,但我會非常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個努力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正面的,他們也會學到努力的態度。
如何避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矛盾?
題主沒問這個問題,這裡簡單提一提。最簡單可行的方式就是提前打預防針。
比如出去逛商城,出門之前先說好只能買一樣東西,可以是吃的或者玩具,但僅限一件。如果做到了,就口頭誇獎孩子,如果孩子到了商場買了一件玩具還要再買,就直接抱走。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玩IPAD等,提前規定好時間,定時後開始玩,時間一到必須關掉,如果孩子不肯關,就強制執行。這樣幾次之後,口頭約定就會起到效果,矛盾會越來越少。
最好是把容易發生衝突的事項全部列表寫下來,一項項的和孩子提前溝通好,談話態度要誠懇、盡量平等,可以互相讓步,但是必須守住自己的底線,避免「我都放棄了我的需求,你還不聽話」的情緒出現在自己身上。兩歲半的孩子完全可以聽懂你的話,多試試。
祝你和孩子之間越來越親密和諧。
以上回答部分來自於我的公眾號,如需轉載請先私信聯繫我,謝謝。
打孩子並不能改正孩子的錯誤,打孩子時,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打罵孩子時,雖然孩子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根本沒有反省,更不會去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甚至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想辦法趕快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
新時代的父母,已經沒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大部分父母都努力讓自己不打孩子。這應該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親子關係 | 控制不住打孩子怎麼辦?
文/安羽心理諮詢
很多父母會困惑,以前他們也是這麼被他們的父母親打過,但他們很多人不會恨自己的父母。但現在的孩子卻會很委屈,很恨父母為什麼這樣對待他們。
我們中的很多父母可能小時候就是被父母這樣過教育的,在那個時候的教育理念中打孩子也是教育的方法之一。但今天再去打孩子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感受是不會一樣的。因為時代的變遷也帶來教育方式的改變,現在的教育理念中禁止暴力對待孩子,而孩子也會因為受到暴力的對待而覺得委屈和羞恥。羞恥感則源於他們被父母暴力對待,這讓他們在其他孩子中變得如此的不同。
父母有時候通常控制不住要打孩子,情緒很激動,有時候甚至會打傷孩子,他們是天生的壞爸爸壞媽媽嗎?其實不然,在他們不發脾氣的時候對孩子是很好的,對孩子的生活無微不至,打完孩子以後他們也非常後悔。這通常這都是由於他們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還小,還沒有能力能夠了解到事情的全部,所以他們幾乎很難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不高興,孩子們只會覺得是他們讓爸媽不高興了,從而他們會發展出他們不是一個好孩子,我不夠好的自卑心理,這樣的信息一旦累積且沒有更改,孩子會一次形成一個對自己的看法,影響到他的整個成長過程。
再者,孩子在沒有形成自己的架構和體系之前,很容易學習到父母的情緒。他們會學習到父母對衝突和矛盾的反應,也會用他們學習到的方式去對待身邊的人。
例如,如果一個孩子他的爸爸是個特別暴躁的人,經常打他和他媽媽,他很恨自己的爸爸,他總想著他長大以後一定不會成為像爸爸這樣的人。但他從小積累這麼多的憤怒,他不可能不成為這樣的人,而且很遺憾的是他會從他爸爸身上學到差不多的處理情緒辦法。他長大後也變得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想要打人。因為這就是他學習到的方式,如果開始沒有覺察和刻意的改變,這種循壞總會發生。
所以家長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得很重要,而這是很多家長父母沒有注意到的。而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裡提供一點思路,有心的父母會去思考和搜集更多。
首先,我們要了解負面情緒的產生時正常的,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會負面的情緒,不同的是管理情緒的方法。
其次,了解我們最容易產生的負面情緒是什麼?與其在負面情緒產生時,我們是怎麼反應的?一般而言是憤怒和焦慮,有的父母一點就著,而有的父母則事無巨細的為孩子的事情焦慮,比如孩子穿什麼衣服,上什麼幼兒園,去哪所小學等。
再次,如果父母自己都沒有覺察到自己生氣,可以找到發作開始時的徵兆,在徵兆出現時提醒自己暫時離開現場或者是進行深呼吸減緩憤怒。
最後,接受孩子不完美的部分,看看你強求孩子的是什麼。注意哦,我說的是強求而不是沒有要求。
打孩子說明潛意識裡你認為打人這個行為是被允許的,尤其是比自己弱小的對象,打了反正不會導致什麼短期可見的後果,打了就打了唄。
孩子不聽話,你怎麼不砍他的小手指,不殺了他呢?為什麼打他就可以呢?你怎麼不單挑街上的惡霸呢?說明你潛意識裡知道砍孩子殺孩子,這個後果是你接受不了的,打比你強大的男人,你也是知道打不過的。
要想不打孩子,首先你要告訴自己,打孩子,這個行為的嚴重性,和殺孩子,和去打你打不過的男人,後果是一樣的。是絕對不允許的。才能避免打孩子,否則什麼都沒有用。尤其你這種打孩子已成習慣的人。是他,是他,就是他
把我的大表姐當畫筆
完成了一副價值不菲的抽象畫
我心痛到無法呼吸
醞釀著怎麼溫柔的揍他
即將爆發的時候
又不停地告訴自己
親生的,親生的
口紅死不能復生
我一個眼神就嚇得孩子淚流滿面
我問他:
如果別人沒經過你的同意就拿你的玩具
或者把你的玩具弄壞了
你生氣嗎?
他點點頭。
那你以後不要隨便動媽媽的東西
可以嗎?
他點點頭。
我說好,這一個月都不能買玩具了
他立馬嚎啕大哭
我知道,這樣的懲罰
比揍他一頓
更讓他記憶猶新~
先去看看心理醫生吧,你是不是事業上有點失敗?所以把這種失敗的焦慮不滿發泄到孩子身上了,,
坐等題主採納到有效建議,告知我,我也會打,生氣的時候,根本控制不住好么
孩子還這麼小,你需要引起重視啊,如果真的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樓上所說去看看心理醫生吧,2歲多的孩子身體都還挺脆弱的,您要是一個不小心打出來大問題,到時候就後悔一輩子了。
要學會克制,不要讓它成為習慣,孩子最能磨礪出一個人的耐心和自制力。這種教育方法對孩子也不利,動手之前可以默數10秒思考下如何用別的方式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對自己的寶寶多些愛心和耐心。
小不忍則亂大謀,現在打小孩,等孩子大了小孩打你。
去看心理醫生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