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中量變引起質變有什麼條件?
不參考的話不斷練習會有進步么
量變引起質變是有前提的。
事實上,認認真真完成一幅習作,在這幅習作里儘可能的解決自己不明白的各種問題,所能獲得的提高超過依據自身現有水平完成十張甚至更大量的練習。
換句話說,要產生質變,必須在每一次的習作訓練中有所提高,而不僅僅是閉門造車的悶頭畫。
說難聽些,如果自身的理解、認識水平或藝術理念停留在較低階段,再多的量也不會產生質變(這種事例我有體會,本人遇到過,身邊一個學生也存在這種問題);
而提高自己的藝術眼光,必須依靠學習好的經驗,也就是參考別人尤其是高手或大師的作品。眼高手低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除去好高騖遠的,實際上並不存在所謂「眼低手高」的現象,如果一個人眼界不夠高,他的手上功夫也就無法提高。這是藝術創作的規律之一。
這裡必然牽涉到對他人優秀作品的借鑒與學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參考別人的作品。
問題在於,我們參考別人的作品是為了什麼,僅僅是為了抄襲別人的造型和設計概念,還是根據自己的不足去學習別人的經驗?這個必須分清,這就是我們說的「解決自己所面對的實際問題」,包括技法,包括觀察角度和刻畫意識,更包括創意理念,而不能單單拘泥在參照物的形式里。
因為,當我們需要學習、培養或建立各種個人知識、信息、技法甚至思維方式或思維理念體系的時候,我們必須通過參考別人的經驗,這種參考不是抄襲、剽竊,而是正當的學習。
單從繪畫角度來講,比如我可以先通過完完整整地臨摹別人的某件好作品去了解他在這幅作品中所展示的各種經驗,包括造型、結構、布局、主次虛實安排、色彩、整體藝術風格……盡量把自己能看出來、能學到的東西學到,通過多方面的品讀和琢磨,研究參照物的優缺點,然後去理解這些優點的產生,並避免自己出現這樣的缺點。在接下來自己的創作中,就可以用到其中的一項或幾項經驗去表現個人創意,比如某些技巧、藝術風格,或色彩、布局,或虛實主次的布設等等。但正因為畫面所表現的是個人的創意靈感,那些依靠參考、借鑒、學習所獲得的經驗均已脫離了原作者的束縛,也就是,參照了別人的優點,出來的是帶有個人特色並超越自己水平的新東西。
這就是一種突破自我的學習方式,是藉助學習別人的經驗,擴充自己的經驗庫,並把自己的經驗與別人的好經驗結合一起使用,使自己的技巧和理念都攀上一個更高的台階(即質變)。
這也是一種有效且正確的學習方法,既學到了自己所沒有的經驗,又不是抄襲別人。
(扯個遠的,比如我當年大學時代藝用人體解剖學得不好,一個原因是當時老師教得不好,教材也比較落伍,所以後來我找了各種不同的資料來學習,更藉助參考別人的好作品中的解剖透視結構,有針對性地學習,逐漸把解剖這關過掉。我或許不一定記得住每塊肌肉或骨頭的名字,但我知道要怎麼畫出它們。
再比如,本人參考某些繪畫作品資料所畫出來的東西,早年曾被人說具有某某某的風格,如今甚至告訴別人我參考了誰,別人也基本難以識別出,因為在我參考的同時,已經將自己的經驗揉和進去,出來的東西與參照物有很大的區別,相對我自身之前的水平,確是提升了實力。
這就是我的經驗。)
所以說,學習必須掌握一個正確的方法,就是怎樣有效去學習別人的優點和經驗,而非靠抄襲以獲得自身「績點」。
合理地參考別人的作品,學習他們的各種技巧、藝術風格、藝術理念、創意視角等,可以讓我們在每次的學習中都得到進步,有效的學習,也就不必過於顧慮所謂量的積累,因為每一張習作都可以是我們獲得自身實力提升的機會,讓我們獲得質的提高。最終,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經驗,使我們可以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 必須明白——參考別人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提高自己,能夠脫離參照物,獨立創作——這才是我們學習、借鑒、參考別人作品的目的。搞錯這個目的,我們很容易流於難以學以致用,或是抄襲剽竊的境地。
一個會學習的人,他必然會非常明確地了解自身的缺點,知道自己需要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如何參考借鑒別人的經驗(他甚至可以從一些技巧、創作理念等藝術基礎均不如自己的人那裡學到他所需要的知識點),當然也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怎樣提升。這樣的人永遠不會停止前進,因為他一直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積澱(他也就不會遇到所謂的「瓶頸」)。
當然了,一個懂得如何學習的人,必須是熱愛自己這項專業的人,沒有這種熱愛,以上一切行之有效的經驗只當白說。
就這樣。
以上
2014-10-05
按自己以為正確的方式畫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直到某一天,終於能塌下心來臨摹學習的時候,才是進步的開始。
繪畫和學習無關,與領悟和獨到的天性有關。學習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領域都要經歷的常識性事件。
覺得自己眼高手低和眼低手高,那時候就已經是質變了。
動腦!
推薦閱讀: